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的巨大作用

财政的巨大作用

【新课标三维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财政支出的巨大作用。

2、运用财政知识,联系当前国家财政政策,说明财政的巨大作用。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正确分析、观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社会主义优越感,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和积极进取的意识和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财政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

【教学方法】

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05年10月12日早上9:00,神舟六号托举着费俊龙和聂海胜两位航天员成功飞向太空。中国载人航天又迈出了一大步。(播放视频《神舟六号发射》)

2005年10月17日上午4点32分,飞船成功返回,鲜花与掌声送给了凯旋的航天英雄,而他们身后是大批科研工作者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是一个为我国

航天事业辛勤耕耘的英雄群体。据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不完全统计,直接参与载人航天工程研制工作的研究所、基地、研究院一级的单位就有110多个,配合参与这项工程的单位则多达3000多个,涉及到数十万科研工作者。

大规模的人力、物力的投入靠的又是国家巨大的财政支撑。2005年10月17日上午10时30分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唐贤明说:此次神六飞船载人航天共花费9亿元人民币,约合1.1亿美元。

是的,9亿元的财政支出造就了神六征天雄姿与壮举,财政的作用是巨大的。那么,国家财政对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起到什么作用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教学

二、财政的巨大作用

1. 集中力量办大事

2005年10月15日上午,中国3天前发射的神舟六号飞船正飞临青藏高原上空,在拉萨火车站不时发出藏、汉等不同民族群众的欢呼声,他们也正在举行青藏铁路全线铺通庆祝大会。中国建成通向“世界屋脊”的铁路,这也是世界瞩目的壮举。

青藏铁路全长1956公里,东起青海西宁,西至西藏拉萨,是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于1958年开工,1984年建成。2001年6月动工的格尔木至拉萨段是二期工程,中央财政共投资330.9亿元人民币,采用铺设保温板、以桥代路等技术解决了多年冻土、生态脆弱、高寒缺氧三大“世界性难题”,跨越昆仑山、唐古拉山,通过550公里的多年冻土层和大片“生命禁区”,打破了世人关于昆仑山脉不可逾越的断言。330.9亿元人民币全部由中

央财政承担,这进一步说明财政能集中财力办大事,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近年来,我国财政支持了许多多年想办而无力办的事。这些事有哪些呢?

活动与探究:

现在我们分组进行课堂小擂台比赛,全班同学分成两组,比赛列举国家近年来兴办的大事。看谁列举的最快最多。学生活动:分组协作、思考探索、讨论研究、发表见解、归纳总结。

各组探究结果展示:

A 、三峡工程,百年梦想终成真。(视频)

B 、西电东送——西部开发重点工程(视频)C 、西气东输——西部开发重点工程 (视频)D 、南水北调工程堪称世纪工程(视频)

E 、国家2003年兴办的大事——神州五号,飞天梦圆(图片)F 、国家今年来兴办的大事——神六征天(视频)

G 、承办2008年奥运会教师:国家通过财政支出,调节资源配置,集中财力办大事,在社会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大家列举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搞好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建设

三峡工程、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与南水北调等能源、交通运输、通信邮电、水利等重要基础设施工程,基础工业是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资金投入大、建设工期长,技术要求高,风险大,利润少。一般来说都是通过国家财政力量来兴办,从而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第二、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国家通过财政支出的数量、方向结构的控制和调整,促进供求平衡和经济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发展。如青藏铁路、三峡工程、西气东输等等,既使西部地区

的丰富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又改善了我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改变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促进了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第三、促进教科文卫事业发展

大家知道,经济发展要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科文卫事业的发展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这些部门不能直接创造财富,只能靠国家财力取得发展。

从神州五号到六号、从承办2008年奥运会都说明国家财政促进教科文卫事业发展。

是的,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家财政状况的好转, 越来越多的大型、特大型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项目上马或建成,为实现我国经济的再次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有人因此认为对于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来说,财政支出越多越好,任何时候都要扩大财政支出。这种观点对不对呢?

活动与探究:

讨论与交流

国家经济运行中出现什么情况必须扩大财政支出?什么情况下必须减少财政支出?学生思考、发言。

教师:社会经济有序良好平稳地运行必然要求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保持基本平衡。对于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来说,财政支出不是越多越好,财政支出如何安排应根据我国经济运行情况而定。国家如何应用财政政策调节社会供需平衡,促使经济良好运行? 这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两种情况:

当经济发展过热,流通中的纸币供应量过多,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时,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减少财政开支、减少国债、降低赤字;紧缩信贷,提高利率。以抑制投资与消费,给经济“降温”。

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资源未被充分利用,发展受通货紧缩,内需不旺所制约时应采取积极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增加国债、扩大财政赤字,降低利息。扩大投资与消费,刺激经济发展。例如:1997年,我国出现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物价持续走低、企业利润下降等现象,从98年开始,国家通过发行国债,增加政府投资,保持经济持续增长。

这说明财政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作用是国家通过出、财政收支水平调控社会供求平衡,促进经济增长。这是国家财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第四个方面。

第四、国家通过出、财政收支水平调控社会供求平衡,促进经济增长。 2005年国家又采取了什么样的财政政策呢?——从积极到稳健 我国财政政策做出调整,具体情况如何呢?现在我们看看这个视频资源《2005年国家财政政策的调整》

2005年财政支出方向主要有:重点保证青藏铁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重点工程;对农业、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和环境等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投入不仅要保,还要加大投入和支持的力度;改革和完善农业税费和继续完善出口退税制度。 从支出方向看,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同时也注意民生大计,注意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就是财政第二大作用。

2. 保障人民生活

执政为民,以民为本,保障人民生活一直都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是否有利于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衡量财政工作是否有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

活动与探究:

学生阅读教材77-78页内容,并思考国家财政是从哪些方面为人民生活提供保障的?

学生:自主合作,阅读课本,讨论研究,认真总结,发表见解

学生:巩固国家政权,保证人民稳定的社会环境

如国防建设、维护社会治安、社会秩序,协调社会矛盾等等。

学生: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创造安宁、和谐的生活环境

如加强全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急措施,建立新型的医疗合作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解决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等等

学生: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如提高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待遇,提高下岗职工生活保障标准,逐步取消农业税,多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等等。

教师:资源展示台

一、集中人力物力抗击非典 抵御自然灾害(洪灾)(图片)二、巩固国防,保民卫国(图片)

三、关注三农,加大支农力度,改善农民生活(视频)

2005年,继续大幅度减免农业税,用于这方面的总支出将达到664亿元。 2005年“三补贴”(粮食直补、种粮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不会少于,140亿元。 2005年用于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将达到173.8亿元。

通过财政在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与社会保障支出,巩固国家政权、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从而使人民生活有保障。(视频)

(三)知识小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财政的巨大作用,知道了国家财政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总之,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有利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四)练习提高:

1、 有效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是财政的一个重要作用。下列直接表明这一作用的是( )

(1)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3)发行国债增加财政收入 (4)增加对西部地区的投入

A .(1)(2)(3)(4) B.(1)(2)(4)

C .(2)(3)(4) D.(2)(4)

答案:D

2、 2004年,国家财政对农业投入比上年增长20%以上,主要用于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粮农直接补贴,农村教科文卫事业,财政这一投资方向的目的在于 ( )

A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强化政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决定

作用

C .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D .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答案:D

3、 2003年,我国投入巨资强化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实行强制消毒措施,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使非典疫情迅速得到控制。这这体现了财政 ( )

A . 是基础设施、基础工业、高科技产业基础与保证

B . 促进教科文卫事业的发展

C . 为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提供物质保障

D . 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提供物质保障

答案:C

4、 近年来,国家多次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和离退休人员工资。这表明财政( )

A 、为改善人民生活提供物质保障 B 、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

C 、为人民创造和谐的生活环境 D 、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障 答案 A

【备课材料】

材料一:三峡工程静态总投资(未含物价上涨及施工期贷款利息),按1993年5月末价格计算,为900.9亿元人民币。其中枢纽工程投资500.9亿元,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费用400 亿元。三峡工程施工期17年,全部完建约需20年,第11年(2003年)开始发电受益,后期工程投资较易解决,因此,工程投资的关

键是发电前11年的资金,按1993年5月末价格计约650亿元。

材料二:总投资超过1400亿元的西气东输工程是中国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于2002年7月4日全线开工。沿线经过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十个省(区、市)。东段运营一年来,已累计向下游四省一市21家用户供气超过7亿立方米。按照部署,工程将于2005年1月1日实现全线商业供气。

材料三:南水北调工程堪称世纪工程,该项工程通过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联通,逐步形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工程总投资近5000亿元,不仅是我国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也将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实施东线和中线第一期工程的静态总投资为1548亿元人民币,其中主体工程投资1240亿元,配套工程投资3808亿元。

财政的巨大作用

【新课标三维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财政支出的巨大作用。

2、运用财政知识,联系当前国家财政政策,说明财政的巨大作用。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正确分析、观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社会主义优越感,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和积极进取的意识和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财政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

【教学方法】

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05年10月12日早上9:00,神舟六号托举着费俊龙和聂海胜两位航天员成功飞向太空。中国载人航天又迈出了一大步。(播放视频《神舟六号发射》)

2005年10月17日上午4点32分,飞船成功返回,鲜花与掌声送给了凯旋的航天英雄,而他们身后是大批科研工作者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是一个为我国

航天事业辛勤耕耘的英雄群体。据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不完全统计,直接参与载人航天工程研制工作的研究所、基地、研究院一级的单位就有110多个,配合参与这项工程的单位则多达3000多个,涉及到数十万科研工作者。

大规模的人力、物力的投入靠的又是国家巨大的财政支撑。2005年10月17日上午10时30分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唐贤明说:此次神六飞船载人航天共花费9亿元人民币,约合1.1亿美元。

是的,9亿元的财政支出造就了神六征天雄姿与壮举,财政的作用是巨大的。那么,国家财政对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起到什么作用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教学

二、财政的巨大作用

1. 集中力量办大事

2005年10月15日上午,中国3天前发射的神舟六号飞船正飞临青藏高原上空,在拉萨火车站不时发出藏、汉等不同民族群众的欢呼声,他们也正在举行青藏铁路全线铺通庆祝大会。中国建成通向“世界屋脊”的铁路,这也是世界瞩目的壮举。

青藏铁路全长1956公里,东起青海西宁,西至西藏拉萨,是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于1958年开工,1984年建成。2001年6月动工的格尔木至拉萨段是二期工程,中央财政共投资330.9亿元人民币,采用铺设保温板、以桥代路等技术解决了多年冻土、生态脆弱、高寒缺氧三大“世界性难题”,跨越昆仑山、唐古拉山,通过550公里的多年冻土层和大片“生命禁区”,打破了世人关于昆仑山脉不可逾越的断言。330.9亿元人民币全部由中

央财政承担,这进一步说明财政能集中财力办大事,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近年来,我国财政支持了许多多年想办而无力办的事。这些事有哪些呢?

活动与探究:

现在我们分组进行课堂小擂台比赛,全班同学分成两组,比赛列举国家近年来兴办的大事。看谁列举的最快最多。学生活动:分组协作、思考探索、讨论研究、发表见解、归纳总结。

各组探究结果展示:

A 、三峡工程,百年梦想终成真。(视频)

B 、西电东送——西部开发重点工程(视频)C 、西气东输——西部开发重点工程 (视频)D 、南水北调工程堪称世纪工程(视频)

E 、国家2003年兴办的大事——神州五号,飞天梦圆(图片)F 、国家今年来兴办的大事——神六征天(视频)

G 、承办2008年奥运会教师:国家通过财政支出,调节资源配置,集中财力办大事,在社会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大家列举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搞好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建设

三峡工程、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与南水北调等能源、交通运输、通信邮电、水利等重要基础设施工程,基础工业是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资金投入大、建设工期长,技术要求高,风险大,利润少。一般来说都是通过国家财政力量来兴办,从而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第二、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国家通过财政支出的数量、方向结构的控制和调整,促进供求平衡和经济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发展。如青藏铁路、三峡工程、西气东输等等,既使西部地区

的丰富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又改善了我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改变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促进了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第三、促进教科文卫事业发展

大家知道,经济发展要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科文卫事业的发展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这些部门不能直接创造财富,只能靠国家财力取得发展。

从神州五号到六号、从承办2008年奥运会都说明国家财政促进教科文卫事业发展。

是的,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家财政状况的好转, 越来越多的大型、特大型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项目上马或建成,为实现我国经济的再次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有人因此认为对于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来说,财政支出越多越好,任何时候都要扩大财政支出。这种观点对不对呢?

活动与探究:

讨论与交流

国家经济运行中出现什么情况必须扩大财政支出?什么情况下必须减少财政支出?学生思考、发言。

教师:社会经济有序良好平稳地运行必然要求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保持基本平衡。对于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来说,财政支出不是越多越好,财政支出如何安排应根据我国经济运行情况而定。国家如何应用财政政策调节社会供需平衡,促使经济良好运行? 这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两种情况:

当经济发展过热,流通中的纸币供应量过多,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时,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减少财政开支、减少国债、降低赤字;紧缩信贷,提高利率。以抑制投资与消费,给经济“降温”。

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资源未被充分利用,发展受通货紧缩,内需不旺所制约时应采取积极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增加国债、扩大财政赤字,降低利息。扩大投资与消费,刺激经济发展。例如:1997年,我国出现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物价持续走低、企业利润下降等现象,从98年开始,国家通过发行国债,增加政府投资,保持经济持续增长。

这说明财政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作用是国家通过出、财政收支水平调控社会供求平衡,促进经济增长。这是国家财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第四个方面。

第四、国家通过出、财政收支水平调控社会供求平衡,促进经济增长。 2005年国家又采取了什么样的财政政策呢?——从积极到稳健 我国财政政策做出调整,具体情况如何呢?现在我们看看这个视频资源《2005年国家财政政策的调整》

2005年财政支出方向主要有:重点保证青藏铁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重点工程;对农业、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和环境等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投入不仅要保,还要加大投入和支持的力度;改革和完善农业税费和继续完善出口退税制度。 从支出方向看,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同时也注意民生大计,注意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就是财政第二大作用。

2. 保障人民生活

执政为民,以民为本,保障人民生活一直都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是否有利于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衡量财政工作是否有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

活动与探究:

学生阅读教材77-78页内容,并思考国家财政是从哪些方面为人民生活提供保障的?

学生:自主合作,阅读课本,讨论研究,认真总结,发表见解

学生:巩固国家政权,保证人民稳定的社会环境

如国防建设、维护社会治安、社会秩序,协调社会矛盾等等。

学生: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创造安宁、和谐的生活环境

如加强全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急措施,建立新型的医疗合作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解决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等等

学生: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如提高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待遇,提高下岗职工生活保障标准,逐步取消农业税,多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等等。

教师:资源展示台

一、集中人力物力抗击非典 抵御自然灾害(洪灾)(图片)二、巩固国防,保民卫国(图片)

三、关注三农,加大支农力度,改善农民生活(视频)

2005年,继续大幅度减免农业税,用于这方面的总支出将达到664亿元。 2005年“三补贴”(粮食直补、种粮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不会少于,140亿元。 2005年用于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将达到173.8亿元。

通过财政在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与社会保障支出,巩固国家政权、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从而使人民生活有保障。(视频)

(三)知识小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财政的巨大作用,知道了国家财政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总之,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有利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四)练习提高:

1、 有效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是财政的一个重要作用。下列直接表明这一作用的是( )

(1)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3)发行国债增加财政收入 (4)增加对西部地区的投入

A .(1)(2)(3)(4) B.(1)(2)(4)

C .(2)(3)(4) D.(2)(4)

答案:D

2、 2004年,国家财政对农业投入比上年增长20%以上,主要用于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粮农直接补贴,农村教科文卫事业,财政这一投资方向的目的在于 ( )

A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强化政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决定

作用

C .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D .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答案:D

3、 2003年,我国投入巨资强化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实行强制消毒措施,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使非典疫情迅速得到控制。这这体现了财政 ( )

A . 是基础设施、基础工业、高科技产业基础与保证

B . 促进教科文卫事业的发展

C . 为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提供物质保障

D . 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提供物质保障

答案:C

4、 近年来,国家多次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和离退休人员工资。这表明财政( )

A 、为改善人民生活提供物质保障 B 、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

C 、为人民创造和谐的生活环境 D 、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障 答案 A

【备课材料】

材料一:三峡工程静态总投资(未含物价上涨及施工期贷款利息),按1993年5月末价格计算,为900.9亿元人民币。其中枢纽工程投资500.9亿元,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费用400 亿元。三峡工程施工期17年,全部完建约需20年,第11年(2003年)开始发电受益,后期工程投资较易解决,因此,工程投资的关

键是发电前11年的资金,按1993年5月末价格计约650亿元。

材料二:总投资超过1400亿元的西气东输工程是中国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于2002年7月4日全线开工。沿线经过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十个省(区、市)。东段运营一年来,已累计向下游四省一市21家用户供气超过7亿立方米。按照部署,工程将于2005年1月1日实现全线商业供气。

材料三:南水北调工程堪称世纪工程,该项工程通过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联通,逐步形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工程总投资近5000亿元,不仅是我国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也将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实施东线和中线第一期工程的静态总投资为1548亿元人民币,其中主体工程投资1240亿元,配套工程投资3808亿元。


相关内容

  • 国家财政教学案
  • <国家财政>教案 一.教育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 (1)财政.预算.决算.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基本含义. (2)我国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种类. 理解: (1)如何正确使用财政政策调节经济运行. (2)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3)财政的巨大作用. 运用: (1)通过对所给财 ...

  • 国家财政教案01
  • <国家财政>教案 丹江口市一中 胡建磊 一.教材内容: 在介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有关知识后,这一课侧重引导学生认识政府是如何参与社会分配的,即有关财政收入与支出的一般知识,帮助学生感受财政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本框分两目:第一目是财政及作用,第二目是财政收入与支出. 二.教学目 ...

  • 地震风险分散机制研究
  • 摘要:我国是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对我国经济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我国现行的地震损害补偿模式为政府财政支持为主,社会援助为辅,以政府为主导的补偿模式虽然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模式既给政府增加了重负,又使灾后重建规模受到限制.所以,健全地震风险分散机制无论对于国家经济发展还是人民永续性生活 ...

  • 专题五:研究性课例:[国家财政]教学设计
  • <国家财政>教学设计二 北京二十中学 任兴来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创造性地整合教材内容,贯彻"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理念.如对有关财政的知识进行整合.课本中的对话框有选择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等. 2.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努力营造 ...

  • 中国行政管理
  •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思路的反思 我们在对中国公共经济现状的研究中发现,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许多有关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领域,政府的投入增长水平都很低,欠账很大,矛盾很多.根据2006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计算,目前我国养老金的缺口为2.5万亿元人民币.这就意味着若干年后将出现一大批人无法领取 ...

  • 国家财政教案
  •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 一.教材分析 在介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有关知识后,这一课侧重引导学生认识政府是如何参与社会分配的,即有关财政收入与支出的一般知识,帮助学生感受财政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本框分两目:第一目是国家财政,第二目是财政收入与支出. 第一框 "国家财政" 教学 ...

  • 中国财税金融改革对经济转型所起作用的研究
  • 中图分类号:F123.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2-0070-02 摘要:结合财税.金融改革,剖析我国的三次经济转型.指出财税.金融改革在经济转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经济转型:财税改革:金融改革:作用 恩格斯曾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 ...

  • 中国发展农业的财政支出政策应如何选择
  • 中国发展农业的财政支出政策应如何选择? 如何综合运用各种财政支农方式促进我国农业发展? 财政支农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为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繁荣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财政支持"三农"的有效形式和途径,提出了"十五"期间,重点支持农村小康示范村建 ...

  • 8.1国家财政导学案
  •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 课时 1 国家财政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财政.预算.决算.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含义,我国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种类. 2.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理解我国财政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财政的巨大作用: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三.基础知识梳理: (一)财政的含义 1.财政的含义和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