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槿惠拒绝"优雅地离开"质疑称判决"人民意志高于法律"

朴槿惠身边人士称她今天既不会离开官邸也不会发表声明。有学者认为这是她最后一个可以优雅离开的机会,要求她的支持者冷静下来,鼓励国家尽快团结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

《财经》记者 蔡婷贻/文 袁雪/编辑

随着3月10日韩国宪法法院针对朴槿惠总统弹劾案做出确认裁决,韩国社会累积已久的撕裂立场再次升温为街头冲突。

挺朴槿惠一派认为法院根本没有足够证据证明朴槿惠违宪,她的支持者在判决宣布后在宪法法院附近的安国地铁站与警方发生冲突。他们不断试图突破警方在法院外布置的警戒线,希望进一步前往宪法法院抗议。目前造成两位民众在混乱中丧生,5人受伤。两名丧生民众包括一名60岁金姓男士,他在安国站被警方发现失去意识,送医不治;另一名死者为金姓70岁男子,在安国站附近被发现头部受伤,流血如注,送医不治。

朴槿惠身边人士在判决后表示,她今天既不会离开官邸也不会发表声明。对此,不少政治学者认为朴槿惠再度做出错误判断。

首尔延世大学(Yonsei University)的中国和东亚研究助理教授鲁乐汉(John Delury)对《财经》表示,这是朴槿惠最后一个可以优雅离开的机会,要求她的支持者冷静下来,鼓励国家尽快团结起来。

首尔建国大学政治系教授尹泰龙也指出,如果朴槿惠能够接受裁决,让那些反对弹劾的支持者冷静下来,社会很快能回归平静,但鉴于她近来的作为,这或者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朴槿惠的其中一名代理律师在判决后打破沉默。律师徐石久不满地对媒体指出,带有偏见的弹劾决定对朴槿惠是人格谋杀,他表示整个审判过程都非常不公平,包括法官拒绝辩方进一步提出大量证据。今天一致性的决定告诉我,他们在拒绝我们提出进一步证据时或者已经做出决定了。

徐石久表示,这些评论都是他个人意见,他将与其他律师讨论接下来是否上诉。

由国会议员组成的控方则在宣判后,肯定宪法法院依循法治精神做出了历史性判决。

已经有部分韩国政治观察家对整体程序提出质疑,出版过多本关于韩国社会著作的英国作家Michael Breen就指出,在美国弹劾程序需要两年,在韩国却因人民集体意志高于法律的传统,快速弹劾朴槿惠,这就像满足怪兽的欲望一样。

独立网站揭露韩国负责人具世雄在判决前也对《财经》记者指出,韩国法官在判决时有考虑人民意志的传统,因此判决前韩国社会已普遍认为弹劾是最可能的结果。

事件中心人物崔顺实的律师李京通过新闻稿指出,崔顺实为此纷争再三向韩国人民和朴槿惠表示歉意。但是,在今天(10日)同时于首尔中区法院进行的审判中,崔顺实仍坚称自己无罪。崔顺实涉嫌以两个财团Mir财团 、K体育财团名义向韩国企业施压,要求捐赠达8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74亿元)款项,接着又进一步将两财团私有化。

随着总统将于60天后举行,有意角逐大位的候选人已经展开竞选活动。目前在民调中领先的是在野党民主党前主席文在寅,他在弹劾确定后第一站就选择到世越号沉船时的打捞港口彭木港,与世越号受难家属见面。

在弹劾确定前的民调结果显示,文在寅的支持率连续10周保持领先,代总统黄教安居第二,忠清南道知事安熙正位列其后。Realmeter接受《每日经济》报社和MBN电视台委托,于3月6日至8日针对韩国1530名成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文在寅支持率较前一周下降0.3个百分点,达36.1%。黄教安的支持率为14.2%,较前一周下降0.7个百分点。

朴槿惠身边人士称她今天既不会离开官邸也不会发表声明。有学者认为这是她最后一个可以优雅离开的机会,要求她的支持者冷静下来,鼓励国家尽快团结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

《财经》记者 蔡婷贻/文 袁雪/编辑

随着3月10日韩国宪法法院针对朴槿惠总统弹劾案做出确认裁决,韩国社会累积已久的撕裂立场再次升温为街头冲突。

挺朴槿惠一派认为法院根本没有足够证据证明朴槿惠违宪,她的支持者在判决宣布后在宪法法院附近的安国地铁站与警方发生冲突。他们不断试图突破警方在法院外布置的警戒线,希望进一步前往宪法法院抗议。目前造成两位民众在混乱中丧生,5人受伤。两名丧生民众包括一名60岁金姓男士,他在安国站被警方发现失去意识,送医不治;另一名死者为金姓70岁男子,在安国站附近被发现头部受伤,流血如注,送医不治。

朴槿惠身边人士在判决后表示,她今天既不会离开官邸也不会发表声明。对此,不少政治学者认为朴槿惠再度做出错误判断。

首尔延世大学(Yonsei University)的中国和东亚研究助理教授鲁乐汉(John Delury)对《财经》表示,这是朴槿惠最后一个可以优雅离开的机会,要求她的支持者冷静下来,鼓励国家尽快团结起来。

首尔建国大学政治系教授尹泰龙也指出,如果朴槿惠能够接受裁决,让那些反对弹劾的支持者冷静下来,社会很快能回归平静,但鉴于她近来的作为,这或者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朴槿惠的其中一名代理律师在判决后打破沉默。律师徐石久不满地对媒体指出,带有偏见的弹劾决定对朴槿惠是人格谋杀,他表示整个审判过程都非常不公平,包括法官拒绝辩方进一步提出大量证据。今天一致性的决定告诉我,他们在拒绝我们提出进一步证据时或者已经做出决定了。

徐石久表示,这些评论都是他个人意见,他将与其他律师讨论接下来是否上诉。

由国会议员组成的控方则在宣判后,肯定宪法法院依循法治精神做出了历史性判决。

已经有部分韩国政治观察家对整体程序提出质疑,出版过多本关于韩国社会著作的英国作家Michael Breen就指出,在美国弹劾程序需要两年,在韩国却因人民集体意志高于法律的传统,快速弹劾朴槿惠,这就像满足怪兽的欲望一样。

独立网站揭露韩国负责人具世雄在判决前也对《财经》记者指出,韩国法官在判决时有考虑人民意志的传统,因此判决前韩国社会已普遍认为弹劾是最可能的结果。

事件中心人物崔顺实的律师李京通过新闻稿指出,崔顺实为此纷争再三向韩国人民和朴槿惠表示歉意。但是,在今天(10日)同时于首尔中区法院进行的审判中,崔顺实仍坚称自己无罪。崔顺实涉嫌以两个财团Mir财团 、K体育财团名义向韩国企业施压,要求捐赠达8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74亿元)款项,接着又进一步将两财团私有化。

随着总统将于60天后举行,有意角逐大位的候选人已经展开竞选活动。目前在民调中领先的是在野党民主党前主席文在寅,他在弹劾确定后第一站就选择到世越号沉船时的打捞港口彭木港,与世越号受难家属见面。

在弹劾确定前的民调结果显示,文在寅的支持率连续10周保持领先,代总统黄教安居第二,忠清南道知事安熙正位列其后。Realmeter接受《每日经济》报社和MBN电视台委托,于3月6日至8日针对韩国1530名成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文在寅支持率较前一周下降0.3个百分点,达36.1%。黄教安的支持率为14.2%,较前一周下降0.7个百分点。


相关内容

  • 医疗的知情同意与个人自由和责任--从肖志军拒签事件切入
  • 医疗的知情同意与个人自由和责任 --从肖志军拒签事件切入 苏力+ 内容提要从肖志军拒签事件切入,在社会科学的背景下,本文具体分析了医疗法律中的知情同意.紧急 情况.强制救治.亲属签字等某些微观制度的安排,力求在患者权利的法律保护以及相关社会和制度背景下展示这些制度的实践意义和可能后果:分析了患者无法 ...

  • 分权制衡与宪法解释
  • 分权制衡原则与宪法解释--- 司法审查以及宪法法院制度下的经验与理论出处]<法商研究>2002 年第 6 期摘要:在建立违宪审查制度的现代国家,司法机关往往掌握宪法的解释权,这使得 人们担心三权之间的分立与平衡可能被破坏. 通过对外国相关宪法理论与实践的 评析,可以看出宪法解释权归属于司 ...

  • 宪法经典案例之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联邦制的塑造
  • 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联邦制的塑造 --以马丁诉亨特承租人案和麦卡洛克诉马里兰州案为例* 李 晓 兵 美国是联邦制的发源地和创始国,其宪法文本和修正案中不少的条文的内容涉及到纵向的联邦和各州之间的分权,最为基本的规定是宪法第一条中关于国会立法权的列举和各州不得行使的各项权力的禁止,而宪法第十条修正案中 ...

  • 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学方法读书笔记完整版
  • 第一部分 法哲学的历史导读 第一节 早期希腊的理论 ★ 古希腊的法学理论 一.法律被认为是由神颁布的,而人是通过神意的启示才得知法律的.法律是宙斯赐予人类的最伟大的礼物. 二.海希奥德认为,法律是建立在公平基础上的一种和平秩序,它迫使人们戒除暴力,并把争议提交给仲裁者裁断. 三.在古希腊的早期,法律 ...

  •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中因果关系的法律判断
  • 欢迎您的关注订阅和转发分享 欢迎您输入日期提取历史消息 作者 | 李晓东 李振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 江苏省邳州市人民法院 阅读提示:因果关系认定一直是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中的难点和焦点.作者以85份判决为分析样本,认为应以鉴定意见为基础,建立合理的采信规则,引入相当因果关系说.因果关系推定. ...

  • 员工持股离职案例分析
  • 公司能否强制要求离职员工必须转让股权? [导 读]:员工持股是时下大热,越来越多的企业主试图将"员工持股"作为调动工作积极性的手段.与之相应,几乎所有的企业主都会理所当然的认为"离职员工必须转让股权"乃天经地义.但对于离职员工而言,他们可不这么想," ...

  • 关于刑事审判证据和定案的若干意见
  • 关于刑事审判证据和定案的若干意见(试行) 2012-01-10作者: 未知来源: 法律快车 分享到:0 为进一步规范刑事诉讼证明活动,确保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公正.及时审理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

  • 彭宇案判决书中的事实认定和证据运用简析
  • 彭宇案判决书中的事实认定和证据运用简析 □ 摘 要 戴青 100086)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江苏・南京 前不久,彭宇案二审以调解终审,但是彭宇案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并没有消停,法学界对二审法院回避原判决的处 理结果还是有不少争议.本文拟对彭宇案原判决书中的事实认定和证据运用进行简要分析,并就事实真伪不 ...

  • 大一法理学经典案例
  • 汉德公式 (1)船只冲出泊位的概率(probability)(可能性)- P : (2)因此产生的损害的程度- L : (3)充分预防的成本(burden)- B . 过失责任就取决于B是否小于L乘以P:即B小于LP.汉德法官在本案中提出的数学公式,被称为汉德公式(the Hand formul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