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复习资料

劳动经济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 劳动:根据劳动经济学对“劳动”概念的实际运用情况来分析,在有些情况下,劳动是就劳动的主体而言的,即它指的是劳动力。在另外一些情况下,他可能指的是劳动过程或一种有目的的工作或活动。

2. 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即人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在现代劳动经济学体系中,劳动力又特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劳动要求。愿意参加付酬性的市场性劳动的全部人口。没有就业意愿或就业要求的人口不属于劳动力范畴。

3.劳动经济学: 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

4.劳动力流动:劳动力流动在某些情况也叫劳动力迁移,一般包括多重含义,即地域性流动、行业性流动和职业流动。劳动力流动主要有三种形式: 1. 劳动力在本地更换行业职业。 2. 劳动力在地区之间流动。 3. 劳动力行业性流动(易地在其他行业就业)。

5.广义工资: 是指劳动者因从事劳动而获得的所有报酬收入。它包括固定工资、奖金、津贴以及其他货币的,或者是非货币的福利收入。劳动者所得、薪酬、劳动成本都是广义工资不同形式的表达。

6. 狭义工资: 是指员工因从事雇用劳动而获得的仅仅限于固定货币报酬收入的部分。也即狭义的工资不包括奖金、津贴,更不包括其他福利性收入了。

7.歧视:是指某些劳动者在劳动报酬以及劳动条件等方面受到不平等待遇。这些劳动者提供了相同的生产率,只是由于在一些非经济的个人特征上有所不同,如性别,年龄,民族,宗教,观念,地域,经历,出身,残疾,外貌等方面的不同而受到歧视。

8.雇主歧视:雇主是有歧视偏好的,雇主对具有某种特征的雇员有偏见,他为了达到与这部分人保持距离的目的而宁愿支付费用或放弃某种收入。

9.顾客歧视:指在有些场合下,顾客可能偏好于让某类劳动力来提供服务,在有些场合则偏好让 另一类来提供服务。

10.雇员歧视:占优势地位的雇员可能会避开那些使他们不得不以一种自己不喜欢的方式与另一类成员打交道的工作。

简答、论述、材料

1. 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

1、技术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1>生产函数常被用来分析技术对劳动需求的影响,即:Q = f(L,K),它表明了生产中的投入量和产出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2>技术系数的概念反映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投入之间的配合比例关系,它可以划分为固定技术系数和可变技术系数。 固定技术系数是指生产某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彼此之间不能替代。 可变技术系数是指生产某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是可以变动的。

2、时间长短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1>、时间长短对劳动需求的影响是通过其对技术即生产函数的影响体现出来的。它 可以划分为短期、长期与超长期。 2>、简化理论模型中的假定: A、只存在两种投入:劳动和资本

B、两种投入各自都是同质的 C、劳动短期内变化,资本只在长期内变

化,生产技术超长时期内才能够发生变化。

3、企业目标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在生产技术既定的条件下,企业的劳动需求还受到企业目标的影响。 1>、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其目标。 2>、企业以就业作为目标。 3>、企业以管理效用最大化和销售收入最大化作为目标。

2. 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

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述情况将使得某类劳动需求曲线具有很高的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 a) 对利用该类劳动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需求 弹性越大 b) 劳动投入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可替代性越大 c) 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越大 d) 该类劳动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比重越大。

3.比较短期劳动需求和长期劳动需求的异同

(1)长期劳动需求曲线与短期劳动需求一样也是向右下方倾斜。 (2)工资率的变动对劳动需求的长期调整要大于短期调整,即企业的长期劳动需求曲线比短期劳动需求曲线更平坦。原因在于企业有足够的时间调整资本使用量。 (3)在短期内只有劳动要素是可变的,资本和其他要素是不变的。企业被假定是产品和要素市场的利润最大化追求者,即增加一单位劳动的使用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必须相等。对于长期的分析,我们发现企应对劳动价格上升不仅可以通过调整其使用劳动数量的方式,而且可以通过调整其资本存量的方式以作出反应。短期的更为陡峭,换句话说,长期劳动需求曲线具有更大的弹性。

4. 无差异曲线特点:

1>具有负的斜率。

2>凸向原点

3>离开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具有更高的效用

4>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不会相交

5>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来说,无差异曲线具有不同的形状

5. 比较家庭生产模型与劳动-闲暇模型的异同。

相同点: 1. 都以分析劳动者时间资源上的分配决策为基础。

2. 得出结论相同。

3. 相对于市场劳动供给模型来说,劳动闲暇模型和家庭生产模型都探

讨的是个人劳动供给情况

不同点: 1. 家庭生产模型将家庭视为生产单位,而劳动闲暇模型将家庭视为消费单位。

2. 家庭生产模型弥补了劳动闲暇模型的两大不足之处。其一,劳动闲暇

模型忽略了家庭背 景,即劳动者的供给决策往往是丈夫和妻子在家庭

联合做出的。其二,劳动闲暇模型忽视了人们在劳动和闲暇之外还要

参加家庭劳动,即该模型没有完全考虑到人们对于时间资源上的分配

决策。而家庭生产模型则弥补了以上缺点。不仅将家庭背景考虑在内,

而且还运用交叉替代效应,分析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

3. 家庭生产模型除了得到与劳动闲暇模型相同的结论之外,将时间作为生产性投入还得到 了两个结论:其一,时间的生产率随不同的人和它本

身的变化而变化;其二,技术变化可能影响家庭生产过程。

1) 在劳动-闲暇模型中,生产活动只是在企业进行,而消费活动在家庭

进行。在家庭生产模型中,家庭起着双重作用,既是生产者,又是消

费者。家庭实际上进行着大量的生产活动。

2) 在劳动-闲暇模型中,闲暇和物品时作为效用的直接来源,而在家庭

生产模型中,时间和物品是作为家庭生产的投入品。

3) 在劳动—闲暇模型中,个人目标是为实现效应最大化去进行物品和闲

暇的组合选择;使用的是边际替代率MRS;在家庭生产模型中,实质也

是要使整个家庭的效用最大化,唯一的区别只是物品和闲暇的组合对效

用的影响是通过家庭商品的生产间接起作用的,使用的边际替代率是

MRTS。在两个模型中,对时间和物品的选择都应使效用价值与其价格成

比例。

4) 两个模型体现在劳动供给曲线上不完全相同。假设一个人的工资上升,家庭生产模型与劳动——闲暇模型中都发生替代效应。但是,在劳动闲

暇模型中,工资上升的收入效应直接表现为对闲暇的消费需求上升;而

家庭生产模型中,收入效应表现为生产扩张的可能,而这种扩张不可能

只去增加一种生产要素。

5) 由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相反,两个模型都没有无法准确预言工资率

上升时劳动供给是增加还是减少 可见,两种的模型的结论虽然一致,但家庭生产模型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家庭时 间是一种生产性投入要

素。家庭生产模型把时间视为一种生产性投入得到了两个结论:其一是

时间的生产率随不同的人和他本身的变化而变化;其二是技术变化可能

影响家庭生产过程。

6.中国教育投资现状及问题

当我们集中力量分析教育这一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方式时,就会发现,我国的教育有三方面的问题:

1. 总量问题:总量问题表现在我国劳动力接受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国家

教育投资数量的偏低。尽管各类在校学生比例不断上升,但是国民

接受教育的年限仍然偏低。另外,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还是偏低,

虽然其绝对总量不断增加。

2. 质量问题:质量的问题表现在教育投资的效率偏低,培养的学生就

业能力不足,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效率不高,主

要是由于高校培养目标不清晰,没有明确就业能力目标,重视概念、

忽视实践等导致的。

3. 结构问题:结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滞后和地区

教育投资水平的不平衡。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相对高等教育的发展速

度而言,没有得到较快发展,甚至一度出现绝对下降的现象。由于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人们对教育的投入会与所不同。

7. 我国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及问题

1.企业意识到培训的必要性,但重视程度不高,而执行力更弱

2.企业对培训内容的选择随意性很大,企业需求和培训相脱节

首先,企业制定培训计划的时,“闭门造车”现象较为严重;其次,缺乏培训效果评估,导致企业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更加随意。

3.多数企业的培训成本偏低

虽然企业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但在对员工培训的投入上并不是很大方。

4.培训效果差,培训后难以学以致用

8. 劳动力流动的成因

1. 区域间劳动力供求不平衡

劳动力供求状况在各国或不同地区之间有很大差异,影响因素有:一,人口或劳动力的自然因素不同;二,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直接影响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在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增长赶不上生产队劳动力需求的增长,会出现劳动力短缺,吸引劳动力的流入。

2.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劳动力供求的不同。发达地区,剩余劳动力在工业化的过程中被逐步吸收,就业机会丰富,吸引劳动力的流入。

3. 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同质劳动力的工资差别

同质劳动力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工资收入不同,造成劳动力的国际或地区迁移,即从低工资地区流向高工资地区。 另外,一部分劳动者会从工资报酬分配结构较为平均的地区流向其他地区,这一部分劳动力一般是应该获得更高工资的劳动力。

4. 经济周期引起的波动

经济繁荣时期,企业发展良好,劳动力需求大,会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当经济衰退时,劳动力市场急剧收缩,失业率大幅上升,劳动力被迫流动。

5. 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劳动力会随着资本向国外的流动而产生流动。当一个国家的跨国公司建立之后,要在国外建立分公司、子公司,出雇佣当地劳动力以外,总要带去一定数量的本国职工,产生劳动力迁移和流动。

6. 强化工作匹配的意愿

从单个工人的角度来看,变换工作是一种有成本的交易这种交易只有在预期收益相对较高的情况下才会被当事人自愿采取。所以,为了寻求更高的工作匹配度,劳动力会产生流动。

9.劳动力流动过程中的问题及障碍

农村进城劳动力与城市剩余劳动力之间争夺就业岗位的冲突。

农村进城劳动力成为社会管理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

户籍障碍

信息障碍

成本障碍

10.改善我国劳动力流动机制的政策分析P240

1.应降低劳动者偏高的流动成本

2.将劳动力流动作为一种投资行为看待

3.强化劳动者的流动激励,通过财政援助推动劳动者的流动

4.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5.完善法律法规制度

11. 工资和薪水的区别

工资是雇用劳动的报酬,这一表达强调了工资与“雇用”联系的本质特性。与工资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薪水,两者都是雇用劳动的报酬形式。

1. 支付方式不同。工资通常则是雇主以现金的方式直接支付给雇员一种报酬形式。而 薪水通常是雇主通过银行再转支付给雇员的报酬形式;

2. 支付时间不同。薪水通常是以月或年作单位,固定定期支付给雇员,而工资则以日 或周,对雇劳动或者服务的一种支付。

3. 支付对象不同。一般而对以工作品质要求为主的报酬支付称之为薪水;而以工作数 量要求为主的报酬支称之为工资。换言之,劳心者的收入为薪

水,而劳力者的收入为工资。

12.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一、对国际收入差距扩大变动的解释

1、产业结构的变动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美国不仅进入了“产值的服务业化”,而且进入了“劳动力的服务业化”,从工资水平来看,服务业相对于制造业而言,其平均工资要低于制造部门(可变工资高于制造部门),故服务部门就业增加也就加剧了收入的不平等。

2、对技术劳动力需求的增长

由于对技术劳动力的需求的增长,大学生的工资在20世纪80年代后稳定增长,导致技术雇员和非技术雇员工资差距逐步拉大,扩大了收入的不平等。

3、国际贸易和工会主义

从80年代开始,美国面临着激烈的进口竞争,大大减少了一些高工资、工会化行业的劳动力雇佣,由于工会会员的工资很难下降,所以在工会化行业劳动需求出现了大面积的缩减,转移出来的雇员增加了低工资行业的劳动供给。出现了工资向下的压力。

4、家庭组成的变化

例如离婚、分居、婚外恋和结婚年龄的推迟,导致了单亲家庭的出现和转变,而这些家庭很显然收入要低。同时,高收入男性和高收入女性的结合比例也在增加,这更加剧了高收入与低收入家庭之间的差距。

5、人口统计学方面的变化

美国技能雇员和非技能雇员在劳动力供给组成中的变化,主要与20世纪70-80年代婴儿高峰期出生的劳动力,以及妇女劳动力涌入劳动力市场有关。

缺乏经验和技术的工人数目的上升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联系,可以从两个方面观察和认识。

第一,这一数量上升会提高所有产业的低工资雇员相对于高工资雇员的比例。 第二,在各个低工资劳动力市场中,年轻雇员和缺乏经验的女工的增加,会降低这些市场中雇员的相对收入。

6、全球化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由于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流动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发达国家的高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拥有者从经济全球化中受益,而非熟练技术工人因受到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竞争而受到损害。

发展中国家的高人力资本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得利益,其收入在较低的起点上得到增长,国内的一些技术和非技术工人由于其较低的劳动力成本而获得收益。但农业部门很难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利益。

小结: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是影响工资和就业的基本力量

二、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

1、经济增长和发展

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明显的扩大了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农业和非农业劳动人口之间收入的差距上。

在城镇经济中,国有经济本身由于发展而引起的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要远远小于非国有经济由于制度和政策因素所引起的差距扩大。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极大扩大了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国民经济不同产业发展不平衡,也是导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

地区工资差别与地区间在经济增长速度(可以用地区人均国民收入衡量)、制造业的发展程度(制造业中的就业人数)、与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地区平均教育水平)等有关。

2、制度或体制性因素

主要集中表现在行业性垄断经营、制度外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这三个方面对工资水平的影响上。

行业垄断性经营的形成,既有生产要素占有的初始不平等的原因,也有制度障碍的原因。

从1989年开始,行业工资差别基本上保持升幅。在竞争性的市场条件下,行业间工资差别是由行业的产品供求状况、劳动力供求状况、行业资本构成的不同、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差异等主要因素所引起的。但是在非竞争性市场,垄断利润往往是行业工资差别的主要来源。

3、政策性因素

主要涉及到税收、农副产品价格调整、住房改革、灵活的工资体制、事业单位创收等方面的政策的制定与出台,对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有着重要的影响。

税收政策: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低于城镇居民,而税收远高于城镇居民,强化了收入不均等程度。

国家对农副产品价格的控制会直接影响到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幅度。

公有住房的分配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单位职工之间、不同地区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均等问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政府为调动单位和个人积极性的“创收”政策,鼓励行政事业单位增加单位收入。“制度外收入”有效解释了单位间职工收入的差距。

4、劳动力市场因素

主要涉及到劳动力供求状况、劳动力流动以及教育和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

劳动力供求状况:高级管理人才和高新技术人才稀缺,普通劳动力,出现“无限供给”的局面,普通劳动者的市场价格出现向下竞争态势,加剧了劳动力市场上的收入的两极分化。

劳动力流动:农村劳动力流动,特别是向城镇的流动,会有助于缩小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同时,这种流动增加了城镇劳动力市场中非技术劳动力的供给,压低了工资率,从而扩大了与技术工人间的收入差距。

教育收益率和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在劳动力收入中的作用,通常是通过受教育年限和“工作经验”体现的。

13.经济转型时期就业政策分析

1.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扩大国民经济总量来拉动就业需求。

2.积极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促进生产和就业规模的扩张

3.建立适合国情的培训就业制度

4.加快完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这不但有利于缓解结构性失业问题,也会部分发挥其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功能。

5.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劳动力的合法流动提供制度保证。

6.加快发展以民营经济为主的中小企业。

14.我国目前失业原因分析

1.劳动力供给方面的原因

1) 人口数量大。我国人口总量大,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约占世

界劳动力总量的1/4以上。由于我国人口总量大,还在不断增加,导致我国劳动力供给量过大,且长期持续增长。就业供给量大大超过就业需求量。

2) 劳动力素质较低。劳动力素质,特别是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是决定劳动生产率

的主要因素,而教育优势是提高劳动力素质的主要途径。

3) 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参与率指标在研究和确定一个国家人力资源的规模和构

成因素以及预测未来劳动力供给时具有重要作用,他也可以用来了解不同类别的人口群体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行为。

4) 农村劳动力比重大。我国农村经济是典型的劳动力过剩经济,尤其是农村实

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随着农村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农村部门就业比重迅速下降,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

2. 劳动需求方面的原因

1) 经济增长。改革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属于“资本驱动型,物质资本

增长率大大超过劳动要素和人力资本要素增长率。

2) 经济转型时期。在转型期间,国有经济占总就业人口比重下降,非国有经

济比重开始上升,但还无法吸纳从国有经济中分离出来的全部失业人口,总失业率明显上升

3) 资本有机构成。各生产部门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是由于竞争造成的技

术进步的原因。技术进步会加剧结构性失业,结构变动较快时期正是失业高峰期。我国正处于大规模结构调整过程中。

4) 产业结构变动。农业部门由新增就业机会主渠道之一变为排斥劳动就业的

主要部门;

就业结构变动呈加速过程;制造业已由“短缺经济”向“供大于求”类型转变

3.中国具体的历史文化背景对中国特色失业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

劳动经济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 劳动:根据劳动经济学对“劳动”概念的实际运用情况来分析,在有些情况下,劳动是就劳动的主体而言的,即它指的是劳动力。在另外一些情况下,他可能指的是劳动过程或一种有目的的工作或活动。

2. 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即人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在现代劳动经济学体系中,劳动力又特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劳动要求。愿意参加付酬性的市场性劳动的全部人口。没有就业意愿或就业要求的人口不属于劳动力范畴。

3.劳动经济学: 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

4.劳动力流动:劳动力流动在某些情况也叫劳动力迁移,一般包括多重含义,即地域性流动、行业性流动和职业流动。劳动力流动主要有三种形式: 1. 劳动力在本地更换行业职业。 2. 劳动力在地区之间流动。 3. 劳动力行业性流动(易地在其他行业就业)。

5.广义工资: 是指劳动者因从事劳动而获得的所有报酬收入。它包括固定工资、奖金、津贴以及其他货币的,或者是非货币的福利收入。劳动者所得、薪酬、劳动成本都是广义工资不同形式的表达。

6. 狭义工资: 是指员工因从事雇用劳动而获得的仅仅限于固定货币报酬收入的部分。也即狭义的工资不包括奖金、津贴,更不包括其他福利性收入了。

7.歧视:是指某些劳动者在劳动报酬以及劳动条件等方面受到不平等待遇。这些劳动者提供了相同的生产率,只是由于在一些非经济的个人特征上有所不同,如性别,年龄,民族,宗教,观念,地域,经历,出身,残疾,外貌等方面的不同而受到歧视。

8.雇主歧视:雇主是有歧视偏好的,雇主对具有某种特征的雇员有偏见,他为了达到与这部分人保持距离的目的而宁愿支付费用或放弃某种收入。

9.顾客歧视:指在有些场合下,顾客可能偏好于让某类劳动力来提供服务,在有些场合则偏好让 另一类来提供服务。

10.雇员歧视:占优势地位的雇员可能会避开那些使他们不得不以一种自己不喜欢的方式与另一类成员打交道的工作。

简答、论述、材料

1. 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

1、技术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1>生产函数常被用来分析技术对劳动需求的影响,即:Q = f(L,K),它表明了生产中的投入量和产出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2>技术系数的概念反映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投入之间的配合比例关系,它可以划分为固定技术系数和可变技术系数。 固定技术系数是指生产某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彼此之间不能替代。 可变技术系数是指生产某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是可以变动的。

2、时间长短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1>、时间长短对劳动需求的影响是通过其对技术即生产函数的影响体现出来的。它 可以划分为短期、长期与超长期。 2>、简化理论模型中的假定: A、只存在两种投入:劳动和资本

B、两种投入各自都是同质的 C、劳动短期内变化,资本只在长期内变

化,生产技术超长时期内才能够发生变化。

3、企业目标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在生产技术既定的条件下,企业的劳动需求还受到企业目标的影响。 1>、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其目标。 2>、企业以就业作为目标。 3>、企业以管理效用最大化和销售收入最大化作为目标。

2. 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

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述情况将使得某类劳动需求曲线具有很高的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 a) 对利用该类劳动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需求 弹性越大 b) 劳动投入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可替代性越大 c) 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越大 d) 该类劳动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比重越大。

3.比较短期劳动需求和长期劳动需求的异同

(1)长期劳动需求曲线与短期劳动需求一样也是向右下方倾斜。 (2)工资率的变动对劳动需求的长期调整要大于短期调整,即企业的长期劳动需求曲线比短期劳动需求曲线更平坦。原因在于企业有足够的时间调整资本使用量。 (3)在短期内只有劳动要素是可变的,资本和其他要素是不变的。企业被假定是产品和要素市场的利润最大化追求者,即增加一单位劳动的使用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必须相等。对于长期的分析,我们发现企应对劳动价格上升不仅可以通过调整其使用劳动数量的方式,而且可以通过调整其资本存量的方式以作出反应。短期的更为陡峭,换句话说,长期劳动需求曲线具有更大的弹性。

4. 无差异曲线特点:

1>具有负的斜率。

2>凸向原点

3>离开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具有更高的效用

4>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不会相交

5>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来说,无差异曲线具有不同的形状

5. 比较家庭生产模型与劳动-闲暇模型的异同。

相同点: 1. 都以分析劳动者时间资源上的分配决策为基础。

2. 得出结论相同。

3. 相对于市场劳动供给模型来说,劳动闲暇模型和家庭生产模型都探

讨的是个人劳动供给情况

不同点: 1. 家庭生产模型将家庭视为生产单位,而劳动闲暇模型将家庭视为消费单位。

2. 家庭生产模型弥补了劳动闲暇模型的两大不足之处。其一,劳动闲暇

模型忽略了家庭背 景,即劳动者的供给决策往往是丈夫和妻子在家庭

联合做出的。其二,劳动闲暇模型忽视了人们在劳动和闲暇之外还要

参加家庭劳动,即该模型没有完全考虑到人们对于时间资源上的分配

决策。而家庭生产模型则弥补了以上缺点。不仅将家庭背景考虑在内,

而且还运用交叉替代效应,分析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

3. 家庭生产模型除了得到与劳动闲暇模型相同的结论之外,将时间作为生产性投入还得到 了两个结论:其一,时间的生产率随不同的人和它本

身的变化而变化;其二,技术变化可能影响家庭生产过程。

1) 在劳动-闲暇模型中,生产活动只是在企业进行,而消费活动在家庭

进行。在家庭生产模型中,家庭起着双重作用,既是生产者,又是消

费者。家庭实际上进行着大量的生产活动。

2) 在劳动-闲暇模型中,闲暇和物品时作为效用的直接来源,而在家庭

生产模型中,时间和物品是作为家庭生产的投入品。

3) 在劳动—闲暇模型中,个人目标是为实现效应最大化去进行物品和闲

暇的组合选择;使用的是边际替代率MRS;在家庭生产模型中,实质也

是要使整个家庭的效用最大化,唯一的区别只是物品和闲暇的组合对效

用的影响是通过家庭商品的生产间接起作用的,使用的边际替代率是

MRTS。在两个模型中,对时间和物品的选择都应使效用价值与其价格成

比例。

4) 两个模型体现在劳动供给曲线上不完全相同。假设一个人的工资上升,家庭生产模型与劳动——闲暇模型中都发生替代效应。但是,在劳动闲

暇模型中,工资上升的收入效应直接表现为对闲暇的消费需求上升;而

家庭生产模型中,收入效应表现为生产扩张的可能,而这种扩张不可能

只去增加一种生产要素。

5) 由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相反,两个模型都没有无法准确预言工资率

上升时劳动供给是增加还是减少 可见,两种的模型的结论虽然一致,但家庭生产模型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家庭时 间是一种生产性投入要

素。家庭生产模型把时间视为一种生产性投入得到了两个结论:其一是

时间的生产率随不同的人和他本身的变化而变化;其二是技术变化可能

影响家庭生产过程。

6.中国教育投资现状及问题

当我们集中力量分析教育这一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方式时,就会发现,我国的教育有三方面的问题:

1. 总量问题:总量问题表现在我国劳动力接受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国家

教育投资数量的偏低。尽管各类在校学生比例不断上升,但是国民

接受教育的年限仍然偏低。另外,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还是偏低,

虽然其绝对总量不断增加。

2. 质量问题:质量的问题表现在教育投资的效率偏低,培养的学生就

业能力不足,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效率不高,主

要是由于高校培养目标不清晰,没有明确就业能力目标,重视概念、

忽视实践等导致的。

3. 结构问题:结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滞后和地区

教育投资水平的不平衡。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相对高等教育的发展速

度而言,没有得到较快发展,甚至一度出现绝对下降的现象。由于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人们对教育的投入会与所不同。

7. 我国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及问题

1.企业意识到培训的必要性,但重视程度不高,而执行力更弱

2.企业对培训内容的选择随意性很大,企业需求和培训相脱节

首先,企业制定培训计划的时,“闭门造车”现象较为严重;其次,缺乏培训效果评估,导致企业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更加随意。

3.多数企业的培训成本偏低

虽然企业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但在对员工培训的投入上并不是很大方。

4.培训效果差,培训后难以学以致用

8. 劳动力流动的成因

1. 区域间劳动力供求不平衡

劳动力供求状况在各国或不同地区之间有很大差异,影响因素有:一,人口或劳动力的自然因素不同;二,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直接影响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在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增长赶不上生产队劳动力需求的增长,会出现劳动力短缺,吸引劳动力的流入。

2.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劳动力供求的不同。发达地区,剩余劳动力在工业化的过程中被逐步吸收,就业机会丰富,吸引劳动力的流入。

3. 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同质劳动力的工资差别

同质劳动力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工资收入不同,造成劳动力的国际或地区迁移,即从低工资地区流向高工资地区。 另外,一部分劳动者会从工资报酬分配结构较为平均的地区流向其他地区,这一部分劳动力一般是应该获得更高工资的劳动力。

4. 经济周期引起的波动

经济繁荣时期,企业发展良好,劳动力需求大,会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当经济衰退时,劳动力市场急剧收缩,失业率大幅上升,劳动力被迫流动。

5. 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劳动力会随着资本向国外的流动而产生流动。当一个国家的跨国公司建立之后,要在国外建立分公司、子公司,出雇佣当地劳动力以外,总要带去一定数量的本国职工,产生劳动力迁移和流动。

6. 强化工作匹配的意愿

从单个工人的角度来看,变换工作是一种有成本的交易这种交易只有在预期收益相对较高的情况下才会被当事人自愿采取。所以,为了寻求更高的工作匹配度,劳动力会产生流动。

9.劳动力流动过程中的问题及障碍

农村进城劳动力与城市剩余劳动力之间争夺就业岗位的冲突。

农村进城劳动力成为社会管理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

户籍障碍

信息障碍

成本障碍

10.改善我国劳动力流动机制的政策分析P240

1.应降低劳动者偏高的流动成本

2.将劳动力流动作为一种投资行为看待

3.强化劳动者的流动激励,通过财政援助推动劳动者的流动

4.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5.完善法律法规制度

11. 工资和薪水的区别

工资是雇用劳动的报酬,这一表达强调了工资与“雇用”联系的本质特性。与工资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薪水,两者都是雇用劳动的报酬形式。

1. 支付方式不同。工资通常则是雇主以现金的方式直接支付给雇员一种报酬形式。而 薪水通常是雇主通过银行再转支付给雇员的报酬形式;

2. 支付时间不同。薪水通常是以月或年作单位,固定定期支付给雇员,而工资则以日 或周,对雇劳动或者服务的一种支付。

3. 支付对象不同。一般而对以工作品质要求为主的报酬支付称之为薪水;而以工作数 量要求为主的报酬支称之为工资。换言之,劳心者的收入为薪

水,而劳力者的收入为工资。

12.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一、对国际收入差距扩大变动的解释

1、产业结构的变动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美国不仅进入了“产值的服务业化”,而且进入了“劳动力的服务业化”,从工资水平来看,服务业相对于制造业而言,其平均工资要低于制造部门(可变工资高于制造部门),故服务部门就业增加也就加剧了收入的不平等。

2、对技术劳动力需求的增长

由于对技术劳动力的需求的增长,大学生的工资在20世纪80年代后稳定增长,导致技术雇员和非技术雇员工资差距逐步拉大,扩大了收入的不平等。

3、国际贸易和工会主义

从80年代开始,美国面临着激烈的进口竞争,大大减少了一些高工资、工会化行业的劳动力雇佣,由于工会会员的工资很难下降,所以在工会化行业劳动需求出现了大面积的缩减,转移出来的雇员增加了低工资行业的劳动供给。出现了工资向下的压力。

4、家庭组成的变化

例如离婚、分居、婚外恋和结婚年龄的推迟,导致了单亲家庭的出现和转变,而这些家庭很显然收入要低。同时,高收入男性和高收入女性的结合比例也在增加,这更加剧了高收入与低收入家庭之间的差距。

5、人口统计学方面的变化

美国技能雇员和非技能雇员在劳动力供给组成中的变化,主要与20世纪70-80年代婴儿高峰期出生的劳动力,以及妇女劳动力涌入劳动力市场有关。

缺乏经验和技术的工人数目的上升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联系,可以从两个方面观察和认识。

第一,这一数量上升会提高所有产业的低工资雇员相对于高工资雇员的比例。 第二,在各个低工资劳动力市场中,年轻雇员和缺乏经验的女工的增加,会降低这些市场中雇员的相对收入。

6、全球化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由于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流动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发达国家的高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拥有者从经济全球化中受益,而非熟练技术工人因受到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竞争而受到损害。

发展中国家的高人力资本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得利益,其收入在较低的起点上得到增长,国内的一些技术和非技术工人由于其较低的劳动力成本而获得收益。但农业部门很难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利益。

小结: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是影响工资和就业的基本力量

二、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

1、经济增长和发展

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明显的扩大了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农业和非农业劳动人口之间收入的差距上。

在城镇经济中,国有经济本身由于发展而引起的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要远远小于非国有经济由于制度和政策因素所引起的差距扩大。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极大扩大了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国民经济不同产业发展不平衡,也是导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

地区工资差别与地区间在经济增长速度(可以用地区人均国民收入衡量)、制造业的发展程度(制造业中的就业人数)、与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地区平均教育水平)等有关。

2、制度或体制性因素

主要集中表现在行业性垄断经营、制度外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这三个方面对工资水平的影响上。

行业垄断性经营的形成,既有生产要素占有的初始不平等的原因,也有制度障碍的原因。

从1989年开始,行业工资差别基本上保持升幅。在竞争性的市场条件下,行业间工资差别是由行业的产品供求状况、劳动力供求状况、行业资本构成的不同、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差异等主要因素所引起的。但是在非竞争性市场,垄断利润往往是行业工资差别的主要来源。

3、政策性因素

主要涉及到税收、农副产品价格调整、住房改革、灵活的工资体制、事业单位创收等方面的政策的制定与出台,对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有着重要的影响。

税收政策: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低于城镇居民,而税收远高于城镇居民,强化了收入不均等程度。

国家对农副产品价格的控制会直接影响到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幅度。

公有住房的分配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单位职工之间、不同地区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均等问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政府为调动单位和个人积极性的“创收”政策,鼓励行政事业单位增加单位收入。“制度外收入”有效解释了单位间职工收入的差距。

4、劳动力市场因素

主要涉及到劳动力供求状况、劳动力流动以及教育和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

劳动力供求状况:高级管理人才和高新技术人才稀缺,普通劳动力,出现“无限供给”的局面,普通劳动者的市场价格出现向下竞争态势,加剧了劳动力市场上的收入的两极分化。

劳动力流动:农村劳动力流动,特别是向城镇的流动,会有助于缩小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同时,这种流动增加了城镇劳动力市场中非技术劳动力的供给,压低了工资率,从而扩大了与技术工人间的收入差距。

教育收益率和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在劳动力收入中的作用,通常是通过受教育年限和“工作经验”体现的。

13.经济转型时期就业政策分析

1.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扩大国民经济总量来拉动就业需求。

2.积极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促进生产和就业规模的扩张

3.建立适合国情的培训就业制度

4.加快完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这不但有利于缓解结构性失业问题,也会部分发挥其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功能。

5.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劳动力的合法流动提供制度保证。

6.加快发展以民营经济为主的中小企业。

14.我国目前失业原因分析

1.劳动力供给方面的原因

1) 人口数量大。我国人口总量大,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约占世

界劳动力总量的1/4以上。由于我国人口总量大,还在不断增加,导致我国劳动力供给量过大,且长期持续增长。就业供给量大大超过就业需求量。

2) 劳动力素质较低。劳动力素质,特别是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是决定劳动生产率

的主要因素,而教育优势是提高劳动力素质的主要途径。

3) 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参与率指标在研究和确定一个国家人力资源的规模和构

成因素以及预测未来劳动力供给时具有重要作用,他也可以用来了解不同类别的人口群体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行为。

4) 农村劳动力比重大。我国农村经济是典型的劳动力过剩经济,尤其是农村实

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随着农村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农村部门就业比重迅速下降,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

2. 劳动需求方面的原因

1) 经济增长。改革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属于“资本驱动型,物质资本

增长率大大超过劳动要素和人力资本要素增长率。

2) 经济转型时期。在转型期间,国有经济占总就业人口比重下降,非国有经

济比重开始上升,但还无法吸纳从国有经济中分离出来的全部失业人口,总失业率明显上升

3) 资本有机构成。各生产部门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是由于竞争造成的技

术进步的原因。技术进步会加剧结构性失业,结构变动较快时期正是失业高峰期。我国正处于大规模结构调整过程中。

4) 产业结构变动。农业部门由新增就业机会主渠道之一变为排斥劳动就业的

主要部门;

就业结构变动呈加速过程;制造业已由“短缺经济”向“供大于求”类型转变

3.中国具体的历史文化背景对中国特色失业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


相关内容

  • 论集体所有权与集体所有制实现的经营形式
  •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9ask.cn/souask/ 论集体所有权与集体所有制实现的经营形式 在关于所有权与所有制的关系问题上,社会主义民法学理论认为,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反映,所有权是由所有制决定的,所有制的性质和形式决定着所有权的性质和内容, ...

  • 第三章 生产要素市场
  • <市场经济概论>(3)生产要素市场一 第三章  生产要素市场 生产要素从实体角度看,包括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的配置不是以计划为基础,而是以市场为基础.因此,每一种生产要素必须有与其相适应的资源配置市场. 一.劳动力市场 (一)劳动力市场的客观性 在我国社会主 ...

  •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当代社会主义
  • 作者:李步青 宁夏党校学报 2002年05期 中图分类号:F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21(2002)02-0024-04 商品经济是当代社会的基础.无论哪一个国家和地区,无论实行什么社会制度,都不能脱离这个基础.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占有的私人性之间 ...

  • 经济基础3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经济师考试内容:实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掌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表现在(多选题): ①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②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要求. 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理有效运行的需要. ④是使微观经济活动符合宏观经济目标的需要 (一) ...

  •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条件及其运行规则
  • 作者:胡炳麟 理论学习月刊 1996年05期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过渡性的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直接经济条件. 党的十四大确认,中国经济体制必须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这是我们党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又一重大贡献. 要直接证 ...

  • 专题八:剩余价值规律及其现实意义
  • 专题十:剩余价值规律及其现实意义 一.剩余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必然出现资本所有者雇佣工人进行商品生产的生产关系,这就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而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和货币转化为资本为前提的. (一)劳动力成 ...

  • 对按劳分配的几点认识
  • 作者:董全海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1999年02期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行按劳分配,是近几年经济理论界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认为,在解决这一问题之前,应当先解决对按劳分配的含义.实行按劳分配的条件.按劳分配的地位.按劳分配的社会性质等等的认识问题. 一.按劳分配的含义 从近几年的争论看,人 ...

  •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 当前,无论是经济研究还是经济建设,都带有一种明显的倾 向,即过分注重生产力而忽视生产关系研究和建设.这种倾向应 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生产力,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来说十分重 要,因此把它作为标准提出来加以强调是没有什么异议的.但是 ,我们应该弄清楚,至少理论界应首先弄清楚,生产力是判断什 么的标准.我的 ...

  • 第四章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
  •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懂得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认清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形式的性质与作用:懂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