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医学

授课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学时与学分:总学时为76(理论课56学时,见习课20学时),学分5

一、 课程课程性质和目的

中医学是中国的传统医学,与古印度、古希腊医学一样,是人类较早形成体系的传统医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它传统医学逐步退出了防病治病的主要舞台,但中医学却独辟溪径,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与发扬下,延续到今天,并不断发展壮大。与现代医学并重,已成为维护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卫生力量,并在世界有着较大影响。中医学与现代西方医学不同,它运用朴素的唯物辩证法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然后进行宏观上的把握与概括,具有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医学主要内容包括阴阳、五行、藏象、气血、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中药、方剂、针灸等学说。这些理论明显有别于现代西方医学,具有鲜明的特色。西医院校开设中医学这门课程,其目的一是初步了解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开阔学术视野,熏陶灿烂的中医文化,二是初步奠定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促进中西医的交流与结合。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 导论 (一)目标要求

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2、了解中医学的历史沿革、认知及思维方法、中医学的发展与展望 (二)教学方法:课堂、音像教学 (三)教学时数:1 (四)主要内容

1、 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一)目标要求

1、 掌握阴阳的定义及阴阳之间之相互关系 2、 熟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 了解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二)教学方法:课堂 (三)教学时数:2 (四)主要内容

第一节 阴阳学说 第二节 五行学说

第三章 藏象学说 (一)目标要求

1、 掌握藏象的基本概念及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

2、 掌握心、肺、脾、肝、肾的主要生理功能、系统连属及其病理表现 3、 掌握胃、胆、大肠、小肠、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病理表现 4、 熟悉奇恒之腑的概念

5、 掌握精、气、血、津液的概念、生成、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6、 了解体质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体质学说的应用。 (二)教学方法:课堂 (三)教学时数:9 (四)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脏腑

第三节 精、气、血、津液 第四节 体质 第四章 病因病机 (一)目标要求

1、 掌握六淫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2、 掌握瘀血、痰饮的概念及致病特点 3、 熟悉七情的致病特点 4、 了解饮食的致病特点

5、 了解疾病发生的基本病理机制 (二)教学方法:课堂 (三)教学时数:6 (四)主要内容

第一节 病因

一、外感致病因素 二、内伤致病因素 三、其它致病因素

第二节 病机 第五章 四诊 (一)目标要求

1、 掌握正常面色及五种病色的特征与主病

2、 掌握正常舌象及常见病态舌象的特征与主病(淡白舌、红舌、绛舌、青紫舌、老

舌、嫩舌、胖舌、瘦舌、芒刺舌、裂纹舌、齿印舌;厚苔、薄苔、润苔、燥苔、腐苔、腻苔、白苔、黄苔、灰苔、黑苔、剥苔)

3、 掌握正常脉象及常见病态脉象的特征与主病(浮、沉、迟、数、细、滑、涩、弦、

虚、实、促、结、代)

4、 掌握望舌及切脉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5、 熟悉问诊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6、 熟悉望神的内容及意义 7、 了解闻诊的概念及基本内容

8、 了解望形体、望动态、望头面、五官、望颈项躯体、望皮肤、望毛发的临床意义 (二)教学方法:课堂、见习 (三)教学时数:5 (四)主要内容

第一节 望诊(望神、望色、望舌) 第三节 问诊

第四节 切诊(脉诊) 第六章 辨证 (一)目标要求

1、 掌握八纲辨证各个证型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2、 掌握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要点 3、 掌握脏腑辨证23个证型的辨证要点 4、 了解卫气营血辨证各个证型的辨证要点 (二)教学方法:课堂、见习 (三)教学时数:10 (四)主要内容

第一节 八纲辨证 第二节 脏腑辨证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心气虚、心阳虚、心血虚、心阴虚、心血瘀阻)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肺气虚、肺阴虚、风寒束肺、风热犯肺、痰湿阻肺、大肠结

热)

三、脾与胃病辨证(脾气虚、脾阳虚、胃阴虚、食滞胃脘)

四、肝与胆病辨证(肝气郁结、肝阴虚、肝阳上亢、肝胆湿热)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肾阳虚、肾气不固、肾阴虚、膀胱湿热)

第七章 防治原则与治法 (一)目标要求

1、 掌握治病求本、养生与预防、调整阴阳、扶正祛邪的基本内容 2、 熟悉八法的概念、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方法:课堂 (三)教学时数:2 (四)主要内容

第一节 防治原则 第二节 治法

第八章 中药 (一)目标要求

一、掌握中药四气五味的概念及其与功效关系

二、掌握中药的分类及各类中药的共同功效及常用中药名称 三、掌握57味中药的功效、主治 四、熟悉中药的使用方法 五、了解中药炮制 (二)教学方法:课堂 (三)教学时数:8 (四)主要内容

第一节 中药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中药分类及常用中药

一、解表药:

(一)辛温解表药:麻黄、桂枝、防风 (二)辛凉解表药:柴胡、薄荷、菊花

二、祛风湿药:独活、秦艽 三、祛湿药:

(一)化湿燥湿药:藿香、苍术 (二)利水渗湿药:茯苓

(三)清热利湿药:茵陈、金钱草

四、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栀子 (二)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 (三)清热凉血药:生地、牡丹皮 (四)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

五、消导药:山楂、鸡内金

七、泻下药(一)攻下药:大黄、芒硝 八、祛痰止咳平喘药:

(一)清热化痰药:贝母 (二)温化寒痰药:半夏

(三)止咳平喘药:苦杏仁、桔梗

九、温里药:附子、干姜、肉桂 十、理气药:陈皮、枳实 十一、理血药:(一)活血药:川芎、丹参、桃仁、红花

(二)止血药:三七

十二、补益药:

(一)补气药:人参、黄芪、白术、甘草 (二)补血药:熟地黄、当归、白芍、枸杞子 (三)补阴药:沙参、麦冬 (四)补阳药:鹿茸、杜仲 十三、固涩药

(一)收敛止汗药:五味子 (三)涩精缩尿药:山茱萸

十四、平肝息风药:天麻、钩藤

第九章 方剂 (一)目标要求

1、 掌握方剂的组成原则及其变化

2、 掌握18首方剂的药物组成、功效、主治病证 3、 了解方剂的剂型 (二)教学方法:课堂 (三)教学时数:4 (四)主要内容

第一节 方剂基本知识 一、方剂的组成及其变化

第二节 方剂的分类及常用方剂 一、解表剂:麻黄汤、银翘散

二、治风剂:独活寄生汤、天麻钩腾饮 三、祛湿剂:藿香正气散、茵陈蒿汤 四、清热剂:白虎汤 五、和解剂:小柴胡汤 六、消导剂:保和丸 八、泻下剂:大承气汤

九、化痰止咳平喘剂:二陈汤 十、温里剂:理中丸

十一、理气剂:柴胡疏肝散 十二、理血剂:血府逐瘀汤

十三、补益剂:四君子汤、四物汤、六味地黄丸、肾气丸

第十章 针灸 (一)目标要求

1、 掌握经络的含义、命名和脏腑经络络属关系、分布走向交接规律。 2、 熟悉针灸的基本操作方法

3、 熟悉腧穴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主治规律 4、 熟悉腧穴的定位法

5、 熟悉39个穴位的定位及主治

(二)教学方法:课堂 (三)教学时数:9 (四)主要内容

第一节 腧穴

一、腧穴的基本概念 二、腧穴的分类 三、腧穴的主治规律 五、腧穴的定位法 第二节 常用经穴

手太阴肺经: 尺泽、列缺

十四、平肝息风药:天麻、钩藤

第九章 方剂

(一)目标要求

1、 掌握方剂的组成原则及其变化

2、 掌握18首方剂的药物组成、功效、主治病证

3、 了解方剂的剂型

(二)教学方法:课堂

(三)教学时数:4

(四)主要内容

第一节 方剂基本知识

一、方剂的组成及其变化

第二节 方剂的分类及常用方剂

一、解表剂:麻黄汤、银翘散

二、治风剂:独活寄生汤、天麻钩腾饮

三、祛湿剂:藿香正气散、茵陈蒿汤

四、清热剂:白虎汤

五、和解剂:小柴胡汤

六、消导剂:保和丸

八、泻下剂:大承气汤

九、化痰止咳平喘剂:二陈汤

十、温里剂:理中丸

十一、理气剂:柴胡疏肝散

十二、理血剂:血府逐瘀汤

十三、补益剂:四君子汤、四物汤、六味地黄丸、肾气丸

第十章 针灸

(一)目标要求

1、 掌握经络的含义、命名和脏腑经络络属关系、分布走向交接规律。

2、 熟悉针灸的基本操作方法

3、 熟悉腧穴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主治规律

4、 熟悉腧穴的定位法

5、 熟悉39个穴位的定位及主治

(二)教学方法:课堂

(三)教学时数:9

(四)主要内容

第一节 腧穴

一、腧穴的基本概念

二、腧穴的分类

三、腧穴的主治规律

五、腧穴的定位法

第二节 常用经穴

手太阴肺经: 尺泽、列缺

手阳明大肠经:合谷、曲池、肩髃、迎香

足 阳 明胃经:颊车、地仓、天枢、足三里

足 太 阴脾经: 三阴交、阴陵泉

手 少 阴心经: 神门

手太阳小肠经: 后溪、听宫

足太阳膀胱经: 睛明、肾俞、委中、承山

足 少 阴肾经: 涌泉、太溪

手厥阴心包经: 曲泽、内关

手少阳三焦经: 外关、翳风

足 少 阳胆经: 风池、环跳、阳陵泉

足 厥 阴肝经: 太冲

督 脉: 命门、大椎、百会、人中

任 脉: 关元、气海、承浆

经 外 奇 穴: 印堂、太阳、四神聪

第四节 针灸方法

一、针法

二、灸法

四、参考书籍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中医学》第八版、高鹏翔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医学教研室

《中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医学

授课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学时与学分:总学时为76(理论课56学时,见习课20学时),学分5

一、 课程课程性质和目的

中医学是中国的传统医学,与古印度、古希腊医学一样,是人类较早形成体系的传统医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它传统医学逐步退出了防病治病的主要舞台,但中医学却独辟溪径,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与发扬下,延续到今天,并不断发展壮大。与现代医学并重,已成为维护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卫生力量,并在世界有着较大影响。中医学与现代西方医学不同,它运用朴素的唯物辩证法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然后进行宏观上的把握与概括,具有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医学主要内容包括阴阳、五行、藏象、气血、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中药、方剂、针灸等学说。这些理论明显有别于现代西方医学,具有鲜明的特色。西医院校开设中医学这门课程,其目的一是初步了解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开阔学术视野,熏陶灿烂的中医文化,二是初步奠定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促进中西医的交流与结合。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 导论 (一)目标要求

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2、了解中医学的历史沿革、认知及思维方法、中医学的发展与展望 (二)教学方法:课堂、音像教学 (三)教学时数:1 (四)主要内容

1、 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一)目标要求

1、 掌握阴阳的定义及阴阳之间之相互关系 2、 熟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 了解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二)教学方法:课堂 (三)教学时数:2 (四)主要内容

第一节 阴阳学说 第二节 五行学说

第三章 藏象学说 (一)目标要求

1、 掌握藏象的基本概念及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

2、 掌握心、肺、脾、肝、肾的主要生理功能、系统连属及其病理表现 3、 掌握胃、胆、大肠、小肠、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病理表现 4、 熟悉奇恒之腑的概念

5、 掌握精、气、血、津液的概念、生成、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6、 了解体质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体质学说的应用。 (二)教学方法:课堂 (三)教学时数:9 (四)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脏腑

第三节 精、气、血、津液 第四节 体质 第四章 病因病机 (一)目标要求

1、 掌握六淫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2、 掌握瘀血、痰饮的概念及致病特点 3、 熟悉七情的致病特点 4、 了解饮食的致病特点

5、 了解疾病发生的基本病理机制 (二)教学方法:课堂 (三)教学时数:6 (四)主要内容

第一节 病因

一、外感致病因素 二、内伤致病因素 三、其它致病因素

第二节 病机 第五章 四诊 (一)目标要求

1、 掌握正常面色及五种病色的特征与主病

2、 掌握正常舌象及常见病态舌象的特征与主病(淡白舌、红舌、绛舌、青紫舌、老

舌、嫩舌、胖舌、瘦舌、芒刺舌、裂纹舌、齿印舌;厚苔、薄苔、润苔、燥苔、腐苔、腻苔、白苔、黄苔、灰苔、黑苔、剥苔)

3、 掌握正常脉象及常见病态脉象的特征与主病(浮、沉、迟、数、细、滑、涩、弦、

虚、实、促、结、代)

4、 掌握望舌及切脉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5、 熟悉问诊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6、 熟悉望神的内容及意义 7、 了解闻诊的概念及基本内容

8、 了解望形体、望动态、望头面、五官、望颈项躯体、望皮肤、望毛发的临床意义 (二)教学方法:课堂、见习 (三)教学时数:5 (四)主要内容

第一节 望诊(望神、望色、望舌) 第三节 问诊

第四节 切诊(脉诊) 第六章 辨证 (一)目标要求

1、 掌握八纲辨证各个证型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2、 掌握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要点 3、 掌握脏腑辨证23个证型的辨证要点 4、 了解卫气营血辨证各个证型的辨证要点 (二)教学方法:课堂、见习 (三)教学时数:10 (四)主要内容

第一节 八纲辨证 第二节 脏腑辨证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心气虚、心阳虚、心血虚、心阴虚、心血瘀阻)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肺气虚、肺阴虚、风寒束肺、风热犯肺、痰湿阻肺、大肠结

热)

三、脾与胃病辨证(脾气虚、脾阳虚、胃阴虚、食滞胃脘)

四、肝与胆病辨证(肝气郁结、肝阴虚、肝阳上亢、肝胆湿热)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肾阳虚、肾气不固、肾阴虚、膀胱湿热)

第七章 防治原则与治法 (一)目标要求

1、 掌握治病求本、养生与预防、调整阴阳、扶正祛邪的基本内容 2、 熟悉八法的概念、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方法:课堂 (三)教学时数:2 (四)主要内容

第一节 防治原则 第二节 治法

第八章 中药 (一)目标要求

一、掌握中药四气五味的概念及其与功效关系

二、掌握中药的分类及各类中药的共同功效及常用中药名称 三、掌握57味中药的功效、主治 四、熟悉中药的使用方法 五、了解中药炮制 (二)教学方法:课堂 (三)教学时数:8 (四)主要内容

第一节 中药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中药分类及常用中药

一、解表药:

(一)辛温解表药:麻黄、桂枝、防风 (二)辛凉解表药:柴胡、薄荷、菊花

二、祛风湿药:独活、秦艽 三、祛湿药:

(一)化湿燥湿药:藿香、苍术 (二)利水渗湿药:茯苓

(三)清热利湿药:茵陈、金钱草

四、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栀子 (二)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 (三)清热凉血药:生地、牡丹皮 (四)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

五、消导药:山楂、鸡内金

七、泻下药(一)攻下药:大黄、芒硝 八、祛痰止咳平喘药:

(一)清热化痰药:贝母 (二)温化寒痰药:半夏

(三)止咳平喘药:苦杏仁、桔梗

九、温里药:附子、干姜、肉桂 十、理气药:陈皮、枳实 十一、理血药:(一)活血药:川芎、丹参、桃仁、红花

(二)止血药:三七

十二、补益药:

(一)补气药:人参、黄芪、白术、甘草 (二)补血药:熟地黄、当归、白芍、枸杞子 (三)补阴药:沙参、麦冬 (四)补阳药:鹿茸、杜仲 十三、固涩药

(一)收敛止汗药:五味子 (三)涩精缩尿药:山茱萸

十四、平肝息风药:天麻、钩藤

第九章 方剂 (一)目标要求

1、 掌握方剂的组成原则及其变化

2、 掌握18首方剂的药物组成、功效、主治病证 3、 了解方剂的剂型 (二)教学方法:课堂 (三)教学时数:4 (四)主要内容

第一节 方剂基本知识 一、方剂的组成及其变化

第二节 方剂的分类及常用方剂 一、解表剂:麻黄汤、银翘散

二、治风剂:独活寄生汤、天麻钩腾饮 三、祛湿剂:藿香正气散、茵陈蒿汤 四、清热剂:白虎汤 五、和解剂:小柴胡汤 六、消导剂:保和丸 八、泻下剂:大承气汤

九、化痰止咳平喘剂:二陈汤 十、温里剂:理中丸

十一、理气剂:柴胡疏肝散 十二、理血剂:血府逐瘀汤

十三、补益剂:四君子汤、四物汤、六味地黄丸、肾气丸

第十章 针灸 (一)目标要求

1、 掌握经络的含义、命名和脏腑经络络属关系、分布走向交接规律。 2、 熟悉针灸的基本操作方法

3、 熟悉腧穴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主治规律 4、 熟悉腧穴的定位法

5、 熟悉39个穴位的定位及主治

(二)教学方法:课堂 (三)教学时数:9 (四)主要内容

第一节 腧穴

一、腧穴的基本概念 二、腧穴的分类 三、腧穴的主治规律 五、腧穴的定位法 第二节 常用经穴

手太阴肺经: 尺泽、列缺

十四、平肝息风药:天麻、钩藤

第九章 方剂

(一)目标要求

1、 掌握方剂的组成原则及其变化

2、 掌握18首方剂的药物组成、功效、主治病证

3、 了解方剂的剂型

(二)教学方法:课堂

(三)教学时数:4

(四)主要内容

第一节 方剂基本知识

一、方剂的组成及其变化

第二节 方剂的分类及常用方剂

一、解表剂:麻黄汤、银翘散

二、治风剂:独活寄生汤、天麻钩腾饮

三、祛湿剂:藿香正气散、茵陈蒿汤

四、清热剂:白虎汤

五、和解剂:小柴胡汤

六、消导剂:保和丸

八、泻下剂:大承气汤

九、化痰止咳平喘剂:二陈汤

十、温里剂:理中丸

十一、理气剂:柴胡疏肝散

十二、理血剂:血府逐瘀汤

十三、补益剂:四君子汤、四物汤、六味地黄丸、肾气丸

第十章 针灸

(一)目标要求

1、 掌握经络的含义、命名和脏腑经络络属关系、分布走向交接规律。

2、 熟悉针灸的基本操作方法

3、 熟悉腧穴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主治规律

4、 熟悉腧穴的定位法

5、 熟悉39个穴位的定位及主治

(二)教学方法:课堂

(三)教学时数:9

(四)主要内容

第一节 腧穴

一、腧穴的基本概念

二、腧穴的分类

三、腧穴的主治规律

五、腧穴的定位法

第二节 常用经穴

手太阴肺经: 尺泽、列缺

手阳明大肠经:合谷、曲池、肩髃、迎香

足 阳 明胃经:颊车、地仓、天枢、足三里

足 太 阴脾经: 三阴交、阴陵泉

手 少 阴心经: 神门

手太阳小肠经: 后溪、听宫

足太阳膀胱经: 睛明、肾俞、委中、承山

足 少 阴肾经: 涌泉、太溪

手厥阴心包经: 曲泽、内关

手少阳三焦经: 外关、翳风

足 少 阳胆经: 风池、环跳、阳陵泉

足 厥 阴肝经: 太冲

督 脉: 命门、大椎、百会、人中

任 脉: 关元、气海、承浆

经 外 奇 穴: 印堂、太阳、四神聪

第四节 针灸方法

一、针法

二、灸法

四、参考书籍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中医学》第八版、高鹏翔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医学教研室


相关内容

  • 医学研究生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 摘要: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是医学科学重要的基础学科和方法学科,是各医学专业研究生的重要公共课程.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医学研究生的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现状发现,国外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内容丰富.注重课程前沿性和创新性.课程实施方法灵活.教学管理更严格.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调整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

  • 中医学本科教学大纲
  • 课程教学大纲 南 阳 医 学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中医学/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及类别: 德育课□ 公共课□ 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选修课□ 学时学分:90学时 学分 考核类别: 考试□考查□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专 ...

  • 医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建设的思考
  • 蒙器黧氧7衄幽 2∞8年9月上总第120期\坠璺些苎些曼墅坠i曼垡 关于<生物医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建设的思考 杨春兰 吴水才 白燕萍 高宏建 摘要:<生物医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通过调研国内外生物医学工程系该课程的教研情况,从教学目标.教学 ...

  •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思考
  • 摘要:<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是生物医学工程等医工结合专业的医学基础类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内容体量大等特点,如何高效完成教学任务,且达到专业培养的知识要求,是该课程教学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提出突出医工结合特色.部分章节开展教师指导下的自学.重视实验教学及改革考核模式等措施 ...

  • 南方医科大学精品课程
  • 附件2: 南方医科大学精品课程 申报表 推荐单位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课程名称 现代医学影像技术与图像处理 课 程 层 次 本科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生物医学工程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生物医学工程 课程负责人 陈武凡 申报日期 2006.04 南方医科大学 二ΟΟ六年 四月 五日 填 写 要 求 一. 请 ...

  • [中医学基础概论]教材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 摘要:<中医学基础概论>为我校针对非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中医必修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教学内容存在知识点繁多,不同章节内容重复,前后内容衔接不好等问题.因此,对于该门课程的教材编写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提高中医院校非医学专业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医学基础概论:教材建设:非医学专业 中图分 ...

  • 临床中医学课程标准
  • 供临床专业 <中医学>课程标准 <中医学>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课程概述 一.课程名称 <中医学> 二.学时与适用对象 课程总计72学时,其中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8学时.本标准适用于临床专业. 三.课程性质地位 中医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通过学习祖国医学的 ...

  • 高职医学院学生对养生保健体育教学评价的调查研究_陈胜
  • 第11卷 第10期 2009 年 10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1 No. 10 Oct . ,2009 高职医学院学生对养生保健体育教学评价的调查研究 陈 胜,张平波,谢万兰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湖北 ...

  • 天津医科大学精品课程申报表-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
  • 总编号: 天津医科大学精品课程 申请表 课程名称推荐单位(盖章)填表时 间2006年 4月 11日 天津医科大学教务处制 填表说明 1.本表用钢笔填写,也可直接打印,不要以剪贴代填.字迹要求 清楚.工整. 2.封面总编号由教务处统一编写.3.所填内容必须真实.可靠. 4.教学论文及著作一栏中,均为已 ...

  • _医学物理学_医用物理部分课程内容的整合
  • -1565-2009年11月第26卷第6期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Nov .,2009Vol.26.No.6 <医学物理学>医用物理部分课程内容的整合 张鹏程,吴静,朱本超(郧阳医学院数理教研室,湖北十堰442000) 摘要: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物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