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区平面图设计说明

道 路 设 计 说 明

一、概述

本项目根据《关于玉林龙潭产业园有色金属产业园搬迁安置小区(道路)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要求进行初步设计。

1、设计依据

(1)《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龙潭镇总体规划》(2009-2030); (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玉林龙潭产业园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

(3)《关于玉林龙潭产业园有色金属产业园搬迁安置小区(道路)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

告批复》(玉发改投资[2012]19号)

(4)《玉林龙潭产业园有色金属产业园搬迁安置小区规划总平面图》;

(5)《玉林龙潭产业园有色金属产业园搬迁安置小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地形图》;

(6)广西玉林市宇正地质勘察有限责任公司勘测的《玉林龙潭产业园有色金属产业园搬迁安置

小区(道路)基础设施项目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2012年06月)

(7)业主委托书; (8)设计合同书。

2、设计规范

(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 (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 (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5)《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 (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7)《城市道路交叉路口设计规程》(GJJ152-2010) (8)《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9)《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10)《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GB 50289-98) (11)《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12)《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 45-2006) (1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14)《35kV 及以下电缆敷设》(94D101-5) (15)《接地装置安装》(03D501-4)

(16)《城市道路照明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9-2001) (1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18)《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 (19)《城镇道路工程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3、文件设计范围

玉林龙潭产业园有色金属产业园搬迁安置小区(道路)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本项目位于龙潭产业园内,该项目北侧为中央大道,南侧为纬十六路,西侧为南北一号路,东侧为经十九路。4、设计内容

本工程设计内容包括:道路工程、土方平整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电力电信工程、照明工程、景观绿化工程。 二、道路概况 1、道路现状评价

玉林龙潭产业园有色金属产业园搬迁安置小区(道路)基础设施项目工程,该项目建设区地形属于典型平原微丘区,地基稳定,地质条件良好。路线经过地带,地质稳定,没有大的不良地质出现。项目场地内多为菜地、鱼塘、现状泥路。 2、道路规划情况

为了加快该地区的发展,完善城市交通路网,加快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该地区道路功能,改善交通条件,改善济开发区的投资环境和居住环境。 3、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

该项目所经区域位于北回归线上,属亚热带海洋性湿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四季温差不大,环境舒适宜人。据有关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756mm ,雨季主要集中在4~9月份。年平均气温为21.9℃,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9.7℃,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33℃。市域主导风一般年份8月至次年3月盛吹东北~东风,4~7月主导风向为东南—西南风,全年均可进行工程建设。 4、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1)场地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

路线所经区域处于南华准地台钦州残余地槽的博白拗陷带。本区出露地层主要有古生界志留系下统(S1)砂页岩和泥盆系上统(D3)灰岩,中生界白垩系(K2)中酸性火山岩夹紫红色砾岩、砂砾岩。覆盖层为第四系(Q4)残坡积粘性土。侵入岩主要为燕山期花岗岩。拟建线路主要座落在以中生界白垩系(K2)中酸性火山夹紫红色砾岩、砂砾岩为基底的丘陵上或山谷中。工程场区未发现断层通过,区域地质构造相对稳定。

(2)场地地层分布及其岩土性质

拟建场区地层为白垩系和第四系。白垩系岩性为中酸性火山岩夹紫红色砾岩、砂砾岩;第四系为残坡积土黏性土。经地质调查及钻探查明,拟建场区在钻孔控制深度范围内岩土层依据层位特征及力学特点不同,从上到下分为淤泥质粉质黏土、含碎石粉质黏土、黏土、火山岩残积土、全~强风化火山岩五层。现分述如下:

①层:淤泥质粉质黏土(Q4apl ):灰色、灰褐色,局部灰黄色,很湿~饱和,软塑~极软。主要分布在地形低洼的冲沟河流、丘间山谷、稻田、鱼塘等低洼地段。成分主要是淤泥或淤泥质土、黏性土混杂中细砂,含腐植质,局部具腥腐臭味。特点是土质较软,成分混杂,不均匀,具高压缩性。层厚在稻田或丘间山谷较小,在河流旁侧或鱼塘周边为0.8~3.5m 不等。

②层:含碎石粉质黏土(Q4epl ):属残坡积层。暗红色为主,局部褐黄色,密实~中密,稍湿~湿,成份由碎石和黏性土两部分组成,以黏性土为主,碎石呈散粒分布其中,在山坡上以石块散布地表为特征。碎石成分主要为石英岩,次为砂岩碎块,磨圆度不好,多呈棱角状、偶有次圆状,分选性差,含量约占10~25%不等。碎石颗粒间互不接触全为黏性土充填,无摇震反应,韧性中等,干强度较高。本层在山岭上沿地表分布,土体呈硬塑状;在冲沟低洼地段因含水量较

大,土体稍软。层厚0.6~1.5m 不等。

③层:黏土(Q4epl ):属残坡积层。褐黄~红黄色,稍湿,硬可塑~硬塑,土质均匀,黏性强,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切面较光滑,本层主要特点是:在山岭上土质较硬,在低洼地段土质较软。层厚 1.3~ 3.7m不等,具中等压缩性。

④层:火山岩残积土(Q4el ):属白垩系(K2)中酸性火山岩夹紫红色砾岩、砂砾岩风化残积土。紫红色为主,部分略带浅红、灰白或褐黄色,稍湿~干,硬塑状~较坚硬,土质不均匀,黏性差,无摇振反应,强度较好但韧性较差,遇水易软化,常见风化岩块石或碎石,局部含岩石碎块较多外观为碎石土,具中低压缩性。

需要指出的是:本层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因位置和深度不同,具有组构相同而强度不同的特点。在山岭上土体较坚硬,在冲沟中土体稍软;在垂直方向土体强度由较硬→较坚硬过渡。但总的趋势是:其强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垂直风化从上到下具有由残积土→全风化岩→强风化岩的分带特点,但分带界线不明显,呈渐变过渡关系。

⑤层:全~强风化火山岩(K2):为白垩系中酸性火山岩地层,岩石以紫红色为主,部分略带浅红、灰白或褐黄色,稍湿~干,岩石风化程度因地而异,低平山坡或凹地风化较强烈,以全风化软岩为主;高位山丘局部风化较弱,以强风化硬岩为主。总体上原岩结构清楚,偶见层理。岩石含不等量角砾,角砾成分主要为砂岩、页岩、硅质岩、花岗岩、脉石英等,砾径1~8厘米不等,少数10~30厘米,局部角砾含量高达35~60%,岩砾呈棱角状,均已风化,但结构构造可见。石英砾石呈圆状或椭圆状,未风化。岩芯呈碎块状,遇水易变软,手可捏碎或折断,冲击及干钻难钻进,岩石较坚硬,其强度一般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本层与④层分界线呈渐变过渡关系,以质硬为特征。

(3)场地内的地下水

工程区属南流江流域,河流以支流为主,无大的河流通过。地表水系以沟槽汇水及山塘水库积水为主要类型。宽展冲沟水流量较大,小溪水流量较小,水量较为充足。沿线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水和局部上层滞水。其补给方式为大气降水垂直补给和地表水补给,多以分散形式排泄于冲沟和渗流于山前或山间第四系覆盖层土体中。总体上,地下水水量不大。

(4)环境地质条件

路线所经区域位于北回归线上,属亚热带海洋性湿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四季温差不大,环境舒适宜人。据有关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756mm ,雨季主要集中在4~9月份。年平

均气温为21.9℃,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9.7℃,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33℃。市域主导风一般年份8月至次年3月盛吹东北~东风,4~7月主导风向为东南—西南风,全年均可进行工程建设。

(5)场地水和土的腐蚀性评价

该项目属属湿润地区,据查,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根据本地区建筑经验,并对场地周围环境地质的分析,本场地无污染源和污染途径,判定本场地地下水和土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

(6)沿线不良地质作用

路线走廊内不良地质主要为冲沟低洼地段中稻田或鱼塘的淤泥质粉质黏土及表土植物层,属路基不良软土,厚度在0.6~1.2m 左右。其次为建路后的路堑边坡和路堤边坡的水土流失。需采取相应的防护工程措施,以确保路基和边坡稳定。 三、工程设计 (一)道路工程 1、平面设计

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2012)中相应指标要求,以及业主提供的红线图和路线所处区域地形图等资料进行路线设计。路线布设符合上述规划的总体走向,同时结合地形、地物、地质、水文等情况。在不过多增加投资的条件下,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注意线形的均衡、连续性。平面设计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2、设计标准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龙潭镇总体规划,本工程使用功能及任务等各方面的要求,本工程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道路等级:居住区道路、小区道路、宅前道路、步行道路(位于市场内部)

(2)道路指标

(3)居住区道路和小区道路设计标准轴载:100KN (4)抗震设防:设防烈度为7度 (5)道路横断面型式:单幅路 居住区道路:

20米宽道路:3.0米(人行道)+14.0米(机动车道)+3.0米(人行道) 25米宽道路:4.5米(人行道)+16.0米(机动车道)+4.5米(人行道) 小区道路:

8米宽道路: 8.0米(机动车道) 9米宽道路: 9.0米(机动车道) 步行道路:

8米宽道路:8.0米(步行道) 宅前道路:

4米宽道路:4.0米(步行道)

(6)居住区道路和小区道路路面面层类型:混凝土

宅前道路和步行道路路面面层类型:透水砖

(7)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10年 (8)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20年 3、竖向设计

竖向设计受以下控制点标高和相关因素控制:

遵循规划道路竖向控制标高,满足道路交通、排水要求。

竖向设计时,按上述控制点标高以及规范、标准要求,在满足规划标高、排水管线最小覆土要求,保证纵坡缓顺的前提下,结合沿线地形进行设计。 4、横断面设计

设计原则:道路横断面形式、各组成部分尺寸及比例符合道路类别、级别、计算行车速度、设计年限、交通量和人流量、交通特性、交通组织、交通设施、地上杆线架设、地下管线埋设、绿化、地形等要素的要求。

玉林龙潭产业园有色金属产业园搬迁安置小区(道路)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横断面具体布置为:

20米宽居住区道路:3.0米(人行道)+14.0米(机动车道)+3.0米(人行道) 25米宽居住区道路:4.5米(人行道)+16.0米(机动车道)+4.5米(人行道) 8米宽小区道路: 8.0米(机动车道) 9米宽小区道路: 9.0米(机动车道) 8米宽步行道路:8.0米(人行道) 4米宽宅前道路:4.0米(人行道) 5、交叉口设计

按照规范要求,从保证交叉口通行能力和行车安全的角度确定交叉口的主要参数。在交叉口布置了交通标志和标线等交通组织设施,采用交通标志管理,将来有条件时在逐步实现用信号灯管理小区与市政道路主要交叉口。 6、路基设计

(1) 一般路基的设计原则

本路段路基设计是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的有关规定,一般路基设计原则是认真做好外业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采取科学、必要的排水、防护手段,经济有效的路基病害防治措施,防止各种不利的自然因素对路基的危害,以确保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路基设计要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与城市发展、沿线地块开发相协调,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加强道路绿化, 沿线景观。 (2) 路基横坡

采用向外倾斜1.5%的横坡。 路基边坡填方路基边坡采用1:1.5:

挖方路基边坡根据地质情况参照《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表3.4.1和表3.4.2并进行力学分析综合确定。 (3) 路基压实度

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路基填方要求分层压实,松铺厚度不得大于30厘米。填方路段路槽底面以下0~80厘米深度范围内压实度≥90%,80~150厘米深度范围内压实度≥90%,大于150厘米深度范围内压实度≥87%,挖方路段路槽底面以下0~30厘米深度范围内压实度≥90%,填方路段路槽底面以下0~80厘米深度范围内填料粒径不得大于10厘米,80厘米深度以

下填料粒径不得大于15厘米。挖方路段及零填路段路槽底下0~30厘米深度范围内填料粒径不得大于10厘米。 (4) 路基边坡防护

道路设计范围内无高路堤深路堑,因此不考虑边坡对本工程的影响。 (5) 半填半挖、填挖交界处处理

半填半挖、填挖交界处的填方,填方高度过高,路基沉降差异较大的路段,需用土工格室分层连接,其作用是保证路基在自然沉降中保持整体下沉,避免半填半挖、填挖交界处的路基在自然下沉中出现沉降不均而造成路面开裂而影响行车安全。 (6) 路基填方材料

路基填方材料CBR 值要求如下表:

7、玉林龙潭产业园有色金属产业园搬迁安置小区(道路)基础设施项目土方及换填部分详见土方平整。 8、路面设计 (1)设计原则

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201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和相关的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结合沿线地质、水文、气候以及筑路材料的分布情况,结合目前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以安全、适用舒适、环保经济、和谐美观、耐久为原则,进行路面结构设计及路面结构厚度计算。

经过对技术、经济、施工等方面的比较,以及本工程的特点。考虑到砼路面层具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抗冻性) ,表面抗滑、耐磨、平整的优点,以及业主的要求。本工程行车路面结构类型采用砼路面。

(2)技术标准及设计参数

A. 水泥砼设计抗弯拉强度fcm ≥4.5Mpa ,E=28000Mpa;

注:a.F0为路面竣工验收值,F 为路面设计年限内之值;TD 和PSV 为设计、施工与路面竣工验收值。

b. 环境不良路段为急弯、陡坡、交叉口附近。 C. 上基层回弹弯沉值应小于60×1/100mm,

D. 水泥稳定碎石中水泥含量为6%(干重量), 碎石含量94%(干重量)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压实度必须≥98%,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必须≥3.0Mpa ;

E. 级配碎石底基层压实度必须≥

96%,回弹弯沉值应小于140×1/100mm, F. 土基E0≥30MPa ,回弹弯沉值应小于243×1/100mm, (3)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20米、25米宽居住区道路路面结构组合

8米、9米宽小区道路路面结构组合

4米宅前路、8米步行道路路面结构组合 A. 纵缝,采用平缝型,均设置拉杆。

B. 横缝分为缩缝、胀缝和施工缝。在邻近胀缝或自由端的三条缩缝采用设传力杆的缩缝,缝宽

5mm 。其他横缝均采用不设传力杆的缩缝。填缝材料应选用与混凝粘结力强、回弹性好、能适应混凝板收缩、不渗水、不溶于水的乳化沥青等材料作为嵌缝料;胀缝板应选用能适应混凝土膨胀和收缩、施工时不变形、耐久性好的沥青木丝板。 (4)人行道设计 (5)路面排水

为保证路基和路面的稳定,防止路面水影响行车安全,路面排水一般通过路拱横坡来完成,并汇流经雨水井排入地下排水管道。 (6)沥青路面与砼路面的优缺点比较:

沥青路面优点:

采用改性沥青混凝土材料,强度高、稳定性有很大改善; 行车舒适性好,噪音小,对周围环境有利; 施工方便,通车时间早,同时使用维修方便; 可充分利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

缺点:耐久性较差,容易引起路面不平整,养护工作多。 砼路面优点:

混凝土路面强度高,耐久性好; 可以充分利用地方材料; 施工技术熟练。

缺点:对路基要求高,维修困难,行车舒适性较差,噪声大。

从目前广西公路与城市道路建设的情况看,沥青路面路面有不可否认的优点,但缺点也很突出,尤其是耐久性较差,容易引起路面不平整,养护工作多,当考虑到该项目是村民安置区,后期养护不能及时到位,且耐久性较差,不能满足村民长久使用。因此,本方案设计中推荐采用改性沥青路面方案。

(7) 其他未尽事宜,按相应“规范”的要求进行精心施工和管理。 四、环境保护设施及评价

作为社会环境一个新的组成部分,本设计的合理选择无疑能使道路与社会环境相互协调,相互统一;但另一方面,项目的实施又不可避免地与社会环境某些方面发生干扰和影响,甚至于冲突。综合分析,妥善处理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为项目的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1. 沿线环境特征

项目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常绿,光、热、水资源丰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本项目工程建设以及运营中将对大量经过区域的环境造成不同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为二个方面,其一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如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环境污染;其二是:生存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如噪声、废气和尘埃等。 (1)对社会环境可能的影响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项目的建设对沿线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大。 (2)对社会环境可能的影响

工程建设将占用耕地、林地、鱼塘、拆迁房屋和电力、电信设施‘对水利水电及排灌设施也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对区域内经济布局和城市规划也将造成一定的影响。对路周边村民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占用耕地,是人均占有土地减少以及局部规划的优化和调整。 (3)对土地利用可能的影响

本项目路线地处丘陵地区,沿线土地肥沃,工程建设将进一步减少农业生产用地,土地征

用问题已解决。 3. 减缓社会环境影响措施 (1)减少征用土地

·合理控制路基填土高度,减少占用高产农田,减少路基土方数量;

·对废弃土方合理利用。挖方弃方应以挖作填,清表的耕作土、路基刷坡及预压卸载土方可填坑还田,做到尽量不弃土。

·弃土场尽可能少占用耕地,需要占用基本农田的应办理有关手续,并注意保护耕地作层用于复垦。

(2)按正常规定进行补偿

·征地费用应按计划落实到相应的机构和被征用土地的群众;

·征地补偿费用一部分直接发放至被征地和调整土地的农户,余留部分应合理、有计划的使用,建议作为村、镇发展基金,投资加工业、养殖业等,以弥补因耕地减少带来的经济影响。

·施工期料场、拌和场、施工便道、施工营地等临时用地的青苗补偿款应直接发放到被征用地的农户;

·施工期雇用的农工,应优先照顾被征地较多的农户。 (4)临时用地影响对策

·施工期料场、拌和场、预制场、施工便道、施工营地等临时用地,一般占用时间较长,为了保护耕地,应采用如下措施:

·施工期临时用地应尽量选择在道路征地范围之内,尽量少占用水田、林地; ·使用耕地时将表层耕作土收集保存,施工结束及时清理、松土、覆盖耕作土复耕; ·使用荒地或其它闲散地时,施工结束及时清理、整治,尽可能造田还耕,或绿化种植; ·加强管理,施工结束不允许临时用地摞荒。 (5) 拆迁民房影响减缓措施

·对拆迁房屋分地区、类别、数量进行统计,按政策落实赔偿。补偿费应直接发放到群众手中,不得截留或挪用,确保民众生活水平少受影响;

·进行再安置工作时,应有计划,并尽可能就进安置在不受得了交通噪声影响的地方,以便于土地耕种和交往,为其生活创造良好条件。

·拆迁和再安置应做到拆迁户的居住条件不低于原有水平或略有改善;

拆迁安置应在工程开工前完成。对特困户、脆弱群体应给照顾支持,让项目建设发挥更好的社会效益。

(6)基础设施影响减缓措施

·工程影响农田沟渠时,工程建设负责修复或改移,不得降低原沟渠标准及功能; ·改移沟渠应在旱季或农闲时施工,并保证工程及时完工;

·由于施工不当造成水利设施不畅,由施工单位负责清理,并采取防护措施,对造成的损失给予经济补偿;

·施工便道对沟渠有影响的时,应修临时便桥、便涵,确保农田排灌用地表径流畅通。 (7)地方道路沿线减缓措施

·结构物施工局部阻碍道路时,应临时征用土地,修建临时便道,接通原有道路,保证道路的畅通;

·施工期大吨位车辆通行及大量的材料运输,可能会损坏地方道路。施工中应注意养护,施工结束后应立即修复,修复后的道路至少要达到原道路等级。 (8) 通讯及电力设施影响减缓措施

开工前,对道路沿线的通讯、电力设施等,通知相关部门提前做好升迁工作,以确保通讯、电力设施正常的运转和本项目的顺利实施。 (9)施工安全措施

·在地方道路的交通高峰时间,停止或减少筑路材料运输车辆,减少拥挤度,防止发生交通事故;

·每个标段设安全监督员,施工场地设明显的安全警戒线,夜间设醒目的标志灯,严禁地方村民、行人,尤其是儿童和老人进入施工作业区。 4. 减缓生态环境影响措施 (1)植被影响对策 A. 植被保护对策

·尽量保护征地范围内的林木,尤其是沟渠堤保护林;

·临时用地范围内的树木尽量不砍或少砍,不准砍伐水土保护林及河渠堤保护林; ·加强管理,不准砍伐征地以外的林木,尽量减少对左右去周围草地、灌木丛的损坏; ·施工营地不准设在林地,对施工人员加强护林意识教育。

B. 植被绿化对策

绿化是道路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道路用地范围内的全面绿化,不但能有效地补偿电路占用地造成的植被损失,也可以起到美化环境、减少水土流失、防噪、防尘等作用,形成良好的路界生态环境,改善沿线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大量实践证明,道路用地范围内的绿地,是路基防护、环境保护等综合功能的关键措施之一。 C. 植被恢复对策

·施工期临时用地,如施工便道、拌和场、混凝土搅拌场、构件预制场地等,施工结束必须及时清理、松土、整平,恢复其原有植被。

·取土场施工结束,应及时进行土地整治(松土、整平、覆盖熟土等),尽可能的恢复其原有植被。

(2)减缓土壤侵蚀及水土保持对策 A. 土壤侵蚀减缓对策

·在路基纵断面凹形处或地面有地表径流汇集处,如路基附近的河流、水田、池塘时,应设置临时泥土沉淀池,以减缓流速,并使泥沙得到沉淀。

·石灰、粉煤灰等易扬尘材料运输时应采用篷布覆盖,临时堆放场地应设有设施;灰土拌和场地等周围雨季应设土工布围栏;

·严格管理,禁止在河、渠、沟堤上取土。 B. 水土保持措施

·施工单位应随时与气象部门联系,及时了解降雨的时间和强度,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施工时要随时保持施工现场排水设施的畅通,地质不良地段的路基施工尽量避开雨季; ·雨季填筑路堤时,应随挖、随运、随压,以保证路基的质量。每层填土表面应平整,并应形成2%—5%的横坡和碾压密实;

·当暴雨来临前,路基边坡铺防护物,如用草席、土工布、草编袋进行覆盖,同时按照要求设置泥土沉淀池;

·在堆土场及拌和场等周围,设土工布围栏,以减少灰土随雨水流失,污染环境; ·无法用作路基填料的废方应合理弃置,禁止乱堆乱弃,避免水土流失造成二次污染。 ·主体工程区要做好挡护、排水和植物措施。

·弃土场要保存好剥离的表土,施工结束后,及时覆土平整,恢复植被。

·施工期间要加强施工组织管理措施,严格控制施工活动用地,禁止随意占压、扰动和破坏地表。

·施工结束后,及时对施工迹地进行清理平整和植被恢复,严格控制施工期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

5. 土地资源保护措施 (1)临时用地原则及复耕措施

·建材堆放场、拌和场、预制场及混凝土搅拌场等临时用地,不占水田,并尽量设置在道路用地范围内,如停车场等,以减少临时征地数量;

·施工营地应设在工程用地范围内,或就近租用公共房屋、民房等,尽量减少临时用地; ·工程占地范围、施工期临时用地范围等,开工前场地清理时,应将表层耕作土(熟土)收集堆放,并作水土流失防护,以备复耕使用;

·施工期所有临时用地(包括施工便道、建材堆放、灰土拌合场、预制场、混凝土搅拌场等),施工结束及时进行清理、土地整治,将收集的熟土覆盖复耕。不能用作耕地的土地,植被绿化恢复植被。

(2)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A. 施工营地的生活污水、粪便等设化粪池处理,生活垃圾装桶或设垃圾坑,并定时进行清运,严禁无水迹垃圾因暴雨冲刷而进入水体。施工结束后,清理化粪池、垃圾坑并用土掩埋。 B. 含有害物质的建材,如水泥、粉煤灰、化学品等不得对方在河流、水塘、水井、湖泊等水体附近,堆放点应设篷盖措施,暴雨时设土工布围栏,防止被雨水冲刷进入水体。

C. 混合材料合场、混凝土搅拌站的排水,混凝土预制场的生产废水及养生水等含有害物质,不得排水地表水类水质水体及池塘。一般在施工场地设临时蒸发池,施工结束及时清理,并覆土掩埋。

D. 各种施工场地如混凝土搅拌场、预制场、混合料拌合场等施工结束,施工中的废油、废石灰、废弃、废水泥、施工垃圾等应及时清理。不得弃于水体附近,更不能抛入水体,必须运至当地允许的地点或按有关规定处理。 (3)空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晴天施工路段要定期洒水降尘。施工现场尤其是堆石场、堆砂场应经常洒水,洒水可有效的控制扬尘。运输建筑材料的临时施工道路应尽可能避开大的居民区,临时施工道路应经常洒水,

运送砂石料的运输车辆,用帆布、盖套等遮盖,以防物料飞扬,沿途撒漏。 (4)噪声影响减缓措施

加强对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的维修保养,包括安装有效的消声器。道路施工现场200米以内有居民区时,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控制中午、晚间机械施工时段,尽可能将噪声大的作业安排在白天施工,尽可能将噪声大的作业安排在白天施工,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必须在夜间施工时,应征得当地政府及环境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 6. 环保保护措施

采取相应的交通管理措施(如禁鸣喇叭)及加强小区绿化,将影响减少到最低。 小区主要环保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噪声防治措施

加强道路路面管理,经常修整路面,保持足够的平整度,以降低交通噪声的影响,超过噪声标准的路段,采取降噪处理,主要措施有:利用“生态墙”可降低噪声和废气引起的环境污染。 (2)绿化

居民密集区等应加密种植树木,并使之形成绿化立体屏障,从而减少大气污染和噪音声的影响。

六、施工工期计划

本工程建设工期为12个月。分为准备工作0.5个月,路基土石方工程在人员设备准备就绪的情况下均可同时开工,土石方开挖工期为7.0个月;待管网和结构物完成后,开始铺筑路基路面,工期4.5个月;沿线设施计划1.0个月完成。

七、存在问题与建议

针对施工过程中或施工完成后可能出现一些不可预料的问题,以下提出了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为了尽快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工期十分紧张,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多专业、多台机械设备同时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如何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控制施工质量需要进行专门的研究,施工进度的安排及场地的合理布置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建议施工单位在施工前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工期和布置施工场地,保证施工快速、有序的进行。

道 路 设 计 说 明

一、概述

本项目根据《关于玉林龙潭产业园有色金属产业园搬迁安置小区(道路)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要求进行初步设计。

1、设计依据

(1)《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龙潭镇总体规划》(2009-2030); (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玉林龙潭产业园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

(3)《关于玉林龙潭产业园有色金属产业园搬迁安置小区(道路)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

告批复》(玉发改投资[2012]19号)

(4)《玉林龙潭产业园有色金属产业园搬迁安置小区规划总平面图》;

(5)《玉林龙潭产业园有色金属产业园搬迁安置小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地形图》;

(6)广西玉林市宇正地质勘察有限责任公司勘测的《玉林龙潭产业园有色金属产业园搬迁安置

小区(道路)基础设施项目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2012年06月)

(7)业主委托书; (8)设计合同书。

2、设计规范

(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 (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 (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5)《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 (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7)《城市道路交叉路口设计规程》(GJJ152-2010) (8)《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9)《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10)《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GB 50289-98) (11)《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12)《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 45-2006) (1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14)《35kV 及以下电缆敷设》(94D101-5) (15)《接地装置安装》(03D501-4)

(16)《城市道路照明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9-2001) (1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18)《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 (19)《城镇道路工程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3、文件设计范围

玉林龙潭产业园有色金属产业园搬迁安置小区(道路)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本项目位于龙潭产业园内,该项目北侧为中央大道,南侧为纬十六路,西侧为南北一号路,东侧为经十九路。4、设计内容

本工程设计内容包括:道路工程、土方平整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电力电信工程、照明工程、景观绿化工程。 二、道路概况 1、道路现状评价

玉林龙潭产业园有色金属产业园搬迁安置小区(道路)基础设施项目工程,该项目建设区地形属于典型平原微丘区,地基稳定,地质条件良好。路线经过地带,地质稳定,没有大的不良地质出现。项目场地内多为菜地、鱼塘、现状泥路。 2、道路规划情况

为了加快该地区的发展,完善城市交通路网,加快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该地区道路功能,改善交通条件,改善济开发区的投资环境和居住环境。 3、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

该项目所经区域位于北回归线上,属亚热带海洋性湿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四季温差不大,环境舒适宜人。据有关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756mm ,雨季主要集中在4~9月份。年平均气温为21.9℃,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9.7℃,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33℃。市域主导风一般年份8月至次年3月盛吹东北~东风,4~7月主导风向为东南—西南风,全年均可进行工程建设。 4、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1)场地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

路线所经区域处于南华准地台钦州残余地槽的博白拗陷带。本区出露地层主要有古生界志留系下统(S1)砂页岩和泥盆系上统(D3)灰岩,中生界白垩系(K2)中酸性火山岩夹紫红色砾岩、砂砾岩。覆盖层为第四系(Q4)残坡积粘性土。侵入岩主要为燕山期花岗岩。拟建线路主要座落在以中生界白垩系(K2)中酸性火山夹紫红色砾岩、砂砾岩为基底的丘陵上或山谷中。工程场区未发现断层通过,区域地质构造相对稳定。

(2)场地地层分布及其岩土性质

拟建场区地层为白垩系和第四系。白垩系岩性为中酸性火山岩夹紫红色砾岩、砂砾岩;第四系为残坡积土黏性土。经地质调查及钻探查明,拟建场区在钻孔控制深度范围内岩土层依据层位特征及力学特点不同,从上到下分为淤泥质粉质黏土、含碎石粉质黏土、黏土、火山岩残积土、全~强风化火山岩五层。现分述如下:

①层:淤泥质粉质黏土(Q4apl ):灰色、灰褐色,局部灰黄色,很湿~饱和,软塑~极软。主要分布在地形低洼的冲沟河流、丘间山谷、稻田、鱼塘等低洼地段。成分主要是淤泥或淤泥质土、黏性土混杂中细砂,含腐植质,局部具腥腐臭味。特点是土质较软,成分混杂,不均匀,具高压缩性。层厚在稻田或丘间山谷较小,在河流旁侧或鱼塘周边为0.8~3.5m 不等。

②层:含碎石粉质黏土(Q4epl ):属残坡积层。暗红色为主,局部褐黄色,密实~中密,稍湿~湿,成份由碎石和黏性土两部分组成,以黏性土为主,碎石呈散粒分布其中,在山坡上以石块散布地表为特征。碎石成分主要为石英岩,次为砂岩碎块,磨圆度不好,多呈棱角状、偶有次圆状,分选性差,含量约占10~25%不等。碎石颗粒间互不接触全为黏性土充填,无摇震反应,韧性中等,干强度较高。本层在山岭上沿地表分布,土体呈硬塑状;在冲沟低洼地段因含水量较

大,土体稍软。层厚0.6~1.5m 不等。

③层:黏土(Q4epl ):属残坡积层。褐黄~红黄色,稍湿,硬可塑~硬塑,土质均匀,黏性强,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切面较光滑,本层主要特点是:在山岭上土质较硬,在低洼地段土质较软。层厚 1.3~ 3.7m不等,具中等压缩性。

④层:火山岩残积土(Q4el ):属白垩系(K2)中酸性火山岩夹紫红色砾岩、砂砾岩风化残积土。紫红色为主,部分略带浅红、灰白或褐黄色,稍湿~干,硬塑状~较坚硬,土质不均匀,黏性差,无摇振反应,强度较好但韧性较差,遇水易软化,常见风化岩块石或碎石,局部含岩石碎块较多外观为碎石土,具中低压缩性。

需要指出的是:本层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因位置和深度不同,具有组构相同而强度不同的特点。在山岭上土体较坚硬,在冲沟中土体稍软;在垂直方向土体强度由较硬→较坚硬过渡。但总的趋势是:其强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垂直风化从上到下具有由残积土→全风化岩→强风化岩的分带特点,但分带界线不明显,呈渐变过渡关系。

⑤层:全~强风化火山岩(K2):为白垩系中酸性火山岩地层,岩石以紫红色为主,部分略带浅红、灰白或褐黄色,稍湿~干,岩石风化程度因地而异,低平山坡或凹地风化较强烈,以全风化软岩为主;高位山丘局部风化较弱,以强风化硬岩为主。总体上原岩结构清楚,偶见层理。岩石含不等量角砾,角砾成分主要为砂岩、页岩、硅质岩、花岗岩、脉石英等,砾径1~8厘米不等,少数10~30厘米,局部角砾含量高达35~60%,岩砾呈棱角状,均已风化,但结构构造可见。石英砾石呈圆状或椭圆状,未风化。岩芯呈碎块状,遇水易变软,手可捏碎或折断,冲击及干钻难钻进,岩石较坚硬,其强度一般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本层与④层分界线呈渐变过渡关系,以质硬为特征。

(3)场地内的地下水

工程区属南流江流域,河流以支流为主,无大的河流通过。地表水系以沟槽汇水及山塘水库积水为主要类型。宽展冲沟水流量较大,小溪水流量较小,水量较为充足。沿线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水和局部上层滞水。其补给方式为大气降水垂直补给和地表水补给,多以分散形式排泄于冲沟和渗流于山前或山间第四系覆盖层土体中。总体上,地下水水量不大。

(4)环境地质条件

路线所经区域位于北回归线上,属亚热带海洋性湿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四季温差不大,环境舒适宜人。据有关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756mm ,雨季主要集中在4~9月份。年平

均气温为21.9℃,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9.7℃,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33℃。市域主导风一般年份8月至次年3月盛吹东北~东风,4~7月主导风向为东南—西南风,全年均可进行工程建设。

(5)场地水和土的腐蚀性评价

该项目属属湿润地区,据查,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根据本地区建筑经验,并对场地周围环境地质的分析,本场地无污染源和污染途径,判定本场地地下水和土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

(6)沿线不良地质作用

路线走廊内不良地质主要为冲沟低洼地段中稻田或鱼塘的淤泥质粉质黏土及表土植物层,属路基不良软土,厚度在0.6~1.2m 左右。其次为建路后的路堑边坡和路堤边坡的水土流失。需采取相应的防护工程措施,以确保路基和边坡稳定。 三、工程设计 (一)道路工程 1、平面设计

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2012)中相应指标要求,以及业主提供的红线图和路线所处区域地形图等资料进行路线设计。路线布设符合上述规划的总体走向,同时结合地形、地物、地质、水文等情况。在不过多增加投资的条件下,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注意线形的均衡、连续性。平面设计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2、设计标准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龙潭镇总体规划,本工程使用功能及任务等各方面的要求,本工程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道路等级:居住区道路、小区道路、宅前道路、步行道路(位于市场内部)

(2)道路指标

(3)居住区道路和小区道路设计标准轴载:100KN (4)抗震设防:设防烈度为7度 (5)道路横断面型式:单幅路 居住区道路:

20米宽道路:3.0米(人行道)+14.0米(机动车道)+3.0米(人行道) 25米宽道路:4.5米(人行道)+16.0米(机动车道)+4.5米(人行道) 小区道路:

8米宽道路: 8.0米(机动车道) 9米宽道路: 9.0米(机动车道) 步行道路:

8米宽道路:8.0米(步行道) 宅前道路:

4米宽道路:4.0米(步行道)

(6)居住区道路和小区道路路面面层类型:混凝土

宅前道路和步行道路路面面层类型:透水砖

(7)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10年 (8)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20年 3、竖向设计

竖向设计受以下控制点标高和相关因素控制:

遵循规划道路竖向控制标高,满足道路交通、排水要求。

竖向设计时,按上述控制点标高以及规范、标准要求,在满足规划标高、排水管线最小覆土要求,保证纵坡缓顺的前提下,结合沿线地形进行设计。 4、横断面设计

设计原则:道路横断面形式、各组成部分尺寸及比例符合道路类别、级别、计算行车速度、设计年限、交通量和人流量、交通特性、交通组织、交通设施、地上杆线架设、地下管线埋设、绿化、地形等要素的要求。

玉林龙潭产业园有色金属产业园搬迁安置小区(道路)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横断面具体布置为:

20米宽居住区道路:3.0米(人行道)+14.0米(机动车道)+3.0米(人行道) 25米宽居住区道路:4.5米(人行道)+16.0米(机动车道)+4.5米(人行道) 8米宽小区道路: 8.0米(机动车道) 9米宽小区道路: 9.0米(机动车道) 8米宽步行道路:8.0米(人行道) 4米宽宅前道路:4.0米(人行道) 5、交叉口设计

按照规范要求,从保证交叉口通行能力和行车安全的角度确定交叉口的主要参数。在交叉口布置了交通标志和标线等交通组织设施,采用交通标志管理,将来有条件时在逐步实现用信号灯管理小区与市政道路主要交叉口。 6、路基设计

(1) 一般路基的设计原则

本路段路基设计是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的有关规定,一般路基设计原则是认真做好外业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采取科学、必要的排水、防护手段,经济有效的路基病害防治措施,防止各种不利的自然因素对路基的危害,以确保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路基设计要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与城市发展、沿线地块开发相协调,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加强道路绿化, 沿线景观。 (2) 路基横坡

采用向外倾斜1.5%的横坡。 路基边坡填方路基边坡采用1:1.5:

挖方路基边坡根据地质情况参照《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表3.4.1和表3.4.2并进行力学分析综合确定。 (3) 路基压实度

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路基填方要求分层压实,松铺厚度不得大于30厘米。填方路段路槽底面以下0~80厘米深度范围内压实度≥90%,80~150厘米深度范围内压实度≥90%,大于150厘米深度范围内压实度≥87%,挖方路段路槽底面以下0~30厘米深度范围内压实度≥90%,填方路段路槽底面以下0~80厘米深度范围内填料粒径不得大于10厘米,80厘米深度以

下填料粒径不得大于15厘米。挖方路段及零填路段路槽底下0~30厘米深度范围内填料粒径不得大于10厘米。 (4) 路基边坡防护

道路设计范围内无高路堤深路堑,因此不考虑边坡对本工程的影响。 (5) 半填半挖、填挖交界处处理

半填半挖、填挖交界处的填方,填方高度过高,路基沉降差异较大的路段,需用土工格室分层连接,其作用是保证路基在自然沉降中保持整体下沉,避免半填半挖、填挖交界处的路基在自然下沉中出现沉降不均而造成路面开裂而影响行车安全。 (6) 路基填方材料

路基填方材料CBR 值要求如下表:

7、玉林龙潭产业园有色金属产业园搬迁安置小区(道路)基础设施项目土方及换填部分详见土方平整。 8、路面设计 (1)设计原则

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201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和相关的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结合沿线地质、水文、气候以及筑路材料的分布情况,结合目前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以安全、适用舒适、环保经济、和谐美观、耐久为原则,进行路面结构设计及路面结构厚度计算。

经过对技术、经济、施工等方面的比较,以及本工程的特点。考虑到砼路面层具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抗冻性) ,表面抗滑、耐磨、平整的优点,以及业主的要求。本工程行车路面结构类型采用砼路面。

(2)技术标准及设计参数

A. 水泥砼设计抗弯拉强度fcm ≥4.5Mpa ,E=28000Mpa;

注:a.F0为路面竣工验收值,F 为路面设计年限内之值;TD 和PSV 为设计、施工与路面竣工验收值。

b. 环境不良路段为急弯、陡坡、交叉口附近。 C. 上基层回弹弯沉值应小于60×1/100mm,

D. 水泥稳定碎石中水泥含量为6%(干重量), 碎石含量94%(干重量)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压实度必须≥98%,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必须≥3.0Mpa ;

E. 级配碎石底基层压实度必须≥

96%,回弹弯沉值应小于140×1/100mm, F. 土基E0≥30MPa ,回弹弯沉值应小于243×1/100mm, (3)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20米、25米宽居住区道路路面结构组合

8米、9米宽小区道路路面结构组合

4米宅前路、8米步行道路路面结构组合 A. 纵缝,采用平缝型,均设置拉杆。

B. 横缝分为缩缝、胀缝和施工缝。在邻近胀缝或自由端的三条缩缝采用设传力杆的缩缝,缝宽

5mm 。其他横缝均采用不设传力杆的缩缝。填缝材料应选用与混凝粘结力强、回弹性好、能适应混凝板收缩、不渗水、不溶于水的乳化沥青等材料作为嵌缝料;胀缝板应选用能适应混凝土膨胀和收缩、施工时不变形、耐久性好的沥青木丝板。 (4)人行道设计 (5)路面排水

为保证路基和路面的稳定,防止路面水影响行车安全,路面排水一般通过路拱横坡来完成,并汇流经雨水井排入地下排水管道。 (6)沥青路面与砼路面的优缺点比较:

沥青路面优点:

采用改性沥青混凝土材料,强度高、稳定性有很大改善; 行车舒适性好,噪音小,对周围环境有利; 施工方便,通车时间早,同时使用维修方便; 可充分利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

缺点:耐久性较差,容易引起路面不平整,养护工作多。 砼路面优点:

混凝土路面强度高,耐久性好; 可以充分利用地方材料; 施工技术熟练。

缺点:对路基要求高,维修困难,行车舒适性较差,噪声大。

从目前广西公路与城市道路建设的情况看,沥青路面路面有不可否认的优点,但缺点也很突出,尤其是耐久性较差,容易引起路面不平整,养护工作多,当考虑到该项目是村民安置区,后期养护不能及时到位,且耐久性较差,不能满足村民长久使用。因此,本方案设计中推荐采用改性沥青路面方案。

(7) 其他未尽事宜,按相应“规范”的要求进行精心施工和管理。 四、环境保护设施及评价

作为社会环境一个新的组成部分,本设计的合理选择无疑能使道路与社会环境相互协调,相互统一;但另一方面,项目的实施又不可避免地与社会环境某些方面发生干扰和影响,甚至于冲突。综合分析,妥善处理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为项目的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1. 沿线环境特征

项目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常绿,光、热、水资源丰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本项目工程建设以及运营中将对大量经过区域的环境造成不同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为二个方面,其一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如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环境污染;其二是:生存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如噪声、废气和尘埃等。 (1)对社会环境可能的影响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项目的建设对沿线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大。 (2)对社会环境可能的影响

工程建设将占用耕地、林地、鱼塘、拆迁房屋和电力、电信设施‘对水利水电及排灌设施也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对区域内经济布局和城市规划也将造成一定的影响。对路周边村民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占用耕地,是人均占有土地减少以及局部规划的优化和调整。 (3)对土地利用可能的影响

本项目路线地处丘陵地区,沿线土地肥沃,工程建设将进一步减少农业生产用地,土地征

用问题已解决。 3. 减缓社会环境影响措施 (1)减少征用土地

·合理控制路基填土高度,减少占用高产农田,减少路基土方数量;

·对废弃土方合理利用。挖方弃方应以挖作填,清表的耕作土、路基刷坡及预压卸载土方可填坑还田,做到尽量不弃土。

·弃土场尽可能少占用耕地,需要占用基本农田的应办理有关手续,并注意保护耕地作层用于复垦。

(2)按正常规定进行补偿

·征地费用应按计划落实到相应的机构和被征用土地的群众;

·征地补偿费用一部分直接发放至被征地和调整土地的农户,余留部分应合理、有计划的使用,建议作为村、镇发展基金,投资加工业、养殖业等,以弥补因耕地减少带来的经济影响。

·施工期料场、拌和场、施工便道、施工营地等临时用地的青苗补偿款应直接发放到被征用地的农户;

·施工期雇用的农工,应优先照顾被征地较多的农户。 (4)临时用地影响对策

·施工期料场、拌和场、预制场、施工便道、施工营地等临时用地,一般占用时间较长,为了保护耕地,应采用如下措施:

·施工期临时用地应尽量选择在道路征地范围之内,尽量少占用水田、林地; ·使用耕地时将表层耕作土收集保存,施工结束及时清理、松土、覆盖耕作土复耕; ·使用荒地或其它闲散地时,施工结束及时清理、整治,尽可能造田还耕,或绿化种植; ·加强管理,施工结束不允许临时用地摞荒。 (5) 拆迁民房影响减缓措施

·对拆迁房屋分地区、类别、数量进行统计,按政策落实赔偿。补偿费应直接发放到群众手中,不得截留或挪用,确保民众生活水平少受影响;

·进行再安置工作时,应有计划,并尽可能就进安置在不受得了交通噪声影响的地方,以便于土地耕种和交往,为其生活创造良好条件。

·拆迁和再安置应做到拆迁户的居住条件不低于原有水平或略有改善;

拆迁安置应在工程开工前完成。对特困户、脆弱群体应给照顾支持,让项目建设发挥更好的社会效益。

(6)基础设施影响减缓措施

·工程影响农田沟渠时,工程建设负责修复或改移,不得降低原沟渠标准及功能; ·改移沟渠应在旱季或农闲时施工,并保证工程及时完工;

·由于施工不当造成水利设施不畅,由施工单位负责清理,并采取防护措施,对造成的损失给予经济补偿;

·施工便道对沟渠有影响的时,应修临时便桥、便涵,确保农田排灌用地表径流畅通。 (7)地方道路沿线减缓措施

·结构物施工局部阻碍道路时,应临时征用土地,修建临时便道,接通原有道路,保证道路的畅通;

·施工期大吨位车辆通行及大量的材料运输,可能会损坏地方道路。施工中应注意养护,施工结束后应立即修复,修复后的道路至少要达到原道路等级。 (8) 通讯及电力设施影响减缓措施

开工前,对道路沿线的通讯、电力设施等,通知相关部门提前做好升迁工作,以确保通讯、电力设施正常的运转和本项目的顺利实施。 (9)施工安全措施

·在地方道路的交通高峰时间,停止或减少筑路材料运输车辆,减少拥挤度,防止发生交通事故;

·每个标段设安全监督员,施工场地设明显的安全警戒线,夜间设醒目的标志灯,严禁地方村民、行人,尤其是儿童和老人进入施工作业区。 4. 减缓生态环境影响措施 (1)植被影响对策 A. 植被保护对策

·尽量保护征地范围内的林木,尤其是沟渠堤保护林;

·临时用地范围内的树木尽量不砍或少砍,不准砍伐水土保护林及河渠堤保护林; ·加强管理,不准砍伐征地以外的林木,尽量减少对左右去周围草地、灌木丛的损坏; ·施工营地不准设在林地,对施工人员加强护林意识教育。

B. 植被绿化对策

绿化是道路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道路用地范围内的全面绿化,不但能有效地补偿电路占用地造成的植被损失,也可以起到美化环境、减少水土流失、防噪、防尘等作用,形成良好的路界生态环境,改善沿线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大量实践证明,道路用地范围内的绿地,是路基防护、环境保护等综合功能的关键措施之一。 C. 植被恢复对策

·施工期临时用地,如施工便道、拌和场、混凝土搅拌场、构件预制场地等,施工结束必须及时清理、松土、整平,恢复其原有植被。

·取土场施工结束,应及时进行土地整治(松土、整平、覆盖熟土等),尽可能的恢复其原有植被。

(2)减缓土壤侵蚀及水土保持对策 A. 土壤侵蚀减缓对策

·在路基纵断面凹形处或地面有地表径流汇集处,如路基附近的河流、水田、池塘时,应设置临时泥土沉淀池,以减缓流速,并使泥沙得到沉淀。

·石灰、粉煤灰等易扬尘材料运输时应采用篷布覆盖,临时堆放场地应设有设施;灰土拌和场地等周围雨季应设土工布围栏;

·严格管理,禁止在河、渠、沟堤上取土。 B. 水土保持措施

·施工单位应随时与气象部门联系,及时了解降雨的时间和强度,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施工时要随时保持施工现场排水设施的畅通,地质不良地段的路基施工尽量避开雨季; ·雨季填筑路堤时,应随挖、随运、随压,以保证路基的质量。每层填土表面应平整,并应形成2%—5%的横坡和碾压密实;

·当暴雨来临前,路基边坡铺防护物,如用草席、土工布、草编袋进行覆盖,同时按照要求设置泥土沉淀池;

·在堆土场及拌和场等周围,设土工布围栏,以减少灰土随雨水流失,污染环境; ·无法用作路基填料的废方应合理弃置,禁止乱堆乱弃,避免水土流失造成二次污染。 ·主体工程区要做好挡护、排水和植物措施。

·弃土场要保存好剥离的表土,施工结束后,及时覆土平整,恢复植被。

·施工期间要加强施工组织管理措施,严格控制施工活动用地,禁止随意占压、扰动和破坏地表。

·施工结束后,及时对施工迹地进行清理平整和植被恢复,严格控制施工期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

5. 土地资源保护措施 (1)临时用地原则及复耕措施

·建材堆放场、拌和场、预制场及混凝土搅拌场等临时用地,不占水田,并尽量设置在道路用地范围内,如停车场等,以减少临时征地数量;

·施工营地应设在工程用地范围内,或就近租用公共房屋、民房等,尽量减少临时用地; ·工程占地范围、施工期临时用地范围等,开工前场地清理时,应将表层耕作土(熟土)收集堆放,并作水土流失防护,以备复耕使用;

·施工期所有临时用地(包括施工便道、建材堆放、灰土拌合场、预制场、混凝土搅拌场等),施工结束及时进行清理、土地整治,将收集的熟土覆盖复耕。不能用作耕地的土地,植被绿化恢复植被。

(2)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A. 施工营地的生活污水、粪便等设化粪池处理,生活垃圾装桶或设垃圾坑,并定时进行清运,严禁无水迹垃圾因暴雨冲刷而进入水体。施工结束后,清理化粪池、垃圾坑并用土掩埋。 B. 含有害物质的建材,如水泥、粉煤灰、化学品等不得对方在河流、水塘、水井、湖泊等水体附近,堆放点应设篷盖措施,暴雨时设土工布围栏,防止被雨水冲刷进入水体。

C. 混合材料合场、混凝土搅拌站的排水,混凝土预制场的生产废水及养生水等含有害物质,不得排水地表水类水质水体及池塘。一般在施工场地设临时蒸发池,施工结束及时清理,并覆土掩埋。

D. 各种施工场地如混凝土搅拌场、预制场、混合料拌合场等施工结束,施工中的废油、废石灰、废弃、废水泥、施工垃圾等应及时清理。不得弃于水体附近,更不能抛入水体,必须运至当地允许的地点或按有关规定处理。 (3)空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晴天施工路段要定期洒水降尘。施工现场尤其是堆石场、堆砂场应经常洒水,洒水可有效的控制扬尘。运输建筑材料的临时施工道路应尽可能避开大的居民区,临时施工道路应经常洒水,

运送砂石料的运输车辆,用帆布、盖套等遮盖,以防物料飞扬,沿途撒漏。 (4)噪声影响减缓措施

加强对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的维修保养,包括安装有效的消声器。道路施工现场200米以内有居民区时,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控制中午、晚间机械施工时段,尽可能将噪声大的作业安排在白天施工,尽可能将噪声大的作业安排在白天施工,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必须在夜间施工时,应征得当地政府及环境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 6. 环保保护措施

采取相应的交通管理措施(如禁鸣喇叭)及加强小区绿化,将影响减少到最低。 小区主要环保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噪声防治措施

加强道路路面管理,经常修整路面,保持足够的平整度,以降低交通噪声的影响,超过噪声标准的路段,采取降噪处理,主要措施有:利用“生态墙”可降低噪声和废气引起的环境污染。 (2)绿化

居民密集区等应加密种植树木,并使之形成绿化立体屏障,从而减少大气污染和噪音声的影响。

六、施工工期计划

本工程建设工期为12个月。分为准备工作0.5个月,路基土石方工程在人员设备准备就绪的情况下均可同时开工,土石方开挖工期为7.0个月;待管网和结构物完成后,开始铺筑路基路面,工期4.5个月;沿线设施计划1.0个月完成。

七、存在问题与建议

针对施工过程中或施工完成后可能出现一些不可预料的问题,以下提出了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为了尽快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工期十分紧张,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多专业、多台机械设备同时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如何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控制施工质量需要进行专门的研究,施工进度的安排及场地的合理布置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建议施工单位在施工前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工期和布置施工场地,保证施工快速、有序的进行。


相关内容

  • 亮化工程设计任务书
  • *********搬迁安置居住小区 亮化工程设计任务书 建设单位:**************************(公章) 编制日期: 一.项目概况 ************搬迁安置居住小区主要由三大部分功能组成,即中心自住区,周边出租区,公共服务区. 住宅区共有21幢住宅楼,3108户.其中中 ...

  • 一个房地产项目开发的整个流程大体上包括10个阶段
  • 一个房地产项目开发的整个流程大体上包括10个阶段. (一)开发商提出开发设想是整个房地产项目开发的起点 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开发设想是房地产开发商最关键的一项工作,从这项工作起,整个房地产项目开发就进入了状态.开发设想是否准确地反映了市场的需要,将决定未来整个房地产项目开发的成败.这需要房地产开发 ...

  • 房地产开发经营的程序
  • 房地产开发经营的程序 和房地产企业房地产开发经营的主要阶段和过程 根据房地产生产和再生产运行顺序,以及各阶段经营管理的内容.房地卢开发经营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七个阶段或运行过程. 1.建设工程项目设立和企业组建: 2房地产建设工程项目规划与审批: 3.土地使用权的取得: 4.征地与拆迁: 5.工程建设与 ...

  • 项目管理手册
  • 仅供参考) 目 录 第一篇:项目开发过程中主要思路----------2 第二篇:房地产项目开发流程---------------7 第三篇:项目开发设计流程----------------30 第四篇:项目开发过程中水电工作要点-----------32 第五篇:关于售楼部与区域项目管理部沟通的操 ...

  • 施工员测量放线的重要步骤-一看就会
  • 一.施工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1)熟悉设计图纸 设计图纸是施工测量的主要依据,在测设前,应熟悉建筑物的设计图纸,了解施工建筑物与相邻地物的相互关系,以及建筑物的尺寸和施工的要求等,并仔细核对各设计图纸的有关尺寸.测设时必须具备下列图纸资料: 1)总平面图 如图所示,从总平面图上,可以查取或计算设计建筑 ...

  • 房地产开发前期所有手续流程
  • 第一篇 开发前期的工作 一. 确定投资建设工程项目 对项目从前期开发角度入手,进行合理分析和有效测算,为公司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二.建设项目用地计划办理 1.所需资料 a.地形图(划示用地范围,标明大约面积) b.与地块出让单位签署的用地协议 2. 办理程序 a.备齐资料 b.到地块所在地土地部门办 ...

  • 天津市征收土地工作程序
  • 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关于修订<天津市征收土地工作程序>的通知 津国土房资[2008]1128号 发布日期:2008-12-24 生效日期: 2008-12-24 各区县国土资源分局: 为进一步完善征收土地工作程序,维护被征地农民利益,结合当前征地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天 ...

  • 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 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学院:核自院姓名:李擂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四班学号: [1**********]7 实验一采样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模拟信号到计算机控制的离散信号的转换-采样过程. 二.实验原理及说明 采样实验框图如图4-3-1所示.计算机通过模/数转换模块以一定的采样周期对 ...

  • ××村××搬迁安置点规划--说明书
  • ××县××镇××村村寨规划 ××搬迁安置点 (2016-2030) 说明书 2016年03月 目 录 前 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