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园林的景观设计

2007年4月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

ARTSEXPLORATION,JOURNALOFGUANGXI

Apr.2007V01.2l

N0.2

第21卷第2期

ARTSCOLLEGE

【摘要】日本具有自己的深厚历史和文化积淀,从传统的城市格局定式到现代生活场景的多样化.都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的感悟。日本的庭园形象与其所具有的自然观念、地理环境密不可分,讲究单纯、宁静和凝炼的设计风格。这种化平淡为神奇的景观自然精神的运用给我们'-3今景观设计提供了宝贵的思考契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日本园林;人文环境;自然[中图分类号】J525【收稿时间】2007-04-15

【作者简介】王志强(1980一),山东诸城人,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历史与理论。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653(2007)02-0095-02

论日本园林的景观设计

王志疆

(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山东济南250101)

园林景观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以营造理想生活环境的过程中所应用的美学认识和思维的集中体现,是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的反映,是人类的爱和恨、欲望与梦想在大地上的投影。景观设计是人们实现意志和梦想的途径。本文将从13本的景观设计着手,对比中国园林,去体会日本所独有的人文环境。

一、理解景观设计的社会环境,尊重人类文化

地域差异带来景观差异,但即使相同的国家、民族在不同时期,园林景观也呈现出很大的异质性。由于历史、文化、社会、经济以及思维模式等的不同,人的价值观、审美观、哲学取向都对景观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因而,当人们把各异的审美方式应用到实际的造园活动中时,也就必然产生出各种形式风格的园林。

景观设计体现的一个服务对象是自然,如地理、气候、土壤、水分、生物等各种自然环境因素。人在设计景观时的体验通过诸多要素体现出来,包括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历史背景、社会关系、民族风情等)。景观设计中对诸要素的综合考虑是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前提下的,因此我们要在理解自然系统是怎样发展和演变的同时,去理解人类社会和景观的相互作用。

二、中日园林的简单比较

1.相同点

建筑以防寒为主而形成端庄厚重的风格;江南气候宜人,需要考虑更多的通风和采光措施,园林建筑小巧玲珑。在树木方面,中国土地开发早,破坏较重,加上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影响,中国园林树木不多。日本是海洋性气候,温度较高,雨量充沛,自然式和整形式植物成为园林的主景,苔藓和蕨类也成为同等重要的主景,在植物形式的多样化上远胜于中国园林。13本的园林建筑被称为是夏天的建筑:不用实墙,而用拉门和拉窗分隔,夏天可以全部拉开,室内外连通为一个大空间,园林的围合多用植物性材料,桥也用木桥。

(3)类型

中13两国的古典园林都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宗教园林三类。中国皇家园林的指导思想是为皇室提供宴游狩猎的场所,富于庄重、气派、大方、华贵等特点。中国的私家园林则以诸多江南园林为代表,面积小,文人意味浓厚,山体矮小,水面狭窄。中国的宗教园林个性最不明显,园林成为建筑群体轴线的延伸和附属。日本皇家园林起自于飞鸟时代,早期以轴线式和中心式为主,不施粉黛,规模较小。自镰仓时代到江户时代,日本的私园以武家园林为主,其特点是园林面积大,建筑体量大,整体开阔舒朗,在规模和装饰上都胜过皇家园林和宗教园林。日本的宗教园林风格明显,讲究禅思枯意,靠园林本身塑造宗教的气氛和形象。

(4)造园手法

中国园林建筑多,体量大,表明人力的伟大,而且装饰华丽;建筑的群体组合,讲究联系和紧凑的布局,表现工艺上的人巧。中国园林与外界一般都用较实较重较厚的墙隔开,表明人与自然的平等和独立。在山水方面,中国园林的假山高大、硬朗,水域开阔,人工味较浓。在植物方面,中国园林的绿化少,多用高大浓荫的乔木、灌木,表现出中国人的高傲和自信。从总体来看,中国园林属于山性,有着坚定、刚强和永恒的特点,在天人关系上偏重于人的成分,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越到后期人工味越重。

13本园林建筑少,体量小,极力尊重自然造化,很少用围墙,即使用,也以“虚”和“薄”为特色,表现人与自然的亲近。在山水方面,日本园林无论山水尺度都偏小,不用假山,水域也更接近自然溪流沼泽,人工味较淡。在植物方面,13本的绿化多,并用低级植物及草地的方法显出日本人的谦虚和谨慎。总体上看,13本园林属于水性,具有水的可塑性、柔软性和稍纵即逝的易变性。造园偏重于自然的成分,如枯石、枯水、草坡、苔藓等,园林景观甚至只用一石一木即能点题,充分体现了自然的天性,着重于心与心的天人对话,而不像中国园林的对话体现为人与自然的面对面。

(5)思想与文化背景

东方园林以含蓄、内秀、恬静、淡泊为美,重在情感上的感受和精神上的领悟,在哲学上追求天人合一,与自然保持和谐的融洽关系。自然物的各种客观的形式属性,如线条、形状、比例、组合,在审美意识中不占主要地位,审美以对自然的主观把握为主。园林设计在空间上循环往复,以含蓄的境界为上。其中某些流派如日本园林还将禅宗的修悟渗入到设计中,从而达到佛教所追求的悟境,其抽象意味的浓重超出了五感、直接与自然相溶,把人引向内省幽玄的神秘境界。东方的古

典园林富有诗睛画意,这是为了表现接近自然、反朴归真的隐士生活

环境,同时也是为了寄托传统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理念。

2.不同点

中国园林和日本园林虽同属东方体系,但由于两国地理环境的不同和民族性格的差异,而迥然相异。13本对输入的中国文化进行了吸收和改进,使其适应于本国的生存环境。下面本文就环境、类型、思想和手法等对中国、日本两种园林风格的异同分别进行探讨。

(1)地理

中国和13本分属陆地文化和海洋文化,反映在园林上即山水文化和水岛文化的对比。东南为海西北为山的中国,山地多,平原少。以山和水为骨架的格局最直接体现了中国的地理环境。漂浮于海洋

中的岛国日本,虽然也有以山水为骨干的形式,但在以后的发展中朝向海岛型、海洋型、水路型发展。

(2)气候

探究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应该是共为中日哲学支柱的儒、释、道三个思想体系的此消彼长的结果。两国的园林都基于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也正是因为道家的这种思想才造就了东方园林体系独有的从单纯的模仿和取法自然出发,上升到象征和抽象,从而高于自然的思维模式和操作方法,但两家却各自向儒家和佛家两方向发

气候差异决定了园林建筑和植物的差异。中国北方寒冷,园林

万方数据 

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2007年第21卷第2期(总第81期)

展。中国偏于儒,显现出入世治世的特点和仁者的理想观;日本偏于佛,以智者的形象带有出世解脱的色彩。中国园林的布局思维介于具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之间,日本园林则在形象和抽象之间。中国园林用文学艺术的手法表达较多,日本园林则喜欢用拟佛拟神的较为晦涩的语言。中国园林生动形象,表现了乐天爱人的景象;Et本园林则是在荒凉孤寂的山林中体现着孤独的禅意和对短暂人生的寂寞

思考。

三、日本园林景观中的“枯山水”

1.“枯山水”含义

“枯山水”就是用石料表示瀑布,用白沙象征流水,无水似有水,以追求一种抽象的美。“枯山水”庭园源于日本本土的缩微式园林景

观,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在其特有的环境气氛中,细细

耙制的白沙石铺地、叠放有致的几尊石组,就能对人的心境产生神奇的力量,表达出深沉的哲理,而这其中的许多理念多来自禅宗道义。

2.“枯山水”由来

在中国隋唐年间,日本开始接受佛教,并派一些学生和工匠到

古代中国学习内陆艺术文化。13世纪时,源自中国的另一支佛教宗派——“禅宗”在I=1本流行。为反映禅宗修行者所追求的“苦行”及“自律”精神,日本园林使用一些如常绿树、苔藓、沙、砾石等静止、不变的元素,营造枯山水庭园,园内几乎不使用任何开花植物,以达到自我修行的目的。

在禅宗庭院内,树木、岩石、天空、土地等常常是寥寥数笔即蕴

涵着极深寓意,在修行者眼里它们就是海洋、山脉、岛屿、瀑布,一沙

一世界,这样的园林无异于一种“精神园林”。后来,这种园林发展至将乔灌木、小桥、岛屿、甚至园林不可缺少的水体等造园惯用要素一一剔除,仅留下岩石、耙制的沙砾和自发生长在荫蔽处的一块块苔地。这便是典型的、流行至今的El本枯山水庭园的主要构成要素。

3.“枯山水”名园

建于东京龙安寺的枯山水庭园是Et本最有名的枯山水庭院。它

的面积约为330平方米,占地呈矩形,庭园地形平坦,由15尊大小

不一的景石及大片灰色细卵石铺地所构成。景石以二、三或五为一组,共分五组,石组以苔镶边,往外即是耙制而成的同心波纹。同心波纹可喻雨水溅落池中或鱼儿出水。看是白沙、绿苔、褐石,但三者均非纯色,从此物的色系深浅变化中可找到与彼物的交相谐调之处。而沙石的-±W/h与主石的粗犷、植物的“软”与石的“硬”、卧石与立石的不同形态等,又往往于对比中显其呼应。“枯山水”庭园属于

眺望园,除了耙制细石的人外,不可以有人迈进此园。游客坐在庭园

边的深色走廊上观望体会,有时会滞留数小时,思索在沙、石的形式

之外,龙安寺布道者的深刻涵义。

从美学角度来说,这样一个庭园亦堪称绝作。它对组群、平衡、运动和韵律等充分权衡,其总体布局相对协调,以至于稍微移动某一块景石便会破坏该庭园的整体效果。

4.“枯山水”意义

日本最初称“枯山水”为“唐山水”。据字面解释,“唐山水”应

指从中国传来的山水,不过连日本人自己也不清楚何时将“唐山

水”改写成“枯山水”了。

日本之所以保存、发展了枯山水庭园,是因为日本人生活在四周被海包围的岛屿上。大海养育着日本民族,因此人们总想与大海同呼吸、共命运,所以寓海于石、沙,赋予无生命之物以生命,给不动之物以动感,用以满足精神上的寄托。

四、日本景观中的“凝练”

提炼自然是日本景观设计的风格,这种对自然的提炼使景观的精心设计产生了深远的意味。日本是一个岛国,岛国的自然资源有限,日本人在对有限景观的认识理解表达上,透过重重表象,挖掘和提炼了自然精髓,对于景物的深刻感悟,加上文化的情结,化平淡为神奇,提炼了自然景观,创造了自然神奇的境界。

日本国土四面环海,大海的意义极为重要。大海可以是铺天盖地、漫无涯际的,也可以是静穆单纯、旷远模糊的。白茫茫的大海令

万 

方数据人产生静思和浮想,与El本禅宗的空灵、清远结合,造就了静穆、深遂、幽远的枯山水。几块山石前应后和,白沙一片,绿苔辅青石,白墙

上婆娑竹影,这就是亦自然亦人工“提炼自然”的境界。

在日本园林中,人和墙、栅栏、通路和建筑是并列共存的内容。在这几种元素中,水、石头、植物是必不可少的。水在湖中或池塘中得以成型,溪流穿过小桥和瀑布。精心挑选的岩石布置在特殊的位置,石头还像沙砾一样铺成小路,大的、宽阔的沙砾倾斜着代表海浪或下雨

天。植物一般选择本土的常绿植物,和水、石头构成庭园不变的美丽,

不同的花卉则使花园增加了每一个季节的观赏性。许多花卉还有特别的含义,如鸢尾代表纯洁、松树代表长寿、樱花代表完美等。

日本人对自然资源的珍爱可以从他们对任何自然材料的特性挖掘中可见一斑。一小片薄薄的水面,一滴水的声响,都要勾起你许多想念。草是经过疏理精心种在石缝中和山石边的,它要突现自然生命力的美;树是刻意挑选、修剪过的,如同西方艺术的雕塑般有表情含义,置于园中,它是关键,能以一当十;石材是精心挑选的,它的形态质感、色彩组合要提炼成神化的山水,不是自然恰似自然;它是人对名山大川的向往,是人对自然的向往。

园林景观的精巧和细致是不可忽略的,在园林中有太多的细腻的场景片断让人去感受。如把墨绿的松针摆放在石板地上,聚散有致;一株红枫藏在竹林深处;井边石头包上了厚厚的绒样的青苔;细流潺潺从竹槽中流入井中;颜色深重的石井水中浮着几片红叶。这种细节使园林景观达到艺术近极至的程度。

最早的日本园林受到日本神道教的影响。日本的神道教相信地球是有意识的,是一个生活实体,并且它的所有组成部分——人类、石头、植物、水和动物都是平等的、相互联系着的。因此在日本的造园语言中常常蕴含着一些神话的寓意。比如以下四个常见的景点:

1_须弥山石组

景石分作九个山头来象征须弥山。佛教的宇宙观倡导天动说,据说须弥山被视为世界中心的高山,按风轮、水轮、金轮的顺序叠为三层。相传它是一座了不起的圣山,可以保佑万物的平安。

2.石灯笼

日语中有“净火”一词,是指神前净火,意味着用火去净化万物。每当人们在保留火种时就愈感到火具有的神奇魅力。人们不愿

让这神圣的火种熄灭,就用笼去罩住它。石灯笼罩住的圣火一般被

置放在寺庙内,它后来演化为日本园林景观中的重要元素。它预示着光明和希望,会给人带来好运。

3.龟岛、鹤岛

由六尊矮石按龟首、龟足、龟尾的形式组成龟岛。六景石(一鹤首石、两鹤羽石、两鹤足石、一鹤尾石)组成一个抽象鹤岛。据说,中国战国时代的帝王、霸王和武将都期望自己能成为仙人——能像仙鹤一样自由飞翔,像海龟一样潜入海底,并且还会长生不老。后来,这些愿望就作为象征寄托在龟鹤身上,以龟岛为例的虚幻想像以及对它的憧憬,成为一种蓬莱神话传入日本。

4.石塔原为佛教意义上的建筑。在古代印度,用石头垒砌成塔状以供奉佛舍利,以求平安。受佛教文化影响,Et本也建造了许多石塔作为供奉。江户时代以后,石塔便被作为古色古香的艺术品引入园林。石塔不仅美观,而且有镇宅一方之暗喻,还有驱灾避邪保佑平安的寓意。

可以说,日本的景观对自然的体验和感悟是特殊和丰富的,阴晴雨雪、花香树影皆成风景。于是在日本有阴雨四月情景模糊、形象含蓄的说法,它给观者带来无限联想的空间。庭院中一束青竹高低参差、疏密有致,细雨淋上,沙沙作响;青翠欲滴与水珠滴落声声相应,院落更加宁静空灵,更能激发游客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纵观日本园林,可谓小中见大。景观中以一方庭院山水而容千山万7k景--象,它是大自然的—个缩影。日本的庭园形象与其所具有的自然观念密不可分,它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并置自己于自然之中,把自然景

观的变幻投射到精心组织的园林景观中去,从而真正获得生活的乐趣。

(责任编辑、校对:罗冰)

论日本园林的景观设计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王志强

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山东,济南,250101艺术探索

ARTS EXPLORATION2007,21(2)1次

引证文献(1条)

1. 张一弛. 车伟光. 郑锋. 姚茜 浅谈枯山水和极简主义园林对中国园林的启示[期刊论文]-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5)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ysts200702051.aspx

授权使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bhbhxy),授权号:e0d2e972-e4b8-47c8-9e34-9ee60136e5ca

下载时间:2011年5月17日

2007年4月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

ARTSEXPLORATION,JOURNALOFGUANGXI

Apr.2007V01.2l

N0.2

第21卷第2期

ARTSCOLLEGE

【摘要】日本具有自己的深厚历史和文化积淀,从传统的城市格局定式到现代生活场景的多样化.都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的感悟。日本的庭园形象与其所具有的自然观念、地理环境密不可分,讲究单纯、宁静和凝炼的设计风格。这种化平淡为神奇的景观自然精神的运用给我们'-3今景观设计提供了宝贵的思考契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日本园林;人文环境;自然[中图分类号】J525【收稿时间】2007-04-15

【作者简介】王志强(1980一),山东诸城人,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历史与理论。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653(2007)02-0095-02

论日本园林的景观设计

王志疆

(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山东济南250101)

园林景观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以营造理想生活环境的过程中所应用的美学认识和思维的集中体现,是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的反映,是人类的爱和恨、欲望与梦想在大地上的投影。景观设计是人们实现意志和梦想的途径。本文将从13本的景观设计着手,对比中国园林,去体会日本所独有的人文环境。

一、理解景观设计的社会环境,尊重人类文化

地域差异带来景观差异,但即使相同的国家、民族在不同时期,园林景观也呈现出很大的异质性。由于历史、文化、社会、经济以及思维模式等的不同,人的价值观、审美观、哲学取向都对景观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因而,当人们把各异的审美方式应用到实际的造园活动中时,也就必然产生出各种形式风格的园林。

景观设计体现的一个服务对象是自然,如地理、气候、土壤、水分、生物等各种自然环境因素。人在设计景观时的体验通过诸多要素体现出来,包括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历史背景、社会关系、民族风情等)。景观设计中对诸要素的综合考虑是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前提下的,因此我们要在理解自然系统是怎样发展和演变的同时,去理解人类社会和景观的相互作用。

二、中日园林的简单比较

1.相同点

建筑以防寒为主而形成端庄厚重的风格;江南气候宜人,需要考虑更多的通风和采光措施,园林建筑小巧玲珑。在树木方面,中国土地开发早,破坏较重,加上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影响,中国园林树木不多。日本是海洋性气候,温度较高,雨量充沛,自然式和整形式植物成为园林的主景,苔藓和蕨类也成为同等重要的主景,在植物形式的多样化上远胜于中国园林。13本的园林建筑被称为是夏天的建筑:不用实墙,而用拉门和拉窗分隔,夏天可以全部拉开,室内外连通为一个大空间,园林的围合多用植物性材料,桥也用木桥。

(3)类型

中13两国的古典园林都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宗教园林三类。中国皇家园林的指导思想是为皇室提供宴游狩猎的场所,富于庄重、气派、大方、华贵等特点。中国的私家园林则以诸多江南园林为代表,面积小,文人意味浓厚,山体矮小,水面狭窄。中国的宗教园林个性最不明显,园林成为建筑群体轴线的延伸和附属。日本皇家园林起自于飞鸟时代,早期以轴线式和中心式为主,不施粉黛,规模较小。自镰仓时代到江户时代,日本的私园以武家园林为主,其特点是园林面积大,建筑体量大,整体开阔舒朗,在规模和装饰上都胜过皇家园林和宗教园林。日本的宗教园林风格明显,讲究禅思枯意,靠园林本身塑造宗教的气氛和形象。

(4)造园手法

中国园林建筑多,体量大,表明人力的伟大,而且装饰华丽;建筑的群体组合,讲究联系和紧凑的布局,表现工艺上的人巧。中国园林与外界一般都用较实较重较厚的墙隔开,表明人与自然的平等和独立。在山水方面,中国园林的假山高大、硬朗,水域开阔,人工味较浓。在植物方面,中国园林的绿化少,多用高大浓荫的乔木、灌木,表现出中国人的高傲和自信。从总体来看,中国园林属于山性,有着坚定、刚强和永恒的特点,在天人关系上偏重于人的成分,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越到后期人工味越重。

13本园林建筑少,体量小,极力尊重自然造化,很少用围墙,即使用,也以“虚”和“薄”为特色,表现人与自然的亲近。在山水方面,日本园林无论山水尺度都偏小,不用假山,水域也更接近自然溪流沼泽,人工味较淡。在植物方面,13本的绿化多,并用低级植物及草地的方法显出日本人的谦虚和谨慎。总体上看,13本园林属于水性,具有水的可塑性、柔软性和稍纵即逝的易变性。造园偏重于自然的成分,如枯石、枯水、草坡、苔藓等,园林景观甚至只用一石一木即能点题,充分体现了自然的天性,着重于心与心的天人对话,而不像中国园林的对话体现为人与自然的面对面。

(5)思想与文化背景

东方园林以含蓄、内秀、恬静、淡泊为美,重在情感上的感受和精神上的领悟,在哲学上追求天人合一,与自然保持和谐的融洽关系。自然物的各种客观的形式属性,如线条、形状、比例、组合,在审美意识中不占主要地位,审美以对自然的主观把握为主。园林设计在空间上循环往复,以含蓄的境界为上。其中某些流派如日本园林还将禅宗的修悟渗入到设计中,从而达到佛教所追求的悟境,其抽象意味的浓重超出了五感、直接与自然相溶,把人引向内省幽玄的神秘境界。东方的古

典园林富有诗睛画意,这是为了表现接近自然、反朴归真的隐士生活

环境,同时也是为了寄托传统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理念。

2.不同点

中国园林和日本园林虽同属东方体系,但由于两国地理环境的不同和民族性格的差异,而迥然相异。13本对输入的中国文化进行了吸收和改进,使其适应于本国的生存环境。下面本文就环境、类型、思想和手法等对中国、日本两种园林风格的异同分别进行探讨。

(1)地理

中国和13本分属陆地文化和海洋文化,反映在园林上即山水文化和水岛文化的对比。东南为海西北为山的中国,山地多,平原少。以山和水为骨架的格局最直接体现了中国的地理环境。漂浮于海洋

中的岛国日本,虽然也有以山水为骨干的形式,但在以后的发展中朝向海岛型、海洋型、水路型发展。

(2)气候

探究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应该是共为中日哲学支柱的儒、释、道三个思想体系的此消彼长的结果。两国的园林都基于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也正是因为道家的这种思想才造就了东方园林体系独有的从单纯的模仿和取法自然出发,上升到象征和抽象,从而高于自然的思维模式和操作方法,但两家却各自向儒家和佛家两方向发

气候差异决定了园林建筑和植物的差异。中国北方寒冷,园林

万方数据 

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2007年第21卷第2期(总第81期)

展。中国偏于儒,显现出入世治世的特点和仁者的理想观;日本偏于佛,以智者的形象带有出世解脱的色彩。中国园林的布局思维介于具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之间,日本园林则在形象和抽象之间。中国园林用文学艺术的手法表达较多,日本园林则喜欢用拟佛拟神的较为晦涩的语言。中国园林生动形象,表现了乐天爱人的景象;Et本园林则是在荒凉孤寂的山林中体现着孤独的禅意和对短暂人生的寂寞

思考。

三、日本园林景观中的“枯山水”

1.“枯山水”含义

“枯山水”就是用石料表示瀑布,用白沙象征流水,无水似有水,以追求一种抽象的美。“枯山水”庭园源于日本本土的缩微式园林景

观,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在其特有的环境气氛中,细细

耙制的白沙石铺地、叠放有致的几尊石组,就能对人的心境产生神奇的力量,表达出深沉的哲理,而这其中的许多理念多来自禅宗道义。

2.“枯山水”由来

在中国隋唐年间,日本开始接受佛教,并派一些学生和工匠到

古代中国学习内陆艺术文化。13世纪时,源自中国的另一支佛教宗派——“禅宗”在I=1本流行。为反映禅宗修行者所追求的“苦行”及“自律”精神,日本园林使用一些如常绿树、苔藓、沙、砾石等静止、不变的元素,营造枯山水庭园,园内几乎不使用任何开花植物,以达到自我修行的目的。

在禅宗庭院内,树木、岩石、天空、土地等常常是寥寥数笔即蕴

涵着极深寓意,在修行者眼里它们就是海洋、山脉、岛屿、瀑布,一沙

一世界,这样的园林无异于一种“精神园林”。后来,这种园林发展至将乔灌木、小桥、岛屿、甚至园林不可缺少的水体等造园惯用要素一一剔除,仅留下岩石、耙制的沙砾和自发生长在荫蔽处的一块块苔地。这便是典型的、流行至今的El本枯山水庭园的主要构成要素。

3.“枯山水”名园

建于东京龙安寺的枯山水庭园是Et本最有名的枯山水庭院。它

的面积约为330平方米,占地呈矩形,庭园地形平坦,由15尊大小

不一的景石及大片灰色细卵石铺地所构成。景石以二、三或五为一组,共分五组,石组以苔镶边,往外即是耙制而成的同心波纹。同心波纹可喻雨水溅落池中或鱼儿出水。看是白沙、绿苔、褐石,但三者均非纯色,从此物的色系深浅变化中可找到与彼物的交相谐调之处。而沙石的-±W/h与主石的粗犷、植物的“软”与石的“硬”、卧石与立石的不同形态等,又往往于对比中显其呼应。“枯山水”庭园属于

眺望园,除了耙制细石的人外,不可以有人迈进此园。游客坐在庭园

边的深色走廊上观望体会,有时会滞留数小时,思索在沙、石的形式

之外,龙安寺布道者的深刻涵义。

从美学角度来说,这样一个庭园亦堪称绝作。它对组群、平衡、运动和韵律等充分权衡,其总体布局相对协调,以至于稍微移动某一块景石便会破坏该庭园的整体效果。

4.“枯山水”意义

日本最初称“枯山水”为“唐山水”。据字面解释,“唐山水”应

指从中国传来的山水,不过连日本人自己也不清楚何时将“唐山

水”改写成“枯山水”了。

日本之所以保存、发展了枯山水庭园,是因为日本人生活在四周被海包围的岛屿上。大海养育着日本民族,因此人们总想与大海同呼吸、共命运,所以寓海于石、沙,赋予无生命之物以生命,给不动之物以动感,用以满足精神上的寄托。

四、日本景观中的“凝练”

提炼自然是日本景观设计的风格,这种对自然的提炼使景观的精心设计产生了深远的意味。日本是一个岛国,岛国的自然资源有限,日本人在对有限景观的认识理解表达上,透过重重表象,挖掘和提炼了自然精髓,对于景物的深刻感悟,加上文化的情结,化平淡为神奇,提炼了自然景观,创造了自然神奇的境界。

日本国土四面环海,大海的意义极为重要。大海可以是铺天盖地、漫无涯际的,也可以是静穆单纯、旷远模糊的。白茫茫的大海令

万 

方数据人产生静思和浮想,与El本禅宗的空灵、清远结合,造就了静穆、深遂、幽远的枯山水。几块山石前应后和,白沙一片,绿苔辅青石,白墙

上婆娑竹影,这就是亦自然亦人工“提炼自然”的境界。

在日本园林中,人和墙、栅栏、通路和建筑是并列共存的内容。在这几种元素中,水、石头、植物是必不可少的。水在湖中或池塘中得以成型,溪流穿过小桥和瀑布。精心挑选的岩石布置在特殊的位置,石头还像沙砾一样铺成小路,大的、宽阔的沙砾倾斜着代表海浪或下雨

天。植物一般选择本土的常绿植物,和水、石头构成庭园不变的美丽,

不同的花卉则使花园增加了每一个季节的观赏性。许多花卉还有特别的含义,如鸢尾代表纯洁、松树代表长寿、樱花代表完美等。

日本人对自然资源的珍爱可以从他们对任何自然材料的特性挖掘中可见一斑。一小片薄薄的水面,一滴水的声响,都要勾起你许多想念。草是经过疏理精心种在石缝中和山石边的,它要突现自然生命力的美;树是刻意挑选、修剪过的,如同西方艺术的雕塑般有表情含义,置于园中,它是关键,能以一当十;石材是精心挑选的,它的形态质感、色彩组合要提炼成神化的山水,不是自然恰似自然;它是人对名山大川的向往,是人对自然的向往。

园林景观的精巧和细致是不可忽略的,在园林中有太多的细腻的场景片断让人去感受。如把墨绿的松针摆放在石板地上,聚散有致;一株红枫藏在竹林深处;井边石头包上了厚厚的绒样的青苔;细流潺潺从竹槽中流入井中;颜色深重的石井水中浮着几片红叶。这种细节使园林景观达到艺术近极至的程度。

最早的日本园林受到日本神道教的影响。日本的神道教相信地球是有意识的,是一个生活实体,并且它的所有组成部分——人类、石头、植物、水和动物都是平等的、相互联系着的。因此在日本的造园语言中常常蕴含着一些神话的寓意。比如以下四个常见的景点:

1_须弥山石组

景石分作九个山头来象征须弥山。佛教的宇宙观倡导天动说,据说须弥山被视为世界中心的高山,按风轮、水轮、金轮的顺序叠为三层。相传它是一座了不起的圣山,可以保佑万物的平安。

2.石灯笼

日语中有“净火”一词,是指神前净火,意味着用火去净化万物。每当人们在保留火种时就愈感到火具有的神奇魅力。人们不愿

让这神圣的火种熄灭,就用笼去罩住它。石灯笼罩住的圣火一般被

置放在寺庙内,它后来演化为日本园林景观中的重要元素。它预示着光明和希望,会给人带来好运。

3.龟岛、鹤岛

由六尊矮石按龟首、龟足、龟尾的形式组成龟岛。六景石(一鹤首石、两鹤羽石、两鹤足石、一鹤尾石)组成一个抽象鹤岛。据说,中国战国时代的帝王、霸王和武将都期望自己能成为仙人——能像仙鹤一样自由飞翔,像海龟一样潜入海底,并且还会长生不老。后来,这些愿望就作为象征寄托在龟鹤身上,以龟岛为例的虚幻想像以及对它的憧憬,成为一种蓬莱神话传入日本。

4.石塔原为佛教意义上的建筑。在古代印度,用石头垒砌成塔状以供奉佛舍利,以求平安。受佛教文化影响,Et本也建造了许多石塔作为供奉。江户时代以后,石塔便被作为古色古香的艺术品引入园林。石塔不仅美观,而且有镇宅一方之暗喻,还有驱灾避邪保佑平安的寓意。

可以说,日本的景观对自然的体验和感悟是特殊和丰富的,阴晴雨雪、花香树影皆成风景。于是在日本有阴雨四月情景模糊、形象含蓄的说法,它给观者带来无限联想的空间。庭院中一束青竹高低参差、疏密有致,细雨淋上,沙沙作响;青翠欲滴与水珠滴落声声相应,院落更加宁静空灵,更能激发游客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纵观日本园林,可谓小中见大。景观中以一方庭院山水而容千山万7k景--象,它是大自然的—个缩影。日本的庭园形象与其所具有的自然观念密不可分,它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并置自己于自然之中,把自然景

观的变幻投射到精心组织的园林景观中去,从而真正获得生活的乐趣。

(责任编辑、校对:罗冰)

论日本园林的景观设计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王志强

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山东,济南,250101艺术探索

ARTS EXPLORATION2007,21(2)1次

引证文献(1条)

1. 张一弛. 车伟光. 郑锋. 姚茜 浅谈枯山水和极简主义园林对中国园林的启示[期刊论文]-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5)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ysts200702051.aspx

授权使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bhbhxy),授权号:e0d2e972-e4b8-47c8-9e34-9ee60136e5ca

下载时间:2011年5月17日


相关内容

  • 日本园林的特点及启示
  • 江西林业科技2004年第4期 日本园林的特点及启示 廖为明1, 楼浙辉2 (1.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江西南昌 330045;2.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南昌 330032) 摘要:简要概述了日本园林的历史.特点及对现代园林的影响,并就我国目前城市园林建设中值得借鉴之处提出建议. 关键词:日本园林;启示 ...

  • 日本民族性格与日本现代园林发展的关系
  • 日本民族性格与日本现代园林发展的关系 1. 日本园林的历史发展 1.1史前时代:日本在公元3-4世纪时即有苑园.从大化革新到奈良时代末期(645-780 年) 出现了较为发达的文化(史称"奈良文化") ,园林也得到发展. 1.2飞鸟时代:(538年) 从百济传入佛教后,日本文化有 ...

  • 景观设计书籍大全
  • G001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作品全集景观资料<JJR> G002 国外经典建筑书籍<DESIGN GROUP规划.景观设计红皮书> G003 建筑规划<Tract_Landscape Architects Urban>地球景观 G004 贝尔高林景观设计事务所作品集 ...

  • 世界园林资料
  • 中式园林景观有什么特点 有假山,有水,有古代的小亭子,小石桌,还会有古代的小走廊,等等.... 这就是中式园林的特点 中式,美式,欧式的园林特点是什么? 中式园林的特点有长廊.拱桥.楼台.亭榭.湖水石.树.竹.山.水等. 中式园林的两大流派:苏州园林(小家碧玉风格)和隋唐园林(北方粗犷风格). 隋唐 ...

  • 浅析枯山水艺术与极简主义园林设计
  • 山东林业科技 2009年第1期 总180期 SHA NDON G FOREST RY SCIEN CE AN D T ECH NOL OGY 2009. No. 1文章编号:1002-2724(2009) 01-0112-04 浅析枯山水艺术与极简主义园林设计 陈立忠, 张建林, 高 松 (西南大学 ...

  • 日本园林艺术
  • 日本园林艺术 中国园林与日本园林是东方园林的两只奇葩,中国园林是本源,日本园林是分支.日本园林的山水骨架是中国留传过去的,它成为后来池泉园的鼻祖.日本园林后来朝着枯山水和茶亭文化发展,与日本的自然环境有关,日本的海.岛.瀑.溪是日本园林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园林前进方向的决定因素. 一. 日本园林的 ...

  • 日本园林的特点
  • 日本园林的特点 日本是个具有得天独厚自然环境的岛国 ,气候温暖多雨 ,四季分明 ,森林茂密 ,丰富而秀美的自然景观 ,孕育了日本民族顺应自然.赞美自然的美学观 ,甚至连姓名也大多与自然有关 ,这种审美观奠定了日本民族精神的基础 ,从而使得在各种不同的作品中都能反映出返璞归真的自然观. 日本园林以其清 ...

  • 枯山水在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上的借鉴与创新
  • 枯山水在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上的借鉴与创新 赵瑞雪 (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408000) 摘要本文通过对比中国古典园林与El本枯山水的不同造园要素,总结出El本枯山水的造园手法在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上的继承与创新.从而道出El本枯山水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 中国园林要素枯山水创新 目前,El本的景观 ...

  • 世界遗产赏析
  • 世界风景遗产景点赏析 结课论文 中外旅游景点审美比较 -以世界遗产为例 摘要: 在众多类型的世界遗产中,园林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中国的古典园林更是以独特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园林之列,本文将以英国和日本的园林为例来与中国的园林进行比较,从不同方面来比较,来发掘各自蕴含的美. 关键词: 中国古典园林,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