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鲁迅小说[祝福]的语言美

浅谈鲁迅小说《祝福》的语言美

摘要:小说的语言是我们探寻小说主题,把握人物形象的一把钥

匙,鲁迅先生正是用他富有个性化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

彩的世界,小说《祝福》是一个语言的宝库,值得我们不断地去挖

掘,去开拓。

关键词:鲁迅;小说;《祝福》;语言;祥林嫂

作为一篇传统课文,鲁迅小说《祝福》以其深邃的思想,启迪、

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小说的主题就在于故意不把杀害祥林

嫂的主凶明显地揭示出来,以此来表现封建制度的毒害已经广泛而

深刻地浸透到当时每个人的精神里,所以,一方面以此来毒害别人,

而另一方面,又以此来毒害他们自己。作者的意图是要更进一步地

说明封建统治的残酷性,夫权、族权、神权等一切封建礼教,虽然

没有锋刃,也不会一下子置人于死地,却可以不用刀而杀人,杀人

而没有血迹,甚至于在无意中杀害人们的灵魂而不自觉。作者之所

以这样写,无非是在告诉人们,不用刀的杀人,和不见血的杀人,

实在比严刑酷法还要严酷,被杀害的人数也要更多更广泛,鲁迅先

生用简洁、凝练、深刻、富有个性化的语言为我们叙述了祥林嫂充

满辛酸、坎坷的一生,揭示了封建礼教杀人不见血这一深刻的主题。

《祝福》语言最大的一个特点是简练而又传神,特别是描写祥林

嫂的外貌变化,作者善用白描的手法,通过描写祥林嫂的眼睛,为

我们展现了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变化。例如祥林嫂初到鲁镇时:头上

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

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第二次到鲁镇时: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

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

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先前那样精神了。柳妈

告诉她将来到阴司去阎罗大王会把它锯开来时:她当时并不回答什

么话,但大约非常苦闷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

着大黑圈。捐了门槛之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捐门槛

后去摆祭品被四神拒绝后:“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

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第二天,不但眼

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最后一次见到祥林嫂:五年前

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

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

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三次外貌描写写出

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发展过程。第一次写出了她虽贫困,但还有活

力,对生活抱有希望;第二次写出了她已经走投无路,对生活失去

了希望;第三次写出了她对生活已经绝望。三次描写鲜明对照,深

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多次描画祥林嫂的

眼睛,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反映了祥林嫂悲剧命

运的几个过程,形象地反映了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和封

建思想逼到绝境的,也是对罪恶的封建社会的无声的控诉。

其次,《祝福》的语言不但简洁凝练而且深刻。例如祥林嫂的第一

次外貌描写“头上扎着白头绳”,第二次外貌描写“她仍然头上扎

着白头绳”,同是扎着白头绳,祥林嫂却是为祥林和贺老六两个男

人服丧。寡妇再嫁又“克死”了第二个丈夫,从此,祥林嫂不但背

上了“失节”的罪名,而且成了“伤风败俗”的“谬种”,失去了

做奴隶的资格,并最终演出了那悲惨的一幕。看起来毫无变化,实

际上概括了祥林嫂丧夫、改嫁、再丧夫、失子、被逐等种种不幸,

并预示着更不幸的命运。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镇,虽然已经改嫁贺

老六,但“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看似简简单单、平平凡凡的一

句话,“仍然”二字,道出了人们的称呼未变,说明人们的观念未

变。当时的社会是在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统治下,人们认为女人应

该是“从一而终”的,所以,当四婶听说祥林嫂被迫改嫁的消息后

才惊奇的叫道:“哎呀,这样的婆婆呀!„„”因此,尽管鲁镇的

人都知道祥林嫂曾改嫁过贺老六,但人们不认可或不愿认可她改嫁

的事实,自然就不会叫她贺六嫂了。所以,“第二次来到鲁镇,镇

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

但笑容却冷冷的了。”“冷冷的”笑容能够看出镇上的人们对她的冷

漠和歧视,人们在咀嚼赏鉴发生在她身上的悲剧,而不是同情。

最后,作者用个性化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典型的

人物形象:“我真傻,真的„„”,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读者,一看

到这句话,立刻就会想到《祝福》的主人公祥林嫂,眼前就会浮现

出悲哀、痛苦、麻木的表情,她反复向别人诉说她的悲惨故事,以

此来减轻内心的痛苦。《祝福》中反复出现这段话,一方面是为了

表明儿子被狼吃掉对祥林嫂是致命的一击,造成她精神上的严重创

伤。另一方面也表明,人们在反复咀嚼了她的悲哀之后,却报以厌

恶和唾弃,反映了当时人们思想的麻木和人际关系的冷漠,被吃者

也在无意中吃人。作者通过祥林嫂对众人的倾诉,通过祥林嫂和柳

妈的对话,通过祥林嫂和“我”的对话,写出了祥林嫂的精神创伤,

这正是鲁迅思想的深刻性表现: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可怕,不但

在于它迫害劳动群众,还在于它从心灵上腐蚀、毒害人们,让人们

心甘情愿做奴隶、做牺牲品,这正是软刀割头的可怕之处。在其他

的几个人物中,鲁四老爷每次都说话极少,语气中带着冷漠甚至鄙

夷,例如当他知道祥林嫂的婆婆和卫老婆子合伙劫走祥林嫂后,说

道:“可恶!然而„„。” 言外之意,“既嫁从夫”她婆婆的做法也

不是没有道理的,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封建理学思想的代表人物。

柳妈没话找话,俨然一个好寻开心的市井女人的形象。卫老婆子的

话跟柳妈不同,她说话生动活泼,既俗气又有野趣,是一个能说会

道、能言善辩的“中人”形象。

小说的语言是我们探寻小说主题,把握人物形象的一把钥匙,鲁

迅先生正是用他富有个性化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

世界,小说《祝福》是一个语言的宝库,值得我们不断地去挖掘,

去开拓。

浅谈鲁迅小说《祝福》的语言美

摘要:小说的语言是我们探寻小说主题,把握人物形象的一把钥

匙,鲁迅先生正是用他富有个性化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

彩的世界,小说《祝福》是一个语言的宝库,值得我们不断地去挖

掘,去开拓。

关键词:鲁迅;小说;《祝福》;语言;祥林嫂

作为一篇传统课文,鲁迅小说《祝福》以其深邃的思想,启迪、

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小说的主题就在于故意不把杀害祥林

嫂的主凶明显地揭示出来,以此来表现封建制度的毒害已经广泛而

深刻地浸透到当时每个人的精神里,所以,一方面以此来毒害别人,

而另一方面,又以此来毒害他们自己。作者的意图是要更进一步地

说明封建统治的残酷性,夫权、族权、神权等一切封建礼教,虽然

没有锋刃,也不会一下子置人于死地,却可以不用刀而杀人,杀人

而没有血迹,甚至于在无意中杀害人们的灵魂而不自觉。作者之所

以这样写,无非是在告诉人们,不用刀的杀人,和不见血的杀人,

实在比严刑酷法还要严酷,被杀害的人数也要更多更广泛,鲁迅先

生用简洁、凝练、深刻、富有个性化的语言为我们叙述了祥林嫂充

满辛酸、坎坷的一生,揭示了封建礼教杀人不见血这一深刻的主题。

《祝福》语言最大的一个特点是简练而又传神,特别是描写祥林

嫂的外貌变化,作者善用白描的手法,通过描写祥林嫂的眼睛,为

我们展现了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变化。例如祥林嫂初到鲁镇时:头上

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

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第二次到鲁镇时: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

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

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先前那样精神了。柳妈

告诉她将来到阴司去阎罗大王会把它锯开来时:她当时并不回答什

么话,但大约非常苦闷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

着大黑圈。捐了门槛之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捐门槛

后去摆祭品被四神拒绝后:“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

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第二天,不但眼

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最后一次见到祥林嫂:五年前

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

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

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三次外貌描写写出

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发展过程。第一次写出了她虽贫困,但还有活

力,对生活抱有希望;第二次写出了她已经走投无路,对生活失去

了希望;第三次写出了她对生活已经绝望。三次描写鲜明对照,深

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多次描画祥林嫂的

眼睛,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反映了祥林嫂悲剧命

运的几个过程,形象地反映了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和封

建思想逼到绝境的,也是对罪恶的封建社会的无声的控诉。

其次,《祝福》的语言不但简洁凝练而且深刻。例如祥林嫂的第一

次外貌描写“头上扎着白头绳”,第二次外貌描写“她仍然头上扎

着白头绳”,同是扎着白头绳,祥林嫂却是为祥林和贺老六两个男

人服丧。寡妇再嫁又“克死”了第二个丈夫,从此,祥林嫂不但背

上了“失节”的罪名,而且成了“伤风败俗”的“谬种”,失去了

做奴隶的资格,并最终演出了那悲惨的一幕。看起来毫无变化,实

际上概括了祥林嫂丧夫、改嫁、再丧夫、失子、被逐等种种不幸,

并预示着更不幸的命运。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镇,虽然已经改嫁贺

老六,但“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看似简简单单、平平凡凡的一

句话,“仍然”二字,道出了人们的称呼未变,说明人们的观念未

变。当时的社会是在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统治下,人们认为女人应

该是“从一而终”的,所以,当四婶听说祥林嫂被迫改嫁的消息后

才惊奇的叫道:“哎呀,这样的婆婆呀!„„”因此,尽管鲁镇的

人都知道祥林嫂曾改嫁过贺老六,但人们不认可或不愿认可她改嫁

的事实,自然就不会叫她贺六嫂了。所以,“第二次来到鲁镇,镇

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

但笑容却冷冷的了。”“冷冷的”笑容能够看出镇上的人们对她的冷

漠和歧视,人们在咀嚼赏鉴发生在她身上的悲剧,而不是同情。

最后,作者用个性化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典型的

人物形象:“我真傻,真的„„”,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读者,一看

到这句话,立刻就会想到《祝福》的主人公祥林嫂,眼前就会浮现

出悲哀、痛苦、麻木的表情,她反复向别人诉说她的悲惨故事,以

此来减轻内心的痛苦。《祝福》中反复出现这段话,一方面是为了

表明儿子被狼吃掉对祥林嫂是致命的一击,造成她精神上的严重创

伤。另一方面也表明,人们在反复咀嚼了她的悲哀之后,却报以厌

恶和唾弃,反映了当时人们思想的麻木和人际关系的冷漠,被吃者

也在无意中吃人。作者通过祥林嫂对众人的倾诉,通过祥林嫂和柳

妈的对话,通过祥林嫂和“我”的对话,写出了祥林嫂的精神创伤,

这正是鲁迅思想的深刻性表现: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可怕,不但

在于它迫害劳动群众,还在于它从心灵上腐蚀、毒害人们,让人们

心甘情愿做奴隶、做牺牲品,这正是软刀割头的可怕之处。在其他

的几个人物中,鲁四老爷每次都说话极少,语气中带着冷漠甚至鄙

夷,例如当他知道祥林嫂的婆婆和卫老婆子合伙劫走祥林嫂后,说

道:“可恶!然而„„。” 言外之意,“既嫁从夫”她婆婆的做法也

不是没有道理的,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封建理学思想的代表人物。

柳妈没话找话,俨然一个好寻开心的市井女人的形象。卫老婆子的

话跟柳妈不同,她说话生动活泼,既俗气又有野趣,是一个能说会

道、能言善辩的“中人”形象。

小说的语言是我们探寻小说主题,把握人物形象的一把钥匙,鲁

迅先生正是用他富有个性化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

世界,小说《祝福》是一个语言的宝库,值得我们不断地去挖掘,

去开拓。


相关内容

  • 浅论鲁迅小说的结尾艺术
  • 浅论鲁迅小说的结尾艺术 涟源工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刘红权 [摘要]含蓄式结尾就是把全文丰富的思想感情凝聚于含蓄深刻的语言中,不直言文章的主旨,给读者留下思考想像的空间,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从而意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鲁迅小说语言,凝练含蓄,言简意丰.其描写人物的语言,笔墨俭省,而内涵丰富.其议论性 ...

  • 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浅析鲁迅对中国小说的贡献
  • 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浅析鲁迅对中国小说的贡献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 周聪 报名号:276 [内容摘要]鲁迅作为一个对中国现代小说和现代社会有巨大贡献的人,一直以来鲁迅都是现代中国最创 造性和独立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小说特点鲜明,能够很好的反映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情况.运用独特的艺术技巧来丰富小说, ...

  •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
  •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 鲁迅的小说创作,先后结成<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三个短篇小说集.中学语文教材选用过<社戏>.<故乡>.<孔乙已>.<药>.<祝福>.<阿Q正传>和<狂人口记& ...

  •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
  • 鲁迅先生一生写下了800多万字的著译,他的文章特别是他的小说给后人们带来了一笔宝贵的财富.鲁迅先生的小说具有鲜明的阶级观念.生动的文学性以及丰富的艺术特点.毛泽东认为:鲁迅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是"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他不但是 ...

  • _祝福_教学设计(3)
  • (本文选自人教版教材〈必修〉<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 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白如何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认识到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培养学生鉴赏小说的能力. 2.探讨刻画人物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的理解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给学生创造更多自主活动 ...

  • 鲁迅文章为什么以"我"为叙述对象
  •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13级8班 王宏坤 鲁迅的文章为什么经常以"我"作为叙述者?比如<祝福>.<孔乙己>.<故乡> 探究分解 ①不以"我"为叙述者行不行 ②以"我"为叙述者的妙处 人的精神进行彻底的 ...

  • [祝福]名师教案(3课时)
  • <祝福>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小说背景, 研习课文,理清小说情节结构: 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明确"祝福& ...

  • 近现代文学史题
  •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题库 许祖华 第一部分:题目 1. 请概述鲁迅思想的分期 2. "鲁迅的方向"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 你如何理解鲁迅的"孤独"? 4. 为什么说对"人"的关注是鲁迅思想的核心? 5. 如何理解鲁迅思想中庞杂 ...

  • 高一必修三.四说课稿
  • <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 仙游县钟山中学黄丽珊 一.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林黛玉进贾府>是人教版必修3中外小说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这一单元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中阅读和鉴赏部分小说和戏剧环节的基础序列.因此这一单元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承接7-9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小说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