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个选择"的答案

关于“四个选择”的答案

(简要答案,仅供参考)

一、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被列强欺凌,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首先奋起抗争的地主阶级的先进知识分子,如林则徐、魏源,他们疾呼“开眼看世界”,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军事技术,抛弃“天朝上国”的包袱,掀起“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潮。

后来,地主阶级的洋务派把林、魏的思想付诸实践,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由于洋务运动没有否定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封建制度,因此,它的命运只能是失败。地主阶级救国救民的道路不可行。

然后,不屈不挠的中国人开始了新一轮的抗争。这次领导救国救民斗争的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如康有为,梁启超等领导维新变法,主张学习日本,在中国实现君主立宪。由于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这种尝试失败了;孙中山主张向美国法国学习,在中国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领导了辛亥革命,达到了初步目标。可是,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反动势力勾结,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封建军阀窃取。

由此,地主阶级之后,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尝试也失败了。中国人陷入深深的困惑当中。后来,陈独秀等激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中国思想文化是阻碍社会进步的罪魁祸首。于是,他领导了新文化运动,打出了“打倒孔家店”的旗帜,把西方的“民主”与“科学”作为挽救中国的最后一根稻草。正在新文化运动轰轰烈烈进行当中,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传到南方的中国,中国人民顿时受到启发,找到了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于是,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后来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在这一指导思想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

由上可知,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这是历史的必然。

二、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

中国曾经历了漫长的封建时代,直到19世纪中叶,西方国家先后两次发动鸦片战争,打败和侵入中国,中国内部又发生了历时14年最终归于失败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才使中国社会开始出现前所未有的新变化。

先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一部分人推动洋务运动,企图在不根本改变封建制度的条件下,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以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结果在中日甲午战争的炮火中破灭。

后来又有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维新变法,冀求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通过推动自上而下的改良,以实行资本主义化的政治和经济纲领,结果只维持一百来天,就遭到保守派的残酷镇压而彻底失败。

然后又是孙中山、黄兴等领导的辛亥革命,通过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冀求实行西方式的资本主义制度,但最终的成果却被袁世凯窃取。 历史表明,无论是旧式农民起义、封建统治阶级自强,还是资产阶级改良

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努力,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都没有在中国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这是因为:一是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状况不允许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从19世纪下半期开始萌芽,但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始终没有发展为独立的力量。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未完全断绝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系,在政治上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和力量,他们所具有的软弱性、动摇性,决定了没有彻底推翻封建统治、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能力,只能依附于国际资本主义来寻求生存和发展。中国没能发展成独立的完全的资本主义社会,这种状况并没有因国民党的执政而改变。国民党取得政权后,既没有兑现它所许诺的“平均地权”,也没实现它所声称的“发展民族工商业”,倒是依附于帝国主义、具有封建性的官僚资本和“四大家族”聚敛了大量财富,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对国民党政权的完全失望,使中国的普通民众和知识界坚定地站在了中国共产党一边。民主党派纷纷明确表态支持中国共产党改造旧中国、开辟新道路的政治、经济主张。甚至连主张第三条道路的知识分子也不反对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得到了工农大众的支持,得到了知识分子的赞同,得到了各民主党派的拥护。

二是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的新特点促使中国人民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正处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中国要完成近代以来两大历史任务,实现自己的发展,必须摆脱帝国主义的束缚,必须同时代进步潮流相适应。毛泽东同志指出:“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它们的目的,就是要占领中国的市场,掠夺中国的资源,使中国保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状况。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决定了中国要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0世纪30年代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政治、信仰恐慌,使得资本主义的吸引力不断下降。而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蒸蒸日上,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在经济危机打击下,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华经济掠夺,日本更是悍然发动侵华战争。民族危机促使人们寻找新的出路。社会主义苏联为中国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制度选择和新的社会样板。中国知识分子大多把苏联的成功归因于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和马克思主义,因此,走俄国人的路,成为许多先进分子的共识。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影响力迅速扩大,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三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决定了中国必然走社会主义道路。完成中国近代以来的两大历史任务,首要的是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从中国社会各个阶级、阶层的特性来看,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的最大力量,但由于他们的经济和文化条件而带有分散性和某些落后性;民族资产阶级有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强烈愿望,但由于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和能力;工人阶级是中国最先进、最革命、最有组织性的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天然领导阶级。因此,中国的民主革命只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理所当然地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而没有其他哪个政治力量能够提出正确的纲领,团结一切进步力量,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问题,解决中国实现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问题。无产阶级作为领导阶级、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者,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后,必然要把这一革命引向社会主义方向。正如毛泽东同志说:在这两个阶段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这就决定了中国必然走

社会主义道路。

三、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共产党?

鸦片战争,打破了长期封闭的中国社会,使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中国没有走上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而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这就决定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因而,要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反动统治的任务,就不能不经过一个长期的艰苦奋斗过程。 从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人民进行了近80年的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其中包括太平天国革命、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维新等,这些斗争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统治,但最终都失败了。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但辛亥革命没有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进行到底,最终以同旧势力妥协而告终。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给人们以重要的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革命取得最终胜利,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必须有新的阶级领导和新的思想指导。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迅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来考察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和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两者走向结合的初步实践,表明建立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已经具备,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她与以往任何政党不同,一开始便旗帜鲜明地表示自己是中国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也是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代表。她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井且把被外国列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在一起,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

毛泽东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由此可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人民选择了共产党的领导,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四、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改革开放?

今年(2008)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我国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

当年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改革开放到底怎么样,要看30年。现在确实到了应该认真总结的时候了。回顾过去,可以使我们认识到哪些经验值得肯定,哪些教训需要汲取,有利于我们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正确方向继续前进。因此,今年我们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是非常必要的,是具有重要历史

意义的。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的必然。当时,形势的发展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对此,胡锦涛同志在今年(2008)《求是》第1期发表的《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一文作了分析,他指出,我们党在20世纪70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重大决策时,存在国内国际两大背景。从国内来看,“文化大革命”十年造成的混乱、危害和损失是很难用语言来形容的。政治上激烈动荡,思想上极端混乱,经济上发展迟缓,社会秩序很不安定,文化上遭受的破坏就更大,传统文化、古书古籍、文化遗迹等被破坏殆尽。广大群众急切希望改变这种状况。从国外来看,20世纪六七十年代,特别是70年代后期,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了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把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夕阳产业转移到了亚洲等发展中国家。60年代初,我国与一些国家如日本的差距还不大,但到了70年代末,日本依靠科技发展迅速地超过了我国。这种国际形势给我们带来了巨大压力,也迫使我们必须变革。

在这种情况下,不改革国家就没有出路,改革开放是人民的迫切要求,是人民的正确选择。邓小平同志的巨大贡献就在于,他作为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清醒地看到了这一历史现实。邓小平同志以惊人的勇气和胆略,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未来和人民的愿望出发,抓住了这一历史契机,带领党和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使我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饮水不忘掘井人,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我们首先应该牢记邓小平同志的伟大贡献。当然,这一理论、这条道路能够一直坚持下来,能够发扬光大,是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是全党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全国人民正确选择的结果。

注1:第四个答案为邢贲思同志的回答,见2008年第9期《求是》。

注2:邢贲思,祖籍浙江嵊州,1930年1月生于杭州。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毕业于中共中央俄文专科学校。历任中共中央俄专、北京俄语学院教师。1953年,学校选送邢贲思去中央马列学院(中央党校前身)深造。1955年,从中央党校毕业回到学校继续执教。1978年出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所长, 1982年任哲学所所长,并担任中国社科院院务委员和院学术委员会委员。1988年7月,邢贲思被任命为中央党校副校长。是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

附:对“三个选择”的简要回答

论述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三大选择”的必然性与进步性。

1. 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

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求先进理论。这时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而五四运动促进了其在中国的传播和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所以这种全新的社会力量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是必然的。

正确性:(1)马克思主义使得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马克思社会科学主义。(2)当时经济文化落后,军阀混战,帝国列强侵略下的中国只有靠马克思主义的指引才能找到真正的解放之路。(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关键,

它联合了工人农民和士兵等,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4)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思想条件,其理论也成为共产党党内的指导理论。历史证明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2. 选择共产党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因辛亥革命失败而迷茫的人民群众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为他们的斗争开拓了通向胜利的新航道。从此,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为之一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

正确性:中国共产党一开始便旗帜鲜明地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点来观察和分析中国的问题,并且深入到工人中做群众工作,它作为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是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根本对立的;它掌握着马克思主义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正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为中国人民对于中国社会问题的解决指出了一条基本线索,指明了走向胜利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破天荒地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的全部活动都是为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是为他们的解放事业服务的,它就敢于相信、发动和依靠群众。中国共产党采取群众路线的革命方法,这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也不可能采取的。它解决了其他党派、团体所解决不了的中国革命的对象和动力问题,采取了其他党派、团体所没有采取过的依靠群众的革命办法。这个情况表明,它能够胜利地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责任。

3. 选择社会主义的必然性: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适合中国国情,不符合中国人民的意志,不为中国人民所欢迎.也是是中国国内封建势力所不允许的。总之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从根本上决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政策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的不断胜利,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放弃了“第三条道路”。资产阶级的共和国让位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进步性: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最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能最大限度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消灭了剥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关于“四个选择”的答案

(简要答案,仅供参考)

一、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被列强欺凌,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首先奋起抗争的地主阶级的先进知识分子,如林则徐、魏源,他们疾呼“开眼看世界”,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军事技术,抛弃“天朝上国”的包袱,掀起“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潮。

后来,地主阶级的洋务派把林、魏的思想付诸实践,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由于洋务运动没有否定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封建制度,因此,它的命运只能是失败。地主阶级救国救民的道路不可行。

然后,不屈不挠的中国人开始了新一轮的抗争。这次领导救国救民斗争的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如康有为,梁启超等领导维新变法,主张学习日本,在中国实现君主立宪。由于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这种尝试失败了;孙中山主张向美国法国学习,在中国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领导了辛亥革命,达到了初步目标。可是,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反动势力勾结,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封建军阀窃取。

由此,地主阶级之后,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尝试也失败了。中国人陷入深深的困惑当中。后来,陈独秀等激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中国思想文化是阻碍社会进步的罪魁祸首。于是,他领导了新文化运动,打出了“打倒孔家店”的旗帜,把西方的“民主”与“科学”作为挽救中国的最后一根稻草。正在新文化运动轰轰烈烈进行当中,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传到南方的中国,中国人民顿时受到启发,找到了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于是,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后来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在这一指导思想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

由上可知,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这是历史的必然。

二、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

中国曾经历了漫长的封建时代,直到19世纪中叶,西方国家先后两次发动鸦片战争,打败和侵入中国,中国内部又发生了历时14年最终归于失败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才使中国社会开始出现前所未有的新变化。

先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一部分人推动洋务运动,企图在不根本改变封建制度的条件下,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以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结果在中日甲午战争的炮火中破灭。

后来又有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维新变法,冀求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通过推动自上而下的改良,以实行资本主义化的政治和经济纲领,结果只维持一百来天,就遭到保守派的残酷镇压而彻底失败。

然后又是孙中山、黄兴等领导的辛亥革命,通过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冀求实行西方式的资本主义制度,但最终的成果却被袁世凯窃取。 历史表明,无论是旧式农民起义、封建统治阶级自强,还是资产阶级改良

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努力,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都没有在中国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这是因为:一是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状况不允许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从19世纪下半期开始萌芽,但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始终没有发展为独立的力量。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未完全断绝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系,在政治上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和力量,他们所具有的软弱性、动摇性,决定了没有彻底推翻封建统治、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能力,只能依附于国际资本主义来寻求生存和发展。中国没能发展成独立的完全的资本主义社会,这种状况并没有因国民党的执政而改变。国民党取得政权后,既没有兑现它所许诺的“平均地权”,也没实现它所声称的“发展民族工商业”,倒是依附于帝国主义、具有封建性的官僚资本和“四大家族”聚敛了大量财富,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对国民党政权的完全失望,使中国的普通民众和知识界坚定地站在了中国共产党一边。民主党派纷纷明确表态支持中国共产党改造旧中国、开辟新道路的政治、经济主张。甚至连主张第三条道路的知识分子也不反对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得到了工农大众的支持,得到了知识分子的赞同,得到了各民主党派的拥护。

二是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的新特点促使中国人民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正处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中国要完成近代以来两大历史任务,实现自己的发展,必须摆脱帝国主义的束缚,必须同时代进步潮流相适应。毛泽东同志指出:“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它们的目的,就是要占领中国的市场,掠夺中国的资源,使中国保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状况。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决定了中国要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0世纪30年代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政治、信仰恐慌,使得资本主义的吸引力不断下降。而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蒸蒸日上,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在经济危机打击下,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华经济掠夺,日本更是悍然发动侵华战争。民族危机促使人们寻找新的出路。社会主义苏联为中国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制度选择和新的社会样板。中国知识分子大多把苏联的成功归因于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和马克思主义,因此,走俄国人的路,成为许多先进分子的共识。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影响力迅速扩大,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三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决定了中国必然走社会主义道路。完成中国近代以来的两大历史任务,首要的是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从中国社会各个阶级、阶层的特性来看,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的最大力量,但由于他们的经济和文化条件而带有分散性和某些落后性;民族资产阶级有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强烈愿望,但由于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和能力;工人阶级是中国最先进、最革命、最有组织性的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天然领导阶级。因此,中国的民主革命只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理所当然地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而没有其他哪个政治力量能够提出正确的纲领,团结一切进步力量,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问题,解决中国实现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问题。无产阶级作为领导阶级、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者,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后,必然要把这一革命引向社会主义方向。正如毛泽东同志说:在这两个阶段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这就决定了中国必然走

社会主义道路。

三、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共产党?

鸦片战争,打破了长期封闭的中国社会,使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中国没有走上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而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这就决定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因而,要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反动统治的任务,就不能不经过一个长期的艰苦奋斗过程。 从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人民进行了近80年的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其中包括太平天国革命、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维新等,这些斗争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统治,但最终都失败了。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但辛亥革命没有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进行到底,最终以同旧势力妥协而告终。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给人们以重要的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革命取得最终胜利,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必须有新的阶级领导和新的思想指导。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迅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来考察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和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两者走向结合的初步实践,表明建立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已经具备,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她与以往任何政党不同,一开始便旗帜鲜明地表示自己是中国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也是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代表。她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井且把被外国列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在一起,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

毛泽东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由此可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人民选择了共产党的领导,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四、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改革开放?

今年(2008)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我国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

当年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改革开放到底怎么样,要看30年。现在确实到了应该认真总结的时候了。回顾过去,可以使我们认识到哪些经验值得肯定,哪些教训需要汲取,有利于我们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正确方向继续前进。因此,今年我们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是非常必要的,是具有重要历史

意义的。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的必然。当时,形势的发展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对此,胡锦涛同志在今年(2008)《求是》第1期发表的《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一文作了分析,他指出,我们党在20世纪70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重大决策时,存在国内国际两大背景。从国内来看,“文化大革命”十年造成的混乱、危害和损失是很难用语言来形容的。政治上激烈动荡,思想上极端混乱,经济上发展迟缓,社会秩序很不安定,文化上遭受的破坏就更大,传统文化、古书古籍、文化遗迹等被破坏殆尽。广大群众急切希望改变这种状况。从国外来看,20世纪六七十年代,特别是70年代后期,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了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把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夕阳产业转移到了亚洲等发展中国家。60年代初,我国与一些国家如日本的差距还不大,但到了70年代末,日本依靠科技发展迅速地超过了我国。这种国际形势给我们带来了巨大压力,也迫使我们必须变革。

在这种情况下,不改革国家就没有出路,改革开放是人民的迫切要求,是人民的正确选择。邓小平同志的巨大贡献就在于,他作为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清醒地看到了这一历史现实。邓小平同志以惊人的勇气和胆略,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未来和人民的愿望出发,抓住了这一历史契机,带领党和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使我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饮水不忘掘井人,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我们首先应该牢记邓小平同志的伟大贡献。当然,这一理论、这条道路能够一直坚持下来,能够发扬光大,是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是全党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全国人民正确选择的结果。

注1:第四个答案为邢贲思同志的回答,见2008年第9期《求是》。

注2:邢贲思,祖籍浙江嵊州,1930年1月生于杭州。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毕业于中共中央俄文专科学校。历任中共中央俄专、北京俄语学院教师。1953年,学校选送邢贲思去中央马列学院(中央党校前身)深造。1955年,从中央党校毕业回到学校继续执教。1978年出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所长, 1982年任哲学所所长,并担任中国社科院院务委员和院学术委员会委员。1988年7月,邢贲思被任命为中央党校副校长。是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

附:对“三个选择”的简要回答

论述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三大选择”的必然性与进步性。

1. 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

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求先进理论。这时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而五四运动促进了其在中国的传播和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所以这种全新的社会力量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是必然的。

正确性:(1)马克思主义使得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马克思社会科学主义。(2)当时经济文化落后,军阀混战,帝国列强侵略下的中国只有靠马克思主义的指引才能找到真正的解放之路。(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关键,

它联合了工人农民和士兵等,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4)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思想条件,其理论也成为共产党党内的指导理论。历史证明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2. 选择共产党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因辛亥革命失败而迷茫的人民群众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为他们的斗争开拓了通向胜利的新航道。从此,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为之一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

正确性:中国共产党一开始便旗帜鲜明地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点来观察和分析中国的问题,并且深入到工人中做群众工作,它作为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是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根本对立的;它掌握着马克思主义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正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为中国人民对于中国社会问题的解决指出了一条基本线索,指明了走向胜利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破天荒地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的全部活动都是为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是为他们的解放事业服务的,它就敢于相信、发动和依靠群众。中国共产党采取群众路线的革命方法,这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也不可能采取的。它解决了其他党派、团体所解决不了的中国革命的对象和动力问题,采取了其他党派、团体所没有采取过的依靠群众的革命办法。这个情况表明,它能够胜利地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责任。

3. 选择社会主义的必然性: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适合中国国情,不符合中国人民的意志,不为中国人民所欢迎.也是是中国国内封建势力所不允许的。总之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从根本上决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政策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的不断胜利,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放弃了“第三条道路”。资产阶级的共和国让位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进步性: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最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能最大限度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消灭了剥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相关内容

  • [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读本] 第一章 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 练习答案
  • <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读本> 第一章 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 练习答案 成绩:98分 回答正确:39题 回答错误:1题 练习时长:22分钟 1.(单选题)<关于的说明>指出,( )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 A.稳 ...

  • 刑事审判专业1
  • 1.在我国审判人员不包括 (书记员) 选择一个答案 a. 审判员 b. 书记员 反馈 c. 助理审判员 d. 审判委员会委员 2 ."三个至上"是胡锦涛总书记对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规律的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丰富和发展.下列对"三个至上&q ...

  • 普法读本题库
  • 1.(单选题)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为( ). A.主体.行为.权利和义务 B.物.行为.智力成果 C.主体合格.内容合法.意思真实 D.主体.客体.内容 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A 2.(单选题)党内法规约束的对象是( ). A.共产党员 B.党组织 C.各级党组织和少数党员 D.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 ...

  • 邮政业务营销员中级试题3
  • 一. 单项选择题 1 . 以下选项不属于方便消费心理具体形式的是( ). (0.5分) 所选答案:B 正确答案:B A. 产品或服务可以减少或减轻消费者的劳动强度,节省体力 B. 产品或服务本身价值主要表现为实用性 C. 产品或服务可以方便消费者购买,减少购买过程的麻烦 D. 产品或服务可以方便消费 ...

  • 信息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及解析
  • 信息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及解析 软考全称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这门新开的信息安全工程师分属该考试"信息系统"专业,位处中级资格.是信息产业部和人事部在最新的"国人厅发[2007]139号[1]"文件中新增的专业.信息安全专业的毕业生,主要 ...

  • 计算机多选
  • 下列选项中,构成CPU 的有_________. A.运算器 B.控制器 C.寄存器组 D.内部总线 [正确答案:]ABCD 下列选项中,属于衡量内存性能的指标有_________. A.存储容量 B.主频 C.存取周期 D.接口类型 [正确答案:]AC 下列关于存储器的叙述中,正确的有______ ...

  • 第六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 答案100分
  • 第六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 100分答案 1.(单选题)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在审判刑事案件的过程中,可以依法认定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 ∙ D. 有管辖权的中级以上人民法院 2.(单选题)下面关于检验检疫机关发现涉嫌恐怖活动物品后的做法正确的是( ). ∙ C. 应当依 ...

  • 下列关于个人计算机的叙述中1
  • 下列关于个人计算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C_____. A.个人计算机的英文缩写是PC B.个人计算机又称为微机 C.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个人计算机 D.个人计算机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计算机 下列关于个人计算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B_______. A.个人计算机将运算器和控制器做在一块大规模集成 ...

  •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2016尔雅答案大全汇编
  • 关于相对绩效激励,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相对绩效激励能够鼓励员工踊跃提出对大家都有正面作用的想法 市场机制的灵魂是 自由交易 经理并不必然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自己的目标.()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钻石价格远比水高,这是因为(). ∙ A.钻石对人类的用处更大 ∙ B.钻石更稀缺 ∙ ...

  • 速卖通考试答案20141014
  • 本考试为开卷考试(总分100分,90分及格) 全部显示只显示错误(1)只显示正确(49) 相关知识点 走进速卖通,快速捞美金 (不定项选择,共1题,每题2分,共2分) 1.速卖通的买家主要有哪些? (正确答案:ABCD) A. 美国 B. 俄罗斯 C. 巴西 D. 西班牙 相关知识点 速卖通买家采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