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6441-19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The classification for casualty accidents of enterprise staff and workers

自 1987-2-1 起执行

本标准是劳动安全管理的基础标准,适用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工作。 1 名词、术语 1.1 伤亡事故

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以下简称伤害)、急性中毒(以下简称中毒)。

1.2 损失工作日

指被伤害者失能的工作时间。 1.3 暂时性失能伤害

指伤害及中毒者暂时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的伤害。 1.4 永久性部分失能伤害

指伤害及中毒者肢体或某些器官部分功能不可逆的丧失的伤害。 1.5 永久性全失能伤害

指除死亡外,一次事故中,受伤者造成完全残废的伤害。 2 事故类别 见下表。

3 伤害分析 3.1 受伤部位

指身体受伤的部位(分类详见附录A表A1)。 3.2 受伤性质

指人体受伤的类型。确定的原则为:

A. 应以受伤当时的身体情况为主,结全愈后可能产生的后遗障碍全面分析确定; B. 多处受伤,按最严重的伤害分类,当无法确定时,应鉴定为“多伤害”(分类详见附录A表A2)。 3.3 起因物

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物质,称为起因物(分类详见附录A表A3)。 3.4 致害物

指直接引起伤害及中毒的物体或物质(分类详见附录A表A4)。 3.5 伤害方式

指致害物与人体发生接触的方式(分类详见附录A表A5)。 3.6 不安全状态

指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分类详见附录A表A6)。 3.7 不安全行为

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分类详见附录A表A7)。 4 伤害程度分类 4.1 轻伤

指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 4.2 重伤

指相当于附录B表定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日的失能伤害。 4.3 死亡

5 事故严重程度分类 5.1 轻伤事故 指只有轻伤的事故。 5.2 重伤事故

指有重伤无死亡的事故。 5.3 死亡事故 A. 重大伤亡事故

指一次事故死亡1~2人的事故。 B. 特大伤亡事故

指一次事故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含3人) 。 6 伤亡事故的计算方法

适用于企业以及各省、市、县上报伤亡事故时使用的计算方法有: 6.1 千人死亡率

表示某时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中,因伤亡事故造成死亡的人数。按式(1)计算: 千人死亡率=(死亡人数/平均职工人数)×10 ......... (1) 6.2 千人重伤率

表示某时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因伤亡事故造成的重伤人数。按式(2)计算: 千人重伤率=(重伤人数/平均职工人数)×10 ......... (2) 适用于行业、企业内部事故统计分析使用的计算方法有: 6.3 伤害频率

表示某时期内,每百万工时,事故造成伤害的人数。伤害人数指轻伤、重伤、死亡人数之和。按式(3)计算:

33

百万工时伤害率(A)=(伤害人数/实际总工时)×10 ..... (3) 6.4 伤害严重率

表示某时期内,每百万工时,事故造成的损失工作日数。按式(4)计算: 伤害严重率(B)=(总损失工作日/实际总工时)×10 ..... (4) 6.5 伤害平均严重率

表示每人次受伤害的平均损失工作日。按式(5)计算:

伤害平均严重率(N)=B/A=(总损失工作日/伤害人数) ...... (5) 用于以吨、立方米产量为计算单位的行业、企业使用的计算方法有: 6.6 按产品、产量计算的死亡率,用式(6)、式(7)计算: 百万吨死亡率=[死亡人数/实际产量(T)]×10 ........ (6) 万立方米木材死亡率=[死亡人数/实际产量(m3)]×10 ..(7) 附 录 A ( 补 充 件 )

A.1 受伤部位(见表A1) 表

A1

4

6

6

6

A.2 受伤性质(见表A2) 表

A2

A.3 起因物(见表A3) 表A3

A.4 致害物(见表A4) 表

A4

续表A4

A.5 伤害方式(见表A5) 表 A5

A.6 不完全状态(见表A6) 表 A6

续表A6

续表A6

A.7 不安全行为(见表A7) 表 A7

续表A7

附 录 B

损失工作日计算表

(补充件)

B.1 死亡或永久性全失能伤害定6000日。

B.2 永久性部分失能伤害按表B1、表B2、表3计算。

B.3 表中未规定数值的暂时性失能伤害按歇工天数计算。

B.4 对于永久性失能伤害不管其歇工天数多少,损失工作日均按下列各表中规定的数值计算。

B.5 各伤害部位累计数值超过6000日者,仍按6000日计算。

表B1 截肢或完全失动机能部位损失工作日换算表

表B2 骨折损失工作日换算表

11

表 B3 功能损伤损失工作日换算表

12

续表B3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事部提出。

本标准黑龙江省劳动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道成、阎继祥。

发布单位:国家标准局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事部

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劳动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

批准单位:国家标准局1986-5-31

13

GB6441-19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The classification for casualty accidents of enterprise staff and workers

自 1987-2-1 起执行

本标准是劳动安全管理的基础标准,适用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工作。 1 名词、术语 1.1 伤亡事故

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以下简称伤害)、急性中毒(以下简称中毒)。

1.2 损失工作日

指被伤害者失能的工作时间。 1.3 暂时性失能伤害

指伤害及中毒者暂时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的伤害。 1.4 永久性部分失能伤害

指伤害及中毒者肢体或某些器官部分功能不可逆的丧失的伤害。 1.5 永久性全失能伤害

指除死亡外,一次事故中,受伤者造成完全残废的伤害。 2 事故类别 见下表。

3 伤害分析 3.1 受伤部位

指身体受伤的部位(分类详见附录A表A1)。 3.2 受伤性质

指人体受伤的类型。确定的原则为:

A. 应以受伤当时的身体情况为主,结全愈后可能产生的后遗障碍全面分析确定; B. 多处受伤,按最严重的伤害分类,当无法确定时,应鉴定为“多伤害”(分类详见附录A表A2)。 3.3 起因物

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物质,称为起因物(分类详见附录A表A3)。 3.4 致害物

指直接引起伤害及中毒的物体或物质(分类详见附录A表A4)。 3.5 伤害方式

指致害物与人体发生接触的方式(分类详见附录A表A5)。 3.6 不安全状态

指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分类详见附录A表A6)。 3.7 不安全行为

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分类详见附录A表A7)。 4 伤害程度分类 4.1 轻伤

指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 4.2 重伤

指相当于附录B表定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日的失能伤害。 4.3 死亡

5 事故严重程度分类 5.1 轻伤事故 指只有轻伤的事故。 5.2 重伤事故

指有重伤无死亡的事故。 5.3 死亡事故 A. 重大伤亡事故

指一次事故死亡1~2人的事故。 B. 特大伤亡事故

指一次事故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含3人) 。 6 伤亡事故的计算方法

适用于企业以及各省、市、县上报伤亡事故时使用的计算方法有: 6.1 千人死亡率

表示某时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中,因伤亡事故造成死亡的人数。按式(1)计算: 千人死亡率=(死亡人数/平均职工人数)×10 ......... (1) 6.2 千人重伤率

表示某时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因伤亡事故造成的重伤人数。按式(2)计算: 千人重伤率=(重伤人数/平均职工人数)×10 ......... (2) 适用于行业、企业内部事故统计分析使用的计算方法有: 6.3 伤害频率

表示某时期内,每百万工时,事故造成伤害的人数。伤害人数指轻伤、重伤、死亡人数之和。按式(3)计算:

33

百万工时伤害率(A)=(伤害人数/实际总工时)×10 ..... (3) 6.4 伤害严重率

表示某时期内,每百万工时,事故造成的损失工作日数。按式(4)计算: 伤害严重率(B)=(总损失工作日/实际总工时)×10 ..... (4) 6.5 伤害平均严重率

表示每人次受伤害的平均损失工作日。按式(5)计算:

伤害平均严重率(N)=B/A=(总损失工作日/伤害人数) ...... (5) 用于以吨、立方米产量为计算单位的行业、企业使用的计算方法有: 6.6 按产品、产量计算的死亡率,用式(6)、式(7)计算: 百万吨死亡率=[死亡人数/实际产量(T)]×10 ........ (6) 万立方米木材死亡率=[死亡人数/实际产量(m3)]×10 ..(7) 附 录 A ( 补 充 件 )

A.1 受伤部位(见表A1) 表

A1

4

6

6

6

A.2 受伤性质(见表A2) 表

A2

A.3 起因物(见表A3) 表A3

A.4 致害物(见表A4) 表

A4

续表A4

A.5 伤害方式(见表A5) 表 A5

A.6 不完全状态(见表A6) 表 A6

续表A6

续表A6

A.7 不安全行为(见表A7) 表 A7

续表A7

附 录 B

损失工作日计算表

(补充件)

B.1 死亡或永久性全失能伤害定6000日。

B.2 永久性部分失能伤害按表B1、表B2、表3计算。

B.3 表中未规定数值的暂时性失能伤害按歇工天数计算。

B.4 对于永久性失能伤害不管其歇工天数多少,损失工作日均按下列各表中规定的数值计算。

B.5 各伤害部位累计数值超过6000日者,仍按6000日计算。

表B1 截肢或完全失动机能部位损失工作日换算表

表B2 骨折损失工作日换算表

11

表 B3 功能损伤损失工作日换算表

12

续表B3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事部提出。

本标准黑龙江省劳动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道成、阎继祥。

发布单位:国家标准局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事部

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劳动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

批准单位:国家标准局1986-5-31

13


相关内容

  •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制度
  •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制度 ------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2008年3月 说 明 1.统计范围 中华 ...

  • 安全管理相关名词解释
  • 安全管理相关名词解释 1.安全管理基本要求 [非煤矿矿山企业]包括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及其尾矿库.地质勘探单位.采掘施工企业.石油天然气企业.来源:<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0号. [安全生产]消除或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

  • FCC主要环境与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清单
  • FCC主要环境与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清单 1.环境与职业安全卫生相关法律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 ...

  • 煤矿法律法规清单
  • 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适用的法律法规清单 煤炭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清单附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国务院关 ...

  • 建筑安全相关技术标准大全目录
  • 山东省安全技术标准大全目录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条文说明JGJ59-99-sm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实施指南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92 建筑施工 ...

  • 生产安全事故的定义和调查处理规范
  • 生产安全事故的定义和调查处理规范 一.如何定义生产安全事故 搞清生产安全事故的概念,目的是为了明确我们对事故的管辖范围和方法. 1.广义的生产安全事故: 广义的生产安全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造成经济损失.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暂时或永久终止的 ...

  • 特殊用途机械制造业审核作业指导书
  • 基础金属加工及机械设备制造业 审核作业指导书 专业代码:特殊用途机械制造业 BCC/AG/S-17.6/00 编制:邱筱燕 审核:操圣祥 批准:汪丽芳 2002年6月13日 一. 目的: 指导审核人员有效地对特殊用途机械制造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工作. 二. 适用范围: 适用于基础金属加工及机械 ...

  • 工伤事故管理规定
  • 1. 目的 为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确保职工在从事生产和工作中遭受人身伤害.职业病以及非生产性意外事故后,做好事故调查.报告.统计和善后处理工作,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权限,制定本规 ...

  • 安全评价依据分类
  • 安全评价依据常有下列四类: 下面列出了一个地下矿山安全现状评价.一个露天矿山现场评价.一个尾矿库预评价的主要依据清单,请你认识他们并对其进行分类,分类标准可按上面列的4类进行分,也可自定义分类标准. 1.1某地下矿评价依据 1.1.1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