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位置第1课时上下前后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者:李广全

实验学校(城东校区)电子教学设计

2、位置

第 1 课时 教学内容 1、 教学 目标 上、下、前、后

1. 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上下”和“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和 “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初步感受他们的相对性。 2. 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了解“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关系和含义,会用“上下”和“前 教学重、 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难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上下”和“前后”的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 谈话法、观察法 、活动法 教学准备 CAI 教学过程设计 一、生活情境导入 1.师问:看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 你的上面有什么?你的下面是什么?你的前面有什么?你的后面有什 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上、下、前、后” 2.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创设情景,理解上下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初步体验上下 (1)联系生活,师问:大家去过我们的武汉长江大桥吗?谁能简单地介绍 一下 (2 ) 投影出示教科书的图,教师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结构,引导学生观察: 图上有什么? 看看他们的位置, 你发现了什么?谁能完整地说说, 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

1

教学设计者:李广全

实验学校(城东校区)电子教学设计

的下面? 谁还想说一说? 卡车的下面有什么? 学生开书填空 2.创设活动,加深理解 (1)摆一摆 A、听口令摆一摆:把数学书放在语文书的下面,把铅笔盒放在语文书的上 面, 说一说:谁在谁上面,谁在谁下面 B、同伴合作摆一摆,说一说 (2)找一找 在教室里,你在谁的上面,你又在谁的下面呢? 过渡:你在谁的前面?你在谁的后面? 三、创设情境,理解前后 1.创设情境,初步体验前后 (1)出示教科书上的图,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教师引导: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3)学生开书完成

2

教学设计者:李广全

实验学校(城东校区)电子教学设计

2.练习游戏,理解前后 (1)做一做 学生看图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说说游在最前面的是谁?最后面的是谁? (2)开火车游戏,体会“前后”的相对性。老师当火车头,先朝一个方向开, 问谁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然后换火车头向后转, 向相反的方向开, 问同一 个人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四、总结体验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本课作业 回家观察自己家的房子前面是什么,后面是什么? 2.位置 板书设计

3

教学设计者:李广全

实验学校(城东校区)电子教学设计

2、位置

第 1 课时 教学内容 1、 教学 目标 上、下、前、后

1. 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上下”和“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和 “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初步感受他们的相对性。 2. 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了解“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关系和含义,会用“上下”和“前 教学重、 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难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上下”和“前后”的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 谈话法、观察法 、活动法 教学准备 CAI 教学过程设计 一、生活情境导入 1.师问:看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 你的上面有什么?你的下面是什么?你的前面有什么?你的后面有什 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上、下、前、后” 2.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创设情景,理解上下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初步体验上下 (1)联系生活,师问:大家去过我们的武汉长江大桥吗?谁能简单地介绍 一下 (2 ) 投影出示教科书的图,教师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结构,引导学生观察: 图上有什么? 看看他们的位置, 你发现了什么?谁能完整地说说, 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

1

教学设计者:李广全

实验学校(城东校区)电子教学设计

的下面? 谁还想说一说? 卡车的下面有什么? 学生开书填空 2.创设活动,加深理解 (1)摆一摆 A、听口令摆一摆:把数学书放在语文书的下面,把铅笔盒放在语文书的上 面, 说一说:谁在谁上面,谁在谁下面 B、同伴合作摆一摆,说一说 (2)找一找 在教室里,你在谁的上面,你又在谁的下面呢? 过渡:你在谁的前面?你在谁的后面? 三、创设情境,理解前后 1.创设情境,初步体验前后 (1)出示教科书上的图,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教师引导: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3)学生开书完成

2

教学设计者:李广全

实验学校(城东校区)电子教学设计

2.练习游戏,理解前后 (1)做一做 学生看图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说说游在最前面的是谁?最后面的是谁? (2)开火车游戏,体会“前后”的相对性。老师当火车头,先朝一个方向开, 问谁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然后换火车头向后转, 向相反的方向开, 问同一 个人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四、总结体验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本课作业 回家观察自己家的房子前面是什么,后面是什么? 2.位置 板书设计

3


相关内容

  • 一上数学第二单元位置上下左右
  • 第一单元计划 一. 教材分析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并通过前面的学习,对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已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但不一定能够准确的判断,因此本单元集中教学,帮助儿童学会辨别:上下.前后.左右,在此基础上在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材在编写时提供了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儿童体验空间方位.并 ...

  •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有趣的游戏
  • 第四单元 有趣的游戏 一.单元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70 --75页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辨别前后.上下.左右,初步学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 相对位置. 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初步学会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经历用前后.上下.左右认识和描述物体相对位 ...

  • 基础素描教案
  • 2015-2016学年第1学期<基础素描>教案 一.授课教师: 罗霞 二.授课对象: 人文学院145环艺班学生( 31 人) 三.授课时间: 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 18 周共 108 课时 四.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 1.课程性质: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以理论课教 ...

  • 一年级上册数学上下前后的教案
  • 一.知识与能力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上下,前后空间位置关系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认识物体空间为的 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 ...

  • 第1课时[位置]名师教学设计
  • 第一课时 位置 随阳管理区中心小学 谢林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9页情境图,做一做及第11页练习二的第1-3题. <位置>是"图形与几何"这一部分的课程内容.<课程标准>要求: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节课是人教版 ...

  • 一年级数学教案教学设计
  • 第一单元 位 置 教学目标: 1经历认识左右.上下.前后等相对位置的过程,会辨认物体的相对位置 2会用左右.前后.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位置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用左右.前后.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感受 ...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上下前后
  • < 上下 前后 >(开发型)教 师 李海娟 年 月 学 日(第 科 周星期 数学 ) 执教班级 教学地点 一(5). (6) 班级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教学课时 第 课时课本第 1 页到第 2 页教学课型 新授 是否集体备课 否教材 分析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

  • 上下前后教案
  • 位置 第一课时:"上.下""前.后"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从而经历建立"上.下"和"前.后"的方向感. 2.能正确辨别"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关系及其 ...

  • 1.6镜面对称
  • 1.6镜面对称 第二周 第四课时 总第八课时 教学目标: 个性化设计: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了解镜面对称及其应用,欣赏镜面对称图形: 2.思考并探索镜面对称下图形的变化. 教学重点:镜面对称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探索镜面对称下图形的变化 教与学方法:自主合作 合作交流 教与学过程: (一)情境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