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第1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3年上半年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 《小学生心理健康》第一章至第三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C )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

A、学习动机 B、求知欲 C、学习兴趣 D、成就动机

2、每现代人都要树立健康的新观念,即( A )。

A、完满康强观 B、医学观 C、生物医学观 D、无病即健康观

3、自我展示又称( D ),它是指在交往活动中能认真地、有意识地公开自己,向别人传递自己个人的信息。

A、自我表现 B、自我表演 C、自我欣赏 D、自我推荐

4、恐高症属于( A )。

A、特定恐惧症 B、场所恐惧症 C、社交恐惧症 D、环境恐惧症

5、从生理机制上来看,习惯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 B )。

A、学习策略 B、动力定型 C、学习方法 D、动作技能

6、所谓穷山恶水,泼妇刁民,说明( A )对心理健康有一定影响。

A、自然环境 B、家庭环境 C、学校环境 D、社会环境

7、心理健康教育的( A )系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受教育者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努力使心理素质最优化和开掘自己的心理潜能,成为健康、自主、和谐和具有创造性的人。

A、发展功能 B、补救功能 C、教育功能 D、适应功能

8、“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等格言,便是思维( D )的写照。

A、独立性 B、灵活性 C、敏捷性 D、批判性

9、( B )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尽量使学生产生成功的愉快体验,减少失败的不愉快体验。

A、体验性原则 B、成功性原则 C、快乐性原则 D、尊重性原则

10、( A )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特征。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兴趣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

至4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 ABCD )。

A、不吸烟酗酒 B、平衡膳食 C、锻炼身体 D、心理平衡

2、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包括( ABCD )。

A、针对性原则 B、主体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 D、活动性原则

3、人格障碍有多种,以行为怪癖、奇异为特点的人格障碍有( ACD )。

A、偏执型人格 B、攻击型人格 C、分裂型人格 D、强迫型人格

4、学习动机是( AB )和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力量。

A、引起 B、维持 C、激发 D、促进

5、人的挫折容忍力与( ABCD )等因素有关。

A、生理因素 B、生活经历 C、个性特征 D、期望水平

6、情感教育能促进( ABCD )等的健康发展。

A、品德 B、认知 C、身体 D、个性

7、心理问题按其性质可以分为( AB )。

A、心理正常 B、心理异常 C、心理健康 D、心理不健康

8、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性质,可以把它分为( BCD )。

A、宏观目标 B、基础目标 C、基本目标 D、终极目标

9、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虽然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他们之间在( BCD )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

A、具体目标 B、教育形式 C、教育内容 D、教育方法

10、健康是指身心健全和体能充沛的一种状态,它包括( ABC )。

A、生理健康 B、心理健康 C、社会健康 D、环境健康

三、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你认为对的打 “√”,认为错的打 “×”,不需要改错。)

1、1986年班华先生提出了“心育论”。 ( √ )

2、心理健康的标准和身体健康标准一样可以很详细、具体。( × )

3、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个性参与的过程。( √ )

4、男女智力总体上无差异。( √ )

5、人格障碍者人数虽多,但危害不大。( × )

6、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发起人是美国的比尔斯。( × )

7、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具体化。( √ )

8、具有坚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更能对付挫折,这是整个耐挫能力的核心。( √ )

9、心理健康教育终身化的含义就是指每个国民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终身化,以保证人们的心理始终都处于健康状态。( × )

10、传播媒体是国家用来宣传真善美的工具,所以对个体的心理健康起积极作用。( × )

四、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等影响很大。

2、小学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目标,主要包括 掌握学习策略 、 改善学习品质 和开发自我智能三个方面。

3、焦虑症主要分为 惊恐障碍 和 广泛性焦虑 两种。

4、我国心理卫生事业发韧于 20世纪30年代 ,我国著名教育家 吴南轩 先生率先在中央大学心理学系开设《心理卫生》选修课,之后在中央大学《旁观》杂志上发表《心理卫生专号》。

5、学习方法对学习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扩大学习范围,掌握更多知识 和 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效果 两个方面。

1、古希腊时期的医学观以 希波克拉底 为代表,而近代的健康观受 路易.巴斯德

五、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学生人际关系指导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学生人际关系知道的主要内容:(1)调整认知结构(2)克服人际偏见(3)加强个性修养

(4)掌握有关知识(5)学习交往技能(6)掌握调适策略

2、如何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

答:(1)自我调适: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控制情绪,愉快心境;科学用脑,劳逸结合;乐于交往,协调关系;培养兴趣,丰富生活。

(2)寻求帮助:好友倾诉;师长沟通;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3、简述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

答: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1)普遍化(2)重点化(3)整和化(4)现代化(5)本位化(6)专业化(7)终身化(8)本土化

4、如何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又叫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是一种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依托,结合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其心理健康,进而挖掘其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5、困扰学生自我意识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答: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也可能会出现某些困扰,帮助学生摆脱这些困扰,无论是对其自我认识水平的提高,还是对其自身保健来说,都至关重要。

这些困扰主要是:(1)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距离过大(2)自住性缺乏或不足(3)自我菲薄与自我陶醉(4)沉湎于自我分析。

六、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20分。)

1、试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十标准。

答:健康是指身心健全和体能充沛的一种状态,它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 世界健康组织提出的健康十个标准为:

(1) 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事无巨细不挑剔。

(3)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影响和变化。

(5) 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 体重得当,身材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 眼睛明亮,反应灵敏,眼睑不发炎。

(8) 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 肌肉丰满,皮肤富有弹性。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3年上半年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 《小学生心理健康》第一章至第三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C )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

A、学习动机 B、求知欲 C、学习兴趣 D、成就动机

2、每现代人都要树立健康的新观念,即( A )。

A、完满康强观 B、医学观 C、生物医学观 D、无病即健康观

3、自我展示又称( D ),它是指在交往活动中能认真地、有意识地公开自己,向别人传递自己个人的信息。

A、自我表现 B、自我表演 C、自我欣赏 D、自我推荐

4、恐高症属于( A )。

A、特定恐惧症 B、场所恐惧症 C、社交恐惧症 D、环境恐惧症

5、从生理机制上来看,习惯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 B )。

A、学习策略 B、动力定型 C、学习方法 D、动作技能

6、所谓穷山恶水,泼妇刁民,说明( A )对心理健康有一定影响。

A、自然环境 B、家庭环境 C、学校环境 D、社会环境

7、心理健康教育的( A )系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受教育者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努力使心理素质最优化和开掘自己的心理潜能,成为健康、自主、和谐和具有创造性的人。

A、发展功能 B、补救功能 C、教育功能 D、适应功能

8、“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等格言,便是思维( D )的写照。

A、独立性 B、灵活性 C、敏捷性 D、批判性

9、( B )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尽量使学生产生成功的愉快体验,减少失败的不愉快体验。

A、体验性原则 B、成功性原则 C、快乐性原则 D、尊重性原则

10、( A )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特征。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兴趣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

至4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 ABCD )。

A、不吸烟酗酒 B、平衡膳食 C、锻炼身体 D、心理平衡

2、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包括( ABCD )。

A、针对性原则 B、主体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 D、活动性原则

3、人格障碍有多种,以行为怪癖、奇异为特点的人格障碍有( ACD )。

A、偏执型人格 B、攻击型人格 C、分裂型人格 D、强迫型人格

4、学习动机是( AB )和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力量。

A、引起 B、维持 C、激发 D、促进

5、人的挫折容忍力与( ABCD )等因素有关。

A、生理因素 B、生活经历 C、个性特征 D、期望水平

6、情感教育能促进( ABCD )等的健康发展。

A、品德 B、认知 C、身体 D、个性

7、心理问题按其性质可以分为( AB )。

A、心理正常 B、心理异常 C、心理健康 D、心理不健康

8、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性质,可以把它分为( BCD )。

A、宏观目标 B、基础目标 C、基本目标 D、终极目标

9、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虽然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他们之间在( BCD )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

A、具体目标 B、教育形式 C、教育内容 D、教育方法

10、健康是指身心健全和体能充沛的一种状态,它包括( ABC )。

A、生理健康 B、心理健康 C、社会健康 D、环境健康

三、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你认为对的打 “√”,认为错的打 “×”,不需要改错。)

1、1986年班华先生提出了“心育论”。 ( √ )

2、心理健康的标准和身体健康标准一样可以很详细、具体。( × )

3、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个性参与的过程。( √ )

4、男女智力总体上无差异。( √ )

5、人格障碍者人数虽多,但危害不大。( × )

6、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发起人是美国的比尔斯。( × )

7、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具体化。( √ )

8、具有坚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更能对付挫折,这是整个耐挫能力的核心。( √ )

9、心理健康教育终身化的含义就是指每个国民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终身化,以保证人们的心理始终都处于健康状态。( × )

10、传播媒体是国家用来宣传真善美的工具,所以对个体的心理健康起积极作用。( × )

四、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等影响很大。

2、小学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目标,主要包括 掌握学习策略 、 改善学习品质 和开发自我智能三个方面。

3、焦虑症主要分为 惊恐障碍 和 广泛性焦虑 两种。

4、我国心理卫生事业发韧于 20世纪30年代 ,我国著名教育家 吴南轩 先生率先在中央大学心理学系开设《心理卫生》选修课,之后在中央大学《旁观》杂志上发表《心理卫生专号》。

5、学习方法对学习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扩大学习范围,掌握更多知识 和 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效果 两个方面。

1、古希腊时期的医学观以 希波克拉底 为代表,而近代的健康观受 路易.巴斯德

五、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学生人际关系指导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学生人际关系知道的主要内容:(1)调整认知结构(2)克服人际偏见(3)加强个性修养

(4)掌握有关知识(5)学习交往技能(6)掌握调适策略

2、如何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

答:(1)自我调适: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控制情绪,愉快心境;科学用脑,劳逸结合;乐于交往,协调关系;培养兴趣,丰富生活。

(2)寻求帮助:好友倾诉;师长沟通;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3、简述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

答: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1)普遍化(2)重点化(3)整和化(4)现代化(5)本位化(6)专业化(7)终身化(8)本土化

4、如何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又叫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是一种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依托,结合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其心理健康,进而挖掘其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5、困扰学生自我意识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答: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也可能会出现某些困扰,帮助学生摆脱这些困扰,无论是对其自我认识水平的提高,还是对其自身保健来说,都至关重要。

这些困扰主要是:(1)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距离过大(2)自住性缺乏或不足(3)自我菲薄与自我陶醉(4)沉湎于自我分析。

六、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20分。)

1、试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十标准。

答:健康是指身心健全和体能充沛的一种状态,它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 世界健康组织提出的健康十个标准为:

(1) 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事无巨细不挑剔。

(3)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影响和变化。

(5) 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 体重得当,身材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 眼睛明亮,反应灵敏,眼睑不发炎。

(8) 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 肌肉丰满,皮肤富有弹性。


相关内容

  • 2013小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方案
  • 章广中心小学2013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测试及数据上报工作实施方案 为做好我校2013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数据上报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3‟53号).教育部<关于 ...

  • 2014届高三年级组工作计划
  • 2013-2014学年度 高三年级工作计划 高三年级是高中阶段最重要的一个学年,为了搞好高三年级管理工作,完成学校以及各部门对高三年级制定的各项教育教学目标,根据本年级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年级本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备考质量为中心,以"五实"(实抓.实教.实学.实严 ...

  • 体质健康测试总结(好)
  •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总结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发布与实施是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为 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进行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学校树立"健康了第一&qu ...

  • 培养良好自我意识_探究学生健康人格发展的有效方法结题
  • < 培养良好自我意识,探究初中学生健康人格发展的有效方法 > 结 题 报 告 课题名称:< 培养良好自我意识,探究初中学生健康人格有效方法 > 课题立项时间:2009年10月 关键词:良好自我意识 健康人格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培养"断奶期"学生的 ...

  • 中学教育学第三章考试测试题
  • 中学教育学考试测试题第三章教育与个体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 ),它是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A .劳动 B .潜能 C .知识 D .意识 2.中国古代"内发论& ...

  •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1.语言四要素: 语音.词汇.语法 和文字. 2.言语技能:听.说.读.写和 译 . 3.海姆斯提出的"交际能力"包括:语法性和得体性 . 4.对外汉语教学规律是由语言学规律.心理学规律 和一般教育规律等共同决定的. 5.知觉的特性:组织性.整体性 和恒常性. ...

  • 高三备考发言稿
  • 一:高考分析 考纲分析 (1)对知识要求的分析: 数学科的考试内容以高中阶段的数学内容为主,对知识的考查从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依次为:了解.理解和掌握.灵活和综合运用,并且高一级的要求包含低一级的层次要求. (2)对能力要求的分析: 数学科的考试能力是指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 ...

  • 小学英语课外活动评价方案
  •   一、评价原则   小学英语评价应着眼于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着眼于引导、促进学生的继续学习和发展,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评价必须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应该是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二、评价方法   (一)形成性评价   1.为每个学生制定"个人英语学习档案本"   为了反映学 ...

  • 刘珣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精要版
  •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绪论篇 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 一. 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 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1) 2.母语和外来语(2)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2) 4.目的语(3) 二. 学科名称的讨论 1.对外汉语教学(4) 2.汉语教学(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