唐太宗问许敬宗

唐太宗问许敬宗

【原文】

唐太宗问许敬宗曰:“朕观群臣之中唯卿最贤,人有议卿非者,何哉?”敬宗对曰:“春雨如膏,农夫喜其润泽,行人恶其泥泞;秋月如镜,佳人喜其玩赏,盗贼恶其光辉,天地之大尤憾而况臣乎?臣无肥羊美酒以调和众口是非,且是非不可听,听之不可说。君听臣受戮,父听子遭诛,夫妇听之离,朋友听之绝,亲戚听之疏,乡邻听之别。人生七尺躯,谨防三寸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谁人面前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太宗曰:“卿言甚善,朕当识之!” (选自《贞观政要》)

【译文】

唐太宗问许敬宗说:“我看满朝的文武百官中,你是最贤能的一个,但还是有人不断地在我面前谈论你的过失,这是为什么呢?”许敬宗回答说:“春雨贵如油,农夫因为它滋润了庄稼,而喜爱它,行路的人却因为春雨使道路泥泞难行而嫌恶它;秋天的月亮像一轮明镜辉映四方,才子佳人欣喜地对月欣赏,吟诗作赋,盗贼却讨厌它,怕照出了他们丑恶的行径。无所不能的上天且不能令每个人满意,何况我一个普通人呢?我没有用肥羊美酒去调和众口是非,况且,是非之言本不可听信,听到之后,也不可传播。君王盲目听信臣子的,可能要遭受杀戮;父亲盲目听信儿子的,可能要遭受诛杀;夫妻听到谗言,可能会离弃;朋友听信谗言,可能会断交;亲人听到谗言,可能会疏远;乡邻听信谗言,可能会生分。人生有七尺高的身躯,要谨慎对待听到的传言,舌头上有龙泉剑,杀人不见血。哪个人

在人前没有说过别人?哪个人背后不被别人评说?”唐太宗说:“你讲得很好,我会记住的!”

【小议】

这是《贞观政要》中所记载的一个片段,这段对话被刻在陕西耀州药王山庙旁的一块石碑上。唐太宗认为许敬宗是百官中最贤良的一个。然而,在群臣中,仍有人说许敬宗的坏话,于是,君臣之间便有了这样的一番对话。

面对君王的疑问,许敬宗的回答可谓妙极。许敬宗并没有直接为自己辩解,而是用“春雨”和“秋月”的自然现象来比喻人生,从而使唐太宗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在今天,许敬宗的这番话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如果在受到诽谤时,能牢记许敬宗的这段话,那么不快之感便自然会瓦解冰消。的确,一个人若想取悦于每个人是不可能的,但只要凡事依正道而行,无愧于心,别人说长道短,无须理会。人若了悟到这一点,自然就省却了许多的烦恼。这是许敬宗聪明的地方,也应该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人处世的借鉴和参照。只要自己路走得直,无愧于心,完全不必去理会他人的评说。许敬宗的这番言论的确是至理名言,难怪古人要将他的这番话铭之金石了。

唐太宗问许敬宗

【原文】

唐太宗问许敬宗曰:“朕观群臣之中唯卿最贤,人有议卿非者,何哉?”敬宗对曰:“春雨如膏,农夫喜其润泽,行人恶其泥泞;秋月如镜,佳人喜其玩赏,盗贼恶其光辉,天地之大尤憾而况臣乎?臣无肥羊美酒以调和众口是非,且是非不可听,听之不可说。君听臣受戮,父听子遭诛,夫妇听之离,朋友听之绝,亲戚听之疏,乡邻听之别。人生七尺躯,谨防三寸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谁人面前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太宗曰:“卿言甚善,朕当识之!” (选自《贞观政要》)

【译文】

唐太宗问许敬宗说:“我看满朝的文武百官中,你是最贤能的一个,但还是有人不断地在我面前谈论你的过失,这是为什么呢?”许敬宗回答说:“春雨贵如油,农夫因为它滋润了庄稼,而喜爱它,行路的人却因为春雨使道路泥泞难行而嫌恶它;秋天的月亮像一轮明镜辉映四方,才子佳人欣喜地对月欣赏,吟诗作赋,盗贼却讨厌它,怕照出了他们丑恶的行径。无所不能的上天且不能令每个人满意,何况我一个普通人呢?我没有用肥羊美酒去调和众口是非,况且,是非之言本不可听信,听到之后,也不可传播。君王盲目听信臣子的,可能要遭受杀戮;父亲盲目听信儿子的,可能要遭受诛杀;夫妻听到谗言,可能会离弃;朋友听信谗言,可能会断交;亲人听到谗言,可能会疏远;乡邻听信谗言,可能会生分。人生有七尺高的身躯,要谨慎对待听到的传言,舌头上有龙泉剑,杀人不见血。哪个人

在人前没有说过别人?哪个人背后不被别人评说?”唐太宗说:“你讲得很好,我会记住的!”

【小议】

这是《贞观政要》中所记载的一个片段,这段对话被刻在陕西耀州药王山庙旁的一块石碑上。唐太宗认为许敬宗是百官中最贤良的一个。然而,在群臣中,仍有人说许敬宗的坏话,于是,君臣之间便有了这样的一番对话。

面对君王的疑问,许敬宗的回答可谓妙极。许敬宗并没有直接为自己辩解,而是用“春雨”和“秋月”的自然现象来比喻人生,从而使唐太宗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在今天,许敬宗的这番话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如果在受到诽谤时,能牢记许敬宗的这段话,那么不快之感便自然会瓦解冰消。的确,一个人若想取悦于每个人是不可能的,但只要凡事依正道而行,无愧于心,别人说长道短,无须理会。人若了悟到这一点,自然就省却了许多的烦恼。这是许敬宗聪明的地方,也应该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人处世的借鉴和参照。只要自己路走得直,无愧于心,完全不必去理会他人的评说。许敬宗的这番言论的确是至理名言,难怪古人要将他的这番话铭之金石了。


相关内容

  • 唐太宗待遇最差的儿子吴王李恪
  • 虽然一直以来由于电视剧的宣传,很多人误以为李恪是唐太宗最喜欢的儿子,但就史实而言,论起唐太宗所有儿子中谁的待遇最差,李恪称第二,没人能比他更差.真相究竟如何,我们不妨一起来看一看史书是如何记载的. 首先,同样是在<旧唐书>中,对李恪是"太宗常称其类己"(<唐会要 ...

  • 一代名君唐太宗--贞观政绩流芳千古
  • 唐太宗在位共二十三年,虽然他在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远远比不上清朝的康熙和乾隆,但其业绩却是在历史上最杰出的,正是由于他的努力,才使唐朝在当时的世界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日本古代社会的政治与经济几乎是唐朝的翻版,至今日本中央的省(相当于我国的部)就是来源于唐朝中央的三省制.所以,后来 ...

  • 浅析唐太宗的用人思想
  • 浅析唐太宗的用人思想 摘 要: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开明的封建君主,他统治时期出现的"贞观之治",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一直享有盛誉."贞观之治"的出现,固然有诸多因素,但是李世民的用人政策以及决定其用人政策的用人思想是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方面.但他实行的用人政策以 ...

  • 唐太宗的14个儿子
  • 恒山王李承乾: 母亲长孙皇后,是唐太宗极为宠爱和最为器重的儿子. 李承乾3岁时,唐太宗便让长孙皇后的侄子长孙家庆担任了他的侍读,承乾5岁时,唐太宗又让陆德明与孔颖达这两位秦王府十八学士教导儿子儒学经典.唐太宗即位后没多久,就将年仅8岁的李承乾立为皇太子.从贞观4年起,唐太宗便开始让李承乾处理朝中庶务 ...

  • 唐太宗如何提升民心指数
  • 唐太宗如何提升民心指数 (转自人民网< 人民论坛 >)(2012第35期) 刘后滨 唐太宗即位以后,连续三四年遭遇灾害与饥荒,老百姓生活之艰辛可想而知.然而,唐朝的统治却是在这样的基础上牢固地稳定下来,并且迅速迎来了天下大治的良好局面 贞观时期民心指数之高,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可谓空前 唐太 ...

  • 唐太宗等唱和诗春日望海写作时地考
  • 唐太宗等唱和诗<春日望海>写作时地考 [内容提要]唐太宗与长孙无忌等十人唱和,诸诗见存于<翰林学士集>,亦散见<畿辅通志>.<山东通志>.<永平府志>.<全唐诗>等典籍.这组诗作于何时何地,学界颇有异议,经考辨,这组诗乃贞观十九 ...

  • 唐太宗纳谏的故事
  • 唐太宗纳谏的故事 他深知,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明君兼 听,昏君偏信.这是大臣魏征跟他讲的.有一次,太宗虚心地问魏征,明君和昏君怎样才能区分开?魏征郑重地答道,国君之所以圣 明,是因为他能广泛地听取不同的意见:国君之所以昏庸,是因为他偏听偏信说完这句话之后,他又举了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加 以论证.他 ...

  • 唐太宗慧眼识马周 平民英才从打杂到宰相
  • 唐太宗慧眼识马周 平民英才从打杂到宰相 2014-08-26 14: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转自:光明网) 2014-08-26 14:21:51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责任编辑:李超 史上最强帝王唐太宗曾经缔造了史上最强帝国,这与他知人善用有很大的关系.出身贫寒的马周,从一个四处碰壁的打工青年,一 ...

  • "明星皇帝"唐太宗的用人之道
  • 作者:何元茂 政工导刊 2010年08期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明星皇帝".他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民族融合,国家强盛,史称"贞观之治".这种局面的形成固然与唐太宗文才武略出众有关,但他高超的用人艺术更是 ...

  •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教案
  •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学习目标 1.了解唐朝建立,唐太宗即位和善于用人.纳谏等内容,提高客观.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提高梳理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能力. 重点 "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 难点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