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生存现状及对策研究

课 程 论 文

题 目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职 称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生存现状及对策研究 管理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 08人资三班 唐双飞 陈禹 讲师

2011 年 09 月 15 日

重庆工商大学课程论文成绩评定表

学院: 管理 班级:人资三班 学生姓名:唐双飞 学号:2008032308 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目 录

一、新生代农民工概述………………………………………………………………4

1.1新生代农民工概念…………………………………………………………4

1.2新生代农民工特征…………………………………………………………5

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生存现状……………………………………………………6

三、就业生存现状的解决对策………………………………………………………9

四、综述………………………………………………………………………………11

五、参考文献…………………………………………………………………………10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生存现状及对策研究

管理学院 08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三班 唐双飞 2008032308

指导教师:陈禹 摘要:。自78年以来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进入了快速城市化进程。短短三十几年中国经历了三次民工潮,催生了两代农民工群体。他们更为崇尚平等尊严的工作,宁愿在外面漂着也不愿回到乡村;他们虽然知识技能水平不高,但是都在为自己心中的梦想不懈努力着;相对于父辈,他们更注重生活的质量,而不是做赚钱的机器;他们生在农村,长在城市;他们维权意识虽有觉醒却仍然受着“三低三多”的待遇……他们就是当今农民工的主体————新生代农民工。较之老一代农民工群体,新生代农民工有其新的特点,就业生存状况也有了新的变化。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生存现状越来越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重视,针对他们令人堪忧的就业生存现状的对策研究也层出不穷。

关键词:民工潮 新生代农民工 就业生存现状 对策研究

正文

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农民工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3亿人,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5亿人,其中,16岁至30岁的占61.6%。据此推算,我国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在1亿人左右。这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2.3亿农民工中,已经占将近一半。在不久的将来新生代农民工将成为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生存现状的研究不仅是因为他们在当前农民工群体所占的大部分比例,而是他们在今后的中国经济发展中,成为城市劳动的主要提供者和城市发展的主要后备资源。对他们的研究不仅关系到这一群体人力资源的开发,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新生代农民工概述

1.1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是党的文件中首次提

出“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所谓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20至30岁之间的进程务工农民。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农民工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3亿人,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5亿人,其中,16岁至30岁的占61.6%。据此推算,我国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在1亿人左右。这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2.3亿农民工中,已经占将近一半。随城市(镇)化进程之推进,这一社会群体的总人数正以每年800万~900万人的速度快速递增。十年或要不了10年,该群体的总人数将突破2亿甚至更多。鉴于城市(镇)化进程还须持续30年~40年,不出10年,“00后”还将不断加入其中,若继续回避这一庞大群体的利益诉求,中国社会的演进非但没有和谐可言,还将生出后患无数。他们很多生在农村,长在城市。相对父辈来讲,对农业、农村、土地、农民等不是那么熟悉。一方面,他们渴望进入、融入城市社会,另一方面我们在很多方面却没有完全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新生代农民工年龄18岁到25岁,呈现“三高一低”为特征: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

1.2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

(1)文化水平较高

据2009国家统计局农民工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初中文化程度的占多数,但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提高。分年龄组看,低年龄组中高学历比例要明显高于高年龄组,30岁以下各年龄组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均在26%以上,其中,21-25岁年龄组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达到31.1%。2009年,在新生代农民工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30岁以下各年龄组均在26%以上;年龄在21~25岁之间的达到31.1%,高出农民工总体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同时,新生代农民工中接受过职业培训的人员比例达到36.9%,高出第一代14个百分点。所以,与第一代大多是文盲半文盲的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多数人都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更多的人接受了职业培训。

图1.2.1:不同年龄组受教育情况(单位:%)

(2)进城动机有了新变化。

第一代农民工出外打工主要是为了赚取更多的钱以养家糊口,获得比在农村务农更多的经济收益,打工仍属经济型。而新生代农民工都是抱着见世面、学技能的初衷来到城市,他们外出务工不仅仅是为了寻求生存,他们有自己的梦想,更主要是为了融入自己所希望的城市生活,打工目的主要为发展型。

(3)对农村的认同感低

新生代农民工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以后,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进城打工,因此虽被冠以“农民工”的称号,但很大部分都是生在农村长在城市,对农业、农村、农民并不熟悉,既没有务农的愿望,也没有掌握耕作技术的热情,对家乡的乡土认同也在减弱,对农村的一些习惯和传统甚至持批评态度。在他们看来,外出务工经商才是年轻人有出息的标志。他们更为崇尚平等尊严的工作,宁愿在外面漂着也不愿回到乡村。

(4)流动性强。

据《深圳农民工调查报告》新老两代农民工对比的两个数据进行显示:第一,最长工作年限对比。老一代农民工在一个单位最长工作年限的平均值为7年,新生代在一个单位工作年限的平均值为3年;第二,更换工作的频率对比。新生代每年平均更换工作0.63次,老一代平均每年更换工作0.26次,可见新生代更换工作更加频繁。有的新生代认为 “守一家,不如跳三家”,在不同的公司之间可以多学些技术,通过跳槽不断地学习许多实用的东西。

(5)维权意识有所提高。

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在遇到矛盾时,很难会像第一代农民工那样忍气吞声,他们更加重视自己的尊严和自己付出得到的回报是否合理;当受到不法侵害和不公正待遇时,具有一定法律知识的新生代农民工能够通过合法的渠道维护自身的权益。

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生存现状

1、身份受歧视严重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结构,造成城市社会对农村的长期歧视。这一现象在新生代农民工身上仍然延续,由于新生代农民工接受过较高的文化教育,抱着融入城市的梦想,自尊心也更为强烈。在自身优越感的驱使下,城市人总免不了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农民,在他们内心把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与人格的差异联系起来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加上第二代农民工的自我角色定位就是相信自己是城里人,应当住在城市。基于这种信念,他们会觉得身份歧视更为严重。由于我们的制度性规定限制了农民包括农民工阶层地位的跃升,才导致亿万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游动,成为边缘人。令人担忧的是,中国农民占人口大多数,制度性地限制农民提升阶层地位,使数亿农民饱受社会制度性歧视

2、权益受侵害严重

据2009,国家统计局农民工调查报告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存在以下权益受侵害现象。尤其是“三低三多”现象严重,三低: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社会保险参与率低、工资水平总体偏低;三多:工伤及职业病多、加班多、劳动争议多

(1)劳动合同签订率低。虽然新的《劳动合同法》已经于2008年元旦开始生效实施了,劳动合同法中有规定企业在用人时必须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是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较低,近六成农民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2009年以受雇形式从业的外出农民工中,与雇主或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占42.8%。从农民工从事的几个主要行业看,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最高,占74%,制造业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为49.3%,服务业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为63.9%,住宿餐饮业和批发零售业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分别为65.2%和66%。

(2)社会保险参与率低。《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中都有规定,企业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是一项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但是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雇主或单位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比例分别为7.6%、

21.8%、12.2%、3.9%和2.3%。绝大部分企业或单位没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

图2.2.2:新生代农民工在不同地区参加社会保障的比例(单位:%)

(3)工资水平总体偏低。虽说每年国家经济都以两位数速度增长,但是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外出农民工月平均收入为1417元,比上年增加77元,增长5.7%。外出新生代农民工月均收入在600元以下的占2.1%;600-800元的占5.2%;800-1200元的占31.5%;1200-1600元的占33.9%;1600-2400元的占19.7%,2400元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占7.6%。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是以个位数的速度增长的,与经济发展速度严重脱节。

表2.2.3:新生代农民工在不同地区的月均收入水平及增幅

单位:元、%

(4)工伤及职业病多。根据各地工会组织的调查,新生代农民工从事的职业大部分是城市劳动者不愿意干的脏、苦、累、险一类的职业。职业风险度高,再加上在工作安全防护方面的漠视,导致新生代农民工中工伤和职业病问题较为突出。河南农民开胸验肺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在一些高危行业和污染企业,职业安全卫生问题突出,新生代农民工工伤、职业病多发,有的甚至得不到及时救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4月28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作《国

务院关于转移农村劳动力、保障农民工权益工作情况的报告》如实反映了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安全现状。

(5)加班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以受雇形式从业的外出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每个月工作26天,每周工作58.4小时。其中,每周工作时间多于《劳动法》规定的44小时的占89.8%。从新生代农民工集中的几个主要行业看,制造业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时间58.2小时,建筑业59.4小时,服务业58.5小时,住宿餐饮业61.3小时,批发零售业59.6小时。平均劳动时间最长的是住宿餐饮业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每周的工作时间超过60小时。而即使签订了劳动合同,企业仍有很多对策让新生代农民工多加班,比如通过写主动加班保证书等。

(6)劳动争议多。涉及农民工的劳动争议近年来迅速增加,其中一个原因在于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已经开始觉醒,张扬个性的他们较其父辈,更加不愿意“忍了算了”,而是利用法律为自己维权。据《山西省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劳动调解仲裁机构共处理涉及农民工的劳动争议案件约60万件。各地共办理涉及农民工的法律援助案件23.5万件。

3、获得正规培训机会少。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初衷就有一点是要增长见识,学技能。而在实际工作中,他们接受的培训机会非常少,于是他们不少人就通过不断的跳巢来学习技能和增加工作经验,这样给企业和社会带来很大的用工成本,而其自身也不能很好的接受系统的培训指导。企业和社会目前也没有一个很好的就业指导培训平台来帮助新生代农民工,使得他们几乎没有培训机会。

4、心理健康问题堪忧。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都有其自己的梦想和期望,一旦现实的残酷不能很好满足自己的期望。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心理契约,一旦破裂,他们的心理问题就呈现出来了。富士康的十三跳就很好证实了这一群体目前的心理健康问题。被学术界认为首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春光认为,目前农民工的日常生活和城市处在隔离状态,认同心态上和城市居民存在一定的障碍。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更多处于一种令人担忧的不确定状态,值得社会高度重视。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犯罪率和自杀率的提高。苏州市检察机关今年就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形成调研报告,认为犯罪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在于农民工在农村与城市之间急剧流动,导致了约束他们行为的社会纽带断裂,同时身为城市边缘人的他们更容易产生强烈

的收入反差和社会不公平感。从而容易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一旦得不到及时的心理危机干预,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

三、就业生存现状解决对策

以上详细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生存现状,一旦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群体的问题,久而久之将给社会和国家带来无法想象的后果,对此,针对这些现象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1)根本上改变现有户籍制度。城乡二元化的现行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与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很不适应。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把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各种不合理制度规定全部剥离出去,改变当前以户籍或居住地为基础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护政策,让新生代农民工在劳动就业、子女上学、公共医疗、住房购租等各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使新生代农民工在流动过程的所有环节(包括从流出地流出前、在流动过程中和在城市定居或返回流出地后)都能得到一个公民所应受到的公平待遇和社会保护,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可以参照成都市户籍一体化的改革试点经验。

(2)严格执行《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建立法律执行巡查机制。所谓上有政策下游对策,再好的法律没有很好地得以实施和监督都是摆设。《劳动合同法》已经在08年1月1日生效实施,该法和《劳动法》都有规定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加班,工伤职业病,工资,劳动争议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假如企业和单位都能够严格按照法律实施下去,新生代农民工的三低三多现象就不会再有。建立法律执行巡查机制,定期巡查监督企业和单位的执行情况,加大对“下有对策”的处罚力度,杀鸡儆猴。

(3)组建工会,切实发挥工会的作用,以保护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建立各级工会组织,引导支持新生代农民工加入工会,把他们从原始的地缘组织与血缘组织转移到正式的社会组织中来。目前,农民工在城市中仍基本上处于无人管理的状况。在农民工居住的地方,农民工与当地居民交往很少,形成一种互不相干的二元社区,这既不利于农民工的“城市化”,也不利于社区的建设。切实发挥工会的集体谈判作用,在员工的薪酬,待遇,劳动者权利等方面加以保护,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合法权益。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化的维权优势从而更好地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还可以加强农民工的组织性、纪律性。

(4)建立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指导平台。新生代农民工大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想通过务工得到培训机会和发展机会,可是目前社会上却没有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指导平台。政府必须和企业、社会力量联合起来,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职业院校为基地,以社会培训机构为补充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机制,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在培训过程中,要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需要和特点,提供多样化的培训,确保培训的效果。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7年发布的“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状况及代际对比”研究报告,青年农民工最迫切需要了解的知识排在前三的分别是专业技能知识(69.7%)、法律知识(54.7%)和文化知识(47.8%)。企业在内部也应该充分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需求,有很对性的采取培训,这样既满足了员工的需求,提高了他们的技能。。同时提高了他们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员工的双赢局面。

(5)建立心理预防和干预机制,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问题。政府应该关注着以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建立心理预防和干预机制。心理咨询进企业,向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和干预,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企业要引进EAP(员工援助计划),时刻关注新生代员工的情绪心理问题,发现问题及早干预。社会也应对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加以尊重,充分肯定他们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诸如“富士康十三跳”的惨剧发生。

(6)国家要加强公众舆论宣传,引导公众特别是城市公众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歧视。据调查显示,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很大部分人会重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自我价值和地位的实现需要。显示中的种种不公平待遇和歧视,使得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落差产生,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国家要加强公众舆论宣传,引导公众特别是城市公众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歧视。要消除市民对农民工的歧视,就一定要培育传媒的公平观念,在评价市民与农民工时要使用同一评价标准,要扩大对新生代农民工先进事迹的宣传,增加对农民工贡献的报道,以满足他们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肯定。

四、综述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生存现状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也不是任何一个单位或者个人就能解决的事情。针对这一群体的各种现状的众说纷纭中,有三大原因值得深思:社会对其的挤压、工业化大生产将其异化、新生代农民工本身对社会期望值较高而耐受力较低。面对这些尖锐的问题,社会、政府、企业、媒体、家庭乃至新生代农民

工自身都应该给出自己的答案,解决现有的城乡二元化户籍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生存问题。只有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五、参考文献

1.《南方周末》 南方传媒集团

2.新华网,中国之声,腾讯网,中央财经频道

3.中国国家统计局《2009农民工检查报告》,深圳市《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报告》,陕西省《2009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报告》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5.《员工关系管理》 程延国 编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课 程 论 文

题 目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职 称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生存现状及对策研究 管理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 08人资三班 唐双飞 陈禹 讲师

2011 年 09 月 15 日

重庆工商大学课程论文成绩评定表

学院: 管理 班级:人资三班 学生姓名:唐双飞 学号:2008032308 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目 录

一、新生代农民工概述………………………………………………………………4

1.1新生代农民工概念…………………………………………………………4

1.2新生代农民工特征…………………………………………………………5

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生存现状……………………………………………………6

三、就业生存现状的解决对策………………………………………………………9

四、综述………………………………………………………………………………11

五、参考文献…………………………………………………………………………10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生存现状及对策研究

管理学院 08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三班 唐双飞 2008032308

指导教师:陈禹 摘要:。自78年以来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进入了快速城市化进程。短短三十几年中国经历了三次民工潮,催生了两代农民工群体。他们更为崇尚平等尊严的工作,宁愿在外面漂着也不愿回到乡村;他们虽然知识技能水平不高,但是都在为自己心中的梦想不懈努力着;相对于父辈,他们更注重生活的质量,而不是做赚钱的机器;他们生在农村,长在城市;他们维权意识虽有觉醒却仍然受着“三低三多”的待遇……他们就是当今农民工的主体————新生代农民工。较之老一代农民工群体,新生代农民工有其新的特点,就业生存状况也有了新的变化。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生存现状越来越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重视,针对他们令人堪忧的就业生存现状的对策研究也层出不穷。

关键词:民工潮 新生代农民工 就业生存现状 对策研究

正文

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农民工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3亿人,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5亿人,其中,16岁至30岁的占61.6%。据此推算,我国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在1亿人左右。这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2.3亿农民工中,已经占将近一半。在不久的将来新生代农民工将成为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生存现状的研究不仅是因为他们在当前农民工群体所占的大部分比例,而是他们在今后的中国经济发展中,成为城市劳动的主要提供者和城市发展的主要后备资源。对他们的研究不仅关系到这一群体人力资源的开发,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新生代农民工概述

1.1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是党的文件中首次提

出“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所谓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20至30岁之间的进程务工农民。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农民工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3亿人,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5亿人,其中,16岁至30岁的占61.6%。据此推算,我国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在1亿人左右。这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2.3亿农民工中,已经占将近一半。随城市(镇)化进程之推进,这一社会群体的总人数正以每年800万~900万人的速度快速递增。十年或要不了10年,该群体的总人数将突破2亿甚至更多。鉴于城市(镇)化进程还须持续30年~40年,不出10年,“00后”还将不断加入其中,若继续回避这一庞大群体的利益诉求,中国社会的演进非但没有和谐可言,还将生出后患无数。他们很多生在农村,长在城市。相对父辈来讲,对农业、农村、土地、农民等不是那么熟悉。一方面,他们渴望进入、融入城市社会,另一方面我们在很多方面却没有完全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新生代农民工年龄18岁到25岁,呈现“三高一低”为特征: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

1.2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

(1)文化水平较高

据2009国家统计局农民工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初中文化程度的占多数,但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提高。分年龄组看,低年龄组中高学历比例要明显高于高年龄组,30岁以下各年龄组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均在26%以上,其中,21-25岁年龄组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达到31.1%。2009年,在新生代农民工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30岁以下各年龄组均在26%以上;年龄在21~25岁之间的达到31.1%,高出农民工总体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同时,新生代农民工中接受过职业培训的人员比例达到36.9%,高出第一代14个百分点。所以,与第一代大多是文盲半文盲的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多数人都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更多的人接受了职业培训。

图1.2.1:不同年龄组受教育情况(单位:%)

(2)进城动机有了新变化。

第一代农民工出外打工主要是为了赚取更多的钱以养家糊口,获得比在农村务农更多的经济收益,打工仍属经济型。而新生代农民工都是抱着见世面、学技能的初衷来到城市,他们外出务工不仅仅是为了寻求生存,他们有自己的梦想,更主要是为了融入自己所希望的城市生活,打工目的主要为发展型。

(3)对农村的认同感低

新生代农民工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以后,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进城打工,因此虽被冠以“农民工”的称号,但很大部分都是生在农村长在城市,对农业、农村、农民并不熟悉,既没有务农的愿望,也没有掌握耕作技术的热情,对家乡的乡土认同也在减弱,对农村的一些习惯和传统甚至持批评态度。在他们看来,外出务工经商才是年轻人有出息的标志。他们更为崇尚平等尊严的工作,宁愿在外面漂着也不愿回到乡村。

(4)流动性强。

据《深圳农民工调查报告》新老两代农民工对比的两个数据进行显示:第一,最长工作年限对比。老一代农民工在一个单位最长工作年限的平均值为7年,新生代在一个单位工作年限的平均值为3年;第二,更换工作的频率对比。新生代每年平均更换工作0.63次,老一代平均每年更换工作0.26次,可见新生代更换工作更加频繁。有的新生代认为 “守一家,不如跳三家”,在不同的公司之间可以多学些技术,通过跳槽不断地学习许多实用的东西。

(5)维权意识有所提高。

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在遇到矛盾时,很难会像第一代农民工那样忍气吞声,他们更加重视自己的尊严和自己付出得到的回报是否合理;当受到不法侵害和不公正待遇时,具有一定法律知识的新生代农民工能够通过合法的渠道维护自身的权益。

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生存现状

1、身份受歧视严重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结构,造成城市社会对农村的长期歧视。这一现象在新生代农民工身上仍然延续,由于新生代农民工接受过较高的文化教育,抱着融入城市的梦想,自尊心也更为强烈。在自身优越感的驱使下,城市人总免不了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农民,在他们内心把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与人格的差异联系起来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加上第二代农民工的自我角色定位就是相信自己是城里人,应当住在城市。基于这种信念,他们会觉得身份歧视更为严重。由于我们的制度性规定限制了农民包括农民工阶层地位的跃升,才导致亿万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游动,成为边缘人。令人担忧的是,中国农民占人口大多数,制度性地限制农民提升阶层地位,使数亿农民饱受社会制度性歧视

2、权益受侵害严重

据2009,国家统计局农民工调查报告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存在以下权益受侵害现象。尤其是“三低三多”现象严重,三低: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社会保险参与率低、工资水平总体偏低;三多:工伤及职业病多、加班多、劳动争议多

(1)劳动合同签订率低。虽然新的《劳动合同法》已经于2008年元旦开始生效实施了,劳动合同法中有规定企业在用人时必须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是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较低,近六成农民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2009年以受雇形式从业的外出农民工中,与雇主或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占42.8%。从农民工从事的几个主要行业看,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最高,占74%,制造业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为49.3%,服务业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为63.9%,住宿餐饮业和批发零售业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分别为65.2%和66%。

(2)社会保险参与率低。《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中都有规定,企业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是一项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但是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雇主或单位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比例分别为7.6%、

21.8%、12.2%、3.9%和2.3%。绝大部分企业或单位没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

图2.2.2:新生代农民工在不同地区参加社会保障的比例(单位:%)

(3)工资水平总体偏低。虽说每年国家经济都以两位数速度增长,但是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外出农民工月平均收入为1417元,比上年增加77元,增长5.7%。外出新生代农民工月均收入在600元以下的占2.1%;600-800元的占5.2%;800-1200元的占31.5%;1200-1600元的占33.9%;1600-2400元的占19.7%,2400元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占7.6%。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是以个位数的速度增长的,与经济发展速度严重脱节。

表2.2.3:新生代农民工在不同地区的月均收入水平及增幅

单位:元、%

(4)工伤及职业病多。根据各地工会组织的调查,新生代农民工从事的职业大部分是城市劳动者不愿意干的脏、苦、累、险一类的职业。职业风险度高,再加上在工作安全防护方面的漠视,导致新生代农民工中工伤和职业病问题较为突出。河南农民开胸验肺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在一些高危行业和污染企业,职业安全卫生问题突出,新生代农民工工伤、职业病多发,有的甚至得不到及时救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4月28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作《国

务院关于转移农村劳动力、保障农民工权益工作情况的报告》如实反映了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安全现状。

(5)加班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以受雇形式从业的外出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每个月工作26天,每周工作58.4小时。其中,每周工作时间多于《劳动法》规定的44小时的占89.8%。从新生代农民工集中的几个主要行业看,制造业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时间58.2小时,建筑业59.4小时,服务业58.5小时,住宿餐饮业61.3小时,批发零售业59.6小时。平均劳动时间最长的是住宿餐饮业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每周的工作时间超过60小时。而即使签订了劳动合同,企业仍有很多对策让新生代农民工多加班,比如通过写主动加班保证书等。

(6)劳动争议多。涉及农民工的劳动争议近年来迅速增加,其中一个原因在于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已经开始觉醒,张扬个性的他们较其父辈,更加不愿意“忍了算了”,而是利用法律为自己维权。据《山西省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劳动调解仲裁机构共处理涉及农民工的劳动争议案件约60万件。各地共办理涉及农民工的法律援助案件23.5万件。

3、获得正规培训机会少。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初衷就有一点是要增长见识,学技能。而在实际工作中,他们接受的培训机会非常少,于是他们不少人就通过不断的跳巢来学习技能和增加工作经验,这样给企业和社会带来很大的用工成本,而其自身也不能很好的接受系统的培训指导。企业和社会目前也没有一个很好的就业指导培训平台来帮助新生代农民工,使得他们几乎没有培训机会。

4、心理健康问题堪忧。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都有其自己的梦想和期望,一旦现实的残酷不能很好满足自己的期望。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心理契约,一旦破裂,他们的心理问题就呈现出来了。富士康的十三跳就很好证实了这一群体目前的心理健康问题。被学术界认为首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春光认为,目前农民工的日常生活和城市处在隔离状态,认同心态上和城市居民存在一定的障碍。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更多处于一种令人担忧的不确定状态,值得社会高度重视。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犯罪率和自杀率的提高。苏州市检察机关今年就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形成调研报告,认为犯罪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在于农民工在农村与城市之间急剧流动,导致了约束他们行为的社会纽带断裂,同时身为城市边缘人的他们更容易产生强烈

的收入反差和社会不公平感。从而容易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一旦得不到及时的心理危机干预,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

三、就业生存现状解决对策

以上详细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生存现状,一旦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群体的问题,久而久之将给社会和国家带来无法想象的后果,对此,针对这些现象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1)根本上改变现有户籍制度。城乡二元化的现行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与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很不适应。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把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各种不合理制度规定全部剥离出去,改变当前以户籍或居住地为基础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护政策,让新生代农民工在劳动就业、子女上学、公共医疗、住房购租等各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使新生代农民工在流动过程的所有环节(包括从流出地流出前、在流动过程中和在城市定居或返回流出地后)都能得到一个公民所应受到的公平待遇和社会保护,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可以参照成都市户籍一体化的改革试点经验。

(2)严格执行《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建立法律执行巡查机制。所谓上有政策下游对策,再好的法律没有很好地得以实施和监督都是摆设。《劳动合同法》已经在08年1月1日生效实施,该法和《劳动法》都有规定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加班,工伤职业病,工资,劳动争议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假如企业和单位都能够严格按照法律实施下去,新生代农民工的三低三多现象就不会再有。建立法律执行巡查机制,定期巡查监督企业和单位的执行情况,加大对“下有对策”的处罚力度,杀鸡儆猴。

(3)组建工会,切实发挥工会的作用,以保护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建立各级工会组织,引导支持新生代农民工加入工会,把他们从原始的地缘组织与血缘组织转移到正式的社会组织中来。目前,农民工在城市中仍基本上处于无人管理的状况。在农民工居住的地方,农民工与当地居民交往很少,形成一种互不相干的二元社区,这既不利于农民工的“城市化”,也不利于社区的建设。切实发挥工会的集体谈判作用,在员工的薪酬,待遇,劳动者权利等方面加以保护,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合法权益。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化的维权优势从而更好地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还可以加强农民工的组织性、纪律性。

(4)建立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指导平台。新生代农民工大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想通过务工得到培训机会和发展机会,可是目前社会上却没有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指导平台。政府必须和企业、社会力量联合起来,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职业院校为基地,以社会培训机构为补充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机制,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在培训过程中,要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需要和特点,提供多样化的培训,确保培训的效果。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7年发布的“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状况及代际对比”研究报告,青年农民工最迫切需要了解的知识排在前三的分别是专业技能知识(69.7%)、法律知识(54.7%)和文化知识(47.8%)。企业在内部也应该充分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需求,有很对性的采取培训,这样既满足了员工的需求,提高了他们的技能。。同时提高了他们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员工的双赢局面。

(5)建立心理预防和干预机制,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问题。政府应该关注着以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建立心理预防和干预机制。心理咨询进企业,向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和干预,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企业要引进EAP(员工援助计划),时刻关注新生代员工的情绪心理问题,发现问题及早干预。社会也应对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加以尊重,充分肯定他们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诸如“富士康十三跳”的惨剧发生。

(6)国家要加强公众舆论宣传,引导公众特别是城市公众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歧视。据调查显示,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很大部分人会重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自我价值和地位的实现需要。显示中的种种不公平待遇和歧视,使得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落差产生,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国家要加强公众舆论宣传,引导公众特别是城市公众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歧视。要消除市民对农民工的歧视,就一定要培育传媒的公平观念,在评价市民与农民工时要使用同一评价标准,要扩大对新生代农民工先进事迹的宣传,增加对农民工贡献的报道,以满足他们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肯定。

四、综述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生存现状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也不是任何一个单位或者个人就能解决的事情。针对这一群体的各种现状的众说纷纭中,有三大原因值得深思:社会对其的挤压、工业化大生产将其异化、新生代农民工本身对社会期望值较高而耐受力较低。面对这些尖锐的问题,社会、政府、企业、媒体、家庭乃至新生代农民

工自身都应该给出自己的答案,解决现有的城乡二元化户籍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生存问题。只有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五、参考文献

1.《南方周末》 南方传媒集团

2.新华网,中国之声,腾讯网,中央财经频道

3.中国国家统计局《2009农民工检查报告》,深圳市《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报告》,陕西省《2009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报告》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5.《员工关系管理》 程延国 编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相关内容

  •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1
  •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成果.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后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本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所有. 特此声明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年月 日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问题现状及对策思考 摘要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乡镇企业和 ...

  •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调查分析
  • 从"半月没吃过肉"看中国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现状 姓名 专业 学号 联系方式 指导教师:周勇 摘 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在现代化.城市化中进程中,历时30多年的"民工热潮"在如今新的时代背景下出现了群体的更替,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我 ...

  •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本科论文
  •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学生:曹亚运(指导老师:吴玉才) (淮南师范学院法学院)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作为人口大国,中国农村丰富的劳动力逐渐向城镇转移,农民工市民化随之而来,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这极大的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仍然存在-农民工 ...

  •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
  •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民工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工群体内部发生了变化,新生代农民工逐渐代替了他们的父辈成为农民工的主体.与父辈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有着自己的新特征.新诉求,在这些新诉求当中,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

  • 第二代农民工
  • 双百案例课程 学习报告 已修案例课程列表: 报告标题:第二代农民工目前现状和发展对策 (正文) 前言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农民工.农民潮.第二代农民工等词汇大量的出现在人们交流中.第二代农民工是相对于第一代农民工,即农民工所提出来的.第二代农民工既和第一代农民工有着紧密的关系又具有其独特特点.第二代农 ...

  • 第四章 公文写作题
  • 第四章 公文写作题 一.公文考情 二.公文格式 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批注1] 国发[2012]6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辖机构:[批注2] 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得到快速发展,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成绩显著,人民群众出行更加方便,但随着我 ...

  • 用工荒的论文
  • 中国发展观察2011年03月 China Developm 解决"用工荒"问题的四大举措 自2004年国内首次出现"用工荒"报道以来,几乎每年春节前后,"用工荒"必然成为各企业.媒体.大众和学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2009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 ...

  • 关于二代农民工现状的调查报告
  • 关于二代农民工现状的调查报告 农民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群体,是中国出口外汇的中坚力量,但是也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最大的人群.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代农民工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二代农民工集体出列,成为农民工的主体.这个群体与第一代相比,无论从观念上还是在现实生存方式上有着很大的不同.从他们的生存现 ...

  • 社会学系毕业生论文题目
  • 社会学系毕业生论文题目 房文双 [1**********] 1. 解读大学校园的 2. 青少年偶像崇拜偏差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3. 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对策研究 4. 某某城市居民收入状况调查报告 5. 某某农村居民收入状况调查报告 6. 以一个具体团体为例,分析团体领导的技巧 7. 网络社会问题及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