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说课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

抚宁县榆关小学 张莉

各位老师,领导:

大家好,我今天讲课内容是冀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五单元24课《陶罐和铁罐》,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六个方面来谈一谈我对这节课的认识和体会。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作用及特点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寓言故事,它趣味性强,寓意深刻,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两个罐子的故事。铁罐自以为坚硬,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而陶罐却没有与它计较。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而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待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这篇寓言故事,主要通过对话展现情节、推动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说明道理。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均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此外,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这篇寓言故事还给我们许多启示,比如,由于时间的变化,事物的命运也会变化的道理,要有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看待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在阅读中继续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

童话寓言故事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已经接触了不少了,他们想读、乐学,而且他们有了一、二年级的学习基础,能够自己预习课文,并能够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进行初步的阅读与分析。

但课文中描写铁罐神态、动作的几个词语以及它最后为什么消失的原因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还有学生要通过文中的对话领悟人物的内心,理解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也有一定的难度。

3、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词句,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分角色朗读课文。

(2)了解寓意: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3)能积累描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4、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本课教学难点是课文所讲的道理:,了解寓意: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5、课时分配

二课时 本次上课内容为《陶罐和铁罐》的第二课时

6、教具准备

PPT 陶罐、铁罐头饰

二、说教法

现代语文教学观认为:语文课堂教学要充分贯彻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合作式

原则,运用十分恰当的教学方法,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根据本课目标和重难点,我主要采用了启发式,小组合作讨论式,表演式等方法。

具体来说,我以“读一读、演一演、说一说”的方法,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使教师、学生、文本形成真正的对话,达到预定的目标。在学生学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自主理解,培养学生自主研究、探究文本的能力。 其次,结合学生的回答,给与适当的鼓励,因为教师及时的点评,甚至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鼓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这样能够很好的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朗读的信心。

并且,运用表演教学法,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表演读,旨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投入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中,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悟语言、积思语言、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为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设计了如下四大板

(一) 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二) 进入文本,品读理解;(读一读)

(三) 深入文本,研究感悟;(演一演)

(四)表达感受,深化感悟,揭示寓意,明白道理(说一说)

三、说学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曾说过“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被注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在学生学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自主理解,培养学生自主研究、探究文本、培养语文实践的能力

训练重点:重视语文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看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如何引导参与语文实践,培养语文实践能力呢?

第一、创设语文实践情境。

如《陶罐与铁罐》以课本剧的形式,利用角色效应,采取生活再现、表演展示等多种手,创设语文实践情境。

第二、挖掘语文实践资源。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十分丰富。如何充分挖掘语文实践的资源呢?角色多样化,合作形式多样化是行之有效的策略。在课本剧中,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分别扮演除陶罐铁罐外的多种角色,与此同时,可以融入多种形式的小组合作与集体交流,在拓宽语文实践广度的同时充分挖掘了资源,营造了创意无限的课堂时空。

第三、展开语文实践过程。

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那么只有展开语文实践过程才能更有效地培养语文实践能力。课本剧以“个体自读演练——小组角色合作——小组汇报交流——师生集体评议”为基本环节,充分暴露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展开了语文实践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就是学生领悟学习方法的范例。并且,其他同学的示范与分析也是学生领悟学习方法的途径。在这样的合作与交往中,自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四、说课堂教学程序

(我上的是第二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解决了生字词的认知和课文的熟读;第二课时,我主要是从课文字词的理解和深入阅读方面着手,让孩子们理解文章所

蕴含的道理,通过多种方式的读,让学生领会其中的道理。)

(一)、复习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法国诗人拉封丹的话激起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欲望,再回顾课文,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以读促悟,感悟情感。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我设计各种方式的读,如默读、指名读、同桌练读、分角色读等,让学生通过读感悟陶罐和铁罐的品质。

(三)、深入文本,研究感悟。

1、自创表情动作,表演感悟: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的朗读教学中,老师主要通过自身的神态、语气来感染学生,学生在教师步步引导中领悟朗读的技巧,个个跃跃欲试,读出了韵味,读出了心境,读出了画面,读出了场景,读出了个人的体验。伴随着读,铁罐的傲慢形象在学生心中更是入木三分。)四、深入文本,感知寓意。(本课重点之一)

(四)、感悟灵魂,拓展寓意。

(五)、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五、教学设计(详见课堂实录)

六、教学反思

《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生动有趣,情节富有变化,它讲述了国王御厨里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许多年代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在反复的试教过程中,我对课文的思考、想法在加深,教学理念在变化,教学设计也随之改进。

一、课文主线的把握:体会人物性格, 挖掘做人道理

故事中的陶罐和铁罐个性鲜明,铁罐傲慢无理,说话咄咄逼人,而陶罐谦虚容忍,态度温和友好,这从他们彼此的对话中鲜而易见。开始,我把抓人物性格作为学习的主线,让学生在寻找人物神态,反复朗读对话的过程中加深对陶罐和铁罐的印象。于是乎,大家对铁罐的傲慢、轻蔑、恼怒很感兴趣,他们能惟妙惟肖地模仿动作、语气,把盛气凌人的铁罐表现得活灵活现。而对谦虚温和的陶罐,大家则表现得不温不火。因而整堂课的反面人物形象过于强调,突出了铁罐而忽略了陶罐。

朗读对话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服务,而人物不同性格正因对待问题,处理问题的角度、方法所引起的,这才是整堂课的核心。于是,在后来的教学中,学生不只是简单地朗读课文,停留在理解人物性格的表面层次中了,大家都有了更深的感触,陶罐的谦虚温和是因为他看待问题很全面,因此他也有了好结果。语文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会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篇课文带给学生的不只是两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更多的是教给他们应该正确地看待问题,要明白“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的道理。

二、整堂课的教学设计我始终想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让学生在感悟对话中体会词语的含义,而不是由老师说出,特别是神态描写,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体会词语的内涵,如:动作演示、表情传达,朗读中体会等方式。

在课堂尾声时,有一个说一说的练习 —— 陶罐,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_。铁罐,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__。学生在感悟文章,认识两个人物后,对他们的性格,对他们的品质,对他们看待问题不同的态度,都

有了或深或浅的想法,请他们说说想对这课文人物说的话,这是一个人文性的综合练习,在说话中学生充分表达出了自己的感受。

在教学《陶罐和铁罐》一课的经历中,我学习到,体验到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陶罐和铁罐的对话就是这样一步步练成的,虽然还有许多不足与遗憾,但是我所学到的经验都是我今后教学生涯宝贵的财富。请各位老师多多提议,知道我今后的教学。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

抚宁县榆关小学 张莉

各位老师,领导:

大家好,我今天讲课内容是冀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五单元24课《陶罐和铁罐》,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六个方面来谈一谈我对这节课的认识和体会。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作用及特点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寓言故事,它趣味性强,寓意深刻,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两个罐子的故事。铁罐自以为坚硬,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而陶罐却没有与它计较。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而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待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这篇寓言故事,主要通过对话展现情节、推动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说明道理。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均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此外,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这篇寓言故事还给我们许多启示,比如,由于时间的变化,事物的命运也会变化的道理,要有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看待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在阅读中继续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

童话寓言故事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已经接触了不少了,他们想读、乐学,而且他们有了一、二年级的学习基础,能够自己预习课文,并能够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进行初步的阅读与分析。

但课文中描写铁罐神态、动作的几个词语以及它最后为什么消失的原因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还有学生要通过文中的对话领悟人物的内心,理解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也有一定的难度。

3、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词句,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分角色朗读课文。

(2)了解寓意: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3)能积累描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4、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本课教学难点是课文所讲的道理:,了解寓意: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5、课时分配

二课时 本次上课内容为《陶罐和铁罐》的第二课时

6、教具准备

PPT 陶罐、铁罐头饰

二、说教法

现代语文教学观认为:语文课堂教学要充分贯彻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合作式

原则,运用十分恰当的教学方法,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根据本课目标和重难点,我主要采用了启发式,小组合作讨论式,表演式等方法。

具体来说,我以“读一读、演一演、说一说”的方法,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使教师、学生、文本形成真正的对话,达到预定的目标。在学生学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自主理解,培养学生自主研究、探究文本的能力。 其次,结合学生的回答,给与适当的鼓励,因为教师及时的点评,甚至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鼓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这样能够很好的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朗读的信心。

并且,运用表演教学法,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表演读,旨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投入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中,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悟语言、积思语言、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为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设计了如下四大板

(一) 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二) 进入文本,品读理解;(读一读)

(三) 深入文本,研究感悟;(演一演)

(四)表达感受,深化感悟,揭示寓意,明白道理(说一说)

三、说学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曾说过“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被注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在学生学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自主理解,培养学生自主研究、探究文本、培养语文实践的能力

训练重点:重视语文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看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如何引导参与语文实践,培养语文实践能力呢?

第一、创设语文实践情境。

如《陶罐与铁罐》以课本剧的形式,利用角色效应,采取生活再现、表演展示等多种手,创设语文实践情境。

第二、挖掘语文实践资源。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十分丰富。如何充分挖掘语文实践的资源呢?角色多样化,合作形式多样化是行之有效的策略。在课本剧中,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分别扮演除陶罐铁罐外的多种角色,与此同时,可以融入多种形式的小组合作与集体交流,在拓宽语文实践广度的同时充分挖掘了资源,营造了创意无限的课堂时空。

第三、展开语文实践过程。

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那么只有展开语文实践过程才能更有效地培养语文实践能力。课本剧以“个体自读演练——小组角色合作——小组汇报交流——师生集体评议”为基本环节,充分暴露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展开了语文实践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就是学生领悟学习方法的范例。并且,其他同学的示范与分析也是学生领悟学习方法的途径。在这样的合作与交往中,自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四、说课堂教学程序

(我上的是第二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解决了生字词的认知和课文的熟读;第二课时,我主要是从课文字词的理解和深入阅读方面着手,让孩子们理解文章所

蕴含的道理,通过多种方式的读,让学生领会其中的道理。)

(一)、复习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法国诗人拉封丹的话激起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欲望,再回顾课文,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以读促悟,感悟情感。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我设计各种方式的读,如默读、指名读、同桌练读、分角色读等,让学生通过读感悟陶罐和铁罐的品质。

(三)、深入文本,研究感悟。

1、自创表情动作,表演感悟: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的朗读教学中,老师主要通过自身的神态、语气来感染学生,学生在教师步步引导中领悟朗读的技巧,个个跃跃欲试,读出了韵味,读出了心境,读出了画面,读出了场景,读出了个人的体验。伴随着读,铁罐的傲慢形象在学生心中更是入木三分。)四、深入文本,感知寓意。(本课重点之一)

(四)、感悟灵魂,拓展寓意。

(五)、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五、教学设计(详见课堂实录)

六、教学反思

《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生动有趣,情节富有变化,它讲述了国王御厨里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许多年代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在反复的试教过程中,我对课文的思考、想法在加深,教学理念在变化,教学设计也随之改进。

一、课文主线的把握:体会人物性格, 挖掘做人道理

故事中的陶罐和铁罐个性鲜明,铁罐傲慢无理,说话咄咄逼人,而陶罐谦虚容忍,态度温和友好,这从他们彼此的对话中鲜而易见。开始,我把抓人物性格作为学习的主线,让学生在寻找人物神态,反复朗读对话的过程中加深对陶罐和铁罐的印象。于是乎,大家对铁罐的傲慢、轻蔑、恼怒很感兴趣,他们能惟妙惟肖地模仿动作、语气,把盛气凌人的铁罐表现得活灵活现。而对谦虚温和的陶罐,大家则表现得不温不火。因而整堂课的反面人物形象过于强调,突出了铁罐而忽略了陶罐。

朗读对话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服务,而人物不同性格正因对待问题,处理问题的角度、方法所引起的,这才是整堂课的核心。于是,在后来的教学中,学生不只是简单地朗读课文,停留在理解人物性格的表面层次中了,大家都有了更深的感触,陶罐的谦虚温和是因为他看待问题很全面,因此他也有了好结果。语文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会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篇课文带给学生的不只是两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更多的是教给他们应该正确地看待问题,要明白“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的道理。

二、整堂课的教学设计我始终想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让学生在感悟对话中体会词语的含义,而不是由老师说出,特别是神态描写,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体会词语的内涵,如:动作演示、表情传达,朗读中体会等方式。

在课堂尾声时,有一个说一说的练习 —— 陶罐,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_。铁罐,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__。学生在感悟文章,认识两个人物后,对他们的性格,对他们的品质,对他们看待问题不同的态度,都

有了或深或浅的想法,请他们说说想对这课文人物说的话,这是一个人文性的综合练习,在说话中学生充分表达出了自己的感受。

在教学《陶罐和铁罐》一课的经历中,我学习到,体验到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陶罐和铁罐的对话就是这样一步步练成的,虽然还有许多不足与遗憾,但是我所学到的经验都是我今后教学生涯宝贵的财富。请各位老师多多提议,知道我今后的教学。


相关内容

  •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学设计
  •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执教人:陈 萍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价值连城的文物,铁罐却被氧化,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规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

  •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价值连城的文物,铁罐却被氧化,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规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 ...

  • 陶罐和铁罐文本解读稿
  • <陶罐和铁罐>解读稿 课文宗旨: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敬,和睦相处. 读者:作为一个读者,读完这篇课文,我感受 ...

  • [陶罐和铁罐]师徒公开课教案
  • <陶罐和铁罐>师徒公开课教案 27陶罐和铁罐 教材分析: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的课文,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 ...

  • 陶罐和铁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神态.语言来感受陶罐和铁罐的形象,用各种各样的朗读形式来表现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态度.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 ...

  • [陶罐和铁罐]
  • 课题<陶罐和铁罐> 以读促悟,以演升华 --<陶罐和铁罐>品读对话微课设计 一.教学目的 1.能正确认读"懦.辩.耻.逝.殿.掘"6个二类字及"骄傲.傲慢"等19个词语,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傲慢.懦弱.奚落&qu ...

  •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
  • 27. 陶罐和铁罐 ★教学目标: 1. 认识"陶.懦.恼"等6个生字,会写"陶.谦.虚"等到14个生字. 2. 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奚落.懦弱.轻蔑.和睦相处.覆灭"等词语. 3. 阅读课文,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4 ...

  • [陶罐和铁罐]对话赏析
  • <陶罐和铁罐>这篇文章以两只罐子的对话为线索,讲的是国王与处理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时间流逝,个世界上发生了许多的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只罐子被遗落在荒凉的角落,历史在它们身身上堆积了渣滓和尘土,就这样,一个世纪连着一个世纪.骄傲的铁罐不但没有把易碎的陶罐撞碎,自己反而随 ...

  • 陶罐与铁罐教学设计
  • <陶罐与铁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味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2.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陶罐和铁罐神态和动作的描写,了解陶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 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讲的道理,学习正 ...

  • 陶罐铁罐教学实录
  • 陶罐和铁罐 课前游戏:我知道咱班的同学特别喜欢做游戏,今天我们就来一个表情游戏. 游戏规则:老师说出一个词语,你用你丰富的表情表现出来. 微笑 生气 惊喜 失望 着急 (同学们的表情真丰富,个个都是小演员啊!) 二.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那你能告诉老师你读过那些童话故事吗? 2.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