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习题及答案

第2章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习题解答

1.质量为10kg 的质点在xOy 平面内运动,其运动规律为:

x =5con 4t +3(m),y =5sin 4t -5(m).求t 时刻质点所受的力.

解: 本题属于第一类问题

x =5con 4t +3

dx v x ==-20sin 4t dt

dv a x =x =-80cos 4t dt

y =5sin 4t -5

v y =20cos 4t

a y =-80sin 4t

F x =ma x =-800cos 4t (N )

F y =ma y =-800sin 4t (N )

F =(F x +F y ) =800(N )

2.质量为m 的质点沿x 轴正向运动,设质点通过坐标x 位置时其速率为kx (k 为比例系数),求:

(1)此时作用于质点的力;

(2)质点由x =x 1处出发,运动到x =x 2处所需要的时间。

解:(1) F =m 12dv dx =mk =mk 2x (N ) dt dt

x 22dx 11x 2=ln x =ln ⎰kx k k x 1x 1x 1dx ⇒t = (2) v =kx =dt x

3.质量为m 的质点在合力F =F 0-kt(N ) (F 0,k 均为常量)的作用下作直线运动,求:

(1)质点的加速度;

(2)质点的速度和位置(设质点开始静止于坐标原点处).

解: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F -kt dv =F 0-kt ⇒a =0(ms -2) dt m

12F t -kt v t F -kt 0dt ⇒v =(ms -1) ⎰dv =⎰0 m m 00

121312F 0t -kt F t -kt x t 0dt ⇒x =(m ) ⎰dx =⎰m m 00m

4.质量为m 的质点最初静止在x 0处,在力F =-k /x (N)(k 是常量)的作用下沿X 轴运动,求质点在x 处的速度。

解: 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2

F =-k /x 2=m

v x dv dv dx dv =m =mv dt dx dt dx k ms -1) ⎰vdv =⎰-2dx ⇒v =mx 0x 0

5.已知一质量为m 的质点在x 轴上运动,质点只受到指向原点的引力的作用,引力大小与质点离原点的距离x 的平方成反比,即f =-k /x 2(N),k 是比例常数.设质点在 x =A 时的速度为零,求

质点在x =A /4处的速度的大小. 解: 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F =-k /x 2=m

v x dv dv dx dv =m =mv dt dx dt dx k vdv =-dx ⇒v ===ms -1) ⎰⎰2mx 0x 0

6.质点在流体中作直线运动,受与速度成正比的阻力kv (k 为常数) 作用,t =0时质点的速度为v 0,证明

(1) t 时刻的速度为v =v 0e k -() t m ;

k -() t m v 0(2) 由0到t 的时间内经过的距离为x =() [1-e m ]; k

m ) ; k

1(4)当t =k 时速度减至v 0的,式中m 为质点的质量. e (3)停止运动前经过的距离为v 0(

证明: (1) t 时刻的速度为v =v 0e k -() t m F =-kv =m

v t dv dt k -t dv k v k m =⎰-dt ⇒ln =-t ⇒v =v 0e ⎰v m v 0m v 00

-() t m v 0 (2) 由0到t 的时间内经过的距离为x =() [1-e m ] k k

x k -t dx v ==v 0e m dt t

0⎰dx =⎰v e

00k -t m k -t mv 0dt ⇒x =(1-e m ) k

(3)停止运动前经过的距离为v 0(m ) k

m ) k 在x 的表达式中令t=0得到: 停止运动前经过的距离为v 0(

(4)当t =m k 时速度减至v 0的1,式中m 为质点的质量. e

在v 的表达式中令t =k 得到:v 1= v 0e

7.质量为m 的子弹以速度v 0水平射入沙土中,设子弹所受阻力与速度反向,大小与速度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忽略子弹的重力,求:

(1) 子弹射入沙土后,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式;

(2) 子弹进入沙土的最大深度.

解: 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1) m dv dv k =-kv ⇒=-dt dt v m

t 考虑初始条件, 对上式两边积分: k -t dv k =-⎰dt ⇒v =v 0e m ⎰v m v 00

x max k -t mv dx =-⎰v 0e m dt ⇒x max =0 dt k 0∞v (2) ⎰0

8.质量为m 的雨滴下降时,因受空气阻力,在落地前已是匀速运动,其速率为v = 5.0 m/s.设空气阻力大小与雨滴速率的平方成正比,问:当雨滴下降速率为v = 4.0 m/s时,其加速度a 多大?(取g =9.8m /s 2)

解: 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雨滴下降未达到极限速度前运动方程为

mg -kv 2=ma (1)

雨滴下降达到极限速度后运动方程为

mg -kv 2=0 (2)

将v = 4.0 m/s代入(2)式得

k =mg (3) 2v max

v v =42 由(1)、(3)式 a v =4=g (1-2v m a x ) =10⨯(1-16) =3.6m /s 2 25

9.一人在平地上拉一个质量为M 的木箱匀速前进,如图. 木箱与地面间的摩擦系数μ=0.6. 设此人前进时,肩上绳的支撑点距地面高度为h =1.5 m,不计箱高,问绳长l 为多长时最省力? 解: 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有

T sin θ+N -mg =0

T cos θ-μN =0

联立以上2式得 T (θ) =μmg

cos θ+μsin θ

上式T 取得最小值的条件为

tg θ==μ

由此得到

l =≈2. 9m 2

第2章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习题解答

1.质量为10kg 的质点在xOy 平面内运动,其运动规律为:

x =5con 4t +3(m),y =5sin 4t -5(m).求t 时刻质点所受的力.

解: 本题属于第一类问题

x =5con 4t +3

dx v x ==-20sin 4t dt

dv a x =x =-80cos 4t dt

y =5sin 4t -5

v y =20cos 4t

a y =-80sin 4t

F x =ma x =-800cos 4t (N )

F y =ma y =-800sin 4t (N )

F =(F x +F y ) =800(N )

2.质量为m 的质点沿x 轴正向运动,设质点通过坐标x 位置时其速率为kx (k 为比例系数),求:

(1)此时作用于质点的力;

(2)质点由x =x 1处出发,运动到x =x 2处所需要的时间。

解:(1) F =m 12dv dx =mk =mk 2x (N ) dt dt

x 22dx 11x 2=ln x =ln ⎰kx k k x 1x 1x 1dx ⇒t = (2) v =kx =dt x

3.质量为m 的质点在合力F =F 0-kt(N ) (F 0,k 均为常量)的作用下作直线运动,求:

(1)质点的加速度;

(2)质点的速度和位置(设质点开始静止于坐标原点处).

解: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F -kt dv =F 0-kt ⇒a =0(ms -2) dt m

12F t -kt v t F -kt 0dt ⇒v =(ms -1) ⎰dv =⎰0 m m 00

121312F 0t -kt F t -kt x t 0dt ⇒x =(m ) ⎰dx =⎰m m 00m

4.质量为m 的质点最初静止在x 0处,在力F =-k /x (N)(k 是常量)的作用下沿X 轴运动,求质点在x 处的速度。

解: 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2

F =-k /x 2=m

v x dv dv dx dv =m =mv dt dx dt dx k ms -1) ⎰vdv =⎰-2dx ⇒v =mx 0x 0

5.已知一质量为m 的质点在x 轴上运动,质点只受到指向原点的引力的作用,引力大小与质点离原点的距离x 的平方成反比,即f =-k /x 2(N),k 是比例常数.设质点在 x =A 时的速度为零,求

质点在x =A /4处的速度的大小. 解: 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F =-k /x 2=m

v x dv dv dx dv =m =mv dt dx dt dx k vdv =-dx ⇒v ===ms -1) ⎰⎰2mx 0x 0

6.质点在流体中作直线运动,受与速度成正比的阻力kv (k 为常数) 作用,t =0时质点的速度为v 0,证明

(1) t 时刻的速度为v =v 0e k -() t m ;

k -() t m v 0(2) 由0到t 的时间内经过的距离为x =() [1-e m ]; k

m ) ; k

1(4)当t =k 时速度减至v 0的,式中m 为质点的质量. e (3)停止运动前经过的距离为v 0(

证明: (1) t 时刻的速度为v =v 0e k -() t m F =-kv =m

v t dv dt k -t dv k v k m =⎰-dt ⇒ln =-t ⇒v =v 0e ⎰v m v 0m v 00

-() t m v 0 (2) 由0到t 的时间内经过的距离为x =() [1-e m ] k k

x k -t dx v ==v 0e m dt t

0⎰dx =⎰v e

00k -t m k -t mv 0dt ⇒x =(1-e m ) k

(3)停止运动前经过的距离为v 0(m ) k

m ) k 在x 的表达式中令t=0得到: 停止运动前经过的距离为v 0(

(4)当t =m k 时速度减至v 0的1,式中m 为质点的质量. e

在v 的表达式中令t =k 得到:v 1= v 0e

7.质量为m 的子弹以速度v 0水平射入沙土中,设子弹所受阻力与速度反向,大小与速度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忽略子弹的重力,求:

(1) 子弹射入沙土后,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式;

(2) 子弹进入沙土的最大深度.

解: 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1) m dv dv k =-kv ⇒=-dt dt v m

t 考虑初始条件, 对上式两边积分: k -t dv k =-⎰dt ⇒v =v 0e m ⎰v m v 00

x max k -t mv dx =-⎰v 0e m dt ⇒x max =0 dt k 0∞v (2) ⎰0

8.质量为m 的雨滴下降时,因受空气阻力,在落地前已是匀速运动,其速率为v = 5.0 m/s.设空气阻力大小与雨滴速率的平方成正比,问:当雨滴下降速率为v = 4.0 m/s时,其加速度a 多大?(取g =9.8m /s 2)

解: 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雨滴下降未达到极限速度前运动方程为

mg -kv 2=ma (1)

雨滴下降达到极限速度后运动方程为

mg -kv 2=0 (2)

将v = 4.0 m/s代入(2)式得

k =mg (3) 2v max

v v =42 由(1)、(3)式 a v =4=g (1-2v m a x ) =10⨯(1-16) =3.6m /s 2 25

9.一人在平地上拉一个质量为M 的木箱匀速前进,如图. 木箱与地面间的摩擦系数μ=0.6. 设此人前进时,肩上绳的支撑点距地面高度为h =1.5 m,不计箱高,问绳长l 为多长时最省力? 解: 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有

T sin θ+N -mg =0

T cos θ-μN =0

联立以上2式得 T (θ) =μmg

cos θ+μsin θ

上式T 取得最小值的条件为

tg θ==μ

由此得到

l =≈2. 9m 2


相关内容

  • 人教版高一物理上册视频001
  • 人教版高一物理上册视频教程详情 在线播放和下载地址: [ 无需安装任何插件即可快速在线观看和下载 ] 运动描述 1.质点.参考系.坐标系.位移和时间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运动描述 3.速度快慢描述----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匀变速 ...

  • 注册环保工程师
  • 工程科学基础 1 数学 考试大纲 复习指导 复习内容 1.1 空间解析几何 1.1.向量代数 1.1.2 平面 1.1.3 直线 1.1.4 柱面旋转曲面二次曲面 1.1.5 空间曲线 1.2 微分学 1.2.1 函数与极限 1.2.2 连续 1.2.3 导数 1.2.4 微分及其应用 1.2.5 ...

  • 大学物理教学大纲
  • 附件: 本科教学大纲 ( 大学物理 专业课程) 河南警察学院教务处编 目 录(2号.加粗) (以下为4号字) 课程名称 ----------------------(页码) 课程名称----------------------(页码) 课程名称----------------------(页码) 课 ...

  • 必修2物理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重.难点梳理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5.1 追寻守恒量 教学要求: 1.通过实例了解能量: 2.知道自然界中能的形式多样性及其转化.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能量的概念几乎是与人类对能量守恒的认识同步发展起来的,能量的概念之所以重要 ...

  • [大学物理]教学大纲
  • <大学物理>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函授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 学 时 数:24 学 分 数: 课程号: 开课学期: 大纲执笔人:王玉娥 大纲审核人:郑永春 一.课程定位和目标 课程定位:大学物理课程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 ...

  • [大学物理]习题册题目及答案第3单元 角动量守恒定律
  • 第3单元 角动量守恒定律 序号 学号 姓名 专业.班级 一 选择题 [ A ]1.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 ,太阳的质量为M ,地心与日心的距离为R ,引力常数为G ,则地球绕太阳作圆周运动的角动量为 (A) m GMR (B) GMm G (C) Mm R R (D) GMm 2R [ C ]2. 关于 ...

  • 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 绪论 一.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目的和方法 二.化学科学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三.无机化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及发展趋势 四.无机化学的学习方法 本章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化学发展的简史及无机化学的作用和学习方法. 第一章 物质的状态 第一节 气体 第二节 液体.固体和等离子体 第三节 物质聚集状态的相互转 ...

  • 高一物理集备组工作计划
  • 高2016级高一物理集备组工作计划 傅强 2013年9月 一.学生现状及应对策略 对高一学生来讲,物理课程无论从知识内容还是从研究方法方面相对于初中的学习要求都有明显的提高,因而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经过一个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转变的适应过程,作为教师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个适应过程.首先要 ...

  • 2010-2011年高三第一学期物理教学总结
  • 由于水平有限,高三教学经验一直非常缺乏,教学成绩与兄弟班级相比总是进步较慢.还是多看优点少看缺点吧,毕竟这样看自己还是人,才能进步一点.评价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上应该还算是比较用心的,比较突出的是教案.教学反思.一学期转眼已过,有必要对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以便指导今后的教学. 一.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