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授在教学教学工作中的研究体会

所谓“引导”,指的是“带着人向某个目标行动”。“引导”十分贴切地表达了教育的本质内涵!尽管学校履行了引导学生的职责,但学生是否一定朝所引导的方向发展,这不是单凭或主要靠学校就能够决定的。学生的发展,一方面依赖于学生本人(从最基本的生理依赖,到更高层次的心理成熟等),学生是其学习和发展的主人,并最终决定于学生本人;另一方面也依赖于其成长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其实也是一种环境影响,尽管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教育引导论”体现了对于学生的尊重,体现了对于家庭和社会的尊重。学生的发展可以看作是以上各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当然,教育是复杂的,在语义上具有多义性,不同的语义代表了不同的逻辑。“教育主导论”中的“教育”是一个“成就词”,表达的是教育的结果或成就(教育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教育引导论”中的“教育”是一个“任务词”,表达的是教育的过程与努力(教育是带着学生向某个目标行动的过程)。应该指出的是,后者才能反映教育的本质,大多数教育理论家在论述教育的本质时,一般采用的都是“任务词”或“努力词”的形式,如赫尔巴特的“教育即塑造”,斯宾塞的“教育即预备”,杜威的“教育即生长”等。
而且,分析中国和西方“教育”一词的演变历史,可以看到其原初的含义也是强调过程而非结果。在我国,古代思想家们对于教育问题,大都是通过对“学”的论述来阐述自己的主张的,论“教”的时候不是很多,而且一般在谈到“教”的时候总是谈到“学”,“教”的问题实质上也就是如何“教人学”的问题。而“学”的意义,一是强调“学则由已”,根本方法在自己努力;二是强调“学以为人”,为人既是目的也是内容;三是强调“学”就是“行”,“行”就是“学”,“学”是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甚至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在西方,education起源于拉丁词educare,意即“引导”、“引出”,所表达的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人身体和心灵内的东西引发出来。人们讨论教育一类的事情常用的是nurture(培育)、rear(养育)、bringup(抚育)等,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提供儿童成长所需的是父母而不是教师,是家庭而不是学校。由此可见,现在提“教育引导论”,正是对人类原初教育智慧的继承和高层次的“复归”。这种“复归”符合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
事实上,对学校教育与学校德育的“主导”作用,也有学者持谨慎的立场。比如,顾明远先生主编的《教育大辞典》(1998,上海)就指出:教育的主导作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受青少年儿童的遗传素质、社会环境的制约。叶澜先生曾明确地分析过教育主导作用“意味”着什么,实际上表达了“教育即引导”的含意。她指出,“主导表现为对发展方向的引导”。在德育理论界,黄向阳指出,“学校德育的作用是有条件的,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喻学林的博士学位论文,更是全面探讨了“德育有限论”。不过,所有这些富有启发意义的研究,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要肯定“教育主导论”和“德育主导论”,没有明确提出要用“教育引导论”或“德育引导论”取而代之。由此看来,本文提出“德育引导论”是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价值的。
“德育引导论”既没有推脱学校德育的责任,依然强调学校对学生有教育引导之义务;也没有让学校教育承担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全部和主要责任,强调的是学校与家庭和社会一起,形成“合力”,共同引导学生的品德发展。其实践价值在于:
第一,审视学校德育所处的社会环境,为学校德育“松绑”。学校德育作用的发挥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与制约,不能期望太高,不能急功近利。一方面,学校德育总是处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之下,受到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包括社会风气、道德水平、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程度等。在社会风气尚未根本好转的情况下,我们不应对学校德育抱有过高的期望和幻想。另一方面,学校德育也受到人们认识水平的制约,比如,尽管我们都懂得德育必须以遵循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为前提,但问题是我们并不了解这一规律的具体细节,很多品德形成机制还处于“黑箱”状态,期望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化”只能是一种理想的追求。

第二,学校德育要贴近生活,向社会生活学习。工业社会以来学校教育的扩张与成功,使学校德育过于乐观与自信,忽视了知识传授与道德培养之间的本质差别,轻视家庭与社会的德育影响,要么试图“统领”甚至控制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要么在学校与社会之间筑起高墙,其结果是学校德育陷入“困境”。今天,学校德育要真正在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中发挥作用,就应该虚心学习,借鉴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成功经验,尤其要正视网络文化的影响,不能简单地把网络看作是“洪水猛兽”自我封闭、拒绝网络,而应借势而为,用以完善学校德育。

所谓“引导”,指的是“带着人向某个目标行动”。“引导”十分贴切地表达了教育的本质内涵!尽管学校履行了引导学生的职责,但学生是否一定朝所引导的方向发展,这不是单凭或主要靠学校就能够决定的。学生的发展,一方面依赖于学生本人(从最基本的生理依赖,到更高层次的心理成熟等),学生是其学习和发展的主人,并最终决定于学生本人;另一方面也依赖于其成长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其实也是一种环境影响,尽管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教育引导论”体现了对于学生的尊重,体现了对于家庭和社会的尊重。学生的发展可以看作是以上各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当然,教育是复杂的,在语义上具有多义性,不同的语义代表了不同的逻辑。“教育主导论”中的“教育”是一个“成就词”,表达的是教育的结果或成就(教育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教育引导论”中的“教育”是一个“任务词”,表达的是教育的过程与努力(教育是带着学生向某个目标行动的过程)。应该指出的是,后者才能反映教育的本质,大多数教育理论家在论述教育的本质时,一般采用的都是“任务词”或“努力词”的形式,如赫尔巴特的“教育即塑造”,斯宾塞的“教育即预备”,杜威的“教育即生长”等。
而且,分析中国和西方“教育”一词的演变历史,可以看到其原初的含义也是强调过程而非结果。在我国,古代思想家们对于教育问题,大都是通过对“学”的论述来阐述自己的主张的,论“教”的时候不是很多,而且一般在谈到“教”的时候总是谈到“学”,“教”的问题实质上也就是如何“教人学”的问题。而“学”的意义,一是强调“学则由已”,根本方法在自己努力;二是强调“学以为人”,为人既是目的也是内容;三是强调“学”就是“行”,“行”就是“学”,“学”是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甚至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在西方,education起源于拉丁词educare,意即“引导”、“引出”,所表达的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人身体和心灵内的东西引发出来。人们讨论教育一类的事情常用的是nurture(培育)、rear(养育)、bringup(抚育)等,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提供儿童成长所需的是父母而不是教师,是家庭而不是学校。由此可见,现在提“教育引导论”,正是对人类原初教育智慧的继承和高层次的“复归”。这种“复归”符合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
事实上,对学校教育与学校德育的“主导”作用,也有学者持谨慎的立场。比如,顾明远先生主编的《教育大辞典》(1998,上海)就指出:教育的主导作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受青少年儿童的遗传素质、社会环境的制约。叶澜先生曾明确地分析过教育主导作用“意味”着什么,实际上表达了“教育即引导”的含意。她指出,“主导表现为对发展方向的引导”。在德育理论界,黄向阳指出,“学校德育的作用是有条件的,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喻学林的博士学位论文,更是全面探讨了“德育有限论”。不过,所有这些富有启发意义的研究,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要肯定“教育主导论”和“德育主导论”,没有明确提出要用“教育引导论”或“德育引导论”取而代之。由此看来,本文提出“德育引导论”是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价值的。
“德育引导论”既没有推脱学校德育的责任,依然强调学校对学生有教育引导之义务;也没有让学校教育承担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全部和主要责任,强调的是学校与家庭和社会一起,形成“合力”,共同引导学生的品德发展。其实践价值在于:
第一,审视学校德育所处的社会环境,为学校德育“松绑”。学校德育作用的发挥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与制约,不能期望太高,不能急功近利。一方面,学校德育总是处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之下,受到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包括社会风气、道德水平、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程度等。在社会风气尚未根本好转的情况下,我们不应对学校德育抱有过高的期望和幻想。另一方面,学校德育也受到人们认识水平的制约,比如,尽管我们都懂得德育必须以遵循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为前提,但问题是我们并不了解这一规律的具体细节,很多品德形成机制还处于“黑箱”状态,期望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化”只能是一种理想的追求。

第二,学校德育要贴近生活,向社会生活学习。工业社会以来学校教育的扩张与成功,使学校德育过于乐观与自信,忽视了知识传授与道德培养之间的本质差别,轻视家庭与社会的德育影响,要么试图“统领”甚至控制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要么在学校与社会之间筑起高墙,其结果是学校德育陷入“困境”。今天,学校德育要真正在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中发挥作用,就应该虚心学习,借鉴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成功经验,尤其要正视网络文化的影响,不能简单地把网络看作是“洪水猛兽”自我封闭、拒绝网络,而应借势而为,用以完善学校德育。


相关内容

  • 班主任学习孟二冬,方永刚教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 学习孟二冬,方永刚教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平南镇三中 冯锦华 孟二冬教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历时七年,经过大量艰苦的研究,完成了100多万字的<〈登科记考〉补正>,被业内专家认为是近些年来我国文学界和史学界一部不可多得的力作.荣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

  • 学习孟二冬教授心得体会
  • 这些年来,教授不给本科生上课,已经是一个比较普遍和突出的现象了.为此,教育部三令五申,教授必须讲授本科课程.前不久,教育部又强调指出,教授两年未给本科生授课,其"教授"称号将被取消.教授不上课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不能上课.不必上课和不愿上课. 所谓"不能上课&quo ...

  • 领导培训班心得体会
  • 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本人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进行了为期10天的培训与学习,听取了著名教育家潘懋元教授以及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教授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及高水平特色建设、财经院校建设、高效国际化策略及现代大学的治理结构等问题的专题报告。从学习中开阔了眼界,更进一步明晰了努力方 ...

  • 教师学习孟二冬,方永刚教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 学习孟二冬,方永刚教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平南镇三中 黎航 孟二冬教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教研室骨干教师.1991年考取袁行霈先生博士生,1994年毕业后留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任教.xx年4月至xx年3月在日本东京大学任教两年. 学科专长为中国文学史及中国文学批评史,研 ...

  • 2010暑假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 2011暑假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一场场专家的讲座,一堂堂名师的绘声绘色的讲解,让我们在专业上获得了更深远的知识,聆听了更多新鲜而又富有活力的讲课.一路走来,我们和各级管理团队.课程专家团队.指导教师团队.技术团队一起,为全省参训教师搭建起和谐交流,互动成长的平台!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本次学习 ...

  • [转]各类计量经济学教材评析与推荐
  • [计量经济学的内容体系] 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基础> 白砂堤津耶<通过例题学习计量经济学> 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 斯托克.沃森<计量经济学导论> 威廉·格林<计量经济分析> 林文夫(Fumio Hayashi)<计量经 ...

  •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践与体会
  •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践与体会 [摘要]介绍了吉林大学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基本情 况,总结了具体实施策略,并从创新项目实践的具体工作中总结出 学生是项目的主体.重在过程.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三点体会,以 期为进一步开展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提高学生创新实验能力 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创新 ...

  • 当不了教授,就别当教授
  • 中国青年报     2002-11-06     文志传    "教授们没有按计划上课,原因多种多样,或忙于行政任务,或参加各种会议,或因名目繁多的社会兼职而忙于应酬,或为了给研究生一个锻炼的机会.有时本科生一个学期都很难与教授打个照面.不可否认,这种做法为研究生的科研和教学提供了锻炼机会 ...

  • 新疆农业大学对口支援工作总结
  •   对口支援是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在西部院校与内地校之间建立的一种稳定的帮扶关系;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教育发展地区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继续深入贯彻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西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自教育部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和“援疆学科建设计划”以来,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