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市委推行干部能上能下制度的实践与启示

作者:李静

江苏社会科学 1995年12期

   编者按:海门市委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确定了“对海门实施全社会改造,提高海门整体素质”的总体目标。一年来,“经济上规模,环境换新貌,队伍树新风”,被人们誉为苏中的“张家港”。其创造精神,实践经验有许多可鉴之处。本文介绍的狠抓干部队伍建设,推行干部能上能下制度则是关键的一着。

   近年来,海门市委从实践中总结了“公心+本领,公论+实绩”的用干部标准,大大增强了各级干部的生机和活力,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其具体做法是:

   一、鲜明地树起一面用人旗帜。现行干部人事制度的缺陷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根本问题是缺乏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而干部上易下难的关键是要解决上与下的标准问题。对此,海门市委在对德才素质作深层次分析的基础上,于去年底,提出了“公心+本领、公论+实绩”的选拔、任用干部的八字方针,亮出了一面鲜明的用干部旗帜。市委书记宋飞明确表示:八字标准决定升降,横杆面前人人平等。这“八字方针”是对干部整体素质要求的概括。公心讲的是德,本领指的是才能,实绩是干部德才运行的结果,公论是群众给予干部德、才、绩的综合性评价。公心、本领、实绩、公论之间互为条件,缺一不可。

   市委在提出“八字方针”后的一段时间内一个干部都不动,让各级干部有个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广大群众有个公正评判的时间过程。同时,市委相继出台了《关于强化乡科级干部实绩考核的意见》、《关于对新提拔的科(局)级领导干部实行试用期制的意见》、《关于对乡镇一般干部实行聘任制的意见》、《关于对市机关及其干部进行上下左右综合评议活动的意见》等六项制度。这些“意见”内容具体,要求明确,操作性强,既为各级干部提供了一面公正的“镜子”,也为广大群众提供了监督、评判干部的依据和方法。

   二、合理地建立一套考评体系。科学合理的用干部标准,只是解决了什么样的干部可以升降的问题,而最终落实到谁升谁降,就必须建立起一套严格合理的考评体系,真正做到让升者称心,降者服气,群众满意。通过总结经验,建立健全了一套立体式的综合考评体系,具体分七个环节:

   1.公开述职。领导干部公开向单位群众述职,既有利于领导干部正确认识自己,也有利于群众对干部平时的言、行、绩进行了解、监督、评判。这种面对面的做法,可以防上有些干部在上级领导或组织面前,讲成绩夸大其词,讲问题轻描淡写的倾向。为了提高公开述职的质量,市委组织部拟发了《领导干部撰写述职报告的通知》,要求讲成绩或问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既不夸大,也不缩小。述职会上,班子中每个领导成员就任职期间所做的工作实绩、存在问题及今后整改措施等和盘托出,接受本单位群众评判。

   2.民主评议。民主评议可以帮助组织了解群众对干部的信任度、公论度情况。民主评议采用定量测评与定性测评相结合的方式。定量测评就是测量领导干部的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共计100分,突出绩。定性测评就是根据领导干部平时的德才表现作出综合性评价,分为优秀、称职和不称职三个档次。经统计,95年8月的测评,全市乡科级领导干部中,得分在90分以上属于优秀的共350人,占总数的54.6%,得分在80-89分之间属于称职的共254人,占总数的39.6%,得分在80分以下属于不称职的共37人,占总数的5.8%。

   3.民主推荐。民主推荐,可以拓宽用人渠道。首先,合理地规范了民主推荐的对象和范围;其次,制定了岗位职务标准,包括任职资格、任职条件和岗位、层次等七个方面的内容;再次,严肃推荐纪律,做好组织工作。提拔任用干部首先从票数相对集中的人中挑选。

   4.个别谈话。谈话对象有各班子的领导、中层干部、一般干部和部分普通群众,也有外系统、外单位的有关同志。谈话过程中,基本做到让每个同志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一些人谈过后还要提补充意见的,考察小组能专门安排时间,耐心听取。

   5.专项调查。对有些部门和单位在考察时反映的或人民群众在来信来访中反映的一些重要问题,指派专人进行核实查证,查清事实,分清是非。

   6.征求意见。考察小组在考察结束后,还专门抽时间征求、听取市分管领导和纪检、监察部门的意见。同时,与统计部门或有关职能部门核准实绩。

   7.汇总分析。目的是给每个干部作出恰如其分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各考察小组先集体议论,再分头写考察材料,然后集体通材料,最后向市委作汇报。市委对考察情况汇报十分重视。市委主要领导和组织部负责同志一起,整整用14天时间,详细听取汇报摸清每个班子、每个领导干部的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最后由组织部分类汇总后,向市委常委认真汇报。市委各常委在听取汇报后,各自结合平时所掌握的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分析、酝酿,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概念,为下一步的班子调整奠定基础。

   三、公正地决定一批升降名单。在干部任用、配备上,市委严格按照中共中央(1995)4号文件《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以及“公心+本领、公论+实绩”这一标准,按章办事,以法任免,合理上下。在具体操作上,分四个方面进行:

   1.启用一批干部。这次共提拔任用102人,主要分这样七种类型:一是首先启用特别优秀的干部;二是启用在富民兴村工程中作出优异成绩的市级机关下派干部;三是启用经济主战场上干有实绩的企业界人士;四是大胆启用30岁左右的年轻干部;五是启用妇女领导干部;六是启用了优秀党外人士;七是重新启用了2名“落选不落志”的干部。

   2.表扬一批典型。一是就思想解放、开拓进取,政令畅通、雷厉风行,崇尚事业、务实求实,艰苦创业、敢争一流,团结拼搏、乐于奉献,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持原则、动真碰硬等七个方面,重点表扬了122位同志。二是印发优秀干部事迹简介,分拚搏篇、求实篇、开拓篇、争先篇、勤政篇、奉献篇等栏目,重点介绍了116位同志的主要事迹。三是请11位同志作大会典型发言。四是通过“两台一报”开辟“优秀公仆”专栏广泛宣传。

   3.优化一批班子。主要从三方面考虑:一是能职相宜。对一些工作能力不适应现职的及时调整。二是结构相宜。注重班子成员的知识、年龄、气质、个性特点合理搭配,特别是党政一、二把手的配备,尽量做到相互兼容,优势互补。三是人地相宜。充分考虑到班子成员到一个地方后的工作关系、人文环境以及生活习惯等因素,尽量使每个同志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

   4.分类治理一批。主要采取六项措施:一是个别谈话,把存在问题直接与本人见面,并提出希望。二是集体打招呼,限期半年整改。三是黄牌警告,限期6个月整改,到时考核不达要求的,实行集体待岗。四是集体待岗,限期一年,半年考核一次,合格者上岗,不合格者继续待岗,一年后再作考核,仍不合格者就地免职。五是降职使用,有的既降职又降级。六是调离检查。

   海门市委提出的以“公心+本领,公论+实绩”的用干部标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要选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的用人思想。从近一年的实践看,效果比较明显,目前,全市上下形成了一个“讲发展、讲实绩、讲奉献、讲廉洁、讲团结、讲纪律、讲本领、争一流”的生动局面。实践的启示是:

   第一,实行干部能上能下的关键在于要有公心。我党在战争年代,干部的上与下是很正常的事。由于多种因素,目前在干部的思想观念上和实际使用上确实存在“上”喜“下”忧、“上”易“下”难的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决策者们要出以公心。只有“公”字当头,才能排除各种干扰,处理好各种矛盾,公正合理地做好干部调整配备工作。这次海门市委对干部任用和班子配备,不管启用也好、表扬也好、优化也好、治理也好,都是经反复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形成统一认识后,按规定程序任免的。每个常委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都出于对事业、对同志极端负责的态度,不搞庸俗关系,不搞亲疏厚薄,不封官许愿,不徇私说情。市委有公心,既为下级党组织树立了榜样,又为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和增强凝聚力创造了条件。

   第二,对干部的立足点在于教育。去年下半年,海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作了变动。乡镇、市机关的班子已有三年多时间基本未动,少数班子的运转也有些问题。鉴于这种状况,想调整、盼调整的思想普通存在。对此,海门市委不就事论事,而是作了深层次的思考,提出了任用、选拔干部的“八字方针”,按照“八字方针”又提出了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依靠现有班子,调动积极因素,化解消极因素,多换思想少换人,妨碍事业必换人。这一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了“严格要求,重在教育”的原则。市委对存在这样那样问题的干部,分别采取个别谈心、打招呼等途径予以教育帮助。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效果很好,提高了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广大干部自省自悟的自觉性。对干部无论是升还是降,首先着眼于提高,着重从价值观、苦乐观、公私观、名利观、形象观等问题上提高干部的思想觉悟;其次着力于化解,主要提高班子化解内部矛盾、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其次着意于形成集体负责的观念。主要帮助班子成员认识到,一个班子是一个整体,实行集体领导,出了问题应该集体负责,正职有责任,副职也有责任。这样有利于凝聚人心,增强团结。

   第三,市委敢于动真格。按照“八字方针”抓落实,主要是敢不敢对干部进行降职处理,敢不敢动真格,这就需要决策者们拿出勇气和魄力。一般来说,发现班子涣散,问题多,往往是采取调调开、拆拆散的办法;有问题的干部易地做官,职级不变,待遇不少;实在不像话的,来个降职安排,后面还要带上个括号,讲求息事宁人。海门市委在讨论确定一批治理名单时,一班人都能坚持原则,敢于顶真。凡是有问题的班子,一个都不动,一个都不跑,是什么问题就处理什么问题,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凡是有问题的干部,该降的降,该调的调。市委敢于动真碰硬,干部人人有了危机感,工作作风大为改观。市级机关有两个部门分别被集体黄牌警告、集体待岗的处理决定宣布后,这两个部门的领导班子立即进行自我批评,研究整改措施。

   第四,善于借助群众的力量调整干部。这次干部调整,市委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评议、推荐、考核领导干部时,尽可能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程度,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在选用干部、调整班子时,注意运用公论力量,尊重民意。

   * 本文由研究员、省社科联秘书长冒名芳调查、整理

作者:李静

江苏社会科学 1995年12期

   编者按:海门市委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确定了“对海门实施全社会改造,提高海门整体素质”的总体目标。一年来,“经济上规模,环境换新貌,队伍树新风”,被人们誉为苏中的“张家港”。其创造精神,实践经验有许多可鉴之处。本文介绍的狠抓干部队伍建设,推行干部能上能下制度则是关键的一着。

   近年来,海门市委从实践中总结了“公心+本领,公论+实绩”的用干部标准,大大增强了各级干部的生机和活力,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其具体做法是:

   一、鲜明地树起一面用人旗帜。现行干部人事制度的缺陷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根本问题是缺乏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而干部上易下难的关键是要解决上与下的标准问题。对此,海门市委在对德才素质作深层次分析的基础上,于去年底,提出了“公心+本领、公论+实绩”的选拔、任用干部的八字方针,亮出了一面鲜明的用干部旗帜。市委书记宋飞明确表示:八字标准决定升降,横杆面前人人平等。这“八字方针”是对干部整体素质要求的概括。公心讲的是德,本领指的是才能,实绩是干部德才运行的结果,公论是群众给予干部德、才、绩的综合性评价。公心、本领、实绩、公论之间互为条件,缺一不可。

   市委在提出“八字方针”后的一段时间内一个干部都不动,让各级干部有个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广大群众有个公正评判的时间过程。同时,市委相继出台了《关于强化乡科级干部实绩考核的意见》、《关于对新提拔的科(局)级领导干部实行试用期制的意见》、《关于对乡镇一般干部实行聘任制的意见》、《关于对市机关及其干部进行上下左右综合评议活动的意见》等六项制度。这些“意见”内容具体,要求明确,操作性强,既为各级干部提供了一面公正的“镜子”,也为广大群众提供了监督、评判干部的依据和方法。

   二、合理地建立一套考评体系。科学合理的用干部标准,只是解决了什么样的干部可以升降的问题,而最终落实到谁升谁降,就必须建立起一套严格合理的考评体系,真正做到让升者称心,降者服气,群众满意。通过总结经验,建立健全了一套立体式的综合考评体系,具体分七个环节:

   1.公开述职。领导干部公开向单位群众述职,既有利于领导干部正确认识自己,也有利于群众对干部平时的言、行、绩进行了解、监督、评判。这种面对面的做法,可以防上有些干部在上级领导或组织面前,讲成绩夸大其词,讲问题轻描淡写的倾向。为了提高公开述职的质量,市委组织部拟发了《领导干部撰写述职报告的通知》,要求讲成绩或问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既不夸大,也不缩小。述职会上,班子中每个领导成员就任职期间所做的工作实绩、存在问题及今后整改措施等和盘托出,接受本单位群众评判。

   2.民主评议。民主评议可以帮助组织了解群众对干部的信任度、公论度情况。民主评议采用定量测评与定性测评相结合的方式。定量测评就是测量领导干部的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共计100分,突出绩。定性测评就是根据领导干部平时的德才表现作出综合性评价,分为优秀、称职和不称职三个档次。经统计,95年8月的测评,全市乡科级领导干部中,得分在90分以上属于优秀的共350人,占总数的54.6%,得分在80-89分之间属于称职的共254人,占总数的39.6%,得分在80分以下属于不称职的共37人,占总数的5.8%。

   3.民主推荐。民主推荐,可以拓宽用人渠道。首先,合理地规范了民主推荐的对象和范围;其次,制定了岗位职务标准,包括任职资格、任职条件和岗位、层次等七个方面的内容;再次,严肃推荐纪律,做好组织工作。提拔任用干部首先从票数相对集中的人中挑选。

   4.个别谈话。谈话对象有各班子的领导、中层干部、一般干部和部分普通群众,也有外系统、外单位的有关同志。谈话过程中,基本做到让每个同志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一些人谈过后还要提补充意见的,考察小组能专门安排时间,耐心听取。

   5.专项调查。对有些部门和单位在考察时反映的或人民群众在来信来访中反映的一些重要问题,指派专人进行核实查证,查清事实,分清是非。

   6.征求意见。考察小组在考察结束后,还专门抽时间征求、听取市分管领导和纪检、监察部门的意见。同时,与统计部门或有关职能部门核准实绩。

   7.汇总分析。目的是给每个干部作出恰如其分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各考察小组先集体议论,再分头写考察材料,然后集体通材料,最后向市委作汇报。市委对考察情况汇报十分重视。市委主要领导和组织部负责同志一起,整整用14天时间,详细听取汇报摸清每个班子、每个领导干部的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最后由组织部分类汇总后,向市委常委认真汇报。市委各常委在听取汇报后,各自结合平时所掌握的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分析、酝酿,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概念,为下一步的班子调整奠定基础。

   三、公正地决定一批升降名单。在干部任用、配备上,市委严格按照中共中央(1995)4号文件《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以及“公心+本领、公论+实绩”这一标准,按章办事,以法任免,合理上下。在具体操作上,分四个方面进行:

   1.启用一批干部。这次共提拔任用102人,主要分这样七种类型:一是首先启用特别优秀的干部;二是启用在富民兴村工程中作出优异成绩的市级机关下派干部;三是启用经济主战场上干有实绩的企业界人士;四是大胆启用30岁左右的年轻干部;五是启用妇女领导干部;六是启用了优秀党外人士;七是重新启用了2名“落选不落志”的干部。

   2.表扬一批典型。一是就思想解放、开拓进取,政令畅通、雷厉风行,崇尚事业、务实求实,艰苦创业、敢争一流,团结拼搏、乐于奉献,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持原则、动真碰硬等七个方面,重点表扬了122位同志。二是印发优秀干部事迹简介,分拚搏篇、求实篇、开拓篇、争先篇、勤政篇、奉献篇等栏目,重点介绍了116位同志的主要事迹。三是请11位同志作大会典型发言。四是通过“两台一报”开辟“优秀公仆”专栏广泛宣传。

   3.优化一批班子。主要从三方面考虑:一是能职相宜。对一些工作能力不适应现职的及时调整。二是结构相宜。注重班子成员的知识、年龄、气质、个性特点合理搭配,特别是党政一、二把手的配备,尽量做到相互兼容,优势互补。三是人地相宜。充分考虑到班子成员到一个地方后的工作关系、人文环境以及生活习惯等因素,尽量使每个同志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

   4.分类治理一批。主要采取六项措施:一是个别谈话,把存在问题直接与本人见面,并提出希望。二是集体打招呼,限期半年整改。三是黄牌警告,限期6个月整改,到时考核不达要求的,实行集体待岗。四是集体待岗,限期一年,半年考核一次,合格者上岗,不合格者继续待岗,一年后再作考核,仍不合格者就地免职。五是降职使用,有的既降职又降级。六是调离检查。

   海门市委提出的以“公心+本领,公论+实绩”的用干部标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要选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的用人思想。从近一年的实践看,效果比较明显,目前,全市上下形成了一个“讲发展、讲实绩、讲奉献、讲廉洁、讲团结、讲纪律、讲本领、争一流”的生动局面。实践的启示是:

   第一,实行干部能上能下的关键在于要有公心。我党在战争年代,干部的上与下是很正常的事。由于多种因素,目前在干部的思想观念上和实际使用上确实存在“上”喜“下”忧、“上”易“下”难的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决策者们要出以公心。只有“公”字当头,才能排除各种干扰,处理好各种矛盾,公正合理地做好干部调整配备工作。这次海门市委对干部任用和班子配备,不管启用也好、表扬也好、优化也好、治理也好,都是经反复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形成统一认识后,按规定程序任免的。每个常委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都出于对事业、对同志极端负责的态度,不搞庸俗关系,不搞亲疏厚薄,不封官许愿,不徇私说情。市委有公心,既为下级党组织树立了榜样,又为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和增强凝聚力创造了条件。

   第二,对干部的立足点在于教育。去年下半年,海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作了变动。乡镇、市机关的班子已有三年多时间基本未动,少数班子的运转也有些问题。鉴于这种状况,想调整、盼调整的思想普通存在。对此,海门市委不就事论事,而是作了深层次的思考,提出了任用、选拔干部的“八字方针”,按照“八字方针”又提出了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依靠现有班子,调动积极因素,化解消极因素,多换思想少换人,妨碍事业必换人。这一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了“严格要求,重在教育”的原则。市委对存在这样那样问题的干部,分别采取个别谈心、打招呼等途径予以教育帮助。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效果很好,提高了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广大干部自省自悟的自觉性。对干部无论是升还是降,首先着眼于提高,着重从价值观、苦乐观、公私观、名利观、形象观等问题上提高干部的思想觉悟;其次着力于化解,主要提高班子化解内部矛盾、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其次着意于形成集体负责的观念。主要帮助班子成员认识到,一个班子是一个整体,实行集体领导,出了问题应该集体负责,正职有责任,副职也有责任。这样有利于凝聚人心,增强团结。

   第三,市委敢于动真格。按照“八字方针”抓落实,主要是敢不敢对干部进行降职处理,敢不敢动真格,这就需要决策者们拿出勇气和魄力。一般来说,发现班子涣散,问题多,往往是采取调调开、拆拆散的办法;有问题的干部易地做官,职级不变,待遇不少;实在不像话的,来个降职安排,后面还要带上个括号,讲求息事宁人。海门市委在讨论确定一批治理名单时,一班人都能坚持原则,敢于顶真。凡是有问题的班子,一个都不动,一个都不跑,是什么问题就处理什么问题,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凡是有问题的干部,该降的降,该调的调。市委敢于动真碰硬,干部人人有了危机感,工作作风大为改观。市级机关有两个部门分别被集体黄牌警告、集体待岗的处理决定宣布后,这两个部门的领导班子立即进行自我批评,研究整改措施。

   第四,善于借助群众的力量调整干部。这次干部调整,市委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评议、推荐、考核领导干部时,尽可能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程度,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在选用干部、调整班子时,注意运用公论力量,尊重民意。

   * 本文由研究员、省社科联秘书长冒名芳调查、整理


相关内容

  • 市委书记在老干部情况通报会上的讲话
  • 在老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 姜 龙 (2011 年 7 月 29 日上午 10:15,光华国际大酒店国际厅) 各位老领导.老同志: 在这炎炎夏日, 我们把大家请来, 主要是向大家通报今年 以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以及第十三次党代会对未来五年 的发展构想. 刚才, 杨市长详细介绍了今年以来全市经济发展 ...

  • 2012年市委老干部工作要点
  • 中共海门市委组织部 中共海门市委老干部局 海委老干发[2012]2号 ★ 关于印发<2012年全市老干部工作要点>的 通 知 各乡镇党委,市委各部委办局,市各委办局院行社党组(党委),市经济开发区党工委,海门工业园区党工委,滨海新区党工委,临江新区党工委,市各群众团体和直属单位党组织: ...

  • 关于基层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问题研究
  • 建立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是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和关键所在.党的xx大报告指出:实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从整体上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任期制作为加强干部队伍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也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选择 ...

  • 为官不为整治经验交流材料
  • 为官不为整治经验交流材料 以下给大家整理的 供大家参阅,希望能够帮到您!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驰而不息的作风建设.清风劲吹的政治生态,怀化少数干部倍感"为官不易",干脆"为官不为",群众深恶痛绝. 一.怀化"为官不为"的表现形式 一是不习惯 ...

  • 关于贯彻落实干部制度改革情况的汇报
  • 关于贯彻落实干部制度改革情况的汇报市委组织部: 根据市委组织部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现将我局干部制度改革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干部制度改革进展情况按照中央<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纲要>和市委<关于深化干部制度改革若干意见>的要求,干部制度改革相继在全市进行,我局 ...

  •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纪实(修改)
  •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纪实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保康县委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党和国家在各个历史阶段的方针政策,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县委以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为重点,以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为目标,不断推进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有力 ...

  • 一制三化考察报告
  • 赴武安市学习"一制三化"经验的 考察报告 4月18日至21日,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同志带队,组织各镇主管党务工作的副书记共计**人到武安市对农村两委"一制三化"管理工作进行学习考察,先后听取了邯郸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武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副部长 ...

  • 县委组织部2014年工作要点
  • ~年,我县组织工作将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xx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党员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素质为目标,大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为全县各项目标任务 ...

  • 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健全完善选贤任能的用人机制
  • 近年来,特别是中共中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下发以来,区委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组织部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在整体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同时,抓住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