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有反思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有反思

(人教版必修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2.通过资料了解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周期。

3.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4.根据相关资料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并从中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5.在运用相关资料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的过程中,初步掌握研究地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6.通过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设计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应使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有比较全面的认识,能够正确看待全球变暖的原因,并以积极的、科学的学习态度去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不断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要着眼于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地理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球气候变化是一个十分微弱、极其漫长的变化过程,学生是很难感受得到的。因此,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教师可采取播放相关的影像资料,或引导学生观看直观的图片,或通过呈现文字材料等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知全球气候在漫长的地球演化过程中确实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1、下列材料中的某些史实可在教学时参考:

科学家恢复的地球历史气候

据地质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已知道过去2亿多年里(二叠纪冰期以后)全球气候与现在大不相同。那时各大陆上根本没有冰,海平面比今天大的高80米,全球气候温和,赤道地区(25-30℃)与两极地区(8-10℃)温差很小。约4万年前,赤道与两极的温差开始加大。由于板块运动,北方的劳亚古陆已分裂,北冰洋形成。此时南半球高纬区海水温度也迅速下降。2500万年前,南极半岛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断开,环极洋流形成,造成南半球高纬度地区至极区的极低温环境,南极大陆戴上永久的冰雪之盔。这些地质变动极大地改变了全球的大洋环流与大气对流状况,从而形成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全球气候模型。

200万年以来,地球上至少已经历过4-5次冰期一间冰期旋回。每次冰期的数万年中,无边无际的永久性冰雪从南、北极推进到温带甚至亚热带,仅留下赤道附近的狭窄生存空间,海水退去,绿野变荒漠,气候寒冷干燥,大量物种灭绝。人类祖先(源于200万—300万年前)的幸存者被迫在饥寒交迫中长途迁徙,寻求新的生存乐土。最后一次冰期从7.3万年前开始,而到最冷的极盛期仅是1.8万年前的事。当时,全球拥有大约8000万—1亿立方千米的冰川,相当于今天全球冰量的2-3倍。全球陆地的1/3被冰雪覆盖,如加拿大平原上的冰盖厚达5.5千米,仅中美洲及以南的地区才逃脱冰雪的侵袭。大量水分被冻结在冰雪中,海平面比今天低160米。当时我国的海岸线比今天要向东800-1000千米,斯里 兰卡与印度相连,萨哈林群岛、日本列岛与亚洲大陆合拢,白令海峡则是连接亚洲与北美洲的近2000千米宽的大陆桥。我国东部和中部年平均温度比现在低10℃以上,多年冻土带向南推进8个纬度。地球生命的格局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北极驯鹿在法国游荡,猛妈跑到了乌克兰。

1.5万年前全球气候回暖。约7000年前,大陆冰盖消退到最低点,海平面比今天还要高出4米,全球进入最佳气候期。那时连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地带也有恒定的河流和先进的农业,亚洲东部、非洲北部、地中海地区、中东地区都出现过相当发达的人类文明。但在全球气候回暖的几千年中,也出现过若干次短期的气候波动。尤其是一些突发性的剧烈气候变化非常引人注目,例如距今 1.1万年的一次突发性天气变冷变干事件(气候跃变)—“新仙女木事件”。这类气候跃变事件是否具有全球同步的时间与规模,还需要做更大量的研究工作。

约300~4000年前,地球又经历了一系列气候变冷的波动,即所谓的“新冰期颤动”。当时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幅度介于2-4℃之间。巴比伦文化、古埃及文化及早期希腊文化的衰亡,及我国春秋战国的动荡战乱,可能与这次新冰期有关。新冰期后,气候迅速恢复,此后又在稳定中逐渐变凉。而这一趋势又被许多次百年左右的扰动所间断。从 7世纪到 11世纪,进入相对暖期,这是距今最近的一个几百年尺度的显著暖期。欧洲比我国晚200年左右,称中世纪暖期。根据丝绸之路的丰富文化遗迹,可推断当时那里至少是草原环境,而非千里荒漠。蒙古大帝成吉思汗选择了一片最丰美的草原作为自己死后的墓地,而今天却草木不生。

公元13—14世纪到 19世纪,再次普遍出现了降温现象。这一趋势在17世纪达到顶峰,被称为小冰期。这是自第四纪全新世高温期以来最引人注目的一次全球性气候恶化事件。据历史记载,福建的荔枝在这期间曾两次被全部冻死,杭州的降雪终日比现在晚 14天,天山的雪线比今天低 200-300米,北京冬季的平均温度比现在低2℃,而北大西洋的表面水温则比今天低5℃以上。这次小冰期使欧洲和北美食物短缺,发生了多次大灾害。曾经繁荣一时的格陵兰岛也再次沦为荒无人烟的冰雪王国。几年前,独身走完万里长城的中华奇人刘南田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发现浮沙下成片的干枯芦苇根,而今天地表最高温度却达88.3℃。 小冰期的最后一个极冷时期在 20世纪初结束后,就开始了近代的气候增暖过程。其间经历20年代增暖、50年代降温、对年代回暖几个阶段。我国50年代的降温更为剧烈,70年代的回暖则不甚明显。且我国南方与北方的表现也有明显的差异。本世纪 60年代中期气候又发生了一次跃变,当时北部非洲、印度、中国和日本等地区同时出现干旱气候。 教师在教学时,可综合考虑本校的学情、教情以及个人的教学特长,将上述材料

阅读材料

教师交代背景知识时,应提到竺可恢忡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这篇世界著名的论文。下列资料供教学中参考: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实际上是竺可帧在

2.指导学生读图。

3.设计下列问题,针对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点评。问题如下:

①在图上指出全球气候近10000年来几次较大的波动,并说出这波动的大致时间段,以及与现在平均气温的差值。

②结合教材内容和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举例说明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4.教师小结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特征。

“近现代的气候变化”这部分教材比较容易理解,可采取

(1).教材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近现代的气候变化?并谈一谈每一个方面大致的变化情况。

(2).在图4-26、图4-27中,指出气温最高的年份,并看一看该年度的气温比现代平均气温高出多少。

(3).根据图4-28的内容,说一说因气候变暖首先可能被淹没的地区。

(4).据图4-26所反映出的气温变化趋势,谈一谈你对目前气候变暖原因的认识。 关于

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多,学术进展也非常迅速。为了使课堂保持一定的开放度,洋溢着鲜活的时代感,教学时绝不要仅仅局限于教材所提供的材料,应适当补充一些既能反映学术发展动态又让学生感兴趣的例子。有关这方面的例子比较多,通过多种途径(如互联网)很容易查找到。

另一种方案是教师预先将有关

这种教学方案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学生在课前所作的准备。因此,教师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收集整理资料(如可以调整一下教学顺序),并在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予以督促和指导。如果时间上确实得不到保障,宜采取第一种方案来组织教学,以避免走过场。 在各组汇报之前,教师应作一番鼓动性的发言,营造好交流的气氛。同时,应教育学生要多向他人学习,善于吸收他人有创新的见解,以及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表达的技巧,以促进个人的成长。教师的发言可参考下列材料:

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时,他的知识构成足以使他发现这个问题,但还不足以使他阐明这个问题的道理。为此,他专门学习了黎曼几何,才使他以后对相对论的立论工作得以完成。 20世纪30年代,居里夫人的女儿伊伦娜在一篇论文中提到

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四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承认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性,同时相信不管全球气候如何变化,它都要回

到稳定位置。人类必须使自己适应环境。

第二种观点:与第一种相反,认为环境中任何变化都是坏事,特别认为太快的变化就可能是灾难了。从本能出发,他们关心控制二氧化碳及其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各种气体的排放,保护热带雨林,或者采取其他防范措施。

第三种观点:强调全球气候变化的不可知性,因此,也就不能够或者不愿意面对其结果,或者认为变化无关紧要。

第四种观点:认为全球气候变化应该有一个限度,一旦超出这些限度将导致环境的恶化。而实际上,人们并不真正知道这些限度在哪里,即便某些细节可能永远无法预测,但人类必须建立这种理性的基础,必须能够在以前从未想到的某种水平上来管理全球资源。

利用下列表格列出发言提纲,有助于学生整理好所收集到的资料,归纳己方的主要观点,理清语言表达的思路,有效提高发言的质量。教师可将表格式样提供给学生,并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作进一步地修改。

在本节的教学中,多采用读图分析、讨论甚至辩论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具有重发散、重分析、重过程等方面的优点,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利的;但教学时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造成学生对教材缺乏整体把握,不利于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因此,在本节教学结束时,应通过列阅读提纲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本节教材作一个总体把握。方法如下:

阅读提纲法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弄清课文的层次结构、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把知识要点浓缩成提纲,再精读与要点相关的内容,理顺知识的关系,形成知识网络。

阅读提纲法的关键是学会做概括提纲。其方法如下:

①以课本黑体字为纲,知识要点为目,形成知识网络;

②以地理概念、特点、规律、成因、结论为知识要点,按层次标注符号和顺序; ③理顺层次、关系(并列、从属、因果„„)

【课后反思】

联合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气候变化峰会2009年9月22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来自90多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了为期一天的会议。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峰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次气候变化峰会是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倡议下召开的,目的是敦促各国领导人为当前的气候变化问题国际谈判提供政治指导,推动国际社会在今年年底举行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新的温室气体减排协议。来自美国、中国、日本、法国、卢旺达、瑞典和哥斯达黎加等国的领导人在开幕式上发表了讲话,就气候变化问题阐述了本国立场。此次联合国气候高峰会议给全球组织气候变暖的努力注入了新的动力。

2、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此次会议有192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其中仅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就超过100人。《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2012年即将到期,本次会议持续到12月18日,主要任

务是确定全球第二承诺期(2012年到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的安排。中国在至关重要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前夕宣布量化减排目标,显示了中国继续加大力度、减少经济发展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坚定决心。中方希望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并切实坚持和兑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有反思

(人教版必修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2.通过资料了解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周期。

3.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4.根据相关资料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并从中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5.在运用相关资料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的过程中,初步掌握研究地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6.通过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设计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应使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有比较全面的认识,能够正确看待全球变暖的原因,并以积极的、科学的学习态度去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不断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要着眼于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地理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球气候变化是一个十分微弱、极其漫长的变化过程,学生是很难感受得到的。因此,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教师可采取播放相关的影像资料,或引导学生观看直观的图片,或通过呈现文字材料等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知全球气候在漫长的地球演化过程中确实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1、下列材料中的某些史实可在教学时参考:

科学家恢复的地球历史气候

据地质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已知道过去2亿多年里(二叠纪冰期以后)全球气候与现在大不相同。那时各大陆上根本没有冰,海平面比今天大的高80米,全球气候温和,赤道地区(25-30℃)与两极地区(8-10℃)温差很小。约4万年前,赤道与两极的温差开始加大。由于板块运动,北方的劳亚古陆已分裂,北冰洋形成。此时南半球高纬区海水温度也迅速下降。2500万年前,南极半岛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断开,环极洋流形成,造成南半球高纬度地区至极区的极低温环境,南极大陆戴上永久的冰雪之盔。这些地质变动极大地改变了全球的大洋环流与大气对流状况,从而形成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全球气候模型。

200万年以来,地球上至少已经历过4-5次冰期一间冰期旋回。每次冰期的数万年中,无边无际的永久性冰雪从南、北极推进到温带甚至亚热带,仅留下赤道附近的狭窄生存空间,海水退去,绿野变荒漠,气候寒冷干燥,大量物种灭绝。人类祖先(源于200万—300万年前)的幸存者被迫在饥寒交迫中长途迁徙,寻求新的生存乐土。最后一次冰期从7.3万年前开始,而到最冷的极盛期仅是1.8万年前的事。当时,全球拥有大约8000万—1亿立方千米的冰川,相当于今天全球冰量的2-3倍。全球陆地的1/3被冰雪覆盖,如加拿大平原上的冰盖厚达5.5千米,仅中美洲及以南的地区才逃脱冰雪的侵袭。大量水分被冻结在冰雪中,海平面比今天低160米。当时我国的海岸线比今天要向东800-1000千米,斯里 兰卡与印度相连,萨哈林群岛、日本列岛与亚洲大陆合拢,白令海峡则是连接亚洲与北美洲的近2000千米宽的大陆桥。我国东部和中部年平均温度比现在低10℃以上,多年冻土带向南推进8个纬度。地球生命的格局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北极驯鹿在法国游荡,猛妈跑到了乌克兰。

1.5万年前全球气候回暖。约7000年前,大陆冰盖消退到最低点,海平面比今天还要高出4米,全球进入最佳气候期。那时连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地带也有恒定的河流和先进的农业,亚洲东部、非洲北部、地中海地区、中东地区都出现过相当发达的人类文明。但在全球气候回暖的几千年中,也出现过若干次短期的气候波动。尤其是一些突发性的剧烈气候变化非常引人注目,例如距今 1.1万年的一次突发性天气变冷变干事件(气候跃变)—“新仙女木事件”。这类气候跃变事件是否具有全球同步的时间与规模,还需要做更大量的研究工作。

约300~4000年前,地球又经历了一系列气候变冷的波动,即所谓的“新冰期颤动”。当时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幅度介于2-4℃之间。巴比伦文化、古埃及文化及早期希腊文化的衰亡,及我国春秋战国的动荡战乱,可能与这次新冰期有关。新冰期后,气候迅速恢复,此后又在稳定中逐渐变凉。而这一趋势又被许多次百年左右的扰动所间断。从 7世纪到 11世纪,进入相对暖期,这是距今最近的一个几百年尺度的显著暖期。欧洲比我国晚200年左右,称中世纪暖期。根据丝绸之路的丰富文化遗迹,可推断当时那里至少是草原环境,而非千里荒漠。蒙古大帝成吉思汗选择了一片最丰美的草原作为自己死后的墓地,而今天却草木不生。

公元13—14世纪到 19世纪,再次普遍出现了降温现象。这一趋势在17世纪达到顶峰,被称为小冰期。这是自第四纪全新世高温期以来最引人注目的一次全球性气候恶化事件。据历史记载,福建的荔枝在这期间曾两次被全部冻死,杭州的降雪终日比现在晚 14天,天山的雪线比今天低 200-300米,北京冬季的平均温度比现在低2℃,而北大西洋的表面水温则比今天低5℃以上。这次小冰期使欧洲和北美食物短缺,发生了多次大灾害。曾经繁荣一时的格陵兰岛也再次沦为荒无人烟的冰雪王国。几年前,独身走完万里长城的中华奇人刘南田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发现浮沙下成片的干枯芦苇根,而今天地表最高温度却达88.3℃。 小冰期的最后一个极冷时期在 20世纪初结束后,就开始了近代的气候增暖过程。其间经历20年代增暖、50年代降温、对年代回暖几个阶段。我国50年代的降温更为剧烈,70年代的回暖则不甚明显。且我国南方与北方的表现也有明显的差异。本世纪 60年代中期气候又发生了一次跃变,当时北部非洲、印度、中国和日本等地区同时出现干旱气候。 教师在教学时,可综合考虑本校的学情、教情以及个人的教学特长,将上述材料

阅读材料

教师交代背景知识时,应提到竺可恢忡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这篇世界著名的论文。下列资料供教学中参考: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实际上是竺可帧在

2.指导学生读图。

3.设计下列问题,针对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点评。问题如下:

①在图上指出全球气候近10000年来几次较大的波动,并说出这波动的大致时间段,以及与现在平均气温的差值。

②结合教材内容和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举例说明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4.教师小结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特征。

“近现代的气候变化”这部分教材比较容易理解,可采取

(1).教材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近现代的气候变化?并谈一谈每一个方面大致的变化情况。

(2).在图4-26、图4-27中,指出气温最高的年份,并看一看该年度的气温比现代平均气温高出多少。

(3).根据图4-28的内容,说一说因气候变暖首先可能被淹没的地区。

(4).据图4-26所反映出的气温变化趋势,谈一谈你对目前气候变暖原因的认识。 关于

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多,学术进展也非常迅速。为了使课堂保持一定的开放度,洋溢着鲜活的时代感,教学时绝不要仅仅局限于教材所提供的材料,应适当补充一些既能反映学术发展动态又让学生感兴趣的例子。有关这方面的例子比较多,通过多种途径(如互联网)很容易查找到。

另一种方案是教师预先将有关

这种教学方案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学生在课前所作的准备。因此,教师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收集整理资料(如可以调整一下教学顺序),并在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予以督促和指导。如果时间上确实得不到保障,宜采取第一种方案来组织教学,以避免走过场。 在各组汇报之前,教师应作一番鼓动性的发言,营造好交流的气氛。同时,应教育学生要多向他人学习,善于吸收他人有创新的见解,以及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表达的技巧,以促进个人的成长。教师的发言可参考下列材料:

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时,他的知识构成足以使他发现这个问题,但还不足以使他阐明这个问题的道理。为此,他专门学习了黎曼几何,才使他以后对相对论的立论工作得以完成。 20世纪30年代,居里夫人的女儿伊伦娜在一篇论文中提到

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四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承认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性,同时相信不管全球气候如何变化,它都要回

到稳定位置。人类必须使自己适应环境。

第二种观点:与第一种相反,认为环境中任何变化都是坏事,特别认为太快的变化就可能是灾难了。从本能出发,他们关心控制二氧化碳及其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各种气体的排放,保护热带雨林,或者采取其他防范措施。

第三种观点:强调全球气候变化的不可知性,因此,也就不能够或者不愿意面对其结果,或者认为变化无关紧要。

第四种观点:认为全球气候变化应该有一个限度,一旦超出这些限度将导致环境的恶化。而实际上,人们并不真正知道这些限度在哪里,即便某些细节可能永远无法预测,但人类必须建立这种理性的基础,必须能够在以前从未想到的某种水平上来管理全球资源。

利用下列表格列出发言提纲,有助于学生整理好所收集到的资料,归纳己方的主要观点,理清语言表达的思路,有效提高发言的质量。教师可将表格式样提供给学生,并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作进一步地修改。

在本节的教学中,多采用读图分析、讨论甚至辩论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具有重发散、重分析、重过程等方面的优点,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利的;但教学时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造成学生对教材缺乏整体把握,不利于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因此,在本节教学结束时,应通过列阅读提纲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本节教材作一个总体把握。方法如下:

阅读提纲法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弄清课文的层次结构、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把知识要点浓缩成提纲,再精读与要点相关的内容,理顺知识的关系,形成知识网络。

阅读提纲法的关键是学会做概括提纲。其方法如下:

①以课本黑体字为纲,知识要点为目,形成知识网络;

②以地理概念、特点、规律、成因、结论为知识要点,按层次标注符号和顺序; ③理顺层次、关系(并列、从属、因果„„)

【课后反思】

联合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气候变化峰会2009年9月22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来自90多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了为期一天的会议。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峰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次气候变化峰会是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倡议下召开的,目的是敦促各国领导人为当前的气候变化问题国际谈判提供政治指导,推动国际社会在今年年底举行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新的温室气体减排协议。来自美国、中国、日本、法国、卢旺达、瑞典和哥斯达黎加等国的领导人在开幕式上发表了讲话,就气候变化问题阐述了本国立场。此次联合国气候高峰会议给全球组织气候变暖的努力注入了新的动力。

2、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此次会议有192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其中仅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就超过100人。《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2012年即将到期,本次会议持续到12月18日,主要任

务是确定全球第二承诺期(2012年到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的安排。中国在至关重要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前夕宣布量化减排目标,显示了中国继续加大力度、减少经济发展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坚定决心。中方希望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并切实坚持和兑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相关内容

  • 高中地理有效课堂
  • 例谈高中地理有效课堂的创设 --以<全球气候变化>为例 新课程强调"创设有效课堂",所谓有效课堂,即最大程度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与作用,有效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我在<全球气候变化>的教学过程中,对地理有效课堂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究.我认为,要 ...

  • 气候变化经济学的文献综述_王军
  • 气候变化经济学的文献综述 王军* 内容提要 气候变化的经济学研究最近几年进展很快,本文旨在反映这一领域理论研究的现状与最新的进展.全文共分五个部分:首先对气候问题的经济学涵义进行了简要说明,并引出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其次,我们以斯特恩报告为例,对气候问题的严峻性及理论争论的焦点进行了解释, ...

  •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教案
  •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教案]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并培养和提高学生绘制原理形成示意图的地理技能. 2.运用海陆热力差异原理进行解释,加强学生对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和 ...

  • 荒漠化教学设计
  •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一.教学设计的理念: 学习对社会发展有用的地理.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使所学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社会发展有用.让学生自主观察.独立思索.自己动手解决,培养学生完整表述.总结 ...

  • 环保画活动方案
  • "低碳生活我能行"环保绘画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地球是人类生存的环境,是人类的家园,建设我们的家园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现阶段,我们家园越来越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而气候变化的"罪魁祸首" 已被证实是大量"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

  • 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的"世界主义时刻"
  • 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的"世界主义时刻" 添加时间:2010-03-16 10:06    浏览次数: 592 次 风险社会的"世界主义时刻" --在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演讲 [德] 乌尔里希·贝克* 王小钢.沈映涵 译 孙国东校** 原载<中 ...

  • 纪录片:环球同此凉热
  • 跨国媒体行动暨大型纪录片 <环球同此凉热> 1 / 30 目 录 一.立意阐述 ........................................................................ 3 二.分集梗概 ...................... ...

  • 差异性教学设计
  •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 广东省中山市第二中学 许业明 一.内容分析 1.设计思路 这段内容要讲清楚的两个核心概念是"差异的空间尺度"和"差异的变化规律".教材内容也围绕这两个概念展开. 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无论在自然地理过程上,还是在自然 ...

  • "气候大会",关乎生存的世界聚焦
  • 哥本哈根人的低碳生活 丹麦,一个风光如画的国度;哥本哈根,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名城. 2008年,哥本哈根被英国生活杂志Monocle选为世界20个最佳城市,以生活质量高和重视环保等因素位列榜首.哥本哈根计划到2025年成为世界上第一座碳中性城市,使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到零. 在哥本哈根,&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