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协定对三国渔业的影响

  随着中、日、韩贸易的不断增长以及投资关系的日益紧密,建立自由贸易区(FTA)的讨论正在三国间紧密地进行着。今年5月在韩国济州岛举行的三国领导人会议上,三国承诺将于2012年前完成自由贸易区联合研究。对于中、日、韩各国而言,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便是建立FTA将对相关产业的影响。在这些相关产业中,渔业便是一个引起较多关注的产业。可以预见在三方的正式谈判中,渔业市场的开放问题将始终是争议的焦点之一。本文试图对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对三国渔业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产业情况概述      中国、日本、韩国的渔业的生产和贸易均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2009年,三国渔业产量分别达到5120万吨、542.9万吨和317.5万吨,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40%、4.2%和2.5%左右,合计份额约达46.7%。2009年三国水产品出口额合计达到132.19亿美元、进口达到210.04亿美元,分别占世界总出口额和总进口额的18.3%和25.0%。      中国      中国渔业生产在改革开放以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年产量从1976年的不足500万吨增长至目前的5000万吨左右,且产量一直保持稳定。中国渔业生产在世界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自1991年以来中国渔业生产总量持续保持世界第一。中国渔业在大农业中的地位也在不断上升,目前,渔业产值在大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1.6%提高到10%左右。         从产业结构上来看,养殖在中国渔业中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中国的养殖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在1978年之后更是得到快速发展,养殖技术日益成熟,品种日益多样化,为我国渔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1986年《渔业法》的颁布,渔业逐渐成为中国农业新的增长点。2009年,中国渔业总量中养殖水产品产量为3635万吨,占渔业总产量的71.0%;捕捞仅为1485万吨,占渔业总产量的29.0%。目前,中国的水产养殖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7%。   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一大水产品生产国,也是世界第一大水产品出口国。2009年中国水产品出口额为102.81亿美元,占世界总出口额的14.23%;进口额为50.09亿美元,占世界总进口额的5.96%。中国在水产品贸易方面一直保持着顺差。      日本      日本的渔业在二战后得到巨大的发展。多年来,日本渔业以捕捞为主,而在增强渔船捕捞能力和向外扩张捕鱼范围的政策推动下,日本曾一度成为世界第一大渔业国。   但是,近年来日本渔业正在逐渐衰退。由于过度开发导致沿海海藻场在二十年间减少了30%,渔场面积缩小,同时,海洋鱼类资源急剧减少;进口水产品的大量增加导致国内市场价格下跌,以及渔业人口老龄化等等因素,日本渔业生产能力大幅下降。2008年,日本渔业生产总值为16275亿日元,比最高年份1982年(29772亿日元)下降45.33%;渔业总生产量亦比最高年份1984年大幅下降57.64%。   从产业结构来看,由于地理环境特殊,日本渔业以海面渔业捕获/养殖业为主。2009年日本渔业产量中,海面渔业捕获/养殖占98.5%,内陆水域捕获/养殖仅占1.5%。   由于渔业的衰退,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水产品消费国,日本水产品自给度较低,多年来需要依赖大量进口,成为世界第一大水产品进口国。为了改变目前的危机状况,日本采取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包括调整渔业结构、禁渔、增殖放流、制作人工鱼礁、增设养殖场等等。2001年,日本政府颁布了《水产基本法》,明确了十年提高水产品自给率的目标。在保障本国消费的同时,日本还将水产品发展战略转向扩大出口。2006年,日本打出了“从渔业大国到水产品出口大国”的口号,并确定了重点扩大的市场和主打品种;2007年,日本进一步公布了《农林水产品出口发展战略》。日本渔业部门长期接受政府大量补贴,其中大约70%用于渔业基础设施建设。   对外贸易方面,2009年,日本水产品进口额达到133.05亿美元,占世界总进口额的15.82%。虾类、鳗鱼、裙带菜以及蛤类是主要的进口品种。2009年,日本水产品出口额为15,89亿美元,占世界总出口的2,2%,逆差高达117.16亿美元。      韩国      韩国的渔业发展历史与日本比较相似。由于渔业资源丰富,渔业是韩国的一个重要产业。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韩国一度严重依赖捕捞。但是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渔业资源的急剧减少,韩国渔业产量呈下降趋势。2001年,韩国水产品的进口量超过出口量,使韩国成为水产品净进口国。为解决产量下降与国内需求持续增长的矛盾,近年来,韩国将渔业的重心放在养殖业方面,伴随1986年将水产资源增殖放流正式当作产业来扶持、1998年建设海洋牧场、2005年实施渔业资源重建计划(FSRP)等举措,韩国渔业产量大幅回升。目前,水产养殖在渔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水产养殖产量已占到韩国渔业总产量的1/3以上。   韩国政府还对渔业给予了较大力度的支持。以渔业补贴为例,韩国政府规定了多种渔业补贴政策,其中包含四大项:远洋渔业补贴、渔业活动补贴、取得及建造远洋渔业渔船所给予的税率减免及其他的渔业补助计划。   从产业结构来看,韩国2009年的渔业产量中,沿、近海渔业产量为122.7万吨,浅海养殖渔业产量为131.3万吨,远洋渔业产量60.49万吨,内陆水域渔业产量为3.0万吨。   国际贸易方面,相对于中国和日本,韩国水产品贸易在世界总贸易中所占比重较小。2009年,韩国水产品出口额为13.49亿美元,进口额为26.9亿美元,分别占世界总出口额和总进口额的1.87%和3.20%。自2002年开始,韩国由水产品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      三国区域内贸易情况      中、日、韩三国互为重要的水产品贸易伙伴。2009年,中国对日本和韩国的水产品出口额合计占其总出口额的34.9%;日本对中国和韩国的出口则占其总出口额的27.8%;而韩国对中国和日本的出口则占其总出口额的58.0%;中国从日本和韩国进口的水产品额占其进口总额的6.23%,日本从中国和韩国进口额占其进口总额的22.09%,韩国从中国和日本进口额占其进口总额的37.43%。   中国对日本和韩国的水产品贸易保持着顺差;日本对中国保持逆差,而对韩国则是顺差;韩国对中国逆差,对日本顺差。      二、中日韩三国渔业竞争力分析      首先,从生产能力来看,中国生产能力远远超过日本和韩国。

如前文所述,2009年三国渔业产量分别为5120万吨、542.9万吨和317.5万吨。日本和韩国的产量分别仅为中国产量的10.6%和6.2%。即使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的渔业产量也是遥遥领先。此外,中国渔业产量的增长速度不容忽视。自80年代末至今的二十年间,在世界(不包括中国)渔业产量的增长基本停滞在每年9000万吨的水平的情况下,中国的产量呈直线上升趋势,同期年产量增长了约十倍。   从三国渔业的产品结构来看,首先,中国在内陆水域渔业方面占有绝对优势,日本、韩国的产量仅为中国产量的1.5%和0.2%;而在海洋水域,日、韩的产量与中国相比则差距没有那么大,分别为中国产量的33.5%和15.1%。有少数品种日本和韩国的产量与中国较为接近、甚至超过中国。   通过对中日韩三国水产品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分析发现,中国水产品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是用来表现一个国家某一类产品出口在世界上的相对占有率与该国全部产品出口在世界上的相对占有率之比。其公式为:RCA=(X/Xt)/(W/W,)。其中,Xi为一国某产品出口值;Xt为一国产品出口总值;Wi为世界某产品的出口值;Wt为世界产品出口总值。如一国某产品RCA>I,则说明该国此种产品具有显性比较优势;RCA  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2009年与2002年数据比较,中国的水产品比较优势呈明显的下降趋势,韩国的水产品显性比较优势也由2002年的0.72降至0.52。   贸易专业化指数(TSI)同样显示,中国水产品具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力。TSI是用来衡量一国产品在全球专业化分工体系中的地位的,其计算公式为:TSI=(Xi-mi)/(Xi+mi),其中xi为一国在i产品上的出口额;mi为一国在i产品上的进口额。如一国某类产品TSI>0,则表明该国该类产品的生产效率高于世界总体水平,具有贸易条件优势,且数值越大,优势越大。从中日韩三国水产品的情况来看,唯有中国的TSI>0,而日本和韩国的TSI均为负数,说明日本和韩国水产品不具有国际竞争力。实际上,三国中唯有中国为水产品净出口国,而日本与韩国均为水产品净进口国,且日、韩两国的水产品贸易逆差额较高,尤其是日本。   出口相似度(EsI)分析则显示,中日韩三国水产品的出口相似度总体水平都不高。出口相似性指数(EsI)的公式是:ESIab=∑Min(X,I/Xaj/XaXbiXb),0≤ESLab≤1,其中Xa、Xb分别指A、B国的出口总额,Xai、Xb;分别指A、B国i商品的出口总额。ESIab值越接近1,表明两国出口结构类似度越高,两国之间竞争压力越大。ES-Iab值越低(越接近0),表明两国出口结构类似度越低,两国之间竞争压力越小、贸易互补性较高。分析如下中日韩三国水产品ESI值可发现,中日、中韩以及日韩的水产品出口相似度都不高,尤其中日之间水产品ESI值更低。这说明,中日韩三国之间水产品方面的互补性较大。      三、签订FTA对三国渔业的影响      由于互免关税以及消除非关税措施通常是FTA的主要内容,对于一国不具有优势以及适用较高关税税率或是较多非关税措施的产业,在FTA签订之后的一定时期内会受到较大影响。体现在中日韩三国的渔业方面,根据上文RCA指数与TSI指数的分析,日本和韩国与中国相比在水产品贸易方面不具有优势;而从关税和非关税措施来看,与中国相比,日本与韩国更有可能因FTA受到影响。首先从关税税率来看:   中、日、韩三国均对水产品进口维持较高的关税。其中,日本水产品进口(最惠国)关税平均税率最低,为5.5%,最高税率为15%;韩国平均关税税率最高,为15.8%,最高税率达到30%。   除上述从价税以外,日本水产品关税中还规定有少量从量税。从量税的使用使关税计征变得复杂,加之其税率往往高于从价税率,从而实际对进口产生了限制。韩国则对水产品规定有调节关税(临时调高关税税率的制度)。在韩国征收调节关税的15个品种中(截至2010年2月),水产品占了9个,其中活鲈鱼、虾酱等均为主要由中国进口的品种。调节关税的适用对限制中国某些水产品的出口产生了较大影响。中国水产品进口平均关税税率为10,7%,虽然不是三国中税率最低的,但是中国未对水产品实施从量税或者调节关税等加重进口限制的措施。   在非关税措施方面,目前日本和韩国均对水产品进口采取了大量的限制措施。   日本对水产品进口分别采取配额管理、进口许可管理等限制措施。日本对许多水产品的进口设定了配额。截止到2009年12月,日本水产品进口配额仍涵盖海带、乌贼、鲭鱼、沙丁鱼、鳕鱼、扇贝等十九类品种。针对食品中的农业化学品残留,日本规定有严苛的《肯定列表制度》。在技术性贸易措施方面,日本对包括水产品在内的食品进口规定有食品质量标签制度和食品原产地标注制度;自2006年起,日本生产会开始施行以全部的水产食品加工设施为对象的水产食品加工设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认证制度。在通关环节方面,日本也规定有许多严苛、繁琐的程序,例如,规定对来自中国的双壳贝类产品采取严格的腹泻性贝类霉素和麻痹性贝类毒素到港检验。   韩国所实行的非关税措施包括卫生标准、先检验后通关,以及金属异物监测等制度。2006年6月,韩国又出台了关于水产品新增萘啶酮酸等药物残留监测规定。在通关程序方面,韩国自2007年9月12日起大幅延长了进口养殖水产品的通关时间,所有养殖水产品的检测周期由原来的4天改为8天。此举导致出口商的通关费用大幅上升,尤其是养殖活水生动物的暂养费用成倍增加,并使出口商品尤其是养殖冰鲜水产品的质量受到影响。   随着FTA的签订与实施,中国水产品将在日本和韩国获得更

大的市场,在这一方面日本和韩国将面临较大压力。回顾日本与其他国家所签订的多个EPA及FTA,大部分水产品均包括在敏感产品清单中,从而被排除在关税减免之外或者规定有10年的过渡期。同样,在韩国与东盟以及其他国家签订的FTA中,水产品与农产品、林业产品一起成为高度敏感产品清单中的主要产品。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中,水产品仍将是三方争议的焦点之一,日韩可能仍将提出采取设定敏感产品清单的方式,为某些产品设定过渡期。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尽管短期内日韩相对于中国而言渔业将受到较多影响,但从长期来看,签订FTA也将给三国渔业都带来利益。   首先,三国渔业产业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异,故而产生了较强的互补性。由于地理条件的不同,中、日、韩三国渔业产业结构差异很大。在中国的渔业生产中,内陆淡水渔业占据较大的比重。2008年中国的渔业产量中内陆淡水渔业产量占39.82%,而日本和韩国内陆淡水渔业产量在其总产量中所占比重分别仅为1.31%和0.73%。此外,直接捕捞在日本和韩国的渔业生产中所占比重约为70%,而中国的渔业中养殖业则占约50%的比重。在捕捞方面,日本和韩国具有更强的生产能力,较中国更有优势。随着中国国内市场对海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将有利于日韩两国扩大水产品对中国的出口规模。通过前述对ESI指数的分析也可以发现,中日、中韩、日韩之间的水产品出口相似度都不高,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其次,中日韩可能从渔业合作方面获得更多利益。例如,对于日本与韩国而言,建立自由贸易区将有利于扩大其在中国的水产养殖及加工方面的投资。此外,在海洋渔业方面,中日韩三国可在已经达成的《日韩渔业协定》、《中韩渔业协定》和《中日渔业协定》之上,进一步推动渔业合作,举行渔业部门工作组会议和高级别会议,制定有效管理和规划渔业发展的具体方式,这将有利于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随着中、日、韩贸易的不断增长以及投资关系的日益紧密,建立自由贸易区(FTA)的讨论正在三国间紧密地进行着。今年5月在韩国济州岛举行的三国领导人会议上,三国承诺将于2012年前完成自由贸易区联合研究。对于中、日、韩各国而言,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便是建立FTA将对相关产业的影响。在这些相关产业中,渔业便是一个引起较多关注的产业。可以预见在三方的正式谈判中,渔业市场的开放问题将始终是争议的焦点之一。本文试图对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对三国渔业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产业情况概述      中国、日本、韩国的渔业的生产和贸易均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2009年,三国渔业产量分别达到5120万吨、542.9万吨和317.5万吨,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40%、4.2%和2.5%左右,合计份额约达46.7%。2009年三国水产品出口额合计达到132.19亿美元、进口达到210.04亿美元,分别占世界总出口额和总进口额的18.3%和25.0%。      中国      中国渔业生产在改革开放以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年产量从1976年的不足500万吨增长至目前的5000万吨左右,且产量一直保持稳定。中国渔业生产在世界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自1991年以来中国渔业生产总量持续保持世界第一。中国渔业在大农业中的地位也在不断上升,目前,渔业产值在大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1.6%提高到10%左右。         从产业结构上来看,养殖在中国渔业中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中国的养殖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在1978年之后更是得到快速发展,养殖技术日益成熟,品种日益多样化,为我国渔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1986年《渔业法》的颁布,渔业逐渐成为中国农业新的增长点。2009年,中国渔业总量中养殖水产品产量为3635万吨,占渔业总产量的71.0%;捕捞仅为1485万吨,占渔业总产量的29.0%。目前,中国的水产养殖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7%。   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一大水产品生产国,也是世界第一大水产品出口国。2009年中国水产品出口额为102.81亿美元,占世界总出口额的14.23%;进口额为50.09亿美元,占世界总进口额的5.96%。中国在水产品贸易方面一直保持着顺差。      日本      日本的渔业在二战后得到巨大的发展。多年来,日本渔业以捕捞为主,而在增强渔船捕捞能力和向外扩张捕鱼范围的政策推动下,日本曾一度成为世界第一大渔业国。   但是,近年来日本渔业正在逐渐衰退。由于过度开发导致沿海海藻场在二十年间减少了30%,渔场面积缩小,同时,海洋鱼类资源急剧减少;进口水产品的大量增加导致国内市场价格下跌,以及渔业人口老龄化等等因素,日本渔业生产能力大幅下降。2008年,日本渔业生产总值为16275亿日元,比最高年份1982年(29772亿日元)下降45.33%;渔业总生产量亦比最高年份1984年大幅下降57.64%。   从产业结构来看,由于地理环境特殊,日本渔业以海面渔业捕获/养殖业为主。2009年日本渔业产量中,海面渔业捕获/养殖占98.5%,内陆水域捕获/养殖仅占1.5%。   由于渔业的衰退,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水产品消费国,日本水产品自给度较低,多年来需要依赖大量进口,成为世界第一大水产品进口国。为了改变目前的危机状况,日本采取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包括调整渔业结构、禁渔、增殖放流、制作人工鱼礁、增设养殖场等等。2001年,日本政府颁布了《水产基本法》,明确了十年提高水产品自给率的目标。在保障本国消费的同时,日本还将水产品发展战略转向扩大出口。2006年,日本打出了“从渔业大国到水产品出口大国”的口号,并确定了重点扩大的市场和主打品种;2007年,日本进一步公布了《农林水产品出口发展战略》。日本渔业部门长期接受政府大量补贴,其中大约70%用于渔业基础设施建设。   对外贸易方面,2009年,日本水产品进口额达到133.05亿美元,占世界总进口额的15.82%。虾类、鳗鱼、裙带菜以及蛤类是主要的进口品种。2009年,日本水产品出口额为15,89亿美元,占世界总出口的2,2%,逆差高达117.16亿美元。      韩国      韩国的渔业发展历史与日本比较相似。由于渔业资源丰富,渔业是韩国的一个重要产业。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韩国一度严重依赖捕捞。但是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渔业资源的急剧减少,韩国渔业产量呈下降趋势。2001年,韩国水产品的进口量超过出口量,使韩国成为水产品净进口国。为解决产量下降与国内需求持续增长的矛盾,近年来,韩国将渔业的重心放在养殖业方面,伴随1986年将水产资源增殖放流正式当作产业来扶持、1998年建设海洋牧场、2005年实施渔业资源重建计划(FSRP)等举措,韩国渔业产量大幅回升。目前,水产养殖在渔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水产养殖产量已占到韩国渔业总产量的1/3以上。   韩国政府还对渔业给予了较大力度的支持。以渔业补贴为例,韩国政府规定了多种渔业补贴政策,其中包含四大项:远洋渔业补贴、渔业活动补贴、取得及建造远洋渔业渔船所给予的税率减免及其他的渔业补助计划。   从产业结构来看,韩国2009年的渔业产量中,沿、近海渔业产量为122.7万吨,浅海养殖渔业产量为131.3万吨,远洋渔业产量60.49万吨,内陆水域渔业产量为3.0万吨。   国际贸易方面,相对于中国和日本,韩国水产品贸易在世界总贸易中所占比重较小。2009年,韩国水产品出口额为13.49亿美元,进口额为26.9亿美元,分别占世界总出口额和总进口额的1.87%和3.20%。自2002年开始,韩国由水产品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      三国区域内贸易情况      中、日、韩三国互为重要的水产品贸易伙伴。2009年,中国对日本和韩国的水产品出口额合计占其总出口额的34.9%;日本对中国和韩国的出口则占其总出口额的27.8%;而韩国对中国和日本的出口则占其总出口额的58.0%;中国从日本和韩国进口的水产品额占其进口总额的6.23%,日本从中国和韩国进口额占其进口总额的22.09%,韩国从中国和日本进口额占其进口总额的37.43%。   中国对日本和韩国的水产品贸易保持着顺差;日本对中国保持逆差,而对韩国则是顺差;韩国对中国逆差,对日本顺差。      二、中日韩三国渔业竞争力分析      首先,从生产能力来看,中国生产能力远远超过日本和韩国。

如前文所述,2009年三国渔业产量分别为5120万吨、542.9万吨和317.5万吨。日本和韩国的产量分别仅为中国产量的10.6%和6.2%。即使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的渔业产量也是遥遥领先。此外,中国渔业产量的增长速度不容忽视。自80年代末至今的二十年间,在世界(不包括中国)渔业产量的增长基本停滞在每年9000万吨的水平的情况下,中国的产量呈直线上升趋势,同期年产量增长了约十倍。   从三国渔业的产品结构来看,首先,中国在内陆水域渔业方面占有绝对优势,日本、韩国的产量仅为中国产量的1.5%和0.2%;而在海洋水域,日、韩的产量与中国相比则差距没有那么大,分别为中国产量的33.5%和15.1%。有少数品种日本和韩国的产量与中国较为接近、甚至超过中国。   通过对中日韩三国水产品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分析发现,中国水产品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是用来表现一个国家某一类产品出口在世界上的相对占有率与该国全部产品出口在世界上的相对占有率之比。其公式为:RCA=(X/Xt)/(W/W,)。其中,Xi为一国某产品出口值;Xt为一国产品出口总值;Wi为世界某产品的出口值;Wt为世界产品出口总值。如一国某产品RCA>I,则说明该国此种产品具有显性比较优势;RCA  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2009年与2002年数据比较,中国的水产品比较优势呈明显的下降趋势,韩国的水产品显性比较优势也由2002年的0.72降至0.52。   贸易专业化指数(TSI)同样显示,中国水产品具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力。TSI是用来衡量一国产品在全球专业化分工体系中的地位的,其计算公式为:TSI=(Xi-mi)/(Xi+mi),其中xi为一国在i产品上的出口额;mi为一国在i产品上的进口额。如一国某类产品TSI>0,则表明该国该类产品的生产效率高于世界总体水平,具有贸易条件优势,且数值越大,优势越大。从中日韩三国水产品的情况来看,唯有中国的TSI>0,而日本和韩国的TSI均为负数,说明日本和韩国水产品不具有国际竞争力。实际上,三国中唯有中国为水产品净出口国,而日本与韩国均为水产品净进口国,且日、韩两国的水产品贸易逆差额较高,尤其是日本。   出口相似度(EsI)分析则显示,中日韩三国水产品的出口相似度总体水平都不高。出口相似性指数(EsI)的公式是:ESIab=∑Min(X,I/Xaj/XaXbiXb),0≤ESLab≤1,其中Xa、Xb分别指A、B国的出口总额,Xai、Xb;分别指A、B国i商品的出口总额。ESIab值越接近1,表明两国出口结构类似度越高,两国之间竞争压力越大。ES-Iab值越低(越接近0),表明两国出口结构类似度越低,两国之间竞争压力越小、贸易互补性较高。分析如下中日韩三国水产品ESI值可发现,中日、中韩以及日韩的水产品出口相似度都不高,尤其中日之间水产品ESI值更低。这说明,中日韩三国之间水产品方面的互补性较大。      三、签订FTA对三国渔业的影响      由于互免关税以及消除非关税措施通常是FTA的主要内容,对于一国不具有优势以及适用较高关税税率或是较多非关税措施的产业,在FTA签订之后的一定时期内会受到较大影响。体现在中日韩三国的渔业方面,根据上文RCA指数与TSI指数的分析,日本和韩国与中国相比在水产品贸易方面不具有优势;而从关税和非关税措施来看,与中国相比,日本与韩国更有可能因FTA受到影响。首先从关税税率来看:   中、日、韩三国均对水产品进口维持较高的关税。其中,日本水产品进口(最惠国)关税平均税率最低,为5.5%,最高税率为15%;韩国平均关税税率最高,为15.8%,最高税率达到30%。   除上述从价税以外,日本水产品关税中还规定有少量从量税。从量税的使用使关税计征变得复杂,加之其税率往往高于从价税率,从而实际对进口产生了限制。韩国则对水产品规定有调节关税(临时调高关税税率的制度)。在韩国征收调节关税的15个品种中(截至2010年2月),水产品占了9个,其中活鲈鱼、虾酱等均为主要由中国进口的品种。调节关税的适用对限制中国某些水产品的出口产生了较大影响。中国水产品进口平均关税税率为10,7%,虽然不是三国中税率最低的,但是中国未对水产品实施从量税或者调节关税等加重进口限制的措施。   在非关税措施方面,目前日本和韩国均对水产品进口采取了大量的限制措施。   日本对水产品进口分别采取配额管理、进口许可管理等限制措施。日本对许多水产品的进口设定了配额。截止到2009年12月,日本水产品进口配额仍涵盖海带、乌贼、鲭鱼、沙丁鱼、鳕鱼、扇贝等十九类品种。针对食品中的农业化学品残留,日本规定有严苛的《肯定列表制度》。在技术性贸易措施方面,日本对包括水产品在内的食品进口规定有食品质量标签制度和食品原产地标注制度;自2006年起,日本生产会开始施行以全部的水产食品加工设施为对象的水产食品加工设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认证制度。在通关环节方面,日本也规定有许多严苛、繁琐的程序,例如,规定对来自中国的双壳贝类产品采取严格的腹泻性贝类霉素和麻痹性贝类毒素到港检验。   韩国所实行的非关税措施包括卫生标准、先检验后通关,以及金属异物监测等制度。2006年6月,韩国又出台了关于水产品新增萘啶酮酸等药物残留监测规定。在通关程序方面,韩国自2007年9月12日起大幅延长了进口养殖水产品的通关时间,所有养殖水产品的检测周期由原来的4天改为8天。此举导致出口商的通关费用大幅上升,尤其是养殖活水生动物的暂养费用成倍增加,并使出口商品尤其是养殖冰鲜水产品的质量受到影响。   随着FTA的签订与实施,中国水产品将在日本和韩国获得更

大的市场,在这一方面日本和韩国将面临较大压力。回顾日本与其他国家所签订的多个EPA及FTA,大部分水产品均包括在敏感产品清单中,从而被排除在关税减免之外或者规定有10年的过渡期。同样,在韩国与东盟以及其他国家签订的FTA中,水产品与农产品、林业产品一起成为高度敏感产品清单中的主要产品。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中,水产品仍将是三方争议的焦点之一,日韩可能仍将提出采取设定敏感产品清单的方式,为某些产品设定过渡期。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尽管短期内日韩相对于中国而言渔业将受到较多影响,但从长期来看,签订FTA也将给三国渔业都带来利益。   首先,三国渔业产业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异,故而产生了较强的互补性。由于地理条件的不同,中、日、韩三国渔业产业结构差异很大。在中国的渔业生产中,内陆淡水渔业占据较大的比重。2008年中国的渔业产量中内陆淡水渔业产量占39.82%,而日本和韩国内陆淡水渔业产量在其总产量中所占比重分别仅为1.31%和0.73%。此外,直接捕捞在日本和韩国的渔业生产中所占比重约为70%,而中国的渔业中养殖业则占约50%的比重。在捕捞方面,日本和韩国具有更强的生产能力,较中国更有优势。随着中国国内市场对海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将有利于日韩两国扩大水产品对中国的出口规模。通过前述对ESI指数的分析也可以发现,中日、中韩、日韩之间的水产品出口相似度都不高,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其次,中日韩可能从渔业合作方面获得更多利益。例如,对于日本与韩国而言,建立自由贸易区将有利于扩大其在中国的水产养殖及加工方面的投资。此外,在海洋渔业方面,中日韩三国可在已经达成的《日韩渔业协定》、《中韩渔业协定》和《中日渔业协定》之上,进一步推动渔业合作,举行渔业部门工作组会议和高级别会议,制定有效管理和规划渔业发展的具体方式,这将有利于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相关内容

  • 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中的农产品贸易问题研究
  • 2014年第10期 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中的农产品贸易问题研究 耿晔强,李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山西 摘 娜 太原030006) 要:农产品贸易在中日韩经贸中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如何解决农产品贸易问题是中日韩建立自由贸易区各方关注的 焦点.深入分析中日韩农产品贸易现状,构建竞争力测度指标,从国家层面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中日韩经济一体化的可行性研究 目录 一.中日韩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生与发展背景 . .......................................................................... 3 (一)一体化的产生 . .................... ...

  • 毕莹:中日韩贸易协定中反倾销制度存废之研究
  • 内容提要: 区域贸易中反倾销制度的存废问题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密切相关.深度一体化的区域倾向于废除反倾销制度,特别是当区域一体化达到创建共同市场及以上程度时,反倾销因与单一市场这一根本宗旨相悖,在成员间予以取消尤为必要.实践中大部分区域贸易协定均未提及或仅确认保留WTO反倾销协定项下的权利义务,小部分协 ...

  • 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
  • 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背景 (一)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合作是大势所趋 1951年,法国.前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签订<巴黎公约>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由此拉开了欧洲一体化和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大幕.目 ...

  • 中韩日自由贸易协定经济效应浅析
  • 中韩日自由贸易协定经济效应浅析 摘要: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是促进三国经济发展. 改善三国贸易结构的重要措施,而现阶段自贸区建设进程并不理想.本文首先回顾中韩日对自由贸易区所进行的研究和谈判的进程,在此基础上分析各国的立场及其政策.从短期和长期角度研究FTA将给各国带来的效应与冲击,指出中韩日FTA的 ...

  • 中国自贸区战略面临两大挑战
  • 2014年11月26日 00:33:20 来源:求是网     作者:盛玮 11月10日中韩自贸区结束实质性谈判,11日北京APEC会议决定启动和推进亚太自贸区(FTAAP)进程,17日中澳自贸区结束实质性谈判.短短8天时间,中国推动的三大自贸区相继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中国自贸区战略实施全面提速. ...

  • 2017-2022年中国自贸区市场深度调查报告(目录)
  • 2017-2022年中国自贸区市场深度调 查方向研究报告(目录) www.chyxx.com 公司介绍 北京智研科研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从事市场调研.产业研究的专业咨询机构,拥有强大的调研团队和数据资源,主要产品有多用户报告.可行性分析.市场调研.IPO咨询等,公司高覆盖.高效率的服 ...

  • 中国自贸区行业前景调研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2016-2021年
  • 中国自贸区行业前景调研及投资机 会分析报告2016-2021年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报告目录] 第一章 自贸区概述 1.1 自贸区概念界定 1.1.1 广义自贸区fta 1.1.2 狭义自贸区ftz 1.1.3 fta与ftz的区别 1.2 自贸区的产生及作用 1.2.1 产生理 ...

  • 与中国有领土.领海争议的国家(组图)
  • 与中国有领土.领海争议的国家(组图) 一.陆地边界争端: 1.中俄边界. 唐努乌梁海地区,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江东六十四屯.乌苏里江以东及库页岛地区,巴尔喀什湖东南部.伊犁河地区.中俄边界西段50余公里,东段约4280公里.2005年6月2日中国和俄罗斯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签定<中华人民共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