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技巧

汉英文学翻译之哲学思考

—— 结合《醒世恒言》中“灌园叟晚逢仙女”的翻译实践

郑州大学外语学院 宋 兰*

摘 要:本文从对翻译的哲学思考,浅谈汉英翻译过程中存在的“内”与“外”、“意”与“味”、“得”与“失”,以及汉英文学翻译者所应具备的素质。

关键词:“内”与“外” “意”与“味” “得”与“失”

纵观翻译研究史,不同学者从语用学、符号学、交际学、社会文化学、系统论、信息论、美学、文艺学等角度对翻译下了定义。

而早在1940年,贺麟先生就从哲学角度对翻译有所论述:翻译乃是译者(interpreter)与原本(text)之间的一种交往活动(communication)。而译文与原本之间的关系,即言与意、文与道之间的关系。……意与言、原本与译文应当是统一的……道可传,意可宣。贺先生的这段论述,主要是针对英汉翻译而言,指出翻译的可能性,以及翻译以达原文之意为主。

本文拟依顺前辈的思路——对翻译的哲学思考,结合我国清朝冯梦龙的作品“三言”之一 ——《醒世恒言》中“灌园叟晚逢仙女”一文的翻译实践,浅谈汉英翻译中存在的“内”与“外”,“意”与“味”,“得”与“失”,以及汉英文学翻译者所应具备的素质。

1.“内”与“外”

翻译最有益的价值和意义,还是在于它对文化的贡献:内化外学。对中国来说,翻译可以华化西学,“是西洋学术中国化,灌输文化上的新血液,使西学成为国家之一部分”(贺麟,1984)。就翻译的价值与贡献,季羡林先生也有其著名的“注水”说:中华文化之长河历经坎坷而没有消逝枯竭的原因,来自于大大小小的注水,而这其中最大的两次——来自印度和西方的注水——依靠的都是翻译(季羡林,1998)。

这些论述,皆是针对英汉翻译而言。翻译不仅仅是介绍他国思想、学术、文化,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本国思想、学术、文化的充实与进步。无论是“内化外学”还是“注水”说,都涉及到“内”与“外”的关系——由外及内,变外为内。

就汉英翻译而言,同样无外乎“内”与“外”的关系:一部汉语作品对我们来说首先是属于“内”的东西——把它移译出去,也就是力图将其移植入他土,变“内”为“外”;但汉语作品及英语译文又各有其自身的民族语言特点(语言、句法结构等)和文化(词句的特殊蕴意和联想)等内部结构、内部情节和内部背景,所以又是“内”中有“内”、“外”中有“内”;译者在由“内”及“外”的翻译过程中,在考虑译入语文化读者的同时,又要时时兼顾汉语作品本身的内部结构和内部情节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例如,在翻译我国清朝冯梦龙的作品“三言”之一——《醒世恒言》中“灌园叟晚逢仙女”一篇时,文中出现的一些词汇蕴含汉语特有的文化现象。如表示计量单位的:里(li)、贯(guan)、亩(mu);表称* 宋兰,女,郑州大学外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文学翻译;通讯地址:河南郑州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外语系,邮编:450001。

78

谓的:水氏(n’ee Shui)、大尹(Prefect)、衙内(young maser);汉语特有的风俗:叩头(kowtow),焚香(joss stick);汉语特有文化:词(ci-poem)、道(Taoism)等等。

对于这些词汇的处理,有的可以采取拼音加注的方式(li,guan,mu);有的是在已有英语词汇的基础上稍作加工、适当解释(young master,joss stick,ci-poem);有的则已经约定俗成,成为英语词汇中的固定说法(Taoism,kowtow)。而这最后一种情况,则是汉英翻译充实英语词汇,译介汉语文化中最成功的例子。

以上所举仅仅是词汇层面的个例,在句子、语篇层面的由“内”及“外”,以及兼顾“内”中之“内”、“外”中之“内”,将在后文也有论述。可见,汉英文学翻译不仅为英语国家读者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满足其审美需求,同时也担负起在两个民族,两种文化之间架起桥梁、相互沟通、增进了解的使命。

2. “意”与“味”

翻译是一个充满矛盾的领域,它既是模仿,又是创造;既是语言的,又不是语言的……(许崇信,1995)。 翻译是“语言的”,“又不是语言的”,与金岳麟先生(1940年)的翻译有“译意”和“译味”之分有异曲同工之处。“译意”,即把原文字句意念上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译味”,即把原文字句所特有的各种情感上的意味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

“意义”与“意味”,首先在于一个“意”。

2.1“意”:贴切、确当

在翻译时,首先要注重译意,即注重对原作义理的了解、意味的把握。王宗炎先生说:“辨义为翻译之本。”奈达则说:翻译即是翻译意义。(方梦之,1996)

同样是“取笑”一词,在“小娘子休得取笑!……”一句中译为put the joke on me;而在“……莫不是见我哭泣,故意取笑?”中,根据上下文,则译为“cheat”。又如,一个“敢”字,它有“勇敢”之义,更可理解为“胆敢”,正如在“大尹喝道:‘你是何处妖人,敢在此地方上将妖术煽惑百姓?……’”一句中,“敢”就译为“audacious”。汉语一词多义的现象非常普遍,也是汉语语言的特点之一。因此,意义理解上的准确,表达上的贴切、确当,是汉英翻译首要的基本问题。

在句式上,汉语简练,动词使用较多,句子短小、精悍,讲究意合;与此相反,英语严密,句子组织常常靠形合。因此,在汉英翻译过程中经常要化缺为完,补出汉语中省略的部分;适当变动词为名词性结构,使译文合乎英语的句子结构、表达习惯;整饬原句、适当切分、化长为短,使译文语义清晰,合乎逻辑。如:

(1) 秋公倒身下拜道:“若得小娘子施此妙术,老汉无以为报,但每一中花开,便来相请赏玩”。

Mr. Qiu went down on his knees before the girl, saying: “Would you be kind enough to perform your art to bring the flowers back to the branches? I know I wouldn’t be able to repay you for such great kindness. But I’ll invite you here for an appreciation whenever a sort of flower bursts into bloom”.

(2) 拽开看时,门首坐着两个老者,就是左右邻家,一个唤做虞公,一个叫做单老,在那里看渔人晒网。

He opened it and saw two old men sitting outside, watching fisherman drying net in the sun. They were both his neighbors: one was called Mr. Yu, and the other Elder Shan.

2.2“味”:蕴意、联想

关于“味”,金岳麟先生有进一步的论述:“味包括种种不同的趣味与情感,而这些又非习于一种语言文字底结构,又同时习于引用此语言文字底历史环境、风俗习惯的人根本得不到”(金岳麟,1983)。

可见,“味”不但包括情感上的意味,更是传达着文化上的蕴味——字句所寄托的情感、联想,这是 79

与民族文化、历史分不开的。与本民族语言特点(语言、句法结构等)和文化(词句的特殊蕴意和联想)相系紧密的作品,其译味的困难主要不是在语言上——“文学翻译非文字翻译”——而是在文化上。原作(尤其是经典名著)不仅是供人欣赏的艺术杰作,同时也是有声有色、最形象化、最富感染力的文化载体。

例如,我们把“玉人尽日恹恹地”中的“恹恹地”译为“weak and wary”,把“歌声泠泠”中的“泠泠”译为“far and wide”,虽说较为准确地表达了原文字句意念上的意义,而且考虑了音韵、形式上的对应,但古汉语所传达的中国文化山水画般独有的韵味,以及古诗词特有的意境——境界上的意味,恐非英语国家读者所能体味。

从审美情趣上讲,中国人崇尚整齐美,喜用对称句;西方人崇尚错落美,喜用参差句。比如,在“灌园叟”一文中有“种花一年,看花十日”一句,我们将其译为“Ten days’ bloom of a flower costs the gardener a year’s arduous work”。原文对仗工整,但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却将偶句译为散句,合二为一、化整为散。译文对句序与句子结构的调整,一方面考虑了原文强烈的对比效果;另一方面,也为投合英美读者的美学情趣。这种兼顾两种文化之中“味”的尝试,值得我们进一步推敲、研习。

所以,从民族文化载体的层次着眼,译者应苦心地试图保留原作的风貌,原汁原味,而不能只满足于字从句顺的流畅。

3.“得”与“失”

从上文对“译味”的讨论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在翻译这个矛盾统一体之中,“得”与“失”并存。取“意”与传“味”,孰轻孰重?得失并存的情况下,如何把握“得”与“失”?

鲁迅先生关于翻译,有“益智”与“移情”,“易解”与“保存着原作的风姿”之说,这其中涉及一个度——翻译标准的问题。要求译文与原作的完全“对等”或“等值”,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削鼻挖眼”地力图使译文让译入语读者看起来“顺眼”,也有悖翻译的初衷。

翻译使人们从“意一言多”中加深了对两种语言的理解,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形式,这无疑是“得”;而“以言表意未能尽意”之感,又使译者心中永存缺憾,“失”之可叹!然而,更多的情况是得中有失,失中有得。只要是从文化交流的角度看“得多于失”,我们就应把翻译事业在披荆斩棘中继续下去。

从具体操作层面上讲,译者只有在必然的“失”中,尽量把“得”提高到最大限度,保持与原文的最大近似度,使译文读者在译者对“得”与“失”的把握、权衡中,体味原文的意旨神韵和译者的良苦用心。例如:

(3) 那赏莲游人,画船箫管鳞集,至黄昏回棹,灯火万点,间以星影萤光,错落难辨。

该句中“赏莲”、“画船”、“箫管”都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和事物;“灯火万点”、“星影萤光”、“错落难辨”则是汉语惯用的四字结构,精炼、紧凑而工整,一幅游人悠然泛舟湖上、至晚而归的画面跃然纸上。我们把它译为:

In the gaily-painted pleasure-boats, locus appreciators kept playing flutes and pipes. They were so happy that they would not sail back until dusk, when the whole lake was dotted here and there with lights, which were enhanced by stars, and glow of the fireflies.

译文将原句一分为二,并给第二句补上主语“They”和定、状语从句连词“when”和“which”,令语义清晰,合乎逻辑;将“箫管”译为“flutes and pipes”,化具体为空泛,避实就虚,化解了由于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不同而产生的汉英翻译中的一个棘手问题;第二句“so…that…”和“not…until…”句型的使用,一方面合乎英语的表达习惯,更重要的是突出了赏莲游人流连忘返、乐不思归的心情。译文在音美和形美上虽说略逊原文一筹,但基本传达了原文的情致和韵趣,这也正是汉英翻译的主旨所在。

80

4. 苦思、勤练、多积累

关于翻译对译者的要求,张泽乾认为:“翻译之于译者的要求是严格的,他不仅应具有驾驭两种语言的能力、渊博的专业知识、高度的文化修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更应具有哲学深邃的眼光,科学智慧的头脑与艺术火热的心”(张泽乾,1998年)。

这段论述可谓较为全面地概括了译者所应具备的素质:语言功底、艺术修养、实践经验、创作激情等等。一言以蔽之,即贯穿于理解与表达两过程之中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的提升非一日之功。没有实践,就没有了在上述方面得以提升的平台和根基,就没有了身为译者,对翻译过程、文化传译深刻的认识和切身的体会。因此,翻译对于每个译者的要求是:苦思、勤练、多积累。孜孜不倦,苦心孤诣地在翻译之路上不断求索!

参考文献:

1. 方梦之. 译论研究的综合性原则——译学方法论思考. 中国翻译. 1996(4).

2. 贺 麟. 论翻译. 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3. 季羡林. 我看翻译. 许钧编. 翻译思考录.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8.

4. 金岳麟. 知识论. 商务印书馆. 1948/1983.

5. 许崇信. 在异同与得失之间. 中国翻译. 1995(2).

6. 张岂之.《译名论集》序. 译名论集. 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0.

7. 张泽乾. 翻译百思. 许钧编. 翻译思考录.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8.

(责任编辑:刘妮娜、范 群、周 化)

81

汉英文学翻译之哲学思考

—— 结合《醒世恒言》中“灌园叟晚逢仙女”的翻译实践

郑州大学外语学院 宋 兰*

摘 要:本文从对翻译的哲学思考,浅谈汉英翻译过程中存在的“内”与“外”、“意”与“味”、“得”与“失”,以及汉英文学翻译者所应具备的素质。

关键词:“内”与“外” “意”与“味” “得”与“失”

纵观翻译研究史,不同学者从语用学、符号学、交际学、社会文化学、系统论、信息论、美学、文艺学等角度对翻译下了定义。

而早在1940年,贺麟先生就从哲学角度对翻译有所论述:翻译乃是译者(interpreter)与原本(text)之间的一种交往活动(communication)。而译文与原本之间的关系,即言与意、文与道之间的关系。……意与言、原本与译文应当是统一的……道可传,意可宣。贺先生的这段论述,主要是针对英汉翻译而言,指出翻译的可能性,以及翻译以达原文之意为主。

本文拟依顺前辈的思路——对翻译的哲学思考,结合我国清朝冯梦龙的作品“三言”之一 ——《醒世恒言》中“灌园叟晚逢仙女”一文的翻译实践,浅谈汉英翻译中存在的“内”与“外”,“意”与“味”,“得”与“失”,以及汉英文学翻译者所应具备的素质。

1.“内”与“外”

翻译最有益的价值和意义,还是在于它对文化的贡献:内化外学。对中国来说,翻译可以华化西学,“是西洋学术中国化,灌输文化上的新血液,使西学成为国家之一部分”(贺麟,1984)。就翻译的价值与贡献,季羡林先生也有其著名的“注水”说:中华文化之长河历经坎坷而没有消逝枯竭的原因,来自于大大小小的注水,而这其中最大的两次——来自印度和西方的注水——依靠的都是翻译(季羡林,1998)。

这些论述,皆是针对英汉翻译而言。翻译不仅仅是介绍他国思想、学术、文化,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本国思想、学术、文化的充实与进步。无论是“内化外学”还是“注水”说,都涉及到“内”与“外”的关系——由外及内,变外为内。

就汉英翻译而言,同样无外乎“内”与“外”的关系:一部汉语作品对我们来说首先是属于“内”的东西——把它移译出去,也就是力图将其移植入他土,变“内”为“外”;但汉语作品及英语译文又各有其自身的民族语言特点(语言、句法结构等)和文化(词句的特殊蕴意和联想)等内部结构、内部情节和内部背景,所以又是“内”中有“内”、“外”中有“内”;译者在由“内”及“外”的翻译过程中,在考虑译入语文化读者的同时,又要时时兼顾汉语作品本身的内部结构和内部情节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例如,在翻译我国清朝冯梦龙的作品“三言”之一——《醒世恒言》中“灌园叟晚逢仙女”一篇时,文中出现的一些词汇蕴含汉语特有的文化现象。如表示计量单位的:里(li)、贯(guan)、亩(mu);表称* 宋兰,女,郑州大学外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文学翻译;通讯地址:河南郑州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外语系,邮编:450001。

78

谓的:水氏(n’ee Shui)、大尹(Prefect)、衙内(young maser);汉语特有的风俗:叩头(kowtow),焚香(joss stick);汉语特有文化:词(ci-poem)、道(Taoism)等等。

对于这些词汇的处理,有的可以采取拼音加注的方式(li,guan,mu);有的是在已有英语词汇的基础上稍作加工、适当解释(young master,joss stick,ci-poem);有的则已经约定俗成,成为英语词汇中的固定说法(Taoism,kowtow)。而这最后一种情况,则是汉英翻译充实英语词汇,译介汉语文化中最成功的例子。

以上所举仅仅是词汇层面的个例,在句子、语篇层面的由“内”及“外”,以及兼顾“内”中之“内”、“外”中之“内”,将在后文也有论述。可见,汉英文学翻译不仅为英语国家读者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满足其审美需求,同时也担负起在两个民族,两种文化之间架起桥梁、相互沟通、增进了解的使命。

2. “意”与“味”

翻译是一个充满矛盾的领域,它既是模仿,又是创造;既是语言的,又不是语言的……(许崇信,1995)。 翻译是“语言的”,“又不是语言的”,与金岳麟先生(1940年)的翻译有“译意”和“译味”之分有异曲同工之处。“译意”,即把原文字句意念上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译味”,即把原文字句所特有的各种情感上的意味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

“意义”与“意味”,首先在于一个“意”。

2.1“意”:贴切、确当

在翻译时,首先要注重译意,即注重对原作义理的了解、意味的把握。王宗炎先生说:“辨义为翻译之本。”奈达则说:翻译即是翻译意义。(方梦之,1996)

同样是“取笑”一词,在“小娘子休得取笑!……”一句中译为put the joke on me;而在“……莫不是见我哭泣,故意取笑?”中,根据上下文,则译为“cheat”。又如,一个“敢”字,它有“勇敢”之义,更可理解为“胆敢”,正如在“大尹喝道:‘你是何处妖人,敢在此地方上将妖术煽惑百姓?……’”一句中,“敢”就译为“audacious”。汉语一词多义的现象非常普遍,也是汉语语言的特点之一。因此,意义理解上的准确,表达上的贴切、确当,是汉英翻译首要的基本问题。

在句式上,汉语简练,动词使用较多,句子短小、精悍,讲究意合;与此相反,英语严密,句子组织常常靠形合。因此,在汉英翻译过程中经常要化缺为完,补出汉语中省略的部分;适当变动词为名词性结构,使译文合乎英语的句子结构、表达习惯;整饬原句、适当切分、化长为短,使译文语义清晰,合乎逻辑。如:

(1) 秋公倒身下拜道:“若得小娘子施此妙术,老汉无以为报,但每一中花开,便来相请赏玩”。

Mr. Qiu went down on his knees before the girl, saying: “Would you be kind enough to perform your art to bring the flowers back to the branches? I know I wouldn’t be able to repay you for such great kindness. But I’ll invite you here for an appreciation whenever a sort of flower bursts into bloom”.

(2) 拽开看时,门首坐着两个老者,就是左右邻家,一个唤做虞公,一个叫做单老,在那里看渔人晒网。

He opened it and saw two old men sitting outside, watching fisherman drying net in the sun. They were both his neighbors: one was called Mr. Yu, and the other Elder Shan.

2.2“味”:蕴意、联想

关于“味”,金岳麟先生有进一步的论述:“味包括种种不同的趣味与情感,而这些又非习于一种语言文字底结构,又同时习于引用此语言文字底历史环境、风俗习惯的人根本得不到”(金岳麟,1983)。

可见,“味”不但包括情感上的意味,更是传达着文化上的蕴味——字句所寄托的情感、联想,这是 79

与民族文化、历史分不开的。与本民族语言特点(语言、句法结构等)和文化(词句的特殊蕴意和联想)相系紧密的作品,其译味的困难主要不是在语言上——“文学翻译非文字翻译”——而是在文化上。原作(尤其是经典名著)不仅是供人欣赏的艺术杰作,同时也是有声有色、最形象化、最富感染力的文化载体。

例如,我们把“玉人尽日恹恹地”中的“恹恹地”译为“weak and wary”,把“歌声泠泠”中的“泠泠”译为“far and wide”,虽说较为准确地表达了原文字句意念上的意义,而且考虑了音韵、形式上的对应,但古汉语所传达的中国文化山水画般独有的韵味,以及古诗词特有的意境——境界上的意味,恐非英语国家读者所能体味。

从审美情趣上讲,中国人崇尚整齐美,喜用对称句;西方人崇尚错落美,喜用参差句。比如,在“灌园叟”一文中有“种花一年,看花十日”一句,我们将其译为“Ten days’ bloom of a flower costs the gardener a year’s arduous work”。原文对仗工整,但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却将偶句译为散句,合二为一、化整为散。译文对句序与句子结构的调整,一方面考虑了原文强烈的对比效果;另一方面,也为投合英美读者的美学情趣。这种兼顾两种文化之中“味”的尝试,值得我们进一步推敲、研习。

所以,从民族文化载体的层次着眼,译者应苦心地试图保留原作的风貌,原汁原味,而不能只满足于字从句顺的流畅。

3.“得”与“失”

从上文对“译味”的讨论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在翻译这个矛盾统一体之中,“得”与“失”并存。取“意”与传“味”,孰轻孰重?得失并存的情况下,如何把握“得”与“失”?

鲁迅先生关于翻译,有“益智”与“移情”,“易解”与“保存着原作的风姿”之说,这其中涉及一个度——翻译标准的问题。要求译文与原作的完全“对等”或“等值”,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削鼻挖眼”地力图使译文让译入语读者看起来“顺眼”,也有悖翻译的初衷。

翻译使人们从“意一言多”中加深了对两种语言的理解,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形式,这无疑是“得”;而“以言表意未能尽意”之感,又使译者心中永存缺憾,“失”之可叹!然而,更多的情况是得中有失,失中有得。只要是从文化交流的角度看“得多于失”,我们就应把翻译事业在披荆斩棘中继续下去。

从具体操作层面上讲,译者只有在必然的“失”中,尽量把“得”提高到最大限度,保持与原文的最大近似度,使译文读者在译者对“得”与“失”的把握、权衡中,体味原文的意旨神韵和译者的良苦用心。例如:

(3) 那赏莲游人,画船箫管鳞集,至黄昏回棹,灯火万点,间以星影萤光,错落难辨。

该句中“赏莲”、“画船”、“箫管”都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和事物;“灯火万点”、“星影萤光”、“错落难辨”则是汉语惯用的四字结构,精炼、紧凑而工整,一幅游人悠然泛舟湖上、至晚而归的画面跃然纸上。我们把它译为:

In the gaily-painted pleasure-boats, locus appreciators kept playing flutes and pipes. They were so happy that they would not sail back until dusk, when the whole lake was dotted here and there with lights, which were enhanced by stars, and glow of the fireflies.

译文将原句一分为二,并给第二句补上主语“They”和定、状语从句连词“when”和“which”,令语义清晰,合乎逻辑;将“箫管”译为“flutes and pipes”,化具体为空泛,避实就虚,化解了由于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不同而产生的汉英翻译中的一个棘手问题;第二句“so…that…”和“not…until…”句型的使用,一方面合乎英语的表达习惯,更重要的是突出了赏莲游人流连忘返、乐不思归的心情。译文在音美和形美上虽说略逊原文一筹,但基本传达了原文的情致和韵趣,这也正是汉英翻译的主旨所在。

80

4. 苦思、勤练、多积累

关于翻译对译者的要求,张泽乾认为:“翻译之于译者的要求是严格的,他不仅应具有驾驭两种语言的能力、渊博的专业知识、高度的文化修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更应具有哲学深邃的眼光,科学智慧的头脑与艺术火热的心”(张泽乾,1998年)。

这段论述可谓较为全面地概括了译者所应具备的素质:语言功底、艺术修养、实践经验、创作激情等等。一言以蔽之,即贯穿于理解与表达两过程之中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的提升非一日之功。没有实践,就没有了在上述方面得以提升的平台和根基,就没有了身为译者,对翻译过程、文化传译深刻的认识和切身的体会。因此,翻译对于每个译者的要求是:苦思、勤练、多积累。孜孜不倦,苦心孤诣地在翻译之路上不断求索!

参考文献:

1. 方梦之. 译论研究的综合性原则——译学方法论思考. 中国翻译. 1996(4).

2. 贺 麟. 论翻译. 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3. 季羡林. 我看翻译. 许钧编. 翻译思考录.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8.

4. 金岳麟. 知识论. 商务印书馆. 1948/1983.

5. 许崇信. 在异同与得失之间. 中国翻译. 1995(2).

6. 张岂之.《译名论集》序. 译名论集. 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0.

7. 张泽乾. 翻译百思. 许钧编. 翻译思考录.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8.

(责任编辑:刘妮娜、范 群、周 化)

81


相关内容

  • "陌生化"理论与文学翻译
  • 摘要: 本文研究了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之争,及陌生化理论的要义,旨在对翻译研究中与陌生化理论的运用相关的某些误区进行讨论,并以此为基础探讨陌生化技巧在文学翻译中可应用限度. 关键词: 文学翻译 归化还原增色―减色 陌生化技巧 国内翻译界借用西方文论研究翻译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均已取得瞩目的成果 ...

  • 英语专业八级人文知识1000题
  • 大家论坛 club.topsage.com 专八考试必备下载汇总(听力,人文,改错,词汇,阅读,真题)更新中 2011年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必备资料下载(每日更新中) 以下为备战 2011年英语专八考试新增的资料,每日更新中 星火英语.2011专八考试预测试卷共十套下载汇总(含答案听力原文及 MP3字幕 ...

  • 英语专业本科论文选题汇总
  •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向 A 英国文学(英国文学的文化研究.作品分析等): ✧ 国别文学研究和地域文学研究 ✧ 文学流派研究 (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超现实主义,存 在主义,黑色幽默,意识流,女性主义文学等) ✧ 作家研究和文本分析 ✧ 中外比较文学研究 B 美国文学(美国文学的文化 ...

  • 2015年英语类3D电子书(题库)
  • 2015年英语类3D电子书(题库)共428种 英语类考试 大学英语考试 大学英语四级               1.[圣才视频]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真题解析班(网授)[免费下载] 8.[3D题库]2015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免费下载] ...

  • 翻译硕士参考书目
  • 2016英语翻译硕士(MTI)复习方法及参考书目 :英语翻译基础※词语翻译※: 用本子多摘抄记录或打印装订多积累,多分类总结,多背多复习几遍,才能拿高分.<最新汉英特色词汇词典>-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LanguageTips>-Web/微博<经济学人-Th ...

  • 简析科技文本中的文学因素
  • 简析科技文本中的文学因素 --以一篇科普小品文及其译文为例 摘 要:科技翻译与文学翻译作为不同的翻译类型有着各自的特点.一般说来,科技翻译重在科学性,文学翻译重在艺术性.但本文从科普作品入手,以"The Science of Love"及其译文为例,分析了科技文本(特别是科普文本 ...

  • 英语专业学生推荐读物
  • 一年级推荐书目 一.轻松读经典丛书( 简写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The Turn of the Screw 螺丝在拧紧 2.The Vicar of Wakefield 威克菲尔德牧师传 3.Gu lliver's Travels 格列佛游记 4.The Adventure of Tom Sa ...

  • 日语翻译需要哪些技巧
  • 日语翻译需要哪些技巧 详细说明:日语翻译需要哪些基本功做任何一种工作,从事任何一个职业,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或称基本功.基本功一般包括五个方面: (1)态度基本功 这要解决三个问题,即方向问题(明确翻译工作的目的是什么,究竟为谁服务) .动力问题(方向明确.目的清楚还不够,还必须勤奋努力.刻苦 ...

  • 英语专业应该看的书籍
  • The Scarlet Letter Nathaniel Howthorne <红字> 霍桑著 胡允恒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Mark Twain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马克?吐温著 许汝祉译 译林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