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商业银行如何应对非法集资风险?

从e租宝到泛亚,再到中晋,当前非法集资丛生,虽经不断打压,势头并未遏制。由于商业银行是承载整个社会资金流转的主要环节,每年数百亿计的非法集资资金都要通过银行流转,而且商业银行由于其从事资金经营的特殊业务性质,一直是非法集资者觊觎的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非法集资正以各种隐蔽的方式向银行渗透和扩散。

银行作为连接组织和个人的重要桥梁,在“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中充当着重要角色。如何及时识别非法集资,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控制其向银行扩散风险,是在当前多重风险并存的严峻形势下银行业无可回避的问题。

【银联信分析】

一、非法集资与银行的内在关联

商业银行要有效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首先要认清非法集资与银行的关联环节,针对其特点,有的放矢地做好防控。

利用银行账户及通过银行组织资金流转。非法集资活动必然涉及资金流转,无论是非法集资的组织者还是参与者都要使用银行账户。有的非法集资者为了避免被发现和查处,往往会设立众多关联公司,实际操控者背后操纵资金转移。组织者通过实际控制的关联公司,将涉案资金在公司之间转移,使资金难以查清,或者在组织资金运转中使用其他公司甚至个人的账户,银行很难通过企业交易流水监测到以合法企业名义从事的非法集资行为。又如一些转账业务,虽然资金金额和笔数都比较大,但通过多个毫无关联的账户过渡后,资金关系无法有效追踪,对于银行而言,无论是从法律角度还是从为客户服务的角度,在非法集资行为被权威认定之前,银行并不能简单地将某一账户设定为非法集资账户,但银行可以根据《反洗钱法》相关规定,对银行账户进行监测和识别,对可疑账户依照程序向监管部门报告,由监管部门进行调查分析和识别认定。

拉拢诱惑银行员工涉足或参与非法集资。银行员工由于具有天时地利优势,极易成为非法集资的参与者。银行员工参与非法集资,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一是利用职业资源和专业优势,打着帮客户筹集验资款、资金周转,以高息揽存的方式参与非法集资,然后借入资金再转借给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从中赚取利差。二是擅自接受亲属、朋友和客户的委托,归集大额资金后以个人名义违规进行代客投资理财。三是打着银行揽存的幌子,以高息揽存的方式参与非法集资,表面上对客户承诺高额回报,暗地里挪用储户资金不入账。四是员工独自开办或者以参股的形式成立小额贷款、担保等公司,非法募集资金,然后利用既掌握资金供需情况又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的便利条件,开展各种投资、借贷。五是以个人名义直接参与集资过程,利用资金供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以个人名义向资金充裕的企业借入资金再转借给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从中赚取利差。六是员工不直接参与集资,而是充当中介,介绍出资人和用资人签订借款协议,收取中介好处费。七是员工以身份便利,利用客户的高度信任,以高息回报为诱饵,向客户推荐中小投资担保公司,并代理投资担保公司与客户签订理财协议,再通过伪造银行业务用章,私盖公章,或擅自以银行名义出具合同文书等方式,骗取客户将资金转入员工本人或其指定的控制账户后,再进行非法截留、挪用等。

假冒银行名义组织非法集资。先期一些形式简单、套路普通的非法集资活动因已为大众熟知而失去市场,随之而来的是不断翻新的花样,特别是借助互联网金融、创新金融、假冒银行名义等进行的非法集资更具有迷惑性。一些财富管理、资产管理、投资理财、P2P理财等机构,通过报纸、网络、宣传单、微信、短信和实体门店等多种形式,发行名目繁多的“理财产品”“资管计划”等,虚假宣传与银行合作或对接银行理财产品,并以高收益诱惑误导社会公众。这些所谓的产品有效投资渠道狭窄,却总以高利诱惑,使得部分公众特别是老年人极易轻信上当,陷入非法集资陷阱。另外,一些理财机构通过网上及网下集合银行公开的理财产品信息,以代理销售等方式向社会公众推荐,并通过其网站、移动APP客户端、网下门店等渠道引导投资者预存资金并对外投资,且明示投资标的系对接银行理财产品,严重误导社会公众,给当事银行带来极大的声誉风险隐患。

涉足银行信贷资金。一些授信客户在高利诱惑下放弃实体经营,将信贷资金转向回报率更高的非法集资市场,从中获取利差,这时信贷资金便间接流入非法集资。另外一种情况是,授信客户贷款到期无力偿还时,以获取的非法集资款归还贷款,一旦非法集资行为被查处,可能因为还款来源资金的非法性,给信贷资金带来风险,甚至影响债权权利。此外,非法集资“先刑后民”的审判规则对银行贷款清收的阻滞,赃款追缴对银行抵押优先受偿权的冲击显著,多个债权人轮候查封导致银行抵押物处置时间延迟等,均易传导金融风险。

二、非法集资对银行的风险分析

非法集资严重干扰正常经济秩序,损害受骗参与者的利益,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对银行来讲,非法集资的危害性也很大。

一是反映出银行经营中存在着合规风险。银行一旦涉及非法集资活动,必然是因为在内部控制、操作管理或者外部防范方面存在薄弱环节,按照“海恩法则”,这反映出银行经营中存在较大的合规风险。

二是诱发员工的道德风险。相关案例证明,银行被牵扯非法集资多数是员工经受不住利益诱惑而参与,说明银行在对员工的道德教育和行为管控方面有缺失。

三是带来声誉风险。非法集资对银行最大的危害是声誉风险,特别是对中小银行来讲,因声誉风险造成的影响短期内难以完全消除,不仅影响近期业务,还会影响长期发展。

四是会给银行信贷资金带来风险和损失。涉及信贷的非法集资资金会对银行债权带来冲击,银行如果被法院认定涉及非法集资活动,则会因经济赔偿而形成损失。

三、多步骤谨防非法集资向银行扩散

严抓源头,从银行账户及资金流转方面加强监测。首先,对开户环节进行严格的身份审核。其次,对可能参与非法集资的零散客户进行劝阻。最后,监管或行业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对全行业数据资料的整体监测和识别。非法集资组织者利用银行跨行监测系统的局限,通过在多家银行设立账户、划转资金的方式规避资金监管。因此,行业主管部门应在整个银行系统内对非法集资行为的资金动向进行全面监测和分析。

紧盯人员,严格防控员工参与非法集资。首先,加强对员工甚至员工家属关联账户的密切监测。其次,定期监测查询员工个人信用报告。一方面在员工入职时查询其个人信用报告,获取更为全面、客观、真实的个人信息及信用信息,另一方面定期查询辖内在职员工的个人信用报告,适时掌握员工个人贷款、信用卡、提供担保等信息,以及是否存在逾期及违约记录,及时了解员工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对外担保、高额负债、频繁进行授信审批或担保查询等可疑情况。再次,对员工进行定期排查,突出排查的重点领域、重点岗位,采取员工账户核查、行为排查、员工谈话等各种方式,对各种行为进行分类排查,逐项落实,核实员工是否存在参与非法集资、误入非法集资陷阱的情况。

细化管理,全力防范非法集资涉足信贷资金。首先,对贷款的审查要更加严格,严防银行贷款流向非法集资。当前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情况复杂,渗透方式多样,银行仅通过征信系统无法全面了解借款人的负债情况。其次,实行严格的实贷实付制度,防信贷资金流入非法集资领域,密切跟踪信贷资金流向,加大对信贷资金流向的持续监管,通过各种渠道主动收集信息,对潜在风险做到早预警、早处置、早报告。最后,一旦发现授信客户涉嫌参与非法集资活动,立即采取有效清收措施,快速启动司法保护程序的自救能力,尽可能地减少损失。

(文章来源:互联网金融,作者:周尊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从e租宝到泛亚,再到中晋,当前非法集资丛生,虽经不断打压,势头并未遏制。由于商业银行是承载整个社会资金流转的主要环节,每年数百亿计的非法集资资金都要通过银行流转,而且商业银行由于其从事资金经营的特殊业务性质,一直是非法集资者觊觎的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非法集资正以各种隐蔽的方式向银行渗透和扩散。

银行作为连接组织和个人的重要桥梁,在“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中充当着重要角色。如何及时识别非法集资,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控制其向银行扩散风险,是在当前多重风险并存的严峻形势下银行业无可回避的问题。

【银联信分析】

一、非法集资与银行的内在关联

商业银行要有效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首先要认清非法集资与银行的关联环节,针对其特点,有的放矢地做好防控。

利用银行账户及通过银行组织资金流转。非法集资活动必然涉及资金流转,无论是非法集资的组织者还是参与者都要使用银行账户。有的非法集资者为了避免被发现和查处,往往会设立众多关联公司,实际操控者背后操纵资金转移。组织者通过实际控制的关联公司,将涉案资金在公司之间转移,使资金难以查清,或者在组织资金运转中使用其他公司甚至个人的账户,银行很难通过企业交易流水监测到以合法企业名义从事的非法集资行为。又如一些转账业务,虽然资金金额和笔数都比较大,但通过多个毫无关联的账户过渡后,资金关系无法有效追踪,对于银行而言,无论是从法律角度还是从为客户服务的角度,在非法集资行为被权威认定之前,银行并不能简单地将某一账户设定为非法集资账户,但银行可以根据《反洗钱法》相关规定,对银行账户进行监测和识别,对可疑账户依照程序向监管部门报告,由监管部门进行调查分析和识别认定。

拉拢诱惑银行员工涉足或参与非法集资。银行员工由于具有天时地利优势,极易成为非法集资的参与者。银行员工参与非法集资,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一是利用职业资源和专业优势,打着帮客户筹集验资款、资金周转,以高息揽存的方式参与非法集资,然后借入资金再转借给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从中赚取利差。二是擅自接受亲属、朋友和客户的委托,归集大额资金后以个人名义违规进行代客投资理财。三是打着银行揽存的幌子,以高息揽存的方式参与非法集资,表面上对客户承诺高额回报,暗地里挪用储户资金不入账。四是员工独自开办或者以参股的形式成立小额贷款、担保等公司,非法募集资金,然后利用既掌握资金供需情况又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的便利条件,开展各种投资、借贷。五是以个人名义直接参与集资过程,利用资金供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以个人名义向资金充裕的企业借入资金再转借给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从中赚取利差。六是员工不直接参与集资,而是充当中介,介绍出资人和用资人签订借款协议,收取中介好处费。七是员工以身份便利,利用客户的高度信任,以高息回报为诱饵,向客户推荐中小投资担保公司,并代理投资担保公司与客户签订理财协议,再通过伪造银行业务用章,私盖公章,或擅自以银行名义出具合同文书等方式,骗取客户将资金转入员工本人或其指定的控制账户后,再进行非法截留、挪用等。

假冒银行名义组织非法集资。先期一些形式简单、套路普通的非法集资活动因已为大众熟知而失去市场,随之而来的是不断翻新的花样,特别是借助互联网金融、创新金融、假冒银行名义等进行的非法集资更具有迷惑性。一些财富管理、资产管理、投资理财、P2P理财等机构,通过报纸、网络、宣传单、微信、短信和实体门店等多种形式,发行名目繁多的“理财产品”“资管计划”等,虚假宣传与银行合作或对接银行理财产品,并以高收益诱惑误导社会公众。这些所谓的产品有效投资渠道狭窄,却总以高利诱惑,使得部分公众特别是老年人极易轻信上当,陷入非法集资陷阱。另外,一些理财机构通过网上及网下集合银行公开的理财产品信息,以代理销售等方式向社会公众推荐,并通过其网站、移动APP客户端、网下门店等渠道引导投资者预存资金并对外投资,且明示投资标的系对接银行理财产品,严重误导社会公众,给当事银行带来极大的声誉风险隐患。

涉足银行信贷资金。一些授信客户在高利诱惑下放弃实体经营,将信贷资金转向回报率更高的非法集资市场,从中获取利差,这时信贷资金便间接流入非法集资。另外一种情况是,授信客户贷款到期无力偿还时,以获取的非法集资款归还贷款,一旦非法集资行为被查处,可能因为还款来源资金的非法性,给信贷资金带来风险,甚至影响债权权利。此外,非法集资“先刑后民”的审判规则对银行贷款清收的阻滞,赃款追缴对银行抵押优先受偿权的冲击显著,多个债权人轮候查封导致银行抵押物处置时间延迟等,均易传导金融风险。

二、非法集资对银行的风险分析

非法集资严重干扰正常经济秩序,损害受骗参与者的利益,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对银行来讲,非法集资的危害性也很大。

一是反映出银行经营中存在着合规风险。银行一旦涉及非法集资活动,必然是因为在内部控制、操作管理或者外部防范方面存在薄弱环节,按照“海恩法则”,这反映出银行经营中存在较大的合规风险。

二是诱发员工的道德风险。相关案例证明,银行被牵扯非法集资多数是员工经受不住利益诱惑而参与,说明银行在对员工的道德教育和行为管控方面有缺失。

三是带来声誉风险。非法集资对银行最大的危害是声誉风险,特别是对中小银行来讲,因声誉风险造成的影响短期内难以完全消除,不仅影响近期业务,还会影响长期发展。

四是会给银行信贷资金带来风险和损失。涉及信贷的非法集资资金会对银行债权带来冲击,银行如果被法院认定涉及非法集资活动,则会因经济赔偿而形成损失。

三、多步骤谨防非法集资向银行扩散

严抓源头,从银行账户及资金流转方面加强监测。首先,对开户环节进行严格的身份审核。其次,对可能参与非法集资的零散客户进行劝阻。最后,监管或行业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对全行业数据资料的整体监测和识别。非法集资组织者利用银行跨行监测系统的局限,通过在多家银行设立账户、划转资金的方式规避资金监管。因此,行业主管部门应在整个银行系统内对非法集资行为的资金动向进行全面监测和分析。

紧盯人员,严格防控员工参与非法集资。首先,加强对员工甚至员工家属关联账户的密切监测。其次,定期监测查询员工个人信用报告。一方面在员工入职时查询其个人信用报告,获取更为全面、客观、真实的个人信息及信用信息,另一方面定期查询辖内在职员工的个人信用报告,适时掌握员工个人贷款、信用卡、提供担保等信息,以及是否存在逾期及违约记录,及时了解员工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对外担保、高额负债、频繁进行授信审批或担保查询等可疑情况。再次,对员工进行定期排查,突出排查的重点领域、重点岗位,采取员工账户核查、行为排查、员工谈话等各种方式,对各种行为进行分类排查,逐项落实,核实员工是否存在参与非法集资、误入非法集资陷阱的情况。

细化管理,全力防范非法集资涉足信贷资金。首先,对贷款的审查要更加严格,严防银行贷款流向非法集资。当前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情况复杂,渗透方式多样,银行仅通过征信系统无法全面了解借款人的负债情况。其次,实行严格的实贷实付制度,防信贷资金流入非法集资领域,密切跟踪信贷资金流向,加大对信贷资金流向的持续监管,通过各种渠道主动收集信息,对潜在风险做到早预警、早处置、早报告。最后,一旦发现授信客户涉嫌参与非法集资活动,立即采取有效清收措施,快速启动司法保护程序的自救能力,尽可能地减少损失。

(文章来源:互联网金融,作者:周尊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内容

  • 民间借贷的风险问题研究
  • [摘要]民间借贷作为一种操作简便的融资模式,鉴于其丰富的资金来源,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并且在欠发达地区表现得非常活跃.但是我们要理性对待这种融资模式,由于操作模式的不正规性有可能会存在借贷风险,那么该如何有效地避免风险呢?笔者根据自己对于民间借贷的一些认识和调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谈一下民间借贷的 ...

  • 民间融资合法化探究
  • 第2卷第1期南方职业教育学刊Vo1.2 NO. 1 2012年1月JOURNAL OF SOUTH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Jan. 2012 民间融资合法化探 究 路晓霞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广东汕头515041) 摘 要:改革开放初期我们认为金融资源是垄断资源,夸大 ...

  •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改
  •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基于浙江地区民间融资案的研究 财务管理2班 成皓 王骏杰 孟广野 刘闻捷 徐小昆 指导老师:刘文国 张雪昆 摘要:近年发生的温州企业主携款逃逸事件及东莞鞋厂倒闭事件等等浙江省发生中小企业案件广受各方关注,浙江省中小企业所获得的金融资源与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极不相称,解 ...

  • 金融业"两两"回头看知识测试
  • "两个加强.两个遏制"知识测试题 机构: 部门: 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虚列费用"主要检查保险机构的各项经营管理费用是否真实,重点关注个险渠道是否通过 虚假续佣 . 高额聘才费 等方式套取资金:银保渠道是否通过 虚列业务及管理费 . ...

  • 股权众筹法律详解
  • 股权众筹法律详解 股权众筹,是指创意人或者创业公司通过网络平台,向众多投资人筹集创业资金,投资人由此获得创业公司的股份,即为网络股权众筹或股权众筹. 严格意义来讲,我国目前所谓的众筹平台,并非股权众筹,如创投圈.天使汇.大家投等,这些众筹平台通过限制投资人的资格.人数.金额等方式避免被视为非法公开发 ...

  • 株洲县防范打击非法集资工作总结
  • 株洲县防范打击非法集资工作总结 文章来源:株洲县商务局 作者:张辉 发布时间:2010-03-04 09:53:40 为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活动,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根据文件要求,我县就进一步加强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从六个方面落实: 一.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防 ...

  • 打击经济犯罪新形势下的律师思考
  • 打击经济犯罪新形势下的律师思考 毛洪涛 姜保良 2012年上半年,专业刑事辩护律师可能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经济犯罪案件侦办数量骤增.这也是公安部严厉打击经济犯罪"破案会战"的战绩体现. 山东省公安机关打击经济犯罪形势 概览(统计截止日为2012年5月初) (1)严打涉众型 ...

  • 我国当前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集成
  • 我国当前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集成 2014-05-31 佚名 金融第一教室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往传统金融业态渗透,形成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独特特色.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但是我国金融法律体系对互 ...

  • 浙江中小企业股权众筹融资模式浅析
  • 摘 要:浙江中小企业发展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形势,资金面吃紧,融资困难企业如鲠在喉.本文提出了股权众筹的融资模式,对其背景和现状进行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探讨股权众筹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态势,并提出改善浙江中小企业股权众筹融资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股权众筹:融资模式 一.浙江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