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及治疗

・612・现代康复1999年第3卷第5期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及治疗

栗庆山梁道晨

(山东建材学院医院

济南250022)

逐渐减少。年递减率男性0. 5%~0. 75%, 女性1. 5%~2%,

1. 5

骨质疏松症是单位体积骨骼内骨量减少, 骨组织显微结构异常, 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多病因疾病。按病因分类。原发Ⅰ型称绝经后骨质疏松, 病因为雌激素不足; 原发Ⅱ型称老年骨质疏松症, 主要病因是年龄老化。继发性骨质疏松是其他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最早的临床表现为腰背疼痛及骨痛, 骨折部位以椎体、桡骨远端、髋部多见, 这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相区别。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 愈来愈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1

种族与遗传白种人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比较高,

尤其西北欧妇女, 居世界之首, 低。另外, , 30%左右来自脊柱, 25%

病因病机

, 20, 因此, 病人常因脊柱骨折或股骨上段。脊柱骨折多以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多见, 轻微外伤或无外伤时便可发生。股骨骨折多见于股骨上段骨折和粗隆间骨折两种类型, 老年女性腕关节周围骨折也不少见, 常常摔倒时发生。除易骨折外, 还可见弥漫性脊柱疼痛; 腰骶关节、骶髂关节、膝关节疼痛; 颈、腰椎、膝关节、足跟骨骨质增生等。

3

左右停止。20~成不变, , 进展, 下降8. 2%, 女性为12. 3%。国内资料显示, 70岁时, 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 男性为

24. 3%, 女性为63. 2%, 女性到80岁时, 发病率几乎近100%。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如下。1. 1

治疗

体内激素失调骨密度下降与体内激素失调关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复杂, 因此治疗也应采取综合措施, 如药物治疗、饮食治疗、运动疗法、中药等。

3. 1

密切, 雌激素的缺乏是导致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男性40岁以后, 睾酮水平呈明显下降, 骨骼内蛋白质量亦下降, 胶质成分, 钙盐的沉淀也明显减少。

1. 2

药物治疗补钙:缺钙是骨质疏松症的直接原因,

补钙治疗此病已形成共识。可口服碳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我国营养学会推荐钙的摄入量应不少于800

m g /d 。合用维生素D 效果更好。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

缺钙随着年龄的增长, 器官, 功能衰退, 肠道吸

收钙的能力下降、皮肤合成维生素D 不足、肾脏将D 2转化为D 3的能力低下, 进一步影响钙的吸收, 称之为内因性缺钙。饮食中含钙量少或摄入不足, 高蛋白饮食会使尿钙丢失, 蛋白质的摄入量增加一倍, 尿钙丢失增加50%。由于钙量的不足, 长期受缺钙刺激, 持续过多地分泌甲状旁腺素, 导致甲状旁腺继发性亢进, 促进溶骨而致骨钙减少, 血钙及软组织钙含量增高。即“钙反常现象”。这种反常现象也使降钙素的分泌继发性增加。前者促进破骨, 后者促进成骨, 这正是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并存的激素基础。降钙素的增加是机体对甲状腺继发性亢进的一种代偿, 骨质增生是对机体骨质疏松的代偿, 而不是“多钙”。

1. 3光照射、活动不足

收利用, 同时抑制甲状旁腺功能, 特别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症。降钙素对降低骨折发生率、缓解弥漫性疼痛有良好的效果。另外与维生素D 合用可预防高钙血症的发生。其他如雌激素及蛋白同化激素等均可。

3. 2

饮食治疗主要是多食维生素D 、钙含量丰富的

食品

, 如鱼类、蘑茹类、蛋类等维生素D 含量丰富, 牛奶、奶制品、小鱼类、疏菜、藻类等含量很高。

3. 3

运动进行适量的室外运动, 既可负重锻炼, 增加

肌群的力度和协调性, 又可吸收光照促进维生素D 的合成转化, 利于钙的吸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运动方式。

3. 4

中医药根据“肾主骨”的理论, 辨证施治拟定的

人体的维生素D 3, 一半来自食补肾中药。如:茯苓、泽泻、熟地、山药、肉桂等。壮肾中药:女贞子、菟丝子、茯苓、当归、龟板、川断、甘草、枸杞、地黄、杜仲、补骨脂、黄芪、川芎、牛膝等。

3. 5

物, 另一半来自日光照射。由于老年人社会活动量减少、行动不便和高层住宅的普及, 室外活动减少, 接受日光照射时间少, 维生素D 相对缺乏, 导致钙的吸收利用减少。机械负重的应力是影响骨骼发育和再塑的主要外来因素。不活动的人比活动的人易发生骨质疏松。

1. 4

骨折处理外科为首选, 因为保守治疗病程长,

可增加褥疮、肺部感染、血栓栓塞、肌肉萎缩等危险, 同时加重废用性骨质疏松, 形成恶性循环。手术选择包括闭合复位内固定和关节置换术。同时补钙及维生素D 。

骨膜退行性改变成人后骨骺关闭, 骨骼的形态

发生变化, 内外膜面积都在增加, 皮质骨及骨小梁便

(收稿日期:1998-02-16) (张声闳编辑)

・612・现代康复1999年第3卷第5期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及治疗

栗庆山梁道晨

(山东建材学院医院

济南250022)

逐渐减少。年递减率男性0. 5%~0. 75%, 女性1. 5%~2%,

1. 5

骨质疏松症是单位体积骨骼内骨量减少, 骨组织显微结构异常, 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多病因疾病。按病因分类。原发Ⅰ型称绝经后骨质疏松, 病因为雌激素不足; 原发Ⅱ型称老年骨质疏松症, 主要病因是年龄老化。继发性骨质疏松是其他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最早的临床表现为腰背疼痛及骨痛, 骨折部位以椎体、桡骨远端、髋部多见, 这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相区别。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 愈来愈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1

种族与遗传白种人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比较高,

尤其西北欧妇女, 居世界之首, 低。另外, , 30%左右来自脊柱, 25%

病因病机

, 20, 因此, 病人常因脊柱骨折或股骨上段。脊柱骨折多以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多见, 轻微外伤或无外伤时便可发生。股骨骨折多见于股骨上段骨折和粗隆间骨折两种类型, 老年女性腕关节周围骨折也不少见, 常常摔倒时发生。除易骨折外, 还可见弥漫性脊柱疼痛; 腰骶关节、骶髂关节、膝关节疼痛; 颈、腰椎、膝关节、足跟骨骨质增生等。

3

左右停止。20~成不变, , 进展, 下降8. 2%, 女性为12. 3%。国内资料显示, 70岁时, 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 男性为

24. 3%, 女性为63. 2%, 女性到80岁时, 发病率几乎近100%。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如下。1. 1

治疗

体内激素失调骨密度下降与体内激素失调关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复杂, 因此治疗也应采取综合措施, 如药物治疗、饮食治疗、运动疗法、中药等。

3. 1

密切, 雌激素的缺乏是导致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男性40岁以后, 睾酮水平呈明显下降, 骨骼内蛋白质量亦下降, 胶质成分, 钙盐的沉淀也明显减少。

1. 2

药物治疗补钙:缺钙是骨质疏松症的直接原因,

补钙治疗此病已形成共识。可口服碳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我国营养学会推荐钙的摄入量应不少于800

m g /d 。合用维生素D 效果更好。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

缺钙随着年龄的增长, 器官, 功能衰退, 肠道吸

收钙的能力下降、皮肤合成维生素D 不足、肾脏将D 2转化为D 3的能力低下, 进一步影响钙的吸收, 称之为内因性缺钙。饮食中含钙量少或摄入不足, 高蛋白饮食会使尿钙丢失, 蛋白质的摄入量增加一倍, 尿钙丢失增加50%。由于钙量的不足, 长期受缺钙刺激, 持续过多地分泌甲状旁腺素, 导致甲状旁腺继发性亢进, 促进溶骨而致骨钙减少, 血钙及软组织钙含量增高。即“钙反常现象”。这种反常现象也使降钙素的分泌继发性增加。前者促进破骨, 后者促进成骨, 这正是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并存的激素基础。降钙素的增加是机体对甲状腺继发性亢进的一种代偿, 骨质增生是对机体骨质疏松的代偿, 而不是“多钙”。

1. 3光照射、活动不足

收利用, 同时抑制甲状旁腺功能, 特别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症。降钙素对降低骨折发生率、缓解弥漫性疼痛有良好的效果。另外与维生素D 合用可预防高钙血症的发生。其他如雌激素及蛋白同化激素等均可。

3. 2

饮食治疗主要是多食维生素D 、钙含量丰富的

食品

, 如鱼类、蘑茹类、蛋类等维生素D 含量丰富, 牛奶、奶制品、小鱼类、疏菜、藻类等含量很高。

3. 3

运动进行适量的室外运动, 既可负重锻炼, 增加

肌群的力度和协调性, 又可吸收光照促进维生素D 的合成转化, 利于钙的吸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运动方式。

3. 4

中医药根据“肾主骨”的理论, 辨证施治拟定的

人体的维生素D 3, 一半来自食补肾中药。如:茯苓、泽泻、熟地、山药、肉桂等。壮肾中药:女贞子、菟丝子、茯苓、当归、龟板、川断、甘草、枸杞、地黄、杜仲、补骨脂、黄芪、川芎、牛膝等。

3. 5

物, 另一半来自日光照射。由于老年人社会活动量减少、行动不便和高层住宅的普及, 室外活动减少, 接受日光照射时间少, 维生素D 相对缺乏, 导致钙的吸收利用减少。机械负重的应力是影响骨骼发育和再塑的主要外来因素。不活动的人比活动的人易发生骨质疏松。

1. 4

骨折处理外科为首选, 因为保守治疗病程长,

可增加褥疮、肺部感染、血栓栓塞、肌肉萎缩等危险, 同时加重废用性骨质疏松, 形成恶性循环。手术选择包括闭合复位内固定和关节置换术。同时补钙及维生素D 。

骨膜退行性改变成人后骨骺关闭, 骨骼的形态

发生变化, 内外膜面积都在增加, 皮质骨及骨小梁便

(收稿日期:1998-02-16) (张声闳编辑)


相关内容

  • 钙制剂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性
  • 好医生继续医学教育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我的继续教育 > 全文 骨质疏松症治疗策略 钙制剂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 胡侦明 罗先正 一.钙缺乏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中的五大原因之一 骨质疏松症治疗的钙理论时代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Nordi ...

  • 云克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疗效分析
  • 参考文献 • 临床研究 • 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0(5):360-362. 259 [4] 杨大章,程靖宁,韩军,等.难治性鼻出血的出血部位及治疗[J].中[5] 朱冠龙,黄思海,韩朝晖,等.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严重鼻出血 [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5,16(3):176. [6 ...

  • 2017康复治疗士大纲
  • 2017年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初级(士) 考试大纲-基础知识 循环系统:定义.主要机能.心脏活动.心输出量与心肌收缩力.心率的影响.血压的形成. 动脉血压及静脉血压.影响血压的因素. 呼吸系统:肺的功能.呼吸运动.肺活量.肺泡通气量 内分泌系统:胰岛素及胰岛素的作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

  • 药店联合用药手册(经典版)
  • (经典版) 宿州市墉桥区逸康大药房 目 录 1.一般症状 ................................................................ 1 1.1发热 ................................................ ...

  •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试行)
  • 卫生部 教育部关于 印发<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试行)>的通知 卫科教发„2012‟4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教育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教育局,卫生部直属有关单位,教育部直属有关高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 ...

  • 动物园动物疾病
  •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常见有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气管炎.鼻炎.大叶性肺炎.肺脓肿.异物性肺炎和胸膜炎等疾病. 第一节 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是支气管粘膜表层或深层的炎症. 在临床上以咳嗽.流鼻液与不定型热为特征. 幼畜和老龄动物易发,早春和晚秋气温变化较大时多发. 根据病程发展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

  • 北京大学医学部护理综合2017年考试大纲
  • 护理综合考试大纲 Ⅰ. 考试范围 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及外科护理学.护理学基础占30%(其中护理学导论占10%, 基础护理学占20%).内科护理学占40%.外科护理学占30%. Ⅱ. 答题方式及时间:闭卷.笔试.180 分钟 Ⅲ. 试题分值:300 分 Ⅳ. 题型结构及比例 选择题(单选) 80 ...

  • 内科学教学大纲
  • 第二章 胃食管反流病(1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2.了解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熟悉本病的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 1.概述:定义.流行病学. 2.病因和发病机制: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和反流物对食管粘膜攻击作用. 3.病理 4.临床表现: 1)反流症状. 2 ...

  • 家畜内科学
  • 第一章 总论 发热: 发热是体温过高的一种特殊类型,真正的发热是体温调节临界点的改变.与体温过高 的区别在于,发热时体温不仅仅是到一个新的体温临界点,而且还出现热候. 体温调节异常(Thermoregulation abnormity) 1. 病因 (1)外源性致热源或抗原进入机体通过激发内源性致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