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学重点

外交学

第一章 外交学概述

1什么是外交:

1)广义:特点:(1)外交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活动(2)外交是一个国家所进行的对外活动(3)外交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所进行的一种交往活动(4)外交是国家对外行使主权的一种官方活动

2)狭义:外交乃是一门有关国家之间谈判的科学或艺术。外交的实质,就是通过谈判来处理国际关系。特点:(1)外交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2)外交的基本手段是谈判(3)作为外交基本手段的谈判是在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的(4)外交应当以和平的方式进行。在狭义的外交定义里,外交被界定为一门有关国家之间谈判的科学或艺术。

3)概念:通常是指主权国家通过其官方代表,在遵守国际惯例的基础上,

为维护自身利益,采用约定俗成的和平方式,与其他主权国家或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所进行的正式的、官方的沟通,以便有效地处理国家关系、参与国际事务。

2外交的1)主体:是指一切外交行为之中的行为者。在外交活动中,外交主体不仅享有一定的权利,而且还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2)客体:在外交学上一般是指外交行为的对象。也就是说,它是外交主体行为的具体指向者3)基础:作为外交基础的国际惯例,亦称外交惯例,是外交人员处理外交事务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守则,是规范外交行为的基本框架4)目的:任何一个主权国家的外交目的,都是力图在外交活动中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或曰维护本国的主权。

3近代外交特点:1)外交制度基本形成2)外交活动日益频繁3)外交范围有所扩大4)外交内幕十分黑暗

4现代外交特点:1)外交角色全球化:(1)社会主义国家登上了外交舞台

(2)广大发展中国家积极展开外交活动(3)美日等一批资本主义国家的后起之秀在外交上的作用加大。2)外交方式多样化。3)外交决策民主化。

1)一方面,就各国外交自身而言,外交决策通常需求履行必要的民主程序

2)就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合作而言,在其大政方针等根本性、原则性的问题上,也有必要实行国际民主。4)外交活动高层化。其直接导致了现代外交

的集权化。今日的外交决策,通常由各国首脑亲自把关。

第二章 外交的制约因素

1政治、意识形态与军事对外交的制约:1)政治:国内和国际2)意识形态:导致外交对立、支配外交目标、涉及外交决策3)军事:实力奠定外交后盾、战略协调外交战略、行动波及外交行动。

2经济、科技与文化对外交的制约:1)经济:是外交的基础、主体和先导。

2)科技:决定外交能力、拓展外交空间、更新外交工具、密切外交联系3)文化:(1)文化交流推进外交。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共同遗产。有其习得性与传递性。文化交流又称文化传播。指各种不同的文化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沟通、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创新。文化交流形式有:A对外出版文学、艺术刊物B利用大众传媒对外宣传本国文化C出口本国的影视、音乐制品D出国举办文化展览E派遣文化团体出国访问。F对外派遣留学生或访问学者G同外国进行文化合作H参与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2)文化传统限制外交:1)各国不同的传统文化使各国外交形成不同的风格(2)使各国外交往往奉行着不同的战略与策略(3)使各国外交的

决策者采取了不同的操作方式(4)各国外交界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与文化准备有所不同。3)文化差异阻碍外交:各国文化差异性本是一种既成事实,但是文化侵略却通常因此而起,所以说它客观上起到了阻碍各国正常进行外交活动的作用。

3国际法与国际组织对外交关系的制约:1)国际法:是外交的规范、保障和依据2)国际组织:扩大外交的外延、规范外交的行为、提供外交的舞台、协调外交的行动

第三章 外交制度

1新中国的外交准则: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首要原则)2)互不侵犯(必然引申)3)互不干涉内政(直接引申)4)平等互利(必然发展和直接体现)5)和平共处(必然结论)

2外交承认:又叫国际承认,简称承认,是外交惯例中的基础。各国没有外交承认就不可能进行正式的外交往来。在国际法上,承认hi指国际社会承认一定事态或法律关系的变更的制度。简言之,就是给予一个特定的团体以特定的资格。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宣示性、确认性的行为。严格来

讲,承认是以国际社会的组织化不完善为存在前提的。

3外交关系的建立:1)资格:是指与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所应具备的特定身份。对象为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2)形式:1)正式的外交关系:是指郑重其事地对外宣告,互派正式使节的方式所建立的外交关系。在国际法上,所谓外交关系即指正式的外交关系。正式的外交关系又分为完全正式的外交关系(是指建交双方互派各自代表本国国家元首的特命全权大使或特命全权公使作为本国使节)与不完全正式的外交关系(亦称半外交关系,是指建交双方互派搁置代表本国外交部长的代办作为本国使节)。具体形式分为:(1)派遣常驻使节(2)派遣兼任外交使节、(4)派遣共同外交使节。外交关系的变化具体情况分为:(1)派遣国召回本国的使节(2)双方之间的外交关系降格,即由大使级或公使级降为代办级外交关系。(3)双方断绝外交关系。2)非正式外交关系:是指那种不属于正式的外交关系,而又在实际上发挥着正式的外交关系作用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4外交特权与豁免:1)概念:简称外交特权,又称外交优遇,指为了使职业外交官以及外交使团作为派遣国的正式代表能够独立、合法、有效地履行职务,从而使其在接受国之内享有特殊的、规范的国际法地位,即给予其一定的特殊权利,并免除其某些接受国本国公民所应尽的义务。从本质上看,豁免亦称特权,故此外交特权包括豁免权在内。2)内容:(1)给予

职业外交官的外交特权与豁免的基本内容:A人身不可侵犯B安全必须被确保C享有行动及旅行自由D享有管辖豁免E可免除个人捐税F可免除关税和免受查验(2)给予外交使馆的外交特权与豁免的基本内容:A使馆馆舍不可侵犯B使馆档案和文件不得侵犯C通信自由D使用国旗和国徽E免税F免除关税和免受查验(3)职业外交官与外交使馆所承担的义务A必须尊重接受国的法律与规章B不得干涉接受国的内政C使馆馆舍不得用于与其职务不相符的用途D使馆官员不得为私人利益从事任何职业或商业活动。

5外交制裁:是指一个主权国家在外交领域内采取主动行动,对另外一个国家予以惩处,以维护本国的尊严,或者公开表示本国政府的愤怒与不满。其基本特征:1)是一种一个国家对另外一个国家的行为2)仅限于外交领域之内3)具体做法必须和平、非暴力、约定俗成。

6外交报复:是指针对其他国家对本国的伤害性行为,在外交领域内所进行的一种回应。具有五个特点:1)存在一定的正当理由2)往往是出于被迫的3)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其对象。范围不会随意扩大化4)讲究“照此办理”5)不应当违背国际法与外交惯例

7外交部的地位:国际法规定,外交部是国家负责外交关系、外交事务的专门性行政机关。在正常情况下,一国的外交部、外交部长及其代表,在

国际法上代表着其所在的国家,并且可以其国家的名义从事法律活动。 8使馆:1)地位:基本地位是在其接受国中正式代表其派遣国。有两个限制(1)使馆只能代表派遣国不能代表其他国家。(2)使馆只有在接受国内作为一个实体存在时,才可以正式代表其派遣国。作为使馆馆长,外交使节在外交场合也拥有重要的地位2)职权:(1)在接受国代表派遣国(2)在国际法许可的范围内在接受国中保护派遣国及其国民的利益(3)与接受国办理交涉(4)以一切合法手段调查接受国的状况及发展情形,并向派遣国政府具报(5)促进派遣国与接受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发展两国间的经济、文化与科学关系(6)执行领事职务

第四章 外交战略与外交策略

1外交战略的内容:通常是由1)外交理念(是指在外交基本问题进行宏观把握基础上所形成的,在某一外交实体中居于主导或支配地位的,对其外交实践发挥着普遍意义上的指导作用的一系列基本观点)2)外交利益(是指一个外交实体在其外交方面所存在的基本需求。是各个外交实体自身外交战略的基础所在。3)外交实力(是指一个外交实体进行外交活动的实际

能力,也是它实现其外交战略所要依靠的主要力量。一国外交实力实际上就是该国综合国力在其外交领域内的具体体现)4)外交目标(外交实体进行外交活动时,预定所要争取达到的,能够促使外交格局、外交事态发生于己有利的变化的一系列外交努力的结果)5)外交政策(是外交实体尤其是主权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外交战略而制定的行动准则)

2外交战略的地位:1)处于最高地位2)处于主导地位(指明方向、重要保障3)处于核心地位

3外交策略的特征:1)计谋性2)相沿性3)机密性4)随机性5)互动性

6)交融性7)功利性

第五章 外交政策与外交决策

1外交政策的体现形式:1)国家各种类型的正式文件之中2)本国与其他国家所签订的正式条约、协议、公报、声明、宣言之中3)本国国家领导人在正式场合所公开发表的讲话、声明之中4)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各种场合所作的公开表态之中。

2外交政策的构成:1基本立场:是指一个国家在认识和处理外交问题时所

处的地位和所持的态度。有宏观和微观之分,宏观包括结盟、不结盟、奉行孤立主义2)主要目标:为国家志明其进行外交努力的方向,或阐明其外交行动的基本意图。有总体与具体之分3)立足之点:是指外交政策制定国在其进行外交活动时所依靠的基本力量4)重要任务:是指外交政策的制定国在贯彻落实其外交政策时所必须完成的既定工作。是主要目标的具体化、定量化和形象化。主要分为:(1)求得自身的生存(2)保障自身的安全(3)寻求自身的发展(4)谋求自身的地位(5)建立自身的霸权 3外交决策的条件:就是进行外交决策的基本依据。具体来说,是指在进行外交决策时所客观存在的、对其产生一定影响的要素。具体分为宏观与微观、内在与外在、主要与次要。基本条件包括:决策人员、智囊班子、公众舆论、党派斗争、国际局势。

4外交决策的模式:1)个人决策模式:亦称家长式决策模式或者专制型决策模式。基本特征是一国重大的外交决策均由本国最高统治者个人不受限制的、独断的提出。(1)外交决策权完全掌握在最高统治者手中(2)最高统治者在进行外交决策时可以独断专行(3)外交决策往往既不讲究民主又不讲究科学2)群体决策模式:是指以群体作为决策主体的一种外交决策模式。优点:与个人决策相比群体通常比个人作出质量更高的决策。因为它有完整的信息和更多的备选方案,易于增加有关人员对决策方案的接受

性。缺点:决策的效果受到群体大小、成员从众现象等因素的影响;时间较长;效率相对较低。3)组织决策模式:,外交政策是基于组织内标准作业程序的一种机械或半机械过程的产物,是一种渐进主义的决策,最高领导做的只是协调和平衡工作。它具有三个特征:决策的主体是政府各职能部门,这些部门试图在推进自己的组织使命、职业角色和标准运作程序方面有所建树;以官僚部门专业知识作为政策取舍的根本依据,强调不同问题依靠不同部门和领域的职业官僚和政策专家的意见;当问题出现时,政府各部门会按照事先规定的标准作业程序采取相应对策,高层领导对政策决定缺乏主体性。缺点:各组织之间出于捍卫自身利益的需要,会进行激烈竞争,对外决策缺少凝聚力,有时也不能按决策者的意愿执行,决策一旦形成,会有很大的惯性和延续性,久而久之,就会陷入“渐进主义”。优点:责任明确、专才专用、便于发展。4)政治过程模式:认为外交政策是决策者谋略相互作用的产物,对外政策既不是最高领导人理性选择的结果,也不是各功能部门的官僚按照标准决策程序决策的总和,而是参与决策的各方讨价还价的产物。此模式有三个基本特征:对外政策的决策权是分散的,存在多元决策者,最高领导人并不完全控制决策的过程和决策的结果,参与决策的人都会考虑四种利益:国家安全利益,国内政策利益,组织利益和个人利益。用于决策者所代表的组织不同,所属的政党和派制不同,

决策者的抱负的不同,决策者对国家安全利益的不同认识,每个决策者在对外政策的决策中都可能具有不同目标和立场;政治决策过程的程序是由一国宪政制度和实际政治安排决定的。缺点:1小集团内部都有趋同的自然趋势,使决策者们丧失了多种方案的选择机会2小集团过于重视自己机构的组织利益,并试图与其他官僚机构保持距离,因而情报研究工作不够全面3小集团内部协调一致和集体精神的需要,导致决策者们刻意追求意见统一,排斥于己不利的情报,忽视对可能出现的意外的预测。5)理性决策模式:是分析对外政策决策的经典模式。该模式认为,对外决策是智慧运用过程中的产物,它具有三个特征:国家是单一的决策行为主体,有单一的意志,自由单一的个体或群众代表;政策是基于合理计算的选择,以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为标准,通过一种成本计算方式,试图以最低成本得到最佳效果:外交决策包括设定目标——拟人方案——方案评估——决策等程序。评价:这一模式过于绝对化、实际化,以国内部有复杂的政治系统。6)多元启发模式:第一阶段是认知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所有可能的方案进行认知分析并加以筛选。在这一阶段,决策者采用的是基于维度的原则和非补偿性原则。第二阶段,是理性选择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决策者基于预期效用规则和词典编纂式原则(即最重要维度上的最优化原则),会通过理性的计算从余下的方案选择效用最大的一个。优点:多

元启发理论将认知理论和理性选择理论纳入一个分析框架,吸取二者的长处,弥补了各自分析的缺陷。

5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1)坚持独立自主:体现在(1)维护中国的主权独立(2)中国人自己处理自己的外交事务(3)反对任何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政(4)中国绝不屈从于任何大国或强权势力的压力(5)中国绝不对其他任何国家的内政外交进行任何方式的干涉。2)开展全方位的外交:(1)它是独立自主的必然要求(2)它是为了争取外交上的主动(3)它是中国进行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其鲜明特点有(1)不结盟(2)不依附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3)不拉帮结派(4)不分亲疏

第六章 外交途径

1外交谈判概念:是指有关主权国家的中央政府就彼此之间存在争议的问题以及其他重要的国际事务进行协商和讨论,以求协调彼此的立场,达成某种妥协,最终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

2外交谈判的特征:1)它是主权国家之间的谈判2)它是主权国家之间的自愿行为3)它是各国之间完全平等的行为4)它是一种各方和平说理的行

为5)它成功地重要保证是严守秘密6)它的基本依据是国际法7)它十分重视礼仪的运用8)它要求参与者有所妥协

3外交谈判的原则:1)实力原则2)兼顾原则3)尊重原则4)自主原则5)有限原则6)客观原则7)预审原则

4外交谈判的受制因素:1)权利因素:(1)硬权利:A强制性权利B诱导性权利:外交诱导、军事诱导、经济诱导(2)软权利A吸引力:受吸引的文化、意识形态或政治价值及内外政策B塑造国际体制和规则的能力C信息情报能力D游说能力E结盟能力.2)时间因素:主要为谈判者的时间压力

3)文化因素:引发谈判者对谈判目的的看法错位,影响谈判者有效沟通,带来决策方式不一,谈判策略差异。4)国内政治因素:根据双层博弈理论,目标谈判有两层次组成:国际层面和国内层面

5外交访问的特征:高层性、双边性、约定性、隆重性、实质性

6外交接触:指各国外交部门、驻外机构所采取的日常外交行动。在外交实践中,外交接触向来都是各国重要的外交途径。1)外交联系:是指平时各国的外交部梦。驻外机构与其他国家,尤其是与建立了外交关系的国家所保持的沟通和联络。分为部门、机构之间的联系和外交人员之间的联系两种主要方式。2)外交交涉:是指由一个国家的外交部门或驻外机构正式出面,代表本国政府去同别的国家的外交部门、驻外机构或者国际组织商

讨、处理、解决有关的问题。采用口头交涉和书面交涉两种不同的具体做法。3)外交调研:是指各国的外交部门、驻外机构及其全体从业人员,在外交活动中所自觉而主动地进行的对外调查研究。其主要目的为:搜集信息、掌握情况、知己知彼和深入实际、观察分析、研究对策。

7国际会议的规则:是指为使国际会议取得成功,而在国际上相沿成习、为国际会议的参与者所必须遵守的成文或不成文的有关基本规章和要求。

1)议会确定规则2)语言使用规则3)投票表决规则4)协商一致规则 8国际调处的概念:是指某一国际作为第三方,而对其他存在国际争端的国家所进行的调节与劝说。国际争端是指国家为争端当事者所发生的争端。 9调停与斡旋:1)调停:由其他国家作为第三方,出于解决国际争端的目的,不仅要促使有关争端的当事国直接进行谈判,而且还有积极为谈判创造条件、提供基础,并且自己直接参加谈判,为使争端各国最终实现妥协而作出努力。2)斡旋:由其他国家作为第三方,出于解决国际争端的目的,而促使有关争端的当事国直接进行谈判。两者目的相同,方式不同。

10条约的特征:1)它是主权国家以及其他国际法主体之间所缔结的协议2)它是以书面形式为主的国际协议3)它受国际法调整,并且必须以国际法为准4)它产生法律效力。

11外交信函的特征:1)官方性2)平等性3)规范性4)简略性5)含蓄性

6)机密性7)礼仪性

第七章 外交礼仪

1外交礼仪的特征:1)庄严性2)职能性3)礼宾性4)渐进性5)限定性 2外交礼仪的基本规则:1)维护形象:(1)仪容:美观清爽(2)举止:优雅得体(3)表情:庄重友善(4)服饰:整洁应景(5)谈吐:机智礼貌2)礼宾有序3)规格对等4)入乡随俗5)不卑不亢

3国旗适用场合:1)国家主要领导人的住所和办公地点2)议会、最高法院、最高检察机关的办公地点3)外交部4)国家象征性建筑物5)出入境的机场、港口、车站以及其他边境口岸、边防海防哨所6)地方各级政府、议事机构、法院、检察机构7)群众团体办公地点8)全日制学校9)举行重大的庆祝、纪念活动,大型文化、体育活动,或者举办大型的展览会、博览会。10)国家主要领导人出访时乘坐的交通工具、下榻的寓所11)驻外使馆及其人员的寓邸,使团团长所使用的交通工具。12)常驻国际组织的本国代表团、代表处的住所、代表团团长或代表处负责人的寓邸及其执行公务所乘用的交通工具13)本国海军的现役军舰14)本国商船15)在

国际交往中,为了表示对国宾的敬意,或是为了对其他国家表示歉意,可以特意升起或降下本国国旗。

4国徽适用场合:1)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办公地点2)议会、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机关的办公地点3)外交部4)各级地方政府、议事机构、法院、检察机关5)出入境的机场、港口、车站以及其他边境口岸、边防海哨所6)驻外使领馆和其他性质的外交代表处7)派驻国际组织的代表机构8)驻外使领馆和其他性质的外交代表处、派驻国际组织的代表机构的负责人的寓邸及其所使用的交通工具。

5国歌适用场合:1)举行正式的升挂本国国旗的仪式2)举行隆重而热烈的庆典、仪式3)举行重要的政治性活动4)召开盛大的体育运动会,或者进行重要的体育比赛5)进行重大的外交活动。6)情况较为特殊的、需要维护国家尊严与荣誉的场合。

第八章 外交人员

1外交人员的个人素质:1)自身条件:国籍、民族、宗教、党派、年龄、性别、健康、相貌2)交际能力:重视交际、善于沟通、待人友善3)业务

技能:擅长口才、掌握好外语、精通文史、熟悉经贸。

2外交人员的职业道德:1)政治规范:忠于祖国、坚持原则、执行政策、保守秘密、服从组织2)业务规范:尽职尽责、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协同对外

3外交人员的任职资格审查:1)政治上可靠2)有本国国籍3)身体条件好4)业务上达标

外交理论

外国的外交理论:1.黎塞留:1)坚持国家至上2)主张“国家利益高于一切”3)认为外交活动可以采取一切方式。2卡利埃尔:1)外交的行为规范2)外交谈判的价值3)外交使节的定位。3帕麦斯顿:1)利益高于原则2)炮舰外交论3)保卫文明论4威尔逊:1)力主国家和世界民主化2)提倡和平外交3)推动建立国际联盟。利用自有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处理外交关系,以图建立有利于美国自身利益的世界秩序。5杜鲁门:)1)实行“遏制”苏联的外交战略2)进行世界性的扩张。深刻影响战后国际关系,促成了东西方阵营对立和冷战的开始。

苏联的外交理论:1作用:1)直接的指导苏联的外交实践2)深刻地影响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理论与外交实践3)一定程度上作用于当代国际关系。2.列宁:1)提倡和平共处2)废除秘密外交3)坚持民族平等4)重视外交策略3勃列日涅夫:1)强化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控制和干涉(社会主义大家庭、有限主权、国家专政、国际分工)2)积极争夺世界的霸权。客观上加剧了当时世界的紧张局势,危害了世界和平。它对于苏联的国力也造成了巨大的损耗,并给苏联的解体留下了隐患。4戈尔巴乔夫:1)主张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2)主张建立全新的文明的国家关系。评价:从根本上来说,是当时苏联国力衰弱、需要进行战略收缩的客观产物。不可否认,它反映了当代外交中的某些客观现实,并具有一些合理的因素。然而,它过分地强调“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根本否认阶级利益、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则是十分有害的。致使苏联不能够有效维护自己国家的根本利益。对西方完全放弃抵抗。

外交学

第一章 外交学概述

1什么是外交:

1)广义:特点:(1)外交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活动(2)外交是一个国家所进行的对外活动(3)外交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所进行的一种交往活动(4)外交是国家对外行使主权的一种官方活动

2)狭义:外交乃是一门有关国家之间谈判的科学或艺术。外交的实质,就是通过谈判来处理国际关系。特点:(1)外交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2)外交的基本手段是谈判(3)作为外交基本手段的谈判是在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的(4)外交应当以和平的方式进行。在狭义的外交定义里,外交被界定为一门有关国家之间谈判的科学或艺术。

3)概念:通常是指主权国家通过其官方代表,在遵守国际惯例的基础上,

为维护自身利益,采用约定俗成的和平方式,与其他主权国家或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所进行的正式的、官方的沟通,以便有效地处理国家关系、参与国际事务。

2外交的1)主体:是指一切外交行为之中的行为者。在外交活动中,外交主体不仅享有一定的权利,而且还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2)客体:在外交学上一般是指外交行为的对象。也就是说,它是外交主体行为的具体指向者3)基础:作为外交基础的国际惯例,亦称外交惯例,是外交人员处理外交事务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守则,是规范外交行为的基本框架4)目的:任何一个主权国家的外交目的,都是力图在外交活动中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或曰维护本国的主权。

3近代外交特点:1)外交制度基本形成2)外交活动日益频繁3)外交范围有所扩大4)外交内幕十分黑暗

4现代外交特点:1)外交角色全球化:(1)社会主义国家登上了外交舞台

(2)广大发展中国家积极展开外交活动(3)美日等一批资本主义国家的后起之秀在外交上的作用加大。2)外交方式多样化。3)外交决策民主化。

1)一方面,就各国外交自身而言,外交决策通常需求履行必要的民主程序

2)就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合作而言,在其大政方针等根本性、原则性的问题上,也有必要实行国际民主。4)外交活动高层化。其直接导致了现代外交

的集权化。今日的外交决策,通常由各国首脑亲自把关。

第二章 外交的制约因素

1政治、意识形态与军事对外交的制约:1)政治:国内和国际2)意识形态:导致外交对立、支配外交目标、涉及外交决策3)军事:实力奠定外交后盾、战略协调外交战略、行动波及外交行动。

2经济、科技与文化对外交的制约:1)经济:是外交的基础、主体和先导。

2)科技:决定外交能力、拓展外交空间、更新外交工具、密切外交联系3)文化:(1)文化交流推进外交。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共同遗产。有其习得性与传递性。文化交流又称文化传播。指各种不同的文化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沟通、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创新。文化交流形式有:A对外出版文学、艺术刊物B利用大众传媒对外宣传本国文化C出口本国的影视、音乐制品D出国举办文化展览E派遣文化团体出国访问。F对外派遣留学生或访问学者G同外国进行文化合作H参与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2)文化传统限制外交:1)各国不同的传统文化使各国外交形成不同的风格(2)使各国外交往往奉行着不同的战略与策略(3)使各国外交的

决策者采取了不同的操作方式(4)各国外交界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与文化准备有所不同。3)文化差异阻碍外交:各国文化差异性本是一种既成事实,但是文化侵略却通常因此而起,所以说它客观上起到了阻碍各国正常进行外交活动的作用。

3国际法与国际组织对外交关系的制约:1)国际法:是外交的规范、保障和依据2)国际组织:扩大外交的外延、规范外交的行为、提供外交的舞台、协调外交的行动

第三章 外交制度

1新中国的外交准则: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首要原则)2)互不侵犯(必然引申)3)互不干涉内政(直接引申)4)平等互利(必然发展和直接体现)5)和平共处(必然结论)

2外交承认:又叫国际承认,简称承认,是外交惯例中的基础。各国没有外交承认就不可能进行正式的外交往来。在国际法上,承认hi指国际社会承认一定事态或法律关系的变更的制度。简言之,就是给予一个特定的团体以特定的资格。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宣示性、确认性的行为。严格来

讲,承认是以国际社会的组织化不完善为存在前提的。

3外交关系的建立:1)资格:是指与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所应具备的特定身份。对象为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2)形式:1)正式的外交关系:是指郑重其事地对外宣告,互派正式使节的方式所建立的外交关系。在国际法上,所谓外交关系即指正式的外交关系。正式的外交关系又分为完全正式的外交关系(是指建交双方互派各自代表本国国家元首的特命全权大使或特命全权公使作为本国使节)与不完全正式的外交关系(亦称半外交关系,是指建交双方互派搁置代表本国外交部长的代办作为本国使节)。具体形式分为:(1)派遣常驻使节(2)派遣兼任外交使节、(4)派遣共同外交使节。外交关系的变化具体情况分为:(1)派遣国召回本国的使节(2)双方之间的外交关系降格,即由大使级或公使级降为代办级外交关系。(3)双方断绝外交关系。2)非正式外交关系:是指那种不属于正式的外交关系,而又在实际上发挥着正式的外交关系作用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4外交特权与豁免:1)概念:简称外交特权,又称外交优遇,指为了使职业外交官以及外交使团作为派遣国的正式代表能够独立、合法、有效地履行职务,从而使其在接受国之内享有特殊的、规范的国际法地位,即给予其一定的特殊权利,并免除其某些接受国本国公民所应尽的义务。从本质上看,豁免亦称特权,故此外交特权包括豁免权在内。2)内容:(1)给予

职业外交官的外交特权与豁免的基本内容:A人身不可侵犯B安全必须被确保C享有行动及旅行自由D享有管辖豁免E可免除个人捐税F可免除关税和免受查验(2)给予外交使馆的外交特权与豁免的基本内容:A使馆馆舍不可侵犯B使馆档案和文件不得侵犯C通信自由D使用国旗和国徽E免税F免除关税和免受查验(3)职业外交官与外交使馆所承担的义务A必须尊重接受国的法律与规章B不得干涉接受国的内政C使馆馆舍不得用于与其职务不相符的用途D使馆官员不得为私人利益从事任何职业或商业活动。

5外交制裁:是指一个主权国家在外交领域内采取主动行动,对另外一个国家予以惩处,以维护本国的尊严,或者公开表示本国政府的愤怒与不满。其基本特征:1)是一种一个国家对另外一个国家的行为2)仅限于外交领域之内3)具体做法必须和平、非暴力、约定俗成。

6外交报复:是指针对其他国家对本国的伤害性行为,在外交领域内所进行的一种回应。具有五个特点:1)存在一定的正当理由2)往往是出于被迫的3)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其对象。范围不会随意扩大化4)讲究“照此办理”5)不应当违背国际法与外交惯例

7外交部的地位:国际法规定,外交部是国家负责外交关系、外交事务的专门性行政机关。在正常情况下,一国的外交部、外交部长及其代表,在

国际法上代表着其所在的国家,并且可以其国家的名义从事法律活动。 8使馆:1)地位:基本地位是在其接受国中正式代表其派遣国。有两个限制(1)使馆只能代表派遣国不能代表其他国家。(2)使馆只有在接受国内作为一个实体存在时,才可以正式代表其派遣国。作为使馆馆长,外交使节在外交场合也拥有重要的地位2)职权:(1)在接受国代表派遣国(2)在国际法许可的范围内在接受国中保护派遣国及其国民的利益(3)与接受国办理交涉(4)以一切合法手段调查接受国的状况及发展情形,并向派遣国政府具报(5)促进派遣国与接受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发展两国间的经济、文化与科学关系(6)执行领事职务

第四章 外交战略与外交策略

1外交战略的内容:通常是由1)外交理念(是指在外交基本问题进行宏观把握基础上所形成的,在某一外交实体中居于主导或支配地位的,对其外交实践发挥着普遍意义上的指导作用的一系列基本观点)2)外交利益(是指一个外交实体在其外交方面所存在的基本需求。是各个外交实体自身外交战略的基础所在。3)外交实力(是指一个外交实体进行外交活动的实际

能力,也是它实现其外交战略所要依靠的主要力量。一国外交实力实际上就是该国综合国力在其外交领域内的具体体现)4)外交目标(外交实体进行外交活动时,预定所要争取达到的,能够促使外交格局、外交事态发生于己有利的变化的一系列外交努力的结果)5)外交政策(是外交实体尤其是主权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外交战略而制定的行动准则)

2外交战略的地位:1)处于最高地位2)处于主导地位(指明方向、重要保障3)处于核心地位

3外交策略的特征:1)计谋性2)相沿性3)机密性4)随机性5)互动性

6)交融性7)功利性

第五章 外交政策与外交决策

1外交政策的体现形式:1)国家各种类型的正式文件之中2)本国与其他国家所签订的正式条约、协议、公报、声明、宣言之中3)本国国家领导人在正式场合所公开发表的讲话、声明之中4)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各种场合所作的公开表态之中。

2外交政策的构成:1基本立场:是指一个国家在认识和处理外交问题时所

处的地位和所持的态度。有宏观和微观之分,宏观包括结盟、不结盟、奉行孤立主义2)主要目标:为国家志明其进行外交努力的方向,或阐明其外交行动的基本意图。有总体与具体之分3)立足之点:是指外交政策制定国在其进行外交活动时所依靠的基本力量4)重要任务:是指外交政策的制定国在贯彻落实其外交政策时所必须完成的既定工作。是主要目标的具体化、定量化和形象化。主要分为:(1)求得自身的生存(2)保障自身的安全(3)寻求自身的发展(4)谋求自身的地位(5)建立自身的霸权 3外交决策的条件:就是进行外交决策的基本依据。具体来说,是指在进行外交决策时所客观存在的、对其产生一定影响的要素。具体分为宏观与微观、内在与外在、主要与次要。基本条件包括:决策人员、智囊班子、公众舆论、党派斗争、国际局势。

4外交决策的模式:1)个人决策模式:亦称家长式决策模式或者专制型决策模式。基本特征是一国重大的外交决策均由本国最高统治者个人不受限制的、独断的提出。(1)外交决策权完全掌握在最高统治者手中(2)最高统治者在进行外交决策时可以独断专行(3)外交决策往往既不讲究民主又不讲究科学2)群体决策模式:是指以群体作为决策主体的一种外交决策模式。优点:与个人决策相比群体通常比个人作出质量更高的决策。因为它有完整的信息和更多的备选方案,易于增加有关人员对决策方案的接受

性。缺点:决策的效果受到群体大小、成员从众现象等因素的影响;时间较长;效率相对较低。3)组织决策模式:,外交政策是基于组织内标准作业程序的一种机械或半机械过程的产物,是一种渐进主义的决策,最高领导做的只是协调和平衡工作。它具有三个特征:决策的主体是政府各职能部门,这些部门试图在推进自己的组织使命、职业角色和标准运作程序方面有所建树;以官僚部门专业知识作为政策取舍的根本依据,强调不同问题依靠不同部门和领域的职业官僚和政策专家的意见;当问题出现时,政府各部门会按照事先规定的标准作业程序采取相应对策,高层领导对政策决定缺乏主体性。缺点:各组织之间出于捍卫自身利益的需要,会进行激烈竞争,对外决策缺少凝聚力,有时也不能按决策者的意愿执行,决策一旦形成,会有很大的惯性和延续性,久而久之,就会陷入“渐进主义”。优点:责任明确、专才专用、便于发展。4)政治过程模式:认为外交政策是决策者谋略相互作用的产物,对外政策既不是最高领导人理性选择的结果,也不是各功能部门的官僚按照标准决策程序决策的总和,而是参与决策的各方讨价还价的产物。此模式有三个基本特征:对外政策的决策权是分散的,存在多元决策者,最高领导人并不完全控制决策的过程和决策的结果,参与决策的人都会考虑四种利益:国家安全利益,国内政策利益,组织利益和个人利益。用于决策者所代表的组织不同,所属的政党和派制不同,

决策者的抱负的不同,决策者对国家安全利益的不同认识,每个决策者在对外政策的决策中都可能具有不同目标和立场;政治决策过程的程序是由一国宪政制度和实际政治安排决定的。缺点:1小集团内部都有趋同的自然趋势,使决策者们丧失了多种方案的选择机会2小集团过于重视自己机构的组织利益,并试图与其他官僚机构保持距离,因而情报研究工作不够全面3小集团内部协调一致和集体精神的需要,导致决策者们刻意追求意见统一,排斥于己不利的情报,忽视对可能出现的意外的预测。5)理性决策模式:是分析对外政策决策的经典模式。该模式认为,对外决策是智慧运用过程中的产物,它具有三个特征:国家是单一的决策行为主体,有单一的意志,自由单一的个体或群众代表;政策是基于合理计算的选择,以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为标准,通过一种成本计算方式,试图以最低成本得到最佳效果:外交决策包括设定目标——拟人方案——方案评估——决策等程序。评价:这一模式过于绝对化、实际化,以国内部有复杂的政治系统。6)多元启发模式:第一阶段是认知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所有可能的方案进行认知分析并加以筛选。在这一阶段,决策者采用的是基于维度的原则和非补偿性原则。第二阶段,是理性选择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决策者基于预期效用规则和词典编纂式原则(即最重要维度上的最优化原则),会通过理性的计算从余下的方案选择效用最大的一个。优点:多

元启发理论将认知理论和理性选择理论纳入一个分析框架,吸取二者的长处,弥补了各自分析的缺陷。

5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1)坚持独立自主:体现在(1)维护中国的主权独立(2)中国人自己处理自己的外交事务(3)反对任何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政(4)中国绝不屈从于任何大国或强权势力的压力(5)中国绝不对其他任何国家的内政外交进行任何方式的干涉。2)开展全方位的外交:(1)它是独立自主的必然要求(2)它是为了争取外交上的主动(3)它是中国进行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其鲜明特点有(1)不结盟(2)不依附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3)不拉帮结派(4)不分亲疏

第六章 外交途径

1外交谈判概念:是指有关主权国家的中央政府就彼此之间存在争议的问题以及其他重要的国际事务进行协商和讨论,以求协调彼此的立场,达成某种妥协,最终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

2外交谈判的特征:1)它是主权国家之间的谈判2)它是主权国家之间的自愿行为3)它是各国之间完全平等的行为4)它是一种各方和平说理的行

为5)它成功地重要保证是严守秘密6)它的基本依据是国际法7)它十分重视礼仪的运用8)它要求参与者有所妥协

3外交谈判的原则:1)实力原则2)兼顾原则3)尊重原则4)自主原则5)有限原则6)客观原则7)预审原则

4外交谈判的受制因素:1)权利因素:(1)硬权利:A强制性权利B诱导性权利:外交诱导、军事诱导、经济诱导(2)软权利A吸引力:受吸引的文化、意识形态或政治价值及内外政策B塑造国际体制和规则的能力C信息情报能力D游说能力E结盟能力.2)时间因素:主要为谈判者的时间压力

3)文化因素:引发谈判者对谈判目的的看法错位,影响谈判者有效沟通,带来决策方式不一,谈判策略差异。4)国内政治因素:根据双层博弈理论,目标谈判有两层次组成:国际层面和国内层面

5外交访问的特征:高层性、双边性、约定性、隆重性、实质性

6外交接触:指各国外交部门、驻外机构所采取的日常外交行动。在外交实践中,外交接触向来都是各国重要的外交途径。1)外交联系:是指平时各国的外交部梦。驻外机构与其他国家,尤其是与建立了外交关系的国家所保持的沟通和联络。分为部门、机构之间的联系和外交人员之间的联系两种主要方式。2)外交交涉:是指由一个国家的外交部门或驻外机构正式出面,代表本国政府去同别的国家的外交部门、驻外机构或者国际组织商

讨、处理、解决有关的问题。采用口头交涉和书面交涉两种不同的具体做法。3)外交调研:是指各国的外交部门、驻外机构及其全体从业人员,在外交活动中所自觉而主动地进行的对外调查研究。其主要目的为:搜集信息、掌握情况、知己知彼和深入实际、观察分析、研究对策。

7国际会议的规则:是指为使国际会议取得成功,而在国际上相沿成习、为国际会议的参与者所必须遵守的成文或不成文的有关基本规章和要求。

1)议会确定规则2)语言使用规则3)投票表决规则4)协商一致规则 8国际调处的概念:是指某一国际作为第三方,而对其他存在国际争端的国家所进行的调节与劝说。国际争端是指国家为争端当事者所发生的争端。 9调停与斡旋:1)调停:由其他国家作为第三方,出于解决国际争端的目的,不仅要促使有关争端的当事国直接进行谈判,而且还有积极为谈判创造条件、提供基础,并且自己直接参加谈判,为使争端各国最终实现妥协而作出努力。2)斡旋:由其他国家作为第三方,出于解决国际争端的目的,而促使有关争端的当事国直接进行谈判。两者目的相同,方式不同。

10条约的特征:1)它是主权国家以及其他国际法主体之间所缔结的协议2)它是以书面形式为主的国际协议3)它受国际法调整,并且必须以国际法为准4)它产生法律效力。

11外交信函的特征:1)官方性2)平等性3)规范性4)简略性5)含蓄性

6)机密性7)礼仪性

第七章 外交礼仪

1外交礼仪的特征:1)庄严性2)职能性3)礼宾性4)渐进性5)限定性 2外交礼仪的基本规则:1)维护形象:(1)仪容:美观清爽(2)举止:优雅得体(3)表情:庄重友善(4)服饰:整洁应景(5)谈吐:机智礼貌2)礼宾有序3)规格对等4)入乡随俗5)不卑不亢

3国旗适用场合:1)国家主要领导人的住所和办公地点2)议会、最高法院、最高检察机关的办公地点3)外交部4)国家象征性建筑物5)出入境的机场、港口、车站以及其他边境口岸、边防海防哨所6)地方各级政府、议事机构、法院、检察机构7)群众团体办公地点8)全日制学校9)举行重大的庆祝、纪念活动,大型文化、体育活动,或者举办大型的展览会、博览会。10)国家主要领导人出访时乘坐的交通工具、下榻的寓所11)驻外使馆及其人员的寓邸,使团团长所使用的交通工具。12)常驻国际组织的本国代表团、代表处的住所、代表团团长或代表处负责人的寓邸及其执行公务所乘用的交通工具13)本国海军的现役军舰14)本国商船15)在

国际交往中,为了表示对国宾的敬意,或是为了对其他国家表示歉意,可以特意升起或降下本国国旗。

4国徽适用场合:1)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办公地点2)议会、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机关的办公地点3)外交部4)各级地方政府、议事机构、法院、检察机关5)出入境的机场、港口、车站以及其他边境口岸、边防海哨所6)驻外使领馆和其他性质的外交代表处7)派驻国际组织的代表机构8)驻外使领馆和其他性质的外交代表处、派驻国际组织的代表机构的负责人的寓邸及其所使用的交通工具。

5国歌适用场合:1)举行正式的升挂本国国旗的仪式2)举行隆重而热烈的庆典、仪式3)举行重要的政治性活动4)召开盛大的体育运动会,或者进行重要的体育比赛5)进行重大的外交活动。6)情况较为特殊的、需要维护国家尊严与荣誉的场合。

第八章 外交人员

1外交人员的个人素质:1)自身条件:国籍、民族、宗教、党派、年龄、性别、健康、相貌2)交际能力:重视交际、善于沟通、待人友善3)业务

技能:擅长口才、掌握好外语、精通文史、熟悉经贸。

2外交人员的职业道德:1)政治规范:忠于祖国、坚持原则、执行政策、保守秘密、服从组织2)业务规范:尽职尽责、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协同对外

3外交人员的任职资格审查:1)政治上可靠2)有本国国籍3)身体条件好4)业务上达标

外交理论

外国的外交理论:1.黎塞留:1)坚持国家至上2)主张“国家利益高于一切”3)认为外交活动可以采取一切方式。2卡利埃尔:1)外交的行为规范2)外交谈判的价值3)外交使节的定位。3帕麦斯顿:1)利益高于原则2)炮舰外交论3)保卫文明论4威尔逊:1)力主国家和世界民主化2)提倡和平外交3)推动建立国际联盟。利用自有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处理外交关系,以图建立有利于美国自身利益的世界秩序。5杜鲁门:)1)实行“遏制”苏联的外交战略2)进行世界性的扩张。深刻影响战后国际关系,促成了东西方阵营对立和冷战的开始。

苏联的外交理论:1作用:1)直接的指导苏联的外交实践2)深刻地影响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理论与外交实践3)一定程度上作用于当代国际关系。2.列宁:1)提倡和平共处2)废除秘密外交3)坚持民族平等4)重视外交策略3勃列日涅夫:1)强化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控制和干涉(社会主义大家庭、有限主权、国家专政、国际分工)2)积极争夺世界的霸权。客观上加剧了当时世界的紧张局势,危害了世界和平。它对于苏联的国力也造成了巨大的损耗,并给苏联的解体留下了隐患。4戈尔巴乔夫:1)主张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2)主张建立全新的文明的国家关系。评价:从根本上来说,是当时苏联国力衰弱、需要进行战略收缩的客观产物。不可否认,它反映了当代外交中的某些客观现实,并具有一些合理的因素。然而,它过分地强调“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根本否认阶级利益、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则是十分有害的。致使苏联不能够有效维护自己国家的根本利益。对西方完全放弃抵抗。


相关内容

  • 一带一路_与城市外交_汤伟
  • 中国外交 "一带一路"与城市外交 汤伟* [,"一带一路"内容摘要]从地理经济角度来看就是沿线城市的互联互通,这 "流动空间"种互联互通形塑的赋予了城市外交新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城市外交事实 经济发展和共同关切赋予了城市外交的动力.上已成为国 ...

  • 和平外交 教案
  • <和平外交>教案 一.教学立意: 通过学习新中国成立初期和20世纪70年代外交成就,深层次关注"新中国 的外交充满了艰辛,也闪耀着智慧". 二.教学目标: 1.周恩来主要活动和国家的外交策略. 2.善于提出问题,并在独立思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合作,积极解决问题: 3.外 ...

  • 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手段_经济外交
  • 2006年第6期 (总第99期)黑龙江社会科学 No16,2006General.No.99 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手段---经济外交 杨昕沫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18) 摘 要:经济外交,简单地说就是指运用外交手段谋求经济利益或运用经济手段谋求外交利益.在处理 国家间关 ...

  •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参考教案1
  •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 一.课程标准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二.学习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本节重点.新中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新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的,也与建国初期 ...

  • 双一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 双一流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历史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是国内普通高校中建立最早的国际关系学院之一,前身是1960年北京大学的政治学系,1996-1998年,原北京大学国际政治学系.国际关系研究所和亚非研究所经合并调整,组成现在的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规模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现 ...

  •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
  •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 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 南卫 一.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中国近代的屈辱外交已有所了解,对于了解中国现代外交史有一定兴趣,也具备一些学习中国现代史的背景知识.但由于对国际关系理论缺少了解,需要在提问一些问题时给与必要的提示. 二.教材分析 1.内容结构:新中 ...

  • 谈谈对当前我国外交新理念.新布局的认识
  • 谈谈对当前我国外交新理念.新布局的认识 1 前言 如今的中国日益强大,中国的国际地位和经济实力在不断提高,中国的发展正逐渐成为世界其他各国的焦点. 党的十八大之后,尤其是今年"两会"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外交领域的大手笔一处接着一处,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这一处处大 ...

  • 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
  • 9月14日下午,外交部干部司参赞方遒一行来到清华大学,调研我校面向外交外事领域的人才培养工作.校党委副书记史宗恺会见客人一行,并就如何培养符合我国未来发展需要的综合型外交外事人才和进一步密切外交部与清华大学的人才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史宗恺与方遒一行合影 会谈中,史宗恺指出,外交外事领域和重要国际组 ...

  • 美国外交政策复习重点
  • 美国外交政策复习资料 研究美国外交的两条线索: 1.外交思想  以1898年美西战争为分界: 1898前 孤立主义主导 1898后 国际主义主导:1)西奥多·罗斯福--现实的国际主义 2)伍德罗·威尔逊--自由的国际主义 3)20S--独立的国际主义 4)30S--孤立占主导(孤义和国义的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