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理论面试.答辩题集

“数学教学的板书作用是什么? ”、

第一步回答作用:理清知识脉络、引起学生注意、板演知识等,第二步反思自身的板书设计,提出完善设想。

“怎样激发学生的运算兴趣? ”、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巧学活用,会使相对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会让学生学得兴味盎然,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在游戏中培养兴趣。2、用故事激发兴趣。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娓娓道来,既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二)、讲清算理,为正确计算提供依据。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加强法则及算理的理解。计算依据法则,而法则是根据数的性质以及有关运算定律、运算性质推断得来的。充分重视算理,驭理入法,方能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计算能力的提高也就有了切实的保证。1、领悟法。2、对比明理法。

(三)、培养学生计算细心、认真的好习惯。学生在计算中常会出现这样一些错误:看错抄错题目;列竖式时数位没对齐;计算时不打草稿;一位数加、减、乘、除计算错误导致整题错;做作业时思想不集中;做完题不回头检查等。这些大多是由粗心造成的,那如何让学生细心呢?

1、教师要做好示范和表率。教师的板演,批改作业的字迹、符号,一定要规范、整洁,以便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善于总结经验,归纳方法。比如我教给学生计算的检查方法是:一对抄题,二对竖式,三对计算,四对得数。

3、加强口算训练。学生做计算题的速度及正确率与每个学生自身的口算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我们注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口算练习,基本上采用听算和看算训练。持之一恒,学生计算速度和正确率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4、教育学生养成验算习惯。数学教学应当培养学生作业认真、仔细,书写整洁、格式符合规定,对计算结果自觉检查等学习习惯。我们要要求学生作业完成后要作自我检查,复核或验算。 (四)、练习题的筛选要恰到好处数学知识系统性很强,如果整数的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没有学好,那么小数的加、减、乘、除法就很难学会。因此说,计算教学需要做到新旧结合,精讲巧练,持之以恒。

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使学生乐于计算。借助一节计算教学课,谈一下在计算教学中如何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开展计算比赛活动等形式来激发学生计算兴趣,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同时,改善评价方法,也确实调动

1

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感受,增强了他们正确计算的欲望。

“你是如何评价学生课堂表现的? ”

一、评价要全面客观

评价要做到全面客观,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看一个学生不能只看他的学习成绩,还要看他的学习态度;不仅要看他的学习态度,而且要看他的学习方法、看他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状态。比如,我有一名学生,他的英语成绩很低,自己也很努力、很刻苦,但却被英语教师放弃了。我了解到这件事之后,找他谈话,共同分析原因,发现他对英语教师有一种恐惧感,对自己也缺乏信心,不敢在学生面前朗读,只是回家自己看。可想而知,在这种心理状态及学习方法下,他的学习成绩能提高吗?所以说,教师应全面客观的看待这个学生。其次,收集信息要全面客观。要全面了解情况,要防“第一印象”、“晕轮效应”、“刻苦板印象”等认知偏差的干忧,不要仅凭一两次测验分数就做出最后的结论,甚至形成对人的偏见或成见。

二、评价要以鼓励为主 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目的是为帮助他们更好的发展。因此,评价方式必须服从评价目的,通过教师的评价,要能够增强学生的自尊

心、自信心,激发学生发展主动性与自觉性,鼓励他们不断上进。如四班凌建国学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咱们班除了学习不行剩下都行,我听这话后对他们说,既然你们有健康的体魄、聪明的头脑、坚忍不拔的毅力,还有什么理由说学习不行呢?我相信大家一定能行。“人心齐、泰山移”,让我们共同努力,夺取最终胜利,你们有信心吗?“行”。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响彻了整个教室,他们的学习热情被激发起来,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被动学习都变成主动学习。教师评价的鼓励性可以通过言语、表情、行为等多种方式来体现,即使在运用分数这一传统方式进行评价,也可以充分发挥其鼓励作用。比如《借分》一例中,对考试分数采取了特殊处理方式,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一处理方式很好的体现了评价的鼓励性原则。

三、评价要注重主体

教学的评价一般只局限于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我应为还应参于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评价不只是老师一个人的事,应适当的让学生参与进来,比如学生回答完一个问题之后,其他学生及时的鼓掌,使他们被重视的感觉。有时,学生之间相互了解可能比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更彻底更透彻,老师不能唱独角戏,要想方让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来评价他人,或作自我评价,我认为这三种如果能有

机结合起来,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会起到促进作用。 四、评价要适当

当前,有许多老师都较注意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借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一点是正确的,但是,有的老师却对学生的表扬或鼓励过高了些,或者是说对学生的评价不切合实际,这就是我们要注意的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平时表现较差,学习上反映较迟钝,如果老师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过高的评价,大力的表扬他,那么他反而会接受不了。因为一个学生的行为表现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能转变过来的,所以老师应一步步来。这样,学生则能真正体会到自己的成功之处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学生获得的表扬,不是老师随口应付的,而是自己成绩的肯定。这才是恰当的评价,才会对学生有真正的激励性和鞭策性. 五、评价要有发展性

教师要用发展的观点和标准来评价学生,要看到中小学生正处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他们每个人都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现在的丑小鸭都可能变成以后的白天鹅。相反,如果教师对一个学生进行讽刺、挖苦,就会影响这个学生的一生。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切忌用僵化、固定的眼光来看待他们。要看到他们的努力、看到他们每点的进步和变化,要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在评价标准掌握上,要有一定的相对性。 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

2

是每个教师的基本功,教师能否正确运用评价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正确的评价观。教师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就必须能正确运用科学的评价手段,使学生在科学评价的引导下,全面素质得到均衡协调发展,走向成熟,迈向成功。

“你是怎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活动进行的? ”、

第一步先说明如何做,第二步说明开展小组讨论的好处,第三步反思补救。

“你的课堂中哪个环节体现了学生的独立思考? ”、

“你画图为什么不用尺子? ”、 “你描述的操作步骤学生能听懂么? ”

平时喜欢看的书籍和杂志有哪些? 【参考答案】

我平时的空闲时间里喜欢看一些教育类的书籍和杂志,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人大附中教师王金战老师编写的《英才是怎样造就的》,王金战老师把老师形象地比作教练、导游和称赞者。他说:“教师是教练,要允许学生超过自己。教师是导游,让学生更有激情和动力地向前方迈进。教师是称赞者,给予学生鼓励,使学生快乐地感悟到进步与成功。”这本书在我迷茫的时候告诉我作为一名教师正确的定位,使我受益匪浅。喜欢看的杂志有《中国教育教学杂志》、《中学物理教学参考》、《读

与写》等,读这些杂志能够让我时时更新自己的知识,能够不断地改进教学思想。

现在常常提的“以学生为本”或“以学生为主体”,你怎样理解? 【参考答案】

学生是一个民族传承的希望,是一个国家继续生存、发展的灵魂所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提到转变以往以教师为主体进行知识传授的模式,改为“以学生为本”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模式,充分体现了对学生这一群体的重视,这是科学确保教学目标实现的前提。

“以学生为本”或“以学生为主体”,是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教师的作用是负责组织、引导、帮助和监控,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促进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

教师应当将以往追求学习结果转向追求学习过程,真正把学生当成获取知识发展自我的主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切实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主体观。

在新课程评价理念下,什么样的课算是一堂好课?

新课程倡导“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作为好课应体现以下六个方面:

1、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一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2、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交流是单向的。新课程倡导学生学习中的交流应是多向的,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应包括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3、应该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和充足的时间。 教师要用好教材,但不是只教教材,必须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一定的与教材中的问题相联系的学习材料,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材料中提供的各种信息去进行分析、思考、展开探索。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小组中交流的时间,交流后整合的时间,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学生的主动学习,师生的互动常常会流于形式。 4、应该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学生是否形成了深层次的理解大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①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表

3

达所学的知识;②能否基于这一知识作出推论和预测,从而解释相关的现象,解决有关的问题;②能否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变化了的问题;④能否综合几方面的相关知识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⑤能否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去。这些方面,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和练习是可以判断学生对知识真正理解和掌握情况的。

5、应该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

积极的体验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从中获得兴奋和快乐,而积极的体验建立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上,建立在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之上,建立在不断的成功与进步之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错误应该得到允许和理解,而不是排斥和打击,学生的创造性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而不是忽略和抹杀。 6、应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即培养反省认知的意识,引导学生思考:“我是怎么想的? ”“为什么这么想? ”“我的解题途径是否最佳? ”“是否还有更好的解题途径? ”“今天学的这些知识之间有何联系? ”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教师还应重视学生生成性问题的思维过程,不惜打乱、突破原有的课堂教学设计,及时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

点,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方式。

新课改下教师应具备的

技能

教学设计技能

1、制订课程授课计划的技能 ①清楚本专业课程设置的种类和相互关系;

②对自己所授课程在本专业总体的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有正确认识;

③能够根据教学计划制订详细的课程授课计划和教学进度计划。 2、撰写教案的技能

①掌握撰写教案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②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体系, 正确把握教材的内容和重点、难点;③能够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对教材进行恰当的处理;④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制定恰当的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

⑤会编制电子教案,在课上演示和供学生在校园网上学习。 3、使用教学媒体的技能 ①掌握常规教学媒体及其教学特征;

②掌握现代教学媒体及其教学特征;

③掌握教学软件、课件的编制及其使用方法。 4、了解学生的技能

①掌握了解学生的一般方法; ②熟悉教学对象的总体思想状况和知识基础;

③了解教学对象的个别差异(包括智力水平、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

课堂教学技能

l 、组织教学和导入新课的技能 ①建立和维持正常课堂教学秩序; ②明确意图,集中注意,创造师生交流环境;

③掌握导入的类型,选择适当的导入方式;

④合理控制导入时间。 2、运用教学语言的技能 ①普通话达到测试水平的二级,能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讲课;②语调高低和语速快慢适中; ③语言简练,逻辑性强; ④语言生动、形象、优美,通俗易懂;

⑤口头表述与体态语言相结合。 3、设疑和提问技能

①设问要有针对性,富有启发性; ②设问措词精当,选择适当的设问时机;

③设问速度适中,有必要的停顿,注意学生的反馈;

④学生回答问题后给予分析评价和必要的引导、总结。 4、板书技能

①板书反映教学的主要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②板书设计层次分明、简练、逻辑性强;

③板书布局合理,字迹大小适宜,疏密得当;

④板书文字书写规范,并保持适宜的书写速度; 5、讲授的技能

①讲授具有科学性、教育性、启

4

发性和艺术性;

②掌握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应用等不同教学内容的讲授方法;③善于引导学生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发展思维能力。 6、总结结束课程的技能 ①归纳总结要简练、概括、突出重点;

②总结要使教学内容前后呼应,形成系统;

③总结要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拓展、延伸和自学。

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技能

l 、布置作业的技能

①能够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选择作业形式,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学生思考;

②能够合理控制作业的数量和难易程度,作业要求明确,并规定具体完成时间;

③在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及时予以指导。 2、批改作业的技能

①选择合理的作业批改方式; ②能够正确总结出学生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③批与改、批与评相结合。 3、课后辅导的技能

①能够及时回答解决学生提出的质疑;

②既进行课程内容的辅导,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学评价技能

l 、命题技能

①能够准确分析、确定教学内容的目标要求;

②能够根据考试目的和内容确定

题目的难度和题型; ③掌握试题编制的一般原则。 2、评卷及分析试卷的技能 ①掌握评卷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合理掌握评分标准,减少评分主观误差;

②能够科学地分析每个考试题目的质量和考试结果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③能够撰写客观、科学的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教学研究技能

1、掌握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①掌握教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②掌握选择课题、制订教学研究计划的原则和方法;

③掌握经验总结、调查问卷、科学观察、行动研究、教育实验等教育应用研究的基本方法 ④掌握对教学研究资料进行统计、撰写课题总结和研究论文的方法。2、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和吸取科研成果的技能

①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动态; ②了解本学科和相近学科新的科技成果及其应用;

③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吸取先进的科研成果,更新教学内容。

3、信息检索技能

①掌握本学科的主要文献种类; ②掌握图书馆书目的检索方法; ③掌握用微机在因特网上收集资料的技能。

课程改革将“教学大纲”改为“课

程标准”,这一改变包含什么意义? (要求详答)

(1)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课程标准”是国家指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它应是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的标准。“课程标准’’是一个“最低标准”,这样才能保证让每个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完义务教育,因为义务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是大众教育。 (2)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的素质的提高

本次课改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3)从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

教学大纲顾名思义是各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学大纲是教师教学关注的焦点,而课程标准突出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 (4)课程管理从刚性走向弹性 国家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评价及教材编写做出了一些指导和建议。这种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给教学和评价的选择余地和灵活空间都很大。

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学观? (要求答对要点,简要叙述)

1、新课程中的教学观应体现课程与教学的统一,强调教学过程的

5

开放性与生成性。首先教学内容不应仅局限于书本,要向生活经验开放,向自然开放;不应仅局限于技术层面的科学知识,应向人类的命运、人类的道德层面以及人的价值领域开放,向学科前沿开放。其次,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这样的教学过程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2、新课程教学观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之间双方相互交流、沟通、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3、新课程教学观高度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的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与方法。

4、新课程教学观以人的发展为本位。传统的学科教学重认知轻情

感,重教书轻育人,这种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是传统教学的缺陷。改革教学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学科本位论的错误不在于学科本身,而在于指导思想。学科教学依然要体现和重视学科知识的特点,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但是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这意味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学生观? (要求答对要点,简要叙述)

1、学生是发展的人。教师应努力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理论,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以此为依据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应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好每一位学生充满信心。学生又是一个发展还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这意味着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负有极大的责任。

2、学生是独特的人。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入来对待,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与空间。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独特性是个性

的本质特征。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要承认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的差异,坚持“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这就要求教师的教育和教学要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而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以免挫伤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是教师无法替代的,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进行思维活动,教师只能为学生提供外部的影响与支持。从法律伦理角度看,学生是责权主体,学校和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

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师观? (要求答对要点,简要叙述)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教师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而且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更复杂化了。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去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处理信息的方法。教师应把主要精

6

力放在对学生的检查、激发、指导方面,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2、教师是教育科学的研究者。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别人的研究成果、经验或理论送上门来,然后不加思索地加以应用,而应该自己成为一个研究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活动的各种理论与实践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3、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被动执行的做法;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在实施中不断增值、不断丰富、不断完善;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要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学会对各种教材进行评鉴,对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以及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4、教师应该成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教师的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教师不仅仅是学校的一员,而且是整个社区的一员,应当从专业型、学校型教师拓展为“社区型”教师。

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什么要求? (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答对要点)

1、服务。教育服务是时代发展带给我们的新理念,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一定要让每一个学生和家长满意,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要服务得好,就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到你的服务对象上,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而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尤其要尊重那些发展迟缓的学生,真心真意地看待他们,了解他们,关心、爱护、帮助他们。同时要赞赏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得到更多鼓励,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2、调控。新的教学改革实施以后,师生关系更亲切了,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了,但也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例如学生的思维发散开去难以集中,教学任务完不成;新的学习方式与掌握基础知识之间难以兼顾,等等。这种开放的教学对教师调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及时适当地加以调控。主要是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也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而帮助则更为具体一些,如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等

等。

3、反思。新课程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进行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的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因此,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4、合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面对学生外,还需与周围其它教师联系,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与配合。教师之间要有合作意识,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齐心协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生成材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尊重并倾听家长的意见,在教育要求与方法上与家长协调一致。

新课程下如何备课? (提示:答对要点,简要叙述)

1、备教材的利用价值。“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如何挖掘教材,利用教材是首要的任务。我们应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变教教材为用教材,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研究教材的价值。

2、备课程资源的开发。“尊重教材,超越教材”是新的理念。学科教学要从单一性向综合性发展,注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思考课内与课外的联系,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3、备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树立现

7

代的教学观念,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学生的自我尝试在先,教师的引导在后”为原则。教学过程的设计要遵循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4、备学习方式的选择。从理论上讲教学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接受式,二是自主式。接受式强调的是结果,自主式强调的是过程。现代教学主张既重结果更重过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讨论、自主选择、自主创造、自主领悟、自主体验的过程,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潜能。 5、备师生问题的生成。没有问题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问题是打开思维的钥匙,是展开合作交流的导索,有问题才有自主、创造、发现、体验。反对教师的串问,但不能否定教师的问。教师要问的得法,问到关键,问的有价值。教师要少问,尽量把问题留给学生,问题应由学生自己生成,还要由学生自己解决,出乎意料的问题师生都解决不了,可放在课后。

6、备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备课时,应在什么教学环节上选择什么样活动方式,主要是针对教学内容,遵循教学的规律,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巧妙的安排。

教学中怎样帮助学生挖掘课本中的问题?(提示:答对要点,简

要叙述)

(1)教会学生分解问题,分散难点,理清思路。课程改革后,课本上的问题有些是比较复杂的,综合性强,往往是若干个小问题组合而成,这些问题对学生来说贴近生活,既有兴趣,又难以下手,教者把握得不好,就会令学生对学习产生恐惧,处理得恰当,可激发他们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教会学生找准切入口——分解问题,理清思路。让学生在问题的分解中,掌握到编题的意图,这样,学生便能灵活地学会自我提问,达到授之以渔的教学效果。 (2)引导学生学会联系前后问题,比较异同。问题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所以教学过程中,应着重让学生对今天所学的问题与前面有关联的问题联系,并比较,这样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就更能透彻,融会贯通。

(3)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举一反三”,开阔视野,培养创新精神。课本中的问题需要学生自己探索才能解答,没有现成的答案,所以,教学过程中要抓住问题让学生挖掘身边的素材,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能力,真正地发挥问题的作用,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十三、如何运用教材渗透人文思想,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新课程《纲要》中明确指出“把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作为学生的发展目标之一”,所以,课程改革后,教材中问题很多都联系到生产生活实际,我们应抓住它对学生有机地渗透人文

意识,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同时应强化对学生意志的培养,让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的复杂艰苦的情景中接受磨练。

贯穿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要求详答)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课改”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贯穿“课改”的基本精神,是“课改”的灵魂。“课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往以学科为本位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动的、甚至被窒息的人。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强调了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强调了课程要有利于培养每个学生的良好品德;强调了课程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实行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交往互动?交往是教学的本质,新课程大力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只有坚持交往互动,才能促进学生的自主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

(1)赋予学生以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以交往互动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发展。

8

(3)学会交往,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

(4)沟通教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拓展教学视野,完善教育内涵?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过去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放在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上,所以很多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浓,影响了自主能力的发展。而新课程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提出了教育必须关注人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要求教师应着重在以下几方面改进:

(1)突出教学目标的发展性。 (2)使课程变为学生“自己的课程”,唤起学生的自我需求,以自己的方式对教材进行诠释、理解、改造和重组。

(3)通过师生、生生与教材的沟通、对话、应答,达到共创共生、批判反思、求异创新的目的。 (4)“以学论教”,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强调学习活动以探究为主,学生为主,交互为主。 (5)教师对学生要“导其所思,引其所做,扬其所长,促其所成。”十五、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自主能力?新课程与传统课程相比,不再是过分追求结果,而是重视了过程学习。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不再是停留在过去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而是讲究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在教学

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自主能力,对教师来说,要明确以下几方面: (1)发展学生的自主性是学生成长的必然要求。

(2)只有赋予学生的权力,才能让他们发展起自主的能力,教师不适宜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会严重妨碍学生自主性的发展。(3)教师要警惕自己心中“糊涂的爱”,不要以“爱”的名义实施对学生的控制。

(4)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因为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主体,新课程所倡导的一切都要通过教师的努力来实现;学生自主性的发展关系着课堂权力的分配与教育资源(时间、资料、场地等) 的再分配,关系着教师价值的体现,需要教师进行自我更新。十六、如何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通过自己的案例来说明)

学生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譬如,偏爱独立思考的学生,在独立学习时能够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高。如果与他人一起学习,却有可能因认知过程受到干扰而降低学习效率。又如,喜欢小组学习的学生,在与他人一起学习时,表现出来的学习积极性高,再加上他们之间的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往往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对于学习方式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采取相应的策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

如何认识“课堂吵闹”的背后隐含着新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下的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地学习,创造性地思考和行动。课堂纪律要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容纳学生的不同个性。学生在课堂上必须拥有自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动作和声音(言为心声) ,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动作和语言是学生情绪、情感的伴随物,在激烈的讨论中学生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愤怒、遗憾、沮丧等情感。课堂纪律应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一种十分宽松和谐的氛围。:‘课堂吵闹”也正是宽松和谐的氛围所产生的表象,也正是勇于课堂改革、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

教师应怎样管理课堂、驾驭课堂?

(1)要改革课堂的主体定位,建立平等、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即由教师作为权威主体转向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师要视自己为学生团体中的一员,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路人,更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同行人。

(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发展。课堂气氛追求的是学生“动”起来,自由地发出内心的呼声。教师与学生共同感受学习中的喜悦、愤怒、遗憾和沮丧。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学习中,

9

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教材、教师、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体验,共同成长。

(3)教师要放得开,收得拢。紧紧围绕课堂学习的目标、内容,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张弛有度,整个课堂浑然一体,不必苛求课堂的绝对安静,确保课堂吵而不乱,闹而不散,收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课堂教学中处理好动和静的关系是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是教师“管理课堂,驾驭课堂”能力的突出表现。

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合作学习? (要求答对要点,简要阐述)

1、明确分组、分工。实践证明,异质分组法是比较科学的一种分组方法,即依据学生的性别、学习成绩、能力,以及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和性格、脾气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搭配。合作小组的人数,可以从2人配对或4人相邻合作学习开始,循序渐进,取得经验之后再逐步发展到6—8人。恰当分工是进行合作学习的首要任务。小组中每个学生都要担任一个角色,如在学习《蜜蜂》一课时,由四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他们是:小组长、检查员、发言人、噪音监督员,每一角色在组内活动时都有不同的职责。小组成员各负其职,职责分明,全面互助,因此每位学生都主动投入。

在合作小组成员关系比较融洽的基础上,还可以实行角色轮换制,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尝试不同的任务,都能在自己充当的角色之中得到锻炼,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2、选好合作学习的内容。合作学习,不是大事小事必合作,要有合作学习的必要,有合作学习的价值。合作学习的任务最好是团体性任务,而不是个体性任务。例如,学习《露珠》一课时,先让各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课文(画画、朗读、讲故事、做实验、表演等) ,然后每组任意点其他小组的一名成员汇报学习成果,被点到的同学就代表这个小组,集体荣誉感特强的孩子们群策群力,互相帮助。这种由小组之间的竞争所形成的合作学习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挑战性,能够使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真正达到了合作学习的目的。 3、指导倾听与互助。因为年龄特点,学生常常急于表达而顾不上倾听,针对这一现象,除指导好孩子们有序、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外,还必须认真倾听别人的表达。听其他合作者发表意见时,不打岔,不插嘴,听清别人说了什么,哪里说得好,还有哪些不足,再想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帮助、收获;想我该怎么说。这一做法使孩子们的说建立在听的基础上,使说的起点更高,表达得更好。

4、保证合作学习的时间。两三分钟的讨论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

合作。学生刚读完课文,最多自学了几个生字、生词,想都来不及想,教师就开始检查小组学习情况了,学生无法触及较深刻的内容,因而提出和回答的都只能是些肤浅的,甚至是鸡毛蒜皮、无关紧要的问题,或者根本提不出或回答不出问题,更谈不上合作学习了。因此,要真正落实小组学习的目标,课堂上就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思考和讨论交流的时间。

如何实施作业个性化? (要求答对要点,简要阐述)

1.留因材施教的作业。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因此留作业应做到因材施教,做到客观看待学生身上存在的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采取按能力分组、分层,适度布置作业。 2.留落实训练目标的作业。留作业是检验教与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要注意给学生留落实训练点的作业,做到训练到“点”,落实到“点”,减轻学生因重复训练而带来的心理、生理负担,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学习、发展,更好地发展其个性。

3.留谈学习方法的作业。当学生领会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后,可试

10

着布置一些谈学习方法的作业。第二天,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以小组交流的形式,鼓励学生议一议。这样,能做到举一反三,相互启发,教学生会学,使学生终身受用。减少学生不必要的“写”,增多学生的“说”,更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4.留想象作业。当今课改,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培;养想象能力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课文中可延伸、可拓展,又能升华和突出主题的地方,鼓励学生发散、变通,培养想象力。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时应关注哪些方面? (要求答对要点,简要阐述)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时应注意八个“关注点”: 1、关注学生的潜能。通过积极评价,让每个人深信自己具有一定的潜能,只要积极努力就能挖掘出自己的潜能。

2、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研究证实,人有七种以上的智能。要关注并鼓励学生发展某一方面具有特长的智能。3、关注弱势群体。弱势群体包括学习上的落伍者、智能上的滞后者、家庭条件困难者,一般表现为自信心较弱甚至缺乏自信心。评价不能忽略他们,更不能伤害他们。

4、关注评价中的“无法量化”或“不确定”的内容,尤其要关注

德育中的道德评价和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5、关注“违规事件”。对学生偶发的“违规事件”,要移情、换位,问明情况,跳出框框,贴近学生心灵,走进学生内心,疏导消极情绪,赞赏美好情感。

6、关注对学生的“无意伤害“。教师的“无意伤害”常常会推倒学生心灵中的全部美丽,抵消学生所受教育的总和。

7、关注教师自身的行为效应。多用“大拇指”赞许,不用“食指”指责;多用肯定的目光,不用无所谓的眼神;多与学生打成一片,不和学生“楚河汉界”„„ 8、关注学生生活中的反评价因素。比如,要开展评比了,就让学生突击准备,言过饰非;要上公开课了,就让学生反复训练、精心表演„„一方面我们要求学生诚信,另一方面我们却实施着这样不诚信的“隐性课程”。当我们以诚信为标准评价学生时,他们早已产生一种反作用力,并在内心发出强烈的抵触。如何使积极的评价因素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追求,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构筑真善美的“精神大厦”,学校和教师要做出榜样,摒弃弄虚作假反评价。

激励性评价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激励性评价就是使被评价者产生向上的欲望和动力,并获得成功的一种评价手段,是新课改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重要内容。如何增强它的实效,应该注意四个原

则:

1、客观性原则。遵循客观性原则是评价的前提,若违背这一原则,即使评价方法再先进、形式再新颖,也不会产生什么激励功能。因此,我们在进行评价之前,必须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分析评价对象,增强评价的实效。 2、指导性原则。评价应该体现引领、导向作用,使被评价者能明确自己的成功与不足,找出今后的努力方向,也从中受到应有的启发,因此,指导性原则是增强评价实效的关键因素。 3、探究性原则。评价应该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双方对自身的知识、能力重新建构、不断生成的过程,在评价中,教师应该始终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合作者,引导学生共同探究最优的评价方案,最佳的评价效果,最适宜的评价时机等。这是增强评价效果的重要内容。 4、情感性原则。评价不能是冷冰冰的裁定或表扬、批评,必须情真意切,使被评价者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满足。当学生有了进步时,教师给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亲切的握手,一个竖起的大拇指等等,都会让学生久久难忘。在评价操作中,一定要尊重学生,取得学生对评价的认同感。诚挚的情感是增强评价实效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11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3、新课程倡导了哪些现代学习方式??

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自主式学习。

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的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在教学活动中,引入生活的广阔泉源,远离就书讲书的教书匠习气。

学会倾听是修养,敢于侃侃而谈是能力。

什么是数学?

数学(mathematics),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

你赞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种提法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我认为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它阐述了教学方法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矛盾统一,我是赞同的。教学方法因人而宜,没有一个适合所有人的方法,但要适合个人,这就是贵在得法。教师备课时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本校条件等,结合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

件,因“校”制宜,因时制宜,灵活、恰当地借鉴和选用国内外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并善于探讨、实践,教学其实就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过程。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参考答案】

我认为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是: 第一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因为这是促进教学发展的根本宗旨和目的;

第二是教学内容方面是否达到科学合理的标准,只有满足这一点才能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第三是教学策略与方法是否能达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第四是老师是否具有良好的教学基本功,如板书设计、粉笔字、普通话、教学设计等等。

你认为科学的备课方法是什么? 【参考答案】

备课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我认为无论是哪门学科,教师真正要备好一堂课,应该脚踏实地,并结合自身和学生的实际,进行创造性地研究和设计。

第一,“研读”是备课的必要前提,教师研读与课程有关的资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第二,“博学”是备课的重要基础,丰富的知识库是教师进行旁征博引的必要条件;

第三,“细致”是备课的基本要求,教师课前要将整堂课的教学目的、

教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时间分配、教学活动设计、板书设计都要准备到;

第四,“创新”是备课的成功亮点,新颖的教学设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办法。

这种备课方法是我所追求的目标,如果我有幸能成为一名教师,我将会用这些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现代教学的核心理念是民主平等,你认为在教学中要特别尊重学生的哪些学习行为? 【参考答案】

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民主平等,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必须以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互相尊重为原则,因此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以下几项是需特别注意的: 第一,必须让学生的学习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教师必须把学生当作一个富有生命意义的活生生的人来看待,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个性,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行为;

第二,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学有所长,也会有一些掌握得不够好的知识,这时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他的特长,而不能以教师的眼光和要求去规范学生,要帮助学生以自己的特长激起学习的兴趣,以充分呵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教师必须以平等中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教师既是学生学习中的导师,又是和学生一起学习的同伴,要充分理解和关注

12

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以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我认为只有教师放下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学生,以朋友之心对待学生,这样在教学中才能特别尊重学生的正常有益的学习行为,才会有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1、课标把“符号意识”列为数学课程的学习内容。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

2、课标在知识与技能部分的目标阐述中,多次使用“经历„„过程,掌握„„”的句式表述学习目标。请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如何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学好数学? 3、请你谈谈你对模型思想、建立数学模型教学的理解。 4、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需要学生参与数学活动进行独立思考,谈谈你对数学思考这方面的教学目标的认识?

5、请就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谈谈你在教学中是怎样做的? 6、数学课程资源是指应用于教与学活动中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文本资源、信息技术资源、社会教育资源、环境与工具、生成性资源等。谈谈您是如何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 7、结合实际谈谈第一学段的学生与第二学段的学生在知识的接受上有哪些不同?在教学中应注意什么?

8、请具体说说你是怎样培养学生

发现问题的能力的?

9、请结合您的教学实际谈谈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关系。 10、在教学中你是如何处理好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的? 11、结合您的教学实际,谈谈教师应如何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12、简述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有效的数学学习方面,你是怎样做的?

13、新课标提出要“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谈谈您对这句话的理解及做法? 14、“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在您的日常教学中,关于“学习评价”主要关注哪些方面?有哪些具体做法? 15、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怎样才能吃透教材?

16、你理想中的一堂好的数学课应具备什么要素?

一名班主任以严格管理著称,教学成绩优秀,一名女生因早恋,成绩大幅度下降,班主任十分生气,在全班点名批评了这名女生,结果这位女生从教学楼跳楼自杀,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对于这个事件我认为应当全面地看待,它反映出了现阶段中学教育面临的一个很严峻的问题:教师教学方法的不恰当和学生心理

承受能力的过度脆弱。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的本意肯定是好的,是希望学生能够悬崖勒马,成绩能够上进,但是方法的选择上过于极端,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不够尊重学生。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学生在面对该类事情时虽然在全班人面前被点名,但也不至于轻生,心理的承受能力过于脆弱也是导致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现阶段的学生多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平日在家里娇惯溺爱,承受不了挫折和打击。

最后,从教育的大环境来说,对于青少年的早恋现象,教师以及教育环境应当正确的看待,要发挥好的一面,避免过度打压及嘲讽带来的负面恶性循环。 针对这种现象,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避免:

对于教师,要有一个开放的思想和心态,平和地面对早恋问题,不能一味的打击,要善加引导,分析利弊,指导学生走出误区。 对于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增强孩子承受挫折和失败的能力。

对于社会,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到青少年早恋问题,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引导,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爱情观。

有人说“沟通对人不对事,做事对事不对人”。你是如何理解这两句话的。 【参考答案】

13

1. 点题:这两句话分别描述了关于做人和做事的原则方法,我们要全面正确地看待。

2. 分别对这两句话进行解释:沟通对人不对事,指的是在与人进行沟通时,不能仅凭某一件事而责怪他人,要全面整体地看待别人,宽容大度;做事对事不对人,指的是在工作和处理事情时,要明确规则,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3. 现实生活中,做人与做事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4. 联系自身,阐述自己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做法。

反思型教师与经验型教师的区别? 【参考答案】

经验型教师和反思型教师的区别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在教育理念方面。反思型教师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善于汲取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论思考,不盲从、不迷信权威。而经验型教师思想保守,顺从权威又依赖于经验。不敢对理论提出任何意见,既不敢、不想超越前人,也不敢进行理论创新。

第二,在学生观方面,反思型教师非常重视教学民主,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自己看作是学习者中的一员,以平等的、合作的身份参与学生学习的过程。而经验型教师始终以权威自居,重知识的单向灌输,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

师生缺乏合作与交流,缺乏研究与创新。

第三,在教学方法方面,反思型教师注重个体的差异性,善于因材施教,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发现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着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而经验型教师教学方法呆板,缺乏创新,多采用讲授、灌输的方法,课堂缺乏生机与活力,培养的学生也缺乏个性与创造力。

你最欣赏的班主任是那一种类型? 【参考答案】

每一位班主任都有自己独到的教育管理班级的方法。常见的班主任有以下几种:

第一母亲型。这种班主任就像妈妈一样对待学生,喜欢用感情来进行管理,容易感性超过理性。 第二官员型。这种班主任主要靠“监督检查评比”来开展工作,各项工作井然有序,颇见成效,但学生过于被动。

第三政治家型。这种班主任引领学生的情感和行动,使学生跟随他,听从他。第四领袖型。这种班主任主要靠活动来工作。通过不断地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各样地活动。在活动中凝聚集体,在活动中形成正确舆论,在活动中冲刷存在的问题,用活动裹挟差生前进。他们领导的班级往往充满生机。

第五导师型。这种班主任主要靠

威信来工作。这种班主任一般有自己独立的教育思想,有特殊的思路,会用班干部。

第六科学家型。他们主要靠科学来工作。对学生,第一是尊重,第二是爱,遇到问题,总是采取研究的态度,进行诊断,然后拿出解决方案。

我认为这六种类型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我更倾向于自己能成为一名综合型的班主任。

教师如何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参考答案】

现在的课堂强调“双主体”教学,即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教师对于课堂的驾驭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和质量,我认为教师提高课堂驾驭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在课前一定要充分地备课,只有充分熟悉教材,了解学情,才能够做到对症下药,使课堂的内容传授和教学程序的安排有条不紊,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其次教师对班里学生的情况一定要了解清楚,在安排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利用积极的学生来带动内向学生的积极性,除此之外,也利于处理教学活动中的突发事件。

最后教师要拥有敏锐的观察力,对课堂中学生的反应观察到位,以便合理的调整知识点讲解时长。做到以上几点,我相信教师一定能够很好的驾驭课堂,做到胸有成竹。

14

如何开展个性化教学? 【参考答案】

个性化教学与传统意义上的“因材施教”有着相近的内涵,都要求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及情感、态度等,都要求充分发挥发挥学生的特长,挖掘学生固有的潜能到极致。但个性化教学更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特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开展个性化教学我认为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深入细致地研究和了解学生。弄清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习态度、知识基础、健康状况以及家庭,社会背景等。对学习表现最好和最差的学生可作重点的个案研究。

第二,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一个学生可能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短处,而在另一些方面有长处;比如在思维类型上,有的长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教师必须对学生表现出的差异特点进行全面而具体的分析。 第三,针对学生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在教学中,教师是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灵活多样的措施。对于那些成绩优异或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不只是善于发现他们,更重要的是应采取措施精心培养他们,为充分发展他们的才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加强个别指导,布置特殊作业,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而对于学习差的学生,要给予热情关怀和照顾,深入研究他们的心理活动

特点,从实际出发,制定一套适合他们特殊情况的措施。对学习马虎大意,漠不关心的学生,除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外,必须严格要求他们认真读书和做作业。对学习信心不足或缺乏坚强意志的学生,必须多鼓励,

使他们增强自信心,加强自制能力等等。只有进行个性化教学,才能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才能真正贯彻新课程教学的理念。

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参考答案】

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要求教师成为决策者而不是执行者,要求教师创造出班级气氛、创造出某种学习环境、设计相应教学活动并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等等。这也是新课程标准作为变革性理念出现的重要意义,它彻底改变了教师和学生在传统课堂上的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真正实现了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课堂上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 【参考答案】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能够增加课堂的立体感,对于展示情境、实体和理化课程的演变过程都有无以比拟的效果。我认为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课件的使用。课件的使用无论对于任何学科都可以起到生

动形象的传播效果,而且有利于用形象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楚知识脉络;

其次是网络技术的应用。互联网技术是信息时代的一个重大变革,对于教育来讲,也扩大了整个知识库,课堂上我们可以随时通过互联网来吸收课外拓展性的知识; 再次是音频设备和视频设备的使用。这些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够使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感受更加直观地进行学习。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的使用的确能够改变教学效果,但我们作为教师应当注意的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本身来适时地选择媒体。

“班级文化”,怎样营造? 班级文化可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所谓硬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比如教室墙壁上的名言警句,英雄人物或世界名人的画像;摆成马蹄形、矩形、椭圆形的桌椅;展示学生书画艺术的书画长廊;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科普长廊;表露爱心的“小小地球村”;悬挂在教室前面的班训、班风等醒目图案和标语等等。而软文化,则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 一,对班级“硬文化”环境建设的法则是:力求朴素、大方,适合学生,突出班级特点。 1、注重教室的卫生。 2、重视教室的布置。 3、讲究座位的排列。

15

二、“软文化”的建设

建设好班级“硬文化”环境,只是给这个班级做了一件好看的外衣,班级真正的精神体现还要看班级“软文化”环境的建设。班级“软文化”环境是班级文化环境的核心,是最能体现班级个性的,班级整体形象的优劣最终将取决于班级“软文化”环境是否健康。

1、班旗、班歌、班徽的设计及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2、“班风”的建设及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3、制度文化的建设及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1. 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有哪几项 答:有六项具体目标, 它包括:改变课程功能, 调整课程结构, 精选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式, 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 重建课程管理体系. 2. 课改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1)构建一个新型课程管理体系.(2)建立一支新型教师队伍.(3)探索一套新型课堂教学模式.(4)完善一个新型教育评价体系.(5)建设一个先进的信息化平台.(6)培养一批先进典型.

3.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及其基本含义.

答案: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包含着三层含义:(1)以人(学生) 的发展为本;(2)倡导全人教育;(3)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

4. 本次课改中, 课程体系走向综

“数学教学的板书作用是什么? ”、

第一步回答作用:理清知识脉络、引起学生注意、板演知识等,第二步反思自身的板书设计,提出完善设想。

“怎样激发学生的运算兴趣? ”、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巧学活用,会使相对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会让学生学得兴味盎然,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在游戏中培养兴趣。2、用故事激发兴趣。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娓娓道来,既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二)、讲清算理,为正确计算提供依据。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加强法则及算理的理解。计算依据法则,而法则是根据数的性质以及有关运算定律、运算性质推断得来的。充分重视算理,驭理入法,方能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计算能力的提高也就有了切实的保证。1、领悟法。2、对比明理法。

(三)、培养学生计算细心、认真的好习惯。学生在计算中常会出现这样一些错误:看错抄错题目;列竖式时数位没对齐;计算时不打草稿;一位数加、减、乘、除计算错误导致整题错;做作业时思想不集中;做完题不回头检查等。这些大多是由粗心造成的,那如何让学生细心呢?

1、教师要做好示范和表率。教师的板演,批改作业的字迹、符号,一定要规范、整洁,以便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善于总结经验,归纳方法。比如我教给学生计算的检查方法是:一对抄题,二对竖式,三对计算,四对得数。

3、加强口算训练。学生做计算题的速度及正确率与每个学生自身的口算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我们注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口算练习,基本上采用听算和看算训练。持之一恒,学生计算速度和正确率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4、教育学生养成验算习惯。数学教学应当培养学生作业认真、仔细,书写整洁、格式符合规定,对计算结果自觉检查等学习习惯。我们要要求学生作业完成后要作自我检查,复核或验算。 (四)、练习题的筛选要恰到好处数学知识系统性很强,如果整数的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没有学好,那么小数的加、减、乘、除法就很难学会。因此说,计算教学需要做到新旧结合,精讲巧练,持之以恒。

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使学生乐于计算。借助一节计算教学课,谈一下在计算教学中如何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开展计算比赛活动等形式来激发学生计算兴趣,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同时,改善评价方法,也确实调动

1

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感受,增强了他们正确计算的欲望。

“你是如何评价学生课堂表现的? ”

一、评价要全面客观

评价要做到全面客观,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看一个学生不能只看他的学习成绩,还要看他的学习态度;不仅要看他的学习态度,而且要看他的学习方法、看他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状态。比如,我有一名学生,他的英语成绩很低,自己也很努力、很刻苦,但却被英语教师放弃了。我了解到这件事之后,找他谈话,共同分析原因,发现他对英语教师有一种恐惧感,对自己也缺乏信心,不敢在学生面前朗读,只是回家自己看。可想而知,在这种心理状态及学习方法下,他的学习成绩能提高吗?所以说,教师应全面客观的看待这个学生。其次,收集信息要全面客观。要全面了解情况,要防“第一印象”、“晕轮效应”、“刻苦板印象”等认知偏差的干忧,不要仅凭一两次测验分数就做出最后的结论,甚至形成对人的偏见或成见。

二、评价要以鼓励为主 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目的是为帮助他们更好的发展。因此,评价方式必须服从评价目的,通过教师的评价,要能够增强学生的自尊

心、自信心,激发学生发展主动性与自觉性,鼓励他们不断上进。如四班凌建国学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咱们班除了学习不行剩下都行,我听这话后对他们说,既然你们有健康的体魄、聪明的头脑、坚忍不拔的毅力,还有什么理由说学习不行呢?我相信大家一定能行。“人心齐、泰山移”,让我们共同努力,夺取最终胜利,你们有信心吗?“行”。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响彻了整个教室,他们的学习热情被激发起来,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被动学习都变成主动学习。教师评价的鼓励性可以通过言语、表情、行为等多种方式来体现,即使在运用分数这一传统方式进行评价,也可以充分发挥其鼓励作用。比如《借分》一例中,对考试分数采取了特殊处理方式,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一处理方式很好的体现了评价的鼓励性原则。

三、评价要注重主体

教学的评价一般只局限于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我应为还应参于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评价不只是老师一个人的事,应适当的让学生参与进来,比如学生回答完一个问题之后,其他学生及时的鼓掌,使他们被重视的感觉。有时,学生之间相互了解可能比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更彻底更透彻,老师不能唱独角戏,要想方让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来评价他人,或作自我评价,我认为这三种如果能有

机结合起来,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会起到促进作用。 四、评价要适当

当前,有许多老师都较注意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借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一点是正确的,但是,有的老师却对学生的表扬或鼓励过高了些,或者是说对学生的评价不切合实际,这就是我们要注意的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平时表现较差,学习上反映较迟钝,如果老师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过高的评价,大力的表扬他,那么他反而会接受不了。因为一个学生的行为表现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能转变过来的,所以老师应一步步来。这样,学生则能真正体会到自己的成功之处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学生获得的表扬,不是老师随口应付的,而是自己成绩的肯定。这才是恰当的评价,才会对学生有真正的激励性和鞭策性. 五、评价要有发展性

教师要用发展的观点和标准来评价学生,要看到中小学生正处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他们每个人都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现在的丑小鸭都可能变成以后的白天鹅。相反,如果教师对一个学生进行讽刺、挖苦,就会影响这个学生的一生。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切忌用僵化、固定的眼光来看待他们。要看到他们的努力、看到他们每点的进步和变化,要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在评价标准掌握上,要有一定的相对性。 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

2

是每个教师的基本功,教师能否正确运用评价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正确的评价观。教师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就必须能正确运用科学的评价手段,使学生在科学评价的引导下,全面素质得到均衡协调发展,走向成熟,迈向成功。

“你是怎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活动进行的? ”、

第一步先说明如何做,第二步说明开展小组讨论的好处,第三步反思补救。

“你的课堂中哪个环节体现了学生的独立思考? ”、

“你画图为什么不用尺子? ”、 “你描述的操作步骤学生能听懂么? ”

平时喜欢看的书籍和杂志有哪些? 【参考答案】

我平时的空闲时间里喜欢看一些教育类的书籍和杂志,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人大附中教师王金战老师编写的《英才是怎样造就的》,王金战老师把老师形象地比作教练、导游和称赞者。他说:“教师是教练,要允许学生超过自己。教师是导游,让学生更有激情和动力地向前方迈进。教师是称赞者,给予学生鼓励,使学生快乐地感悟到进步与成功。”这本书在我迷茫的时候告诉我作为一名教师正确的定位,使我受益匪浅。喜欢看的杂志有《中国教育教学杂志》、《中学物理教学参考》、《读

与写》等,读这些杂志能够让我时时更新自己的知识,能够不断地改进教学思想。

现在常常提的“以学生为本”或“以学生为主体”,你怎样理解? 【参考答案】

学生是一个民族传承的希望,是一个国家继续生存、发展的灵魂所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提到转变以往以教师为主体进行知识传授的模式,改为“以学生为本”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模式,充分体现了对学生这一群体的重视,这是科学确保教学目标实现的前提。

“以学生为本”或“以学生为主体”,是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教师的作用是负责组织、引导、帮助和监控,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促进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

教师应当将以往追求学习结果转向追求学习过程,真正把学生当成获取知识发展自我的主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切实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主体观。

在新课程评价理念下,什么样的课算是一堂好课?

新课程倡导“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作为好课应体现以下六个方面:

1、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一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2、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交流是单向的。新课程倡导学生学习中的交流应是多向的,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应包括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3、应该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和充足的时间。 教师要用好教材,但不是只教教材,必须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一定的与教材中的问题相联系的学习材料,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材料中提供的各种信息去进行分析、思考、展开探索。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小组中交流的时间,交流后整合的时间,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学生的主动学习,师生的互动常常会流于形式。 4、应该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学生是否形成了深层次的理解大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①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表

3

达所学的知识;②能否基于这一知识作出推论和预测,从而解释相关的现象,解决有关的问题;②能否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变化了的问题;④能否综合几方面的相关知识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⑤能否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去。这些方面,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和练习是可以判断学生对知识真正理解和掌握情况的。

5、应该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

积极的体验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从中获得兴奋和快乐,而积极的体验建立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上,建立在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之上,建立在不断的成功与进步之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错误应该得到允许和理解,而不是排斥和打击,学生的创造性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而不是忽略和抹杀。 6、应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即培养反省认知的意识,引导学生思考:“我是怎么想的? ”“为什么这么想? ”“我的解题途径是否最佳? ”“是否还有更好的解题途径? ”“今天学的这些知识之间有何联系? ”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教师还应重视学生生成性问题的思维过程,不惜打乱、突破原有的课堂教学设计,及时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

点,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方式。

新课改下教师应具备的

技能

教学设计技能

1、制订课程授课计划的技能 ①清楚本专业课程设置的种类和相互关系;

②对自己所授课程在本专业总体的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有正确认识;

③能够根据教学计划制订详细的课程授课计划和教学进度计划。 2、撰写教案的技能

①掌握撰写教案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②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体系, 正确把握教材的内容和重点、难点;③能够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对教材进行恰当的处理;④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制定恰当的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

⑤会编制电子教案,在课上演示和供学生在校园网上学习。 3、使用教学媒体的技能 ①掌握常规教学媒体及其教学特征;

②掌握现代教学媒体及其教学特征;

③掌握教学软件、课件的编制及其使用方法。 4、了解学生的技能

①掌握了解学生的一般方法; ②熟悉教学对象的总体思想状况和知识基础;

③了解教学对象的个别差异(包括智力水平、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

课堂教学技能

l 、组织教学和导入新课的技能 ①建立和维持正常课堂教学秩序; ②明确意图,集中注意,创造师生交流环境;

③掌握导入的类型,选择适当的导入方式;

④合理控制导入时间。 2、运用教学语言的技能 ①普通话达到测试水平的二级,能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讲课;②语调高低和语速快慢适中; ③语言简练,逻辑性强; ④语言生动、形象、优美,通俗易懂;

⑤口头表述与体态语言相结合。 3、设疑和提问技能

①设问要有针对性,富有启发性; ②设问措词精当,选择适当的设问时机;

③设问速度适中,有必要的停顿,注意学生的反馈;

④学生回答问题后给予分析评价和必要的引导、总结。 4、板书技能

①板书反映教学的主要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②板书设计层次分明、简练、逻辑性强;

③板书布局合理,字迹大小适宜,疏密得当;

④板书文字书写规范,并保持适宜的书写速度; 5、讲授的技能

①讲授具有科学性、教育性、启

4

发性和艺术性;

②掌握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应用等不同教学内容的讲授方法;③善于引导学生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发展思维能力。 6、总结结束课程的技能 ①归纳总结要简练、概括、突出重点;

②总结要使教学内容前后呼应,形成系统;

③总结要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拓展、延伸和自学。

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技能

l 、布置作业的技能

①能够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选择作业形式,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学生思考;

②能够合理控制作业的数量和难易程度,作业要求明确,并规定具体完成时间;

③在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及时予以指导。 2、批改作业的技能

①选择合理的作业批改方式; ②能够正确总结出学生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③批与改、批与评相结合。 3、课后辅导的技能

①能够及时回答解决学生提出的质疑;

②既进行课程内容的辅导,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学评价技能

l 、命题技能

①能够准确分析、确定教学内容的目标要求;

②能够根据考试目的和内容确定

题目的难度和题型; ③掌握试题编制的一般原则。 2、评卷及分析试卷的技能 ①掌握评卷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合理掌握评分标准,减少评分主观误差;

②能够科学地分析每个考试题目的质量和考试结果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③能够撰写客观、科学的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教学研究技能

1、掌握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①掌握教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②掌握选择课题、制订教学研究计划的原则和方法;

③掌握经验总结、调查问卷、科学观察、行动研究、教育实验等教育应用研究的基本方法 ④掌握对教学研究资料进行统计、撰写课题总结和研究论文的方法。2、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和吸取科研成果的技能

①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动态; ②了解本学科和相近学科新的科技成果及其应用;

③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吸取先进的科研成果,更新教学内容。

3、信息检索技能

①掌握本学科的主要文献种类; ②掌握图书馆书目的检索方法; ③掌握用微机在因特网上收集资料的技能。

课程改革将“教学大纲”改为“课

程标准”,这一改变包含什么意义? (要求详答)

(1)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课程标准”是国家指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它应是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的标准。“课程标准’’是一个“最低标准”,这样才能保证让每个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完义务教育,因为义务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是大众教育。 (2)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的素质的提高

本次课改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3)从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

教学大纲顾名思义是各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学大纲是教师教学关注的焦点,而课程标准突出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 (4)课程管理从刚性走向弹性 国家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评价及教材编写做出了一些指导和建议。这种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给教学和评价的选择余地和灵活空间都很大。

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学观? (要求答对要点,简要叙述)

1、新课程中的教学观应体现课程与教学的统一,强调教学过程的

5

开放性与生成性。首先教学内容不应仅局限于书本,要向生活经验开放,向自然开放;不应仅局限于技术层面的科学知识,应向人类的命运、人类的道德层面以及人的价值领域开放,向学科前沿开放。其次,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这样的教学过程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2、新课程教学观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之间双方相互交流、沟通、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3、新课程教学观高度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的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与方法。

4、新课程教学观以人的发展为本位。传统的学科教学重认知轻情

感,重教书轻育人,这种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是传统教学的缺陷。改革教学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学科本位论的错误不在于学科本身,而在于指导思想。学科教学依然要体现和重视学科知识的特点,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但是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这意味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学生观? (要求答对要点,简要叙述)

1、学生是发展的人。教师应努力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理论,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以此为依据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应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好每一位学生充满信心。学生又是一个发展还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这意味着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负有极大的责任。

2、学生是独特的人。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入来对待,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与空间。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独特性是个性

的本质特征。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要承认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的差异,坚持“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这就要求教师的教育和教学要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而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以免挫伤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是教师无法替代的,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进行思维活动,教师只能为学生提供外部的影响与支持。从法律伦理角度看,学生是责权主体,学校和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

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师观? (要求答对要点,简要叙述)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教师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而且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更复杂化了。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去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处理信息的方法。教师应把主要精

6

力放在对学生的检查、激发、指导方面,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2、教师是教育科学的研究者。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别人的研究成果、经验或理论送上门来,然后不加思索地加以应用,而应该自己成为一个研究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活动的各种理论与实践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3、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被动执行的做法;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在实施中不断增值、不断丰富、不断完善;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要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学会对各种教材进行评鉴,对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以及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4、教师应该成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教师的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教师不仅仅是学校的一员,而且是整个社区的一员,应当从专业型、学校型教师拓展为“社区型”教师。

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什么要求? (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答对要点)

1、服务。教育服务是时代发展带给我们的新理念,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一定要让每一个学生和家长满意,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要服务得好,就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到你的服务对象上,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而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尤其要尊重那些发展迟缓的学生,真心真意地看待他们,了解他们,关心、爱护、帮助他们。同时要赞赏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得到更多鼓励,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2、调控。新的教学改革实施以后,师生关系更亲切了,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了,但也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例如学生的思维发散开去难以集中,教学任务完不成;新的学习方式与掌握基础知识之间难以兼顾,等等。这种开放的教学对教师调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及时适当地加以调控。主要是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也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而帮助则更为具体一些,如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等

等。

3、反思。新课程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进行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的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因此,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4、合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面对学生外,还需与周围其它教师联系,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与配合。教师之间要有合作意识,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齐心协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生成材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尊重并倾听家长的意见,在教育要求与方法上与家长协调一致。

新课程下如何备课? (提示:答对要点,简要叙述)

1、备教材的利用价值。“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如何挖掘教材,利用教材是首要的任务。我们应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变教教材为用教材,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研究教材的价值。

2、备课程资源的开发。“尊重教材,超越教材”是新的理念。学科教学要从单一性向综合性发展,注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思考课内与课外的联系,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3、备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树立现

7

代的教学观念,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学生的自我尝试在先,教师的引导在后”为原则。教学过程的设计要遵循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4、备学习方式的选择。从理论上讲教学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接受式,二是自主式。接受式强调的是结果,自主式强调的是过程。现代教学主张既重结果更重过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讨论、自主选择、自主创造、自主领悟、自主体验的过程,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潜能。 5、备师生问题的生成。没有问题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问题是打开思维的钥匙,是展开合作交流的导索,有问题才有自主、创造、发现、体验。反对教师的串问,但不能否定教师的问。教师要问的得法,问到关键,问的有价值。教师要少问,尽量把问题留给学生,问题应由学生自己生成,还要由学生自己解决,出乎意料的问题师生都解决不了,可放在课后。

6、备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备课时,应在什么教学环节上选择什么样活动方式,主要是针对教学内容,遵循教学的规律,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巧妙的安排。

教学中怎样帮助学生挖掘课本中的问题?(提示:答对要点,简

要叙述)

(1)教会学生分解问题,分散难点,理清思路。课程改革后,课本上的问题有些是比较复杂的,综合性强,往往是若干个小问题组合而成,这些问题对学生来说贴近生活,既有兴趣,又难以下手,教者把握得不好,就会令学生对学习产生恐惧,处理得恰当,可激发他们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教会学生找准切入口——分解问题,理清思路。让学生在问题的分解中,掌握到编题的意图,这样,学生便能灵活地学会自我提问,达到授之以渔的教学效果。 (2)引导学生学会联系前后问题,比较异同。问题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所以教学过程中,应着重让学生对今天所学的问题与前面有关联的问题联系,并比较,这样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就更能透彻,融会贯通。

(3)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举一反三”,开阔视野,培养创新精神。课本中的问题需要学生自己探索才能解答,没有现成的答案,所以,教学过程中要抓住问题让学生挖掘身边的素材,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能力,真正地发挥问题的作用,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十三、如何运用教材渗透人文思想,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新课程《纲要》中明确指出“把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作为学生的发展目标之一”,所以,课程改革后,教材中问题很多都联系到生产生活实际,我们应抓住它对学生有机地渗透人文

意识,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同时应强化对学生意志的培养,让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的复杂艰苦的情景中接受磨练。

贯穿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要求详答)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课改”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贯穿“课改”的基本精神,是“课改”的灵魂。“课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往以学科为本位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动的、甚至被窒息的人。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强调了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强调了课程要有利于培养每个学生的良好品德;强调了课程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实行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交往互动?交往是教学的本质,新课程大力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只有坚持交往互动,才能促进学生的自主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

(1)赋予学生以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以交往互动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发展。

8

(3)学会交往,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

(4)沟通教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拓展教学视野,完善教育内涵?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过去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放在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上,所以很多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浓,影响了自主能力的发展。而新课程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提出了教育必须关注人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要求教师应着重在以下几方面改进:

(1)突出教学目标的发展性。 (2)使课程变为学生“自己的课程”,唤起学生的自我需求,以自己的方式对教材进行诠释、理解、改造和重组。

(3)通过师生、生生与教材的沟通、对话、应答,达到共创共生、批判反思、求异创新的目的。 (4)“以学论教”,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强调学习活动以探究为主,学生为主,交互为主。 (5)教师对学生要“导其所思,引其所做,扬其所长,促其所成。”十五、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自主能力?新课程与传统课程相比,不再是过分追求结果,而是重视了过程学习。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不再是停留在过去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而是讲究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在教学

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自主能力,对教师来说,要明确以下几方面: (1)发展学生的自主性是学生成长的必然要求。

(2)只有赋予学生的权力,才能让他们发展起自主的能力,教师不适宜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会严重妨碍学生自主性的发展。(3)教师要警惕自己心中“糊涂的爱”,不要以“爱”的名义实施对学生的控制。

(4)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因为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主体,新课程所倡导的一切都要通过教师的努力来实现;学生自主性的发展关系着课堂权力的分配与教育资源(时间、资料、场地等) 的再分配,关系着教师价值的体现,需要教师进行自我更新。十六、如何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通过自己的案例来说明)

学生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譬如,偏爱独立思考的学生,在独立学习时能够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高。如果与他人一起学习,却有可能因认知过程受到干扰而降低学习效率。又如,喜欢小组学习的学生,在与他人一起学习时,表现出来的学习积极性高,再加上他们之间的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往往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对于学习方式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采取相应的策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

如何认识“课堂吵闹”的背后隐含着新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下的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地学习,创造性地思考和行动。课堂纪律要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容纳学生的不同个性。学生在课堂上必须拥有自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动作和声音(言为心声) ,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动作和语言是学生情绪、情感的伴随物,在激烈的讨论中学生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愤怒、遗憾、沮丧等情感。课堂纪律应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一种十分宽松和谐的氛围。:‘课堂吵闹”也正是宽松和谐的氛围所产生的表象,也正是勇于课堂改革、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

教师应怎样管理课堂、驾驭课堂?

(1)要改革课堂的主体定位,建立平等、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即由教师作为权威主体转向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师要视自己为学生团体中的一员,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路人,更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同行人。

(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发展。课堂气氛追求的是学生“动”起来,自由地发出内心的呼声。教师与学生共同感受学习中的喜悦、愤怒、遗憾和沮丧。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学习中,

9

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教材、教师、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体验,共同成长。

(3)教师要放得开,收得拢。紧紧围绕课堂学习的目标、内容,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张弛有度,整个课堂浑然一体,不必苛求课堂的绝对安静,确保课堂吵而不乱,闹而不散,收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课堂教学中处理好动和静的关系是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是教师“管理课堂,驾驭课堂”能力的突出表现。

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合作学习? (要求答对要点,简要阐述)

1、明确分组、分工。实践证明,异质分组法是比较科学的一种分组方法,即依据学生的性别、学习成绩、能力,以及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和性格、脾气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搭配。合作小组的人数,可以从2人配对或4人相邻合作学习开始,循序渐进,取得经验之后再逐步发展到6—8人。恰当分工是进行合作学习的首要任务。小组中每个学生都要担任一个角色,如在学习《蜜蜂》一课时,由四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他们是:小组长、检查员、发言人、噪音监督员,每一角色在组内活动时都有不同的职责。小组成员各负其职,职责分明,全面互助,因此每位学生都主动投入。

在合作小组成员关系比较融洽的基础上,还可以实行角色轮换制,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尝试不同的任务,都能在自己充当的角色之中得到锻炼,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2、选好合作学习的内容。合作学习,不是大事小事必合作,要有合作学习的必要,有合作学习的价值。合作学习的任务最好是团体性任务,而不是个体性任务。例如,学习《露珠》一课时,先让各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课文(画画、朗读、讲故事、做实验、表演等) ,然后每组任意点其他小组的一名成员汇报学习成果,被点到的同学就代表这个小组,集体荣誉感特强的孩子们群策群力,互相帮助。这种由小组之间的竞争所形成的合作学习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挑战性,能够使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真正达到了合作学习的目的。 3、指导倾听与互助。因为年龄特点,学生常常急于表达而顾不上倾听,针对这一现象,除指导好孩子们有序、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外,还必须认真倾听别人的表达。听其他合作者发表意见时,不打岔,不插嘴,听清别人说了什么,哪里说得好,还有哪些不足,再想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帮助、收获;想我该怎么说。这一做法使孩子们的说建立在听的基础上,使说的起点更高,表达得更好。

4、保证合作学习的时间。两三分钟的讨论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

合作。学生刚读完课文,最多自学了几个生字、生词,想都来不及想,教师就开始检查小组学习情况了,学生无法触及较深刻的内容,因而提出和回答的都只能是些肤浅的,甚至是鸡毛蒜皮、无关紧要的问题,或者根本提不出或回答不出问题,更谈不上合作学习了。因此,要真正落实小组学习的目标,课堂上就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思考和讨论交流的时间。

如何实施作业个性化? (要求答对要点,简要阐述)

1.留因材施教的作业。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因此留作业应做到因材施教,做到客观看待学生身上存在的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采取按能力分组、分层,适度布置作业。 2.留落实训练目标的作业。留作业是检验教与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要注意给学生留落实训练点的作业,做到训练到“点”,落实到“点”,减轻学生因重复训练而带来的心理、生理负担,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学习、发展,更好地发展其个性。

3.留谈学习方法的作业。当学生领会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后,可试

10

着布置一些谈学习方法的作业。第二天,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以小组交流的形式,鼓励学生议一议。这样,能做到举一反三,相互启发,教学生会学,使学生终身受用。减少学生不必要的“写”,增多学生的“说”,更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4.留想象作业。当今课改,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培;养想象能力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课文中可延伸、可拓展,又能升华和突出主题的地方,鼓励学生发散、变通,培养想象力。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时应关注哪些方面? (要求答对要点,简要阐述)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时应注意八个“关注点”: 1、关注学生的潜能。通过积极评价,让每个人深信自己具有一定的潜能,只要积极努力就能挖掘出自己的潜能。

2、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研究证实,人有七种以上的智能。要关注并鼓励学生发展某一方面具有特长的智能。3、关注弱势群体。弱势群体包括学习上的落伍者、智能上的滞后者、家庭条件困难者,一般表现为自信心较弱甚至缺乏自信心。评价不能忽略他们,更不能伤害他们。

4、关注评价中的“无法量化”或“不确定”的内容,尤其要关注

德育中的道德评价和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5、关注“违规事件”。对学生偶发的“违规事件”,要移情、换位,问明情况,跳出框框,贴近学生心灵,走进学生内心,疏导消极情绪,赞赏美好情感。

6、关注对学生的“无意伤害“。教师的“无意伤害”常常会推倒学生心灵中的全部美丽,抵消学生所受教育的总和。

7、关注教师自身的行为效应。多用“大拇指”赞许,不用“食指”指责;多用肯定的目光,不用无所谓的眼神;多与学生打成一片,不和学生“楚河汉界”„„ 8、关注学生生活中的反评价因素。比如,要开展评比了,就让学生突击准备,言过饰非;要上公开课了,就让学生反复训练、精心表演„„一方面我们要求学生诚信,另一方面我们却实施着这样不诚信的“隐性课程”。当我们以诚信为标准评价学生时,他们早已产生一种反作用力,并在内心发出强烈的抵触。如何使积极的评价因素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追求,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构筑真善美的“精神大厦”,学校和教师要做出榜样,摒弃弄虚作假反评价。

激励性评价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激励性评价就是使被评价者产生向上的欲望和动力,并获得成功的一种评价手段,是新课改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重要内容。如何增强它的实效,应该注意四个原

则:

1、客观性原则。遵循客观性原则是评价的前提,若违背这一原则,即使评价方法再先进、形式再新颖,也不会产生什么激励功能。因此,我们在进行评价之前,必须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分析评价对象,增强评价的实效。 2、指导性原则。评价应该体现引领、导向作用,使被评价者能明确自己的成功与不足,找出今后的努力方向,也从中受到应有的启发,因此,指导性原则是增强评价实效的关键因素。 3、探究性原则。评价应该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双方对自身的知识、能力重新建构、不断生成的过程,在评价中,教师应该始终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合作者,引导学生共同探究最优的评价方案,最佳的评价效果,最适宜的评价时机等。这是增强评价效果的重要内容。 4、情感性原则。评价不能是冷冰冰的裁定或表扬、批评,必须情真意切,使被评价者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满足。当学生有了进步时,教师给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亲切的握手,一个竖起的大拇指等等,都会让学生久久难忘。在评价操作中,一定要尊重学生,取得学生对评价的认同感。诚挚的情感是增强评价实效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11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3、新课程倡导了哪些现代学习方式??

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自主式学习。

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的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在教学活动中,引入生活的广阔泉源,远离就书讲书的教书匠习气。

学会倾听是修养,敢于侃侃而谈是能力。

什么是数学?

数学(mathematics),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

你赞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种提法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我认为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它阐述了教学方法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矛盾统一,我是赞同的。教学方法因人而宜,没有一个适合所有人的方法,但要适合个人,这就是贵在得法。教师备课时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本校条件等,结合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

件,因“校”制宜,因时制宜,灵活、恰当地借鉴和选用国内外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并善于探讨、实践,教学其实就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过程。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参考答案】

我认为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是: 第一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因为这是促进教学发展的根本宗旨和目的;

第二是教学内容方面是否达到科学合理的标准,只有满足这一点才能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第三是教学策略与方法是否能达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第四是老师是否具有良好的教学基本功,如板书设计、粉笔字、普通话、教学设计等等。

你认为科学的备课方法是什么? 【参考答案】

备课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我认为无论是哪门学科,教师真正要备好一堂课,应该脚踏实地,并结合自身和学生的实际,进行创造性地研究和设计。

第一,“研读”是备课的必要前提,教师研读与课程有关的资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第二,“博学”是备课的重要基础,丰富的知识库是教师进行旁征博引的必要条件;

第三,“细致”是备课的基本要求,教师课前要将整堂课的教学目的、

教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时间分配、教学活动设计、板书设计都要准备到;

第四,“创新”是备课的成功亮点,新颖的教学设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办法。

这种备课方法是我所追求的目标,如果我有幸能成为一名教师,我将会用这些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现代教学的核心理念是民主平等,你认为在教学中要特别尊重学生的哪些学习行为? 【参考答案】

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民主平等,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必须以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互相尊重为原则,因此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以下几项是需特别注意的: 第一,必须让学生的学习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教师必须把学生当作一个富有生命意义的活生生的人来看待,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个性,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行为;

第二,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学有所长,也会有一些掌握得不够好的知识,这时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他的特长,而不能以教师的眼光和要求去规范学生,要帮助学生以自己的特长激起学习的兴趣,以充分呵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教师必须以平等中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教师既是学生学习中的导师,又是和学生一起学习的同伴,要充分理解和关注

12

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以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我认为只有教师放下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学生,以朋友之心对待学生,这样在教学中才能特别尊重学生的正常有益的学习行为,才会有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1、课标把“符号意识”列为数学课程的学习内容。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

2、课标在知识与技能部分的目标阐述中,多次使用“经历„„过程,掌握„„”的句式表述学习目标。请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如何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学好数学? 3、请你谈谈你对模型思想、建立数学模型教学的理解。 4、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需要学生参与数学活动进行独立思考,谈谈你对数学思考这方面的教学目标的认识?

5、请就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谈谈你在教学中是怎样做的? 6、数学课程资源是指应用于教与学活动中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文本资源、信息技术资源、社会教育资源、环境与工具、生成性资源等。谈谈您是如何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 7、结合实际谈谈第一学段的学生与第二学段的学生在知识的接受上有哪些不同?在教学中应注意什么?

8、请具体说说你是怎样培养学生

发现问题的能力的?

9、请结合您的教学实际谈谈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关系。 10、在教学中你是如何处理好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的? 11、结合您的教学实际,谈谈教师应如何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12、简述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有效的数学学习方面,你是怎样做的?

13、新课标提出要“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谈谈您对这句话的理解及做法? 14、“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在您的日常教学中,关于“学习评价”主要关注哪些方面?有哪些具体做法? 15、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怎样才能吃透教材?

16、你理想中的一堂好的数学课应具备什么要素?

一名班主任以严格管理著称,教学成绩优秀,一名女生因早恋,成绩大幅度下降,班主任十分生气,在全班点名批评了这名女生,结果这位女生从教学楼跳楼自杀,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对于这个事件我认为应当全面地看待,它反映出了现阶段中学教育面临的一个很严峻的问题:教师教学方法的不恰当和学生心理

承受能力的过度脆弱。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的本意肯定是好的,是希望学生能够悬崖勒马,成绩能够上进,但是方法的选择上过于极端,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不够尊重学生。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学生在面对该类事情时虽然在全班人面前被点名,但也不至于轻生,心理的承受能力过于脆弱也是导致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现阶段的学生多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平日在家里娇惯溺爱,承受不了挫折和打击。

最后,从教育的大环境来说,对于青少年的早恋现象,教师以及教育环境应当正确的看待,要发挥好的一面,避免过度打压及嘲讽带来的负面恶性循环。 针对这种现象,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避免:

对于教师,要有一个开放的思想和心态,平和地面对早恋问题,不能一味的打击,要善加引导,分析利弊,指导学生走出误区。 对于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增强孩子承受挫折和失败的能力。

对于社会,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到青少年早恋问题,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引导,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爱情观。

有人说“沟通对人不对事,做事对事不对人”。你是如何理解这两句话的。 【参考答案】

13

1. 点题:这两句话分别描述了关于做人和做事的原则方法,我们要全面正确地看待。

2. 分别对这两句话进行解释:沟通对人不对事,指的是在与人进行沟通时,不能仅凭某一件事而责怪他人,要全面整体地看待别人,宽容大度;做事对事不对人,指的是在工作和处理事情时,要明确规则,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3. 现实生活中,做人与做事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4. 联系自身,阐述自己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做法。

反思型教师与经验型教师的区别? 【参考答案】

经验型教师和反思型教师的区别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在教育理念方面。反思型教师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善于汲取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论思考,不盲从、不迷信权威。而经验型教师思想保守,顺从权威又依赖于经验。不敢对理论提出任何意见,既不敢、不想超越前人,也不敢进行理论创新。

第二,在学生观方面,反思型教师非常重视教学民主,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自己看作是学习者中的一员,以平等的、合作的身份参与学生学习的过程。而经验型教师始终以权威自居,重知识的单向灌输,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

师生缺乏合作与交流,缺乏研究与创新。

第三,在教学方法方面,反思型教师注重个体的差异性,善于因材施教,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发现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着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而经验型教师教学方法呆板,缺乏创新,多采用讲授、灌输的方法,课堂缺乏生机与活力,培养的学生也缺乏个性与创造力。

你最欣赏的班主任是那一种类型? 【参考答案】

每一位班主任都有自己独到的教育管理班级的方法。常见的班主任有以下几种:

第一母亲型。这种班主任就像妈妈一样对待学生,喜欢用感情来进行管理,容易感性超过理性。 第二官员型。这种班主任主要靠“监督检查评比”来开展工作,各项工作井然有序,颇见成效,但学生过于被动。

第三政治家型。这种班主任引领学生的情感和行动,使学生跟随他,听从他。第四领袖型。这种班主任主要靠活动来工作。通过不断地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各样地活动。在活动中凝聚集体,在活动中形成正确舆论,在活动中冲刷存在的问题,用活动裹挟差生前进。他们领导的班级往往充满生机。

第五导师型。这种班主任主要靠

威信来工作。这种班主任一般有自己独立的教育思想,有特殊的思路,会用班干部。

第六科学家型。他们主要靠科学来工作。对学生,第一是尊重,第二是爱,遇到问题,总是采取研究的态度,进行诊断,然后拿出解决方案。

我认为这六种类型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我更倾向于自己能成为一名综合型的班主任。

教师如何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参考答案】

现在的课堂强调“双主体”教学,即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教师对于课堂的驾驭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和质量,我认为教师提高课堂驾驭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在课前一定要充分地备课,只有充分熟悉教材,了解学情,才能够做到对症下药,使课堂的内容传授和教学程序的安排有条不紊,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其次教师对班里学生的情况一定要了解清楚,在安排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利用积极的学生来带动内向学生的积极性,除此之外,也利于处理教学活动中的突发事件。

最后教师要拥有敏锐的观察力,对课堂中学生的反应观察到位,以便合理的调整知识点讲解时长。做到以上几点,我相信教师一定能够很好的驾驭课堂,做到胸有成竹。

14

如何开展个性化教学? 【参考答案】

个性化教学与传统意义上的“因材施教”有着相近的内涵,都要求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及情感、态度等,都要求充分发挥发挥学生的特长,挖掘学生固有的潜能到极致。但个性化教学更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特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开展个性化教学我认为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深入细致地研究和了解学生。弄清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习态度、知识基础、健康状况以及家庭,社会背景等。对学习表现最好和最差的学生可作重点的个案研究。

第二,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一个学生可能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短处,而在另一些方面有长处;比如在思维类型上,有的长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教师必须对学生表现出的差异特点进行全面而具体的分析。 第三,针对学生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在教学中,教师是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灵活多样的措施。对于那些成绩优异或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不只是善于发现他们,更重要的是应采取措施精心培养他们,为充分发展他们的才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加强个别指导,布置特殊作业,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而对于学习差的学生,要给予热情关怀和照顾,深入研究他们的心理活动

特点,从实际出发,制定一套适合他们特殊情况的措施。对学习马虎大意,漠不关心的学生,除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外,必须严格要求他们认真读书和做作业。对学习信心不足或缺乏坚强意志的学生,必须多鼓励,

使他们增强自信心,加强自制能力等等。只有进行个性化教学,才能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才能真正贯彻新课程教学的理念。

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参考答案】

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要求教师成为决策者而不是执行者,要求教师创造出班级气氛、创造出某种学习环境、设计相应教学活动并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等等。这也是新课程标准作为变革性理念出现的重要意义,它彻底改变了教师和学生在传统课堂上的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真正实现了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课堂上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 【参考答案】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能够增加课堂的立体感,对于展示情境、实体和理化课程的演变过程都有无以比拟的效果。我认为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课件的使用。课件的使用无论对于任何学科都可以起到生

动形象的传播效果,而且有利于用形象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楚知识脉络;

其次是网络技术的应用。互联网技术是信息时代的一个重大变革,对于教育来讲,也扩大了整个知识库,课堂上我们可以随时通过互联网来吸收课外拓展性的知识; 再次是音频设备和视频设备的使用。这些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够使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感受更加直观地进行学习。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的使用的确能够改变教学效果,但我们作为教师应当注意的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本身来适时地选择媒体。

“班级文化”,怎样营造? 班级文化可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所谓硬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比如教室墙壁上的名言警句,英雄人物或世界名人的画像;摆成马蹄形、矩形、椭圆形的桌椅;展示学生书画艺术的书画长廊;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科普长廊;表露爱心的“小小地球村”;悬挂在教室前面的班训、班风等醒目图案和标语等等。而软文化,则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 一,对班级“硬文化”环境建设的法则是:力求朴素、大方,适合学生,突出班级特点。 1、注重教室的卫生。 2、重视教室的布置。 3、讲究座位的排列。

15

二、“软文化”的建设

建设好班级“硬文化”环境,只是给这个班级做了一件好看的外衣,班级真正的精神体现还要看班级“软文化”环境的建设。班级“软文化”环境是班级文化环境的核心,是最能体现班级个性的,班级整体形象的优劣最终将取决于班级“软文化”环境是否健康。

1、班旗、班歌、班徽的设计及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2、“班风”的建设及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3、制度文化的建设及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1. 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有哪几项 答:有六项具体目标, 它包括:改变课程功能, 调整课程结构, 精选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式, 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 重建课程管理体系. 2. 课改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1)构建一个新型课程管理体系.(2)建立一支新型教师队伍.(3)探索一套新型课堂教学模式.(4)完善一个新型教育评价体系.(5)建设一个先进的信息化平台.(6)培养一批先进典型.

3.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及其基本含义.

答案: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包含着三层含义:(1)以人(学生) 的发展为本;(2)倡导全人教育;(3)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

4. 本次课改中, 课程体系走向综


相关内容

  • 2014萍乡上栗县教师招聘面试公告
  • 2014萍乡上栗县教师招聘面试公告 [2014江西教师招聘面试课程http://kc.offcn.com/general/106/10077/] 7月19日江西教师招聘面试实战演练课程 为切实做好2014年上栗县经省统一公开招聘教师的面试工作,确保面试严谨有序.客观公正,根据<关于进一步完善全 ...

  • 2015下半年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 2015下半年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通过最新上海教师资格证.大纲可以了解到2016年上海教师资格将于2016年1月13日(星期三)8:00-- 1月19日(星期二)16:00网上报名,3月12日笔试,上海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上海教师资格培训供考生选择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上海教师考试咨询一 ...

  • 特岗教师招聘各学科面试答辩真题二
  • 特岗教师招聘各学科面试答辩真题二 [题1]语文学科 "课程整合"在语文教学中是如何实施的? [参考答案] 以语文课文教学为出发点,结合社会热点,拓展学生的认识深度,综合政治.历史和地理学科,或图书馆的资料,从新的角度,开发有认识价值的话题,然后以讲座.讨论.辩论等形式开展学生的学 ...

  •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面试答辩试题及答案精选
  •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面试答辩试题及答案精选 1.为什么要选择当山区教师 答:(1)山区也需要教育.孩子都是祖国的希望,而山区的孩子们更是大山能够崛起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家强,西部富则国家富.所以,我愿意为祖国山区的教育事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2)我人生理想的实现.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 ...

  • 2013下半年河北省教师资格面试公告
  • 2013年下半年河北省教师资格面试公告 2013年下半年河北省教师资格面试报名时间2013年12月2日-6日网上报名.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2013年下半年我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工作即将开始,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面试对象.报考条件及注意事项 (一)面试对象 凡河北省内(户籍或人事关系在本省 ...

  • 小学数学面试真题
  • 15年下半年[数学试讲题目总结] 1.一千米的认识 2.节约用水,要求,数与代数,统计,来结合起来,数据分析,收集 3.可能性 4.混合运算 5.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 6.质数和合数 7.分数乘法 8.分数乘法 9.乘法分配律 10.长方体正方体体积 11.求最值 12.集合的并集.集合的交集 13. ...

  • 2016上半年安徽教师资格证面试预公告
  • 2016上半年安徽教师资格证面试预公告 2016上半年安徽教师资格证面试预公告 2016上半年安徽教师资格证面试公告预计4月初发布,面试网上报名时间4月中旬,面试时间5月中旬.中公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2016上半年安徽教师资格证面试预公告,预祝顺利通过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 一.2016上半年安徽教 ...

  • 研究生教育督导团工作总结(2015
  • 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研究生教育督导团依据<郑州大学研究生教育督导工作条例>,围绕学校硕士学科评估.研究生教学检查等中心工作,按照本学期督导团的工作计划展开了积极的督导工作.通过现场考察.走访交流.师生座谈.抽查核查.课堂观摩等方式,对研究生入学复试.预答辩和答辩.论文选题与 ...

  • 教育学考试流程
  • 湖北2011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为11月26日 2011-10-13 13:32:41 湖北考试院[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 湖北省201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安排在11月26日.具体考试安排如下: 考试科目 注1.科目三分为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政治).历史.地理.物 ...

  • 2016年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面试经验
  • 2016年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面试经验分享(江西省) -------初中英语 时间:2016年1月10日下午 地点:南昌市第二中学(绿茵路) 步骤:候考---抽题(2mins)----备课(20mins)----结构化试题(5mins)-----试讲(10mins)-----答辩(5mins) [候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