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应从五个方面维护党的组织纪律

习总书记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把严明党的组织纪律、增强组织纪律性作为一个专题进行了系统论述、重点强调。我认为这抓住了当前党建的要害,也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纪律建设、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推进党的事业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我们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政党,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党的组织纪律的核心就是民主集中制。这一制度主要包括“四个服从”原则、请示报告制度等基本内容。党的组织纪律健全完善有一个历史演进过程,其中凝聚着革命领袖和历代领导的集体智慧,许多论断至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芒,确保了我党不断发展壮大、成就辉煌,每次读起来都深受启发。马克思在《致恩格斯》的信中讲道:“我们现在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列宁指出:“无产阶级在争取政权的斗争中,除了组织而外,没有别的武器。”1904年,列宁在《进一步,退两步》一文中首次提出集中制思想。1905年,他在《论党的改组》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民主集中制的概念,并用于党的建设。1920年,在列宁的提议下,民主集中制原则被写入了共产国际章程。从此,这一原则成为各国共产党普遍遵循的组织原则,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到“党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是在1927年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议案》,而真正将民主集中制原则作为组织原则载入党章的是党的六大。毛泽东同志高度重视党的纪律,通俗地讲出了“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1929年土改时期对红军宣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确立了我党在群众中令行禁止、秋毫无犯的良好形象,有效赢得了民心;1938年提出“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地方服从中央”的“四个服从”原则;1957年又提出了“六有”的论断。邓小平同志说,“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1981年,邓小平在《关于思想战线上的问题的谈话》中讲道:“没有纪律可不行啦。同心同德,一心一意,没有纪律不行。我们过去革命,就是靠纪律,而且是自觉的纪律。”江泽民同志指出,“必须严肃党的组织纪律,要下决心改变在维护党纪国法方面的软弱涣散状态,坚决同那种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危害党的集中统一的现象进行斗争,切实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胡锦涛同志也指出,“要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办事,坚持少数服从多数,决不允许搞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回顾党建历史,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正是始终坚持了严明的组织纪律,我党的事业才得以蓬勃发展,不断地取得胜利。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原有的资源配置和组织管理模式不断改变,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严重冲击着党内生活,不少党员干部和基层单位组织纪律淡化、组织观念淡漠,组织制度得不到落实,组织程序能省则省,一些领域弥漫着自由主义、好人主义的歪风邪气,组织纪律松弛已经成为党的一大忧患。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朝代的没落、政权的更替,都是纲纪废弛、统治者人心涣散所致。综合正反两方面社会现象可以看出,组织纪律对党的建设而言,是各级党员干部和党组织内化于心的一种信仰,是践行为民宗旨、规范权利义务的一种自觉,是约束形形色色非组织活动的刚性准则,更是确保党内团结和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

习总书记在2013年全会上强调了强化政治纪律问题,今年又提出要严明组织纪律,体现出新一届党中央透视问题、切中要害的清晰的党建思路。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在维护党的组织纪律方面,要重点做到五点。

第一要相信组织。这里面有两层含义,一是相信,二是忠诚。只有相信组织,才能忠诚于党。我在检察系统内部的一次会议上,对“忠诚”二字定义为十句话:忠诚是一种伟大的信念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忠诚是一种信任,忠诚是一种财富,忠诚是一种能力,忠诚是一种真实,忠诚是恪守的诺言,忠诚是一种品格培养和责任担当,忠诚是一种文化积淀,忠诚是一种作风养成和对精神家园的坚守,忠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和美德。我党90多年来,历经坎坷,薪火相传,不断走向新的胜利,从1921年十余人聚集嘉兴南湖成立到万里长征,再到解放全国,直到现在成为拥有8500多万党员、420多万基层党组织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精神和信仰,靠的就是忠诚和信念。为了追求理想和信念,先辈们一个个抛头颅、洒热血。江姐牺牲时仅29岁,她面对国民党的老虎凳、吊索、撬杠、带刺的钢鞭、电刑、竹签,仍然铿锵有力地说:“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的意志是钢铁。”据史料记载,在我党争取民族解放、建立新中国的过程中,牺牲了2200多万人,像江姐这样有名可查的烈士就有370多万人。这些革命志士对党是何等忠诚、何等信任!与之相反,《人民论坛》进行的党的优良传统流失状况专题调查显示,34.9%的人认为我们的党员干部“不讲政治,信念缺失”。中宣部和国家统计局的一个调查发现,党员干部中有17.6%的人信仰非马克思主义,有的甚至相信宗教和邪教。我省某县有一个基督教会,几年时间内发展教徒7000多人,这些人对一个大字不识的教会长一呼百应,让围攻哪个单位就围攻哪个单位,让攻击哪些人就攻击哪些人,里面甚至还有一些党员干部。这种巨大反差值得我们深刻反思。有了信任和信仰,忠诚于党就有了原动力。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我们一定要坚信党,忠诚于党的事业,相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第二要敬畏原则。古人云: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人有所畏,其家必和;官有所畏,其政必兴。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叫《敬畏:领导干部必须坚守的信仰底线》,核心意思是领导干部的敬畏不同于老百姓的敬畏,他们的行为具有很强的社会示范效应。主张普通老百姓要敬畏道德、敬畏伦理,而领导干部除了这些基本的敬畏,还要敬畏组织、敬畏法律、敬畏原则。“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一个人敬畏原则,就会从善向上,不按原则办事就会向恶堕落。邓小平同志也曾经讲过,“共产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也不好,要怕党、怕人民群众、怕法律规则”。敬畏原则,既是工作态度问题,更是政治立场问题。尤其是在新一届党中央突出强调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领导干部既要敬畏党内的制度规定,又要严格遵循国家的法律制度,真正把党的纪律当成不能触碰的高压线。一个党员干部欲望要有“上线”,道德要有“底线”,人生要有“标线”,要形成“工”字形的处世原则和人生坐标。

第三要遵规守矩。“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习总书记讲话中指出,“我们这么大的党、这么多党组织和党员,如果各行其是、自作主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那是要散掉的”。他还说,“有的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在处理一些应该由中央和上级组织统一决定的重要问题时,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搞先斩后奏、边斩边奏,甚至斩而不奏”。实事求是地讲,这些现象近些年的确有所表现,有时还很突出。一些人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干,什么地方都敢去,全然无所顾忌、顶风违纪。检察机关近期网传的焦点就不少。辽宁省辽阳市一个区检察院反贪局长办人情案,接受当事人邀请到夜总会娱乐消遣,相关人员将视频网传举报,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长春市检察院反贪局长到海南出差办案多次入住五星级高档酒店,费用由当事企业埋单;江苏省检察院一名中层干部目睹妻子殴打医护人员不制止、不阻拦,造成值班护士人身伤害,社会舆论一片哗然。这些问题决不能轻视,要认识到,党的纪律是组织成员意愿的体现,这种集体意愿一旦上升为党的纪律,执行党的纪律事实上也就是在贯彻组织成员的意愿。强调党员干部遵规守矩,涉及的内容很多,对于组织纪律而言,关键是要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生活制度、请示报告制度,包括领导干部个人重要事项报告制度、房产申报制度等制度规定办事,决不能把它们当作纸老虎、稻草人,使得组织纪律形同虚设。一位领导同志讲得很好:主要领导同志组织制度执行得不好就不是称职的领导干部,或者反过来说,执行组织制度不好的干部不能成为领导干部。当前,中央特别强调建设法治中国,建设法治中国有两个条件是必备的:一是要善于把党的意志依法定程序法律化、制度化;二是党员干部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党要善于把遵纪守法、勇于担当的领导干部推荐到国家机关中去依法执政、依法办事。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这既是一种领导方法,更是一种为官之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强调党员干部遵规守矩,这不仅是党的事业需要,也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

第四要接受约束。能不能剔除凌驾于组织之上、游离于组织之外的特权思想,能不能严格依法依规行使权力、处理公务,能不能从思想深处真正愿意接受约束,是检验一个党员干部党性强不强的重要标尺。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受不了一点约束,在处理问题时习惯于一个人说了算,在决定重大问题时不顾及组织程序,把组织纪律的正常约束当成了“紧箍咒”。我们一定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在接受纪律约束上,越往上走、职务越高,纪律意识应该越强,处理事情就要越守规矩,行使权力就要越加规范。最近一个时期,一些人觉得对党员干部约束多了,对公务员要求严了,受不了了,这实际是一种不愿接受约束、不愿接受监督的表现。党有党规,要做到在党为党、在党忧党、在党受党监督。

第五要遵从安排。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相信组织、敬畏原则、遵规守矩,归根结底是要做到服从组织、遵从安排。习近平同志要求,“党的规矩,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遵照执行,不能搞特殊、有例外”。党章“四个服从”是最基本的组织纪律,我们应当时刻铭记于心,任何时候不能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错误,不能目无组织纪律,跟组织讨价还价,不服从组织安排。要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是组织的一员,时刻不忘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不依附于任何个人,不能搞人身依附关系。焦裕禄同志生前几次职务变动,都是因为工作需要,组织一声令下,从未半点犹豫,并且在每个岗位上都兢兢业业,做出了突出业绩。我们身边也有不少境界非常高的同志,但是,经常伸手向组织要职务要待遇、闹情绪发牢骚、不干事乱找事、心浮气躁、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也不乏其人。组织没提拔有意见,岗位不满意有意见,待遇不合自己要求也有意见;不愿到艰苦地方繁重岗位上工作,面对“急难险重”不敢挺身而出,遇有棘手担责问题退避三舍不敢亮剑;遇到敏感问题不敢理直气壮地表明观点,不敢发声,生怕“引火烧身”;抓工作不动脑筋、没有思路、缺乏创新,不能尽职履责,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甚至连钟都不愿撞;个别人把功夫下在歪门邪道上,攀龙附凤、寻找靠山、跑官买官,把纯洁的同志关系变成庸俗的帮派、圈子和人身依附关系,不琢磨事专琢磨人。这些都是不遵从组织安排的表现。还有一些人总认为组织欠他很多,对不住他。其实组织不欠任何个人,党员干部如果不遵从安排,不遵规守矩,倒是应该对组织歉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刘云山同志3月1日在中央党校2014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讲话,系统阐述了“五个面对”的深刻内涵,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敢于担当。这些要求也是纪律,领导干部应当谨记在心,一定要真正从自身做起,服从组织管理、遵从组织安排,率先垂范,担当责任,以实际行动树立自己的良好口碑和形象,并在一个地区或领域抓好班子、带强队伍、干出实绩。

(作者系河南省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

习总书记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把严明党的组织纪律、增强组织纪律性作为一个专题进行了系统论述、重点强调。我认为这抓住了当前党建的要害,也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纪律建设、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推进党的事业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我们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政党,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党的组织纪律的核心就是民主集中制。这一制度主要包括“四个服从”原则、请示报告制度等基本内容。党的组织纪律健全完善有一个历史演进过程,其中凝聚着革命领袖和历代领导的集体智慧,许多论断至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芒,确保了我党不断发展壮大、成就辉煌,每次读起来都深受启发。马克思在《致恩格斯》的信中讲道:“我们现在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列宁指出:“无产阶级在争取政权的斗争中,除了组织而外,没有别的武器。”1904年,列宁在《进一步,退两步》一文中首次提出集中制思想。1905年,他在《论党的改组》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民主集中制的概念,并用于党的建设。1920年,在列宁的提议下,民主集中制原则被写入了共产国际章程。从此,这一原则成为各国共产党普遍遵循的组织原则,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到“党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是在1927年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议案》,而真正将民主集中制原则作为组织原则载入党章的是党的六大。毛泽东同志高度重视党的纪律,通俗地讲出了“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1929年土改时期对红军宣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确立了我党在群众中令行禁止、秋毫无犯的良好形象,有效赢得了民心;1938年提出“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地方服从中央”的“四个服从”原则;1957年又提出了“六有”的论断。邓小平同志说,“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1981年,邓小平在《关于思想战线上的问题的谈话》中讲道:“没有纪律可不行啦。同心同德,一心一意,没有纪律不行。我们过去革命,就是靠纪律,而且是自觉的纪律。”江泽民同志指出,“必须严肃党的组织纪律,要下决心改变在维护党纪国法方面的软弱涣散状态,坚决同那种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危害党的集中统一的现象进行斗争,切实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胡锦涛同志也指出,“要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办事,坚持少数服从多数,决不允许搞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回顾党建历史,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正是始终坚持了严明的组织纪律,我党的事业才得以蓬勃发展,不断地取得胜利。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原有的资源配置和组织管理模式不断改变,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严重冲击着党内生活,不少党员干部和基层单位组织纪律淡化、组织观念淡漠,组织制度得不到落实,组织程序能省则省,一些领域弥漫着自由主义、好人主义的歪风邪气,组织纪律松弛已经成为党的一大忧患。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朝代的没落、政权的更替,都是纲纪废弛、统治者人心涣散所致。综合正反两方面社会现象可以看出,组织纪律对党的建设而言,是各级党员干部和党组织内化于心的一种信仰,是践行为民宗旨、规范权利义务的一种自觉,是约束形形色色非组织活动的刚性准则,更是确保党内团结和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

习总书记在2013年全会上强调了强化政治纪律问题,今年又提出要严明组织纪律,体现出新一届党中央透视问题、切中要害的清晰的党建思路。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在维护党的组织纪律方面,要重点做到五点。

第一要相信组织。这里面有两层含义,一是相信,二是忠诚。只有相信组织,才能忠诚于党。我在检察系统内部的一次会议上,对“忠诚”二字定义为十句话:忠诚是一种伟大的信念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忠诚是一种信任,忠诚是一种财富,忠诚是一种能力,忠诚是一种真实,忠诚是恪守的诺言,忠诚是一种品格培养和责任担当,忠诚是一种文化积淀,忠诚是一种作风养成和对精神家园的坚守,忠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和美德。我党90多年来,历经坎坷,薪火相传,不断走向新的胜利,从1921年十余人聚集嘉兴南湖成立到万里长征,再到解放全国,直到现在成为拥有8500多万党员、420多万基层党组织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精神和信仰,靠的就是忠诚和信念。为了追求理想和信念,先辈们一个个抛头颅、洒热血。江姐牺牲时仅29岁,她面对国民党的老虎凳、吊索、撬杠、带刺的钢鞭、电刑、竹签,仍然铿锵有力地说:“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的意志是钢铁。”据史料记载,在我党争取民族解放、建立新中国的过程中,牺牲了2200多万人,像江姐这样有名可查的烈士就有370多万人。这些革命志士对党是何等忠诚、何等信任!与之相反,《人民论坛》进行的党的优良传统流失状况专题调查显示,34.9%的人认为我们的党员干部“不讲政治,信念缺失”。中宣部和国家统计局的一个调查发现,党员干部中有17.6%的人信仰非马克思主义,有的甚至相信宗教和邪教。我省某县有一个基督教会,几年时间内发展教徒7000多人,这些人对一个大字不识的教会长一呼百应,让围攻哪个单位就围攻哪个单位,让攻击哪些人就攻击哪些人,里面甚至还有一些党员干部。这种巨大反差值得我们深刻反思。有了信任和信仰,忠诚于党就有了原动力。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我们一定要坚信党,忠诚于党的事业,相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第二要敬畏原则。古人云: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人有所畏,其家必和;官有所畏,其政必兴。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叫《敬畏:领导干部必须坚守的信仰底线》,核心意思是领导干部的敬畏不同于老百姓的敬畏,他们的行为具有很强的社会示范效应。主张普通老百姓要敬畏道德、敬畏伦理,而领导干部除了这些基本的敬畏,还要敬畏组织、敬畏法律、敬畏原则。“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一个人敬畏原则,就会从善向上,不按原则办事就会向恶堕落。邓小平同志也曾经讲过,“共产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也不好,要怕党、怕人民群众、怕法律规则”。敬畏原则,既是工作态度问题,更是政治立场问题。尤其是在新一届党中央突出强调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领导干部既要敬畏党内的制度规定,又要严格遵循国家的法律制度,真正把党的纪律当成不能触碰的高压线。一个党员干部欲望要有“上线”,道德要有“底线”,人生要有“标线”,要形成“工”字形的处世原则和人生坐标。

第三要遵规守矩。“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习总书记讲话中指出,“我们这么大的党、这么多党组织和党员,如果各行其是、自作主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那是要散掉的”。他还说,“有的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在处理一些应该由中央和上级组织统一决定的重要问题时,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搞先斩后奏、边斩边奏,甚至斩而不奏”。实事求是地讲,这些现象近些年的确有所表现,有时还很突出。一些人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干,什么地方都敢去,全然无所顾忌、顶风违纪。检察机关近期网传的焦点就不少。辽宁省辽阳市一个区检察院反贪局长办人情案,接受当事人邀请到夜总会娱乐消遣,相关人员将视频网传举报,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长春市检察院反贪局长到海南出差办案多次入住五星级高档酒店,费用由当事企业埋单;江苏省检察院一名中层干部目睹妻子殴打医护人员不制止、不阻拦,造成值班护士人身伤害,社会舆论一片哗然。这些问题决不能轻视,要认识到,党的纪律是组织成员意愿的体现,这种集体意愿一旦上升为党的纪律,执行党的纪律事实上也就是在贯彻组织成员的意愿。强调党员干部遵规守矩,涉及的内容很多,对于组织纪律而言,关键是要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生活制度、请示报告制度,包括领导干部个人重要事项报告制度、房产申报制度等制度规定办事,决不能把它们当作纸老虎、稻草人,使得组织纪律形同虚设。一位领导同志讲得很好:主要领导同志组织制度执行得不好就不是称职的领导干部,或者反过来说,执行组织制度不好的干部不能成为领导干部。当前,中央特别强调建设法治中国,建设法治中国有两个条件是必备的:一是要善于把党的意志依法定程序法律化、制度化;二是党员干部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党要善于把遵纪守法、勇于担当的领导干部推荐到国家机关中去依法执政、依法办事。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这既是一种领导方法,更是一种为官之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强调党员干部遵规守矩,这不仅是党的事业需要,也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

第四要接受约束。能不能剔除凌驾于组织之上、游离于组织之外的特权思想,能不能严格依法依规行使权力、处理公务,能不能从思想深处真正愿意接受约束,是检验一个党员干部党性强不强的重要标尺。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受不了一点约束,在处理问题时习惯于一个人说了算,在决定重大问题时不顾及组织程序,把组织纪律的正常约束当成了“紧箍咒”。我们一定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在接受纪律约束上,越往上走、职务越高,纪律意识应该越强,处理事情就要越守规矩,行使权力就要越加规范。最近一个时期,一些人觉得对党员干部约束多了,对公务员要求严了,受不了了,这实际是一种不愿接受约束、不愿接受监督的表现。党有党规,要做到在党为党、在党忧党、在党受党监督。

第五要遵从安排。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相信组织、敬畏原则、遵规守矩,归根结底是要做到服从组织、遵从安排。习近平同志要求,“党的规矩,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遵照执行,不能搞特殊、有例外”。党章“四个服从”是最基本的组织纪律,我们应当时刻铭记于心,任何时候不能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错误,不能目无组织纪律,跟组织讨价还价,不服从组织安排。要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是组织的一员,时刻不忘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不依附于任何个人,不能搞人身依附关系。焦裕禄同志生前几次职务变动,都是因为工作需要,组织一声令下,从未半点犹豫,并且在每个岗位上都兢兢业业,做出了突出业绩。我们身边也有不少境界非常高的同志,但是,经常伸手向组织要职务要待遇、闹情绪发牢骚、不干事乱找事、心浮气躁、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也不乏其人。组织没提拔有意见,岗位不满意有意见,待遇不合自己要求也有意见;不愿到艰苦地方繁重岗位上工作,面对“急难险重”不敢挺身而出,遇有棘手担责问题退避三舍不敢亮剑;遇到敏感问题不敢理直气壮地表明观点,不敢发声,生怕“引火烧身”;抓工作不动脑筋、没有思路、缺乏创新,不能尽职履责,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甚至连钟都不愿撞;个别人把功夫下在歪门邪道上,攀龙附凤、寻找靠山、跑官买官,把纯洁的同志关系变成庸俗的帮派、圈子和人身依附关系,不琢磨事专琢磨人。这些都是不遵从组织安排的表现。还有一些人总认为组织欠他很多,对不住他。其实组织不欠任何个人,党员干部如果不遵从安排,不遵规守矩,倒是应该对组织歉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刘云山同志3月1日在中央党校2014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讲话,系统阐述了“五个面对”的深刻内涵,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敢于担当。这些要求也是纪律,领导干部应当谨记在心,一定要真正从自身做起,服从组织管理、遵从组织安排,率先垂范,担当责任,以实际行动树立自己的良好口碑和形象,并在一个地区或领域抓好班子、带强队伍、干出实绩。

(作者系河南省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


相关内容

  • 纪检工作基础知识问答
  • 出处:青海省委党校网站 时间:[2006-12-18] 1.如何正确理解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在党的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在党的建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党的建设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党的纪律检查的地位与作用是由强化党的纪律对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

  • 入党知识问答
  • 入党知识问答 1.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时间成立的? 答:1 9 2 1年7月1日. 2.党的性质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 ...

  • 新 2013加油站安全应知应会知识
  • 加油站行业的特殊性 一.油品的危险特性 油品具有易燃.易爆.易产生静电积聚.易受热膨胀.易流淌以及有毒性等危险特性. 1.易燃.易爆性 油品的易燃.易爆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油品及其蒸气点火所需要的能量很小,如引爆汽油蒸气所需要的能量为0.1-0.2mj:二是油品的爆炸极限很小,如车用汽油爆炸极 ...

  • 教师学习六五普法心得体会2015
  • "六五普法" 学习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是最基层普法工作者,应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深入宣传;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理念.目的和方式等进行必要的审视与思考,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现在就"六五"普法学习内容,体会如下: 一.学以致用,提 ...

  • 成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
  • 教育教学 成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 内容 孔 少华 方城 县职成 教研 室 河南 方城 [ 摘4 3 0 7 20要 ]通过 深入基层成人学校调研 ,针对成人 学校 的德育教育工作 .科 学地作好此项工作应从六个方面入手 ,会取得 良好成效. 德育教育 育工作 培养学员的组织纪律观念 . 使他们能够 ...

  • 论党内生活中的"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 2002年第3期(总第87期) 广西社会科学 GUAN GXI SOCIAL SCIENCES NO. 3,2002(Cumulatively ,NO ,87) 论党内生活中的"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卢尚纯 Ξ (中共广西区委党校, 广西 南宁 530022) [摘要] 少数服从多 ...

  • 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党建工作自查报告
  • 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党建工作自查报告 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心,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我们从端正思想认识入手,把这次活动作为解决党性党风方面存在问题的新起点,认真 ...

  • 做[准则]和[条例]的先学者.遵守者和捍卫者
  • 发布时间:2015-12-15 来源:湖北省纪委监察厅 阅读次数:141 [字体: 大 中 小] 学习体会:做<准则>和<条例>的先学者.遵守者和捍卫者 陈正祥 中共中央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 ...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党课考试复习资料
  • 2009年第一期党员发展对象培训测试题 (满分8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 ,共20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是从党的( ).( )两个方面对党的性质的确定. 2.( )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组织原则. 3.十七大党章明确规定: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