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导学案

《故乡》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抓住外貌、语言等描写语句,分析闰土、杨二嫂各自的具体变化;并结合背景,理解其变化的原因。

2、体会运用对比手法的妙处。

3、学会尊重、同情、关心我们身边的弱者。

学习重点:抓住外貌、语言等描写语句,分析闰土、杨二嫂各自的具体变化。 学习难点:理解闰土、杨二嫂变化的原因。

具体要求:

1、尽量用原文的关键词句完成表格,最好标注出答案来自书中第几段(标出段落序号即可)。

2、前两分钟内必须独立思考,之后再进行组内交流,解决不了举手示意老师加入。

3、发言同学在展示答案时,其他同学一定要在课本上做好批注。

4、组长安排好同学发言。

具体要求:①按照表格横排顺序依次进行回答,每空一人。 ②表格内容展示完后,安排2——3名同学做好朗读展示

(推荐朗读片段:闰土70——74、杨二嫂45——52)。

二、杨二嫂的变化

二、结合背景,说说闰土与杨二嫂变化的原因。

背景链接:

1911年辛亥革命后,推翻了满清王朝,但取而代之的是军阀官僚的统治,他们为了自己的权力和利益,更加残忍的压榨人民甚至挑起战争。帝国主义更是趁机掠夺压榨中国人民。

所以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帝国主义的掠夺,封建军阀的压榨丝毫未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甚至包括乡镇里的小市民,他们日益贫困,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饱受艰辛又无力反抗。

1919年12月,鲁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在故乡,他目睹了故乡的冷漠、麻木、市侩,“希望”的破灭,心中感到无比的悲哀。1921年,作者依据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

生:结合社会背景,我们很容易发现,因为帝国主义的掠夺,封建地主官僚军阀的压榨,使他们生活极度贫困,苦不堪言,他们饱受艰辛又无力反抗,迫于无奈,闰土从“小英雄”变成“木偶人”,杨二嫂从安分守己变得尖酸刻薄、贪婪市侩。

三、推荐三篇文章: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

我们学过的清代吴敬梓的《范进中举》

同样反映辛亥革命后农民艰辛的小说——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

四、当堂练笔

认真回忆身边的某个人,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突出其在某方面的变化。提示:可以把目光集中我们相处了三年的同学„„

《故乡》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抓住外貌、语言等描写语句,分析闰土、杨二嫂各自的具体变化;并结合背景,理解其变化的原因。

2、体会运用对比手法的妙处。

3、学会尊重、同情、关心我们身边的弱者。

学习重点:抓住外貌、语言等描写语句,分析闰土、杨二嫂各自的具体变化。 学习难点:理解闰土、杨二嫂变化的原因。

具体要求:

1、尽量用原文的关键词句完成表格,最好标注出答案来自书中第几段(标出段落序号即可)。

2、前两分钟内必须独立思考,之后再进行组内交流,解决不了举手示意老师加入。

3、发言同学在展示答案时,其他同学一定要在课本上做好批注。

4、组长安排好同学发言。

具体要求:①按照表格横排顺序依次进行回答,每空一人。 ②表格内容展示完后,安排2——3名同学做好朗读展示

(推荐朗读片段:闰土70——74、杨二嫂45——52)。

二、杨二嫂的变化

二、结合背景,说说闰土与杨二嫂变化的原因。

背景链接:

1911年辛亥革命后,推翻了满清王朝,但取而代之的是军阀官僚的统治,他们为了自己的权力和利益,更加残忍的压榨人民甚至挑起战争。帝国主义更是趁机掠夺压榨中国人民。

所以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帝国主义的掠夺,封建军阀的压榨丝毫未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甚至包括乡镇里的小市民,他们日益贫困,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饱受艰辛又无力反抗。

1919年12月,鲁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在故乡,他目睹了故乡的冷漠、麻木、市侩,“希望”的破灭,心中感到无比的悲哀。1921年,作者依据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

生:结合社会背景,我们很容易发现,因为帝国主义的掠夺,封建地主官僚军阀的压榨,使他们生活极度贫困,苦不堪言,他们饱受艰辛又无力反抗,迫于无奈,闰土从“小英雄”变成“木偶人”,杨二嫂从安分守己变得尖酸刻薄、贪婪市侩。

三、推荐三篇文章: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

我们学过的清代吴敬梓的《范进中举》

同样反映辛亥革命后农民艰辛的小说——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

四、当堂练笔

认真回忆身边的某个人,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突出其在某方面的变化。提示:可以把目光集中我们相处了三年的同学„„


相关内容

  • "苏轼故乡观"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综览苏轼关于故乡.异乡的众多文字表达,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有浓厚怀乡情结的人.故乡首先是地理意义的出生之所.对此苏轼有明确交代,多次说他的家在剑外之地.岷峨之间.蜀江之上."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他虽总在异乡漂泊,但总忘不了其"蜀士&q ...

  • [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学实录与点评
  •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学实录 罗才军 一.纵情想象,书写二十年"变化"的神奇 师:平常喜欢作文吗?为什么喜欢? 生:喜欢.因为作文可以表达我心中所想. 师:一语中的啊,写作文就是表达心中所想,就是情感的宣泄,就是跟自己说话. 生:喜欢.因为我 ...

  • 切切游子意,依依故乡情
  • 文章四<切切游子意,依依故乡情> 文/雨袂独舞 于游子而言,人世间,最觉亲切的永远是故乡的那一缕乡音,最是依恋的永远是故乡的那一份乡情,最感温暖的永远是家中摇曳的那一盏灯影,最为难忘的永远是妈妈站在村口遥望的身影. --题记 时光,如流水般潺潺而过,新春的脚步带着一路的风尘姗姗而来.北风 ...

  • [故乡]导学案(含答案)
  • 13 故乡 第一课时 预习检测 1.给下列字注音. 蜷(quán)缩 折(shé)本 阴晦(huì) 猹(chá ) .... 五行(xíng ) 装弶( jiàng ) 獾猪 (huān ) 竹匾( biǎn ) .... 胯下(kuà ) 髀 ( bì ) 脚踝(huái) 瓦楞(léng) . ...

  • 读故乡体会
  • 读书笔记 我一直不敢写,生怕自己写出的感受会玷污了这样伟大的人. 这是鲁迅先生的故乡,一丝模糊的影子,幻成了无限对故乡的思念. 一个奔波在外的游 子,在相隔了二十余年时回到了故乡,心中可能只会涌动一片凄凉.鲁迅先生要搬家了,他 在这时回到了即将离他远去的故乡,心中并不好受,他自然会想起旧事. 深蓝天 ...

  • 谁的故乡不沉沦
  • 一 曾看到过一幅照片,一个农民在被拆迁房子的瓦砾上跌坐,茫然吃着午饭,只是一个馒头和一棵大葱.那模样是我久在风雨暴晒下才有的酱色的父兄,这是一副为"农村上楼"而配发的照片.看到这个片子,看到一片狼藉,像是涌动起莫名的风雨飘絮的黍离之情,只觉得无边的乡村在沉沦,或者说一点点坍塌一点 ...

  • 桃红柳绿是故乡阅读答案
  • 阅读杨泽文的<桃红柳绿是故乡>,完成题目.(20分) ①故乡是什么?面对我生命的降生与出发之地,我常常无言以对.因为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找不到一个富有诗意的答案. ②从生命的终极意义上说,人是经受不住一生漂泊之苦的.所谓四海为家只是一个美丽的谎言,其隐藏的本质是"没有家&quo ...

  • 作文:故乡的秋
  • 云南巍山紫金中学八年级(72班)左雪峰 习习秋风中,逼眼的绿.耀眼的黄在轻纱似的云雾中忽闪忽现,这,不正是故乡的秋吗? 在晴朗的早晨或阴雨天,走进故乡的秋,在山尖.在谷底.在涧旁.在路边.在房前.在屋后„„总有那么一丛或一片青树翠蔓映入眼帘,轻纱似的雾总在山间漂浮,使得树蔓.房屋,若隐若现.飘飘渺渺 ...

  • [斗笠]教学设计
  • <斗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自悟,讨论,交流等方式感悟文章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理解诗歌内容,鼓励学生大胆模仿并创作诗歌. 4.体会母爱的伟大.无私,体会诗人对母亲的思.感激.热爱之情,教育学生要 关心.体贴.孝敬父母. 教学重点: ...

  • 无根的漂泊者
  • 爱尔兰作家托宾十分关注移居他乡者的生活,<纽约客>杂志评价其小说<布鲁克林>时写道:"漂泊他乡,就会在故土与他乡都成为异乡人."付关军的小说<回乡记>,写的也是这样一个漂泊者,但作品写的不是漂泊者的他乡生活,而是他的一次返乡.他的返乡见闻,恰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