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纪录片解说中细节把握--内部三技巧的把握

来源:中国播音主持网 | 作者:张林 | 发表时间:08年09月10日

一、电视纪录片解说中的“内部三技巧”

在播音创作中,内部三技巧,即“情景再现、内在语、对象感”是至关重要的内容,而在电视纪录片解说中能够正确运用“内部三技巧”并能将三者灵活地结合和发挥也是举足轻重的,不但能使纪录片解说有声语言准确到位,还能给解说语言增添许多生气,使其变得有声有色,不再枯燥。“内部三技巧”在电视纪录片解说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一些播读处理技巧细节上,“千里江堤,溃于蚁穴”,多么庞大雄伟的建筑如果不注重一些细节的漏洞都有可能导致坍塌的危险,在解说一部电视纪录片时如果只注重播读的字词是否规范而忽略了感情和技巧细节的运用就会使播读作品变得空洞而无力,电视纪录片不是简单的新闻播报,也不是倾情表现的诗歌朗诵,它在叙述事实的同时更要注重真情实感的流露。

那么,什么是“内部三技巧”呢?“情景再现”是以语言内容为依据展开再造想象,使其中的人物、事件、情节、场面等在自己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形成连续活动的画面,并不断引发相应的态度、感情过程。  “内在语”就是稿件文字语言所不便表露、不能表露、或没有完全显露出来的语句关系和语句本质,其作用是揭露语言本质和语言链条,承上启下。 播音员在播音中必须在“目中无人”的条件下,努力做到“心中有人”,也就是要对受众进行具体设想,从感觉上把握受众的存在,时时与宣传对象有思想感情的交流、呼应,这就是对象感。 以下具体谈一下“内部三技巧”在电视纪录片解说中细节处的运用和把握。

二、“内部三技巧”在电视纪录片细节处的具体应用

电视艺术作为视听艺术其画面可欣赏,其声音亦可欣赏。解说词是电视声音中最重要、最独特的部分。 将文字化的解说词转化为有声语言再有机的配合起画面,通过一系列的程序制作,一部电视纪录片就诞生了。电视纪录片大体分为“人文类”、“社会报道类”、“环境和自然类”三部分,在这三种题材的纪录片解说中,“内部三技巧”的运用贯穿始终。

(一)情景再现的运用

在我们理解稿件、具体感受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文字稿件所表现出来的

人物、事件、情节、场面、景物、情绪逐渐被我们所认识、所接受、所领会,似乎是我们已经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的事情,我们正置身其中,看着、听着、感觉着、感动着。这时,文字稿件背后的客观世界正展现在我们面前,活跃的形象、发展的事件、场面的气势、景物的色彩、情绪的变化都涌现出来,可以触摸到感受到。大型纪录片《故宫》以其恢弘的场面、精湛的特技和近乎完美的解说震撼了人们,一部纪录片使得万人空巷的原因有很多,这里来看一下解说的作用。历史,众所周知是过去的事情,如何把过去的事情在现代社会再现给广大受众是一部人文历史题材的电视纪录片所必须做到的,电视是一门视听传播方式,在画面给人的冲击力之外就是有声语言的魅力了。解说的情景再现把我们带进了几百年前的过去,为了增强纪录片的可信性,解说中就要配合画面运用大量的情景再现手段。《故宫》第三集《礼仪天下》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

今天,当我们试图再现清代登极大典的时候,《清会典》也为我们提供了所有重要的线索。

登极大典前,皇帝亲自或者派遣官员先到天坛、地坛、太庙、社稷坛,向天,地,祖先等通报一番。

典礼的当天,皇家侍卫严密驻守紫禁城各道大门。

天还没亮,王公大臣都已经穿戴朝服,依次进入紫禁城。

太和门外,陈设着皇帝的步辇,太和门屋檐下,陈设着丹陛大乐的乐队。太和殿屋檐下,陈设着中和韶乐的乐队。

太和殿广场东西两侧,陈设着旌旗,伞盖等卤簿仪仗。

太和殿所有的大门都打开了。

大学士会同礼部官员进入太和殿,分别将皇帝登极的诏书,写有贺辞的表文,笔墨纸砚等放置在不同的桌案上。大学士到乾清门取出皇帝玉玺,送到太和殿皇帝宝座正南方的桌案上。[FS:PAGE]

一切都准备好了,这时,八岁的玄烨身穿白色孝服,在乾清门内,父亲顺治的灵位前行三跪九叩大礼,把自己即将登极的消息亲口禀告。接着,来到乾清宫侧殿更换皇帝礼服,穿戴整齐后,再到皇太后的宫殿里行三跪九叩礼。这时乾清宫中门垂下帘子,示意先帝的丧事暂停。

天色渐亮,皇帝由乾清门左旁门出,前往中和殿。在中和殿宝座就座,那些即将在典礼中指挥引导的各级官员提前向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礼。在接下来的仪式中,他们就可以免礼,而专心忙于工作了。

玄烨终于坐到了太和殿宝座上。此后,在这个位置上,他坐了61年。

发生在几个世纪前的清朝皇帝即位大典盛况在解说中被描绘的形象逼真,使人如临其境,在运用情景再现处理有声语言时要把握三个步骤:

1、理清头绪

就是看一看、想一想,稿件材料原型中的情景是怎样开头、怎样发展和怎样结束的,我们脑海里那连续活动的画面怎样发展、变化?哪里是“特写镜头”,哪里是远景、全景?是由远及近,还是又近及远?对于这些,我们要胸有成竹,走向明确,主次得当。在《故宫》中有很多描写紫禁城的传奇故事的情节,如上段玄烨即位虽短短的几百字就把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叙述的比较详细,在解说这段时首先要懂得一定的历史知识,还要对皇帝即位有所了解,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历史场景,声随脑动,在皇帝登基前要向天地通报,这在现代来看是一件很荒唐的封建迷信,但在那个封建社会的特定年代却是一件极为严肃的政治事件,因此在处理有声语言时要庄重、大气。历史题材的解说以介绍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场景等等最为重要,因此,解说者在解说前必须熟读稿件,准确把握稿件的思想和内容,较为准确的把历史事件通过有声语言展现给受众。

2、设身处地,触景生情

我们从稿件中所得到的材料,在脑海里形成连续的画面,而这些画面必须连贯起来,就像电影一个镜头接一个镜头,从头到尾,连续不断,因此,我们就应设身处地,要把稿件所叙述、描写的一切都作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甚至是亲身经历。我们可以把自己当成其中的主人公,根据事实演绎一下,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到稿件具体内容之中,基础就是要充分理解稿件内容。我们在解说时要置身其中,从而获得现场感。《纪事》中一期“走出阴影的村庄——文楼村”中开头,解说干部进村修路、打井、作宣传,使用了贴近民生的陈述语气,在体现真实、客观的同时把受众带入了那个爱滋病村。《抗战》第一集“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中解说主持焦晃一段简短的解说把人们带进了那个特殊的战争年代:

历史的长河往往会淹没人们的记忆,然而这一天,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忘却。 这一天是中国的“国耻日” ,9月18日。每年这一天,历史的警钟都会在中国人的头上回响。74年前的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处心积虑地在中国东北沈阳燃起了侵略的战火,这就是历史上的九一八事变。3分钟的鸣笛,短暂而又漫长,仿佛浓缩进了70多年的时光。这一天也是沈阳老人胡广文终生不会忘记的日子。

焦晃用一种较慢的沧桑的语气把我们带到那个特殊的日子——国耻日,这时配合画面,一声防空警报的鸣笛让我们开始追忆抗战的艰苦岁月。

《危险的爆破》则采用一种纪实的解说手法,在介绍陕西秦岭发电场爆破旧建筑时运用的是一种焦急、紧张的解说方式,极大的调动了人们的好奇心,这样也能使受众身临其境。

《戈壁黄昏》中先是用舒缓的语气介绍戈壁的艰苦,再是用较快的语速介绍战士们在这么艰苦、恶劣的环境下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找失踪的战士,造成一种悬念,使受众的心一直提着并跟着解说走,使人们不得不进入解说的环境,要不然人们悬着的心总是放不下的。

3、现身说法

综上所述,在电视纪录片解说中,当我们理清头绪、设身处地、触景生情后,那种要向人们诉说的愿望愈发强烈。稿件中的情景在播音员心中连续的、不断的再现出来,又表露在有声语言中,这就是情景再现的“动于衷”和“形于外”的过程。在受众的心目中,是把播音员看作情景的参与者的,他们觉得播音员是在说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而不觉得播音员只是客观的介绍。似乎播音员是在讲述自己的见闻,抒发自己的感情,所以令人信服,这才是现身说法的真正含义。 [FS:PAGE]

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解说员李易在“情景再现”方面做得很出色,他的声音是一流的,他的理解稿件的能力也是很强的。

宜宾有着如此久远的人类活动史,我们该用“非常之地,育非常之人,出非常之作”的思维来审视它。它南依云贵高原,北接盆中腹地,历来为西南商贾过往枢纽,政治经济要冲,誉称“西南半壁”,称它非常之地,不是妄言。站在白塔顶上,俯瞰碧绿的翠屏山,热闹的三江口,新兴的南岸坝,宽阔的旧州区,你能体味到巴蜀人杰地灵四个字在宜宾的注释。宜宾这方水土曾养育许多非常之人。在江北文化广场上,矗立着一群塑雕,他们是从宜宾走出去的名人,比如侯光炯、李硕勋、赵一曼等名字,国人早已耳熟能详。宜宾的非常之作也是不让四邻,极至当推石林、竹海、五粮液,它们都是世界级的自然奇观和人文珍品。据统计,现今保存良好的名胜古迹有上千处,诸葛亮点将,黄庭坚饮酒,宋时窦坝禺钧五子登科,明时五十二人中进士,清代有赵唯熙,现代有阳翰笙,当代文艺界更是人才辈出,佳作连台。因此,走过宜宾,应珍视和记取它不斐的历史文化。

这段解说词是《再说长江》中“江之头”的片段,李易的解说很到位,听似平实的语言充满了细小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恰恰反映了“情景再现”的作用,很多人都亲眼目睹过长江的雄伟气势,但有多少人完全经历过关于长江的历史、文化、经济、人文等等的变化呢?所以纪录片能把这些简明扼要的介绍给人们,配合画面的解说就起了很大的作用。在介绍宜宾时,白塔顶、翠屏山、三江口、南岸坝等景观解说时都运用了很新鲜的口吻,表达了对长江边景色的赞美之情,然后下面介绍了一些人文景观,用历史的口吻向人们介绍了一些长江边的人文典故。在解说中人们就觉得解说员好象是亲身经历过一般,有很强的新鲜感和可信性,这就是“情景再现”的作用所在。

(二)内在语的细节关注

内在语,就是稿件文字语言所不便表露、不能表露、或没有完全显露出来的语句关系和语句本质。 在电视纪录片解说中有些解说词稿件写得比较客观、笼统,或在一些科技性很强的纪录片中的解说词很难懂,人们听起来也很不理解,这就影响了纪录片的质量,纪录片是面向大众播放的,因此受众才是电视纪录片的上帝。在这里,从“内在语”的把握上谈一下“内在语”在电视纪录片解说中的细节处的具体应用。

1、内在语的概括作用

内在语是对稿件理解和感受的集中概括。稿件的宣传目的就是全篇稿件的内在语,它落实在语句的主次关系上,通过揭示语言本质和语言链条的作用,从语气上表现出来,鲜明地突出了宣传目的,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在一些社会性比较强的电视纪录片解说中,内在语的概括作用比较明显,武汉大学学生自拍的反映当今大学生找工作难的纪录片《毕业生》中简短的几句解说像是串词,但在平实的语言中尽显社会的现实、竞争的残酷。“我们都是大学扩招后的第一批毕业生,陈军是我认识的最自信的一个同学,但在这次招聘会上他却一无所获,他来自河北农村,家境不太好,很想找一份收入高的好工作。”像这样的纪录片还有《我的学籍哪里去了》、《往事》、《无名小学》、《我们做错了什么》、《英和白》等。

2、在稿件播读中把握内在语

(1)在稿件的重点上把握内在语

在电视纪录片解说词中有不少重点句,稿件中许多语句的内在含义和逻辑关系是一目了然的,因此没有必要句句都找内在语,但是对重点语句的本质含义则应深入开掘,以准确深刻地传达出稿件的精神实质。《晋商》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富足的语句:

但以后发生的事证明,宋蔼龄完全想错了。当她坐着一乘由十六个农民抬着的轿子,进入孔祥熙的故乡山西省太谷县时,她惊异地发现了一种前所未闻的最奢侈的生活。罗比?尤恩森在宋蔼龄的传记中写道,仅在这个院子中服侍宋蔼龄的佣人仆役就有七十多人。这样的事并不仅仅发生在孔祥熙一个家族之中,这座县城中许多商人家族都过着同样的日子。因为当时一些重要的银行家住在太谷,这里常被称为中国的华尔街。[FS:PAGE]

在说到佣人达七十多人时一定要充分强调一下,不说别的,伺候一个人就多达几十人,这样的奢华岂是一般?因此在处理这一段时,特别注重这一点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稿件的难点上把握内在语

所谓难点就是语句本质不好把握,或文气不很贯通,或出现一些难理解的语句,自己播起来觉得不好衔接的地方。这时就就需要在个别词句上斟酌一下。

今天,我们对地球的形状早已熟视无睹了。卫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在太空中旋转的地球。但是,人类对世界的最初认识却与卫星和科学风马牛不相及,相反,那些认识都是由宗教和幻想派生而来的,其中的许多认识至今仍在流传。

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陵庙,墙壁上的浮雕叙述着佛经中的故事和佛祖的生活轶事。婆罗浮屠的价值还不仅限于此,那宏大的结构本身俨然就是一幅佛教世界的地图,是佛教徒心目中的宇宙。

这个宇宙分为三层:底层是尘世,这里的人被欲望所困扰着。到了中间层,物质的诱惑开始被战胜。最后,他终于到达了顶层,佛教世界的天堂。在这里,他找到了精神的宁静。永久摆脱了尘世中的杂念。沿着想象中通往佛教极乐世界的路,经过艰苦的旅程,他终于到达了理想境地。

几千年前,人类在最初创建自己的文明之时,也曾试着弄清世界的原委。他们中间,有的出于宗教目的,有的出于科学好奇,有的为了争权夺利,而有的则纯属实际需要。

这是《地图随想曲》中的一段话,看似尖酸难懂,涉及宗教中的一些知识,这时就需要播音员在解说时准确运用内在语,突出重点,如心目中的宇宙,宇宙分为三层等等这些极难懂的词句就需要好好揣摩。宗教是高深难懂又不易表达的,我们在接触这一类稿件时不要盲目的去处理,首先应该搞清楚稿件内容的背景、宣传目的以及中心思想等等。在电视纪录片中摄影师给我们提供了画面的语言,使我们在视觉上能一目了然,而电视纪录片解说是要在视觉语言基础上使用语言进一步的使受众在听觉上感受纪录片所传达的真实思想和内容,播音员在解说这样一些尖深难懂的稿件时就要有比较高的文化内涵和感受力,才能将稿件的内在语表达清楚。

(三)解说中的对象感

在我们日常说话中必须要有一个倾诉者和一个倾听者,也就是说我们说话时要有倾听的对象存在,否则就成了自言自语。 在电视纪录片解说中播音员所播读的稿件内容是给受众听的,而不是自娱自乐,如果播音员心中没有播读对象的话,那么解说的内容就会很空洞,如何在电视纪录片解说中的正确运用有对象感的播读方式呢?这就需要在细节处着手。对受众进行设想是关键。

对受众进行设想,不是漫无边际的遐想,而是要所依据的去分析、估量与设想。这可以从两方面去把握,一是依据节目提供的范围,二是依据稿件的主题、目的去进行设想。

《文字发展史》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

象形文字的使用有一套复杂的规矩。严格的等级制度决定着各个符号的顺序:排在最前面的是表示诸神和神圣信条的符号。因为象形文字只由僧侣和抄写员等特权阶层使用,所以它的写法保守,尽管有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却始终没有演变成简单的比较程式化的字母文字。正是这种僵化的传统最终导致象形文字的没落,这门学问也就成为了历史的尘埃。

这类科学性很强的纪录片主要是面对知识分子播放的,因此在解说时应该采用文化色彩较浓的语气,烘托出一种文化的氛围。象形文字是一种很古老且很难懂的文字,在解说时口气可以加一些神秘的色彩。

在《愚公愚婆》中解说就采用了特别平民化的方式,语言较易理解,贴近广大农民朋友:

1984年7月,李奉田所在的水泉乡峪子村村头的大喇叭叫了三天,等着村民承包村后一片青石山,没有人敢应承。那是座什么山?满山遍野都是或大或小,形状怪异的青石,别说树了,连草都不长,青年人看上去都个个犯难。[FS:PAGE]

俗话说50不栽树,60不盖屋,64岁的李奉田找到村委会:说,"我无儿无女,没有拖累,治不好大不了搭上条老命,治好了给村里留个景!"

这段解说词播音员在处理时很到位,他的心中一定是想着农民朋友的,把农民朋友作为倾诉的对象,听起来就很贴近现实。播音员在解说时的口语化很强,而且语言简洁易懂,如在说到“李奉田所在的水泉乡峪子村村头的大喇叭叫了三天”,播音员用稍带戏剧性的口吻调侃的说到:“叫了三天”让人觉得很可笑又很无奈,这样贴近现实的解说让农民朋友听了很亲切,也适合节目的定位。像这样的词句还有“俗话说”、“搭上条老命”、“留个景”等等。

三、“内部三技巧”的关系及灵活运用

如果说情景再现能够帮助播音员产生具体真切的形象感受,从而引起内心情感的波澜,那么,内在语更主要的是在把握语言本质和语言链条中加强播音员的逻辑感受。二者相辅相成,引起播音员积极的思维活动,稿件中的文字变得具体可感,变得亲切了,态度、感情,鲜明饱满,起承转合,心中有数。这时,对象感的解决,进一步帮助播音员找到播音时积极活跃的心理状态,有的放矢的向受众传达,同时,播音员对想象中的听众不断给予、呼应、交流的过程中,情景再现和内在语又使播音员的传达更清晰,更生动,更准确。

在电视纪录片解说中,正确的运用播音的内部三技巧,能够使有声语言和图象语言配合的更加贴切、更加完美,只有在解说的细节处正确运用“内部三技巧”

才能创造一个好的电视纪录片解说。我们在进行纪录片解说时要在尊重稿件内容和思想的前提下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进一步充实稿件内容,提起受众的欣赏兴趣从而使受众真正的融入内容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稿件时突出表现“情景再现”的能力;“内在语”的应用不但使内容充实,而且还有助于受众的理解,把受众带到节目内容之中;电视纪录片解说是面向广大受众的,因此我们在解说时就一定要感受到受众的存在,要把稿件的真实内容毫无保留的传达给受众,用有“对象感”是贴近受众的最好方式。在电视纪录片解说中,“内部三技巧”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将其正确恰当的应用是播讲好一个电视纪录片的前提,也是重中之重。用播音内部三技巧来指导电视纪录片解说时一定要注意声画结合,在进行解说时不仅仅是进行声音上的塑造,要和画面结合起来,声随情动,情随影动,我们只有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练习才能胜任一个电视纪录片解说者的工作,首先要增长知识,平时多读书看报,面对历史题材稿件的解说要增长历史方面的知识,不说熟读二十五史也要对典型的历史典故有所了解。丰富自身阅历也很重要,平时多实践、多思考,多积累一些经验,这样在应对不同的稿件时就会得心应手。

来源:中国播音主持网 | 作者:张林 | 发表时间:08年09月10日

一、电视纪录片解说中的“内部三技巧”

在播音创作中,内部三技巧,即“情景再现、内在语、对象感”是至关重要的内容,而在电视纪录片解说中能够正确运用“内部三技巧”并能将三者灵活地结合和发挥也是举足轻重的,不但能使纪录片解说有声语言准确到位,还能给解说语言增添许多生气,使其变得有声有色,不再枯燥。“内部三技巧”在电视纪录片解说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一些播读处理技巧细节上,“千里江堤,溃于蚁穴”,多么庞大雄伟的建筑如果不注重一些细节的漏洞都有可能导致坍塌的危险,在解说一部电视纪录片时如果只注重播读的字词是否规范而忽略了感情和技巧细节的运用就会使播读作品变得空洞而无力,电视纪录片不是简单的新闻播报,也不是倾情表现的诗歌朗诵,它在叙述事实的同时更要注重真情实感的流露。

那么,什么是“内部三技巧”呢?“情景再现”是以语言内容为依据展开再造想象,使其中的人物、事件、情节、场面等在自己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形成连续活动的画面,并不断引发相应的态度、感情过程。  “内在语”就是稿件文字语言所不便表露、不能表露、或没有完全显露出来的语句关系和语句本质,其作用是揭露语言本质和语言链条,承上启下。 播音员在播音中必须在“目中无人”的条件下,努力做到“心中有人”,也就是要对受众进行具体设想,从感觉上把握受众的存在,时时与宣传对象有思想感情的交流、呼应,这就是对象感。 以下具体谈一下“内部三技巧”在电视纪录片解说中细节处的运用和把握。

二、“内部三技巧”在电视纪录片细节处的具体应用

电视艺术作为视听艺术其画面可欣赏,其声音亦可欣赏。解说词是电视声音中最重要、最独特的部分。 将文字化的解说词转化为有声语言再有机的配合起画面,通过一系列的程序制作,一部电视纪录片就诞生了。电视纪录片大体分为“人文类”、“社会报道类”、“环境和自然类”三部分,在这三种题材的纪录片解说中,“内部三技巧”的运用贯穿始终。

(一)情景再现的运用

在我们理解稿件、具体感受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文字稿件所表现出来的

人物、事件、情节、场面、景物、情绪逐渐被我们所认识、所接受、所领会,似乎是我们已经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的事情,我们正置身其中,看着、听着、感觉着、感动着。这时,文字稿件背后的客观世界正展现在我们面前,活跃的形象、发展的事件、场面的气势、景物的色彩、情绪的变化都涌现出来,可以触摸到感受到。大型纪录片《故宫》以其恢弘的场面、精湛的特技和近乎完美的解说震撼了人们,一部纪录片使得万人空巷的原因有很多,这里来看一下解说的作用。历史,众所周知是过去的事情,如何把过去的事情在现代社会再现给广大受众是一部人文历史题材的电视纪录片所必须做到的,电视是一门视听传播方式,在画面给人的冲击力之外就是有声语言的魅力了。解说的情景再现把我们带进了几百年前的过去,为了增强纪录片的可信性,解说中就要配合画面运用大量的情景再现手段。《故宫》第三集《礼仪天下》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

今天,当我们试图再现清代登极大典的时候,《清会典》也为我们提供了所有重要的线索。

登极大典前,皇帝亲自或者派遣官员先到天坛、地坛、太庙、社稷坛,向天,地,祖先等通报一番。

典礼的当天,皇家侍卫严密驻守紫禁城各道大门。

天还没亮,王公大臣都已经穿戴朝服,依次进入紫禁城。

太和门外,陈设着皇帝的步辇,太和门屋檐下,陈设着丹陛大乐的乐队。太和殿屋檐下,陈设着中和韶乐的乐队。

太和殿广场东西两侧,陈设着旌旗,伞盖等卤簿仪仗。

太和殿所有的大门都打开了。

大学士会同礼部官员进入太和殿,分别将皇帝登极的诏书,写有贺辞的表文,笔墨纸砚等放置在不同的桌案上。大学士到乾清门取出皇帝玉玺,送到太和殿皇帝宝座正南方的桌案上。[FS:PAGE]

一切都准备好了,这时,八岁的玄烨身穿白色孝服,在乾清门内,父亲顺治的灵位前行三跪九叩大礼,把自己即将登极的消息亲口禀告。接着,来到乾清宫侧殿更换皇帝礼服,穿戴整齐后,再到皇太后的宫殿里行三跪九叩礼。这时乾清宫中门垂下帘子,示意先帝的丧事暂停。

天色渐亮,皇帝由乾清门左旁门出,前往中和殿。在中和殿宝座就座,那些即将在典礼中指挥引导的各级官员提前向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礼。在接下来的仪式中,他们就可以免礼,而专心忙于工作了。

玄烨终于坐到了太和殿宝座上。此后,在这个位置上,他坐了61年。

发生在几个世纪前的清朝皇帝即位大典盛况在解说中被描绘的形象逼真,使人如临其境,在运用情景再现处理有声语言时要把握三个步骤:

1、理清头绪

就是看一看、想一想,稿件材料原型中的情景是怎样开头、怎样发展和怎样结束的,我们脑海里那连续活动的画面怎样发展、变化?哪里是“特写镜头”,哪里是远景、全景?是由远及近,还是又近及远?对于这些,我们要胸有成竹,走向明确,主次得当。在《故宫》中有很多描写紫禁城的传奇故事的情节,如上段玄烨即位虽短短的几百字就把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叙述的比较详细,在解说这段时首先要懂得一定的历史知识,还要对皇帝即位有所了解,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历史场景,声随脑动,在皇帝登基前要向天地通报,这在现代来看是一件很荒唐的封建迷信,但在那个封建社会的特定年代却是一件极为严肃的政治事件,因此在处理有声语言时要庄重、大气。历史题材的解说以介绍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场景等等最为重要,因此,解说者在解说前必须熟读稿件,准确把握稿件的思想和内容,较为准确的把历史事件通过有声语言展现给受众。

2、设身处地,触景生情

我们从稿件中所得到的材料,在脑海里形成连续的画面,而这些画面必须连贯起来,就像电影一个镜头接一个镜头,从头到尾,连续不断,因此,我们就应设身处地,要把稿件所叙述、描写的一切都作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甚至是亲身经历。我们可以把自己当成其中的主人公,根据事实演绎一下,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到稿件具体内容之中,基础就是要充分理解稿件内容。我们在解说时要置身其中,从而获得现场感。《纪事》中一期“走出阴影的村庄——文楼村”中开头,解说干部进村修路、打井、作宣传,使用了贴近民生的陈述语气,在体现真实、客观的同时把受众带入了那个爱滋病村。《抗战》第一集“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中解说主持焦晃一段简短的解说把人们带进了那个特殊的战争年代:

历史的长河往往会淹没人们的记忆,然而这一天,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忘却。 这一天是中国的“国耻日” ,9月18日。每年这一天,历史的警钟都会在中国人的头上回响。74年前的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处心积虑地在中国东北沈阳燃起了侵略的战火,这就是历史上的九一八事变。3分钟的鸣笛,短暂而又漫长,仿佛浓缩进了70多年的时光。这一天也是沈阳老人胡广文终生不会忘记的日子。

焦晃用一种较慢的沧桑的语气把我们带到那个特殊的日子——国耻日,这时配合画面,一声防空警报的鸣笛让我们开始追忆抗战的艰苦岁月。

《危险的爆破》则采用一种纪实的解说手法,在介绍陕西秦岭发电场爆破旧建筑时运用的是一种焦急、紧张的解说方式,极大的调动了人们的好奇心,这样也能使受众身临其境。

《戈壁黄昏》中先是用舒缓的语气介绍戈壁的艰苦,再是用较快的语速介绍战士们在这么艰苦、恶劣的环境下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找失踪的战士,造成一种悬念,使受众的心一直提着并跟着解说走,使人们不得不进入解说的环境,要不然人们悬着的心总是放不下的。

3、现身说法

综上所述,在电视纪录片解说中,当我们理清头绪、设身处地、触景生情后,那种要向人们诉说的愿望愈发强烈。稿件中的情景在播音员心中连续的、不断的再现出来,又表露在有声语言中,这就是情景再现的“动于衷”和“形于外”的过程。在受众的心目中,是把播音员看作情景的参与者的,他们觉得播音员是在说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而不觉得播音员只是客观的介绍。似乎播音员是在讲述自己的见闻,抒发自己的感情,所以令人信服,这才是现身说法的真正含义。 [FS:PAGE]

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解说员李易在“情景再现”方面做得很出色,他的声音是一流的,他的理解稿件的能力也是很强的。

宜宾有着如此久远的人类活动史,我们该用“非常之地,育非常之人,出非常之作”的思维来审视它。它南依云贵高原,北接盆中腹地,历来为西南商贾过往枢纽,政治经济要冲,誉称“西南半壁”,称它非常之地,不是妄言。站在白塔顶上,俯瞰碧绿的翠屏山,热闹的三江口,新兴的南岸坝,宽阔的旧州区,你能体味到巴蜀人杰地灵四个字在宜宾的注释。宜宾这方水土曾养育许多非常之人。在江北文化广场上,矗立着一群塑雕,他们是从宜宾走出去的名人,比如侯光炯、李硕勋、赵一曼等名字,国人早已耳熟能详。宜宾的非常之作也是不让四邻,极至当推石林、竹海、五粮液,它们都是世界级的自然奇观和人文珍品。据统计,现今保存良好的名胜古迹有上千处,诸葛亮点将,黄庭坚饮酒,宋时窦坝禺钧五子登科,明时五十二人中进士,清代有赵唯熙,现代有阳翰笙,当代文艺界更是人才辈出,佳作连台。因此,走过宜宾,应珍视和记取它不斐的历史文化。

这段解说词是《再说长江》中“江之头”的片段,李易的解说很到位,听似平实的语言充满了细小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恰恰反映了“情景再现”的作用,很多人都亲眼目睹过长江的雄伟气势,但有多少人完全经历过关于长江的历史、文化、经济、人文等等的变化呢?所以纪录片能把这些简明扼要的介绍给人们,配合画面的解说就起了很大的作用。在介绍宜宾时,白塔顶、翠屏山、三江口、南岸坝等景观解说时都运用了很新鲜的口吻,表达了对长江边景色的赞美之情,然后下面介绍了一些人文景观,用历史的口吻向人们介绍了一些长江边的人文典故。在解说中人们就觉得解说员好象是亲身经历过一般,有很强的新鲜感和可信性,这就是“情景再现”的作用所在。

(二)内在语的细节关注

内在语,就是稿件文字语言所不便表露、不能表露、或没有完全显露出来的语句关系和语句本质。 在电视纪录片解说中有些解说词稿件写得比较客观、笼统,或在一些科技性很强的纪录片中的解说词很难懂,人们听起来也很不理解,这就影响了纪录片的质量,纪录片是面向大众播放的,因此受众才是电视纪录片的上帝。在这里,从“内在语”的把握上谈一下“内在语”在电视纪录片解说中的细节处的具体应用。

1、内在语的概括作用

内在语是对稿件理解和感受的集中概括。稿件的宣传目的就是全篇稿件的内在语,它落实在语句的主次关系上,通过揭示语言本质和语言链条的作用,从语气上表现出来,鲜明地突出了宣传目的,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在一些社会性比较强的电视纪录片解说中,内在语的概括作用比较明显,武汉大学学生自拍的反映当今大学生找工作难的纪录片《毕业生》中简短的几句解说像是串词,但在平实的语言中尽显社会的现实、竞争的残酷。“我们都是大学扩招后的第一批毕业生,陈军是我认识的最自信的一个同学,但在这次招聘会上他却一无所获,他来自河北农村,家境不太好,很想找一份收入高的好工作。”像这样的纪录片还有《我的学籍哪里去了》、《往事》、《无名小学》、《我们做错了什么》、《英和白》等。

2、在稿件播读中把握内在语

(1)在稿件的重点上把握内在语

在电视纪录片解说词中有不少重点句,稿件中许多语句的内在含义和逻辑关系是一目了然的,因此没有必要句句都找内在语,但是对重点语句的本质含义则应深入开掘,以准确深刻地传达出稿件的精神实质。《晋商》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富足的语句:

但以后发生的事证明,宋蔼龄完全想错了。当她坐着一乘由十六个农民抬着的轿子,进入孔祥熙的故乡山西省太谷县时,她惊异地发现了一种前所未闻的最奢侈的生活。罗比?尤恩森在宋蔼龄的传记中写道,仅在这个院子中服侍宋蔼龄的佣人仆役就有七十多人。这样的事并不仅仅发生在孔祥熙一个家族之中,这座县城中许多商人家族都过着同样的日子。因为当时一些重要的银行家住在太谷,这里常被称为中国的华尔街。[FS:PAGE]

在说到佣人达七十多人时一定要充分强调一下,不说别的,伺候一个人就多达几十人,这样的奢华岂是一般?因此在处理这一段时,特别注重这一点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稿件的难点上把握内在语

所谓难点就是语句本质不好把握,或文气不很贯通,或出现一些难理解的语句,自己播起来觉得不好衔接的地方。这时就就需要在个别词句上斟酌一下。

今天,我们对地球的形状早已熟视无睹了。卫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在太空中旋转的地球。但是,人类对世界的最初认识却与卫星和科学风马牛不相及,相反,那些认识都是由宗教和幻想派生而来的,其中的许多认识至今仍在流传。

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陵庙,墙壁上的浮雕叙述着佛经中的故事和佛祖的生活轶事。婆罗浮屠的价值还不仅限于此,那宏大的结构本身俨然就是一幅佛教世界的地图,是佛教徒心目中的宇宙。

这个宇宙分为三层:底层是尘世,这里的人被欲望所困扰着。到了中间层,物质的诱惑开始被战胜。最后,他终于到达了顶层,佛教世界的天堂。在这里,他找到了精神的宁静。永久摆脱了尘世中的杂念。沿着想象中通往佛教极乐世界的路,经过艰苦的旅程,他终于到达了理想境地。

几千年前,人类在最初创建自己的文明之时,也曾试着弄清世界的原委。他们中间,有的出于宗教目的,有的出于科学好奇,有的为了争权夺利,而有的则纯属实际需要。

这是《地图随想曲》中的一段话,看似尖酸难懂,涉及宗教中的一些知识,这时就需要播音员在解说时准确运用内在语,突出重点,如心目中的宇宙,宇宙分为三层等等这些极难懂的词句就需要好好揣摩。宗教是高深难懂又不易表达的,我们在接触这一类稿件时不要盲目的去处理,首先应该搞清楚稿件内容的背景、宣传目的以及中心思想等等。在电视纪录片中摄影师给我们提供了画面的语言,使我们在视觉上能一目了然,而电视纪录片解说是要在视觉语言基础上使用语言进一步的使受众在听觉上感受纪录片所传达的真实思想和内容,播音员在解说这样一些尖深难懂的稿件时就要有比较高的文化内涵和感受力,才能将稿件的内在语表达清楚。

(三)解说中的对象感

在我们日常说话中必须要有一个倾诉者和一个倾听者,也就是说我们说话时要有倾听的对象存在,否则就成了自言自语。 在电视纪录片解说中播音员所播读的稿件内容是给受众听的,而不是自娱自乐,如果播音员心中没有播读对象的话,那么解说的内容就会很空洞,如何在电视纪录片解说中的正确运用有对象感的播读方式呢?这就需要在细节处着手。对受众进行设想是关键。

对受众进行设想,不是漫无边际的遐想,而是要所依据的去分析、估量与设想。这可以从两方面去把握,一是依据节目提供的范围,二是依据稿件的主题、目的去进行设想。

《文字发展史》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

象形文字的使用有一套复杂的规矩。严格的等级制度决定着各个符号的顺序:排在最前面的是表示诸神和神圣信条的符号。因为象形文字只由僧侣和抄写员等特权阶层使用,所以它的写法保守,尽管有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却始终没有演变成简单的比较程式化的字母文字。正是这种僵化的传统最终导致象形文字的没落,这门学问也就成为了历史的尘埃。

这类科学性很强的纪录片主要是面对知识分子播放的,因此在解说时应该采用文化色彩较浓的语气,烘托出一种文化的氛围。象形文字是一种很古老且很难懂的文字,在解说时口气可以加一些神秘的色彩。

在《愚公愚婆》中解说就采用了特别平民化的方式,语言较易理解,贴近广大农民朋友:

1984年7月,李奉田所在的水泉乡峪子村村头的大喇叭叫了三天,等着村民承包村后一片青石山,没有人敢应承。那是座什么山?满山遍野都是或大或小,形状怪异的青石,别说树了,连草都不长,青年人看上去都个个犯难。[FS:PAGE]

俗话说50不栽树,60不盖屋,64岁的李奉田找到村委会:说,"我无儿无女,没有拖累,治不好大不了搭上条老命,治好了给村里留个景!"

这段解说词播音员在处理时很到位,他的心中一定是想着农民朋友的,把农民朋友作为倾诉的对象,听起来就很贴近现实。播音员在解说时的口语化很强,而且语言简洁易懂,如在说到“李奉田所在的水泉乡峪子村村头的大喇叭叫了三天”,播音员用稍带戏剧性的口吻调侃的说到:“叫了三天”让人觉得很可笑又很无奈,这样贴近现实的解说让农民朋友听了很亲切,也适合节目的定位。像这样的词句还有“俗话说”、“搭上条老命”、“留个景”等等。

三、“内部三技巧”的关系及灵活运用

如果说情景再现能够帮助播音员产生具体真切的形象感受,从而引起内心情感的波澜,那么,内在语更主要的是在把握语言本质和语言链条中加强播音员的逻辑感受。二者相辅相成,引起播音员积极的思维活动,稿件中的文字变得具体可感,变得亲切了,态度、感情,鲜明饱满,起承转合,心中有数。这时,对象感的解决,进一步帮助播音员找到播音时积极活跃的心理状态,有的放矢的向受众传达,同时,播音员对想象中的听众不断给予、呼应、交流的过程中,情景再现和内在语又使播音员的传达更清晰,更生动,更准确。

在电视纪录片解说中,正确的运用播音的内部三技巧,能够使有声语言和图象语言配合的更加贴切、更加完美,只有在解说的细节处正确运用“内部三技巧”

才能创造一个好的电视纪录片解说。我们在进行纪录片解说时要在尊重稿件内容和思想的前提下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进一步充实稿件内容,提起受众的欣赏兴趣从而使受众真正的融入内容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稿件时突出表现“情景再现”的能力;“内在语”的应用不但使内容充实,而且还有助于受众的理解,把受众带到节目内容之中;电视纪录片解说是面向广大受众的,因此我们在解说时就一定要感受到受众的存在,要把稿件的真实内容毫无保留的传达给受众,用有“对象感”是贴近受众的最好方式。在电视纪录片解说中,“内部三技巧”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将其正确恰当的应用是播讲好一个电视纪录片的前提,也是重中之重。用播音内部三技巧来指导电视纪录片解说时一定要注意声画结合,在进行解说时不仅仅是进行声音上的塑造,要和画面结合起来,声随情动,情随影动,我们只有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练习才能胜任一个电视纪录片解说者的工作,首先要增长知识,平时多读书看报,面对历史题材稿件的解说要增长历史方面的知识,不说熟读二十五史也要对典型的历史典故有所了解。丰富自身阅历也很重要,平时多实践、多思考,多积累一些经验,这样在应对不同的稿件时就会得心应手。


相关内容

  • 电视解说词写作
  • 电视学系列教材 电视解说词写作 徐航州 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绪论 一 电视解说词概说 电视解说词同电视其他表现手段配合起来,共同完成电视节目的制作,是节目创造者传达创作意图,帮助观众理解电视节目内容的主要方式之一.解说词是对电视节目中部分有声语言因素约定俗成的叫法. "旁白" ...

  • 毕业论文终稿
  • 摘 要 自然类纪录片是以动植物为拍摄对象的纪录片形式,以故事化的手法讲述自然界中真实的故事.我国自然类纪录片的发展一直落后于国外,虽然引进了国外许多优秀自然类纪录片,但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我国自然类纪录片的发展.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创作者们逐渐摸索到了一些自然类纪录片的创作要点,本文将通过对经典自然类 ...

  • ##纪录片拍摄手法
  • 关于纪录片的拍摄 纪录片是对某一政治.经济.文化.军队生活或历史事件做长篇纪录.报道的电影或录像节目. 纪录片直接拍摄真人真事,不容许虚构事件,它的基本手法是采访摄影,即在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用挑.等.抢的拍摄方法,纪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这里,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正如匈牙利电 ...

  • 灰熊人与海豚湾纪录片
  • 赏析<灰熊人>跟<海豚湾>的异同 纪录片<海豚湾>讲述的是日本太地町的渔民对海豚大规模屠杀的故事.海豚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动物,也是人类的好朋友,当看到湛蓝的海豚湾蓝色的海水被海豚的鲜血猩红地覆盖时,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而也让我真正地感受到纪录片带给我的震撼和真实,还 ...

  • 中外纪录片的跨文化差异
  • 中外纪录片的跨文化差异 种晖 高宏 由于在语言符号的编码.思维逻辑的方式.宗教文化的传承以及个人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国内和国外的纪录片在制作理念.表现手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中外纪录片在国际纪录片创作.交流.认同上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碰撞,科学心理学之父冯特和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 ...

  • 熟悉的陌生人_格里尔逊在中国_吕新雨
  • 96>>> 2013年 第5期 纪录片研究 熟悉的陌生人 --格里尔逊在中国 提要 本文把孙明经的教育电影影像实践作为中国的"格里尔逊现象",与格里尔逊的纪录电影理念与实践,在20世纪以来中西热战与冷战的历史视野中进行比较分析,并追溯了八十年代中国的" ...

  • 纪录片历程中的经典人物与理念
  • 作者:张宇丹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3年06期 在媒介批判理论中,媒介中心论者一般认为,在当代大众传播语境中,存在的"第一 现实"与媒介中介化的"第二现实"愈来愈难分难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法分得 清人们是从存在现实中获得的真实经验,还是从电视等媒介中获 ...

  • 论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_蔡之国
  • 论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 蔡之国 摘要:叙事结构是电视纪录片的存在方式与意义体现,而创作主体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叙事结构.平列结构思维与渐进结构 思维是电视纪录片叙事结构的两种基本思维方式,也给电视纪录片叙事结构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大的框架与路径,而要最大程度地 实现电视纪录片的表现效果,还需要注意实现叙事 ...

  • 视听语言考试重点
  • 第一章 1.什么是语言?什么是视听语言? 1)语言的定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言是指所有传递信息的工具(信息传播符号系统):狭义的语言是指文学语言,包括自然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2)视听语言:人类创造并使用的,同时依托听觉与视觉两种感觉器官,以声音和图像的综合形态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交际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