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医疗事故概念的重新界定研究与分析

对医疗事故概念的重新界定

2002年4月14日, 国务院发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决定于2002年9月1日正式实施, 同时废止《办法》。新《条例》结合理论讨论和实践经验, 对医疗事故概念作出新的界定, 使医疗事故的外延有了很大扩展, 扩大了救济的范围, 保障医疗机构过失医疗行为造成的人身损害后果能够获得救济。主要表现在:

第一, 新《条例》对医疗事故概念界定扩大了医疗事故的范围。

新《条例》第2条规定:“本条例所称的医疗事故, 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 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与《办法》对医疗事故概念的界定两相对照, 最明显的差别是, 前者规定构成医疗事故必须是“导致功能障碍”,后者规定是“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新规定的医疗事故概念明显比原来宽。按照新的界定, 凡是违法或者违章医疗行为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都属于医疗事故。对于过去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的造成人身损害但是没有造成功能障碍的医疗损害(即医疗差错), 现在可以定为医疗事故。

第二, 新《条例》对医疗事故的登记和类型做了新的划分。新《条例》对医疗事故的类型和等级划分, 由原来分为医疗事故和技术事故两类、三个等级, 改为统称为医疗事故, 分为四级。(5)其中前三级医疗事故都是造成死亡、重度残疾, 或者造成中度残疾、轻度残疾导致严重功能障碍、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级医疗事故为明显造成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四级医疗事故显然就是造成一般的

人身损害事故, 界限较宽, 将过去规定不予赔偿的所谓“医疗差错”包括在其中, 应当给予赔偿。新《条例》使用的“医疗过失行为”的概念, 与原来的医疗差错概念完全不相同, 不是低于医疗事故概念的一个事故类型, 而是医疗事故构成的客观要件。

第三, 新《条例》对不属于医疗事故的范围进行了调整。

在新《条例》中, 对不属于医疗事故的范围进行了新的调整, 规定以下六种情形不属于医疗事故:一是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二是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 三是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 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四是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 五是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 六是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新规定虽然对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条文范围有所扩大, 但是确定的内容比较准确, 删除了《办法》中不合理的“虽有诊疗护理错误, 但未造成病员死亡、残废、功能障碍的”规定,(6)使这一范围更为准确。

对医疗事故概念界定的上述改变, 扩大了医疗事故的范围, 对于保障受害患者实现损害赔偿的权利是有积极意义的。有人认为, 按照现在对医疗事故概念的界定, 对于医院抱错孩子、给错药、卖假药的行为, 就不能定为医疗事故使受害人得到赔偿。事实上, 这些没有造成人身伤害的医疗过错行为, 不是由医疗事故解决的, 而是应当采用其他办法解决。抱错孩子的问题, 应当依照侵害亲权的侵权行为处理。给错药、卖假药的问题, 应当依照合同关系处理, 追究医疗机构的违约责任。这些都是有具体的解决办法, 不必一定要按照医疗事故请求赔偿。

有人提出, 新《条例》第49条第二款关于“不属于医疗事故, 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的规定有问题, 限制了法院的审判权限。笔者认为, 有了对上述关于医疗事故概念界定的扩大, 再加上法院可以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应当说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也不能认为这是对审判权限的限制。

对医疗事故概念的重新界定

2002年4月14日, 国务院发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决定于2002年9月1日正式实施, 同时废止《办法》。新《条例》结合理论讨论和实践经验, 对医疗事故概念作出新的界定, 使医疗事故的外延有了很大扩展, 扩大了救济的范围, 保障医疗机构过失医疗行为造成的人身损害后果能够获得救济。主要表现在:

第一, 新《条例》对医疗事故概念界定扩大了医疗事故的范围。

新《条例》第2条规定:“本条例所称的医疗事故, 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 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与《办法》对医疗事故概念的界定两相对照, 最明显的差别是, 前者规定构成医疗事故必须是“导致功能障碍”,后者规定是“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新规定的医疗事故概念明显比原来宽。按照新的界定, 凡是违法或者违章医疗行为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都属于医疗事故。对于过去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的造成人身损害但是没有造成功能障碍的医疗损害(即医疗差错), 现在可以定为医疗事故。

第二, 新《条例》对医疗事故的登记和类型做了新的划分。新《条例》对医疗事故的类型和等级划分, 由原来分为医疗事故和技术事故两类、三个等级, 改为统称为医疗事故, 分为四级。(5)其中前三级医疗事故都是造成死亡、重度残疾, 或者造成中度残疾、轻度残疾导致严重功能障碍、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级医疗事故为明显造成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四级医疗事故显然就是造成一般的

人身损害事故, 界限较宽, 将过去规定不予赔偿的所谓“医疗差错”包括在其中, 应当给予赔偿。新《条例》使用的“医疗过失行为”的概念, 与原来的医疗差错概念完全不相同, 不是低于医疗事故概念的一个事故类型, 而是医疗事故构成的客观要件。

第三, 新《条例》对不属于医疗事故的范围进行了调整。

在新《条例》中, 对不属于医疗事故的范围进行了新的调整, 规定以下六种情形不属于医疗事故:一是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二是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 三是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 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四是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 五是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 六是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新规定虽然对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条文范围有所扩大, 但是确定的内容比较准确, 删除了《办法》中不合理的“虽有诊疗护理错误, 但未造成病员死亡、残废、功能障碍的”规定,(6)使这一范围更为准确。

对医疗事故概念界定的上述改变, 扩大了医疗事故的范围, 对于保障受害患者实现损害赔偿的权利是有积极意义的。有人认为, 按照现在对医疗事故概念的界定, 对于医院抱错孩子、给错药、卖假药的行为, 就不能定为医疗事故使受害人得到赔偿。事实上, 这些没有造成人身伤害的医疗过错行为, 不是由医疗事故解决的, 而是应当采用其他办法解决。抱错孩子的问题, 应当依照侵害亲权的侵权行为处理。给错药、卖假药的问题, 应当依照合同关系处理, 追究医疗机构的违约责任。这些都是有具体的解决办法, 不必一定要按照医疗事故请求赔偿。

有人提出, 新《条例》第49条第二款关于“不属于医疗事故, 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的规定有问题, 限制了法院的审判权限。笔者认为, 有了对上述关于医疗事故概念界定的扩大, 再加上法院可以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应当说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也不能认为这是对审判权限的限制。


相关内容

  • 医疗损害司法鉴定
  • 内容提要:医学的最主要的存在之理由是敬畏生命。生命乃是其职责。医疗损害为临床所需求,即为达到医疗服务的目的而必需实施或必然会对人体器官、组织造成的损害,并不存在侵权。如何界定“医疗损害”的概念直指侵权行为,民法专家王利明教授就“司法实务中的若干侵权问题”中论述:医疗损害这一概念,依据具有权威性的《布 ...

  • 翻译单位的两种涵义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 OURNA 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ocialSciences Edi ti on) 2004年第5期NO. 5. 2004 翻译单位的两种涵义 邓红风 刘 艳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东青岛266071) 摘 要 ...

  • 论宗教定义的界定
  • 摘要:宗教定义的界定,以三大宗教作为主要参照,宗教的本质是其界定的依据标准,研究者没有研究宗教学的全面才能和成就不应该轻易给宗教下定义.宗教的定义应该具有贯穿古今中外的普适性.对于宗教定义的界定,应该走科学的途径. 关键词:宗教:本质:普适性:科学 作者简介:张云忠,男(1978-),河北大学历史学 ...

  • 医患法律关系
  • 医患法律关系 摘要: 医患关系是指医疗方与就诊人在诊疗服务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医患关系一经相关法律调整,便成为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医患法律关系.随着市场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医患关系在形式和内容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医患法律关系也因法律的日臻完善而在内涵和外延上相应发生了.因此,对医患关系和医患法律 ...

  • 我国农村医疗改革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 我国农村医疗改革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党赟 (青海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青海西宁 810007) [摘要]本文就我国目前农村医疗改革的性质界定.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做了理论性分析.提出了国家应加大对农村医疗的财政投入:完善医疗政策,切实服务农民:增强宣传力度,防止对政策理解模糊:坚决纠正 ...

  • 关于保险条款性质的重新界定及传统审判思维的相应调整--沿着与"格式条款说"不同的思路展开(刘 振)
  • 关于保险条款性质的重新界定及传统审判思维的相应调整 --沿着与"格式条款说"不同的思路展开 刘 振 上传时间:2006-10-8 [原文出处]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内容提要]保险条款的性质是保险法的核心和基础性问题之一,是科学构建整个保险法体系的理论前提.本文从对保险条款性质的现有 ...

  • 公共体育服务的公共性研究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25卷第6期JournalofTUSVol.25No.62010510- 514 (生)论坛DoctorForum●博士 公共体育服务的公共性研究 汤际澜1,徐 坚2 摘要:从政府职能和公共物品角度对于公共体育服务的探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视域局限,对公共体育服务公共性的探讨 ...

  • 产权组合-对_小产权房_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 产权组合-埘"小产权房"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罗夫永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071) [摘要]产权权能随着分工和社会.科技以及人的认识的发展而不断拓展.重 新组合的趋势是不可改变的.而产权的拓展.重新组合和明晰及对经济社会的促 进作用,又促进了制 ...

  • 论医疗事故的民事赔偿责任(一)
  • 论医疗事故的民事赔偿责任(一) 杨立新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教授 关键词: 医疗事故/医疗事故鉴定/医疗事故赔偿责任/赔偿标准/免责事由 内容提要: 2002年4月14日, 国务院发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对医疗事故的概念.医疗事故鉴定.医疗事故的处理程序和赔偿标准都做了新的规定.这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