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岭:古典之殇

古典之殇

作者:王开岭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

然而,多少古人有过的,今天的视野中却杳无了。

比如古诗词中的盛大雪况:“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似我等之辈,虽未历沧海桑田,但儿时的冬天还算是雪气蓬盈,那一夜忽至的“千树万树梨花开”,好歹也亲历过。可现在满嘴冰淇凌的孩子呢?有几个堆过雪人?有几个滚过雪仗?令之捧着课本吟诵那莫须有的“大如席”,真够难为那一颗颗小脑瓜了。

没有雪的冬天,还配得上叫“冬”吗?

流逝的又何止雪花?在新生代眼里,不知所云的“古典”比比皆是——

立在常年断流的黄河枯床上,除了唇嗓的焦燥,除了满目的干涸与皴裂,你纵有天才之想象,又如何模拟得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磅礴之势?谁能打捞起千年前李太白心中的那份激情与豪迈?现代的孩子,除了疑心古人的夸饰骄言或信口开河,还会作何想呢?

今天的少年人真够不幸的。父辈师长把祖先的文学遗产交其手上,却没法把诞生那份遗产的风物现场一并予之,当孩子动情地吟哦那些佳句时,还能找到多少与之匹配的诗境和画境?如果说,今日中年人,还能使出吃奶的劲去想象“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话(毕竟在其童年记忆里,大自然还尚存一点朴素原色),那其孩子们,恐怕连享用残羮的福份都没了。

或许不久后,这般猜测语文课的尴尬亦不为过罢——

一边是童山秃岭、雀兽绝迹,一边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脆声朗朗;一边是泉涸池干、枯禾赤野,一边是“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遍遍抄写;一边是霾尘浊日、黄沙漫漶,一边却勒令孩子体味“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幽境……这是何等遥迢之追想、何等费力之翘望啊。明明“现场”早已荡然无存,找不到任何参照与对应,却还要晚生们硬硬地抒情和陶醉一番——这不荒唐、不悲怆么?

古典场景的缺席,不仅意味着风物之夭折,更意味着众多美学信息与精神资源的流失。不久的未来,那些对大自然原色丧失记忆和想象力的孩子,最终将对那些古典美学元素和人文体验——彻底不明就里,如坠雾中。

温习一下这随手撷来的句子吧:“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那样的户外,那样的四季——若荷尔德林之“诗意栖息”成立的话,至少这天地洁净乃必须罢。可,它们今天又在哪儿呢?那“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清澈、那“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寂静……今安在?

从自然审美上讲,古人世界要比今人富饶得多,朴素而优雅得多。地球自35亿年前出现生命以来,共有5亿种生物栖居过,如今大多已绝。在地质时代,物种的自然消亡极缓——鸟类平均300年一种、兽类平均8000年一种。如今呢?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说:上世纪末,每分钟至少一种植物灭绝,每天至少一种动物灭绝。这是高于自然节奏上千倍的“屠杀速率”!

多少珍贵的动植物永远地沦为了标本?多少生态活页从我们的视野中被硬硬撕掉?多少诗词风光如“广陵散”般成了遥远的绝唱?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河水清且涟漪”……每每抚摸这些《诗经》句子,除了对美的隐隐动容,我内心总有一股颤栗的冰凉。因为这份荡人心魄的上古风情,已无法再走出纸张——永远!人类生活史上最纯真的童年风景、人与自然最相爱的蜜月时光,已挥兹远去。或者说,她已遇难。

阅读竟成了挽歌,竟成了永诀和追悼。难道不应为此哭泣吗?

语文教材中的众多游记,无论赏三峡、登黄山,还是临赤壁、游褒禅,及徐霞客的足迹文章……除了传递水墨画般的自然意绪,更有着“遗址”的凭吊含义,更有着“黄鹤杳去”的祭奠意味。而我们在对之阐释时,难道就只会停留在说文解字上?(比如“蒹葭”“雎鸠”,除了“某植物”“某水鸟”,就再也领略不出别的?)除了挖掘莫须有的政治伦理,就不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满含敬畏和感激?除了匆匆的愉情怡性,就涤荡不出“挥别”的忧愤来?

我想建议老师:为什么不问问孩子,那些美丽的“雎鸠”“鹿鸣”哪儿去了?为何再不见它们的身影?甚至促之去想,假若诗人闯入当代,他又会作何感?有何遇?发何吟?这难道不会在孩子心里掀起一场风暴吗?

或许有人忍不住了:社会总得变迁吧,古老的元素难免在光阴中遗失。是啊,是太遥远了,但问题是,即使遗失乃必然,那遗失之速度和规模是否也太惊人?即使变迁乃合理,那变迁之方向、节奏和进程是否值得怀疑?

远的不谈了,且说那国人争诵的《荷塘月色》吧。那可仅仅是1927年的遍地风景呵。今天都市的孩子谁有缘重温清华园里的那场夜游呢?即使荷塘犹存,即使不乏“田田”的甚至被喂养得更“田田”的叶子,但“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呢?如今的城市,连一处真正的泥土都难觅了,地面早已被水泥、柏油、沥青和钢化砖砌得奄奄一息,一丝气缝都不剩(蝉幼虫要在地下襁褓里睡数年呢),无穴可居,无枝可栖,何来蝉声?还有,那“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之月色呢?想要“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空气要何等清洁?再者,在市声鼎沸、霓灯狂欢的不夜城里,那养耳的寂静、养眼的清疏,又何处寻?

我不知道老师们在沉醉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的当儿,有没有升起过一丝隐隐伤感?有没有把一份疼痛悄悄传递给台下的孩子?如果有,如果能把这粒“痛”种进孩子的心里,那我要替我们的教育和家长感到庆幸,要为这位老师鼓掌——感谢他为孩子接种了一支珍贵的“精神疫苗”!因为在未来,这粒小小的“痛”或许会生出郁郁葱葱的良知来……

谁拥有孩子,谁就拥有未来。

我相信,携带这支疫苗的孩子,多少年后,当面对一片将被伐倒的森林、一条将被推土机推平的古街时,至少一丝心痛和迟疑总会有吧?这就有救了,最终阻止粗鲁的,或许正是那丝迟疑和心痛——而它的源头,或许正是当年那一堂课,那一支无声的疫苗。

其实,又何止语文课,地理、音乐、美术、生物、历史、哲学……哪个不包含着丰饶的自然信息和生命审美?哪个不蕴藏着比词条、年代、人名、因果、正谬、逻辑……更辽阔的人文资源和精神风光?关键看有无感受到它们,是否深情地领略并分享它们。

如果连最日常最初级的课堂都无法让孩子矗起“敬仰自然”“尊重生灵”“热爱绿色”的精神路标,当他们进入成人序列后,那些坚硬的环保口号又有何用呢?影响一个人终生价值观的,一定是童年的记忆和生命印象——那些最早深深感动过其心灵的细节!

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大多停留在了逻辑说教和结论灌输上,而在最重要的“审美”和“感动”方面——做得远远不够。我们的教育似乎太实用,太缺乏审美习惯和情怀热量了,读解上偷工减料,目光也往往只有尺牍之长……所以,当被“吃猫”的新闻(刚从网上看到:广州餐桌上日均“吃猫”一万只)惊讶得目瞪口呆时,我突然想到:这些食客曾经也是孩子,曾经也是学生,可谁告诉过他们人不是什么都可以吃的呢?我又想起了那个用硫酸泼熊的清华学生……

我曾看过两则报道,都和“树”有关——

一位叫朱丽娅、希尔的少女,为保护北美一株巨大的被称为“月亮”的红杉树,从 1997年12月10日起,竟然在这棵18层楼高的树上栖居了738天,直到树的所有者——太平洋木材公司承诺不砍伐该树。

在瑞典的语文教材和旅游手册中载有这样一件事:1971年,首都斯德哥尔摩,当市政工程的铲车朝古树参天的“国王花园”逼近时,一群年轻人站了出来,他们高喊着“拯救斯德哥尔摩”,用身体组成人墙,挡在那些美丽的古树前面……终于,政府作出了让步,将地铁线绕道而行。多么幸运的树啊,而其给新一代的瑞典人,也撑起了更加盛大的精神荫凉。几十年来,那些护树的青年,一直被瑞典公民视为心目中的英雄。

读这些故事时,我深深被打动了。一群多么天然和童话的心灵啊,其力量源于健康的生命常识,源于对世间美学元素的珍惜。我深信,他们之所以有这样奋然的举动,一定与其童年启蒙有关,与早年那些围绕树的种种审美记忆和生命情结有关——正是那些印象和情结深深刺激并召唤着他们,才使之这般不顾一切地去行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想,我们的教育为什么“树”不出这样的人来呢?

像“树”一样郁郁葱葱、根深叶茂的“人”。

(2002年)

(选自王开岭散文随笔自选集《精神明亮的人》,2009年1月第一版,2011年6月第二次印刷)

古典之殇

作者:王开岭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

然而,多少古人有过的,今天的视野中却杳无了。

比如古诗词中的盛大雪况:“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似我等之辈,虽未历沧海桑田,但儿时的冬天还算是雪气蓬盈,那一夜忽至的“千树万树梨花开”,好歹也亲历过。可现在满嘴冰淇凌的孩子呢?有几个堆过雪人?有几个滚过雪仗?令之捧着课本吟诵那莫须有的“大如席”,真够难为那一颗颗小脑瓜了。

没有雪的冬天,还配得上叫“冬”吗?

流逝的又何止雪花?在新生代眼里,不知所云的“古典”比比皆是——

立在常年断流的黄河枯床上,除了唇嗓的焦燥,除了满目的干涸与皴裂,你纵有天才之想象,又如何模拟得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磅礴之势?谁能打捞起千年前李太白心中的那份激情与豪迈?现代的孩子,除了疑心古人的夸饰骄言或信口开河,还会作何想呢?

今天的少年人真够不幸的。父辈师长把祖先的文学遗产交其手上,却没法把诞生那份遗产的风物现场一并予之,当孩子动情地吟哦那些佳句时,还能找到多少与之匹配的诗境和画境?如果说,今日中年人,还能使出吃奶的劲去想象“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话(毕竟在其童年记忆里,大自然还尚存一点朴素原色),那其孩子们,恐怕连享用残羮的福份都没了。

或许不久后,这般猜测语文课的尴尬亦不为过罢——

一边是童山秃岭、雀兽绝迹,一边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脆声朗朗;一边是泉涸池干、枯禾赤野,一边是“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遍遍抄写;一边是霾尘浊日、黄沙漫漶,一边却勒令孩子体味“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幽境……这是何等遥迢之追想、何等费力之翘望啊。明明“现场”早已荡然无存,找不到任何参照与对应,却还要晚生们硬硬地抒情和陶醉一番——这不荒唐、不悲怆么?

古典场景的缺席,不仅意味着风物之夭折,更意味着众多美学信息与精神资源的流失。不久的未来,那些对大自然原色丧失记忆和想象力的孩子,最终将对那些古典美学元素和人文体验——彻底不明就里,如坠雾中。

温习一下这随手撷来的句子吧:“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那样的户外,那样的四季——若荷尔德林之“诗意栖息”成立的话,至少这天地洁净乃必须罢。可,它们今天又在哪儿呢?那“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清澈、那“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寂静……今安在?

从自然审美上讲,古人世界要比今人富饶得多,朴素而优雅得多。地球自35亿年前出现生命以来,共有5亿种生物栖居过,如今大多已绝。在地质时代,物种的自然消亡极缓——鸟类平均300年一种、兽类平均8000年一种。如今呢?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说:上世纪末,每分钟至少一种植物灭绝,每天至少一种动物灭绝。这是高于自然节奏上千倍的“屠杀速率”!

多少珍贵的动植物永远地沦为了标本?多少生态活页从我们的视野中被硬硬撕掉?多少诗词风光如“广陵散”般成了遥远的绝唱?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河水清且涟漪”……每每抚摸这些《诗经》句子,除了对美的隐隐动容,我内心总有一股颤栗的冰凉。因为这份荡人心魄的上古风情,已无法再走出纸张——永远!人类生活史上最纯真的童年风景、人与自然最相爱的蜜月时光,已挥兹远去。或者说,她已遇难。

阅读竟成了挽歌,竟成了永诀和追悼。难道不应为此哭泣吗?

语文教材中的众多游记,无论赏三峡、登黄山,还是临赤壁、游褒禅,及徐霞客的足迹文章……除了传递水墨画般的自然意绪,更有着“遗址”的凭吊含义,更有着“黄鹤杳去”的祭奠意味。而我们在对之阐释时,难道就只会停留在说文解字上?(比如“蒹葭”“雎鸠”,除了“某植物”“某水鸟”,就再也领略不出别的?)除了挖掘莫须有的政治伦理,就不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满含敬畏和感激?除了匆匆的愉情怡性,就涤荡不出“挥别”的忧愤来?

我想建议老师:为什么不问问孩子,那些美丽的“雎鸠”“鹿鸣”哪儿去了?为何再不见它们的身影?甚至促之去想,假若诗人闯入当代,他又会作何感?有何遇?发何吟?这难道不会在孩子心里掀起一场风暴吗?

或许有人忍不住了:社会总得变迁吧,古老的元素难免在光阴中遗失。是啊,是太遥远了,但问题是,即使遗失乃必然,那遗失之速度和规模是否也太惊人?即使变迁乃合理,那变迁之方向、节奏和进程是否值得怀疑?

远的不谈了,且说那国人争诵的《荷塘月色》吧。那可仅仅是1927年的遍地风景呵。今天都市的孩子谁有缘重温清华园里的那场夜游呢?即使荷塘犹存,即使不乏“田田”的甚至被喂养得更“田田”的叶子,但“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呢?如今的城市,连一处真正的泥土都难觅了,地面早已被水泥、柏油、沥青和钢化砖砌得奄奄一息,一丝气缝都不剩(蝉幼虫要在地下襁褓里睡数年呢),无穴可居,无枝可栖,何来蝉声?还有,那“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之月色呢?想要“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空气要何等清洁?再者,在市声鼎沸、霓灯狂欢的不夜城里,那养耳的寂静、养眼的清疏,又何处寻?

我不知道老师们在沉醉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的当儿,有没有升起过一丝隐隐伤感?有没有把一份疼痛悄悄传递给台下的孩子?如果有,如果能把这粒“痛”种进孩子的心里,那我要替我们的教育和家长感到庆幸,要为这位老师鼓掌——感谢他为孩子接种了一支珍贵的“精神疫苗”!因为在未来,这粒小小的“痛”或许会生出郁郁葱葱的良知来……

谁拥有孩子,谁就拥有未来。

我相信,携带这支疫苗的孩子,多少年后,当面对一片将被伐倒的森林、一条将被推土机推平的古街时,至少一丝心痛和迟疑总会有吧?这就有救了,最终阻止粗鲁的,或许正是那丝迟疑和心痛——而它的源头,或许正是当年那一堂课,那一支无声的疫苗。

其实,又何止语文课,地理、音乐、美术、生物、历史、哲学……哪个不包含着丰饶的自然信息和生命审美?哪个不蕴藏着比词条、年代、人名、因果、正谬、逻辑……更辽阔的人文资源和精神风光?关键看有无感受到它们,是否深情地领略并分享它们。

如果连最日常最初级的课堂都无法让孩子矗起“敬仰自然”“尊重生灵”“热爱绿色”的精神路标,当他们进入成人序列后,那些坚硬的环保口号又有何用呢?影响一个人终生价值观的,一定是童年的记忆和生命印象——那些最早深深感动过其心灵的细节!

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大多停留在了逻辑说教和结论灌输上,而在最重要的“审美”和“感动”方面——做得远远不够。我们的教育似乎太实用,太缺乏审美习惯和情怀热量了,读解上偷工减料,目光也往往只有尺牍之长……所以,当被“吃猫”的新闻(刚从网上看到:广州餐桌上日均“吃猫”一万只)惊讶得目瞪口呆时,我突然想到:这些食客曾经也是孩子,曾经也是学生,可谁告诉过他们人不是什么都可以吃的呢?我又想起了那个用硫酸泼熊的清华学生……

我曾看过两则报道,都和“树”有关——

一位叫朱丽娅、希尔的少女,为保护北美一株巨大的被称为“月亮”的红杉树,从 1997年12月10日起,竟然在这棵18层楼高的树上栖居了738天,直到树的所有者——太平洋木材公司承诺不砍伐该树。

在瑞典的语文教材和旅游手册中载有这样一件事:1971年,首都斯德哥尔摩,当市政工程的铲车朝古树参天的“国王花园”逼近时,一群年轻人站了出来,他们高喊着“拯救斯德哥尔摩”,用身体组成人墙,挡在那些美丽的古树前面……终于,政府作出了让步,将地铁线绕道而行。多么幸运的树啊,而其给新一代的瑞典人,也撑起了更加盛大的精神荫凉。几十年来,那些护树的青年,一直被瑞典公民视为心目中的英雄。

读这些故事时,我深深被打动了。一群多么天然和童话的心灵啊,其力量源于健康的生命常识,源于对世间美学元素的珍惜。我深信,他们之所以有这样奋然的举动,一定与其童年启蒙有关,与早年那些围绕树的种种审美记忆和生命情结有关——正是那些印象和情结深深刺激并召唤着他们,才使之这般不顾一切地去行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想,我们的教育为什么“树”不出这样的人来呢?

像“树”一样郁郁葱葱、根深叶茂的“人”。

(2002年)

(选自王开岭散文随笔自选集《精神明亮的人》,2009年1月第一版,2011年6月第二次印刷)


相关内容

  • 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和流逝的美)
  • 古典之殇 (纪念原配的世界和流逝的美) 作者: 王开岭 出版: 书海出版社 王开岭文集之自然美学卷,系作者最新文字结集,作者的注意力从自然细节开始,从那些曾经来过却正在消逝的风物开始,从那些被人类辜负的美好元素开始,从儿时的记忆和笑声开始,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美的无限眷念. 第 ...

  • 做个精神明亮的人
  • 做个精神明亮的人 那是一段暗无天日的日子,生活与工作都被我搞得一团糟,烦恼如影随形,而我无处藏身.最悲催的是:工作与生活,无论我爱与不爱,我都注定要与它们纠缠到老. 工作上,强烈的挫败感彻底裹挟了我. 教书是失败的,课堂上,当我的耐心教育与训斥咆哮都宣告无效的时候,我无奈地选择了沉默!任学生为所欲为 ...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实录(王开东)(必修课堂实录)
  • 师:首先,我想问同学们一个很愚笨的问题,小说何以叫小说? 生1:老师,是不是小说刚开始不能登大雅之堂,不能和诗赋等正统文学相提并论? 师:说得好,小说一开始就是一个平头百姓,寒门女子.因此,小说作者为了吸引眼球,在创作上大多设置虚构的.新奇的故事情节:主题上则更多寄托了下层百姓的愿望和理想.从这个角 ...

  • 柴静:[看见]的灵魂邮戳
  • 柴静:<看见>的灵魂邮戳 2012-05-28 00:34:46|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看见  柴静  古典之殇  八十年代  儿童   |字号 订阅 <都市时报>2012年04月13日"十问各界名家"王开岭专访  (记者 许菲菲) 问题一:& ...

  • 谢谢你点亮我的灯
  • 东华高级中学(松山湖校区) 王雪君 谢谢你点亮我的灯 对于王开岭的阅读,始于四年前的那本<激动的舌头>,从那时起,这位当代散文家便吸引了我,从<精神明亮的人>到<每个故乡都在消逝>,到现在的这本<亲爱的灯光>.回顾这个阅读历程,他对语文教师的定位深深影 ...

  • 最高法发布10起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犯罪典型案例
  •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 案例1 孙才恩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 --被执行人拒不履行判决确定的返还房屋义务,擅自将标的物拆毁,导致判决无法执行,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一)基本案情 孙鸿桂早年迁居香港,1994年回乡探亲时出资27500元委托其侄子孙才恩在安徽省霍邱县岔路镇开发区购地建房.孙才恩接受委托后,在 ...

  • 请想一想华盛顿王开岭阅读答案
  • 请想一想华盛顿_阅读答案 王开岭 美国历史上,华盛顿及其伙伴们属于为自己的母邦开创了诸多伟大先例和精神路标的人.他们不仅垦辟了宪政共和的绿洲,还神奇地缔结出一脉清澈的政见传统和榜样力量,二百年来,靠着这份殷实基业,这个移民国家的子嗣一直安稳地享受着新大陆的丰饶.自由与辽阔„„ 这些伟人制定的1789 ...

  • 王开岭教育系列讲座摘录之一
  • --王开岭教育系列讲座摘录之一 (刊于<人民教育>2014.22期) 和年轻人聊天,你会发现,论及自己的成长,他眷念最深的,往往是中学语文课. 为什么呢? 在一个孩子的精神发育和心灵成长中,语文扮演着保姆和导师的角色,它不仅教授语言和逻辑,还传递价值观和信仰,一个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和审美, ...

  • - 三种人生- - 王开林 -今晚报
  • 三种人生 发布日期: 2014-03-30 00:00 作者:王开林 谁都拥有三种人生:其一是自己所期望的人生,其二是自己所经历的人生,其三是自己所认识的人生.理想的状态是:三种人生并驾齐驱,互不抵触.倘若它们各自为政,一场悲剧就会板上钉钉.秦朝宰相李斯是典型的例子,他的人生轨迹呈现为异常醒目的抛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