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半个唐朝

我心中的“半个唐朝”

——评《半个唐朝故事》的人物性格

对文学有一种偏爱,其实也称不上偏爱,只是喜欢在空闲的时候捧着一本小说(大多是关于爱情的),窝在床上,感受着阳光洒在身上的暖意,抑或是雨点打在窗户上的清凉,静静的体会着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一切。有时候,我甚至会把自己想象成主人公,来经历一场未知的旅程。现代教育制度的完善使我这个理工科学生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文学,不是类似于初高中的语文课的枯燥乏味。似乎在这门课上,我接触到了文学最原始、最精华的部分——文学原理。喜欢老师的的谈吐与气质,喜欢他所分析的每一段文字。于是,就像这门课——文学原理,考试的内容也是分析一篇小说。天知道我高中的诗歌鉴赏和课后阅读是怎样的一种惨状,所以在我挠头了许久之后,不得不开始写了这么一堆废话,请见谅。好了,废话不多说,我将从人物塑造方面来分析这篇小说。

说实话,我也被K所吸引,毕竟杀手什么的,身上总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开始的对K身份的隐瞒,就让人充满了无限的好奇,“长安城里入眠人天真无邪的模样总是让K心花怒放”,然而笔锋一转,“K行色匆匆,如一个试图收回覆水的疯子”,即使我并不知道K到底是做什么的,这样的写法让我感受到这样一个浪荡不羁的人,是否心中也有了牵挂?然后K竟莫名来到了现代,借作者的笔调,他走进了一家咖啡馆,只因“唐朝”,此处借一家咖啡馆写明了K的来历。之后,那一幅貌似来自于唐朝的西域画使K有不小的惊讶,此处更加说明了K的痴情。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社会属性,就像那幅画对于作者来说不过是“阴影晕染得有几分现代画的立体感”,而对于K来说,那也许是他那个年代的一些回忆,对于那个人的一些回忆。作者甚至还从他的喝咖啡的习惯来描述这个来自于唐朝的人,可以说是很细微了。“K分不清对M的感情是否就是男人女人富人穷人挂在嘴边的爱情,K告诉我,他只能确定自己喜欢看到M,喜欢和M做爱,喜欢在夜晚抱紧M安慰她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从语言方面塑造了一个冷血的杀手也有如此柔情的一面,为主人公喜欢上K做了更好的铺垫。“K抬头望向天空,一团云彩刚好落在他卷起袖子的左臂上,湿冷黏滑,手感有点像鳗鱼表皮上分泌的粘液。K当时不知所措,心乱如麻,只是本能地想要逃离长安城,逃离眼睛所见的一切”,此处很恰当的描述了K的心慌意乱,他想逃离,逃离这种他并不喜欢的生活吧。和M一起。K在那一天所看到的一切是不是一种幻想呢?还是已经超越了其他人的一种超能力?亦或是他跟随着M来到了现在的西安?我不知道。终于最后的K还是逃离了那样的长安城,他也慢慢的给自己的唐朝打上了一个绳结。这是不是死结,我不知道。起码我已经知道K的一生,只是想找一个可以守护的人,迷茫的生活了大半辈子,终于有了归宿。

而对于M,我始终没有从作者那里获得什么信息。表达的无非就是她的身世以及后来的经历。她是一个完美的人,起码对于我来说是的,我想对于K也是这样。小说中不断的从K的角度来描写这个人,她是一个家族没落的小姐,对于自己的经历她应该是害怕的吧。不然怎么会有“M经常感觉自己最后也会被那些虫子吃掉,或者变成它们的同类。只有极致的旋转能让M暂时摆脱这个梦魇一般的想法”的感觉。M是应该令人疼惜的,K对她的爱慕与想念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最后M疯了,不知道这对于她是不是一件好事。

作为现代人的L和“我”,似乎是代表了两种生活态度。

对于L的描述,似乎篇幅不大,也是在小说的中间插进来的,但我对于L却有一种独特的喜爱,“年轻人总爱一往无前跟社会对着干,不可一世生活迷乱姿态颓废性情怪僻”,我想此处的话并不是什么评判性的,只是说明了也许只有年轻人才可以跟这个虚伪的社会做一些无谓的抗争,即使我们总是希望这抗争是有用的。最后L的放手,L的坚守,让我看到了这个可爱的小男孩固执的一面,成熟的一面。而对于“我”的描述,实在没有放太多的笔墨,但我却从她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业余时间多半读书或者看电影,交友不广,有一两个彼此了解然而不常联系的朋友”,我想生活对于她是闲适的,起码我是羡慕的,就像是于这个纷杂的社会中开辟出的另一个天地,主角是她。她是如此率性而又真实,喜欢K,嫉妒M而又对她产生一种怜惜,如此真实豁达,与这个社会恐怕有些格格不入吧。她是幸福的,她终于等到了那个属于她的人。她又是善良的,对于L,心中是充满亏欠的吧。她希望L能幸福,续写另外半个唐朝故事。我不知道她的心情是怎样的,对于未来。起码她知道“如果现在H城上空的云彩夜空开始坠落起来,在窒息之前,我会拼命地大口呼吸”,及时行乐,为什么要想什么未知的未来呢?

对于小说的人物性格分析,我知道,不尽完善。请见谅。

我一向就不喜欢分析,作者的想法也许本来就是模糊的,也许本来就是多重的,何必要破坏那种美感呢?当然,这只是个人不成熟的看法。总之,半个唐朝,让我学会了很多,我想从现在开始,我应该换一种生活态度了。

2011年5月8日

唐晓彤 [1**********]98

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化学基地班2班

我心中的“半个唐朝”

——评《半个唐朝故事》的人物性格

对文学有一种偏爱,其实也称不上偏爱,只是喜欢在空闲的时候捧着一本小说(大多是关于爱情的),窝在床上,感受着阳光洒在身上的暖意,抑或是雨点打在窗户上的清凉,静静的体会着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一切。有时候,我甚至会把自己想象成主人公,来经历一场未知的旅程。现代教育制度的完善使我这个理工科学生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文学,不是类似于初高中的语文课的枯燥乏味。似乎在这门课上,我接触到了文学最原始、最精华的部分——文学原理。喜欢老师的的谈吐与气质,喜欢他所分析的每一段文字。于是,就像这门课——文学原理,考试的内容也是分析一篇小说。天知道我高中的诗歌鉴赏和课后阅读是怎样的一种惨状,所以在我挠头了许久之后,不得不开始写了这么一堆废话,请见谅。好了,废话不多说,我将从人物塑造方面来分析这篇小说。

说实话,我也被K所吸引,毕竟杀手什么的,身上总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开始的对K身份的隐瞒,就让人充满了无限的好奇,“长安城里入眠人天真无邪的模样总是让K心花怒放”,然而笔锋一转,“K行色匆匆,如一个试图收回覆水的疯子”,即使我并不知道K到底是做什么的,这样的写法让我感受到这样一个浪荡不羁的人,是否心中也有了牵挂?然后K竟莫名来到了现代,借作者的笔调,他走进了一家咖啡馆,只因“唐朝”,此处借一家咖啡馆写明了K的来历。之后,那一幅貌似来自于唐朝的西域画使K有不小的惊讶,此处更加说明了K的痴情。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社会属性,就像那幅画对于作者来说不过是“阴影晕染得有几分现代画的立体感”,而对于K来说,那也许是他那个年代的一些回忆,对于那个人的一些回忆。作者甚至还从他的喝咖啡的习惯来描述这个来自于唐朝的人,可以说是很细微了。“K分不清对M的感情是否就是男人女人富人穷人挂在嘴边的爱情,K告诉我,他只能确定自己喜欢看到M,喜欢和M做爱,喜欢在夜晚抱紧M安慰她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从语言方面塑造了一个冷血的杀手也有如此柔情的一面,为主人公喜欢上K做了更好的铺垫。“K抬头望向天空,一团云彩刚好落在他卷起袖子的左臂上,湿冷黏滑,手感有点像鳗鱼表皮上分泌的粘液。K当时不知所措,心乱如麻,只是本能地想要逃离长安城,逃离眼睛所见的一切”,此处很恰当的描述了K的心慌意乱,他想逃离,逃离这种他并不喜欢的生活吧。和M一起。K在那一天所看到的一切是不是一种幻想呢?还是已经超越了其他人的一种超能力?亦或是他跟随着M来到了现在的西安?我不知道。终于最后的K还是逃离了那样的长安城,他也慢慢的给自己的唐朝打上了一个绳结。这是不是死结,我不知道。起码我已经知道K的一生,只是想找一个可以守护的人,迷茫的生活了大半辈子,终于有了归宿。

而对于M,我始终没有从作者那里获得什么信息。表达的无非就是她的身世以及后来的经历。她是一个完美的人,起码对于我来说是的,我想对于K也是这样。小说中不断的从K的角度来描写这个人,她是一个家族没落的小姐,对于自己的经历她应该是害怕的吧。不然怎么会有“M经常感觉自己最后也会被那些虫子吃掉,或者变成它们的同类。只有极致的旋转能让M暂时摆脱这个梦魇一般的想法”的感觉。M是应该令人疼惜的,K对她的爱慕与想念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最后M疯了,不知道这对于她是不是一件好事。

作为现代人的L和“我”,似乎是代表了两种生活态度。

对于L的描述,似乎篇幅不大,也是在小说的中间插进来的,但我对于L却有一种独特的喜爱,“年轻人总爱一往无前跟社会对着干,不可一世生活迷乱姿态颓废性情怪僻”,我想此处的话并不是什么评判性的,只是说明了也许只有年轻人才可以跟这个虚伪的社会做一些无谓的抗争,即使我们总是希望这抗争是有用的。最后L的放手,L的坚守,让我看到了这个可爱的小男孩固执的一面,成熟的一面。而对于“我”的描述,实在没有放太多的笔墨,但我却从她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业余时间多半读书或者看电影,交友不广,有一两个彼此了解然而不常联系的朋友”,我想生活对于她是闲适的,起码我是羡慕的,就像是于这个纷杂的社会中开辟出的另一个天地,主角是她。她是如此率性而又真实,喜欢K,嫉妒M而又对她产生一种怜惜,如此真实豁达,与这个社会恐怕有些格格不入吧。她是幸福的,她终于等到了那个属于她的人。她又是善良的,对于L,心中是充满亏欠的吧。她希望L能幸福,续写另外半个唐朝故事。我不知道她的心情是怎样的,对于未来。起码她知道“如果现在H城上空的云彩夜空开始坠落起来,在窒息之前,我会拼命地大口呼吸”,及时行乐,为什么要想什么未知的未来呢?

对于小说的人物性格分析,我知道,不尽完善。请见谅。

我一向就不喜欢分析,作者的想法也许本来就是模糊的,也许本来就是多重的,何必要破坏那种美感呢?当然,这只是个人不成熟的看法。总之,半个唐朝,让我学会了很多,我想从现在开始,我应该换一种生活态度了。

2011年5月8日

唐晓彤 [1**********]98

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化学基地班2班


相关内容

  • 中国古代汉唐与匈奴
  • 中国古代汉唐与匈奴.突厥人的战争对世界的影响 匈奴与突厥族是中国古代汉唐时期我国北方的种族,他们起于微末,但却十分坚忍,因此在汉唐时期,他们发展迅速,并且时常对古中国发起进攻,匈奴与突厥族人也是中国古代北方战场上的主要对手,中国与他们的关系经历了冲突,和善,直到最后,匈奴与突厥人都湮灭在了历史的尘埃 ...

  • 我心中的太行山
  • 从小就听长辈们说,我们是炎黄子孙,知道我们住在很高的山上,山上的景色很美,山上的人也很好,那里的人们都很幸福,很开心.我们都叫它太行山. 我是个喜欢到各地走走的人,平时放假了会和家人去旅游,随着阅历的增多,见识的增长,渐渐地,太行山在我心中由一个抽象的名词慢慢勾勒成了一幅大气又不缺乏精致的山水画,行 ...

  • 唐朝诗人眼中的陶渊明
  • 唐朝大解密(50) 唐朝诗人眼中的陶渊明 文/梁迎春 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令世人向往,道出了每个文人心中的理想和追求.可在当时的东晋,他的诗文并不被认可.南朝时,他的作品才得以流传.一直到唐朝,越来越多的诗人喜欢陶渊明的诗文,陶渊明的文学地位才得到了充分的肯定.由此我想到,唐朝诗人是如何来评价陶渊明 ...

  • 中国历史上历朝皇帝总结,细数小编心目中的皇帝,你喜欢哪位?
  • 中国朝代巧记(高中历史老师教的) 夏商周秦西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北南宋,元朝明朝和清朝. 小编已经把历史上的皇帝都做了介绍,今天我们一起做一个总结,小编在每个朝代选出一名自己心中的称意的皇帝,不知您是否满意?也可说出你心中的皇帝! 一.秦朝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由战 ...

  • 李白打鱼论诗画
  • 李白打鱼论诗画 西凉国侵犯唐朝的边境,被打了个落花流水,从此递交降表,年年向长安进贡.但西凉王并不死心,这天他召集满朝文武,商议对策.有个官员说:"我们国小将弱,武战难以取胜,不如来个文战,只要文战获胜,咱不但不向唐朝进贡,唐朝还得给咱进贡哩."西凉王听罢满心欢喜,马上点了一个善 ...

  • 浅析[咏怀古迹]其三中的黄昏意象1
  • 浅析<咏怀古迹>(其三)中的黄昏意象 万小兰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南充市.637000) 摘要:<咏怀古迹>(其三)中的黄昏意象被作者赋予了深厚的内涵,已不再是简单的自然景观.它是主人公穷途末路之际与朝代由盛而衰走向灭亡之时相碰撞的产物.它表达了时代的黯淡以及主人公理想追求 ...

  • 高考作文小标题式结构及范文大1
  • 高考作文小标题式结构及范文大全--小标题要"靓"满分作文指导 拟定小标题,应该简明.准确地概括每部分的内容,小标题之间要有必要的关联:或者结构形式一致,或者内容上属于并举,或者情节上有前后勾联.但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各个小标题下的内容,必须锁定在指定话题之内.否则,就容易出现偏离 ...

  • 为何说最可能推翻唐朝的是"史思明"而不是"安禄山"?
  • 丰镐遗子/书文 头条号/睁眼看西安 唐朝安禄山和史思明在历史上那是赫赫有名.安禄山精于政治,史思明长于军事,堪称"黄金搭档".两人的人生历程相似度高达99%.两人即是同族还是同乡,在节度使上是同职,称帝后是同位,死亡原因均是被儿子所杀. 后世对史思明评价很高<剑桥中国隋唐史 ...

  • 盛唐诗歌繁荣的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 盛唐诗歌繁荣的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1102407001 钟鹏飞 中文系11级广电一班 中国唐代诗歌的称谓,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唐代诗歌创作繁荣,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流派众多.体制齐备,作家作品量多质高,据<全唐诗>存录,诗有4.89万余首,有姓名可考的作者2200多人. 唐诗成就卓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