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之最后一人的红军三十四师

血战到最后一人的红军三十四师

在电视剧《长征》中,我们难忘这样一组镜头:刚刚从死人堆中渡过湘江的毛泽东,坐着担架,一面询问着湘江突围战后的红军军情,一面频频找王稼祥、张闻天等人谈话,关注着红军下一步的行动方向,同时一再地感叹着:“我的三十四师”!“我的三十四师”!那么,这个三十四师究竟是怎样一支部队呢?

1931年夏,孙连仲部西北军第二十六路军奉蒋介石之命,开往江西前线,参加第三次围剿中央苏区的战役。全军一万七千余人,劳师袭远,却连连败绩。于九月退驻江西宁都休整。在这期间,军部参谋长赵博生感于国民党政权的腐败,在不断地探询真理和光明的过程中,逐渐对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产生了兴趣。他在与共产党人刘伯坚多次秘密的接触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七月,成为二十六路军高级军官中的第一个党员。部队驻屯宁都以后,赵博生在军中秘密联络季振同与七十三旅旅长董振堂等人,逐渐控制了第二十六路军。遂在红军主力的策应下,于1931年12月14日,在宁都发动起义。起义后,部队编成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三个军,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以季振同为军团总指挥,萧劲光为政委,董振堂为副总指挥,赵博生为参谋长,刘伯坚为政治部主任。第三十四师即列编在第十三军中,由董振堂兼任军长。此时,湘江突围中刚刚升任师长的陈树湘只是参与起义的国民党独立第七师的一个连长。从那时起,红五军团在反围剿之战中屡立战功,季振同、赵博生先后牺牲。董振堂接任军团长,而作战勇敢,忠诚坚韧的陈树湘也由连长,积军功升任为主力三十四师师长。

1935年10月,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利的中央红军,不得不退出中央苏区,从赣南雩都、瑞金与福建闽西出发,开始战略转移。第五军团奉命担纲后卫阻截敌人,掩护主力突围。而第三十四师作为后卫中的后卫,担负着长征路上最为艰险困难的任务。11月底,在一连突破敌人三道封锁线,到达国民党军重兵布防的湘江边上时。八万六千红军,带着庞大的后勤单位和负载沉重的中央机关,已日行不到四十里,根本无法摆脱敌军的围追堵截,至此陷入国民党军的重重包围之中。第八军团被击溃,一军团、三军团损失惨重,作为后卫的第五军团,好不容易突过湘江。却发现,在广西全州与兴安之间的湘江东岸上阻击敌人,陷于重围中的第三十四师,却没有接到突围的命令,而最高三人军事委员会也没有派出任何部队去接应第三十四师渡江。第三十四师已陷入极度危急之中。

到达资水北岸油榨坪收容部队的的红军总部,在周恩来和朱德的关切下,最后一次与第三十四师接通了无线电联系。命令陈树湘,在红树脚和新圩地区向兴安东南突围,或者从凤凰咀一带渡江。但此时,敌军桂军夏威部已于12 月2日占领红三军团据守的湘江西岸最重要的渡口界首,其侧翼一军团据守的白沙铺渡口也已丢失。湘军刘建绪部已由全州追来,中央军周浑元部也到达新圩以北的文市。第三十四师过江归还建制的打算完全落空了。在脚下是山林,前有湘江,后有灌江的四塞之地,拥兵六千的第三十四师犹如掉进陷阱的老虎,再也不能发威了。陈树湘指挥阻击战后仅余的三千部队,开始从红树脚和新圩地区突围,在损兵折将,丢失了政委和营团级军官及三千子弟兵之后,端上了刺刀的步枪冲在最前列的骁将陈树湘冲进兴安东南的大山中时,部队只剩下两百余人。这里是瑶族地区,部队与百姓语言不通,又无给养,无法就地打游击,只好掉头一路杀向江西老区。到达湖南道县的时候,只剩下八、九十人。又遭遇数千敌军的包围,待到中午突出重围,部队只有十几人了。打到黄昏,剩下了他,警卫员,通讯员和连长高春林四人。在最后与敌军的遭遇战中,端着唯一的机枪与敌军血战的陈树湘腹部中弹,肠子拖了一地。在生还无望的情况下,他不顾个人安危,严令高春林化装突围,设法过江追赶中央,报告第三十四师完成掩护任务,只要剩下一个人,也要归还建制的决心。随后,重伤的陈树湘等三人被强大的敌军捕获。行到石马桥的时候,被敌人抬在担架上的陈树湘不甘愿做俘虏,拉断自己的肠子,壮烈而死。是年二十九岁。

在全州县委帮助下化装过江的高春林,千难万险,终于追上了部队。他也成为第三十四师归还建制的活着的唯一一个人。

陈树湘死后,敌人割下了他的头颅,装在篾笼里,悬挂在他的家乡,湖南长沙小吴门外中山路口石柱上示众,那共匪悍将的威名,使湘军为之侧目。

两年后的1937年1月20日,第五军团在河西走廊的高台全军覆没,军团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以下三千人命丧危城,降下了那曾经夺目的血染的军旗……

血战到最后一人的红军三十四师

在电视剧《长征》中,我们难忘这样一组镜头:刚刚从死人堆中渡过湘江的毛泽东,坐着担架,一面询问着湘江突围战后的红军军情,一面频频找王稼祥、张闻天等人谈话,关注着红军下一步的行动方向,同时一再地感叹着:“我的三十四师”!“我的三十四师”!那么,这个三十四师究竟是怎样一支部队呢?

1931年夏,孙连仲部西北军第二十六路军奉蒋介石之命,开往江西前线,参加第三次围剿中央苏区的战役。全军一万七千余人,劳师袭远,却连连败绩。于九月退驻江西宁都休整。在这期间,军部参谋长赵博生感于国民党政权的腐败,在不断地探询真理和光明的过程中,逐渐对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产生了兴趣。他在与共产党人刘伯坚多次秘密的接触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七月,成为二十六路军高级军官中的第一个党员。部队驻屯宁都以后,赵博生在军中秘密联络季振同与七十三旅旅长董振堂等人,逐渐控制了第二十六路军。遂在红军主力的策应下,于1931年12月14日,在宁都发动起义。起义后,部队编成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三个军,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以季振同为军团总指挥,萧劲光为政委,董振堂为副总指挥,赵博生为参谋长,刘伯坚为政治部主任。第三十四师即列编在第十三军中,由董振堂兼任军长。此时,湘江突围中刚刚升任师长的陈树湘只是参与起义的国民党独立第七师的一个连长。从那时起,红五军团在反围剿之战中屡立战功,季振同、赵博生先后牺牲。董振堂接任军团长,而作战勇敢,忠诚坚韧的陈树湘也由连长,积军功升任为主力三十四师师长。

1935年10月,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利的中央红军,不得不退出中央苏区,从赣南雩都、瑞金与福建闽西出发,开始战略转移。第五军团奉命担纲后卫阻截敌人,掩护主力突围。而第三十四师作为后卫中的后卫,担负着长征路上最为艰险困难的任务。11月底,在一连突破敌人三道封锁线,到达国民党军重兵布防的湘江边上时。八万六千红军,带着庞大的后勤单位和负载沉重的中央机关,已日行不到四十里,根本无法摆脱敌军的围追堵截,至此陷入国民党军的重重包围之中。第八军团被击溃,一军团、三军团损失惨重,作为后卫的第五军团,好不容易突过湘江。却发现,在广西全州与兴安之间的湘江东岸上阻击敌人,陷于重围中的第三十四师,却没有接到突围的命令,而最高三人军事委员会也没有派出任何部队去接应第三十四师渡江。第三十四师已陷入极度危急之中。

到达资水北岸油榨坪收容部队的的红军总部,在周恩来和朱德的关切下,最后一次与第三十四师接通了无线电联系。命令陈树湘,在红树脚和新圩地区向兴安东南突围,或者从凤凰咀一带渡江。但此时,敌军桂军夏威部已于12 月2日占领红三军团据守的湘江西岸最重要的渡口界首,其侧翼一军团据守的白沙铺渡口也已丢失。湘军刘建绪部已由全州追来,中央军周浑元部也到达新圩以北的文市。第三十四师过江归还建制的打算完全落空了。在脚下是山林,前有湘江,后有灌江的四塞之地,拥兵六千的第三十四师犹如掉进陷阱的老虎,再也不能发威了。陈树湘指挥阻击战后仅余的三千部队,开始从红树脚和新圩地区突围,在损兵折将,丢失了政委和营团级军官及三千子弟兵之后,端上了刺刀的步枪冲在最前列的骁将陈树湘冲进兴安东南的大山中时,部队只剩下两百余人。这里是瑶族地区,部队与百姓语言不通,又无给养,无法就地打游击,只好掉头一路杀向江西老区。到达湖南道县的时候,只剩下八、九十人。又遭遇数千敌军的包围,待到中午突出重围,部队只有十几人了。打到黄昏,剩下了他,警卫员,通讯员和连长高春林四人。在最后与敌军的遭遇战中,端着唯一的机枪与敌军血战的陈树湘腹部中弹,肠子拖了一地。在生还无望的情况下,他不顾个人安危,严令高春林化装突围,设法过江追赶中央,报告第三十四师完成掩护任务,只要剩下一个人,也要归还建制的决心。随后,重伤的陈树湘等三人被强大的敌军捕获。行到石马桥的时候,被敌人抬在担架上的陈树湘不甘愿做俘虏,拉断自己的肠子,壮烈而死。是年二十九岁。

在全州县委帮助下化装过江的高春林,千难万险,终于追上了部队。他也成为第三十四师归还建制的活着的唯一一个人。

陈树湘死后,敌人割下了他的头颅,装在篾笼里,悬挂在他的家乡,湖南长沙小吴门外中山路口石柱上示众,那共匪悍将的威名,使湘军为之侧目。

两年后的1937年1月20日,第五军团在河西走廊的高台全军覆没,军团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以下三千人命丧危城,降下了那曾经夺目的血染的军旗……


相关内容

  • 长征路上,红军怎样过中秋 
  • 长征路上,红军怎样过中秋 稿件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红军长征资料图 80多年前的漫漫长征路,红军战士们远离故乡,在战火与饥饿中度过了那些中秋节. 1934年:过完中秋迎血战 "松毛岭上红旗飘,红军战士逞英豪,岭下人民齐支持,军民合作阵地牢."山歌里唱的,正是当年松毛岭血战的情景,从 ...

  • 松毛岭旌旗犹在 子弟兵忠魂未远
  • "当年红军就是在这里打响了长征前在闽最后一战,并成功开始战略大转移."福建龙岩市长汀县党史专家钟鸣,指着绵延的松毛岭,说起当年那场激烈战事. 松毛岭是长汀县境内东南部的一座大山,从南至北横贯40多公里,从东至西宽15公里,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34年9月下旬,著名的松毛岭战役就 ...

  • 红军长征与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
  • 红军长征与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 2016-12-08 09:33 石仲泉 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 这次交流我想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红军长征历史的简单概括,也就是长征的基本概念是什么,基本内涵是什么.第二,如何看待遵义会议伟大的转折.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党的领导核心.第三,如何看待长征精神 ...

  • 议论文并列式优秀范文
  • 辛士红 1975年10月,身患癌症的周恩来,在做完最后一次手术后,让邓颖超找来<长征组歌>的唱片,在熟悉的旋律中与病魔相搏.长征,就是以这样丰厚的典藏和精神的光芒,给人以追忆.启迪和力量. 80年前,我们党领导红军将一次危机四伏的被动撤退,变为一个开创革命新局面的起点:将一段险象环生的艰 ...

  • 西北军阀马步芳
  • 西北军阀马步芳.马步青的发家及结局 中国近现代史上,有一支较为特殊的武装力量,他们基本以家族.血缘和宗教为纽带,起于草莽,兴于乱世,在各种势力间纵横捭阖,一度占据了甘肃.青海.宁夏的全部,新疆的大部,几乎控制了整个西北,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他们的首领崇尚武力,嗜血好杀,战马和军刀,是他 ...

  • 长征路上的那些"孤军"
  • 慷慨赴死 央视电视剧<绝命后卫师>热映,80年前那支为红军突破湘江浴血奋战全军覆灭的红军第三十四师,其悲壮的历史,通过电视艺术再现于人们面前. 红军第三十四师,奉命在长征途中担任全军后卫,在红军向西突破湘江期间奉命坚守阵地狙击数倍于己的敌军,战至最后,终于保障红军主力突破湘江,而自己却被 ...

  • [近代风云]红流--红一军团战事(六)
  • 五十一.红一军团在败局已定时的胜仗 实际上从34年5月,也就在广昌保卫战失败后就决定了,中央红军向西突围的准备工作就悄悄开始部署,不过消息严格保密,就连林彪.彭德怀这样军团级别的领导也没有资格知道一点风声. 至于被令在于都做调查研究工作的毛泽东?更是被蒙在鼓里,现在最需要瞒住的就是牢骚话连篇的毛泽东 ...

  • 岷山千雪:红军长征在甘肃概略
  • 一.红25军首先进入甘肃 公元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诞生于鄂豫皖苏区的红25军3000多人,于公元1934年11月开始转移.公元1935年8月1日,在陕甘交界的双石铺,消灭胡宗南部4个连后,经凤县西进入甘肃.8月3日,攻克两当县城.然后挥师北上 ...

  • 长征的故事
  • 血战湘江湘江战役是红军在左倾军事路线指导下突破国民党军第四道封锁线的一次作战,是红军长征中损失最惨重的一仗. 中央红军开始战略转移的时候,国民党军是摸不清红军的去向的.但是中央红军一路西行,连续突破国民党军三道封锁线以后,蒋介石判断明白了,红军是西进.这样为了歼灭红军,他迅速调集兵力,准备利用湘江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