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大部制改革问题探析

新时期我国大部制改革问题探析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稍显不足,各职能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行政机构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日渐突显。大部制改革顺势而生,从改革伊始至今,学界和政府都努力发现并解决了许多困难,但在改革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难以想象的障碍,为了突破这些障碍,文章从大部制的理论背景及其基本含义入手,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大部制;大部门体制;改革;对策

1 大部制改革的发展现状

1.1 大部制改革的源起

大部制改革就是调整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能和管辖范围,把那些职能、业务性质相近的政府部门,经过合并重构,整合为一个更大的机构,使其管辖范围变宽,更侧重于横向的宏观管理,避免和减少政府部门对微观经济的干预。这是一种政务综合管理组织的调整,是现代公共服务政府理念下的产物,与我国以往实行的小部门体制相比,其特征是以民生为本、职能大、领域宽、机构精简、效能高,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类似于中国的大部制改革,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源于撒切尔政府和里根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迅速在90年代扩展到几乎所有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并波及到经济转型中的原苏东国家和其他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形成了一股世界性的行政体制改革浪潮。

1.2 国内外大部制改革的现状

为适应对外开放政策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1982年后我国陆续进行了几次规模较大的政府机构改革:以机构和大量领导职数精简为主的1982年改革,国务院各部门从100个减为61个,人员编制缩减约25%。1988年为转变职能,国务院工作机构从72个精简为68个,部委由45个减为41个,直属机构从22个减为19个,非常设机构从75个减到44个,人员编制精简约20%。1993年围绕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国务院组成部门、直属机构从原有的86个减少到59个,人员减少20%。1998年精简了很多与计划经济相关的经济部门,国务院有15个部委不再保留,新组建部委4个,更名部委3个。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由原有的40个减少到29个,工作机构从72个精简为53个,人员编制减少47.5%。改革主要致力于加大机构整合力度,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

新时期我国大部制改革问题探析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稍显不足,各职能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行政机构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日渐突显。大部制改革顺势而生,从改革伊始至今,学界和政府都努力发现并解决了许多困难,但在改革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难以想象的障碍,为了突破这些障碍,文章从大部制的理论背景及其基本含义入手,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大部制;大部门体制;改革;对策

1 大部制改革的发展现状

1.1 大部制改革的源起

大部制改革就是调整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能和管辖范围,把那些职能、业务性质相近的政府部门,经过合并重构,整合为一个更大的机构,使其管辖范围变宽,更侧重于横向的宏观管理,避免和减少政府部门对微观经济的干预。这是一种政务综合管理组织的调整,是现代公共服务政府理念下的产物,与我国以往实行的小部门体制相比,其特征是以民生为本、职能大、领域宽、机构精简、效能高,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类似于中国的大部制改革,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源于撒切尔政府和里根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迅速在90年代扩展到几乎所有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并波及到经济转型中的原苏东国家和其他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形成了一股世界性的行政体制改革浪潮。

1.2 国内外大部制改革的现状

为适应对外开放政策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1982年后我国陆续进行了几次规模较大的政府机构改革:以机构和大量领导职数精简为主的1982年改革,国务院各部门从100个减为61个,人员编制缩减约25%。1988年为转变职能,国务院工作机构从72个精简为68个,部委由45个减为41个,直属机构从22个减为19个,非常设机构从75个减到44个,人员编制精简约20%。1993年围绕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国务院组成部门、直属机构从原有的86个减少到59个,人员减少20%。1998年精简了很多与计划经济相关的经济部门,国务院有15个部委不再保留,新组建部委4个,更名部委3个。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由原有的40个减少到29个,工作机构从72个精简为53个,人员编制减少47.5%。改革主要致力于加大机构整合力度,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


相关内容

  • 公共需求增长与有效供给不足探析
  • 公共需求增长与有效供给不足探析 <社会公共需求问题研究>课题组 (山西行政学院,太原030006) [摘要]转型时期公共需求增长与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一方面,公共需求呈现多样性 与扩张性特征:另一方面,政府有效供给明显不足,表现为公共服务垄断.服务效率低下以及服务建设 融资困难等 ...

  •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题目(815个)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三月二十 日 毕业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题目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专科本科论文300起,具体信息联系 ...

  •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探析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转移,有力地推动了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但也使农村留守群体问题日益暴露.而留守儿童作为留守群体的主体,伴随着劳动力的转移,在其成长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显,必须从家庭.学校.社会方面切实有效的解决.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 ...

  • 我国农村养老问题探析
  • 摘要:当前,我国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在充分认识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农村养老的主要模式以及当前农村养老的现状,最后提出改进农村养老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养老养老模式养老保险 一.农村养老问题的研究背景 按照我国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惯例,一般称60岁以上的人口为老年人口.根据联合国的 ...

  • 当前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不公平根源探析
  • 摘 要:多元化的利益集团正在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博弈行为日趋频繁和激烈.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失衡的根源,在于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的目标冲突与利益不均衡博弈导致的利益失衡.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造成我国在利益博弈过程中一些内生性问题的存在, ...

  • 后股改时代股权结构的持续优化探析
  • 证券交易与上市公司 后股改时代股权结构的持续优化探析 ■/谢国琳 陈留平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股票分置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股权结构状况极不合理.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我国上市公司进入"全流通"时代.然而,股权分置改革并不彻底,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本文分 ...

  •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作模式探析
  •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作模式探析刘朋云1, 王正超2(1.安徽财贸学院, 安徽合肥 210004; 2.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 江苏南京479002) 摘要:金融资产管理公 司权力过大, 易产生舞弊行为, 商业银行也会借机扩大债权, 应确定剥离不良资产标准并保证 资产处置公正和透明.以发行债券.向金 ...

  • 探析当前信访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探析当前我国信访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信访制度的概念及其性质(一).信访制度的概念信访制度,是指公民个人或群体以书信.电子邮件.走访.电话.传真等参与形式与我国的政党.政府.社团.人大.司法.政协.社区.企事业单位负责信访工作的机构或人员接触,以反映情况,表达自身意见,吁请解决问题,有关信访工作 ...

  • 我国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问题探析
  • 我国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问题探析 所谓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体制是指国有企业中领导机构设 置.人事隶属关系.管理权利划分.干部培养选用.绩效评价.激励约束等具体体系和制度的总称.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国有企业体质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生着深刻变化. 一.我国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体制的沿革 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