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秦统一中国

9.秦统一中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基本情况。

2.知道秦开创皇帝制度,推行郡县制,并建立一套官僚体制。

3.掌握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修筑驰道,连接长城等加强和巩固统一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

1.自学和分组讨论“秦朝完成统一的原因”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提高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识读《秦朝疆域图》,提高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秦灭六国符合历史的潮流和人民的愿望,是历史的进步。

2.通过学习秦巩固统一的措施,了解这些措施对促进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和交流的作用,以及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

3.通过学习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认识秦始皇在统一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秦的统一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以及作用。

突破方法

通过历史剧、历史故事,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历史场景中分析各种措施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这个概念以及秦始皇的统一措施产生的深远影响。 突破方法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当的从政治上的强权统治和经济、文化上的促进作用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让学生能较全面地认识统一措施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互动法、情景教学法、启发教学法等。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问题探究法、小组讨论法、体验式学习法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途径查找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课外阅读,编演历史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秦王扫六合》,并配以秦始皇画面和李白《古风》诗句。

教师讲解:大家在音乐里听到的歌词,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古风》中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笔下这位扫六合、决浮云的人物是何许人呢?(生答:秦王)是的,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秦始皇雄才大略,一生创造了很多宏伟、彪炳千秋的伟绩,今天我们就走进他,一起来学习第九课《秦统一中国》。

二、自主学习,构建知识

自学要求:依据下列问题自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列出知识结构,并将自学中发现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以备交流。

1.归纳秦灭六国的条件。

2.秦朝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以及意义。

3.秦朝为加强封建,统治在中央和地方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4.秦朝为巩固统一在文化上经济上交通上和军事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5.你知道秦长城的起止点吗?

6.在地图上找出秦朝的疆域四至。

三、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生生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

师生合作:共同探究解决本课的重难点问题。

(一)秦灭六国,课件展示《战国形势图》,要求学生思考探究,秦为什么能够兼并六国实现统一?

教师点拨:(1)民心所向。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灾难,也不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交流。因此结束战争实现国家统一是当时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2)秦具备了灭六国的实力,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经过长平之战,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的进攻。(3)秦王嬴政善于用人,教师强调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在这个时间之前,秦国被叫做秦国,在此时间之后,秦国应被叫秦朝,定都咸阳。秦王嬴政登上了统一国家的最高宝座。

2.课件展示《秦朝疆域图》,指导学生结合地图指出疆域四至。

分组探究:秦朝统一的意义,小组讨论,每组选一代表回答。

教师点拨:(1)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秦的统一,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过渡: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秦国经历了漫长的一百多年的兼并战争,最终在军事上完成了统一大业,面对空前广阔的疆土,秦王嬴政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统一呢?让我们了解秦王的困惑。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秦始皇的烦恼一:如何更有效地加强国家统治,把全国各地的权利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1.欣赏历史短剧《朝会》,思考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秦王:我自起兵以来,南征北战,东挡西杀,一统天下建立千秋基业家。今与大家商议,国军该如何称呼?

李斯(满脸堆笑):大王的丰功伟绩,更古未有,即使三皇五帝也不能与大王相比。

秦王眼前一亮:妙哉妙哉,那就称皇帝吧,我就是秦始皇,子孙后代代代相传,以至千世万世,我自称朕,朕还要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职。

大臣:大王,哦不(轻拍自己的嘴巴)皇上,这三个官职具体负责什么呢?

秦始皇:李爱卿,你来替朕给大家解释一下吧。

李斯:丞相主管全国的行政事务,太尉总领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大臣二:皇帝,地方上应该如何处理?现在诸侯刚刚消灭,特别是燕楚齐三国离咸阳很远,不在那里封几个王不行,请皇上把几位皇子分封到那里。

李斯:周武王建立周朝的时候封了不少诸侯,到了后来,像

冤家一样,互相残杀,周天子也没法禁止。可见分封的办法

不好,不如在全国设立郡县。

秦始皇:正和朕意,从此废除分封,设立郡县。退朝。

2.引导学生认真分析下图,试着解释图片内容,理解“封建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含义。

教师点拨,由此图可以看出,从皇帝到地方有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秦始皇通过郡县制把地方上的权力集中到中央,这就是中央集权;又通过中央的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在把权力集中到自己一人手中,这就是君主专制。这样就形成了封建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这套封建官僚制度造就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皇帝是权利的中心,这套封建官僚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引导学生结合西周的分封制,进一步比较区分:西周的分封制,按血缘的亲疏实行世袭制,秦朝的郡县制则是朝廷任免,不得世袭。

引导学生结合王夫之的名言(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势之所趋,岂非礼而能然哉)归纳秦朝政治制度的影响。

师生共同归纳:秦朝的政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与领土完整,有利于加强君主的权力。秦始皇的烦恼二:

1.多媒体展示历史故事《秦始皇出巡记》,学生结合秦朝在文化、经济、交通、军事方面巩固统一的措施,思考如何帮助秦始皇解决微服出巡中的遇到的困难。

为了更好的治理国家,秦始皇决定要进行一次微服私访。秦始皇的车队进入以前韩国的地界,韩国修了许多路障,韩国的道路只能供韩国的两辆车并行,大秦国的车辆大,发生了拥堵现象,秦始皇发怒了,立即传下旨意,命当地的县令尽快修路。

车队继续前行不久车队到了前楚国的都城,城市很繁华,他们就出去逛街。秦始皇看到了一个他没吃过的东西,叫大臣去买一斤来尝一尝。很快,大臣两手空空的回来了,说这里的商人不收他们的圆形方孔钱,他们只收本地的钱。秦始皇骂他蠢才,又派人去买,很快,大臣买了回来,另一大臣问一斤怎么这么少?这里的尺寸、斤两、升斗的标准和咱们那里都不同,买的东西就少了。

秦始皇大怒,要求回宫,车队回到韩国的地界又堵了。秦始皇问:“怎么道路问题还没有解决?是谁敢不服从我的旨意?”大臣回答:“回禀陛下,因为字体不同,咱们的字本地官员不认识,而微通晓各国语言的官员出差了,所以当地的县令不知道陛下下的旨意是什么意思,也就没修路了。”

秦始皇勃然大怒:“这样怎么行?一定尽快解决,解决不了,你们就等着砍头吧。”

2.师生共同认定:道路不通时,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并开凿灵渠;文字不同时,统一文字,将小篆颁行全国;钱币不同时,统一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度量衡不同时,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

引导学生归纳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巩固了中央集权。

秦始皇的烦恼三:北方的匈奴虎视眈眈,不时南下侵扰,怎样才能巩固来之不易的统一?

1.课件出示“秦长城示意图”,指导学生指出东西起止点,进一步学会识图。

2.师生归纳总结:军事上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抵匈奴。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在中国历代皇帝中没有比秦始皇更富有争议性的皇帝了。有些学者是只为一个英雄,而另一些学者则视其为一个罪人。结合下列史料分析荆轲到底该不该刺杀秦王,我们又该如何看待秦始皇呢?请说出你的观点。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司马迁:刻薄寡恩,心如虎狼。

思路引导,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小组讨论,共同形成答案。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对历史人物评价的问题。评价历史人物要抓住其事地一分为二进行,既要肯定其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其消极的一面。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是耐人寻味的。有人称他是“千古一帝”,有人却称他是暴君,我们可以利用秦灭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和统一巩固的措施来说明

他是否是千古一帝;利用课外搜集的史料,焚书坑儒、严刑酷罚等史实来说明他是暴君,从而进行全面的评价。

五、反思总结,能力提升

播放秦统一六国的视频及相关音乐教师有感情地朗读

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很长一段时间是一个诸侯林立、纷争四起的世界。列国之间独立、封闭割据,他们有自己的文字,货币。

后来秦始皇横空出世,他凭借强大的国家实力,驱动万乘战车,统帅千万兵,马踏平了列国间的关隘,构筑起统一的长城。他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统一。他不仅是地域的统一,而且是文化和精神上的统一。

从此以后,虽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统一成为中华大地上的主色调,而分裂、战争仅仅是历史上简短的小插曲。

板书:

9.秦统一中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基本情况。

2.知道秦开创皇帝制度,推行郡县制,并建立一套官僚体制。

3.掌握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修筑驰道,连接长城等加强和巩固统一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

1.自学和分组讨论“秦朝完成统一的原因”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提高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识读《秦朝疆域图》,提高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秦灭六国符合历史的潮流和人民的愿望,是历史的进步。

2.通过学习秦巩固统一的措施,了解这些措施对促进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和交流的作用,以及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

3.通过学习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认识秦始皇在统一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秦的统一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以及作用。

突破方法

通过历史剧、历史故事,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历史场景中分析各种措施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这个概念以及秦始皇的统一措施产生的深远影响。 突破方法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当的从政治上的强权统治和经济、文化上的促进作用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让学生能较全面地认识统一措施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互动法、情景教学法、启发教学法等。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问题探究法、小组讨论法、体验式学习法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途径查找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课外阅读,编演历史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秦王扫六合》,并配以秦始皇画面和李白《古风》诗句。

教师讲解:大家在音乐里听到的歌词,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古风》中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笔下这位扫六合、决浮云的人物是何许人呢?(生答:秦王)是的,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秦始皇雄才大略,一生创造了很多宏伟、彪炳千秋的伟绩,今天我们就走进他,一起来学习第九课《秦统一中国》。

二、自主学习,构建知识

自学要求:依据下列问题自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列出知识结构,并将自学中发现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以备交流。

1.归纳秦灭六国的条件。

2.秦朝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以及意义。

3.秦朝为加强封建,统治在中央和地方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4.秦朝为巩固统一在文化上经济上交通上和军事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5.你知道秦长城的起止点吗?

6.在地图上找出秦朝的疆域四至。

三、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生生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

师生合作:共同探究解决本课的重难点问题。

(一)秦灭六国,课件展示《战国形势图》,要求学生思考探究,秦为什么能够兼并六国实现统一?

教师点拨:(1)民心所向。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灾难,也不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交流。因此结束战争实现国家统一是当时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2)秦具备了灭六国的实力,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经过长平之战,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的进攻。(3)秦王嬴政善于用人,教师强调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在这个时间之前,秦国被叫做秦国,在此时间之后,秦国应被叫秦朝,定都咸阳。秦王嬴政登上了统一国家的最高宝座。

2.课件展示《秦朝疆域图》,指导学生结合地图指出疆域四至。

分组探究:秦朝统一的意义,小组讨论,每组选一代表回答。

教师点拨:(1)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秦的统一,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过渡: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秦国经历了漫长的一百多年的兼并战争,最终在军事上完成了统一大业,面对空前广阔的疆土,秦王嬴政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统一呢?让我们了解秦王的困惑。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秦始皇的烦恼一:如何更有效地加强国家统治,把全国各地的权利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1.欣赏历史短剧《朝会》,思考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秦王:我自起兵以来,南征北战,东挡西杀,一统天下建立千秋基业家。今与大家商议,国军该如何称呼?

李斯(满脸堆笑):大王的丰功伟绩,更古未有,即使三皇五帝也不能与大王相比。

秦王眼前一亮:妙哉妙哉,那就称皇帝吧,我就是秦始皇,子孙后代代代相传,以至千世万世,我自称朕,朕还要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职。

大臣:大王,哦不(轻拍自己的嘴巴)皇上,这三个官职具体负责什么呢?

秦始皇:李爱卿,你来替朕给大家解释一下吧。

李斯:丞相主管全国的行政事务,太尉总领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大臣二:皇帝,地方上应该如何处理?现在诸侯刚刚消灭,特别是燕楚齐三国离咸阳很远,不在那里封几个王不行,请皇上把几位皇子分封到那里。

李斯:周武王建立周朝的时候封了不少诸侯,到了后来,像

冤家一样,互相残杀,周天子也没法禁止。可见分封的办法

不好,不如在全国设立郡县。

秦始皇:正和朕意,从此废除分封,设立郡县。退朝。

2.引导学生认真分析下图,试着解释图片内容,理解“封建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含义。

教师点拨,由此图可以看出,从皇帝到地方有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秦始皇通过郡县制把地方上的权力集中到中央,这就是中央集权;又通过中央的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在把权力集中到自己一人手中,这就是君主专制。这样就形成了封建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这套封建官僚制度造就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皇帝是权利的中心,这套封建官僚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引导学生结合西周的分封制,进一步比较区分:西周的分封制,按血缘的亲疏实行世袭制,秦朝的郡县制则是朝廷任免,不得世袭。

引导学生结合王夫之的名言(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势之所趋,岂非礼而能然哉)归纳秦朝政治制度的影响。

师生共同归纳:秦朝的政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与领土完整,有利于加强君主的权力。秦始皇的烦恼二:

1.多媒体展示历史故事《秦始皇出巡记》,学生结合秦朝在文化、经济、交通、军事方面巩固统一的措施,思考如何帮助秦始皇解决微服出巡中的遇到的困难。

为了更好的治理国家,秦始皇决定要进行一次微服私访。秦始皇的车队进入以前韩国的地界,韩国修了许多路障,韩国的道路只能供韩国的两辆车并行,大秦国的车辆大,发生了拥堵现象,秦始皇发怒了,立即传下旨意,命当地的县令尽快修路。

车队继续前行不久车队到了前楚国的都城,城市很繁华,他们就出去逛街。秦始皇看到了一个他没吃过的东西,叫大臣去买一斤来尝一尝。很快,大臣两手空空的回来了,说这里的商人不收他们的圆形方孔钱,他们只收本地的钱。秦始皇骂他蠢才,又派人去买,很快,大臣买了回来,另一大臣问一斤怎么这么少?这里的尺寸、斤两、升斗的标准和咱们那里都不同,买的东西就少了。

秦始皇大怒,要求回宫,车队回到韩国的地界又堵了。秦始皇问:“怎么道路问题还没有解决?是谁敢不服从我的旨意?”大臣回答:“回禀陛下,因为字体不同,咱们的字本地官员不认识,而微通晓各国语言的官员出差了,所以当地的县令不知道陛下下的旨意是什么意思,也就没修路了。”

秦始皇勃然大怒:“这样怎么行?一定尽快解决,解决不了,你们就等着砍头吧。”

2.师生共同认定:道路不通时,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并开凿灵渠;文字不同时,统一文字,将小篆颁行全国;钱币不同时,统一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度量衡不同时,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

引导学生归纳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巩固了中央集权。

秦始皇的烦恼三:北方的匈奴虎视眈眈,不时南下侵扰,怎样才能巩固来之不易的统一?

1.课件出示“秦长城示意图”,指导学生指出东西起止点,进一步学会识图。

2.师生归纳总结:军事上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抵匈奴。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在中国历代皇帝中没有比秦始皇更富有争议性的皇帝了。有些学者是只为一个英雄,而另一些学者则视其为一个罪人。结合下列史料分析荆轲到底该不该刺杀秦王,我们又该如何看待秦始皇呢?请说出你的观点。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司马迁:刻薄寡恩,心如虎狼。

思路引导,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小组讨论,共同形成答案。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对历史人物评价的问题。评价历史人物要抓住其事地一分为二进行,既要肯定其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其消极的一面。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是耐人寻味的。有人称他是“千古一帝”,有人却称他是暴君,我们可以利用秦灭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和统一巩固的措施来说明

他是否是千古一帝;利用课外搜集的史料,焚书坑儒、严刑酷罚等史实来说明他是暴君,从而进行全面的评价。

五、反思总结,能力提升

播放秦统一六国的视频及相关音乐教师有感情地朗读

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很长一段时间是一个诸侯林立、纷争四起的世界。列国之间独立、封闭割据,他们有自己的文字,货币。

后来秦始皇横空出世,他凭借强大的国家实力,驱动万乘战车,统帅千万兵,马踏平了列国间的关隘,构筑起统一的长城。他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统一。他不仅是地域的统一,而且是文化和精神上的统一。

从此以后,虽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统一成为中华大地上的主色调,而分裂、战争仅仅是历史上简短的小插曲。

板书:


相关内容

  • 统一战线的时代解析
  •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统一战线称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从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作用的角度出发,将统一战线放在当今的时代中加以解析,阐明其时代内涵.地位和作为,对促成各界人士对统一战线的共识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统一战线:时代:解析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

  • 中国和平统一需要哪几个条件
  •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这是全球的共识,但是,台湾和大陆分治也是事实.邓小平说:中国一万年也要统一,这句话是中国几代领导人的心声,也是全体中国人的意志. 中国会怎么样统一?未来的事情谁也不好预测,总的来说,不外乎和平统一和武力统一.武力统一是中国竭力避免的选择,因为它对谁来说都是灾难,所以,中国在国家统 ...

  • 五次统一战线
  •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五次统一战线 中国的统一战线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壮大起来的.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决定了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和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的长期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有着不同的任务.内容和特点. 一.革命统一战线(国民革命 ...

  • 试论我国从革命的统一战线到爱国的统一战线的发展
  • 作者:蔡虹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1998年11期 统一战线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法宝之一,是全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今天,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更需要巩固.发展统一战线. 一.革命的统一战线是革命时代的产物 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如毛泽东.周恩 ...

  • 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 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第一节 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历史渊源) 爱国主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是一个国家民族意识和民族觉悟的集中反映.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中华民族自古 ...

  • 第十章"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 第十章 "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50年代中期,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主张的是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叶剑英 2. 湾问题的本质 ```A.中国的内政问题 B.中国同美国的关系问题 ...

  • 关于统一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标识的通知
  • 各企事业单位: 根据集团公司领导干部会议提出的“共同高举集团公司整体发展的大旗,打造统一品牌”的要求,经研究决定,从~年12月26日起,全集团公司系统使用共同标识,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及各企事业单位原有形象标识停止使用。现将统一使用共同标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统一标识工作的意义及指导原则 集团公司 ...

  • 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 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论文摘要: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光荣传统,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对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本文主要从祖国统一的实现方针以及科学构想的重要性方面论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关键词:统一 民族 ...

  • 历史上的台湾问题与今天台湾问题的对比研究
  • 历 史 上 的 台 湾 问 题 与 今 天 的 台 湾 问 题 的对比研究内容提要: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封建社会晚期的大清王朝时,曾经出现过一次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成功范例,而今天我们 同样面临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现实问题.历史上的台湾问题与今天 ...

  • 试谈"同心"思想对统一战线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 [摘要]在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统一战线是一个重要法宝.一大特色.一项长期方针.一大政治优势.进入新时期,我国统一战线也进入到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同时也面临了一些新的挑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统一战线要科学发展需要新的文化的支撑.需要新的思想提炼和指导."同心"思想的提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