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靡花事之西湖梦寻

荼蘼的花语是“末路之美”,虽不能与百花比美,但可一支独秀。

如此高傲,又如此清秀。荼蘼花开,表示感情的终结。

爱到荼靡,意蕴生命中最灿烂、最繁华或最刻骨铭心的爱即将失去,繁盛之后留下的也许是一片颓败,又或许是归于平淡,最后的美丽总是动人心魄。

荼靡的寂寞,是所有花中最持久、最深厚、也是最独特的。

佛家语,荼蘼是花季最后盛开的花。   

开到荼蘼花事了,只剩下开在遗忘前生的彼岸的花。荼蘼花总是开在夏季其它花儿都快凋零的时候开,所以等到荼蘼开尽了,整个花季也都过去了,也就有了现在常说的“开到荼蘼花事了”。

这个故事的灵感来自于沧月的花镜。从14岁开始读她写的故事,江湖,武侠,仇恨,友情,爱情,亲情。让人觉得古代江湖的生活内容惊险刺激,无所不欢。现今二十有三,性情有所改变,爱读人世悲欢,世事曲折,看世情,看人心,继而窥测到一些人性的丰满与缺失。你侬我侬,忒煞情多的笔触非我所好,男欢女爱终是表面虚浮幻影,深入下去,却能挖掘到斑斓五色的东西。

和花镜相似,主人公是游走世间的仙人,却不像白螺置身事外,冷眼观世。我笔下的白蔓君,心头尚有热情,愿以各种各样的身份融入凡人的生活,去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会让她一点点了解,一点点成长,做人,不比修仙容易。她的道,也因为这些经历而逐渐积累升华。

不神化,不缠绵,不惊悚,不浮华。说一个故事,发一发兴叹。

苏杭,吴越,江南,花草,女子,世情,宿命,戏曲……许多喜欢的元素,都会一一杂糅进来。

年代会从唐代跨越到明末,大致集中在五代十国,南宋,明中后期。

白蔓君是荼靡花的别名。

她是一名三百多岁的女仙,荼靡花是她的真身。

笔下文字,并非烟霞,聊以悦己。

…………………………………………………………………………………………………………………………

七月半的西湖,正是盛夏光景。百花都谢了去,唯见接天莲叶,映日荷花,环湖的绿柳形成天然的屏障,使人窥不见湖面景色。窦耕烟倚在一株柳树下,依稀听得湖面画舫上传出迤逦缠绵的吴语歌调,唱的不过是风花雪月,粉饰太平的故事,却引得附近游船上的过客纷纷拊掌称好,直呼,仙音,妙喉种种。唱曲的女子,眉眼盈盈如月,身段体态风流别致,倒是生就了一副好皮囊。

终是凡尘俗音,这般如花女子,却入了风尘,不自怜爱。窦耕烟不禁哂笑,渐渐走离了湖滨,那吴侬软语的歌声,娇笑声,喘息声也渐渐从耳边消弭。孤山脚下,有她要寻之人。

白蔓君啊白蔓君,花花世界,靡靡之音,这就是你所留恋的地方?人间繁盛景象,终会化为烟云散如尘埃,难以长久,但修行过百年的你为何也会耽沉这须臾幻影?一百多年前的盛唐早已不复存在,那梨园中曾经一舞倾城的杨玉环,江采萍也都变成了冢中枯骨,曾经的曼曼风华也会随着时间褪色而黯淡,化为虚无。而你,为何还如此执着?看不破,参不透?好歹也是跟我修行数百年的仙灵之体,却贪恋上人世的作态游戏.

她是窦耕烟,武周时代跟随百花仙子下凡历劫的司花仙子,功德圆满后重返天庭前于大明宫的花园里觅得极具慧根灵性的荼靡花一株,携带回了三山碧落的百花园内细心培养,酴醾吸取日月精华后脱去草木之形,修炼成女体,名曰,白蔓君。她便让她自由来去百花园内,以师徒之名相待,传她变幻,腾云,五行之术,授她佛法,禅宗,礼仪之学。她希望,她能早早修成正果,与自己一起司百花之职,陪伴自己度过漫长无垠的岁月。

却在那一日,她因在百花琼林宴中贪饮了几杯玉液佳酿,昏睡了十天,醒来后,百花园中不见了一株白色荼靡花。

她几经推算,却不想她回到了大明宫内的梨园,她当初挖它出土的地方,天上一日,人间一年,则天皇帝早已驾崩,掌管大唐疆域的人是李隆基,是他把大唐推向了鼎盛的辉煌。而蔓君以梨园歌舞伶人的身份藏于深宫,直到安史之乱,梨园弟子奔散流离,连大明宫中的花草也不得周全的时候,她才终于离开。辗转红尘百余年。

一边回想旧事,一边走到了孤山脚下。空山寂无人,正好行事。辗转步入山中,循着山中芳草气息走至一株白色酴醾花树之前。司花女仙停住,细细打量着其中一朵开的盛情的酴醾,眼色微微凝重。

不对,这不是她的化身,只是凡间的花木罢了,她身上的气息,是自己熟悉的,是一种幽谧沁心的香气,绝不会这么张扬肆意。耕烟抬起手腕,衣袖拂过花枝,白色的落花落在身上和发丝上,这是她以前经常独自享受的时光,自从蔓君离去,她已经很久没有如此安逸闲散了吧?

耕烟轻轻念了口诀,指间骤然生出烈烈火焰,一下子便烧去了一数繁花,再是枝条,最后连树干也化为飞灰。

蔓君,你倒是藏了个好地方。荼靡花树原先所在的地方竟然是一个坟冢,身着唐代衣冠的女子躺在其中,面色如生,双手交叠放在腹前,指甲上的蔻丹也未褪色。看上去是个十六七岁的丽色女子,却在如花年纪上夭折。

这符咒都已破了,你还要沉睡到何时?窦耕烟轻弹女子的眉心,那女子眉心处居然隐约闪过一朵荼靡花的金色花纹,魂兮归来,身心归一。

许郎,你要带我到哪里去啊?都走了这大半日了,妾身都已乏了。女子的语气娇嗔,却并未透着不愉快。你说要带我看稀奇物什,到底在哪里啊?今日西湖边有雅士集会,我可不想错过这么热闹的事呢……身着水碧色宫装的少女被情郎携带者走入孤山深处。

诺,不远了,阿阮啊,我要带你看一株天上人间,举世无双的荼靡花树,真真是超凡脱俗呢,我许康二十年来阅花无数,也不曾见过这么好看的花,就像是就天上的仙女似的,不食人间烟火般的美啊。男子此番形容,倒是像形容女子了,再加上那不绝于耳的啧啧赞叹。倒叫阿阮心生妒意。就在那水潭边了,你快跟上,现在秋意未上,正是荼靡花最好的观赏时节。

咦,许郎,你莫不是诓我?这哪有什么花啊,我连半片叶子都没见着。女子希望落了空,语气委屈。

真是奇了怪了,昨天还在的,就在这个位置,怎么一晚上就不见了?莫非成了精自己跑了?哎……哎呀,不管了。我还是回去听温姐姐唱曲吧,据说,今日杭州城里的达官贵人都到了呢?许郎,我们赶紧走吧。

待那对少年情侣走远,隐身于池畔的两位女子方才显出身形。

噗,白衣的少女忍不住笑起来。倒霉可怜的许康哟,献殷勤的计划居然被人搅合了。我说,师傅,你也太不近人情了,好端端的干嘛烧毁我的荼靡花啊。破坏人家的好事。

我放你在人世历练。既不是让人做什么牵线红娘,也不是让你躺在这儿装死尸的。蔓君,三百年了,你还是这副样子,荒废修炼,不知进取。窦耕烟发起火来,眼神凌厉若冰箭,到让蔓君无言以对。

对不起,师傅,她侧身跪地,面色不安,低了头,心内惶恐。不孝徒弟,白蔓君,在此领罪了。

随我来,窦耕烟并没有责罚徒弟的意思,她将徒弟搀扶起来,大梦初醒,今夕何夕你可知道?白衣少女沉默不语,我,似乎睡了很久。这孤山静的很,少有人迹,外界的音讯鲜有得知。有时醒来,只听得湖畔歌声断断续续的,仿佛天宝年间圣人梨园里姐妹们的清商乐曲……

窦耕烟摇头叹息,看来你的确不知道,大唐已经不存在了,自安史之乱后苟延残喘的朝廷已经彻底倾覆,我们所在的是吴越国境内钱鏐的封地,自唐灭亡至今,天下四分五裂,现今这吴越之地倒还算富庶安定。走吧,我详细说与你听。啊啊啊,师傅,我我很久没飞了,恐高,控制不好法力。已经升入半空的女仙折身返回,浮于半空,她嘴角带着诡秘笑容,无妨,带着一枝花自由来去的本事我还是有的,说着,便将长袖扬起,将尚未反应过来的蔓君变作一枝荼靡收入衣内。

荼蘼的花语是“末路之美”,虽不能与百花比美,但可一支独秀。

如此高傲,又如此清秀。荼蘼花开,表示感情的终结。

爱到荼靡,意蕴生命中最灿烂、最繁华或最刻骨铭心的爱即将失去,繁盛之后留下的也许是一片颓败,又或许是归于平淡,最后的美丽总是动人心魄。

荼靡的寂寞,是所有花中最持久、最深厚、也是最独特的。

佛家语,荼蘼是花季最后盛开的花。   

开到荼蘼花事了,只剩下开在遗忘前生的彼岸的花。荼蘼花总是开在夏季其它花儿都快凋零的时候开,所以等到荼蘼开尽了,整个花季也都过去了,也就有了现在常说的“开到荼蘼花事了”。

这个故事的灵感来自于沧月的花镜。从14岁开始读她写的故事,江湖,武侠,仇恨,友情,爱情,亲情。让人觉得古代江湖的生活内容惊险刺激,无所不欢。现今二十有三,性情有所改变,爱读人世悲欢,世事曲折,看世情,看人心,继而窥测到一些人性的丰满与缺失。你侬我侬,忒煞情多的笔触非我所好,男欢女爱终是表面虚浮幻影,深入下去,却能挖掘到斑斓五色的东西。

和花镜相似,主人公是游走世间的仙人,却不像白螺置身事外,冷眼观世。我笔下的白蔓君,心头尚有热情,愿以各种各样的身份融入凡人的生活,去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会让她一点点了解,一点点成长,做人,不比修仙容易。她的道,也因为这些经历而逐渐积累升华。

不神化,不缠绵,不惊悚,不浮华。说一个故事,发一发兴叹。

苏杭,吴越,江南,花草,女子,世情,宿命,戏曲……许多喜欢的元素,都会一一杂糅进来。

年代会从唐代跨越到明末,大致集中在五代十国,南宋,明中后期。

白蔓君是荼靡花的别名。

她是一名三百多岁的女仙,荼靡花是她的真身。

笔下文字,并非烟霞,聊以悦己。

…………………………………………………………………………………………………………………………

七月半的西湖,正是盛夏光景。百花都谢了去,唯见接天莲叶,映日荷花,环湖的绿柳形成天然的屏障,使人窥不见湖面景色。窦耕烟倚在一株柳树下,依稀听得湖面画舫上传出迤逦缠绵的吴语歌调,唱的不过是风花雪月,粉饰太平的故事,却引得附近游船上的过客纷纷拊掌称好,直呼,仙音,妙喉种种。唱曲的女子,眉眼盈盈如月,身段体态风流别致,倒是生就了一副好皮囊。

终是凡尘俗音,这般如花女子,却入了风尘,不自怜爱。窦耕烟不禁哂笑,渐渐走离了湖滨,那吴侬软语的歌声,娇笑声,喘息声也渐渐从耳边消弭。孤山脚下,有她要寻之人。

白蔓君啊白蔓君,花花世界,靡靡之音,这就是你所留恋的地方?人间繁盛景象,终会化为烟云散如尘埃,难以长久,但修行过百年的你为何也会耽沉这须臾幻影?一百多年前的盛唐早已不复存在,那梨园中曾经一舞倾城的杨玉环,江采萍也都变成了冢中枯骨,曾经的曼曼风华也会随着时间褪色而黯淡,化为虚无。而你,为何还如此执着?看不破,参不透?好歹也是跟我修行数百年的仙灵之体,却贪恋上人世的作态游戏.

她是窦耕烟,武周时代跟随百花仙子下凡历劫的司花仙子,功德圆满后重返天庭前于大明宫的花园里觅得极具慧根灵性的荼靡花一株,携带回了三山碧落的百花园内细心培养,酴醾吸取日月精华后脱去草木之形,修炼成女体,名曰,白蔓君。她便让她自由来去百花园内,以师徒之名相待,传她变幻,腾云,五行之术,授她佛法,禅宗,礼仪之学。她希望,她能早早修成正果,与自己一起司百花之职,陪伴自己度过漫长无垠的岁月。

却在那一日,她因在百花琼林宴中贪饮了几杯玉液佳酿,昏睡了十天,醒来后,百花园中不见了一株白色荼靡花。

她几经推算,却不想她回到了大明宫内的梨园,她当初挖它出土的地方,天上一日,人间一年,则天皇帝早已驾崩,掌管大唐疆域的人是李隆基,是他把大唐推向了鼎盛的辉煌。而蔓君以梨园歌舞伶人的身份藏于深宫,直到安史之乱,梨园弟子奔散流离,连大明宫中的花草也不得周全的时候,她才终于离开。辗转红尘百余年。

一边回想旧事,一边走到了孤山脚下。空山寂无人,正好行事。辗转步入山中,循着山中芳草气息走至一株白色酴醾花树之前。司花女仙停住,细细打量着其中一朵开的盛情的酴醾,眼色微微凝重。

不对,这不是她的化身,只是凡间的花木罢了,她身上的气息,是自己熟悉的,是一种幽谧沁心的香气,绝不会这么张扬肆意。耕烟抬起手腕,衣袖拂过花枝,白色的落花落在身上和发丝上,这是她以前经常独自享受的时光,自从蔓君离去,她已经很久没有如此安逸闲散了吧?

耕烟轻轻念了口诀,指间骤然生出烈烈火焰,一下子便烧去了一数繁花,再是枝条,最后连树干也化为飞灰。

蔓君,你倒是藏了个好地方。荼靡花树原先所在的地方竟然是一个坟冢,身着唐代衣冠的女子躺在其中,面色如生,双手交叠放在腹前,指甲上的蔻丹也未褪色。看上去是个十六七岁的丽色女子,却在如花年纪上夭折。

这符咒都已破了,你还要沉睡到何时?窦耕烟轻弹女子的眉心,那女子眉心处居然隐约闪过一朵荼靡花的金色花纹,魂兮归来,身心归一。

许郎,你要带我到哪里去啊?都走了这大半日了,妾身都已乏了。女子的语气娇嗔,却并未透着不愉快。你说要带我看稀奇物什,到底在哪里啊?今日西湖边有雅士集会,我可不想错过这么热闹的事呢……身着水碧色宫装的少女被情郎携带者走入孤山深处。

诺,不远了,阿阮啊,我要带你看一株天上人间,举世无双的荼靡花树,真真是超凡脱俗呢,我许康二十年来阅花无数,也不曾见过这么好看的花,就像是就天上的仙女似的,不食人间烟火般的美啊。男子此番形容,倒是像形容女子了,再加上那不绝于耳的啧啧赞叹。倒叫阿阮心生妒意。就在那水潭边了,你快跟上,现在秋意未上,正是荼靡花最好的观赏时节。

咦,许郎,你莫不是诓我?这哪有什么花啊,我连半片叶子都没见着。女子希望落了空,语气委屈。

真是奇了怪了,昨天还在的,就在这个位置,怎么一晚上就不见了?莫非成了精自己跑了?哎……哎呀,不管了。我还是回去听温姐姐唱曲吧,据说,今日杭州城里的达官贵人都到了呢?许郎,我们赶紧走吧。

待那对少年情侣走远,隐身于池畔的两位女子方才显出身形。

噗,白衣的少女忍不住笑起来。倒霉可怜的许康哟,献殷勤的计划居然被人搅合了。我说,师傅,你也太不近人情了,好端端的干嘛烧毁我的荼靡花啊。破坏人家的好事。

我放你在人世历练。既不是让人做什么牵线红娘,也不是让你躺在这儿装死尸的。蔓君,三百年了,你还是这副样子,荒废修炼,不知进取。窦耕烟发起火来,眼神凌厉若冰箭,到让蔓君无言以对。

对不起,师傅,她侧身跪地,面色不安,低了头,心内惶恐。不孝徒弟,白蔓君,在此领罪了。

随我来,窦耕烟并没有责罚徒弟的意思,她将徒弟搀扶起来,大梦初醒,今夕何夕你可知道?白衣少女沉默不语,我,似乎睡了很久。这孤山静的很,少有人迹,外界的音讯鲜有得知。有时醒来,只听得湖畔歌声断断续续的,仿佛天宝年间圣人梨园里姐妹们的清商乐曲……

窦耕烟摇头叹息,看来你的确不知道,大唐已经不存在了,自安史之乱后苟延残喘的朝廷已经彻底倾覆,我们所在的是吴越国境内钱鏐的封地,自唐灭亡至今,天下四分五裂,现今这吴越之地倒还算富庶安定。走吧,我详细说与你听。啊啊啊,师傅,我我很久没飞了,恐高,控制不好法力。已经升入半空的女仙折身返回,浮于半空,她嘴角带着诡秘笑容,无妨,带着一枝花自由来去的本事我还是有的,说着,便将长袖扬起,将尚未反应过来的蔓君变作一枝荼靡收入衣内。


相关内容

  • 西湖,如何让我遇见你,在你最美丽的时候?
  • 秋色烟雨,醉忆江南, G20峰会让世界领略杭州的美, 而秋天则让西湖扮上最美的景, 湖波的微语,落叶的沙沙声, 轻轻地协奏着一支秋的小曲, 苏堤像一条青黄相间的绒带, 默默地伸向水烟迷朦的湖心. 有一种味道,是杭州味道, 用西湖的清水, 混合晒干的金桂, 然后蒸入藕段的清甜: 有一种声音,叫杭州声音 ...

  • 四月天出游 捕捉西子湖畔最后的绚烂
  • 西子湖畔,莺飞草长,苏白两堤,桃柳夹岸.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此时走在堤上,你会被眼前的景色所惊叹,心醉神驰.那些鹅黄中带着些俏皮的嫩绿,远观如烟,近玩似玉.西湖四月,柳丝含烟拂湖水,青山荡漾春风来,是西湖春景最后的时节.想要赏春的你还不赶紧行动? 钱塘春短,最爱湖东行 ...

  • 安徽唐模导游词
  • 唐模村,原为歙县所辖,现属徽州区.是唐朝越国公汪华的太曾祖父叔举创建的.公元923年,汪华的后裔汪迁回故乡,起先居住在山泉寺.年近古稀的汪思立博学多才,精于天文地理.他用八卦相中了山泉寺对面的狮子山,而且那里有太祖叔举种植的大片郁郁葱葱的银杏树,认为在这里居住可以发子发孙.故汪思立率儿孙迁到狮子山居 ...

  • [优秀作文]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
  • 时光是一条河,你总是记得它,它却不记得你.时光也是一缕烟,你以为存在的时候,其实已经消失了.多少朝代更迭,多少风云人物,已随着千年流逝的时光,退出历史舞台.到如今风烟俱净,江湖已改,山河依旧,纸上情怀.烟云日月,粉黛春秋,那斑驳光影中浮现的一个个清艳绝伦的笑芳菲簌簌.匆匆一瞥,轻歌曼舞早散去不见,只 ...

  • 扬州历史文化特色
  • 扬州是一座居于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文化积淀厚重,旅游资源丰富.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教齐全,近年来,扬州市政府注重发挥宗教文化在奢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围绕旅游宣传,场所战事.文化弘扬等方面,女里促进宗教对扬州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扬州旅游业走特色.文化.内涵的发展之路 来源:未知 ...

  •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李溪平 在 2008-10-31 下午10:08 发表于 细品红楼 (本文转自红楼艺苑) 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正处在全书第七层的第九回,荣国公府在"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鼎盛之期,已渐渐地显出强弩之末的态势.在这"无可奈何花落去"的 ...

  • 赞美荷花诗句
  •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剪梅]北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 ...

  • 写一句赞美莲的话
  •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剪梅北宋. 李 ...

  • 弘一法师: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 2016-05-18 19:33 弘一法师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1/17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弘一法师 2/17 律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