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化学分析报告
熟料矿物组成(%):
1.C3S(硅酸三钙) : 54.61%
作用:早期抗压、抗折强度都低,28天后期强度高,水泥的强度主要是指硅酸三钙的强度
2.C2S(硅酸二钙) :21.06%
作用:增加后期强度,一、二年以后都在增长,C3S 一、二年以后强度增长很小。
3.C3A(铝酸三钙) :6.71%
作用:早期放热量最大,强度高,超量放热大收缩大会产生裂纹,天冷时可提高C3A 的含量,如果C3A 含量偏高,只有加石膏降低其温度,可改善初凝、终凝时间,掺量不能大于5%,掺量超标影响强度。(特重、重交通路面不宜>7%,中轻交通路面不宜>9%)。
4.C4AF(铁铝酸四钙) ;11.14%
作用;主要提高抗折强度,民航规定>15%(特重、重交通路面不宜<15%,中轻交通路面不宜<12%).
放热量大依次为:C3A 、C4AF 、C3S 、C2S
二、其他成分:
游离氧化钙:特重、重交通路面不得>1%;中轻交通路面不得>1.5% 氧化镁:特重、重交通路面不得>5%;中轻交通路面不得>6% 三氧化硫:特重、重交通路面不得>3.5%;中轻交通路面不得>4% 碱含量:特重、重交通路面Na 2O+0.658K2O ≤0.6%;
中轻交通路面, 怀疑有碱活性集料时≤0.6%;无碱活性集料时≤1% 混合材种类:特重、重交通路面:不得掺窑灰、煤矸石、火山灰和粘土,有抗
盐冻要求时不得掺石灰、石粉
中轻交通路面:不得掺窑灰、煤矸石、火山灰和粘土,有抗盐冻要求时不得掺石灰、石粉
标准稠度需水量:特重、重交通路面:不宜>28%;中轻交通路面:不宜>30% 比表面积:特重、重交通路面:宜在300~450m/Kg; 中轻交通路面:宜在300~450m/Kg
初凝时间:特重、重交通路面:不早于1.5小时;中轻交通路面:不早于1.5小时
终凝时间:特重、重交通路面:不早于10小时;中轻交通路面:不早于10小时
温度:散装水泥的夏季出厂温度:南方不宜高于65℃,北方不宜高于55℃ 混凝土搅拌时的水泥温度:南方不宜高于60℃,北方不宜高于50℃,且不宜低于10℃
22
水泥化学分析报告
熟料矿物组成(%):
1.C3S(硅酸三钙) : 54.61%
作用:早期抗压、抗折强度都低,28天后期强度高,水泥的强度主要是指硅酸三钙的强度
2.C2S(硅酸二钙) :21.06%
作用:增加后期强度,一、二年以后都在增长,C3S 一、二年以后强度增长很小。
3.C3A(铝酸三钙) :6.71%
作用:早期放热量最大,强度高,超量放热大收缩大会产生裂纹,天冷时可提高C3A 的含量,如果C3A 含量偏高,只有加石膏降低其温度,可改善初凝、终凝时间,掺量不能大于5%,掺量超标影响强度。(特重、重交通路面不宜>7%,中轻交通路面不宜>9%)。
4.C4AF(铁铝酸四钙) ;11.14%
作用;主要提高抗折强度,民航规定>15%(特重、重交通路面不宜<15%,中轻交通路面不宜<12%).
放热量大依次为:C3A 、C4AF 、C3S 、C2S
二、其他成分:
游离氧化钙:特重、重交通路面不得>1%;中轻交通路面不得>1.5% 氧化镁:特重、重交通路面不得>5%;中轻交通路面不得>6% 三氧化硫:特重、重交通路面不得>3.5%;中轻交通路面不得>4% 碱含量:特重、重交通路面Na 2O+0.658K2O ≤0.6%;
中轻交通路面, 怀疑有碱活性集料时≤0.6%;无碱活性集料时≤1% 混合材种类:特重、重交通路面:不得掺窑灰、煤矸石、火山灰和粘土,有抗
盐冻要求时不得掺石灰、石粉
中轻交通路面:不得掺窑灰、煤矸石、火山灰和粘土,有抗盐冻要求时不得掺石灰、石粉
标准稠度需水量:特重、重交通路面:不宜>28%;中轻交通路面:不宜>30% 比表面积:特重、重交通路面:宜在300~450m/Kg; 中轻交通路面:宜在300~450m/Kg
初凝时间:特重、重交通路面:不早于1.5小时;中轻交通路面:不早于1.5小时
终凝时间:特重、重交通路面:不早于10小时;中轻交通路面:不早于10小时
温度:散装水泥的夏季出厂温度:南方不宜高于65℃,北方不宜高于55℃ 混凝土搅拌时的水泥温度:南方不宜高于60℃,北方不宜高于50℃,且不宜低于10℃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