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文章:迷信故事跟风普遍 文物收藏热下的冷思考

网友文章:迷信故事跟风普遍 文物收藏热下的冷思考 [图

]

2011-06-07 11:24:27

阅读(12) 评论(0)

系统分类:文化 个人分类:收藏故事 关键词: 古玩 古董 大众收藏 收藏 收藏故事 明清瓷器 民间收藏 现代仿品 艺术品 边缘收藏 鉴宝

一是迷信故事。

美丽的故事总是让人着迷。于是:但凡露面的古董基本都是祖传的,或是战争年代偷出来的,或是哪年老宅子里掏出来的。人们喜欢听这样的故事,却忽视了文物本身的价值而事实上,动人的故事大多都是瞎编的。信了故事,买回家仔细一瞧,上网一搜,或许你会发现:这物件在哪儿哪儿都能批发。

在北京,经常看见衣衫褴褛的“民工”,在路边摆着一件沾满泥土的各种模样的物件。一般自称在老家挖的,或是工地上不小心踩到一个模样古怪的物件,现在只想换点路费回老家。有时候想,哪天咱也去工地碰碰运气,踩个古董去?不能说,没这可能性,但绝对是小概率

事件。

更有甚者,有人拿出与某某大家的合影,以此证明珍贵性和真实性。曾有一个台湾人拿出一件东西,附上与蒋介石的合影照片,宣称此为蒋家从故宫运到台湾的国宝。不过,懂行的人一看就明白——要么是蒋委员长走眼,要么就是运输途中被人掉包,要么就是持宝人在编故事。事实上,现在的照片处理技术,完全可以让任何一个人和奥巴马合影。

除了迷信故事,在文物收藏热中,跟风也是普遍现象。

4年前,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火了!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它拍出了超过1500万英镑的天价!于是乎,全民上下共赏元青花。炒作者、收藏者、评论者,甚至造假者谈论的,只有元青花这一个话题。仿佛偌大一个中国,值得收藏的古董却只有元青花,而无其他了。紧接着,全国上下冒出不知多少真真假假的元青花,也不知道多少人因之而倾家荡产。

当然,跟风不只限于元青花。君不见,市场上只要是木头的,就号称是黄花梨;只要是铜炉的,都强调是宣德炉;只要是玉,都说新疆和田玉,或者是羊脂玉。现在真是盛世中华——所有的珍宝都上街了?

盲目的跟风蒙上了藏家的慧眼,也使得部分文物蒙上尘埃。和田玉是好,难道别的玉就不好了?白色的玉石是好,其他色泽的玉也各有其美不是。在古玉收藏领域,首推的当是文化价值,而不是玉质或者色泽。2009年出产的白玉雕件有价值呢,还是汉代的青玉、碧玉有价值呢?自然是后者。

可惜的是,现在一些非常精美的古玉雕件,就因为不白而不被重视,这实在匪夷所思。追玉只追白,而忽视其文化价值,这是一种市场的误导。在我看来,不看文物价值,只看材质的,这是在收藏“建材”,而非收藏文物。“建材”只是载体,如果载体上没文化、没历史,自然称不上是文物。

因为迷信,因为跟风,收藏界打眼的故事比比皆是。那么,做文物收藏,如何才能少打眼?个人觉得,要想少打眼,除了拥有冷静的头脑,不对故事偏听偏信,不跟风外,还需要以渊博的学识、独到的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做为基础。当然,真正成为高手,还必须时刻走在一线。

几十年来,我经常去一些古玩市场与行业人交流。看看现在新的仿品仿到什么样的地步,随时刷新自己的眼力。古玩是一门“比较科学”,称为眼学。只有真假新旧不停地反复比较,眼力才能不断地提高。玩古玩就不能离开一线,否则很容易被作假者打眼。

我一直信奉“活到老学到老”这一至理名言。文物的经济价值,催生了大量怀揣发财梦的藏家。提醒这样的收藏人士,多下点工夫,琢磨点“真功夫”,才是根本之道。当然,我也乐意和大家分享收藏经验。

网友文章:迷信故事跟风普遍 文物收藏热下的冷思考 [图

]

2011-06-07 11:24:27

阅读(12) 评论(0)

系统分类:文化 个人分类:收藏故事 关键词: 古玩 古董 大众收藏 收藏 收藏故事 明清瓷器 民间收藏 现代仿品 艺术品 边缘收藏 鉴宝

一是迷信故事。

美丽的故事总是让人着迷。于是:但凡露面的古董基本都是祖传的,或是战争年代偷出来的,或是哪年老宅子里掏出来的。人们喜欢听这样的故事,却忽视了文物本身的价值而事实上,动人的故事大多都是瞎编的。信了故事,买回家仔细一瞧,上网一搜,或许你会发现:这物件在哪儿哪儿都能批发。

在北京,经常看见衣衫褴褛的“民工”,在路边摆着一件沾满泥土的各种模样的物件。一般自称在老家挖的,或是工地上不小心踩到一个模样古怪的物件,现在只想换点路费回老家。有时候想,哪天咱也去工地碰碰运气,踩个古董去?不能说,没这可能性,但绝对是小概率

事件。

更有甚者,有人拿出与某某大家的合影,以此证明珍贵性和真实性。曾有一个台湾人拿出一件东西,附上与蒋介石的合影照片,宣称此为蒋家从故宫运到台湾的国宝。不过,懂行的人一看就明白——要么是蒋委员长走眼,要么就是运输途中被人掉包,要么就是持宝人在编故事。事实上,现在的照片处理技术,完全可以让任何一个人和奥巴马合影。

除了迷信故事,在文物收藏热中,跟风也是普遍现象。

4年前,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火了!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它拍出了超过1500万英镑的天价!于是乎,全民上下共赏元青花。炒作者、收藏者、评论者,甚至造假者谈论的,只有元青花这一个话题。仿佛偌大一个中国,值得收藏的古董却只有元青花,而无其他了。紧接着,全国上下冒出不知多少真真假假的元青花,也不知道多少人因之而倾家荡产。

当然,跟风不只限于元青花。君不见,市场上只要是木头的,就号称是黄花梨;只要是铜炉的,都强调是宣德炉;只要是玉,都说新疆和田玉,或者是羊脂玉。现在真是盛世中华——所有的珍宝都上街了?

盲目的跟风蒙上了藏家的慧眼,也使得部分文物蒙上尘埃。和田玉是好,难道别的玉就不好了?白色的玉石是好,其他色泽的玉也各有其美不是。在古玉收藏领域,首推的当是文化价值,而不是玉质或者色泽。2009年出产的白玉雕件有价值呢,还是汉代的青玉、碧玉有价值呢?自然是后者。

可惜的是,现在一些非常精美的古玉雕件,就因为不白而不被重视,这实在匪夷所思。追玉只追白,而忽视其文化价值,这是一种市场的误导。在我看来,不看文物价值,只看材质的,这是在收藏“建材”,而非收藏文物。“建材”只是载体,如果载体上没文化、没历史,自然称不上是文物。

因为迷信,因为跟风,收藏界打眼的故事比比皆是。那么,做文物收藏,如何才能少打眼?个人觉得,要想少打眼,除了拥有冷静的头脑,不对故事偏听偏信,不跟风外,还需要以渊博的学识、独到的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做为基础。当然,真正成为高手,还必须时刻走在一线。

几十年来,我经常去一些古玩市场与行业人交流。看看现在新的仿品仿到什么样的地步,随时刷新自己的眼力。古玩是一门“比较科学”,称为眼学。只有真假新旧不停地反复比较,眼力才能不断地提高。玩古玩就不能离开一线,否则很容易被作假者打眼。

我一直信奉“活到老学到老”这一至理名言。文物的经济价值,催生了大量怀揣发财梦的藏家。提醒这样的收藏人士,多下点工夫,琢磨点“真功夫”,才是根本之道。当然,我也乐意和大家分享收藏经验。


相关内容

  • 个性化文章的特点及写法
  • 在高考中要想作文拿到高分,必须使得你的文章具有很明显的特色.让阅卷老师看了后能够耳目一新,要想达到这一水平,最关键的是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别具一格的特色,彰显自己的个性.那么,有个性的文章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一.个性化立意 立意即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由于长期以来都是奉行正统教育,学生的思维判断基本 ...

  • 作文素材解析角度
  • 作文素材解析角度 1. "郭美美"事件 2011年6月20日晚,一个叫"郭美美Baby "的微博被人关注.这个自称6月份刚过20岁生日的女孩,住大别墅,坐头等舱,挎名牌包,去上海参加超跑嘉年华,开玛莎拉蒂跑车,骑着德国纯血统赛马„„喜欢拍照的郭美美几乎每条微博 ...

  • 暑期社会报告之社会跟风现象
  • [近年来,社会生活中"跟风"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跟风"现象折射了社会转型期的浮躁心态.中国人为啥爱跟风?跟风的程度如何?如何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等等.针对以上公众关注的问题,人民论坛杂志做了关于"中国人跟风心态"的问卷调查,截止到7月22日 ...

  • 中国人的信仰危机:"文革"后一窝蜂地烧香拜菩萨
  • 中国人的信仰危机:"文革"后一窝蜂地烧香拜菩萨 2011-05-27 09:35 作者:石天河 一 我喜欢读书,年轻时候把读书看成是追求真理的门径,觉得书中虽然不一定有"黄金屋",不一定有"颜如玉",但书中有我不懂的科学知识是实在的,我只要 ...

  • 无人知晓的荒原有"别样的风景"
  • 试题设计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2年7月4日,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在本科生毕业典礼致辞中讲了杨振宁和皮特·泰尔的故事.大学期间,杨振宁曾因为参加有奖字谜比赛而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直到他得知汤川秀树获得当年的物理学诺贝尔奖的消息时才猛然惊醒.此后,杨振 ...

  • 2013合肥三模作文例文拒绝跟风
  • 2013合肥三模作文例文拒绝跟风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假如你观察山涧里一派激流的水,除了你感叹"逝者如斯夫"之外,你也可以见到涧内种种东西应付水流的方法,是很不一致的. 树叶.草根,落花,是完全跟水走的,可以算第一种.大一些的东西,例如石块.大树 ...

  • 浅议苗族传统风俗习惯中的负面影响
  • 浅议苗族传统风俗习惯中的负面影响 栏 目 树 形 导 航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用户注册· 联系站长 · 繁體中文 · · 网站首页苗山新事七彩苗山苗学研究苗山音视苗文空间文学园地风俗习惯供需信息杰出人物综合全能苗山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文山苗族网 HMONGB BANGX DEUS DEB >& ...

  • 沈从文的后半生:中国失去的好作家
  • 主页君说:1949年后,沈从文在困顿中找到突围之路,从文学创作转向文物研究,以个人意志消磨掉命运不公的不断侵袭.其间有挣扎,有苦痛,但却换来自如和平安. 下文选自南方人物周刊最新一期百年传奇人物沈从文,值得静心一读. 文 | 若安 1934年1月18日,行走在湖南横石和九溪的沈从文给妻子张兆和接连写 ...

  • 黄震:"水"与中国法律起源
  • 张永平 提交 2008/12/02 阅读: 105 摘要:从"法"字"水"旁出发,结合古老的传世文献和地下出土文物,证诸神话传说和文化人类学材料. 关键词: 水神裁判 治水 法律起源 黄震 内容摘要:本文试图从"法"字"水&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