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衡阳市产业结构分析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衡阳市产业结构分析

资旅系08级地理科学二班 08160228

摘要:“十一五”是衡阳经济迅速发展的五年。随着国家将经济发展的重

的从速度转向质量,经济结构的合理性与经济发展的速度一样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参考指标。本文针对衡阳市产业结构的优化,以产业结构发展变化趋势为研究对象 ,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2005到2009年以来衡阳市三大产业结构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衡阳市;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法

一、基于份额-偏离分析法对衡阳市产业结构的分析:

1、 基本原理

偏离 —-份额分析法 (Shift - Share Method) ,是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B·克雷默于1942年提出,后由邓恩E s和埃德加·胡佛在应用中作了进一步发展。偏离份额法分析法从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因素2个方面解释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如果一个区域各产业的增长速度与全国(或所在大区)同一产业增长速度完全相同,则排除由于各区域同一产业竞争力不同造成的增长速度上的差异,那么一个区域经济增长速度与全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则由结构因素所形成的。如果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与全国完全相同,那么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只能由区域竞争力来解释。因此,偏离份额分析法既是一种能说明区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即结构因素与竞争力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的计算方法,同时又是进行地区间经济增长的结构决定因素差异的比较方法

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 ,是揭示区域与城市部门结构变化原因,确定未来发展主导方向的有效方法。基本原理是把区域经济的变化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其所在大区或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参照系,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三个分量,即份额分量、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以此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进而可以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2、模型建立

现在假设区域i在经历了时间[t,T]之后,经济总量和结构均已发生变化。设初始期(基年)区域i经济总规模为bi,o(可用总产值或就业人数表示),末期(截止年t)经济总规模为bi,t。同时,按照一定的规则,把区域经济划分为n个产业部门,分别以bij,o,bij,t(j=1,2,···n)表示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在初始期与末

期的规模。并以B0,Bt表示区域所在大区或全国在相应时期初期与末期经济总规模,以Bj,0与Bj,t表示区域所在大区或全国初期与末期第j个产业部门的规模。

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在[0,t]时间段的变化率为:

bij,tbij,0

rij=(j=1,2,···n) (1)

bij,0

所在大区或全国j产业部门在[0,t]内的变化率为:

Bj,tBj,0

Rj=(j=1,2,···n) (2)

Bj,0

以所在大区或全国各产业部门所占的份额按下式将区域各产业部门规模标准化得到:

'

bij=

bij,0Bj,0

B0

这样,在[0,t]时间段内区域i第j产业部门的增长量Gij可以分解为Nij、Pij、Dij三个分量,表达为:

Gij= Nij+Pij+Dij (4)

'

Nij= bij Rj (5) ' Pij=(bij,o—bij) Rj (6)

(j=1,2,···n) (3)

Dij= bij,o(rij—Rj) (7) Gij= bij,t—bij,o (8)

其中:份额分量Nij代表全国平均增长效应,指地区标准化的产业部门按全国平均增长率发展所产生的变化量;结构偏离分量Pij代表产业结构效应,指地区产业部门比重与全国该部门比重差异引起的该部门增长相对全国标准产生的偏差,假定地区增长速度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一致,从而单独分析部门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贡献,Pij的值越大,说明部门结构对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越大;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Dij代表区域份额效应,指地区与全国同一部门增长速度不同引起的偏差,反映了地区相对于全国的竞争能力,Dij的值越大,说明地区部门竞争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就越大。

3、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1、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以2005-2009为区间,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以湖南省为参照分析衡阳市各产业在此区间内的总量变化、结构偏离和竞争力偏离状态。

其中衡阳市相关数据均来源于相应年份衡阳市统计公报,湖南省数据均来源

于相应年份年湖南省统计公报。2005- 2009 年衡阳市与湖南GDP增量和三次产业增加值情况经计算与整理,整理如下:

(单位:亿元)

根据前文公式,对其进行偏离—份额分析计算,其结果如表二所示:

表二

成正值,份额分量为269.86亿元,说明衡阳市按湖南省大区平均增长率增长所实现的增长要高于整个湖南省大区的增长水平。其中一、二、三产业的份额分量排序为二、三、一。第二产业份额分量占三产整体份额分量的61.35%,对衡阳区域份额分量贡献较大。

衡阳市的结构偏移分量,即产业结构效应(P)的总偏离量为444.31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的结构偏移分量排序为二、三、一,其中第二产业结构效应最好,为57.37%,,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分量为 29.16%,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分量最少。

2、衡阳市三次产业优势分析 以区域产业总优势PDij为横坐标,以三次产业的份额分量N为

图1 衡阳市三次产业部门优势分析图

(其中A、B、C分别对应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由图1可以看出,衡阳市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都分布在第1,2扇面内,三大产业都可以划归到朝阳产业的行列其中,衡阳市的第一产业的位置位于第1扇面且坐标离坐标原点不太远,并且贴近于横轴,说明衡阳市的第一产业份额分量刚刚达到平均水平,总体优势不是很明显,第一产业的发展对衡阳市的经济增长起的贡献作用不大,远远小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对区域经济增长上做的贡献不是很大;衡阳市第二产业位于第2扇面内且位置坐标离坐标原点比较远,并且比较贴近于纵轴,说明衡阳市在湖南省大区中第二产业的优势大,其中份额分量优势显著,是基础条件非常好的产业,其中第二产业结构和竞争的总体优势比较明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比较大;衡阳市的第三产业的位置处于第1扇面内,离原点较远,说明第三产业在湖南省大区中产业总体占较大的优势,相对第二产业来说第三产业的份额分量较少,但产业总体优势超过第二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有很大的贡献。

3、衡阳市三次产业偏离分量分析

以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分量Pij为纵坐标,以三次产业竞争力分量Dij为横坐标,绘制三次产业偏离份额图,如图2所示:

图2 衡阳市三次产业部门偏离分量分析图

(其中A、B、C分别对应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从图 2可以知:第一产业位于第 2扇面,第二产业位于第4扇面,第三产业也位于第4扇面,其中,第一产业位于第2扇面距原点较近的部位,其区域竞争力分量为正值,说明衡阳市第一产业在湖南省大区中竞争力很强,但同时虽然其结构分量为正值,但是值非常小,由结构优势带来的经济增长量不大,属于基础还比较好但地位处于下降的产业部门;第二产业位于第 4扇面内,距离原点最远,其产业结构偏移分量远远大于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说明衡阳市的第二产业原有基础很好,是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重大贡献的产业部门,但其竞争力偏离份额分量最小,竞争力优势最弱;第三产业位于第 4 扇面内,结构偏移分量强于第一产业,但低于第二产业,竞争力偏离份额分量高于第二产业,但低于第一产业,结构优势较强,竞争力优势相对来说不是很强,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有一定的贡献。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衡阳市产业结构分析

资旅系08级地理科学二班 08160228

摘要:“十一五”是衡阳经济迅速发展的五年。随着国家将经济发展的重

的从速度转向质量,经济结构的合理性与经济发展的速度一样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参考指标。本文针对衡阳市产业结构的优化,以产业结构发展变化趋势为研究对象 ,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2005到2009年以来衡阳市三大产业结构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衡阳市;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法

一、基于份额-偏离分析法对衡阳市产业结构的分析:

1、 基本原理

偏离 —-份额分析法 (Shift - Share Method) ,是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B·克雷默于1942年提出,后由邓恩E s和埃德加·胡佛在应用中作了进一步发展。偏离份额法分析法从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因素2个方面解释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如果一个区域各产业的增长速度与全国(或所在大区)同一产业增长速度完全相同,则排除由于各区域同一产业竞争力不同造成的增长速度上的差异,那么一个区域经济增长速度与全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则由结构因素所形成的。如果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与全国完全相同,那么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只能由区域竞争力来解释。因此,偏离份额分析法既是一种能说明区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即结构因素与竞争力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的计算方法,同时又是进行地区间经济增长的结构决定因素差异的比较方法

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 ,是揭示区域与城市部门结构变化原因,确定未来发展主导方向的有效方法。基本原理是把区域经济的变化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其所在大区或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参照系,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三个分量,即份额分量、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以此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进而可以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2、模型建立

现在假设区域i在经历了时间[t,T]之后,经济总量和结构均已发生变化。设初始期(基年)区域i经济总规模为bi,o(可用总产值或就业人数表示),末期(截止年t)经济总规模为bi,t。同时,按照一定的规则,把区域经济划分为n个产业部门,分别以bij,o,bij,t(j=1,2,···n)表示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在初始期与末

期的规模。并以B0,Bt表示区域所在大区或全国在相应时期初期与末期经济总规模,以Bj,0与Bj,t表示区域所在大区或全国初期与末期第j个产业部门的规模。

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在[0,t]时间段的变化率为:

bij,tbij,0

rij=(j=1,2,···n) (1)

bij,0

所在大区或全国j产业部门在[0,t]内的变化率为:

Bj,tBj,0

Rj=(j=1,2,···n) (2)

Bj,0

以所在大区或全国各产业部门所占的份额按下式将区域各产业部门规模标准化得到:

'

bij=

bij,0Bj,0

B0

这样,在[0,t]时间段内区域i第j产业部门的增长量Gij可以分解为Nij、Pij、Dij三个分量,表达为:

Gij= Nij+Pij+Dij (4)

'

Nij= bij Rj (5) ' Pij=(bij,o—bij) Rj (6)

(j=1,2,···n) (3)

Dij= bij,o(rij—Rj) (7) Gij= bij,t—bij,o (8)

其中:份额分量Nij代表全国平均增长效应,指地区标准化的产业部门按全国平均增长率发展所产生的变化量;结构偏离分量Pij代表产业结构效应,指地区产业部门比重与全国该部门比重差异引起的该部门增长相对全国标准产生的偏差,假定地区增长速度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一致,从而单独分析部门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贡献,Pij的值越大,说明部门结构对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越大;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Dij代表区域份额效应,指地区与全国同一部门增长速度不同引起的偏差,反映了地区相对于全国的竞争能力,Dij的值越大,说明地区部门竞争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就越大。

3、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1、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以2005-2009为区间,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以湖南省为参照分析衡阳市各产业在此区间内的总量变化、结构偏离和竞争力偏离状态。

其中衡阳市相关数据均来源于相应年份衡阳市统计公报,湖南省数据均来源

于相应年份年湖南省统计公报。2005- 2009 年衡阳市与湖南GDP增量和三次产业增加值情况经计算与整理,整理如下:

(单位:亿元)

根据前文公式,对其进行偏离—份额分析计算,其结果如表二所示:

表二

成正值,份额分量为269.86亿元,说明衡阳市按湖南省大区平均增长率增长所实现的增长要高于整个湖南省大区的增长水平。其中一、二、三产业的份额分量排序为二、三、一。第二产业份额分量占三产整体份额分量的61.35%,对衡阳区域份额分量贡献较大。

衡阳市的结构偏移分量,即产业结构效应(P)的总偏离量为444.31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的结构偏移分量排序为二、三、一,其中第二产业结构效应最好,为57.37%,,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分量为 29.16%,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分量最少。

2、衡阳市三次产业优势分析 以区域产业总优势PDij为横坐标,以三次产业的份额分量N为

图1 衡阳市三次产业部门优势分析图

(其中A、B、C分别对应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由图1可以看出,衡阳市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都分布在第1,2扇面内,三大产业都可以划归到朝阳产业的行列其中,衡阳市的第一产业的位置位于第1扇面且坐标离坐标原点不太远,并且贴近于横轴,说明衡阳市的第一产业份额分量刚刚达到平均水平,总体优势不是很明显,第一产业的发展对衡阳市的经济增长起的贡献作用不大,远远小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对区域经济增长上做的贡献不是很大;衡阳市第二产业位于第2扇面内且位置坐标离坐标原点比较远,并且比较贴近于纵轴,说明衡阳市在湖南省大区中第二产业的优势大,其中份额分量优势显著,是基础条件非常好的产业,其中第二产业结构和竞争的总体优势比较明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比较大;衡阳市的第三产业的位置处于第1扇面内,离原点较远,说明第三产业在湖南省大区中产业总体占较大的优势,相对第二产业来说第三产业的份额分量较少,但产业总体优势超过第二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有很大的贡献。

3、衡阳市三次产业偏离分量分析

以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分量Pij为纵坐标,以三次产业竞争力分量Dij为横坐标,绘制三次产业偏离份额图,如图2所示:

图2 衡阳市三次产业部门偏离分量分析图

(其中A、B、C分别对应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从图 2可以知:第一产业位于第 2扇面,第二产业位于第4扇面,第三产业也位于第4扇面,其中,第一产业位于第2扇面距原点较近的部位,其区域竞争力分量为正值,说明衡阳市第一产业在湖南省大区中竞争力很强,但同时虽然其结构分量为正值,但是值非常小,由结构优势带来的经济增长量不大,属于基础还比较好但地位处于下降的产业部门;第二产业位于第 4扇面内,距离原点最远,其产业结构偏移分量远远大于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说明衡阳市的第二产业原有基础很好,是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重大贡献的产业部门,但其竞争力偏离份额分量最小,竞争力优势最弱;第三产业位于第 4 扇面内,结构偏移分量强于第一产业,但低于第二产业,竞争力偏离份额分量高于第二产业,但低于第一产业,结构优势较强,竞争力优势相对来说不是很强,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有一定的贡献。


相关内容

  • 基于偏离_份额分析法的产业结构分析_李煜爽
  • 2008年10月第12卷第5期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of业NingboPolytechnic宁 波职技术学院学报 Oct,2008 Vol.12No.5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产业结构分析 李煜爽,陈依元 (宁波大学商学院,浙江宁波 摘 315211) 要: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宁波产 ...

  •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京津冀制造业竞争力分析
  • 摘要:京津冀作为一个整体区域,其制造业总体上具有如下特点:北京在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但制造业的总体竞争力却很低,天津制造业竞争力优势明显,河北制造业结构则更加合理,总之,它们的总体竞争力都很强大.针对京津冀制造业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应增强合作取长补短,促进各地和整体制造业迅速发展. 关键词 ...

  • 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在区域经济中的应用
  • 2008年第1期经济经纬ECONOMIC SURVEY No.12008 动态偏离一份额分析法在区域经济中的应用 袁晓玲,张宝山,杨万平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摘要:作者在传统静态的偏离一份额分析法的基础上,引入动态化思想,把研究期的时间纬度进行了拓展,不仅揭示了各分 ...

  • 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乌鲁木齐市经济发展分析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乌鲁木齐市经济发展分析 作者:米尔拜·伊卜拉伊木 来源:<商情>2013年第08期 [摘要]近年来新疆已经成为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地区.本文基于回归分析.偏离-份额分析与区位商分析方法对2001-201 ...

  • 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及机理★
  • 第30卷第10期2010年10月经济地理ECONOMICGEOGRAPHYVol.30,No.10Oct., 2010 文章编号:1000-8462(2010)10-1657-07 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产业结构 的演进特征及机理 刘 2 鹤1,,刘 毅1,许2 旭1,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 ...

  • 上证50ETF的跟踪误差实证研究
  •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第6期 上证50ETF的跟踪误差实证研究 陈远志 (华南理工大学 摘 工商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要:本文基于上证50ETF2005-2007年的日交易数据集从实证角度计量其对目标指数即上证50指数的跟踪误差 及未来的指数产品 变化及波动特征,并深入探讨跟踪 ...

  • 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动态演变
  • 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动态演变 摘要:本文利用偏-份额的空间拓展模型,分析了长三角地区16座核心城市在1999-2009年间产业结构变动过程,并认为长三角16座城市10年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但是不同城市发展轨迹不同,提出了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空间偏离-份额分析:产业结构:长三角地区 一. ...

  • Iosco信用评级机构基本行为准则
  • 信用评级机构的基本行为准则 国际证券事务监察委员会组织 技术委员会 2008年5月修订 信用评级机构的基本行为准则 引言 在现代资本市场中,信用评级机构(CRAs)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信用评级机构的主要任务是对证券发行商的信用风险及负债状况发表意见.当投资者面临大量有价值或无价值信息时,信用评级 ...

  •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趋势
  •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趋势: 传统上,国际贸易的结构分析往往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根据产品的要素密集度或技术密集度进行分析.如果一个经济体的劳动密集或资源密集产品占较大份额,而资本密集或技术密集产品占较小份额,则该经济体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比较低.产品的要素密集信息来自于国民经济投入产出表,而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