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日文化差异与大学日语文化教学

论中日文化差异与大学日语文化教学

张怀云张秀清

[摘要]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在进行语言教学时,必须要融入文化教学。中日两国的文化既有相似之处,也有独特性。文章针对大学日语教学的现状,通过分析比较中日文化的差异,指出大学日语教学必须加强文化差异意识,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文化中日文化差异大学日语文化教学

[作者简介]张怀云(1980一),女,海南东方人,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在读硕士,主要从事日语教学与研究。(江西九江332005)张秀清(1973一),女,海南东方人,琼州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外语教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海南五指山

572200)

[中图分类号]G642.O[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4—0102—02

语言和文化紧密相关。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决定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的这种“社会性”说明语言系统不可能是一种存在于真空、独立发展、自生自灭的系统。人们的言语形式无时不受存在于语言之外的社会要素的制约。而文化社会学家认为,文化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任何人类社会都离不开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语言只是构成文化系统的要素之一。因此,任何语言教学都必须要与文化教学联系起来,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学习语言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其语言文化的过程,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就无法真正掌握语言。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上有着紧密的联系,以至于许多人认为中国人与日本人同文同种,但实际上,由于两国之间各自受到地理环境、社会状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两国的文化是“貌合神离”的。因此,在大学日语教学的同时,必须要意识到中日文化的差异,要把文化差异融入日语的教学,这对于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日语教学的现状

大学日语教学以日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大学日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日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因此,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还要教给学生语言本领和良好的教养,提高其交际能力,即听、说、读、写和社会文化能力,使学生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和谐的交往。从课程要求可以看出,大学日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日本民族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但是长期以来,日语教学过分强调日语语法结构的分析,常常用替换练习来

学生,日语句子说得很严谨,像教科书上一样完整,然而说不出感情、味道来。还有日本人反映,有些中国学生日语说得流利但不得体,对日本文化尤其日本人的语言心理了解不够,很难相处和交往。这些都说明我国日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语言结构,轻实际功能;重语言训练,轻文化传授。

二、中日文化差异

既然在大学日语教学中,中日文化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如果不了解中日文化的差异,即按照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日本人的话,或者按照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来了解中国人的话,就势必要引起一些误解。所以,必须要了解中日的文化差异。总的来说,中日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中日两国在语言表达方式上可以说是大相径庭。中国人喜欢用坦率、自信的语言表达方式,崇尚“是就是,不是就是不是”的直接的表达方式。而日本人喜欢含蓄、暖昧的语言表达方式。日本人为了保持与他人的和睦关系,在日常交往中十分顾忌对方的心理,尽量避免因自己的语言不当而刺伤对方。比如说同是谦逊的表达,虽然两国人都认为谦逊是美德,但中国人在受到别人的赞美和表扬时,会实事求是地说“还可以吧!…‘是吗,谢谢你的夸奖啊!”而日本人则会说“不不不,我做得并不好,我还需要继续努力。”日本人判断事物、表示态度时,很少明确说“是”或“不是”,而是喜欢用“可能”“大概”之类的模糊词语。他们之所以极力回避正面回答,是想给自己和对方留有回旋的余地。

2.行为方式的差异。若要发表对某一事物的看法,中国人习惯绝对的看法和说法,是非分明。而日本人的行为模式却与我们不同,他们一般不会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看法,而是含糊其辞、委婉地表达自己,让对方去揣摩他们的思想。比如说微笑,中日两国都喜欢微笑。中国人的微笑含义很简单,就是表示喜欢、赞赏等。而日本人的微笑理解起来就很困难,它可以表示赞同、反对、拒绝、克制、歉意、确认等。微笑成了日本人一个独特的现象,有时候妇女用微笑表示慌乱或难堪甚至是悲伤。如芥川龙之介有一篇名为《手巾》的小说,写的是有个叫长谷川谨造的人,有

训练学生的语速和语调,有时还把这一方式运用到会话课当中,

认为只要基本功扎实,口语流利,就能进行很好的语言交流,却忽视了对日本文化的了解与掌握。这样有些学生所讲的日语,尽管在语法结构上无可挑剔,但却未能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充分表达出来,有时甚至犯下了严重的语用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日本文化和日本语言特点了解不够所致。有些日本人评价中国

图!竺兰!星!

万方数据 

一天一位四十岁左右举止文雅的妇女来拜访他,报告曾受其关照的自己儿子的死讯。这位妇女在讲述自己儿子死讯时表情非常平静,嘴角甚至露着微笑。这对于中国人来说,实在难以理解。中国人有时不太理解日本人,同样的,日本人有时也对中国人的行为感到困惑,甚至对于同样的事情,中日两国人民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3.逻辑思维方式的差异。中日两国都擅长形象思维,但与属于大陆文化的中国相比,日本属于海洋文化。因此,即便是同一种事物,由于双方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同,对事物的定义或描述也会不同。如脚掌或脚趾上角质层增生而形成的小圆硬块,中国人形象地称之为“鸡眼”,因为中国内地以农牧文化为主,驯养家禽历史比较悠久;相反,日本是海洋文化,接触鱼较多,故称之为“鱼目”。再如,在比喻年长者经验丰富时,汉语中用的是农作物“生姜”,谓之“姜还是老的辣”,而日语中用的是乌龟的“龟壳”,谓之“龟。甲上I)年力功”。

三、中日文化差异对大学日语文化教学的启示

通过以上的差异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中日文化差异不仅仅表现在表层的语言意义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更深层次中所蕴涵的社会心理文化的差异上。它反映了不同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也使我们得知在语言交流中,日本人注重随声附和,尽量掩饰个人的主张,尽可能避免与对方发生冲突,注意不给对方带来伤害等的语言表达特点。人们在与异文化的国家或人民的交往中,应相互理解,注意彼此学习,尊重对方的语言文化习惯,要有宽容的态度,在交流中培养与异文化、异民族和谐共存的意识和能力。要改变目前大学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重语言教学、轻文化教学的现状,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I.更新教师教学理念,iA.-i7,文化差异的重要性。在教学中,

作为日语教学引领者的教师,首先要深刻认识到教授一门语言

的同时也是在传授一种文化。教师不能只顾教授语言知识,比如

教语音的只管教语音,教语法的只管教语法,而要从根本上更新教育观念,把教学指导思想从“以语言为本”向“以语言运用为本”转变,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为宗旨。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语言能力培养与文化能力培养是不可分离、相辅相成的。教师应对日语词语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深刻的了解,并能将教学内容中的中日文化特征从语言上、行为上、礼节习惯上加以对比,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异同点及其根源。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使用日语时能自觉地排除母语文化的干扰,遵循日本的文化习俗。

2.树立学生文化相对论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文化不但有共性,也有个性,不同文化中必然存在差异。要使学生避免交际中文化带来的失误,能在语言表达上更加得体,首先就要使学生树立起文化相对论的观点。所谓文化相对论,是指排除以本国文化为基准评价异国文化的态度,而肯定所有的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的观点,也称为文化平等论。文化是平等的,对于异族文化应本着“横向”的观点来看待,而不是“纵向”的观点。在日语教学中,教师必须使学生树立这种正确的文化相对论,即中国的文化和日本的文化在本质上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对错之分。对于学生而言,文化上的共性较为容易掌握,而对于差异或个性往往缺乏了解,容易造成交际失

万 

方数据误。在日语教学中更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不但对本国的文化有更加系统、深入的理解,而且对日本的文化也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从整体上有一个理性的把握。

3.采取灵活多变的文化教学法,增强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目前,大学日语教学还是采取了传统的文化教学方法,即以文化传授法为主。其实,在跨文化交际研究起步较早的欧美国家,这种方法遭到了广泛的质疑。因为传授法教学往往只停留在认知层面,难以让学生产生切身体验,所传授的文化知识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即“文化定型”,从而使学习者在真实的交际中无法灵活应对各种不同的场面和对象。另外,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来看,语言与文化原本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将文化作为“知识”来传授实际上已经割裂了语言与文化的联系。同时,传授法教学没有摆脱“填鸭式”教学的弊端,不利于学生独立地思考问题。所以,时至今日单一的文化传授教学法已不能满足日语文化的教学需要,应采取灵活多变的文化教学方法。比如提问法、旁白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等,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对日本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还可以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和课件教学,让学生切实领略到日本人的交流方式,如手势语、体态语及各种不同表情等;让学生学会一些有用的表达方式,像如何到朋友家做客,怎样付小费,在什么情况下怎样说话才得体等。这样,学生才能在将来游刃有余地使用日语,不会因为文化障碍而影响与日本人的交流。

4.进行中日文化差异专题讲座,开设中日文化对比选修深.

教师在课题教学中,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有意识地对日本的政治、经济、宗教、历史、文化、民俗等信息进行专题讲座,帮助学生克服文化障碍。如果学校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允许,可开设“语言与文化”“跨文化交际…‘中日文化对比”等选修课,这样能够有效帮助学生了解日本文化,学习相关文化知识,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同时也可以增强学校的跨文化交际的学术气氛。

总之,在大学日语教学中,不仅要进行语言教学,更要进行文化教学。通过对中日两种文化进行比较、分析,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地融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熟练利用日语进行交际、掌握语言机能、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

人才。圜

[参考文献]

【l】陈洁.试论中日文化差异的根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ZI).[2]黄晓娟.日本文化特性刍议——碱另—个角度审视[J].学术交流,2004(4).[3]金伊花.从中日文化差异角度看日语教学CJ].科技信息,2007(26).[4]李玉花.试论大学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2).

[5]曲洁,许晓乐.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学习[J].新闻爱好者,2007(3).[6]徐灿.论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04,10(6).

[7】张红涛.大学日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23(6).

论中日文化差异与大学日语文化教学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张怀云, 张秀清

张怀云(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江西,九江,332005), 张秀清(琼州学院外语系,海南,五指山,572200)教育与职业

EDUCATION AND VOCATION2009,(24)0次

参考文献(7条)

1. 张红涛 大学日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期刊论文]-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2(6)

2. 徐灿 论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期刊论文]-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6)3. 曲洁;许晓乐 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学习[期刊论文]-新闻爱好者 2007(03)4. 李玉花 试论大学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 2008(02)

5. 金伊花 从中日文化差异角度看日语教学[期刊论文]-科技信息 2007(26)6. 黄晓娟 日本文化特性刍议--从另一个角度审视[期刊论文]-学术交流 2004(04)7. 陈洁 试论中日文化差异的根源[期刊论文]-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z1)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尚榕. SHANG Rong 从动物词汇文化形象看中日文化差异--关于"龟"和"牛" -宜宾学院学报2006,6(3)

同一动物词汇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文化内涵,词汇层面上存在着深层的文化差异.本文以"龟"和"牛"为例,分析这两个动物词汇在中、日两国词汇中所分别表现出来的词语形象,并探讨中日文化在词汇层面上所展现出的某些底蕴.

2.期刊论文 王燕 浅谈日语教学之中日文化差异 -科技资讯2010(14)

语言和文化两者密不可分,相互依存.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存在于语言中.每一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学习日语就必须要了解它所承载的文化背景.语言体现文化,是文化传播、交流、发展和延续的载体.只有真正掌握了对方的语言和文化,并能够灵活运用,才能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

3.期刊论文 刘君梅. LIU Jun-mei 大学日语教学的中日文化差异 -武警学院学报2010,26(1)

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在进行语言教学时,必须要融入文化教学.中日两国的文化既有相似之处也有独特性.针对大学日语教学的现状,分析比较中日文化的差异,指出大学日语教学必须重视文化差异,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4.学位论文 赵倩 非语言交际中的中日文化差异 2008

一 论文写作背景

传播通讯技术的改进,交通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多媒体的诞生以及世界性的联网,经济的高度全球化等等带来了全球性的时间和空间的紧缩,不同社会、文化以及不同地区的人们产生了相互交往的强烈愿望。然而,世界上时空的紧缩并不能使人们心理上的距离自动消失,即使人们共享同一种语言也无济于事,因为语言仅是日常生活交往中所涉及的众多代码之一。人们在文化取向、价值观念、社会规范、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不同文化的人在交往时,常常会有“咫尺天涯”之感,由此产生跨文化交际误解及失败的例子也屡见不鲜,所以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人类交际有两种渠道: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而在谈到交际时,人们往往只注重语言交际,以为词语是传递和领悟信息的唯一途径,忽略了交际还需要非语言符号。事实上,交际中的语言和非语言信息是不可分的。交际中,我们说话时不只是运用发声器官,身体的各个部分在无意识的情况都会参与到交际中。同时,交际对方也不只是听取语言信息,还会从说话者的手势、头部动作、身体的动作、视线、面部表情等来获取各种信息。此外,对人距离、周边环境以及对时间的认识等因素对交际效果也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非语言交际是必然的、不可回避的。大部分研究交际学的学者认为,在交际中,语言所传达的信息只占35%,其余全部通过非语言信息进行传达。所以,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基于此,本文着眼于从对非语言交际的研究来探寻中日之间的文化差异。

二 论文写作意义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国在文化背景的许多方面有类似之处。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两国人民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等方面又存在不少文化背景的差异,这使得两国在跨文化交际中各具特点。日本社会的等级性质和稳定不变的社会平衡性,增加了对非语言行为的依赖而同时减少了言语交流。此外,由于日本人的谦恭、暧昧、含蓄、保守等秉性,他们在交际活动中采用非语言交际的概率要比中国人大得多。熟悉中日非语言交际的差异,对于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中国人避免与对方产生摩擦并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是有益的。同时,如果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日语教学中,一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另一方面增加其对中日非语言交际的了解,从而使之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日文化差异,那么本论文写作的现实意义也就能够得到充分体现。

三 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非语言交际是一个年轻的课题。作为一门学科,非语言交际仅有50 年左右的历史。对于非语言交际的系统研究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20世纪80 年代以来是非语言交际研究大发展时期,中国国内学者开始大量介绍国外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并着手各自的研究也始于80 年代。本论文主要从参考了国内对非语言交际的研究成果。

本文从对交际和跨文化交际的理解入手,从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环境语角度对中日非语言交际进行对比。在参考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一些中日非语言交际的实例,总结表层的中日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差异,进而深入探讨产生此差异的文化原因。旨在借鉴对非语言交际和文化的认识,更好地寻求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方法。

本论文的资料主要来源于:校图书馆,包括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民俗学等中文书籍;国家图书馆,包括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等中日文书籍,硕士

博士学位论文以及有关中日文化对比的书籍;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包括期刊杂志所发表的有关非语言交际方面的文章。另外,日本学研究中心图书馆的与异文化交流相关的日文书籍,论文等。中外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网站。

四 论文构成

本论文分为:绪论、非语言交际(第一章)、体态语中的中日文化差异(第二章)、副语言与客体语中的中日文化差异(第三章)、环境语中的中日文化差异(第四章)、结论共六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绪论

简单介绍了关于非语言交际的先行研究。

非语言交际是伴随人类的产生就出现的。但在20世纪以前,人们对于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只涉及身势动作,并把它作为演讲术的一部分。真正系统并科学地进行非语言交际的研究是从Birdwhistell(伯德惠斯特尔)开始的。进入六七十年代, 非语言交际研究更加深入,整个系统也更加完善。代表人物有Ekman(艾克曼) 和Friesen(弗里森)( 著有关于非语言行为的成因、使用和编码的文章) ,Fast (法斯特)著《体态语》(Body Language, 1970)。80 年代以来是非语言交际研究大发展时期, 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Brosnahan(布罗斯纳安)教授著的《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对比》第一次直接将中国和英语国家的非语言交际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对比,而国内学者开始大量介绍国外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并着手各自的研究也始于80 年代。

第一章非语言交际

本章对非语言交际进行了概述。从非语言交际的定义、分类、特点、功能四方面分析论述。第一节非语言交际的定义

本节阐述了Malandro,Barker,et al.、Burgoon 和Saine、Samovar et al对于非语言交际的定义。本文认为Samovar et al的说法更具有说服力,因为他首先限定的前提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中”。如果脱离交际,单纯的动作没有交际性,也就没有以它来传情达意的主观意图,别人无论是主客观上是正解还是误解也都无妨,两者都与交际效果、目的等无关。第二节 非语言交际的分类

本节论述了Ruesch (鲁希)和Kees(基斯)的三分类、日本学者东山安子按照发音和不发音的标准的二分类、Knapp(纳普)的七分类、Jensen (詹森)在总结有关学者对“无声语言”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上的四分类、Condon(康登)的二十四分类以及中国学者从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的需要出发归纳的四分类。

本文按照中国学者对非语言交际研究的一般分类方法,将全文分为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四部分,但由于这种一般分类方法里的具体内容过于繁杂,因此在各部分的细分内容中,本文挑选了能够最大程度表现中日文化差异的问题进行分析。整体分类如下:体态语中包括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副语言中包括非语言声音和沉默;客体语中包括服饰;环境语中包括空间信息、近体距离、座位安排、时间信息和颜色。其中由于副语言和客体语内容相对较少,因此将两部分归为一章中阐述。第三节 非语言交际的特点

本节论述了非语言交际的特点包括:相随性、广泛性、社会性、连续性、立体性及可靠性六个方面。第四节 非语言交际的功能

本节论述了非语言交际的功能包括:重复、抵触或否定、替代、补充或辅助、强调、调节六项。

第二章体态语中的中日文化差异

进行系统研究体态语的是Birdwhistell,1970年他首次提出体势学(Kinesics)这一术语,通称为身势语言(body language)或身势语义学(bodysemantics)。体势学研究人们交际时身体各部分动作的模式所表示的含义。体势学非语言交际研究的重点,它包括很多非语言行为,如面部表情、手势、体姿、眼神、体触、头示等。本章分为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两节进行阐述。其中面部表情中包括眼神和微笑;身体动作中包括手势动作和身势动作。第一节 面部表情

面部是最原始的感觉和情绪的非语言传播者。作为东方人,中国人和日本人的面部表情都不像西方人那么富于变化。但是中国人的感情比日本人外露。中国人不善于掩饰和造作,喜怒哀乐形于表、不控制情感。

眼睛是面部最富有表现力和魅力的,最能反映人的内心世界,最为引人注目。人们在交际时通过目光接触,产生心灵沟通。特定的目光和眼神像语言一样表情达意。中日语言中都有“眉目传情”(「目は口ほどものを言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目は心の窓」)的说法,说明中国人和日本人对眼睛具有的交际作用的认识是趋同的。但是,文化对目光接触和眼神运用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和日本人都属于运用目光接触不多的民族,而日本人较中国人运用的更少。

目光往往是与面部表情互动的,而微笑又是利用面部表情表达情感的基本方式,善于交际的人往往使用微笑有效地感染别人,促进关系和谐增进友情。中国人微笑常常是情感所致或为了强调谈话中的一些要点,特点是时现时消。日本人的微笑在开始时是非常令人产生好感和魅力的,但是不停地微笑又令人困惑,因此西方人用「ジャパンニーズ?スマイル」(Japanese Smile)来形容日本人与众不同而意味深长的微笑。事实上,日本人的微笑与日本社会的群体主义特征以及“以和为贵”的文化特征密切相关,它是克制自我,寻求和谐的心理体现。第二节身体动作

在交际时,不仅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和产生的影响,而且也要学会观察对方手势、身势动作包含的信息。

在手势动作方面中日的不同表现在,例如「手を合わせる」(合掌)放在胸前的动作,在中国表示祈求、恳请;在日本表示感谢和抱歉。日本人想从他人面前通过时,习惯将手掌竖着伸出(手刀)做劈砍状,表示歉意,等等。

身势动作在特定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形成的,往往具有约定俗成的性质。比较中日两国身势动作,得出中国属于“高姿态文化”、日本属于“低姿态文化”的结论。中日两国姿态高低的不同,与其民族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紧密相联。

第三章副语言与客体语中的中日文化差异第一节副语言的中日文化差异

副语言学这一术语最初在1958 年为Trager(特雷格) 使用。在研究文化和交际的过程中,Trager 搜集整理了一大批语言学和心理学研究素材,并加以综合归纳,从而提出了一些可适用于不同语言情景中的语音修饰成分。副语言要素包括:音型、音质、发声等。本节主要以非语言声音和沉默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

日语属于高低型声调的语言,讲话时不像强弱型声调语言那样音量、音幅变化强烈。日本人从高声喊叫到低声细语,对音量和音高、语速都有意节制,日本人在对于笑声、哭声、叹息声、口哨声等情绪音的控制方面也十分注意,对打哈欠、咳嗽、打喷嚏、打呼噜、呻吟、打嗝等生理音的控制则更严。而中国人则对以上两种功能性发声不是特别注意,甚至在公共场合亦是如此。

交际过程中的沉默,在中国和日本一般都是具有肯定意义的,但是其形成原因也存在差异。中国人的沉默主要受道家和儒家思想较深。日本人崇尚沉默可能出于等级地位关系、对对方的体察、群体的压抑感等原因。第二节客体语的中日文化差异

客体语指的是与人体有关的相貌、服装、饰物、身体气味、笔迹等。这些方面在人际交往中也有传递信息的功能。由于相貌、饰物、身体气味、笔迹等可比性较低,本节将主要以服饰为主题进行中日服饰文化的对比研究。

中国自古以来的服饰的特点在于宽松,宽松则较多周旋余地,在人际关系上的表现就是以亲情来维持秩序,亦即宽容 。但是中国可以说没有可以称得上“国服”的服饰。其中存在许多原因。

日本最具特色的可以说是“和服”。除此之外,日本人服饰的均一性也是广为人知的,同时日本人对制服也十分青睐。而日本年轻一代在借鉴西方时尚

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日本风格的服饰潮流。

第四章环境语中的中日文化差异

环境语指空间、时间、颜色、建筑、声音、信号等对身处该文化环境时提供交际信息者所造成的生理及心理影响。本章将环境语分为空间信息、近体距离、座位安排、时间信息、颜色五节进行阐述。第一节 空间信息

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本能地要求拥有一定的自由空间, 并视自己占有的“ 地盘”为势力范围。人类亦是如此。人的客观空间范围与主观空间意识都有较大的可变性或可伸缩性。

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上下四方”的空间意识,构成的不是一个单纯的物理空间,更是一个价值空间,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系统,中国人的主观空间意识的伸缩性是很大的。而日本人自古以来就具有明确的“内外有别”的意识。他们以自己为中心在周围画圈,区别“内”和“外”,并对于处于圈内的人待之以亲近,对于圈外的人待之以疏远。这些意识根源于日本四面环海的岛国特征和长期以来的农耕生活,四周被海所包围的日本,历史上一面遭受外来文化的冲击,一面实行锁国政策,使日本结成了以家、部落为中心的人际关系,并由此形成了对外闭锁,重视家族、集团利益的伦理观,这构成了日本独特的文化。第二节 近体距离

美国人类学家Hall(霍尔)在研究人际交往中体距的变化时创造了“proxemics”(近体学)一词,研究人际间如何利用距离进行交际。按照霍尔的定义,近体学就是通过对人们利用不同的近体距离的行为进行辨析,了解其心理活动的研究。人们交谈时相距多远是适宜的,表明了交际者对体距的态度和双方关系的亲疏,这可以因交际者性别和年龄的不同而不同,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双方的不同文化特征所决定的。

在Hall的研究基础上,日本的佐藤绫子考察了日本人的人际距离,并与Hall的数据进行对比,得出了:日本人的亲密距离比美国人远,而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只有美国人的1/3的结论。中国学者李杰群也在其著作中公布了他对中国人人际距离的调查结果。总结这些调查结果,表明与西方人相比,东方的人际距离要小,而同为东方人,日本的人际距离似乎又比中国人大一些。这与日本传统的「間の意識」恐怕不无关系。第三节座位安排

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 人们在相互交往时, 经常会考虑如何安排坐席的位置, 以此表示对来宾和长者的敬重。现代中国人的席位顺序,一般以中央的位置为最尊贵。如果围绕圆桌开会有2列以上席位时,则靠近圆桌的席位比较重要。如果会议在讲堂召开,那么会长的座位一般在最前列的正中央。

在日式房间内,背朝壁龛的席位是上座,如果没有壁龛,那么离房间入口远的席位是上座;在寿司店等日式餐馆里,座位往往围着厨师的操作台,这时面对厨师长的位置是上座,应该让主宾坐在那里。不论在什么样的房间,离入口近的席位,永远是主人的位置,而不能将这一席位留给客人。第四节时间信息

时间是客观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物质形态交替的序列。时间具有客观性和可感知性。人们对于客观时间的感知、认识和反映便形成了时间观念。时间观念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不同文化的人在社会实践、思维方式和处理安排时间方法等方面的不同,各自形成的时间观念就会存在差异。

Hall曾把不同文化群体对时间的使用分为两种范畴:一种是遵守单向时间制(Monochromic Time: M时间),另一种是遵守多向时间制(PolychromicTime: P时间)。单向时间制强调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做一件事,重视计划、安排、时间分段,行事果断干脆,把时间看成是可以分割但不可以重复、有始有终的一条直线。多向时间制把时间看成是分散的,提倡同一时间内做很多事,有很多事情可以同时出现,事物、交易的完成可以不受日程、计划和安排的限制,灵活性较强。中国文化以整体综合性的思维见长,加之传统的农业社会的遗风,所以东方人趋向于采用多向时间制式。日本人对内,他们自身的对事物的看法及工作方法是P时间型,而对外部世界则变为M时间型。日本人原本P时间型的生活方式,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逐渐偏向M时间型,也许正是这种矛盾的存在,才使日本人容易感到压力。

时间取向是时间观念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人们通常根据其文化在时间取向连续体上的侧重点来确定自己的立场,指导自己的行动。中国人在时间取向上采取向后看,也就是过去取向。人们对过去怀着鲜明的崇敬,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往往是今天事情成败的重要参考。而日本人在时间取向上一方面注重时间顺序,重视经验但与年龄无关;另一方面,又喜欢对未来做好计划。第五节颜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颜色的生成具有神秘主义的意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跟古代中国的宇宙观念和五行学说密切相关。日本人受到自然的恩惠,因而对自然和自然的色彩怀有深切的爱和特殊的感情,对自然美和色彩美的感觉敏锐纤细,并且含有丰富的艺术性。本节将颜色分为:红色、白色、黄色、黑色、青色进行论述。

红色是中国文化中基本的崇尚色,它体现了中国人的追求和向往。它象征富贵、吉祥、喜庆。而在远古时代的日本称赤色,即红色为「赤不浄」,代表血与火是一种大凶之色。赤色不仅与污秽肮脏联系在一起,而且还意味着灭顶之灾。另一方面,日本人对赤色除了厌恶和忌讳,似乎又包含着复杂的情感。日本人还自称日出之国,以红色的太阳图案作为国旗,可以看出日本人对红色还心存敬畏之感。

白色与红色相反,它是中国文化中的基本禁忌色,体现了中国人的摒弃和厌恶。它象征死亡、凶兆、悲凉。而日本人将白色视为“神”的色彩,在日本《古事记》记载的神话中,天神往往身穿白衣或借助白色动物出现,日本的本土宗教神道教认为凡是带色彩的都是不洁净的,只有白色“洁净无垢”,人正是通过白色与神联系沟通的。

黄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富象征意义。中国人与黄色渊源颇深,中国人是典型的黄色人种,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称好日子为“黄道吉日”,即使人死后的去处也称为“黄泉”。而到了现代,黄色开始与色情、庸俗淫秽联系在一起,要特别说明的是中国文化中并没有以黄色象征色情,现在通行的“黄色”观念,实际是从美国文化中引入的。黄色在日本人的传统审美意识中是并不受青睐的。黑色无论在中国或是日本,象征意义都比较复杂,既包含积极意义,又包含消极意义。

青色的象征意义也并非一成不变的。中国对于“青色”特有的象征意义有因妻子有外遇而使丈夫脸面无光,低人一等。现在也称妻子有外遇而给丈夫“戴了绿帽子”。日本的“青”却是一种跨度广泛的色彩,它包括了绿、蓝、青、灰,甚至近乎白色的多种色调。青色作为有神灵依附的草木之色,象白色一样神圣不可亵渎。 结论

本论文对比了非语言交际中的中日文化差异,强调了非语言交际的重要作用, 但同时无意于贬低语言交际的作用。在交际中, 脱离非语言行为配合的孤立的语言行为往往难以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 而脱离语言行为, 片面地理解或研究某一非语言行为的含义及功能也往往是不科学的。

在中日交流中正确地运用非语言手段,要做到要充分了解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特性;其次,非语言手段的运用要准确适度、自然得体。要做到准确地传递信息,贴切地表达思想,非语言手段就要与语言配合协调一致。还要注意非语言手段运用的频率、动作幅度和力度的把握。

论文中论述的多为中国人和日本人带有普遍性的非语言表达行为。然而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在接受各种文化熏陶和大量外来信息影响下,人们也未必完全遵从文中论述的交流方式。所以,在交际时不能照搬照抄,要因地制宜看情况而定。

5.期刊论文 刘庆委 中日文化差异与创造来华留学生的文化教育条件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2(7)

中日两国文化源远流长,日本人对汉语和中国文化具有亲近感和认同感,但中日文化依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我们在研究日本来华留学生的文化教育及管理问题时,不能忽视文化差异在语言交际及非语言交际中所造成的影响.正确认识文化的差异,努力创造和优化来华留学生的文化教育条件,贯穿于留学生教育与管理的始终.

6.期刊论文 彭丹. 吕婧 中日文化差异及日语习语的汉译策略 -考试周刊2007(10)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是各民族语言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它是人民生活经验的结晶,是语言文化财富中的瑰宝,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文化背景.因此翻译习语时,对两国的文化特色进行比较并作恰当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中日两国均有其固有的习语,它们清晰地体现出了各自不同的传统文化.由

于中日两国同属于东亚汉字文化圈,文化交流源远流长,造就了两国文化许多共通点和极为接近的特质.而日语习语的汉译过程不仅是日语到汉语的语言的转换过程,也是日本文化移植的过程.故本文将着重探讨中日文化差异及日语习语的汉译策略.

7.期刊论文 李向民 浅析中日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7(4)

本文的内容主要说明了中日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日本是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随着近年来中日两方在商务活动中的贸易摩擦不断地增加,更说明了中日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深远.文章主要分析了中日文化在等级观念、礼仪教育、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差异;并阐明了这些差异对中日双方在商务谈判等跨文化商务活动中产生的影响.

8.期刊论文 贺亚芹 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相互毗邻,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历史.在语言文字方面两国人民互相学习,相互影响,有不少相同、相似之处.但其中也有一些看似相同,实际上已经出现差异并具有特色的词汇和习俗,弄清这些词汇和习俗差异对我们学习日语和同日本人交流大有益处.尤其是在日语教学中,把这些词汇与习俗的异同及时渗透给学生,把中日文化的对比融入日语语言教学中,既可大大地活跃课堂气氛,又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交际水平、应用能力.

9.期刊论文 陈洁. Chen Jie 试论中日文化差异的根源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z1)

中国和日本是两个长期有文化交往的国家,但它们的文化却又不同.本文试从世界观(宗教)、家庭结构和历史三个方面谈谈中日文化差异的根源.了解这种差异的根源,对于我国现在和将来与日本的交往都大有裨益.

10.期刊论文 李继东. 金慧 中日文化差异之浅见 -中国科技博览2010(35)

中日文化一衣带水,两国之间的交往历史源远流长,很多人认为中日两国具有极其相似的文化特性,甚至认为共同的文化渊源使得中日两国之间不应该存在什么文化壁垒.但现实情况是越是强调中日文化的共性,就越容易忽视对方文化的异质特性,缺少对异己文化的尊重和理解,也越容易用己方的价值观念来判断对方的行为方式是否适当.在现实中遭遇许多文化冲击和挫折后,不能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来深入思考所遇到的文化冲击和挫折,反而把这种挫折感诉诸于情感,导致相互指责埋怨不断升级,严重伤害了两国国民感情.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yyzy200924045.aspx

授权使用:延边大学图书馆(ybdxtsg),授权号:7165d232-cb84-42e4-8eeb-9ed6003563a9

下载时间:2011年5月1日

论中日文化差异与大学日语文化教学

张怀云张秀清

[摘要]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在进行语言教学时,必须要融入文化教学。中日两国的文化既有相似之处,也有独特性。文章针对大学日语教学的现状,通过分析比较中日文化的差异,指出大学日语教学必须加强文化差异意识,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文化中日文化差异大学日语文化教学

[作者简介]张怀云(1980一),女,海南东方人,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在读硕士,主要从事日语教学与研究。(江西九江332005)张秀清(1973一),女,海南东方人,琼州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外语教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海南五指山

572200)

[中图分类号]G642.O[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4—0102—02

语言和文化紧密相关。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决定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的这种“社会性”说明语言系统不可能是一种存在于真空、独立发展、自生自灭的系统。人们的言语形式无时不受存在于语言之外的社会要素的制约。而文化社会学家认为,文化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任何人类社会都离不开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语言只是构成文化系统的要素之一。因此,任何语言教学都必须要与文化教学联系起来,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学习语言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其语言文化的过程,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就无法真正掌握语言。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上有着紧密的联系,以至于许多人认为中国人与日本人同文同种,但实际上,由于两国之间各自受到地理环境、社会状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两国的文化是“貌合神离”的。因此,在大学日语教学的同时,必须要意识到中日文化的差异,要把文化差异融入日语的教学,这对于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日语教学的现状

大学日语教学以日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大学日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日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因此,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还要教给学生语言本领和良好的教养,提高其交际能力,即听、说、读、写和社会文化能力,使学生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和谐的交往。从课程要求可以看出,大学日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日本民族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但是长期以来,日语教学过分强调日语语法结构的分析,常常用替换练习来

学生,日语句子说得很严谨,像教科书上一样完整,然而说不出感情、味道来。还有日本人反映,有些中国学生日语说得流利但不得体,对日本文化尤其日本人的语言心理了解不够,很难相处和交往。这些都说明我国日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语言结构,轻实际功能;重语言训练,轻文化传授。

二、中日文化差异

既然在大学日语教学中,中日文化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如果不了解中日文化的差异,即按照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日本人的话,或者按照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来了解中国人的话,就势必要引起一些误解。所以,必须要了解中日的文化差异。总的来说,中日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中日两国在语言表达方式上可以说是大相径庭。中国人喜欢用坦率、自信的语言表达方式,崇尚“是就是,不是就是不是”的直接的表达方式。而日本人喜欢含蓄、暖昧的语言表达方式。日本人为了保持与他人的和睦关系,在日常交往中十分顾忌对方的心理,尽量避免因自己的语言不当而刺伤对方。比如说同是谦逊的表达,虽然两国人都认为谦逊是美德,但中国人在受到别人的赞美和表扬时,会实事求是地说“还可以吧!…‘是吗,谢谢你的夸奖啊!”而日本人则会说“不不不,我做得并不好,我还需要继续努力。”日本人判断事物、表示态度时,很少明确说“是”或“不是”,而是喜欢用“可能”“大概”之类的模糊词语。他们之所以极力回避正面回答,是想给自己和对方留有回旋的余地。

2.行为方式的差异。若要发表对某一事物的看法,中国人习惯绝对的看法和说法,是非分明。而日本人的行为模式却与我们不同,他们一般不会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看法,而是含糊其辞、委婉地表达自己,让对方去揣摩他们的思想。比如说微笑,中日两国都喜欢微笑。中国人的微笑含义很简单,就是表示喜欢、赞赏等。而日本人的微笑理解起来就很困难,它可以表示赞同、反对、拒绝、克制、歉意、确认等。微笑成了日本人一个独特的现象,有时候妇女用微笑表示慌乱或难堪甚至是悲伤。如芥川龙之介有一篇名为《手巾》的小说,写的是有个叫长谷川谨造的人,有

训练学生的语速和语调,有时还把这一方式运用到会话课当中,

认为只要基本功扎实,口语流利,就能进行很好的语言交流,却忽视了对日本文化的了解与掌握。这样有些学生所讲的日语,尽管在语法结构上无可挑剔,但却未能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充分表达出来,有时甚至犯下了严重的语用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日本文化和日本语言特点了解不够所致。有些日本人评价中国

图!竺兰!星!

万方数据 

一天一位四十岁左右举止文雅的妇女来拜访他,报告曾受其关照的自己儿子的死讯。这位妇女在讲述自己儿子死讯时表情非常平静,嘴角甚至露着微笑。这对于中国人来说,实在难以理解。中国人有时不太理解日本人,同样的,日本人有时也对中国人的行为感到困惑,甚至对于同样的事情,中日两国人民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3.逻辑思维方式的差异。中日两国都擅长形象思维,但与属于大陆文化的中国相比,日本属于海洋文化。因此,即便是同一种事物,由于双方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同,对事物的定义或描述也会不同。如脚掌或脚趾上角质层增生而形成的小圆硬块,中国人形象地称之为“鸡眼”,因为中国内地以农牧文化为主,驯养家禽历史比较悠久;相反,日本是海洋文化,接触鱼较多,故称之为“鱼目”。再如,在比喻年长者经验丰富时,汉语中用的是农作物“生姜”,谓之“姜还是老的辣”,而日语中用的是乌龟的“龟壳”,谓之“龟。甲上I)年力功”。

三、中日文化差异对大学日语文化教学的启示

通过以上的差异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中日文化差异不仅仅表现在表层的语言意义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更深层次中所蕴涵的社会心理文化的差异上。它反映了不同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也使我们得知在语言交流中,日本人注重随声附和,尽量掩饰个人的主张,尽可能避免与对方发生冲突,注意不给对方带来伤害等的语言表达特点。人们在与异文化的国家或人民的交往中,应相互理解,注意彼此学习,尊重对方的语言文化习惯,要有宽容的态度,在交流中培养与异文化、异民族和谐共存的意识和能力。要改变目前大学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重语言教学、轻文化教学的现状,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I.更新教师教学理念,iA.-i7,文化差异的重要性。在教学中,

作为日语教学引领者的教师,首先要深刻认识到教授一门语言

的同时也是在传授一种文化。教师不能只顾教授语言知识,比如

教语音的只管教语音,教语法的只管教语法,而要从根本上更新教育观念,把教学指导思想从“以语言为本”向“以语言运用为本”转变,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为宗旨。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语言能力培养与文化能力培养是不可分离、相辅相成的。教师应对日语词语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深刻的了解,并能将教学内容中的中日文化特征从语言上、行为上、礼节习惯上加以对比,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异同点及其根源。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使用日语时能自觉地排除母语文化的干扰,遵循日本的文化习俗。

2.树立学生文化相对论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文化不但有共性,也有个性,不同文化中必然存在差异。要使学生避免交际中文化带来的失误,能在语言表达上更加得体,首先就要使学生树立起文化相对论的观点。所谓文化相对论,是指排除以本国文化为基准评价异国文化的态度,而肯定所有的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的观点,也称为文化平等论。文化是平等的,对于异族文化应本着“横向”的观点来看待,而不是“纵向”的观点。在日语教学中,教师必须使学生树立这种正确的文化相对论,即中国的文化和日本的文化在本质上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对错之分。对于学生而言,文化上的共性较为容易掌握,而对于差异或个性往往缺乏了解,容易造成交际失

万 

方数据误。在日语教学中更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不但对本国的文化有更加系统、深入的理解,而且对日本的文化也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从整体上有一个理性的把握。

3.采取灵活多变的文化教学法,增强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目前,大学日语教学还是采取了传统的文化教学方法,即以文化传授法为主。其实,在跨文化交际研究起步较早的欧美国家,这种方法遭到了广泛的质疑。因为传授法教学往往只停留在认知层面,难以让学生产生切身体验,所传授的文化知识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即“文化定型”,从而使学习者在真实的交际中无法灵活应对各种不同的场面和对象。另外,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来看,语言与文化原本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将文化作为“知识”来传授实际上已经割裂了语言与文化的联系。同时,传授法教学没有摆脱“填鸭式”教学的弊端,不利于学生独立地思考问题。所以,时至今日单一的文化传授教学法已不能满足日语文化的教学需要,应采取灵活多变的文化教学方法。比如提问法、旁白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等,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对日本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还可以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和课件教学,让学生切实领略到日本人的交流方式,如手势语、体态语及各种不同表情等;让学生学会一些有用的表达方式,像如何到朋友家做客,怎样付小费,在什么情况下怎样说话才得体等。这样,学生才能在将来游刃有余地使用日语,不会因为文化障碍而影响与日本人的交流。

4.进行中日文化差异专题讲座,开设中日文化对比选修深.

教师在课题教学中,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有意识地对日本的政治、经济、宗教、历史、文化、民俗等信息进行专题讲座,帮助学生克服文化障碍。如果学校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允许,可开设“语言与文化”“跨文化交际…‘中日文化对比”等选修课,这样能够有效帮助学生了解日本文化,学习相关文化知识,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同时也可以增强学校的跨文化交际的学术气氛。

总之,在大学日语教学中,不仅要进行语言教学,更要进行文化教学。通过对中日两种文化进行比较、分析,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地融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熟练利用日语进行交际、掌握语言机能、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

人才。圜

[参考文献]

【l】陈洁.试论中日文化差异的根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ZI).[2]黄晓娟.日本文化特性刍议——碱另—个角度审视[J].学术交流,2004(4).[3]金伊花.从中日文化差异角度看日语教学CJ].科技信息,2007(26).[4]李玉花.试论大学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2).

[5]曲洁,许晓乐.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学习[J].新闻爱好者,2007(3).[6]徐灿.论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04,10(6).

[7】张红涛.大学日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23(6).

论中日文化差异与大学日语文化教学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张怀云, 张秀清

张怀云(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江西,九江,332005), 张秀清(琼州学院外语系,海南,五指山,572200)教育与职业

EDUCATION AND VOCATION2009,(24)0次

参考文献(7条)

1. 张红涛 大学日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期刊论文]-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2(6)

2. 徐灿 论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期刊论文]-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6)3. 曲洁;许晓乐 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学习[期刊论文]-新闻爱好者 2007(03)4. 李玉花 试论大学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 2008(02)

5. 金伊花 从中日文化差异角度看日语教学[期刊论文]-科技信息 2007(26)6. 黄晓娟 日本文化特性刍议--从另一个角度审视[期刊论文]-学术交流 2004(04)7. 陈洁 试论中日文化差异的根源[期刊论文]-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z1)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尚榕. SHANG Rong 从动物词汇文化形象看中日文化差异--关于"龟"和"牛" -宜宾学院学报2006,6(3)

同一动物词汇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文化内涵,词汇层面上存在着深层的文化差异.本文以"龟"和"牛"为例,分析这两个动物词汇在中、日两国词汇中所分别表现出来的词语形象,并探讨中日文化在词汇层面上所展现出的某些底蕴.

2.期刊论文 王燕 浅谈日语教学之中日文化差异 -科技资讯2010(14)

语言和文化两者密不可分,相互依存.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存在于语言中.每一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学习日语就必须要了解它所承载的文化背景.语言体现文化,是文化传播、交流、发展和延续的载体.只有真正掌握了对方的语言和文化,并能够灵活运用,才能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

3.期刊论文 刘君梅. LIU Jun-mei 大学日语教学的中日文化差异 -武警学院学报2010,26(1)

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在进行语言教学时,必须要融入文化教学.中日两国的文化既有相似之处也有独特性.针对大学日语教学的现状,分析比较中日文化的差异,指出大学日语教学必须重视文化差异,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4.学位论文 赵倩 非语言交际中的中日文化差异 2008

一 论文写作背景

传播通讯技术的改进,交通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多媒体的诞生以及世界性的联网,经济的高度全球化等等带来了全球性的时间和空间的紧缩,不同社会、文化以及不同地区的人们产生了相互交往的强烈愿望。然而,世界上时空的紧缩并不能使人们心理上的距离自动消失,即使人们共享同一种语言也无济于事,因为语言仅是日常生活交往中所涉及的众多代码之一。人们在文化取向、价值观念、社会规范、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不同文化的人在交往时,常常会有“咫尺天涯”之感,由此产生跨文化交际误解及失败的例子也屡见不鲜,所以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人类交际有两种渠道: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而在谈到交际时,人们往往只注重语言交际,以为词语是传递和领悟信息的唯一途径,忽略了交际还需要非语言符号。事实上,交际中的语言和非语言信息是不可分的。交际中,我们说话时不只是运用发声器官,身体的各个部分在无意识的情况都会参与到交际中。同时,交际对方也不只是听取语言信息,还会从说话者的手势、头部动作、身体的动作、视线、面部表情等来获取各种信息。此外,对人距离、周边环境以及对时间的认识等因素对交际效果也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非语言交际是必然的、不可回避的。大部分研究交际学的学者认为,在交际中,语言所传达的信息只占35%,其余全部通过非语言信息进行传达。所以,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基于此,本文着眼于从对非语言交际的研究来探寻中日之间的文化差异。

二 论文写作意义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国在文化背景的许多方面有类似之处。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两国人民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等方面又存在不少文化背景的差异,这使得两国在跨文化交际中各具特点。日本社会的等级性质和稳定不变的社会平衡性,增加了对非语言行为的依赖而同时减少了言语交流。此外,由于日本人的谦恭、暧昧、含蓄、保守等秉性,他们在交际活动中采用非语言交际的概率要比中国人大得多。熟悉中日非语言交际的差异,对于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中国人避免与对方产生摩擦并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是有益的。同时,如果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日语教学中,一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另一方面增加其对中日非语言交际的了解,从而使之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日文化差异,那么本论文写作的现实意义也就能够得到充分体现。

三 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非语言交际是一个年轻的课题。作为一门学科,非语言交际仅有50 年左右的历史。对于非语言交际的系统研究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20世纪80 年代以来是非语言交际研究大发展时期,中国国内学者开始大量介绍国外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并着手各自的研究也始于80 年代。本论文主要从参考了国内对非语言交际的研究成果。

本文从对交际和跨文化交际的理解入手,从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环境语角度对中日非语言交际进行对比。在参考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一些中日非语言交际的实例,总结表层的中日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差异,进而深入探讨产生此差异的文化原因。旨在借鉴对非语言交际和文化的认识,更好地寻求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方法。

本论文的资料主要来源于:校图书馆,包括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民俗学等中文书籍;国家图书馆,包括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等中日文书籍,硕士

博士学位论文以及有关中日文化对比的书籍;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包括期刊杂志所发表的有关非语言交际方面的文章。另外,日本学研究中心图书馆的与异文化交流相关的日文书籍,论文等。中外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网站。

四 论文构成

本论文分为:绪论、非语言交际(第一章)、体态语中的中日文化差异(第二章)、副语言与客体语中的中日文化差异(第三章)、环境语中的中日文化差异(第四章)、结论共六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绪论

简单介绍了关于非语言交际的先行研究。

非语言交际是伴随人类的产生就出现的。但在20世纪以前,人们对于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只涉及身势动作,并把它作为演讲术的一部分。真正系统并科学地进行非语言交际的研究是从Birdwhistell(伯德惠斯特尔)开始的。进入六七十年代, 非语言交际研究更加深入,整个系统也更加完善。代表人物有Ekman(艾克曼) 和Friesen(弗里森)( 著有关于非语言行为的成因、使用和编码的文章) ,Fast (法斯特)著《体态语》(Body Language, 1970)。80 年代以来是非语言交际研究大发展时期, 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Brosnahan(布罗斯纳安)教授著的《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对比》第一次直接将中国和英语国家的非语言交际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对比,而国内学者开始大量介绍国外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并着手各自的研究也始于80 年代。

第一章非语言交际

本章对非语言交际进行了概述。从非语言交际的定义、分类、特点、功能四方面分析论述。第一节非语言交际的定义

本节阐述了Malandro,Barker,et al.、Burgoon 和Saine、Samovar et al对于非语言交际的定义。本文认为Samovar et al的说法更具有说服力,因为他首先限定的前提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中”。如果脱离交际,单纯的动作没有交际性,也就没有以它来传情达意的主观意图,别人无论是主客观上是正解还是误解也都无妨,两者都与交际效果、目的等无关。第二节 非语言交际的分类

本节论述了Ruesch (鲁希)和Kees(基斯)的三分类、日本学者东山安子按照发音和不发音的标准的二分类、Knapp(纳普)的七分类、Jensen (詹森)在总结有关学者对“无声语言”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上的四分类、Condon(康登)的二十四分类以及中国学者从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的需要出发归纳的四分类。

本文按照中国学者对非语言交际研究的一般分类方法,将全文分为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四部分,但由于这种一般分类方法里的具体内容过于繁杂,因此在各部分的细分内容中,本文挑选了能够最大程度表现中日文化差异的问题进行分析。整体分类如下:体态语中包括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副语言中包括非语言声音和沉默;客体语中包括服饰;环境语中包括空间信息、近体距离、座位安排、时间信息和颜色。其中由于副语言和客体语内容相对较少,因此将两部分归为一章中阐述。第三节 非语言交际的特点

本节论述了非语言交际的特点包括:相随性、广泛性、社会性、连续性、立体性及可靠性六个方面。第四节 非语言交际的功能

本节论述了非语言交际的功能包括:重复、抵触或否定、替代、补充或辅助、强调、调节六项。

第二章体态语中的中日文化差异

进行系统研究体态语的是Birdwhistell,1970年他首次提出体势学(Kinesics)这一术语,通称为身势语言(body language)或身势语义学(bodysemantics)。体势学研究人们交际时身体各部分动作的模式所表示的含义。体势学非语言交际研究的重点,它包括很多非语言行为,如面部表情、手势、体姿、眼神、体触、头示等。本章分为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两节进行阐述。其中面部表情中包括眼神和微笑;身体动作中包括手势动作和身势动作。第一节 面部表情

面部是最原始的感觉和情绪的非语言传播者。作为东方人,中国人和日本人的面部表情都不像西方人那么富于变化。但是中国人的感情比日本人外露。中国人不善于掩饰和造作,喜怒哀乐形于表、不控制情感。

眼睛是面部最富有表现力和魅力的,最能反映人的内心世界,最为引人注目。人们在交际时通过目光接触,产生心灵沟通。特定的目光和眼神像语言一样表情达意。中日语言中都有“眉目传情”(「目は口ほどものを言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目は心の窓」)的说法,说明中国人和日本人对眼睛具有的交际作用的认识是趋同的。但是,文化对目光接触和眼神运用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和日本人都属于运用目光接触不多的民族,而日本人较中国人运用的更少。

目光往往是与面部表情互动的,而微笑又是利用面部表情表达情感的基本方式,善于交际的人往往使用微笑有效地感染别人,促进关系和谐增进友情。中国人微笑常常是情感所致或为了强调谈话中的一些要点,特点是时现时消。日本人的微笑在开始时是非常令人产生好感和魅力的,但是不停地微笑又令人困惑,因此西方人用「ジャパンニーズ?スマイル」(Japanese Smile)来形容日本人与众不同而意味深长的微笑。事实上,日本人的微笑与日本社会的群体主义特征以及“以和为贵”的文化特征密切相关,它是克制自我,寻求和谐的心理体现。第二节身体动作

在交际时,不仅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和产生的影响,而且也要学会观察对方手势、身势动作包含的信息。

在手势动作方面中日的不同表现在,例如「手を合わせる」(合掌)放在胸前的动作,在中国表示祈求、恳请;在日本表示感谢和抱歉。日本人想从他人面前通过时,习惯将手掌竖着伸出(手刀)做劈砍状,表示歉意,等等。

身势动作在特定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形成的,往往具有约定俗成的性质。比较中日两国身势动作,得出中国属于“高姿态文化”、日本属于“低姿态文化”的结论。中日两国姿态高低的不同,与其民族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紧密相联。

第三章副语言与客体语中的中日文化差异第一节副语言的中日文化差异

副语言学这一术语最初在1958 年为Trager(特雷格) 使用。在研究文化和交际的过程中,Trager 搜集整理了一大批语言学和心理学研究素材,并加以综合归纳,从而提出了一些可适用于不同语言情景中的语音修饰成分。副语言要素包括:音型、音质、发声等。本节主要以非语言声音和沉默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

日语属于高低型声调的语言,讲话时不像强弱型声调语言那样音量、音幅变化强烈。日本人从高声喊叫到低声细语,对音量和音高、语速都有意节制,日本人在对于笑声、哭声、叹息声、口哨声等情绪音的控制方面也十分注意,对打哈欠、咳嗽、打喷嚏、打呼噜、呻吟、打嗝等生理音的控制则更严。而中国人则对以上两种功能性发声不是特别注意,甚至在公共场合亦是如此。

交际过程中的沉默,在中国和日本一般都是具有肯定意义的,但是其形成原因也存在差异。中国人的沉默主要受道家和儒家思想较深。日本人崇尚沉默可能出于等级地位关系、对对方的体察、群体的压抑感等原因。第二节客体语的中日文化差异

客体语指的是与人体有关的相貌、服装、饰物、身体气味、笔迹等。这些方面在人际交往中也有传递信息的功能。由于相貌、饰物、身体气味、笔迹等可比性较低,本节将主要以服饰为主题进行中日服饰文化的对比研究。

中国自古以来的服饰的特点在于宽松,宽松则较多周旋余地,在人际关系上的表现就是以亲情来维持秩序,亦即宽容 。但是中国可以说没有可以称得上“国服”的服饰。其中存在许多原因。

日本最具特色的可以说是“和服”。除此之外,日本人服饰的均一性也是广为人知的,同时日本人对制服也十分青睐。而日本年轻一代在借鉴西方时尚

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日本风格的服饰潮流。

第四章环境语中的中日文化差异

环境语指空间、时间、颜色、建筑、声音、信号等对身处该文化环境时提供交际信息者所造成的生理及心理影响。本章将环境语分为空间信息、近体距离、座位安排、时间信息、颜色五节进行阐述。第一节 空间信息

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本能地要求拥有一定的自由空间, 并视自己占有的“ 地盘”为势力范围。人类亦是如此。人的客观空间范围与主观空间意识都有较大的可变性或可伸缩性。

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上下四方”的空间意识,构成的不是一个单纯的物理空间,更是一个价值空间,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系统,中国人的主观空间意识的伸缩性是很大的。而日本人自古以来就具有明确的“内外有别”的意识。他们以自己为中心在周围画圈,区别“内”和“外”,并对于处于圈内的人待之以亲近,对于圈外的人待之以疏远。这些意识根源于日本四面环海的岛国特征和长期以来的农耕生活,四周被海所包围的日本,历史上一面遭受外来文化的冲击,一面实行锁国政策,使日本结成了以家、部落为中心的人际关系,并由此形成了对外闭锁,重视家族、集团利益的伦理观,这构成了日本独特的文化。第二节 近体距离

美国人类学家Hall(霍尔)在研究人际交往中体距的变化时创造了“proxemics”(近体学)一词,研究人际间如何利用距离进行交际。按照霍尔的定义,近体学就是通过对人们利用不同的近体距离的行为进行辨析,了解其心理活动的研究。人们交谈时相距多远是适宜的,表明了交际者对体距的态度和双方关系的亲疏,这可以因交际者性别和年龄的不同而不同,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双方的不同文化特征所决定的。

在Hall的研究基础上,日本的佐藤绫子考察了日本人的人际距离,并与Hall的数据进行对比,得出了:日本人的亲密距离比美国人远,而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只有美国人的1/3的结论。中国学者李杰群也在其著作中公布了他对中国人人际距离的调查结果。总结这些调查结果,表明与西方人相比,东方的人际距离要小,而同为东方人,日本的人际距离似乎又比中国人大一些。这与日本传统的「間の意識」恐怕不无关系。第三节座位安排

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 人们在相互交往时, 经常会考虑如何安排坐席的位置, 以此表示对来宾和长者的敬重。现代中国人的席位顺序,一般以中央的位置为最尊贵。如果围绕圆桌开会有2列以上席位时,则靠近圆桌的席位比较重要。如果会议在讲堂召开,那么会长的座位一般在最前列的正中央。

在日式房间内,背朝壁龛的席位是上座,如果没有壁龛,那么离房间入口远的席位是上座;在寿司店等日式餐馆里,座位往往围着厨师的操作台,这时面对厨师长的位置是上座,应该让主宾坐在那里。不论在什么样的房间,离入口近的席位,永远是主人的位置,而不能将这一席位留给客人。第四节时间信息

时间是客观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物质形态交替的序列。时间具有客观性和可感知性。人们对于客观时间的感知、认识和反映便形成了时间观念。时间观念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不同文化的人在社会实践、思维方式和处理安排时间方法等方面的不同,各自形成的时间观念就会存在差异。

Hall曾把不同文化群体对时间的使用分为两种范畴:一种是遵守单向时间制(Monochromic Time: M时间),另一种是遵守多向时间制(PolychromicTime: P时间)。单向时间制强调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做一件事,重视计划、安排、时间分段,行事果断干脆,把时间看成是可以分割但不可以重复、有始有终的一条直线。多向时间制把时间看成是分散的,提倡同一时间内做很多事,有很多事情可以同时出现,事物、交易的完成可以不受日程、计划和安排的限制,灵活性较强。中国文化以整体综合性的思维见长,加之传统的农业社会的遗风,所以东方人趋向于采用多向时间制式。日本人对内,他们自身的对事物的看法及工作方法是P时间型,而对外部世界则变为M时间型。日本人原本P时间型的生活方式,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逐渐偏向M时间型,也许正是这种矛盾的存在,才使日本人容易感到压力。

时间取向是时间观念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人们通常根据其文化在时间取向连续体上的侧重点来确定自己的立场,指导自己的行动。中国人在时间取向上采取向后看,也就是过去取向。人们对过去怀着鲜明的崇敬,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往往是今天事情成败的重要参考。而日本人在时间取向上一方面注重时间顺序,重视经验但与年龄无关;另一方面,又喜欢对未来做好计划。第五节颜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颜色的生成具有神秘主义的意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跟古代中国的宇宙观念和五行学说密切相关。日本人受到自然的恩惠,因而对自然和自然的色彩怀有深切的爱和特殊的感情,对自然美和色彩美的感觉敏锐纤细,并且含有丰富的艺术性。本节将颜色分为:红色、白色、黄色、黑色、青色进行论述。

红色是中国文化中基本的崇尚色,它体现了中国人的追求和向往。它象征富贵、吉祥、喜庆。而在远古时代的日本称赤色,即红色为「赤不浄」,代表血与火是一种大凶之色。赤色不仅与污秽肮脏联系在一起,而且还意味着灭顶之灾。另一方面,日本人对赤色除了厌恶和忌讳,似乎又包含着复杂的情感。日本人还自称日出之国,以红色的太阳图案作为国旗,可以看出日本人对红色还心存敬畏之感。

白色与红色相反,它是中国文化中的基本禁忌色,体现了中国人的摒弃和厌恶。它象征死亡、凶兆、悲凉。而日本人将白色视为“神”的色彩,在日本《古事记》记载的神话中,天神往往身穿白衣或借助白色动物出现,日本的本土宗教神道教认为凡是带色彩的都是不洁净的,只有白色“洁净无垢”,人正是通过白色与神联系沟通的。

黄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富象征意义。中国人与黄色渊源颇深,中国人是典型的黄色人种,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称好日子为“黄道吉日”,即使人死后的去处也称为“黄泉”。而到了现代,黄色开始与色情、庸俗淫秽联系在一起,要特别说明的是中国文化中并没有以黄色象征色情,现在通行的“黄色”观念,实际是从美国文化中引入的。黄色在日本人的传统审美意识中是并不受青睐的。黑色无论在中国或是日本,象征意义都比较复杂,既包含积极意义,又包含消极意义。

青色的象征意义也并非一成不变的。中国对于“青色”特有的象征意义有因妻子有外遇而使丈夫脸面无光,低人一等。现在也称妻子有外遇而给丈夫“戴了绿帽子”。日本的“青”却是一种跨度广泛的色彩,它包括了绿、蓝、青、灰,甚至近乎白色的多种色调。青色作为有神灵依附的草木之色,象白色一样神圣不可亵渎。 结论

本论文对比了非语言交际中的中日文化差异,强调了非语言交际的重要作用, 但同时无意于贬低语言交际的作用。在交际中, 脱离非语言行为配合的孤立的语言行为往往难以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 而脱离语言行为, 片面地理解或研究某一非语言行为的含义及功能也往往是不科学的。

在中日交流中正确地运用非语言手段,要做到要充分了解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特性;其次,非语言手段的运用要准确适度、自然得体。要做到准确地传递信息,贴切地表达思想,非语言手段就要与语言配合协调一致。还要注意非语言手段运用的频率、动作幅度和力度的把握。

论文中论述的多为中国人和日本人带有普遍性的非语言表达行为。然而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在接受各种文化熏陶和大量外来信息影响下,人们也未必完全遵从文中论述的交流方式。所以,在交际时不能照搬照抄,要因地制宜看情况而定。

5.期刊论文 刘庆委 中日文化差异与创造来华留学生的文化教育条件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2(7)

中日两国文化源远流长,日本人对汉语和中国文化具有亲近感和认同感,但中日文化依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我们在研究日本来华留学生的文化教育及管理问题时,不能忽视文化差异在语言交际及非语言交际中所造成的影响.正确认识文化的差异,努力创造和优化来华留学生的文化教育条件,贯穿于留学生教育与管理的始终.

6.期刊论文 彭丹. 吕婧 中日文化差异及日语习语的汉译策略 -考试周刊2007(10)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是各民族语言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它是人民生活经验的结晶,是语言文化财富中的瑰宝,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文化背景.因此翻译习语时,对两国的文化特色进行比较并作恰当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中日两国均有其固有的习语,它们清晰地体现出了各自不同的传统文化.由

于中日两国同属于东亚汉字文化圈,文化交流源远流长,造就了两国文化许多共通点和极为接近的特质.而日语习语的汉译过程不仅是日语到汉语的语言的转换过程,也是日本文化移植的过程.故本文将着重探讨中日文化差异及日语习语的汉译策略.

7.期刊论文 李向民 浅析中日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7(4)

本文的内容主要说明了中日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日本是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随着近年来中日两方在商务活动中的贸易摩擦不断地增加,更说明了中日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深远.文章主要分析了中日文化在等级观念、礼仪教育、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差异;并阐明了这些差异对中日双方在商务谈判等跨文化商务活动中产生的影响.

8.期刊论文 贺亚芹 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相互毗邻,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历史.在语言文字方面两国人民互相学习,相互影响,有不少相同、相似之处.但其中也有一些看似相同,实际上已经出现差异并具有特色的词汇和习俗,弄清这些词汇和习俗差异对我们学习日语和同日本人交流大有益处.尤其是在日语教学中,把这些词汇与习俗的异同及时渗透给学生,把中日文化的对比融入日语语言教学中,既可大大地活跃课堂气氛,又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交际水平、应用能力.

9.期刊论文 陈洁. Chen Jie 试论中日文化差异的根源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z1)

中国和日本是两个长期有文化交往的国家,但它们的文化却又不同.本文试从世界观(宗教)、家庭结构和历史三个方面谈谈中日文化差异的根源.了解这种差异的根源,对于我国现在和将来与日本的交往都大有裨益.

10.期刊论文 李继东. 金慧 中日文化差异之浅见 -中国科技博览2010(35)

中日文化一衣带水,两国之间的交往历史源远流长,很多人认为中日两国具有极其相似的文化特性,甚至认为共同的文化渊源使得中日两国之间不应该存在什么文化壁垒.但现实情况是越是强调中日文化的共性,就越容易忽视对方文化的异质特性,缺少对异己文化的尊重和理解,也越容易用己方的价值观念来判断对方的行为方式是否适当.在现实中遭遇许多文化冲击和挫折后,不能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来深入思考所遇到的文化冲击和挫折,反而把这种挫折感诉诸于情感,导致相互指责埋怨不断升级,严重伤害了两国国民感情.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yyzy200924045.aspx

授权使用:延边大学图书馆(ybdxtsg),授权号:7165d232-cb84-42e4-8eeb-9ed6003563a9

下载时间:2011年5月1日


相关内容

  • 日本文化语言学研究综述
  • 日本文化语言学研究综述---中日两国的动态研究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广义上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社会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文化是阶级斗争的武器. 而狭义上的文化则是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 ...

  • 中日谚语对比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启示(1)
  • 中日谚语对比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启示 王校伟 (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 山东荣成 264300) 摘 要:本文旨在通过中日谚语的对比,发掘中日民族文化间的共性与差异,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帮助学生超越自身文化所形成的价值观,培养学生自觉的跨文化意识和对日本文化的敏感性,从而提高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能力. ...

  • 东华大学与日本文化学园文化服装学院合作举
  • 东华大学与日本文化学园合作举办艺术设计专业 本科教育项目2010年度办学报告 东华大学与日本文化学园合作举办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10年度办学报告如下: 1.教学方面 本项目教学计划与课程设臵见附录1<东华大学艺术设计(中日合作)2010级专业教学计划>,中外双方主要授课教师及其承 ...

  • 论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30 JOURNAL0F 2004年第10卷第6期 CHONGQINGUNIVERSⅡY(S0cialScience8Edition)V01.10N仉62004 论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徐灿 (重庆医科大学外语系,重庆400016) 摘要:文化与语言一直有 ...

  • 基于国际化目标的日本文化课内容研究
  • 摘 要: 课程国际化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基于这一目标对现有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在国际化目标下,日本文化课的教学可以通过以下四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为基础素质培养,包括日本地理.历史等知识的教学:第二阶段为社会与文化教学,包括日本的社会现象和传统文化形式等:第三阶段为思想文化 ...

  • 2012年考研日语院校推荐之师范类大学师范类大学
  • 2012年考研日语院校推荐之师范类大学师范类大学 1.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实力雄厚,连续在2002~2004年日语专业排名中位居全国第一,为东北地区为数不多的日语语言文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日语语言文学专业拥有一批优秀的教育骨干,现有教授5名,副教授3名.研究生教育期间,注重 ...

  • 日语专业培养方案
  • 贵州大学2011本科人才 日语专业培养方案 *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日语在外事.经贸.教育.文化.科技.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日语复合型人才. *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受到日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 ...

  • 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实验)
  • 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实验) 第一部分 前言 由于国际政治的多极化.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外语在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外语教育已经成为国民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0世纪80年代,日语正式成为我国中学外语必修课程的语种之一.在高中阶段开设日语课程,是培养多元化外 ...

  • 日本人的环保意识
  • 浅析日本人对自然资源的感恩意识[日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日本人の自然資源への恩返し意識に関する分析 要 旨 周知のように.日本は海に囲まれて.資源が乏しい国家である.特に鉱物資源の不足は.日本の経済発展に深く悪い影響を与えたと言える.そして独特な地理環境のため.昔から.いつも地震.火山.台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