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课堂]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注意:与急性阑尾炎鉴别!)

随着超声检查、CT检查等影像学检查成为腹痛患者的常规检查手段以来,“肠系膜淋巴结炎”这样的诊断越来越多。“肠系膜淋巴结炎”似乎已经成了儿科患者腹痛的主要原因。有报道说,“肠系膜淋巴结炎”已经成为仅次于阑尾炎的儿科急腹症的第二大病因。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按照目前国内某些机构或专家给出的诊断标准,“肠系膜淋巴结炎”更是会满天飞,而这些诊断很多可能仅仅是的假阳性结论。

那么,“肠系膜淋巴结炎”真的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吗?还是仅仅是其他肠道疾病的继发改变?

“肠系膜淋巴结炎”实际上就是指肠系膜淋巴结的炎性增生。多发生在右下腹,因为右下腹是回肠末段、盲肠和部分升结肠的系膜,也是淋巴系统最丰富的区域。我们知道,肠道的感染性病变和一些全身疾病都会使得肠系膜淋巴结炎性增生,这一类的肠系膜淋巴结炎被称为继发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继发性淋巴结炎的原发疾病主要是各类肠道感染性病变,如:克罗恩病、回肠炎、结肠炎、憩室炎、阑尾炎等,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全身性疾病也可以导致继发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而临床上所谓的“肠系膜淋巴结炎”包括上述的继发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和原发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后者是指那些没有发现明显肠道病变,也没有全身病变的单纯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性肿大的状况。

所谓的“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与急性阑尾炎类似,将二者鉴别开来十分必要,因为前者不需要手术治疗。影像学上在右下腹发现簇状分布的增大淋巴结是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重要征象。逐步加压法超声检查和CT扫描对发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非常敏感,同时又可以检查阑尾本身是否正常,因此逐步加压法超声检查和CT扫描便成为鉴别二者的重要手段。

然而,那些“原发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真的是“原发”的吗?

Michael Macari等人的研究发现,在被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者中,利用CT检查,70%患者可以发现明显的肠道炎性病变,30%无明显的肠道炎性病变。而在有急腹症腹部症状的所有患者中8.3%的患者可以发现右下腹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由此可见,肠系膜淋巴结炎确实是急腹症的一个主要原因,但绝大部分都是继发性淋巴结炎,其基本的病变还是在肠道本身。

即使那30%的“原发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一组研究发现:在仔细复习诊断为“原发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CT资料后发现,有80%以上的病例发现回肠末端和局部结肠肠壁轻度增厚,一般不超过5mm。作者认为,这些病例都是轻度的感染性肠病继发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由于肠壁的炎性改变轻微常常被影像学首检医师忽视。欧美的研究者发现耶尔森肠炎菌是造成西方人末端回肠炎或结肠炎伴发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主要病原,而亚洲的研究者发现沙门氏菌似乎是东方人的主要病原。

有作者根据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自限性特征,认为肠系膜淋巴结炎可能是病毒感染,但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证实这点。倒是有许多不支持病毒感染的证据:患者的血象改变不符合病毒感染的规律,患者一般均伴有腹泻,患者的便培养绝大部分为致病菌阳性等等。

因此,我认为“肠系膜淋巴结炎”主要是各种肠道感染性病变的继发表现,是肠系膜淋巴结的反应性增生,即使是那些“原发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也可能继发于轻微的不能被现今影像学轻易检出的轻微肠道感染。

根据多位研究者的建议,影像学上发现右下腹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后,需要进一步寻找可能存在的原发病变(克罗恩病、回肠炎、结肠炎、憩室炎、阑尾炎等)。在没有明显阳性发现的情况下,可以做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但要符合以下几条标准:1.右下腹簇状增大的淋巴结,每簇≥3个,淋巴结的短径>5mm;2.没有阑尾炎;3.回肠末段或局部结肠轻度增厚(<5mm)。

有作者报告,在以上述标准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者中,有个别病例在两周内出现了阑尾穿孔。因此我建议,即使明确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者,也需要嘱其随诊观察。

(以上观点为我个人根据文献阅读得出的结论,供大家讨论)

文章来源:华斌的超声世界

随着超声检查、CT检查等影像学检查成为腹痛患者的常规检查手段以来,“肠系膜淋巴结炎”这样的诊断越来越多。“肠系膜淋巴结炎”似乎已经成了儿科患者腹痛的主要原因。有报道说,“肠系膜淋巴结炎”已经成为仅次于阑尾炎的儿科急腹症的第二大病因。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按照目前国内某些机构或专家给出的诊断标准,“肠系膜淋巴结炎”更是会满天飞,而这些诊断很多可能仅仅是的假阳性结论。

那么,“肠系膜淋巴结炎”真的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吗?还是仅仅是其他肠道疾病的继发改变?

“肠系膜淋巴结炎”实际上就是指肠系膜淋巴结的炎性增生。多发生在右下腹,因为右下腹是回肠末段、盲肠和部分升结肠的系膜,也是淋巴系统最丰富的区域。我们知道,肠道的感染性病变和一些全身疾病都会使得肠系膜淋巴结炎性增生,这一类的肠系膜淋巴结炎被称为继发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继发性淋巴结炎的原发疾病主要是各类肠道感染性病变,如:克罗恩病、回肠炎、结肠炎、憩室炎、阑尾炎等,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全身性疾病也可以导致继发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而临床上所谓的“肠系膜淋巴结炎”包括上述的继发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和原发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后者是指那些没有发现明显肠道病变,也没有全身病变的单纯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性肿大的状况。

所谓的“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与急性阑尾炎类似,将二者鉴别开来十分必要,因为前者不需要手术治疗。影像学上在右下腹发现簇状分布的增大淋巴结是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重要征象。逐步加压法超声检查和CT扫描对发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非常敏感,同时又可以检查阑尾本身是否正常,因此逐步加压法超声检查和CT扫描便成为鉴别二者的重要手段。

然而,那些“原发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真的是“原发”的吗?

Michael Macari等人的研究发现,在被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者中,利用CT检查,70%患者可以发现明显的肠道炎性病变,30%无明显的肠道炎性病变。而在有急腹症腹部症状的所有患者中8.3%的患者可以发现右下腹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由此可见,肠系膜淋巴结炎确实是急腹症的一个主要原因,但绝大部分都是继发性淋巴结炎,其基本的病变还是在肠道本身。

即使那30%的“原发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一组研究发现:在仔细复习诊断为“原发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CT资料后发现,有80%以上的病例发现回肠末端和局部结肠肠壁轻度增厚,一般不超过5mm。作者认为,这些病例都是轻度的感染性肠病继发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由于肠壁的炎性改变轻微常常被影像学首检医师忽视。欧美的研究者发现耶尔森肠炎菌是造成西方人末端回肠炎或结肠炎伴发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主要病原,而亚洲的研究者发现沙门氏菌似乎是东方人的主要病原。

有作者根据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自限性特征,认为肠系膜淋巴结炎可能是病毒感染,但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证实这点。倒是有许多不支持病毒感染的证据:患者的血象改变不符合病毒感染的规律,患者一般均伴有腹泻,患者的便培养绝大部分为致病菌阳性等等。

因此,我认为“肠系膜淋巴结炎”主要是各种肠道感染性病变的继发表现,是肠系膜淋巴结的反应性增生,即使是那些“原发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也可能继发于轻微的不能被现今影像学轻易检出的轻微肠道感染。

根据多位研究者的建议,影像学上发现右下腹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后,需要进一步寻找可能存在的原发病变(克罗恩病、回肠炎、结肠炎、憩室炎、阑尾炎等)。在没有明显阳性发现的情况下,可以做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但要符合以下几条标准:1.右下腹簇状增大的淋巴结,每簇≥3个,淋巴结的短径>5mm;2.没有阑尾炎;3.回肠末段或局部结肠轻度增厚(<5mm)。

有作者报告,在以上述标准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者中,有个别病例在两周内出现了阑尾穿孔。因此我建议,即使明确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者,也需要嘱其随诊观察。

(以上观点为我个人根据文献阅读得出的结论,供大家讨论)

文章来源:华斌的超声世界


相关内容

  •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腹腔淋巴结肿大)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病理分析 肠系膜淋巴结炎于1921年首先由Brennemann报告,故亦称为Brennemann综合征.因本病的病因并未阐明,故亦有称为急性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系由柯萨奇B病毒或其它病毒所致,由于远端回肠的肠系膜淋 ...

  • 常见疾病-急性阑尾炎
  • 常见疾病--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是中西医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要求掌握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居各种急腹症发病的首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中医关于阑尾炎的记载归于肠痈范畴.本病的特点是: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伴恶心.呕 ...

  • 胃肠外科疾病诊疗规范
  • 胃肠外科疾病诊疗指南 一.胃.十二指肠溃疡 [ 病史采集 ] 1.反复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或烧灼痛,伴饱胀.嗳气.食欲减退: 2.胃溃疡疼痛节律性不明显,多在进餐后1/2-1小时开始疼痛,持续约1-2小时或更长时间,进食疼痛不缓解: 3.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具有明显节律性,表现为餐后延迟痛(餐后 ...

  • 儿童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超声诊断价值
  • ・636・ ・经验交流・ 儿童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超声诊断价值 梁会泽 摘 要 贾化平孙志英周环宇许永杰 目的探讨小儿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性肿大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35例反复腹痛的患儿,30例 健康儿童为对照组,超声检查其肠系膜淋巴结情况.结果超声诊断腹痛患儿肠系膜淋巴结良性肿大33例,检出 ...

  • 腹痛的诊断
  • 腹痛的诊断 腹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需要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一些特殊辅助检查如影像学检查或内窥镜检查等措施综合分析.全面考虑而定. (一)病史:是诊断腹痛的重要线索,询问病史需注意以下情况. 1.发病情况:包括发病的诱因,起病的缓急,症状出现的先后主次和演变过程等.如腹部外伤后发生的腹痛, ...

  • 现代临床医学概论
  • 现代临床医学概论 第七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定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

  • 引起急腹症的原因可分为五种
  • 引起急腹症的原因可分为五种 1.炎症:包括细菌性炎症和化学性炎症.细菌性炎症如急性阑尾炎.憩室炎.部分盆腔炎等,化学性炎症如消化道溃疡穿孔引起的含有化学性物质的消化道液体刺激腹膜引起的腹部剧烈疼痛. 2.机械梗阻:如嵌顿疝引起的肠梗阻.尿路结石.手术后粘连性小肠梗阻.结肠肿瘤引起的结肠梗阻等. 3. ...

  • 外科疾病鉴别诊断
  • 外科常见病鉴别 一.头皮血肿的鉴别诊断 1.头皮肿胀:一般无外伤史,且触痛不明显. 2.凹陷性颅骨骨折:患者有外伤史,CT 及X 线拍片有明显的骨折线. 二.颅内血肿(外伤性)的鉴别诊断(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 1.脑挫裂伤:伤后昏迷持续时间长.局灶症状伤后立即出现,CT 扫描可见点状出血及血肿 ...

  • 2011正副高职称考试超声医学专业考试指南
  • 2011正副高职称考试超声医学专业考试指南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超声医学专业) 一.专业知识 (一)本专业知识 1.熟练掌握超声医学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如超声物理学原理.超声诊断学基础等,并熟悉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等相关知识. 2.熟悉超声成像原理及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