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原则:银行的绿色宣言

  赤道原则(the Equator Principles,简称EPs)原名为“格林威治原则”。2002年10月,荷兰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在伦敦主持召开了一个由9个商业银行参加的会议,讨论项目融资中的环境和社会问题。与会的荷兰银行、巴克莱银行、西德意志州银行、花旗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经过多轮磋商,制定了“环境与社会风险的项目融资指南”,即现行的赤道原则。它要求金融机构对于项目融资中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尽到审慎性审核调查义务,只有在项目发起人能够证明该项目在执行中会对社会和环境负责的前提下,金融机构才能对项目提供融资。   2004年7月,来自石油和天然气、采矿业、电力业等工业领域的13个非政府组织与16个遵守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在伦敦召开会议,讨论赤道原则的执行与公开事宜。此次会议在赤道原则的执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标志着其他非政府组织作为监督者的正式介入,使赤道原则的实施监督步入成熟。   2006年7月,赤道原则经历了一次较大的修订。成员银行将适用赤道原则的项目融资规模从5000万美元降低到1000万美元;在项目分类上更加明确区分社会和环境影响评价,更加强调项目的社会风险和影响;承诺定期进行信息披露以增加项目的透明度。这些修订使赤道原则更趋完善。   赤道原则对于银行业来说犹如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第一次把项目融资中模糊的环境和社会标准明确化、具体化,并将其成功应用于国际融资实践中,使整个银行业的环境与社会标准得到了基本统一,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到实处,“赤道银行”客观上成为保护环境与社会的私家代理人,通过发挥金融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核心作用,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达到真正的和谐。      荷兰银行:   以可持续发展为价值导向      荷兰银行是赤道原则的主要发起国。荷兰银行把可持续发展作为该行的理念和核心价值,提出要把可持续发展与银行业务结合起来,让可持续发展全面渗透到业务发展中去,把银行经营的焦点从单纯财务数字深化到包括环境、社会和企业盈利三者构成的体系。      巴克莱银行:把社会、环境、道德问题作为核心商业策略      巴克莱银行的可持续发展项目很广泛,遍及全世界50多个国家。例如通过融资计划,使得弱势人群享受主流金融服务。作为其非洲方案的第一步,该行在英国和南非开立了100万个基本银行账户,并且在加纳实施了一个创新的微型金融方案,该方案已经惠及80000个贸易商。在环保团体的支持下,该行制作了一个集社会和环境于一体的信贷指引,涵盖了所有的融资书籍和50多个行业。为了与同行分享该行的经验,该行通过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合作,向全球170多个金融机构提供了该行的信贷指引。      德意志银行:构建经济、社会、   生态和道德责任管理体系      德意志银行将所有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管理和业务部门,如私人理财、公司业务和投资银行等部门都纳入该体系,通过制定内部政策和准则,界定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员工在经济、社会、生态和道德方面的责任。该行专门建立了“微观信贷发展基金”,支持投资者向非盈利事业部门发展,力图促进所在社区的综合发展;建立了“亚洲基金”援助泰国和越南700多名艾滋病儿童,造福于最需要帮助的人们。      汇丰银行:   赤道原则的率先实践者      汇丰在制度方面实现了两个超越。首先,它将赤道原则适用范围从单一的项目融资扩展至项目顾问活动、贷款资金最终投向项目的企业信贷活动,以及与项目直接相关的其他金融便利活动;其次,汇丰将这一国际金融行业准则应用于其所有的商业信贷中,并制定项目融资和出口融资内部手册,并相继发布了林地和林产品行业融资指引、淡水基础设施行业融资指引、化工行业融资指引、能源行业融资指引和矿业及金融行业融资指引,为相关行业的融资和投资活动提供国际接受的准则指引,并特别指出严禁介入的领域。      瑞穗实业银行:   制定行动指南、规范业务流程      2004年,瑞穗实业银行编制完成《瑞穗实业银行赤道原则实施手册》,并广泛应用于其遍布全球的项目融资和财务顾问活动。2006年,瑞穗实业银行建立了可持续发展部门,成为第一家使用“可持续发展”这个词的日本银行。   瑞穗将“赤道原则”纳入业务流程,并建立了新的项目融资审批流程:首先,项目融资人员让客户填写“筛选表格”,由此获得有关项目的环境和社会风险情况,并送到可持续发展部门进行审查。可持续发展部门根据筛选结果将项目分为A类、B类和C类。可持续发展部门在这个阶段准备环境筛选报告并提交给信贷部门。对于被分为A类和B类的项目而言,即那些对社会和环境具有重大潜在不良影响的项目,可持续发展部门会根据其“行业环境清单”开展彻底的环境审查,并在其基础上准备环境审查报告作为环境筛选报告提交给信贷部门。(综合自《董事会》《金融经济》《金融教学与研究》唐斌董志康书生等/文)

  赤道原则(the Equator Principles,简称EPs)原名为“格林威治原则”。2002年10月,荷兰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在伦敦主持召开了一个由9个商业银行参加的会议,讨论项目融资中的环境和社会问题。与会的荷兰银行、巴克莱银行、西德意志州银行、花旗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经过多轮磋商,制定了“环境与社会风险的项目融资指南”,即现行的赤道原则。它要求金融机构对于项目融资中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尽到审慎性审核调查义务,只有在项目发起人能够证明该项目在执行中会对社会和环境负责的前提下,金融机构才能对项目提供融资。   2004年7月,来自石油和天然气、采矿业、电力业等工业领域的13个非政府组织与16个遵守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在伦敦召开会议,讨论赤道原则的执行与公开事宜。此次会议在赤道原则的执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标志着其他非政府组织作为监督者的正式介入,使赤道原则的实施监督步入成熟。   2006年7月,赤道原则经历了一次较大的修订。成员银行将适用赤道原则的项目融资规模从5000万美元降低到1000万美元;在项目分类上更加明确区分社会和环境影响评价,更加强调项目的社会风险和影响;承诺定期进行信息披露以增加项目的透明度。这些修订使赤道原则更趋完善。   赤道原则对于银行业来说犹如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第一次把项目融资中模糊的环境和社会标准明确化、具体化,并将其成功应用于国际融资实践中,使整个银行业的环境与社会标准得到了基本统一,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到实处,“赤道银行”客观上成为保护环境与社会的私家代理人,通过发挥金融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核心作用,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达到真正的和谐。      荷兰银行:   以可持续发展为价值导向      荷兰银行是赤道原则的主要发起国。荷兰银行把可持续发展作为该行的理念和核心价值,提出要把可持续发展与银行业务结合起来,让可持续发展全面渗透到业务发展中去,把银行经营的焦点从单纯财务数字深化到包括环境、社会和企业盈利三者构成的体系。      巴克莱银行:把社会、环境、道德问题作为核心商业策略      巴克莱银行的可持续发展项目很广泛,遍及全世界50多个国家。例如通过融资计划,使得弱势人群享受主流金融服务。作为其非洲方案的第一步,该行在英国和南非开立了100万个基本银行账户,并且在加纳实施了一个创新的微型金融方案,该方案已经惠及80000个贸易商。在环保团体的支持下,该行制作了一个集社会和环境于一体的信贷指引,涵盖了所有的融资书籍和50多个行业。为了与同行分享该行的经验,该行通过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合作,向全球170多个金融机构提供了该行的信贷指引。      德意志银行:构建经济、社会、   生态和道德责任管理体系      德意志银行将所有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管理和业务部门,如私人理财、公司业务和投资银行等部门都纳入该体系,通过制定内部政策和准则,界定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员工在经济、社会、生态和道德方面的责任。该行专门建立了“微观信贷发展基金”,支持投资者向非盈利事业部门发展,力图促进所在社区的综合发展;建立了“亚洲基金”援助泰国和越南700多名艾滋病儿童,造福于最需要帮助的人们。      汇丰银行:   赤道原则的率先实践者      汇丰在制度方面实现了两个超越。首先,它将赤道原则适用范围从单一的项目融资扩展至项目顾问活动、贷款资金最终投向项目的企业信贷活动,以及与项目直接相关的其他金融便利活动;其次,汇丰将这一国际金融行业准则应用于其所有的商业信贷中,并制定项目融资和出口融资内部手册,并相继发布了林地和林产品行业融资指引、淡水基础设施行业融资指引、化工行业融资指引、能源行业融资指引和矿业及金融行业融资指引,为相关行业的融资和投资活动提供国际接受的准则指引,并特别指出严禁介入的领域。      瑞穗实业银行:   制定行动指南、规范业务流程      2004年,瑞穗实业银行编制完成《瑞穗实业银行赤道原则实施手册》,并广泛应用于其遍布全球的项目融资和财务顾问活动。2006年,瑞穗实业银行建立了可持续发展部门,成为第一家使用“可持续发展”这个词的日本银行。   瑞穗将“赤道原则”纳入业务流程,并建立了新的项目融资审批流程:首先,项目融资人员让客户填写“筛选表格”,由此获得有关项目的环境和社会风险情况,并送到可持续发展部门进行审查。可持续发展部门根据筛选结果将项目分为A类、B类和C类。可持续发展部门在这个阶段准备环境筛选报告并提交给信贷部门。对于被分为A类和B类的项目而言,即那些对社会和环境具有重大潜在不良影响的项目,可持续发展部门会根据其“行业环境清单”开展彻底的环境审查,并在其基础上准备环境审查报告作为环境筛选报告提交给信贷部门。(综合自《董事会》《金融经济》《金融教学与研究》唐斌董志康书生等/文)


相关内容

  • 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研究
  • 一.中国发展绿色金融的必要性 近年来,国际上兴起了"绿色金融"概念,期望通过对金融体系的重塑来推动绿色和包容性经济的发展.绿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在投融资决策中要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把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的回报.风险和成本都要融合进银行的日常业务中,在金融 ...

  • 银行颁奖主持词
  • 尊敬的大会主席,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下午好!我非常荣幸地受邀参加银行业“告别童话时代—中国银行业如何应对国际金融战——2xx-x年度中国最佳银行评选颁奖典礼”。首先我要感谢组织这次活动的经济观察报、投资者报和积极参与这次活动的银行界和新闻界同仁们。 环境标准和社会责任标准进入银行决策的核心是全 ...

  • 碳金融在中国发展的兴业银行案例研究
  • <上海金融>2010年第8 期 金融改革 杨涛1, 程炼2 (1,2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北京100732) 融发展进行考察,并在结合兴业银行的碳金融实践基础上,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的政策重点. 关键词:碳金融:绿色金融:兴业银行:低碳经济 摘要:低碳经济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 ...

  • 某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浅析
  • [摘要]近年来,绿色信贷被国家重视,并由银监会下达发展绿色金融指示.某商业银行积极响应,在绿色信贷业务上进行探索实践,取得一定成就.本文以绿色信贷在该行东西部发展的不同现状为切入点,通过对其行内绿色信贷业务对比分析,得出当前的某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 ...

  • 对发展我国绿色信贷的思考
  • 第10卷第6期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V o. l 10N o . 6 2008年12月 Journa l of E aste rn L iaon i ng U n i v ers it y (Soc ial Sciences) D ec . 2008 经济管理研究 对发展我国绿色信贷的思考 ...

  • 问路转型| "中国美"重在"农村美"!成为赤道银行是这家农商银行的"中国梦"
  • 导读 浙江安吉农商银行通过推行"美丽乡村贷""丰收彩虹贷""绿色金融事业部",其以绿色金融撬动绿色产业为理念,走出了一条健康持续发展之路,安吉农商银行也成为全国农信系统中践行绿色金融的示范样本. 近日,<中华合作时报·农村金融> ...

  •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_易金平
  • 对策与战略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 易金平1 江春2 彭祎1 (1.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政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68:2.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文章阐明了绿色金融的概念与特点,介绍了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如相关法制和政 ...

  • 碳金融渐行渐近
  • 日前,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谢平在北京大学全球金融论坛暨北大汇丰商学院年会上说:"碳减排带来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台下坐着的大多数都是北大PE班的同学,谢平作为国内大投资机构的总经理,他的发言围绕气候变化语境下的金融机构如何参与低碳经济展开. 谢平认为,金融机构应该采取 ...

  • 国内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政策分析
  • 国内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政策分析 [摘 要]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国际上已经达成了共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通过多元化的方法来保护环境,促进经济与环境的良性循环,这其中就包括绿色信贷.现阶段,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仍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生产增长依然较快,节能减排的任务依然很艰巨:另一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