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教师道德修养的思考

  【摘要】 21世纪是人才强国的世纪,教师肩负着教育和培养祖国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崇高使命。民族振兴的希望在于教育,教育振兴的希望在于教师。师德修养,是教师提升自我素质的关键。但是,对于当前拜金主义、体罚学生、唯利是图、歧视学生等教师道德问题的出现,建设和加强师德修养非常重要。因此,本文对当前教师道德修养展开思考与探讨。

  【关键词】 师德修养 存在问题 建设 加强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4(b)-0153-02

  1 当今社会师德修养的重要性

  在当代“知识大爆炸”的社会环境中,人才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关键,而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教育工作是一项育人的工作,而育人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①。教师肩负着教育和培养祖国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崇高使命,教师的素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祖国的未来。教师是塑造人类的工程师,师德就是教师的灵魂。教师道德修养对于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对于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和维持学校工作的良性运行,对于教育事业和社会进步的推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古往今来,很多大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师德修养的建设。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若不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在言行上出现双重人格,那么学生对教师的教诲就难以信服,甚至还会影响学生正确道德品质的形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是为人师表。都是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都是肩负着培养和塑造人的神圣使命,这一使命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和言传身教实现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加强师德修养是永恒的主题。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才能适应当前知识时代的需要,做好教育工作,培养出高素质的新型人才。

  而当今,教育的目的就是为未来社会培养素质型人才。教师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素质教育的成败。师德修养在教师素质提高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决定性的作用。

  另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媒体舆论的蓬勃发展,社会各界对教师道德修养的关注度进一步提高了。一系列关于师德的问题浮出水面。体罚学生、剥夺学生权利、歧视学生、敬业精神不强、行为不端等现象对教师形象大打折扣,“范跑跑”的出现,社会各界对教师的信任度进一步下降。因此,师德修养的加强刻不容缓。

  2 教师道德修养的含义与特点

  师德修养是指师范生或教师为了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品质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陶冶和自我教育的过程②。师德修养,师德是基本内容,修养是方法和过程。它是教师对师德的整治、提高、培养和陶冶。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师德修养具有社会性。教师道德品质的提升,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完成的。通过学校的师德教育和社会舆论的评价与监督,教师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按照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进行不断的自我完善和提高。

  2、师德修养具有可变性。人的道德修养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师德修养亦如此。教师可在社会师德教育和自我教育过程中,提高对师德的认识,锻炼师德意志,加强师德修养。

  3、师德修养具有自觉性。教师只有对自我有充分的认识,感到自我的师德品质具有提升的空间,才会积极主动地通过自身的努力去不断提高师德修养。所以,教师道德品质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自觉性和主观努力。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必定是一个自觉进行师德修养的人③。

  3 当前教师在师德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师德修养问题日益突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 侵犯学生权利,法制意识淡薄

  近年来,教师侵犯学生权利的事件常常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缺乏法制意识。罚抄作业、随意侮辱学生、变相体罚学生等,据相关资料显示:校园内,教师对学生因“暴力语言”和过激行为侵犯学生权利的案例所占比例较高。更有甚者,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2003年5月,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小学教师程世俊强奸猥亵儿童案,当庭判其死刑④。可见,教师自身就缺乏法制意识,更何谈道德修养。

  3.2 对学生缺乏关爱与尊重

  教师的职业不仅是教书,更是育人。现在很多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对学生的成长缺少关爱,对学生的人格缺少尊重。当教师上完课之后,就收拾备课本走人,不去深入了解学生。很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其心理健康的发展非常重要,特别是初中和高中阶段。由于现在的教师对学生缺乏关爱,众多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导致很多不幸事件的发生,如学生受不了学习压力轻生。另外,教师对学生缺乏必要的尊重,特别是对一些有过失、吵闹、学习成绩偏差的学生。教师往往对其采取漠视或歧视的态度,缺乏应有的尊重和理解,造成对学生不公正、不平等的待遇。

  3.3 缺乏敬业精神,唯利是图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因物质利益的诱惑,教师不安于本职,缺乏敬业精神。很多教师在授课期间发展自己的第二职业,在校炒股、投资,导致上课迟到的现象时有发生。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敷衍了事,有的不思进取,不思创新,备课马虎,教学方法内容单一;有的缺乏必要的职业纪律⑤,随意停课调课;有的甚至放弃本职工作,下海经商。在拜金主义的思想下,教师道德素质低下,唯利是图。很多教师课上不认真,课后私下召集学生开设补习班,对家长的送礼,来者不拒。

  3.4 师表意识不强,自身形象不加,品行不端

  教师固守传统观念,只重视学生学习成绩,不重视学生人格品质的培养。在这样的观念下,教师对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也缺乏重视,师表意识不强。根据教师具有示范性的特点,其言行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现在的教师不注意自身形象,品行不端,对学生品德素质培养造成一定的阻碍。例如新东方的周思成教师,打扮前卫,穿名牌、开豪车,影响了学生淳朴节俭美德的培养。有的教师随地吐痰、乱丢烟蒂,用低级、庸俗、下流的污言秽语,阻碍了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基本道德素养的形成,同时也玷污了教师的形象,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摘要】 21世纪是人才强国的世纪,教师肩负着教育和培养祖国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崇高使命。民族振兴的希望在于教育,教育振兴的希望在于教师。师德修养,是教师提升自我素质的关键。但是,对于当前拜金主义、体罚学生、唯利是图、歧视学生等教师道德问题的出现,建设和加强师德修养非常重要。因此,本文对当前教师道德修养展开思考与探讨。

  【关键词】 师德修养 存在问题 建设 加强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4(b)-0153-02

  1 当今社会师德修养的重要性

  在当代“知识大爆炸”的社会环境中,人才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关键,而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教育工作是一项育人的工作,而育人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①。教师肩负着教育和培养祖国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崇高使命,教师的素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祖国的未来。教师是塑造人类的工程师,师德就是教师的灵魂。教师道德修养对于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对于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和维持学校工作的良性运行,对于教育事业和社会进步的推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古往今来,很多大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师德修养的建设。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若不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在言行上出现双重人格,那么学生对教师的教诲就难以信服,甚至还会影响学生正确道德品质的形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是为人师表。都是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都是肩负着培养和塑造人的神圣使命,这一使命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和言传身教实现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加强师德修养是永恒的主题。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才能适应当前知识时代的需要,做好教育工作,培养出高素质的新型人才。

  而当今,教育的目的就是为未来社会培养素质型人才。教师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素质教育的成败。师德修养在教师素质提高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决定性的作用。

  另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媒体舆论的蓬勃发展,社会各界对教师道德修养的关注度进一步提高了。一系列关于师德的问题浮出水面。体罚学生、剥夺学生权利、歧视学生、敬业精神不强、行为不端等现象对教师形象大打折扣,“范跑跑”的出现,社会各界对教师的信任度进一步下降。因此,师德修养的加强刻不容缓。

  2 教师道德修养的含义与特点

  师德修养是指师范生或教师为了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品质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陶冶和自我教育的过程②。师德修养,师德是基本内容,修养是方法和过程。它是教师对师德的整治、提高、培养和陶冶。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师德修养具有社会性。教师道德品质的提升,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完成的。通过学校的师德教育和社会舆论的评价与监督,教师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按照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进行不断的自我完善和提高。

  2、师德修养具有可变性。人的道德修养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师德修养亦如此。教师可在社会师德教育和自我教育过程中,提高对师德的认识,锻炼师德意志,加强师德修养。

  3、师德修养具有自觉性。教师只有对自我有充分的认识,感到自我的师德品质具有提升的空间,才会积极主动地通过自身的努力去不断提高师德修养。所以,教师道德品质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自觉性和主观努力。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必定是一个自觉进行师德修养的人③。

  3 当前教师在师德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师德修养问题日益突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 侵犯学生权利,法制意识淡薄

  近年来,教师侵犯学生权利的事件常常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缺乏法制意识。罚抄作业、随意侮辱学生、变相体罚学生等,据相关资料显示:校园内,教师对学生因“暴力语言”和过激行为侵犯学生权利的案例所占比例较高。更有甚者,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2003年5月,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小学教师程世俊强奸猥亵儿童案,当庭判其死刑④。可见,教师自身就缺乏法制意识,更何谈道德修养。

  3.2 对学生缺乏关爱与尊重

  教师的职业不仅是教书,更是育人。现在很多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对学生的成长缺少关爱,对学生的人格缺少尊重。当教师上完课之后,就收拾备课本走人,不去深入了解学生。很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其心理健康的发展非常重要,特别是初中和高中阶段。由于现在的教师对学生缺乏关爱,众多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导致很多不幸事件的发生,如学生受不了学习压力轻生。另外,教师对学生缺乏必要的尊重,特别是对一些有过失、吵闹、学习成绩偏差的学生。教师往往对其采取漠视或歧视的态度,缺乏应有的尊重和理解,造成对学生不公正、不平等的待遇。

  3.3 缺乏敬业精神,唯利是图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因物质利益的诱惑,教师不安于本职,缺乏敬业精神。很多教师在授课期间发展自己的第二职业,在校炒股、投资,导致上课迟到的现象时有发生。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敷衍了事,有的不思进取,不思创新,备课马虎,教学方法内容单一;有的缺乏必要的职业纪律⑤,随意停课调课;有的甚至放弃本职工作,下海经商。在拜金主义的思想下,教师道德素质低下,唯利是图。很多教师课上不认真,课后私下召集学生开设补习班,对家长的送礼,来者不拒。

  3.4 师表意识不强,自身形象不加,品行不端

  教师固守传统观念,只重视学生学习成绩,不重视学生人格品质的培养。在这样的观念下,教师对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也缺乏重视,师表意识不强。根据教师具有示范性的特点,其言行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现在的教师不注意自身形象,品行不端,对学生品德素质培养造成一定的阻碍。例如新东方的周思成教师,打扮前卫,穿名牌、开豪车,影响了学生淳朴节俭美德的培养。有的教师随地吐痰、乱丢烟蒂,用低级、庸俗、下流的污言秽语,阻碍了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基本道德素养的形成,同时也玷污了教师的形象,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相关内容

  • 关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 摘 要: 本文从当前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入手,从社会大环境的不良影响.教师角色转型的更高要求.科学的师德管理.评价体系的缺乏三方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 教师职业道德 问题 原因 措施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在社会发展和进步中进行的,在多元价值取向并存 ...

  • 关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 内容摘要: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关系国家教育大计,对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可行性对策四个方面进行研究,以期能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校教师 职业道德 建设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高校教师职业 ...

  • 浅谈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 师资建设与管理 DOI 编码 : 10.3969/j.issn.1007-0079.2010.24.015 中国电力教育 2010年第24期 总第175期 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陈  锐  吕建明 摘要 : 当前,高校要想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首先必须大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 ...

  • 关于我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
  • 摘要:思想道德教育是高校教育重要的课程之一,对于学生的未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概述了当前我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我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相关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校:思想道德:措施 1.引言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进 ...

  • 关于加强大学生党员诚信教育的思考
  • [摘要]诚信是立人之本,立国之基,诚信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目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凸显,尤其是大学生党员更是备受关注.大学生党员诚信问题是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新问题.分析大学生党员的诚信现状和原因,深入分析大学生党员恪守诚信道德的重要意义,对大学生党员诚信教育的对策问题作出思考,是我们 ...

  • 好老师学习总结
  • "好老师"学习总结 为落实我县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争做好老师"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努力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当人民满意的教师"的目标.我通过学校集中学习或个人自学等形式学习了<教育法>.<教师法&g ...

  • 社会实践的主题.内..
  • 1 . 确定社会实践的主题.内容. 社会实践主题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可操作性.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反映了大学生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义 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意识.中国改革开放后这些方面出现了巨大的 变化,取得的成绩卓著,面临的问题也是很多,如何针对课程相关内 容,设计实践主题,学 ...

  • 当代大学生素质调查
  • 相关资料: 人文教育在提高高职学生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帮助其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等方面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但是,目前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仍存在诸多缺陷.高职院校应高扬人文精神,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提倡"文理兼容",优化知识结构,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开展丰富多采的社会实践活动, ...

  • 浅谈当代大学生礼仪教育
  • 09通信技术 , 缪愉新: 浅谈大学生礼仪教育 浅谈当代大学生礼仪教育 摘要:礼仪自古以来都是作为对人进行德育教育.人格完善的重要手段.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讲"礼".懂"仪"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