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范成大田园诗的艺术风格

  摘 要:田园诗发展到了宋代呈现出繁荣绚烂的局面,对后世影响深远。而范成大可以说是南宋乃至整个宋代一流的田园诗人,亦可说是“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式的人物。其诗写景真实亲切,语言通俗明快,呈现出“淡远”诗风。

  关键词:范成大; 田园诗; 淡远

  中图分类号:1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6-0000-01

  

  就诗歌创作而言,范成大于前辈诗人,几乎无所不学,学陶渊明,学六朝的鲍谢,学盛唐的李杜,学中唐的韩愈、元白、张王,学晚唐的李贺、杜牧,学北宋的苏黄、王安石,乃至于同辈的陆游等等。也正因为他取法多师,造就了其诗歌风格的多样化,对于范成大诗歌的风格,前人多有评判:“清新藻丽”、“端庄婉雅”、“清新妩丽”、“清远”、“温润”、“精致”、“新巧”①等等。根据前人的评述,结合作品,笔者认为范成大田园诗的总体风格是“淡远”的。

  一、何谓“淡远”

  关于“淡远”一词,我们可以分而释之。“淡”或“平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范畴之一,“平淡”原是道家对自然平淡之美的崇尚,从艺术角度来看,“淡”则是指称一种素朴自然、平和淡远、无意于刻削雕琢的艺术风格于境界②。关于“远”,皎然《诗试》将诗歌的风格分为十九类,在“远”一条中注云:远:非如渺渺望水,杳杳看山,乃谓意中之远。综上,“淡远”风格实指的是以清淡自然的艺术形式来表现意味深远的情思和内容。它不是淡乎寡味,而是意味无穷的,而范成大的田园诗也正体现了这样一种风格,如下面几首代表诗歌:

  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缫丝行》)

  胡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晚春田园杂兴其三》)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秋日田园杂兴其八》)

  以上三首诗,第一首写农民抽蚕丝绕线,准备纺织;第二首写农村恬静的生活;第三首则表现了农民丰收的场景。几首诗都没有刻意的渲染和藻饰,只是用一些明白如话的语言来反映农民、农村的生活,而在淡淡的叙述中却能使读者触摸到诗人颇为深婉的意绪:或为悲愤,或为娴静,或为喜悦。总之,清淡自然的描写叙述,意蕴的深远含蓄正是范成大田园诗风格的真实写照。

  二、 “淡远”诗风的艺术构成

  作家创作风格的形成有历史的、社会的、个体的原因,受南宋理学的影响,南宋中兴诗人(包括范成大)也有着“在表达性情的形式上便必然向着反对雕琢、崇尚自然的艺术风格与美学体貌定位。”③的创作取向。另外,如前所述,范成大田园诗的“构思”、“理趣”、“诗中有画”其实也是其诗风构成的几个要素。而以下主要从诗歌的景象、语言表现等方面来探究“淡远”诗风形成。

  1、诗景真实亲切。前人评价范成大田园诗“曲尽吴中农圃故事”④,“纤悉毕登,鄙理尽录,曲尽田家况味”⑤。确实,源于诗人对农村生活的深刻认识,对农民的熟悉,他总能以一种真实客观的眼光来看待田园,对田园风光的描绘,对风土人情的描写,对劳动生活的展现,对剥削压迫的展现并没有渗入太多的主观的因素;其它的诸如物象的选择,稻、麦、桑、麻、鸡、犬、猪、鸭、桃、杏、鱼网、缫车等等,也都是习见之物,尽随自然。

  2、 言近旨远。范成大注意学习吸取民间的语言,以“农家话”入诗,使得诗歌语言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从而形成他语言通俗明快的一面。有些诗用白描的手法来写,如“榴花满山红似火,荔子天凉未肯红”;有些则以方言入诗,如“农家亦幸荒田少,始觉城中登市好”, “巫媪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青钱买酒回。”等等,显得质朴自然;有些诗则纯用口语写成,如:

  乾高寅缺筑牛宫,巵酒豚蹄酹土公。

  牯牸无瘟犊儿长,明年添种越城东。(《冬日田园杂兴其五》)

  “筑牛宫”、“酹土公”、“牯牸”、“犊儿”等口语的运用自然而不造作,让人耳目一新。同时,范成大也学习民间多用叠字来表现物貌情态,从而形成通俗明朗的语言特点。如“谁知细细青青草,中有丰年击壤声”(《插秧》),“麦穗黄剪剪,豆苗绿芊芊”(《劳畬耕》),“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四时田园杂兴》)等等。

  同时,范成大毕竟是一个文学家,他懂得怎样将“农家话”提炼“诗家语”,使之精粹、含蓄,所以也就促成了其诗歌“言近旨远”的语言风貌。需特别指出的是,前文提到范成大“善用典故”,然而“用典”与“言近”在范诗中看似殊途实则同归:正是因典故的妙用使得诗歌以“浅近”的姿态呈现,也正是用典而使诗歌“旨远”,蕴含丰富。如:

  朱门乞巧沸欢声, 田舍黄昏静掩扃。

  男解牵牛女能织, 不须徼福渡河星。(《秋日田园杂兴其二》)

  这首诗中并没有太多难解之词,但确有不尽之意于言外。这主要是诗歌化用了一个“熟典”—— “牛郎织女”的神话,《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瑜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祈求智巧)”。首联先渲染了节日这天富贵人家的热闹和农家的冷落两种不同的场景,而诗歌的诗意在尾联,“男解牵牛女能织,不须徼福渡河星。”说明农家男子都会牵牛,女子都会织布,何须乞巧。在赞美农民的同时也暗讽了富贵者的徒虚热闹,四体不勤,荒唐的依靠上天的施舍。在这里,作者巧语双关,“牛郎织女”的典故如盐化水般的融入诗中,“用典”而无斧凿之痕,使得诗歌曲折有致。

  最后,语言的意涵褒贬也是范成大田园诗“言近旨远”的一个显著特征。如“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晌开”一句就很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韵致,特别是“动”、“催”、“一晌开”等词一经点缀,就使静物具有了灵气、生机,让人心生喜悦之感。又如“输租得钞官更催,踉蹡里正敲门来。”“踉跄”一词可谓妙极,活画出这位催讨租税的里正酒意熏熏、歪歪斜斜走路的流氓习气。可见,范成大很好地利用了语言情采的暗示功能,使主客之间、物我之间、情景之间达到浑融的境界,也巧妙地拉近了与读者的心理距离。⑥

  田园诗是中国古典诗歌重要的题材类别,宋代是中国田园诗发展的繁荣时期,诸如一些大诗人都不约而同、或多或少的涉足于这一领域:王禹偁的《畬田词五首》、梅尧臣的《田家》、苏轼则写成了《吴中田妇叹》、《山村五绝》、杨万里有《麦田》等等。但客观而言,也必须看到这一类诗歌仅仅是这些诗人政治理想和生活逸趣的一种载体,对于传统的田园诗并没有有太多的开拓。而唯有到范成大,他以满腔的热情,大规模、多方面、多层次地用诗来表现农村风光、农民生产劳动和乡土风情。 如前文所述,他在多方汲取前人的基础上,自成一家,创造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注解

  ① 顾志兴:《范成大诗歌赏析集》,巴蜀书社,1991年2月,10页。

  ② 邓莹辉:《两宋理学美学与文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149页。

  ③ 许总:《论南宋理学极盛与宋诗中兴的关联》,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6期,101页。

  ④ 王世贞《弇州隐士四部稿》卷130《范文穆吴中故乡杂兴一卷》。

  ⑤ 宋长白:《柳亭诗话》。

  ⑥ 钟东:《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四题》,广州师院学报,1996年第1期,36页。

  摘 要:田园诗发展到了宋代呈现出繁荣绚烂的局面,对后世影响深远。而范成大可以说是南宋乃至整个宋代一流的田园诗人,亦可说是“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式的人物。其诗写景真实亲切,语言通俗明快,呈现出“淡远”诗风。

  关键词:范成大; 田园诗; 淡远

  中图分类号:1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6-0000-01

  

  就诗歌创作而言,范成大于前辈诗人,几乎无所不学,学陶渊明,学六朝的鲍谢,学盛唐的李杜,学中唐的韩愈、元白、张王,学晚唐的李贺、杜牧,学北宋的苏黄、王安石,乃至于同辈的陆游等等。也正因为他取法多师,造就了其诗歌风格的多样化,对于范成大诗歌的风格,前人多有评判:“清新藻丽”、“端庄婉雅”、“清新妩丽”、“清远”、“温润”、“精致”、“新巧”①等等。根据前人的评述,结合作品,笔者认为范成大田园诗的总体风格是“淡远”的。

  一、何谓“淡远”

  关于“淡远”一词,我们可以分而释之。“淡”或“平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范畴之一,“平淡”原是道家对自然平淡之美的崇尚,从艺术角度来看,“淡”则是指称一种素朴自然、平和淡远、无意于刻削雕琢的艺术风格于境界②。关于“远”,皎然《诗试》将诗歌的风格分为十九类,在“远”一条中注云:远:非如渺渺望水,杳杳看山,乃谓意中之远。综上,“淡远”风格实指的是以清淡自然的艺术形式来表现意味深远的情思和内容。它不是淡乎寡味,而是意味无穷的,而范成大的田园诗也正体现了这样一种风格,如下面几首代表诗歌:

  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缫丝行》)

  胡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晚春田园杂兴其三》)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秋日田园杂兴其八》)

  以上三首诗,第一首写农民抽蚕丝绕线,准备纺织;第二首写农村恬静的生活;第三首则表现了农民丰收的场景。几首诗都没有刻意的渲染和藻饰,只是用一些明白如话的语言来反映农民、农村的生活,而在淡淡的叙述中却能使读者触摸到诗人颇为深婉的意绪:或为悲愤,或为娴静,或为喜悦。总之,清淡自然的描写叙述,意蕴的深远含蓄正是范成大田园诗风格的真实写照。

  二、 “淡远”诗风的艺术构成

  作家创作风格的形成有历史的、社会的、个体的原因,受南宋理学的影响,南宋中兴诗人(包括范成大)也有着“在表达性情的形式上便必然向着反对雕琢、崇尚自然的艺术风格与美学体貌定位。”③的创作取向。另外,如前所述,范成大田园诗的“构思”、“理趣”、“诗中有画”其实也是其诗风构成的几个要素。而以下主要从诗歌的景象、语言表现等方面来探究“淡远”诗风形成。

  1、诗景真实亲切。前人评价范成大田园诗“曲尽吴中农圃故事”④,“纤悉毕登,鄙理尽录,曲尽田家况味”⑤。确实,源于诗人对农村生活的深刻认识,对农民的熟悉,他总能以一种真实客观的眼光来看待田园,对田园风光的描绘,对风土人情的描写,对劳动生活的展现,对剥削压迫的展现并没有渗入太多的主观的因素;其它的诸如物象的选择,稻、麦、桑、麻、鸡、犬、猪、鸭、桃、杏、鱼网、缫车等等,也都是习见之物,尽随自然。

  2、 言近旨远。范成大注意学习吸取民间的语言,以“农家话”入诗,使得诗歌语言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从而形成他语言通俗明快的一面。有些诗用白描的手法来写,如“榴花满山红似火,荔子天凉未肯红”;有些则以方言入诗,如“农家亦幸荒田少,始觉城中登市好”, “巫媪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青钱买酒回。”等等,显得质朴自然;有些诗则纯用口语写成,如:

  乾高寅缺筑牛宫,巵酒豚蹄酹土公。

  牯牸无瘟犊儿长,明年添种越城东。(《冬日田园杂兴其五》)

  “筑牛宫”、“酹土公”、“牯牸”、“犊儿”等口语的运用自然而不造作,让人耳目一新。同时,范成大也学习民间多用叠字来表现物貌情态,从而形成通俗明朗的语言特点。如“谁知细细青青草,中有丰年击壤声”(《插秧》),“麦穗黄剪剪,豆苗绿芊芊”(《劳畬耕》),“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四时田园杂兴》)等等。

  同时,范成大毕竟是一个文学家,他懂得怎样将“农家话”提炼“诗家语”,使之精粹、含蓄,所以也就促成了其诗歌“言近旨远”的语言风貌。需特别指出的是,前文提到范成大“善用典故”,然而“用典”与“言近”在范诗中看似殊途实则同归:正是因典故的妙用使得诗歌以“浅近”的姿态呈现,也正是用典而使诗歌“旨远”,蕴含丰富。如:

  朱门乞巧沸欢声, 田舍黄昏静掩扃。

  男解牵牛女能织, 不须徼福渡河星。(《秋日田园杂兴其二》)

  这首诗中并没有太多难解之词,但确有不尽之意于言外。这主要是诗歌化用了一个“熟典”—— “牛郎织女”的神话,《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瑜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祈求智巧)”。首联先渲染了节日这天富贵人家的热闹和农家的冷落两种不同的场景,而诗歌的诗意在尾联,“男解牵牛女能织,不须徼福渡河星。”说明农家男子都会牵牛,女子都会织布,何须乞巧。在赞美农民的同时也暗讽了富贵者的徒虚热闹,四体不勤,荒唐的依靠上天的施舍。在这里,作者巧语双关,“牛郎织女”的典故如盐化水般的融入诗中,“用典”而无斧凿之痕,使得诗歌曲折有致。

  最后,语言的意涵褒贬也是范成大田园诗“言近旨远”的一个显著特征。如“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晌开”一句就很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韵致,特别是“动”、“催”、“一晌开”等词一经点缀,就使静物具有了灵气、生机,让人心生喜悦之感。又如“输租得钞官更催,踉蹡里正敲门来。”“踉跄”一词可谓妙极,活画出这位催讨租税的里正酒意熏熏、歪歪斜斜走路的流氓习气。可见,范成大很好地利用了语言情采的暗示功能,使主客之间、物我之间、情景之间达到浑融的境界,也巧妙地拉近了与读者的心理距离。⑥

  田园诗是中国古典诗歌重要的题材类别,宋代是中国田园诗发展的繁荣时期,诸如一些大诗人都不约而同、或多或少的涉足于这一领域:王禹偁的《畬田词五首》、梅尧臣的《田家》、苏轼则写成了《吴中田妇叹》、《山村五绝》、杨万里有《麦田》等等。但客观而言,也必须看到这一类诗歌仅仅是这些诗人政治理想和生活逸趣的一种载体,对于传统的田园诗并没有有太多的开拓。而唯有到范成大,他以满腔的热情,大规模、多方面、多层次地用诗来表现农村风光、农民生产劳动和乡土风情。 如前文所述,他在多方汲取前人的基础上,自成一家,创造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注解

  ① 顾志兴:《范成大诗歌赏析集》,巴蜀书社,1991年2月,10页。

  ② 邓莹辉:《两宋理学美学与文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149页。

  ③ 许总:《论南宋理学极盛与宋诗中兴的关联》,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6期,101页。

  ④ 王世贞《弇州隐士四部稿》卷130《范文穆吴中故乡杂兴一卷》。

  ⑤ 宋长白:《柳亭诗话》。

  ⑥ 钟东:《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四题》,广州师院学报,1996年第1期,36页。


相关内容

  • 讲义第八章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 第八章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共15页 第八章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第一节 陆游诗歌总论 陆游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陆游是继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之后的又一位重要诗人. "南渡后,唯放翁为诗家大宗"(清代许昂霄<词综偶评>). 评论者常把他与李白.杜甫相比,称他 ...

  • 别开生面的"田园诗人"--范成大--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浅尝
  • 在范成人的描写农村生活的诗歌中,<四时田园杂兴>组诗六十首也很有名.这是范成人晚年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退 居石湖时,在对农村生活经过较长时期的观察体会的基础上写成的.诗前小序:"淳熙丙午,沉疴少舒,复至石湖归隐,野外即事,终岁得六十篇,号<四时田园杂 兴> ...

  • 宋代文学ppt
  • 第一讲 宋代文学概述 宋代文学960--1279 1.宋代是中国历史的转换期 2.宋代是中国文化的转型期 3.宋代文化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 学术上--汉宋学术.文学上--唐宋文学.艺术上--宋元艺术.科技上--三大发明 一.政治方面 (一)崇文抑武的文官政治 1.发展科举制度2.重用文人3.实行&qu ...

  • 北师大古代文学思考题
  • 先秦文学思考题 比较<诗经>中 " 国风 " 和 " 小雅 " 诗的风格特征. 试述风.雅.颂的文体特征. 试述赋.比.兴的文学意义. 试析<诗经>怨刺诗的思想和表达特点. 论述<诗经>的现实精神. 试论<诗经> ...

  • 选读课读后感唐诗三百首论文
  • 唐诗三百首 院系班级 姓名 学号 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峰巅,是一代文学的标志.学习和鉴赏古典诗词,可以满足我们认识历史的需要.如杜甫的"三吏三别",所反映的安史之乱的社会动荡给人民造成的疾苦,比历史学家的叙述要生动感人得多.同时古典诗词中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学习古典诗词 ...

  • 中国十大历史名人专祠
  • 标签: 武侯祠 文丞相祠 医圣祠 范成大祠 韩文公祠 韩侯祀祠 屈原祠 杨家祠旅游 历史名人专祠是官方或民间为国家和地方名人建立的纪念性祠堂,有别于宗族祭祖的姓氏祠堂.历史名人专祠一般不进行族姓的祭祀活动(但有的群众也上供品或进香,举行非集体的祭祀仪式),不设神主龛.神主牌,也不修族谱,仅为了弘扬历 ...

  • 唐宋专题A卷试题及答案
  • 唐宋诗词专题试题(一) 一.选择题(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至四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前的括号中,答案选错或未选全者,该小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 共10分) ( )1.沈佺期.宋之问的主要贡献是 A.开拓了初唐诗的题材 B.使律诗的形式基本定型 C.提高了近体诗的格调 D.提高了古体诗的格调 ( ...

  • 沉郁悲怆简淡古朴陆游诗艺术风格论
  • 2001年8月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Aug.2001 筮2Z鲞筮三塑 』掣塑!丛!婴壁垒堑避鲢坠丝!堕血亟丛!i幽丛笪(璺堕鲨墅婴!墅2 3塑:至Z№:三 沉郁悲怆简淡古朴: --陆游诗艺术风格论 于东新 (内蒙古民族大学人文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43) [摘要]陆游是我国古代诗歌史 ...

  • 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毕业论文参考选题集
  • 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考本 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集 一.外国文学方向 1.不朽的艺术形象--堂吉诃德的悲剧性与喜剧性探微 2.论堂·吉诃德形象的多面性 3.<红与黑>的心理描写艺术探析 4.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谈英雄形象的塑造 5.论易卜生戏剧的现代性 6.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内心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