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体_概念的学术演进与社区共同体的重构

2013年5月第3期

文化学刊May.2013No.3

Culture Journal

【辨风正俗】

“共同体”概念的学术演进与

社区共同体的重构

高亚芹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陕西

西安710062)

摘要,“共同体”概念的学术内涵伴随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在西方社会思想史上

社会的演进而不断丰富,出现了基于地域的和以共享价值和心理状态为纽带的“脱域”共、“脱域”共同体的同体。在现代社会,基于地域的传统社区共同体受到了外部系统世界

侵蚀和挤压。同时现代社会人们对现实归属感的渴望又为社区共同体的成长带来了机遇。在当前中国,应在外部保障、社区参与、精神家园培育等层面推进社区共同体的重建。

关键词

共同体;现代社会;社区共同体;社会建设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25(2013)03-0048-07

中图分类号C916作者简介

收稿日期2013-04-19

高亚芹(1982-),女,陕西富县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工作与

城市社区发展研究。

作为个体的人,总要与同类结成各种

共同体(community )来维持生存。从学术史上看,思想家们对“共同体”的理解与人类社会共同体形态的历史演进始终相伴,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本文力图在概念解读和学术梳理中呈现社区共同体概念的当下意蕴及当前中国社区共同体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

概念。他在1887年出版的《共同体与社会》中,阐明了人类群体生活的两种结合类型:共同体与社会(有时被译为“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滕尼斯在建构“共同体”概念时阐述了这样的思想:(1)“共同体”是基于传统的血缘、地缘和文化等自然形成的人类结合体,人们拥有“亲密无间的、与世隔绝的、排。人们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外的共同生活”

和传统,它代表人类社会中古老的、传统的社会联结。(2)“共同体”导源于本质意志,即人们在传统的和自然的感情纽带

一、“共同体”概念的学术演进及其分化

滕尼斯最早提出了“共同体”这一48

“共同体”概念的学术演进与社区共同体的重构高亚芹

基础上的一致性和相互融洽。这种基于自然的意志(如情感、习惯、记忆等)而形成的结合形式“是一种持久的和真正

。而与“共同体”相对应的的共同生活”

“社会”这种结合形式则是社会分工的结

果,它总是和劳动分工以及契约联系在一起,它是工于心计的人们基于某种目的的联合。因而“共同体应该被理解为一种生机勃勃的有机体,而社会应该被理解为

[1]”(3)伴一种机械的聚合和人工制品。

随着西方现代性的进展,传统社会中的那

种休戚与共、相互依恋的社群性亲密关系遭到裂解,人们日益进入到原子化社会中,但是如果“共同体”播洒的种子不能存活下来,那文明即将衰落。在滕尼斯

,“共同体”作为一个美好的理论框架里

的概念,承载了一种对前工业社会基于血

缘、亲情、共同习惯和传统纽带的共同体的眷恋。迪尔凯姆认为:(1)社会生活有两个来源:一是个人意识的相似性,二是社会劳动分工,而由相似性个人意识组成的集体意识是机械团结的精神基础,社会分工则是有机团结的物质基础。由此形

:“机成了两种不同的人类社会结合方式。(2)“机械团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结”的社会是基于所有群体成员的共同感情和共同信仰组成,强烈的集体意识将同质性的个体结合在了一起,而“有机团结”的社会是基于功能上的耦合而连接起来,个体通过自己的专业和别人发生关系。(3)原始社会或传统的共同体(迪尔凯姆称其为“局部社会”)是“机

。“机械团结”的传统社械团结”的典型

会并不是有机体,社会分工基础上的现代

社会才是有机体。迪尔凯姆还认为,在“有机团结”的现代社会,原来局部社会的集体意识或者群体性价值、规范、习

惯、情感会以分化的形式继续存在于不同层次,这就意味着可能产生超越原始团结或局部社会的新共同体。

英国社会学家鲍曼,从现代性的视角讨论了“共同体”的现代意蕴。鲍曼指出(1)随着启蒙运动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个体被强行从传统共同体中“脱域”出来,传统共同体持续弱化,甚至其存在的价值遭到质疑。所谓的个体解放却使人处于不安定的、碎片化的生活之中,没有归属感,社会呈现一种单子化的状态。他用“Unicherheit ”来描述这种个体生存境况,即不可靠性、不确定性以及不安全性。(2)“共同体”这个概念传递的是一种充满温馨的良好感觉(feeling ),

,在这个家中,我们彼一个温馨的“家”

此信任、互相依赖。它具有一个基本功

能:为其共同体成员提供生活的某种确定性和安全,而身居其中的成员则维系着一种紧密的社会关系,相互依存、信任和互助。(3)然而“共同体”并不是一个已经获得和享受的世界,而是一种我们热切。“共同希望栖息、希望重新拥有的世界

体”成为人们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和丈量现实社会变迁的一种理想形态。鲍曼在其著作中并没有对共同体作一个明确的界定。国内学者在翻译其著作时指出,在鲍,“共同体”所指广泛,指社曼的著述中

会中存在的、基于主观上或客观上的共同特征(这些共同特征包括种族、观念、地位、遭遇、任务、身份,等等)(或相似性)而组成的各种层次的团体、组织,既包括小规模的社区自发组织,也可指更高层次上的政治组织,而且还可指国家和民族这一最高层次的总体,即民族共同体或国家共同体。既可指有形的共同体,也

[2]”可指无形的共同体。

49

●辨风正俗

从滕尼斯、迪尔凯姆到鲍曼等人的研究可以看出,随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人类社会的交往范围不断扩大,社会联络网络深刻变动,人们对“共同体”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也在发生着变化。希勒里(G.A.Hillery )在1955年发表的《共同体定义:共识的领域》一文中对94个“共同体”的定义进行了研究,令人沮丧地指出“除了人包含于‘共同体’这一概念之外,有关共同体的

[3]。1981性质,并没有完全相同的解释”

年,旅美华裔教授,社会学家杨庆望统计

放、日益崇尚个人主义的时代,基于特定地域的民众是否必要、是否可能以及怎样才能维护与繁荣社区共同体,激发民众以具有一种共同体意识的行为方式,重新塑造共同体成员之间守望相助、亲密无间的关系。

二、“共同体”概念的社区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共同体”概念内涵的相对抽象和模糊,给研究实践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学者们在运用“共同体”概念时,都在作相应的限定和界说。正是在这种限定、界说和辨析中,西方社会学界形成和发展了“共同体”概念的社区内涵。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帕克(R.Park )认为“被接受的共同体本质特征包括:一是按区域组织起来的人口;二是这些人口不同程度地完全扎根于他们赖以生息的土地;三是社区中的每个人都生活在相互

[4]。在此,英文中与德文依赖的关系中”

“Gemeinschaft ”相对应的“community ”

发现,有关“共同体”的定义已经增加到一百四十多种。

学者们就“共同体”概念的理解有三类。一些学者强调地域性、自然生成性等原初特征,将在特定物理空间形成共同风俗、信仰、习惯和社会记忆当成“共同体”的基础,如邻里、村庄、城市等。而另外一些学者则在现代化和公民社会的语境下,把现代社会任何基于共享的价值、道德、种族、身份、遭遇、兴趣等形成的相对聚合、持续关系的人群都视为共同体,而不论其是否在特定地理区域而产生,如种族共同体、职业共同体、宗教共同体等。还有人把共同体视为一种心理状态,被认为存在于致力于实现共同目标的人类集体之中。尤其是互联网出现以后,跨地域空间的社会联系和聚合引起越来越

,“共同体”的主要内涵多的学者的关注

和要素开始转向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正

是由于这种分歧的存在,在研究具体经验现象时,必须对“共同体”概念的使用要有深刻的把握和明确的界定。本文以下的讨论首先是从地缘意义上理解共同体的,可以称之为社区共同体或地域型共同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在日益开

50

不再特指传统乡村中各类以情感纽带为基础的小规模群体,血缘和精神性因素变得相对次要,地域因素则受到进一步重视。

,“决不帕克指出,城市作为一个共同体仅仅是许多单个人的集合体,也不是各种

社会设施—诸如街道、建筑物、电灯、电车、电话等—的聚合体;城市也不只是各种服务部门和管理机构,如法庭、医院、学校、警察和各种民政机构人员等的简单聚集。城市,它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是这些礼俗中所包含,并且随传统而流传的那些统一思想和感情所构成的整体。城市已同其居民们的各种重要活动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它是

“共同体”概念的学术演进与社区共同体的重构高亚芹

自然的产物,而尤其是人类属性的产

[5]。物”帕克的这一共同体思想开启了芝加哥学派关于社区邻里关系的研究。自帕,“共同体”概念的社区内涵或地克以后

域规定性在西方社会学研究中产生了权威性影响。

英国社会学家马格瑞特·斯泰西和菲利普?库克的研究也试图突破“共同体”概念在描述地域性社会联结时的局限。马格瑞特·斯泰西在论文《共同体研究的误区》中提出,一个以地域为基础和联系的组织和制度最好被称为“地方社会;“共同体”是体系”而不是“共同体”

一个“非概念”(Non -concept ),因为人们对其内涵的理解相差太大,无法确定是指地理区域、归属感还是非工作联系等。不是任何人群都能成为一个社会体系,因此用“地方社会体系”来限定研究对象,有利于从理论(逻辑)上进行系统地演绎推论,而不是做不成系统的归纳分析。上世纪80年代末,菲利普·库克提出应用“地域”(locality )作为“共,“地同体”的一个替代性术语。他认为

域”是一个更中性的概念,指大部分居民的主要日常工作和消费生活所在的一个空间;通过研究现代社会中“地域”层次的个人和社会活动,能够发现其中以地

[7]

域为基础和跨地域的互动。

在1932年社会学家帕克来华讲学之,“Community ”和“Society ”都译作前

“社会”,面对帕克“Community is not So-ciety ”这句话的翻译问题,费孝通等人受其影响,对Community 创立了“社区”

,“社这一重要的社会学概念。在这里区”一词的所指具有明确的地域维度,

指中国社会基于地缘关系,在特定“地域”范围内活动形成的人类结合体。随

[6]

着“Community ”学术内涵的不断丰富,

原本可以通译为“共同体”和“社区”,在中国的语境中极易的“Community ”

引起研究对象的混淆和研究边界的错乱。基于地域形成的社区仅仅成为了诸多共同体类型中的一种,可以称之为社区共同体。需要指出的是,近代以来通讯交通的便利及经济生活方式的变革,促进了人口的横向水平流动,居住区域的重组和变动使得原始意义上的社区越来越少,社区研究所吁求的,不再是滕尼斯意义上的联系紧密、互动频繁、亲密无间、守望相助的封闭性共同体。社区共同体反而是在开放社会的前提下,在社会空间中的一种重建。因此,它与“社会”间的关系也不再是互斥的和非此即彼的了。

然而,我们在提出现代社区共同体概念的同时,也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进入工业化城市乃至后工业化社会以后,传统的自然社区关系衰弱现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那么我们在现代社会中重建新的“社区”是否必要,其在当下的价值旨归是什么?

在现代社会,基于个人权利的契约理念和公民对于社会的权利、义务关系成为社会通行规则,这对人的生活实践和人际交往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方面,现代性的急剧扩张和极端发展,给现代社区共同体意识的培育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帕特南(RobertD.Putnam )以翔实的数据表明,“当初托克维尔所描述的美国社区生活正在逐渐衰落,那种喜好结社、喜欢过有组织的公民生活、关注公共话题、热心公益事业的美国人不见了;今天的美国人,似乎不再愿意把闲暇时间用在与邻居一起喝咖啡,一起走进俱乐部去从事集体活动,

51

●辨风正俗

而是宁愿一个人在家看电视,或者独自去

[8]”打保龄球。即便是在中国这样的后发展国家,这一问题也突显出来。整个社会

不可避免的开始了两个相互联系的过程:日常生活公共化和人际关系疏松化。在利益驱动倾向下,人们越来越为赚钱而奔忙,家庭、邻里、社区等传统的联系纽带受到侵蚀,朋友关系,邻里关系在不同程度上淡薄了。另一方面,共享的情感、道德、文化等因素可以在居住社区存在下去,这种存在是人们对现代社会自身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的心灵规避。如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 )所说,从内心渴望来看,人们总是会拒绝个体化和社会原子化的过程,而更愿意在那些不断产生归属感、最终产生文化认同的共同体中聚集到一起。

社区共同体的当代价值就是要恢复在现代化过程中被侵蚀了的亲密感、归属感,这种情感可以矫治人与人之间基于冷冰冰的利益联结。共同体对于个体与现代社会各种痼疾的疗治是不可或缺的:从人

,“个体在理性行动上追的内心诉求来看

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在内心却又充满了

对温情、交流与沟通的追求与向往。这是现代境域下,现代城市人内心涌动的一种情绪和需求,也是培育共同体意识,孕育认同感、归属感和身份感的人性源

[10]”泉。当在社区共同体中形成的社会资本和互惠理念扩张到更广阔的社会领域时,便会增进整个社会团结,减少交易成本。这样的共同体不是迪尔凯姆所担心的那样,以集体意志压抑个性的共同体,而是在保留个人自由前提下,增强共同价值和社区凝聚。是在保留差异性的前提下,促进人们之间情感的互动,增进社区的公共精神和自愿合作行为。正是在这个意义

52

1949年以后,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国家组织力量的全面渗透。国家在城市,在农村中通过“单位制”和“街居制”中通过农业集体化和人民公社体制实现对

个人的动员和控制。在现代国家政治框架和国家意志得以在基层实现的同时,基层社区的横向团结和个人活力却没有相应提升。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中国社区建设,使社区不仅成为城市基层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同时开启了现代社区共同体建设的步伐。2000年,中办发23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

”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2007年,中共中央明确提出要在社会建

,“把城乡社区建设成管理有设进程中

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在实践层面,一场全国范围内的社体”

区建设运动正在兴起,社区成为国家进行社会治理、化解社会矛盾、完成社会事务

[9]

,“就是要上,国内学者指出,社区建设

通过创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提升人的生活质量,使社区成为一个‘生活共

;通过人与人的交往与沟通,形成同体’

祥和、团结、合作的社会环境,使社区成

;通过互助共济,为一个‘社会共同体’

构成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想与道

德境界,提倡诚信友爱、奉献,使社区成;通过强化社区团为一个‘精神共同体’

结、法律意识,构建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和共同的精神追求,推动社区发展和社会协调发展,使社区成为一个‘文化共同”。体’

[11]

三、社会建设语境下我国社区共同体的重构

“共同体”概念的学术演进与社区共同体的重构高亚芹

的基础单元。与此同时,学界对共同体意义上的社区构建给予了热切的关注。但仍有不少人提出,我国城市社区的基于地缘的生活共同体的特征并不明显,城市社区更多的是一个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运行的“行政化困境”和市场化带来的“功利化困境”使得社区共同体的构建十分艰巨。在此提出以下几个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探索和努力的方面。

第一,为社区共同体成长提供良好的外部体制环境。现阶段,中国的社区既不同于滕尼斯时代的传统社区,也不同于改革开放以前的街居社会,更不是纯粹的居民自治单元。它承担着政府管理的基础层次,公共服务的基层平台,群众自治的直接途径,居民生活的共同家园等各种功能。共同体意义上的社区重建作为居民生活的共同家园和精神归属地,需要增强社区成员横向的联系和互动,而不是单纯接受来自国家行政权力的指令,因此,如何进行制度的创新,改变基层单纯成为政府的“脚”的现状,推进作为治理平台和作为共同体的社区和谐共进是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其中最根本的是,行政与社区的关系需要由原先科层式的纵向管理和控制关系转化为二者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进而推动政府部门同社区组织之间的通力合作,发动居民自发地投身于社区建设。另外,由于当前社区共同体的成长与运转需要一定的资源支持,在社会不够发达的情况下,国家应该和社区合作,共同健全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最后,国家在社区共同体的在场需要以法律和制度保障的形式存在,国家要为居民群体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规范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第二,在“家园意识”和社区公共文化的培育中提升社区共同体的凝聚力。

[12]

心灵归属感是社区得以存在的纽带,即除

非成员都体验到一种归属感、对他人的信赖和安全感,否则不会产生真正的社区共同体。卢梭则认为,共同体的根基要到人原初的激情或情感中去寻找,从这些情感中能产生比任何人为的纽带更加神圣和牢

[13]

靠的纽带。在现代城市中,社区基本为纯居住功能的社区,由行政区划分割而成,或因城市改造或商业开发而新建的,社区成员在身份、职业、年龄等方面的差异很大,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也很不一致,彼此交往很少,缺少邻里亲情和友情,缺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某种程度上讲,社区建设的实质就是重建在现代化过程中被侵蚀了的亲密感、归属感,以维系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与团结。因此,通过丰富的社区公共文化生活,培育社区居民面向社区的“家园意识”,构筑精神共同体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推进广泛的社区民众参与,增强社区居民的共同生活体验。在现代社会中,作为社会交往主体的个人,内心是独立却又倾向于团结、合作的,愿意沟通交往、参与公共的事务,虽然理性的个人会追求效益的最大化,但由于共同体的集体行动往往能使人产生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因而个人在情感和价值层面上有参与社区活动的动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参与式治理(participatory governance )作为一种新的治理理念被提了出来了。在这种理念中,与政策有利害关系的公民个人、团体和政府一起参与公共决策、分配资源、合作治理的过程。参与式治理表现在社区生活中就是强调公众对社区公共事务的讨论和参与。在社区中,增加居民互动及交往,鼓励居民通过自助或互助的方

53

●辨风正俗

式,广泛参与社区事务,解决社区问题,从而使社区居民产生共同的生活体验,就可以改善邻里关系,重建居民及团体间紧密的联系,推动现代社区的成长。

参考文献

[1][M ].林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

1999.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M ].欧阳景根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

2003.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3]G.A.Hillery .“Definition of Community :area

of agreement ”[J ],RuralSociology [J ],1955,(20) .

[4].上海:复旦大学于海.城市社会学文选[M ]

2005.出版社,

[5][美]帕克等.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

.宋俊玲译.北京:华夏出版究文集[M ]1987.社,

[6]Bell ,Colin and Howard Newby.Community stud-ie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the local community ,London :Allen and Unwin ,1971.

[7]Cooke ,Philip ,ed.Localities :The changing face

1989.of urban Britain.London :Unwin Hyman ,[8][——美国美]罗伯特·帕特南.独自打保龄—

.刘波译.北京:社会资本的衰落与复兴[M ]2011.北京大学出版社,

[9]郑杭生,杨敏,黄家亮.中国特色和谐社区建

“上城模式”—“上城经验”实地调查研究设

M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的一种社会学分析[2009.公司,

[10]“共同体意识”陈宗章.城市社区的现代性解

J ].理论导刊,2010,(3) .构及其重建[

[11]郑杭生,黄家亮.论我国社区治理的双重困

境与创新之维—基于北京市社区管理体制改J ].东岳论丛,2012,(1) .革实践的分析[

[12]陈颐.社会管理创新和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

J ].江海学刊,2012,(2) .新[

[13]刘诚.卢梭的两个世界:对卢梭的国家观和

.http ://社会观的一个初步解读[EB /OL]www.xslx.com.

【责任编辑:黄小红

泥模艺术-拖拉机

54

2013年5月第3期

文化学刊May.2013No.3

Culture Journal

【辨风正俗】

“共同体”概念的学术演进与

社区共同体的重构

高亚芹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陕西

西安710062)

摘要,“共同体”概念的学术内涵伴随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在西方社会思想史上

社会的演进而不断丰富,出现了基于地域的和以共享价值和心理状态为纽带的“脱域”共、“脱域”共同体的同体。在现代社会,基于地域的传统社区共同体受到了外部系统世界

侵蚀和挤压。同时现代社会人们对现实归属感的渴望又为社区共同体的成长带来了机遇。在当前中国,应在外部保障、社区参与、精神家园培育等层面推进社区共同体的重建。

关键词

共同体;现代社会;社区共同体;社会建设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25(2013)03-0048-07

中图分类号C916作者简介

收稿日期2013-04-19

高亚芹(1982-),女,陕西富县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工作与

城市社区发展研究。

作为个体的人,总要与同类结成各种

共同体(community )来维持生存。从学术史上看,思想家们对“共同体”的理解与人类社会共同体形态的历史演进始终相伴,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本文力图在概念解读和学术梳理中呈现社区共同体概念的当下意蕴及当前中国社区共同体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

概念。他在1887年出版的《共同体与社会》中,阐明了人类群体生活的两种结合类型:共同体与社会(有时被译为“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滕尼斯在建构“共同体”概念时阐述了这样的思想:(1)“共同体”是基于传统的血缘、地缘和文化等自然形成的人类结合体,人们拥有“亲密无间的、与世隔绝的、排。人们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外的共同生活”

和传统,它代表人类社会中古老的、传统的社会联结。(2)“共同体”导源于本质意志,即人们在传统的和自然的感情纽带

一、“共同体”概念的学术演进及其分化

滕尼斯最早提出了“共同体”这一48

“共同体”概念的学术演进与社区共同体的重构高亚芹

基础上的一致性和相互融洽。这种基于自然的意志(如情感、习惯、记忆等)而形成的结合形式“是一种持久的和真正

。而与“共同体”相对应的的共同生活”

“社会”这种结合形式则是社会分工的结

果,它总是和劳动分工以及契约联系在一起,它是工于心计的人们基于某种目的的联合。因而“共同体应该被理解为一种生机勃勃的有机体,而社会应该被理解为

[1]”(3)伴一种机械的聚合和人工制品。

随着西方现代性的进展,传统社会中的那

种休戚与共、相互依恋的社群性亲密关系遭到裂解,人们日益进入到原子化社会中,但是如果“共同体”播洒的种子不能存活下来,那文明即将衰落。在滕尼斯

,“共同体”作为一个美好的理论框架里

的概念,承载了一种对前工业社会基于血

缘、亲情、共同习惯和传统纽带的共同体的眷恋。迪尔凯姆认为:(1)社会生活有两个来源:一是个人意识的相似性,二是社会劳动分工,而由相似性个人意识组成的集体意识是机械团结的精神基础,社会分工则是有机团结的物质基础。由此形

:“机成了两种不同的人类社会结合方式。(2)“机械团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结”的社会是基于所有群体成员的共同感情和共同信仰组成,强烈的集体意识将同质性的个体结合在了一起,而“有机团结”的社会是基于功能上的耦合而连接起来,个体通过自己的专业和别人发生关系。(3)原始社会或传统的共同体(迪尔凯姆称其为“局部社会”)是“机

。“机械团结”的传统社械团结”的典型

会并不是有机体,社会分工基础上的现代

社会才是有机体。迪尔凯姆还认为,在“有机团结”的现代社会,原来局部社会的集体意识或者群体性价值、规范、习

惯、情感会以分化的形式继续存在于不同层次,这就意味着可能产生超越原始团结或局部社会的新共同体。

英国社会学家鲍曼,从现代性的视角讨论了“共同体”的现代意蕴。鲍曼指出(1)随着启蒙运动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个体被强行从传统共同体中“脱域”出来,传统共同体持续弱化,甚至其存在的价值遭到质疑。所谓的个体解放却使人处于不安定的、碎片化的生活之中,没有归属感,社会呈现一种单子化的状态。他用“Unicherheit ”来描述这种个体生存境况,即不可靠性、不确定性以及不安全性。(2)“共同体”这个概念传递的是一种充满温馨的良好感觉(feeling ),

,在这个家中,我们彼一个温馨的“家”

此信任、互相依赖。它具有一个基本功

能:为其共同体成员提供生活的某种确定性和安全,而身居其中的成员则维系着一种紧密的社会关系,相互依存、信任和互助。(3)然而“共同体”并不是一个已经获得和享受的世界,而是一种我们热切。“共同希望栖息、希望重新拥有的世界

体”成为人们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和丈量现实社会变迁的一种理想形态。鲍曼在其著作中并没有对共同体作一个明确的界定。国内学者在翻译其著作时指出,在鲍,“共同体”所指广泛,指社曼的著述中

会中存在的、基于主观上或客观上的共同特征(这些共同特征包括种族、观念、地位、遭遇、任务、身份,等等)(或相似性)而组成的各种层次的团体、组织,既包括小规模的社区自发组织,也可指更高层次上的政治组织,而且还可指国家和民族这一最高层次的总体,即民族共同体或国家共同体。既可指有形的共同体,也

[2]”可指无形的共同体。

49

●辨风正俗

从滕尼斯、迪尔凯姆到鲍曼等人的研究可以看出,随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人类社会的交往范围不断扩大,社会联络网络深刻变动,人们对“共同体”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也在发生着变化。希勒里(G.A.Hillery )在1955年发表的《共同体定义:共识的领域》一文中对94个“共同体”的定义进行了研究,令人沮丧地指出“除了人包含于‘共同体’这一概念之外,有关共同体的

[3]。1981性质,并没有完全相同的解释”

年,旅美华裔教授,社会学家杨庆望统计

放、日益崇尚个人主义的时代,基于特定地域的民众是否必要、是否可能以及怎样才能维护与繁荣社区共同体,激发民众以具有一种共同体意识的行为方式,重新塑造共同体成员之间守望相助、亲密无间的关系。

二、“共同体”概念的社区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共同体”概念内涵的相对抽象和模糊,给研究实践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学者们在运用“共同体”概念时,都在作相应的限定和界说。正是在这种限定、界说和辨析中,西方社会学界形成和发展了“共同体”概念的社区内涵。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帕克(R.Park )认为“被接受的共同体本质特征包括:一是按区域组织起来的人口;二是这些人口不同程度地完全扎根于他们赖以生息的土地;三是社区中的每个人都生活在相互

[4]。在此,英文中与德文依赖的关系中”

“Gemeinschaft ”相对应的“community ”

发现,有关“共同体”的定义已经增加到一百四十多种。

学者们就“共同体”概念的理解有三类。一些学者强调地域性、自然生成性等原初特征,将在特定物理空间形成共同风俗、信仰、习惯和社会记忆当成“共同体”的基础,如邻里、村庄、城市等。而另外一些学者则在现代化和公民社会的语境下,把现代社会任何基于共享的价值、道德、种族、身份、遭遇、兴趣等形成的相对聚合、持续关系的人群都视为共同体,而不论其是否在特定地理区域而产生,如种族共同体、职业共同体、宗教共同体等。还有人把共同体视为一种心理状态,被认为存在于致力于实现共同目标的人类集体之中。尤其是互联网出现以后,跨地域空间的社会联系和聚合引起越来越

,“共同体”的主要内涵多的学者的关注

和要素开始转向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正

是由于这种分歧的存在,在研究具体经验现象时,必须对“共同体”概念的使用要有深刻的把握和明确的界定。本文以下的讨论首先是从地缘意义上理解共同体的,可以称之为社区共同体或地域型共同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在日益开

50

不再特指传统乡村中各类以情感纽带为基础的小规模群体,血缘和精神性因素变得相对次要,地域因素则受到进一步重视。

,“决不帕克指出,城市作为一个共同体仅仅是许多单个人的集合体,也不是各种

社会设施—诸如街道、建筑物、电灯、电车、电话等—的聚合体;城市也不只是各种服务部门和管理机构,如法庭、医院、学校、警察和各种民政机构人员等的简单聚集。城市,它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是这些礼俗中所包含,并且随传统而流传的那些统一思想和感情所构成的整体。城市已同其居民们的各种重要活动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它是

“共同体”概念的学术演进与社区共同体的重构高亚芹

自然的产物,而尤其是人类属性的产

[5]。物”帕克的这一共同体思想开启了芝加哥学派关于社区邻里关系的研究。自帕,“共同体”概念的社区内涵或地克以后

域规定性在西方社会学研究中产生了权威性影响。

英国社会学家马格瑞特·斯泰西和菲利普?库克的研究也试图突破“共同体”概念在描述地域性社会联结时的局限。马格瑞特·斯泰西在论文《共同体研究的误区》中提出,一个以地域为基础和联系的组织和制度最好被称为“地方社会;“共同体”是体系”而不是“共同体”

一个“非概念”(Non -concept ),因为人们对其内涵的理解相差太大,无法确定是指地理区域、归属感还是非工作联系等。不是任何人群都能成为一个社会体系,因此用“地方社会体系”来限定研究对象,有利于从理论(逻辑)上进行系统地演绎推论,而不是做不成系统的归纳分析。上世纪80年代末,菲利普·库克提出应用“地域”(locality )作为“共,“地同体”的一个替代性术语。他认为

域”是一个更中性的概念,指大部分居民的主要日常工作和消费生活所在的一个空间;通过研究现代社会中“地域”层次的个人和社会活动,能够发现其中以地

[7]

域为基础和跨地域的互动。

在1932年社会学家帕克来华讲学之,“Community ”和“Society ”都译作前

“社会”,面对帕克“Community is not So-ciety ”这句话的翻译问题,费孝通等人受其影响,对Community 创立了“社区”

,“社这一重要的社会学概念。在这里区”一词的所指具有明确的地域维度,

指中国社会基于地缘关系,在特定“地域”范围内活动形成的人类结合体。随

[6]

着“Community ”学术内涵的不断丰富,

原本可以通译为“共同体”和“社区”,在中国的语境中极易的“Community ”

引起研究对象的混淆和研究边界的错乱。基于地域形成的社区仅仅成为了诸多共同体类型中的一种,可以称之为社区共同体。需要指出的是,近代以来通讯交通的便利及经济生活方式的变革,促进了人口的横向水平流动,居住区域的重组和变动使得原始意义上的社区越来越少,社区研究所吁求的,不再是滕尼斯意义上的联系紧密、互动频繁、亲密无间、守望相助的封闭性共同体。社区共同体反而是在开放社会的前提下,在社会空间中的一种重建。因此,它与“社会”间的关系也不再是互斥的和非此即彼的了。

然而,我们在提出现代社区共同体概念的同时,也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进入工业化城市乃至后工业化社会以后,传统的自然社区关系衰弱现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那么我们在现代社会中重建新的“社区”是否必要,其在当下的价值旨归是什么?

在现代社会,基于个人权利的契约理念和公民对于社会的权利、义务关系成为社会通行规则,这对人的生活实践和人际交往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方面,现代性的急剧扩张和极端发展,给现代社区共同体意识的培育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帕特南(RobertD.Putnam )以翔实的数据表明,“当初托克维尔所描述的美国社区生活正在逐渐衰落,那种喜好结社、喜欢过有组织的公民生活、关注公共话题、热心公益事业的美国人不见了;今天的美国人,似乎不再愿意把闲暇时间用在与邻居一起喝咖啡,一起走进俱乐部去从事集体活动,

51

●辨风正俗

而是宁愿一个人在家看电视,或者独自去

[8]”打保龄球。即便是在中国这样的后发展国家,这一问题也突显出来。整个社会

不可避免的开始了两个相互联系的过程:日常生活公共化和人际关系疏松化。在利益驱动倾向下,人们越来越为赚钱而奔忙,家庭、邻里、社区等传统的联系纽带受到侵蚀,朋友关系,邻里关系在不同程度上淡薄了。另一方面,共享的情感、道德、文化等因素可以在居住社区存在下去,这种存在是人们对现代社会自身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的心灵规避。如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 )所说,从内心渴望来看,人们总是会拒绝个体化和社会原子化的过程,而更愿意在那些不断产生归属感、最终产生文化认同的共同体中聚集到一起。

社区共同体的当代价值就是要恢复在现代化过程中被侵蚀了的亲密感、归属感,这种情感可以矫治人与人之间基于冷冰冰的利益联结。共同体对于个体与现代社会各种痼疾的疗治是不可或缺的:从人

,“个体在理性行动上追的内心诉求来看

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在内心却又充满了

对温情、交流与沟通的追求与向往。这是现代境域下,现代城市人内心涌动的一种情绪和需求,也是培育共同体意识,孕育认同感、归属感和身份感的人性源

[10]”泉。当在社区共同体中形成的社会资本和互惠理念扩张到更广阔的社会领域时,便会增进整个社会团结,减少交易成本。这样的共同体不是迪尔凯姆所担心的那样,以集体意志压抑个性的共同体,而是在保留个人自由前提下,增强共同价值和社区凝聚。是在保留差异性的前提下,促进人们之间情感的互动,增进社区的公共精神和自愿合作行为。正是在这个意义

52

1949年以后,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国家组织力量的全面渗透。国家在城市,在农村中通过“单位制”和“街居制”中通过农业集体化和人民公社体制实现对

个人的动员和控制。在现代国家政治框架和国家意志得以在基层实现的同时,基层社区的横向团结和个人活力却没有相应提升。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中国社区建设,使社区不仅成为城市基层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同时开启了现代社区共同体建设的步伐。2000年,中办发23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

”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2007年,中共中央明确提出要在社会建

,“把城乡社区建设成管理有设进程中

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在实践层面,一场全国范围内的社体”

区建设运动正在兴起,社区成为国家进行社会治理、化解社会矛盾、完成社会事务

[9]

,“就是要上,国内学者指出,社区建设

通过创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提升人的生活质量,使社区成为一个‘生活共

;通过人与人的交往与沟通,形成同体’

祥和、团结、合作的社会环境,使社区成

;通过互助共济,为一个‘社会共同体’

构成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想与道

德境界,提倡诚信友爱、奉献,使社区成;通过强化社区团为一个‘精神共同体’

结、法律意识,构建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和共同的精神追求,推动社区发展和社会协调发展,使社区成为一个‘文化共同”。体’

[11]

三、社会建设语境下我国社区共同体的重构

“共同体”概念的学术演进与社区共同体的重构高亚芹

的基础单元。与此同时,学界对共同体意义上的社区构建给予了热切的关注。但仍有不少人提出,我国城市社区的基于地缘的生活共同体的特征并不明显,城市社区更多的是一个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运行的“行政化困境”和市场化带来的“功利化困境”使得社区共同体的构建十分艰巨。在此提出以下几个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探索和努力的方面。

第一,为社区共同体成长提供良好的外部体制环境。现阶段,中国的社区既不同于滕尼斯时代的传统社区,也不同于改革开放以前的街居社会,更不是纯粹的居民自治单元。它承担着政府管理的基础层次,公共服务的基层平台,群众自治的直接途径,居民生活的共同家园等各种功能。共同体意义上的社区重建作为居民生活的共同家园和精神归属地,需要增强社区成员横向的联系和互动,而不是单纯接受来自国家行政权力的指令,因此,如何进行制度的创新,改变基层单纯成为政府的“脚”的现状,推进作为治理平台和作为共同体的社区和谐共进是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其中最根本的是,行政与社区的关系需要由原先科层式的纵向管理和控制关系转化为二者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进而推动政府部门同社区组织之间的通力合作,发动居民自发地投身于社区建设。另外,由于当前社区共同体的成长与运转需要一定的资源支持,在社会不够发达的情况下,国家应该和社区合作,共同健全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最后,国家在社区共同体的在场需要以法律和制度保障的形式存在,国家要为居民群体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规范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第二,在“家园意识”和社区公共文化的培育中提升社区共同体的凝聚力。

[12]

心灵归属感是社区得以存在的纽带,即除

非成员都体验到一种归属感、对他人的信赖和安全感,否则不会产生真正的社区共同体。卢梭则认为,共同体的根基要到人原初的激情或情感中去寻找,从这些情感中能产生比任何人为的纽带更加神圣和牢

[13]

靠的纽带。在现代城市中,社区基本为纯居住功能的社区,由行政区划分割而成,或因城市改造或商业开发而新建的,社区成员在身份、职业、年龄等方面的差异很大,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也很不一致,彼此交往很少,缺少邻里亲情和友情,缺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某种程度上讲,社区建设的实质就是重建在现代化过程中被侵蚀了的亲密感、归属感,以维系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与团结。因此,通过丰富的社区公共文化生活,培育社区居民面向社区的“家园意识”,构筑精神共同体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推进广泛的社区民众参与,增强社区居民的共同生活体验。在现代社会中,作为社会交往主体的个人,内心是独立却又倾向于团结、合作的,愿意沟通交往、参与公共的事务,虽然理性的个人会追求效益的最大化,但由于共同体的集体行动往往能使人产生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因而个人在情感和价值层面上有参与社区活动的动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参与式治理(participatory governance )作为一种新的治理理念被提了出来了。在这种理念中,与政策有利害关系的公民个人、团体和政府一起参与公共决策、分配资源、合作治理的过程。参与式治理表现在社区生活中就是强调公众对社区公共事务的讨论和参与。在社区中,增加居民互动及交往,鼓励居民通过自助或互助的方

53

●辨风正俗

式,广泛参与社区事务,解决社区问题,从而使社区居民产生共同的生活体验,就可以改善邻里关系,重建居民及团体间紧密的联系,推动现代社区的成长。

参考文献

[1][M ].林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

1999.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M ].欧阳景根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

2003.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3]G.A.Hillery .“Definition of Community :area

of agreement ”[J ],RuralSociology [J ],1955,(20) .

[4].上海:复旦大学于海.城市社会学文选[M ]

2005.出版社,

[5][美]帕克等.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

.宋俊玲译.北京:华夏出版究文集[M ]1987.社,

[6]Bell ,Colin and Howard Newby.Community stud-ie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the local community ,London :Allen and Unwin ,1971.

[7]Cooke ,Philip ,ed.Localities :The changing face

1989.of urban Britain.London :Unwin Hyman ,[8][——美国美]罗伯特·帕特南.独自打保龄—

.刘波译.北京:社会资本的衰落与复兴[M ]2011.北京大学出版社,

[9]郑杭生,杨敏,黄家亮.中国特色和谐社区建

“上城模式”—“上城经验”实地调查研究设

M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的一种社会学分析[2009.公司,

[10]“共同体意识”陈宗章.城市社区的现代性解

J ].理论导刊,2010,(3) .构及其重建[

[11]郑杭生,黄家亮.论我国社区治理的双重困

境与创新之维—基于北京市社区管理体制改J ].东岳论丛,2012,(1) .革实践的分析[

[12]陈颐.社会管理创新和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

J ].江海学刊,2012,(2) .新[

[13]刘诚.卢梭的两个世界:对卢梭的国家观和

.http ://社会观的一个初步解读[EB /OL]www.xslx.com.

【责任编辑:黄小红

泥模艺术-拖拉机

54


相关内容

  • 当代西方社会工作的十大发展趋势
  • 当代西方社会工作的十大发展趋势 何雪松 陈蓓丽 2008-12-19 16:24:33 [摘 要]当代西方社会工作在理论.实践和体制等不同层面呈现十大发展趋势:(1)实践方法的嬗变:(2)认识论的多元化:(3)介入取向的持续论争:(4)证据为本的实践的兴起:(5)介入聚焦的转移:(6)专业关系的重构 ...

  • 历史教学论
  • 第一讲 绪 论 一."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概念的演进 1. 历史教授法--"教授历史之次序方法" (1)历史成为一门课程:清末新政(废科举兴学校),对其研究也成为师范学堂的一门学科: (2) 研究对象是教师的教授方法问题,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在研究之列: (3) 1 ...

  • 我国高等教育公共行政中的"府学关系"问题研究综述
  • 摘要:高等教育公共行政主要体现在政府对大学的管制和服务上,其核心问题实际上就是"府学关系"问题.高等教育公共行政中的"府学关系"问题既是一个无止境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有时限解决的现实问题.改革开放后,我国转变政府职能和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的问题被加速化地提上议 ...

  • 反思与超越_中国行政主体理论批判
  • ・68・ 部门法专论 反思与超越:中国行政主体理论批判 章剑生 摘 要:, 20世纪80年代末"诉讼主体模式"---所固有的缺陷渐渐暴露出来.为此, , 在借鉴大陆法系国家行政主体理论--"---的基础上, 重构中国现代行政法的行政主体理论, , 以期回应当下中国法治行 ...

  • 公共选择学派[大都市区治理的理论演进]
  • "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演进 <大都市区治理的理论演进>p84-85 "公共选择"学派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分支,主张运用经济分析方法来研究政治问题."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来源很广,可以追溯到亚历山大·汉密尔顿.詹姆斯· ...

  • 从阶级斗争到人民共和
  • 作者:王浦劬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9年04期 中图分类号:1D0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19(2009)01-0091-09 政治学是研究社会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问,是现代社会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 在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政治学始兴于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据 ...

  • 你应该知道的移动互联网思维
  • 你应该知道的移动互联网思维 在2013年,"互联网思维"一词火了,但"移动互联网思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尽管有人零星提到了基于移动端的设计与体验创新,也有人说将发生对PC 互联网的颠覆变革,但谈得更多的是"碎片化思考",并没有进行系统梳理. ...

  • 软件开发的流程
  • 软件开发流程 迭代化软件开发技术 1. 传统开发流程的问题 传统的软件开发流程是一个文档驱动的流程,它将整个软件开发过程划分为顺序相接的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必需完成全部规定的任务(文档)后才能够进入下一个阶段.如必须完成全部的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之后才能够进入概要设计阶段,编码必需在系统设计完成之后才 ...

  • 中.日.韩社区福利比较研究的战略目标.范围内容与基本思路
  • 作者:刘继同于燕燕 学习与实践 2010年12期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730(2010)07-0088-09 一.世界和平.发展主题与中日韩的战略地位 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在全球化处境和重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背景下,中.日.韩三国在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