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的练习密度

一、课的组织结构要严密

充分利用一堂课40分钟,必须周密考虑整节课中的各个环节来合理安排时间,使小学生有较多的时候进行练习。因此,教师除对教材做到深刻的理解之外,必须全面考虑场地与器材的布置,分组的安排,队伍的调动,各个部分内容的选择都要根据基本部分的内容、任务和小学生的实际,使之前后很好的衔接。做到从课的开始到结束部分有次序地顺利进行。例如:队列、队形变换,就要适合场地、器材与分组安排练习,以合理调动队伍。在准备部分,除根据一般原则外,还要考虑基本部分(如新授排球双手正面垫球技术)教学的需要,可以选择引导性练习作为它的内容的一个方面,如集体徒手原地模仿练习垫球等动作。使准备部分的内容紧密地衔接了基本部分的内容,既节省了时间,减少了队形变动,又提高了密度。

二、突出精讲多练

精讲要正确,突出重点,层次清楚,语言精练,才能保证有足够时间给小学生多练。因此,教师必须熟悉大纲吃透教材,还必须充分了解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讲解要注意语言形象直观主动。如对低年级教材,“技巧前滚翻”可比喻象小皮球能滚动,从而提示小学生因身象球形,又如高年级教材“双手正面垫排球”突出重点,言语要精练,提出“一插、二夹、三提”术语。

三、充分运用启发式

启发式教学能激发小学生学习、锻炼的积极性,是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途径之一,启发用得好,能使小学生在最短时间明确动作要领,有语言启发,用语言讲解比喻,使小学生了解动作要领;有示范性启发,可用各种教具、挂图、模型、录相等,以及教师本身动作的重点示范。例如教“投掷垒球”其要点;“蹬、转、挥臂,最后用力,教师可以慢动作重点示范。例如:教弯道跑技术,可以比喻乘坐公共汽车转弯对人体姿势的不同而形成不同情况、以使小学生了解跑弯道的身体向内倾斜,摆臂时右臂大于左臂摆动,从而克服离心力的要领。

总之,体育课上的启发有多种形式,合理运用启发教学,要抓住动作的难点和关键,使学生对教师的示范,指导一点即通,心领神会,从而增加体育中有效的训练时间。

四、多采用连续教法

专教师边示范,学生边练习,教师边揭示小学生边纠正。这种方法既能提高小学生注意力,又能训练反应。特别在准备活动进行徒手操练时(或持器械操),因动作一般比较简易行,更显得实用。教师进行领做,学生跟练。尽可不必进行示范讲解而后再做,(个别复杂动作例外),在新授教材时有很多内容也可采用此法。如学生单手运小篮球,可进行原地模仿徒手练习,采用连续教学法,效果比较好,能节省时间,又增加课堂的练习密度。

五、合理运用循环练习

早在五十年代初,我国体育课中曾采用过“流水作业”式的练习方法。这种“流水作业”类似于循环训练法,但从当时所发表的资料看,两者存在不同之处。

循环练习优点:

1、解决器材不足,人数多的矛盾;加大运动量和练习密度。

2、动作易行,能收到实效。

3、动作多样激发小学生兴趣,调动学习,锻炼的积极性,并能调济小学生生理负担,促使身体全面发展。

4、能为主要教材服务,又能弥补主要教材之不足(对身体全面训练而言)循环练习内容的选择可以改进某一技术为主要任务的练习;又可为发展身体素质任务的练习,也可从以上两个方面相结合为主要任务的练习。从增强体质出发,把各种不同练习按一定的要求组成一套循环练习,这是编排条件。

采用循环练习时要注意几个方面:

1、必须服从教学任务的需要,促使小学生身体全面发展。

2、培养体育小骨干,加强安全措施。

3、场地安排要集中便于教师巡回指导帮助。

4、动作要简单,讲究实效,顺序搭配要合理。

5、能兼顾小学生实际不同对象提出不同要求,要十分注意练习的负荷量。

一、课的组织结构要严密

充分利用一堂课40分钟,必须周密考虑整节课中的各个环节来合理安排时间,使小学生有较多的时候进行练习。因此,教师除对教材做到深刻的理解之外,必须全面考虑场地与器材的布置,分组的安排,队伍的调动,各个部分内容的选择都要根据基本部分的内容、任务和小学生的实际,使之前后很好的衔接。做到从课的开始到结束部分有次序地顺利进行。例如:队列、队形变换,就要适合场地、器材与分组安排练习,以合理调动队伍。在准备部分,除根据一般原则外,还要考虑基本部分(如新授排球双手正面垫球技术)教学的需要,可以选择引导性练习作为它的内容的一个方面,如集体徒手原地模仿练习垫球等动作。使准备部分的内容紧密地衔接了基本部分的内容,既节省了时间,减少了队形变动,又提高了密度。

二、突出精讲多练

精讲要正确,突出重点,层次清楚,语言精练,才能保证有足够时间给小学生多练。因此,教师必须熟悉大纲吃透教材,还必须充分了解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讲解要注意语言形象直观主动。如对低年级教材,“技巧前滚翻”可比喻象小皮球能滚动,从而提示小学生因身象球形,又如高年级教材“双手正面垫排球”突出重点,言语要精练,提出“一插、二夹、三提”术语。

三、充分运用启发式

启发式教学能激发小学生学习、锻炼的积极性,是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途径之一,启发用得好,能使小学生在最短时间明确动作要领,有语言启发,用语言讲解比喻,使小学生了解动作要领;有示范性启发,可用各种教具、挂图、模型、录相等,以及教师本身动作的重点示范。例如教“投掷垒球”其要点;“蹬、转、挥臂,最后用力,教师可以慢动作重点示范。例如:教弯道跑技术,可以比喻乘坐公共汽车转弯对人体姿势的不同而形成不同情况、以使小学生了解跑弯道的身体向内倾斜,摆臂时右臂大于左臂摆动,从而克服离心力的要领。

总之,体育课上的启发有多种形式,合理运用启发教学,要抓住动作的难点和关键,使学生对教师的示范,指导一点即通,心领神会,从而增加体育中有效的训练时间。

四、多采用连续教法

专教师边示范,学生边练习,教师边揭示小学生边纠正。这种方法既能提高小学生注意力,又能训练反应。特别在准备活动进行徒手操练时(或持器械操),因动作一般比较简易行,更显得实用。教师进行领做,学生跟练。尽可不必进行示范讲解而后再做,(个别复杂动作例外),在新授教材时有很多内容也可采用此法。如学生单手运小篮球,可进行原地模仿徒手练习,采用连续教学法,效果比较好,能节省时间,又增加课堂的练习密度。

五、合理运用循环练习

早在五十年代初,我国体育课中曾采用过“流水作业”式的练习方法。这种“流水作业”类似于循环训练法,但从当时所发表的资料看,两者存在不同之处。

循环练习优点:

1、解决器材不足,人数多的矛盾;加大运动量和练习密度。

2、动作易行,能收到实效。

3、动作多样激发小学生兴趣,调动学习,锻炼的积极性,并能调济小学生生理负担,促使身体全面发展。

4、能为主要教材服务,又能弥补主要教材之不足(对身体全面训练而言)循环练习内容的选择可以改进某一技术为主要任务的练习;又可为发展身体素质任务的练习,也可从以上两个方面相结合为主要任务的练习。从增强体质出发,把各种不同练习按一定的要求组成一套循环练习,这是编排条件。

采用循环练习时要注意几个方面:

1、必须服从教学任务的需要,促使小学生身体全面发展。

2、培养体育小骨干,加强安全措施。

3、场地安排要集中便于教师巡回指导帮助。

4、动作要简单,讲究实效,顺序搭配要合理。

5、能兼顾小学生实际不同对象提出不同要求,要十分注意练习的负荷量。


相关内容

  • 体育论文题目
  • 体育论文题目 · 论个性发展与体育教学的关系 · 建好学生体育档案 · 初入学儿童的心理与体育教学 · 动作示范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 改革体育教学 提高育人质量 · "教"与"玩"结合是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方法 · 不同强度锻炼的心理效应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

  • "国培计划"华东师范大学小学体育学科培训日志
  • 10月20日晚,在体育与健康学院二楼报告厅,我们的班主任汪晓赞教授召开了第一次班会课,详细介绍了本次培训活动前期组织情况,并对培训课程安排进行了说明.虽然并不是正式的开幕式,但也让人感觉到培训的大幕徐徐拉开.培训的日程安排很满,既有全国知名专家的讲座,也有一线教师的授课观摩:既有国内学校体育发展现状 ...

  • 体育课练习密度合理安排的研究
  • 期1172015年 月总第 7 体育教育 理论与方法探索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5.13.063 体育课练习密度合理安排的研究 曾王飞 (浙江省衢州市实验学校,浙江 衢州 324000)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 ...

  • 学校体育学试题集
  • A:礼乐 B书数 C: 发展概况试题 诗易 D:射御 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 6."武举制"最草产生于中国的 1.体育 2.大众体育 3.竞技体育 () 4."六艺"(西周) 5."六经" A:秦 B:汉 C: 二 填空:(每空0.5) 唐 D:宋 1."体育"一词最早产生 ...

  • 体育教师如何说课
  • 体育教师如何说课 当前在小学体育教学研究中普遍开展的说课活动,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教研活动.它省时高效,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促进体育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有广泛深刻的实际意义. 一.说课的意义: 1.说课是调动教师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有效措施,是迅速提高教师教学理论水平的新途径. 2.说课 ...

  • 云南师范大学[学校体育学]试卷
  • 体育学 <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适合于体育系本科生) 客观题部分(一.二大题为客观题,共30 分,时间为40分钟,将答案涂在答题卡 上.) 一. 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 1.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开始出现于 ( )社会 A.奴隶 B.封建 C.社会主 义 D.资本主义 2 ...

  •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
  • 体育有效课堂教学经验材料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就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那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体育课的教学组织形式涉及到教学活动应怎样组织和进行,教学的 ...

  • 一体备课1上一年级上册体育备课
  • 体育课教案 周次: 1 课次: 1 年 月 日 1.引导课:体育课常规要求, 教材 2.编队 3. 课的 目标 课的 顺序 一 知道体育课的课堂常规并认真做到 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和习惯 1.引导课:体育课常规要求,编队 课的内容 1 .引导课:体 育课常规要求 运动负荷 次数 时间 10 分 教 ...

  • 小学体育课时教学设计的技巧与案例分析
  •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 教学设计的技巧与案例分析----王双 一.好看的标准,做到"四熟"."四活"和"三精" "四熟":熟<标准>.熟教材.熟动作.熟学生. 熟<标准>是因为<标准>是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