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新闻的特点-毕业论文

目录

一、公民新闻的特点 . ...................................................................................................................... 1

1、草根性 . ................................................................................................................................ 1

2、及时性、现场性 . ................................................................................................................ 1

3、传播者与受众融一 . ............................................................................................................ 1

二、公民新闻真实性不足的表现 . .................................................................................................. 2

1、部分图片造假 . .................................................................................................................... 2

2、单篇新闻报道失实 . ............................................................................................................ 3

3、新闻整体失真 . .................................................................................................................... 4

三、公民新闻真实性不足的原因 . .................................................................................................. 4

1、公民记者动机不纯 . ............................................................................................................ 4

2、公民记者专业素质不够 . .................................................................................................... 5

3、公民记者报道的自发性 . .................................................................................................... 5

四、解决公民新闻真实性不足的措施 . .......................................................................................... 6

1、新闻监管机构对发布渠道进行有效监管 .............................................................. 6

2、公民记者要培养一定的专业素质 ............................................................................ 7

3、主流媒体进行引导 . ............................................................................................................ 7

总结: .............................................................................................................................................. 7

参考文献:....................................................................................................................................... 8

一、公民新闻的特点

公民新闻是近些年来新兴起的一个新闻概念,也称参与式新闻。公民新闻是公民通过大众媒体、个人通讯工具,向社会发布自己在特殊时空中得到或掌握的新近发生的特殊的、重要的信息。公民新闻发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一般认为全世界第一条公民新闻是1998年美国人德拉吉在其个人博客中对克林顿拉链门性丑闻的曝光,德拉吉也就成为第一位公民记者。公民新闻与传统新闻相比有着自己的特点。

1、草根性

传统新闻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主要的传播媒介,新闻机构的记者编辑是新闻的采写者和传播者,一般受众不能参与新闻的采写和制作。从采写和制作的角度看,传统新闻是属于少数人的。公民新闻的诞生打破了这种局面,受众可以广泛地参与到采写和制作中,每一个网民或受众都可以成为一名“记者”或“编辑”,并从自身的立场给予公民新闻自己的评价。公民新闻的这种特点被理论界称为“草根性”。 2011年金庸去世白岩松辞职这两条假公民新闻中,大约有上百万网民利用各种媒介参入到了其中,充分显示了公民新闻的草根性。

2、及时性、现场性

由于公民记者的全民性,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公民记者,因而公民新闻更容易地在第一时间在现场进行实时报道。例如,911事件一开始时,由于事件的突发性,传统媒体的报道情况非常简略,只公布了发生的时间和大体死亡、失踪人数。但公民新闻的报道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及时性和现场性都超越了传统新闻。数百名公民记者以手机、博客等各种形式发布了大量现场照片、录像和录音,有些目击者则以文字的进行具体描述,让受众看到了一个与传统媒体新闻截然不同的更现场、更深度的突发事件的报道。

3、传播者与受众融一

对于传统新闻来说,传播者与受众是泾渭分明的。传播者处于主动传播的地位,而受众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两者是一种 不对称、不对等的关系。而对于公民新闻来说,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受众,但每一个人又可以是公民记者,进行公民新闻的制作和传播。在公民新闻中,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这种界限并不明显,

目录

一、公民新闻的特点 . ...................................................................................................................... 1

1、草根性 . ................................................................................................................................ 1

2、及时性、现场性 . ................................................................................................................ 1

3、传播者与受众融一 . ............................................................................................................ 1

二、公民新闻真实性不足的表现 . .................................................................................................. 2

1、部分图片造假 . .................................................................................................................... 2

2、单篇新闻报道失实 . ............................................................................................................ 3

3、新闻整体失真 . .................................................................................................................... 4

三、公民新闻真实性不足的原因 . .................................................................................................. 4

1、公民记者动机不纯 . ............................................................................................................ 4

2、公民记者专业素质不够 . .................................................................................................... 5

3、公民记者报道的自发性 . .................................................................................................... 5

四、解决公民新闻真实性不足的措施 . .......................................................................................... 6

1、新闻监管机构对发布渠道进行有效监管 .............................................................. 6

2、公民记者要培养一定的专业素质 ............................................................................ 7

3、主流媒体进行引导 . ............................................................................................................ 7

总结: .............................................................................................................................................. 7

参考文献:....................................................................................................................................... 8

一、公民新闻的特点

公民新闻是近些年来新兴起的一个新闻概念,也称参与式新闻。公民新闻是公民通过大众媒体、个人通讯工具,向社会发布自己在特殊时空中得到或掌握的新近发生的特殊的、重要的信息。公民新闻发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一般认为全世界第一条公民新闻是1998年美国人德拉吉在其个人博客中对克林顿拉链门性丑闻的曝光,德拉吉也就成为第一位公民记者。公民新闻与传统新闻相比有着自己的特点。

1、草根性

传统新闻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主要的传播媒介,新闻机构的记者编辑是新闻的采写者和传播者,一般受众不能参与新闻的采写和制作。从采写和制作的角度看,传统新闻是属于少数人的。公民新闻的诞生打破了这种局面,受众可以广泛地参与到采写和制作中,每一个网民或受众都可以成为一名“记者”或“编辑”,并从自身的立场给予公民新闻自己的评价。公民新闻的这种特点被理论界称为“草根性”。 2011年金庸去世白岩松辞职这两条假公民新闻中,大约有上百万网民利用各种媒介参入到了其中,充分显示了公民新闻的草根性。

2、及时性、现场性

由于公民记者的全民性,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公民记者,因而公民新闻更容易地在第一时间在现场进行实时报道。例如,911事件一开始时,由于事件的突发性,传统媒体的报道情况非常简略,只公布了发生的时间和大体死亡、失踪人数。但公民新闻的报道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及时性和现场性都超越了传统新闻。数百名公民记者以手机、博客等各种形式发布了大量现场照片、录像和录音,有些目击者则以文字的进行具体描述,让受众看到了一个与传统媒体新闻截然不同的更现场、更深度的突发事件的报道。

3、传播者与受众融一

对于传统新闻来说,传播者与受众是泾渭分明的。传播者处于主动传播的地位,而受众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两者是一种 不对称、不对等的关系。而对于公民新闻来说,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受众,但每一个人又可以是公民记者,进行公民新闻的制作和传播。在公民新闻中,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这种界限并不明显,


相关内容

  • 新媒体舆论监督毕业论文
  • 新媒体舆论监督毕业论文格式与内容范文 摘要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还有公民话语权意识的觉醒,今天的社会舆论监督平台上活跃着这样一批人,他们运用以计算机处理技术作为基础的新媒体,通过其特点与功能造就的全新的可能性采取一系列媒体监督活动,来实现自身社会舆论监督的基本权利,进而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传统 ...

  • 网络言论自由的法律规制研究
  • 网络言论自由的法律规制研究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

  • 论报道黑幕更能吸引受众眼球的原因
  • 论报道黑幕更能吸引受众眼球的原因 摘 要: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新闻媒介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并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且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刻.借助新闻媒介了解社会各方面的信息并发出自己的声音,成为我国公民维护自己的社会地位和正当权利的主要途径.作为受众的我国公民,新闻 ...

  • 试论公民的知情权
  • 试论公民的知情权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6-06-21 11:03:00 ] 作者:王金茹 编辑:凌月仙仙目 录 论文摘要--------------------------1 一. 知情权的由来及其概念-----------------2 二. 建立公民知情权制度的理论及宪法依据----- ...

  • 关于网络诽谤行为的认知与法律规制
  • 20.14% 网络诽谤的刑法规制 学位论文 甘露 河北经贸大学 2011 2 7.64% 关于网络诽谤 行为的认知与法律规制 期刊论文 杨海莲 等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3 5.56% 网络诽谤刑事问题研究 学位论文 罗福斌 黑龙江大学 20112 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 点击查看 ...

  • 关于网络诽谤刑事问题研究和如何防范追究
  • 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利用互联网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构成民事侵权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 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汹3.2001年<互联网5 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 7 送检论文片段 相似论文片段 [2.08%] 位置: 头部 中前 部 中部 中后部 尾部 来源:网络环境下言论自由及其界限 ...

  • 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题 目: 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 学 院: 法律与行政学院 专 业:班 级:姓 名: 张释予 指导教师:起讫时间: 2012.11--2013.6 2013年6月 摘 要 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作为继报纸.电视.广播三大传统媒体之后的第四媒 ...

  • 关于明星隐私权问题的探析
  • 关于明星隐私权问题的探析 引言 对于隐私权的定义,法学界较为统一,基本采用"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这一概念.对于明星隐私权,法学家同样肯定了其鲜明的特殊性.明星作为公众人物这一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生活和工作 ...

  • 新闻报道权及其法律属性
  • JoumaIism LegaI时Research新闻法制研究_ 新闻报道权及其法律属性 口姚广宜 [中圈分类号]G210瞄谳标识码]A瞄潭编号]100争一5322(2011)02-0089.3 [内容提要]新闻媒体所享有的新闻报道权,在整个新闻活动过程中更多地体现在采访和报道两个环节上,是新闻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