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王阳明心学的思想精髓

  摘 要:阳明心学作为中国哲学史、伦理学史上一个重要学派,其心学观念、良知与致良知、知行合一理论是其心学的核心和精华部分。本文通过对王阳明心学的心学观念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核心理论的阐述,追溯阳明心学的学术思想,回归于现代社会的理解与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致良知

  中图分类号:B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王守仁(1472-1529),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他早年学宋儒格物穷理之学,广读朱熹遗书。后转向陆九渊的心学,并加以发展,成为明代心学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

  阳明心学有三大命题: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他认为,理全在人心,应该向内去求。“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每个人生活的世界,实际上是由你的内心决定的。你认为你是快乐的,再苦再累你也感觉幸福。你认为自己是痛苦的,锦衣玉食你也不满足。你的心,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

  知行合一中的“知”是指“心之本体”,人的固有道德意识,即“良知”,就是孟子说的“是非之心”,先天具有判断是非、选择善恶的道德标准。知与行都是内心的道德标准发出来的,知是行的主导,行是知的体现。“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所以知行是一回事,即知行合一。

  王阳明认为,心(良知)之发动而为“意”(意识),意之所在便是物(事)。如果知(良知)行(做出的事)不一那是因为意识出了问题。所以我们就需要致良知。每一个人生下来就有“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它不问贤愚,不会泯灭,只会被暂时蒙蔽。致良知就是发显、光大“本心之良知”,使被蒙蔽的良知显现出来。只要我们肯学习,人人“亦可为圣人”。

  虽然王阳明的“心学”是唯心主义,但是就其精华部分“致良知”、“知行合一”仍可为当今时代所学习。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他说道“人皆可以为尧舜”,他认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人们通过自身的努力也可以达到的,并不是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的。这与佛家中“万物皆有佛性”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对格物致知做出了新的解说,他认为“心即理”,认为人心中的里就是良知,除了良知在没有其他的知识。“格”“正也”,纠正心中的恶念,端正自己的品行,使自己的私欲不被任何私欲蒙蔽,去恶行善,呵护心中的良知。这不正与当今社会提倡的和谐社会的要求一直吗?

  “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他认为知行是一个整体,是不能分割的,批判了“先知后行”和“重知轻行”的观点。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不可离开亲躬实践而空谈学问,因为知与行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只有去实践了,你才拥有这个知识,不去做,即使你看多少书,学多少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左传》云:“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意思是懂得一件事的道理并不难,难得是按照道理去做。大道理人人都懂,虽知不行,就是没有认识到,真正懂得了,谁人不行?纵观古今中外,但凡两者做全者,无一不是成功之人。

  王阳明的思想解放了自朱程以来对人性的束缚。改变了自董仲舒“独尊儒术”以来,官方对于儒家文化的大一统垄断地位,重新续接上了“生命之乐”的孔学真义,使人人都沐浴在圣人之学的光辉里。更突破了孔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局限,一直被压抑、歪曲的“人”得到了空前解放。

  人的一生不是物质的盛宴,而是一场灵魂的修行。面对浮躁虚华的当下世界和迎接不懈、眼花缭乱的未来世界,我们都在选择一个既可以修养心性又能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修行法门。有的人痴迷于外求,有的人寄托于内修,但同时能满足心灵和实践内外兼修双得、实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宏大之门当首推心学一派!阳明心学是开放的,它传承了儒家文化明德、至善的核心宗旨,借鉴了道家和佛家文化的精华与方法论,融合儒释道开创心学一派改变了东亚近代史命运;阳明心学也是进取的,当代社会,我们不仅要传承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也要借鉴西方文化的精华与方法论,融贯东西方创新出服务世界的“中国好声音”――中国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 王守仁.传习录[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3] 吴光.阳明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4] 陈奇.王守仁“心即理”及其认识论意义.文史从刊,1995(5).

  摘 要:阳明心学作为中国哲学史、伦理学史上一个重要学派,其心学观念、良知与致良知、知行合一理论是其心学的核心和精华部分。本文通过对王阳明心学的心学观念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核心理论的阐述,追溯阳明心学的学术思想,回归于现代社会的理解与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致良知

  中图分类号:B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王守仁(1472-1529),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他早年学宋儒格物穷理之学,广读朱熹遗书。后转向陆九渊的心学,并加以发展,成为明代心学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

  阳明心学有三大命题: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他认为,理全在人心,应该向内去求。“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每个人生活的世界,实际上是由你的内心决定的。你认为你是快乐的,再苦再累你也感觉幸福。你认为自己是痛苦的,锦衣玉食你也不满足。你的心,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

  知行合一中的“知”是指“心之本体”,人的固有道德意识,即“良知”,就是孟子说的“是非之心”,先天具有判断是非、选择善恶的道德标准。知与行都是内心的道德标准发出来的,知是行的主导,行是知的体现。“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所以知行是一回事,即知行合一。

  王阳明认为,心(良知)之发动而为“意”(意识),意之所在便是物(事)。如果知(良知)行(做出的事)不一那是因为意识出了问题。所以我们就需要致良知。每一个人生下来就有“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它不问贤愚,不会泯灭,只会被暂时蒙蔽。致良知就是发显、光大“本心之良知”,使被蒙蔽的良知显现出来。只要我们肯学习,人人“亦可为圣人”。

  虽然王阳明的“心学”是唯心主义,但是就其精华部分“致良知”、“知行合一”仍可为当今时代所学习。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他说道“人皆可以为尧舜”,他认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人们通过自身的努力也可以达到的,并不是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的。这与佛家中“万物皆有佛性”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对格物致知做出了新的解说,他认为“心即理”,认为人心中的里就是良知,除了良知在没有其他的知识。“格”“正也”,纠正心中的恶念,端正自己的品行,使自己的私欲不被任何私欲蒙蔽,去恶行善,呵护心中的良知。这不正与当今社会提倡的和谐社会的要求一直吗?

  “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他认为知行是一个整体,是不能分割的,批判了“先知后行”和“重知轻行”的观点。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不可离开亲躬实践而空谈学问,因为知与行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只有去实践了,你才拥有这个知识,不去做,即使你看多少书,学多少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左传》云:“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意思是懂得一件事的道理并不难,难得是按照道理去做。大道理人人都懂,虽知不行,就是没有认识到,真正懂得了,谁人不行?纵观古今中外,但凡两者做全者,无一不是成功之人。

  王阳明的思想解放了自朱程以来对人性的束缚。改变了自董仲舒“独尊儒术”以来,官方对于儒家文化的大一统垄断地位,重新续接上了“生命之乐”的孔学真义,使人人都沐浴在圣人之学的光辉里。更突破了孔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局限,一直被压抑、歪曲的“人”得到了空前解放。

  人的一生不是物质的盛宴,而是一场灵魂的修行。面对浮躁虚华的当下世界和迎接不懈、眼花缭乱的未来世界,我们都在选择一个既可以修养心性又能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修行法门。有的人痴迷于外求,有的人寄托于内修,但同时能满足心灵和实践内外兼修双得、实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宏大之门当首推心学一派!阳明心学是开放的,它传承了儒家文化明德、至善的核心宗旨,借鉴了道家和佛家文化的精华与方法论,融合儒释道开创心学一派改变了东亚近代史命运;阳明心学也是进取的,当代社会,我们不仅要传承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也要借鉴西方文化的精华与方法论,融贯东西方创新出服务世界的“中国好声音”――中国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 王守仁.传习录[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3] 吴光.阳明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4] 陈奇.王守仁“心即理”及其认识论意义.文史从刊,1995(5).


相关内容

  • 浅析"知行合一"的现代价值
  • 浅析"知行合一"的现代价值 [摘要]"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关于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关系的重要论述,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也一直是其后仁人志士修身持家.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从伦理学和科学实践层面看,探讨"知行合一"的现代价值对于促成人们的道德信 ...

  • 浅述张仲景对针灸学的贡献
  • 浅述张仲景对针灸学的贡献 王红云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9) 摘 要:阐述了5伤寒论6对针灸学的重要贡献:学术思想上,强调/治未病0./针灸必脉诊0./辨证论治0./针药并用0;治疗法则上,指出/泻实用针.温补用灸0;取穴方法上,倡导/循经取穴0./局部取穴0./选取特定穴0;临证 ...

  • 王阳明'心学'的精髓(上)--自小立志做圣贤 | 公案故事
  • 一般我们所举的公案都是佛家或者道家的,儒家的部分比较少.而今天公案的主人公正是儒家的王阳明.习近平主席曾多次提及王阳明并把他的"心学"推崇为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那他的"心学"是自成一派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开悟经历吧- 自小立志做圣贤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王阳明其 ...

  • 大历史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和精髓
  • 大历史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和精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张文木摘要:人类发展的绝对无限性与人类生存资源的绝对有限性的矛 盾,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矛盾,而贯穿其间的生存斗争则是人类文 明进步基本动力.大宋和大明的灭亡造成中国思想界大反思,大反思 推动了中国心学的出现. 救亡先救心. 宋时知 ...

  • 浅析谭嗣同
  • 浅析谭嗣同 摘要: 谭嗣同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戊戌六君子"之一.其人生历程短暂而非凡,不仅多才多艺,思想也颇具多样性,并且互相融合.后期以佛学为主流,融合儒学道学等多种流派,著<仁学>一书,构建了"仁--通--平等" ...

  • 浅析"三言"中士人的诚信观
  • 浅析"三言"中士人的诚信观 绪论 "三言"是明代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在广泛收集宋元话本和明代拟话本的基础上加工.编纂.创作而成的,它不仅折射出晚明社会的各个横截面,而且还展现了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文学观.冯梦龙特别强调小说的通俗性和教育性.他想通过小说劝诫和 ...

  • 王阳明观察竹子7天劳思致疾,却助推了近代崇洋媚外思潮的盛行?
  • 守仁格竹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两大影响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的王守仁(1472-1529),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儒家四圣孔子.孟子.朱熹和王守 ...

  • 陶行知教育思想精髓八字箴言
  • 陶行知教育思想精髓八字箴言 教育论语 2010-04-20 07:08:02 阅读112 评论7 字号:大中小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创造教育是核心,民主教育是目标.其红线是:万年大计,教育为本,师德为本,育人为本,即以人为本,教育为根,德育为先.现用八个字来阐述(也许不够全面). 一.& ...

  • 欲成大事业,必读王阳明(盛才进)
  • 欲成大事业,必读王阳明 --读王阳明<心学的智慧>有感 官滩中心小学 盛才进 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所创立的阳明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王阳明以及后世无数杰出人物的成功密码.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康有为等人无不从中受益.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预言: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 本人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