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处世哲学

老子》的处世哲学

在《老子》的内容中,其处世哲学无疑是占重要的位置,通过学习与探讨,我们知道老子的处世哲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天人关系;二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人我关系。在《老子》第二十五章里有这样的一句话:“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焉。”老子一直认为道不仅在时序上先天地而存在,而且天下万物也是道所产生的。宇宙有四大:道之外,加上了天、地、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道是以自然而归的。相比之下的儒家,孔子则侧重于人道,从人道出发,去强调天与人关系的和谐,人与人关系和谐。而老子作为到家的代表之一,与儒家是有所区别的。他侧重于天道,提倡自然主义,强调人性和天道都是取其自然,从而达到天人和谐。

我们只要细细品读文章,不难发现:在《老子》的处世哲学里面存在这三大体系——淡泊名利和善待善恶、柔弱与不争、以德报怨。

一、 淡泊名利、善待善恶

老子认为对名利,善恶要采取超越的态度。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各方面的诱惑甚多,然而,人们常常容易为周围的名利欲声色所诱惑,甚至逐步迷失自己原有的本性。为此,我们要保持真我,那么就要做到淡泊名利,超越善恶,不趋炎附势,不做墙头草,以提高自己甄别事物的能力。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盲令人耳聋,无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第十二章)即: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纷杂的音调使人听觉不敏,饮食餍会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放荡;稀有货品使人行为不轨。其实,这两句话是为了突出为“腹”和为“目”。为“腹”即求建立在宁静恬淡的生活;为“目”即追逐外在贪欲的生活。一个人越是投入外在化的漩涡里,则越是流连忘返,使自己产生自我疏离,而心灵日愈空虚。基于此,老子唤醒人要摒弃外界物欲生活的诱惑,保持内心的安足,确保固有的天真。

而对待善恶问题,老子一方面承认“美言可以使誉,善行可以加人”;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善美丑恶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几何?”(第二十章)因而,老子主张对“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二、柔弱与不争

在老子处世哲学中,柔弱与不争是其重要的观点。老子说:“弱者道之用”。(四十章),“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六章)这两句话说明了“道”的产生作用虽然是柔弱的,却能绵延不绝,作用无穷。从人生的角度去看柔弱的作用,老子说:“柔弱胜刚强。”(三十六章)他认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七十六章)

我们再看看老子在七十六章里是怎样说的: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由此可以看出,老子是从经验世界的事物中找到论据,用以说明“坚强”的东西是属于死亡的一类,而柔弱的东西属于生存的一类。老子拿人来作为例论,他说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的时候,就变得僵硬了。同时,他又拿草木作为例论,草木欣欣向荣的时候形质是柔脆的,花残叶落的时候,就变得干枯了。我们从这两个例论中可以得出老子认为的观点是这样: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然而,老子又是喜欢用水作打比喻,以说明他的道理。他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其能行。”(七十八章)接着又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志坚。”(四十三章)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在世间的万事万物中,刚的东西容易折毁,柔的东西反倒难以摧折。所以最能持久的东西不是刚强者,反而是柔弱者。在太极中的以柔克刚说的就这个道理。

老子还认为世间上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为柔弱,然而,攻击坚强的东西,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它。屋檐下点点滴滴的雨水,由于它的持续性,经过长年累月,可以把一块巨石穿破,水滴可以石穿;在洪水泛滥之时,淹没农田,冲毁桥梁,任何坚固的东西也抵挡不了。所以,老子说柔弱可以胜过刚强。

其实,老子“柔弱”的主张,主要是针对于“逞强”的作为而提出的,逞强者必然刚愎自用,自以为是,也就是老子所说的自矜、自伐、自是、自见、自彰。在社会里,纷争大多数都是由这种心态所产生的,因而,老子提出了“柔弱”的主张,这个主张蕴含了“处下”、“不争”的观念。

“处下”是老子“柔弱”主张的另一种表现,它含有谦虚容万物的意思。老子认为人生在世,一要胸怀阔达;二要谦虚谨慎。以江海作为比喻来说明若能处下,自然化解许多争端。 而“不争”的观念又是老子“柔弱”主张的另一种体现,在现实的社会里,没有一个角落不是为着私自的利益而争嚷不休的。因而,老子说:“利万物而不争”(八章)、“为而不争”(八十一章)。然而,老子的“不争”并不是一种自我放弃,也不是对于一切事、一切人的放弃,更不是逃离社会或遁入山林。他的“不争”观念,是为了消除人类社会不平的争端而提出的,他仍需人去“为”,而且所“为”要能“利万物”。“为是”顺着自然的情状去发挥人类的劳力,而人类努力所得来的成果,却不必据为己有。这种为他人服务“利万物”而不争夺功名的精神,可以说是一种伟大的道德行为。而老子所说的“功成而弗居”(二章)、“功成而不有”(三十四章)、“功成名遂身退”(九章)都是这种“不争“思想的延伸。因而,柔弱与不争的观念,对于我们今天处理人与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关系都具有指导意义。

三、以德报怨

“以德报怨”是处世的一种境界,在老子处世哲学世界中,他提倡以德报怨。他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四十九章)用今天的话来说: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可使从向善。守信的人,我信任他;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可使人人守信。我们可以看出,老子提出这样的观点“以善去对待任何人(无论善与不善的人),以诚心去对待一切人(无论守信与不守信的人)。”这体现了一种以德报怨的观念。接着,老子又说:“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六十三章)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用德来报答怨恨)。在七十九章里,老子又提到:“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从这些话语中我们知道,老子是主张用德来化解一切矛盾的。

在我们现实生活里,特别是人际关系比较紧张的今天,利益冲突的事情常常会发生,如果我们都能以老子的“报怨以德”的态度去容纳人接待事,我相信,我们不难地与周边的人融洽相处。

总而言之,老子的处世哲学在今天的社会里仍有很大的现实指导意义。陈鼓应先生在总结《老子今译注》时说:老子一再强调‘清静无为,柔弱处下’,一个人如果长时间浸染于这种思想的气氛中,久而久之,将会浸蚀人的奋发精神,也会消解人向观念探索以及向思想禁地推进的勇气,在老子所构建的世界中,人们固然可获得心灵的和平宁静,然而相对地也会减损人创造性的冲动。”

然而,在我看来,老子的智慧和哲学思想是深邃的,否则,它就不会影响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或许老子所针对当时环境所提出的观念中有个别的观念不适应现在的社会现实,但是,我们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一分为二地去接受和利用。儒家主张的是积极入世,努力实现价值,因而难免在利欲的诱惑下产生负面的影响;而道家显然有消极的一面,

在老子思想中,他是以消极去迎接更为积极的行动,以退为进。我想,在我们这个变幻莫测的社会关心里,儒道都要,并且要睿智地看待、接受和利用。

老子》的处世哲学

在《老子》的内容中,其处世哲学无疑是占重要的位置,通过学习与探讨,我们知道老子的处世哲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天人关系;二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人我关系。在《老子》第二十五章里有这样的一句话:“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焉。”老子一直认为道不仅在时序上先天地而存在,而且天下万物也是道所产生的。宇宙有四大:道之外,加上了天、地、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道是以自然而归的。相比之下的儒家,孔子则侧重于人道,从人道出发,去强调天与人关系的和谐,人与人关系和谐。而老子作为到家的代表之一,与儒家是有所区别的。他侧重于天道,提倡自然主义,强调人性和天道都是取其自然,从而达到天人和谐。

我们只要细细品读文章,不难发现:在《老子》的处世哲学里面存在这三大体系——淡泊名利和善待善恶、柔弱与不争、以德报怨。

一、 淡泊名利、善待善恶

老子认为对名利,善恶要采取超越的态度。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各方面的诱惑甚多,然而,人们常常容易为周围的名利欲声色所诱惑,甚至逐步迷失自己原有的本性。为此,我们要保持真我,那么就要做到淡泊名利,超越善恶,不趋炎附势,不做墙头草,以提高自己甄别事物的能力。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盲令人耳聋,无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第十二章)即: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纷杂的音调使人听觉不敏,饮食餍会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放荡;稀有货品使人行为不轨。其实,这两句话是为了突出为“腹”和为“目”。为“腹”即求建立在宁静恬淡的生活;为“目”即追逐外在贪欲的生活。一个人越是投入外在化的漩涡里,则越是流连忘返,使自己产生自我疏离,而心灵日愈空虚。基于此,老子唤醒人要摒弃外界物欲生活的诱惑,保持内心的安足,确保固有的天真。

而对待善恶问题,老子一方面承认“美言可以使誉,善行可以加人”;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善美丑恶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几何?”(第二十章)因而,老子主张对“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二、柔弱与不争

在老子处世哲学中,柔弱与不争是其重要的观点。老子说:“弱者道之用”。(四十章),“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六章)这两句话说明了“道”的产生作用虽然是柔弱的,却能绵延不绝,作用无穷。从人生的角度去看柔弱的作用,老子说:“柔弱胜刚强。”(三十六章)他认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七十六章)

我们再看看老子在七十六章里是怎样说的: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由此可以看出,老子是从经验世界的事物中找到论据,用以说明“坚强”的东西是属于死亡的一类,而柔弱的东西属于生存的一类。老子拿人来作为例论,他说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的时候,就变得僵硬了。同时,他又拿草木作为例论,草木欣欣向荣的时候形质是柔脆的,花残叶落的时候,就变得干枯了。我们从这两个例论中可以得出老子认为的观点是这样: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然而,老子又是喜欢用水作打比喻,以说明他的道理。他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其能行。”(七十八章)接着又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志坚。”(四十三章)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在世间的万事万物中,刚的东西容易折毁,柔的东西反倒难以摧折。所以最能持久的东西不是刚强者,反而是柔弱者。在太极中的以柔克刚说的就这个道理。

老子还认为世间上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为柔弱,然而,攻击坚强的东西,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它。屋檐下点点滴滴的雨水,由于它的持续性,经过长年累月,可以把一块巨石穿破,水滴可以石穿;在洪水泛滥之时,淹没农田,冲毁桥梁,任何坚固的东西也抵挡不了。所以,老子说柔弱可以胜过刚强。

其实,老子“柔弱”的主张,主要是针对于“逞强”的作为而提出的,逞强者必然刚愎自用,自以为是,也就是老子所说的自矜、自伐、自是、自见、自彰。在社会里,纷争大多数都是由这种心态所产生的,因而,老子提出了“柔弱”的主张,这个主张蕴含了“处下”、“不争”的观念。

“处下”是老子“柔弱”主张的另一种表现,它含有谦虚容万物的意思。老子认为人生在世,一要胸怀阔达;二要谦虚谨慎。以江海作为比喻来说明若能处下,自然化解许多争端。 而“不争”的观念又是老子“柔弱”主张的另一种体现,在现实的社会里,没有一个角落不是为着私自的利益而争嚷不休的。因而,老子说:“利万物而不争”(八章)、“为而不争”(八十一章)。然而,老子的“不争”并不是一种自我放弃,也不是对于一切事、一切人的放弃,更不是逃离社会或遁入山林。他的“不争”观念,是为了消除人类社会不平的争端而提出的,他仍需人去“为”,而且所“为”要能“利万物”。“为是”顺着自然的情状去发挥人类的劳力,而人类努力所得来的成果,却不必据为己有。这种为他人服务“利万物”而不争夺功名的精神,可以说是一种伟大的道德行为。而老子所说的“功成而弗居”(二章)、“功成而不有”(三十四章)、“功成名遂身退”(九章)都是这种“不争“思想的延伸。因而,柔弱与不争的观念,对于我们今天处理人与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关系都具有指导意义。

三、以德报怨

“以德报怨”是处世的一种境界,在老子处世哲学世界中,他提倡以德报怨。他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四十九章)用今天的话来说: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可使从向善。守信的人,我信任他;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可使人人守信。我们可以看出,老子提出这样的观点“以善去对待任何人(无论善与不善的人),以诚心去对待一切人(无论守信与不守信的人)。”这体现了一种以德报怨的观念。接着,老子又说:“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六十三章)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用德来报答怨恨)。在七十九章里,老子又提到:“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从这些话语中我们知道,老子是主张用德来化解一切矛盾的。

在我们现实生活里,特别是人际关系比较紧张的今天,利益冲突的事情常常会发生,如果我们都能以老子的“报怨以德”的态度去容纳人接待事,我相信,我们不难地与周边的人融洽相处。

总而言之,老子的处世哲学在今天的社会里仍有很大的现实指导意义。陈鼓应先生在总结《老子今译注》时说:老子一再强调‘清静无为,柔弱处下’,一个人如果长时间浸染于这种思想的气氛中,久而久之,将会浸蚀人的奋发精神,也会消解人向观念探索以及向思想禁地推进的勇气,在老子所构建的世界中,人们固然可获得心灵的和平宁静,然而相对地也会减损人创造性的冲动。”

然而,在我看来,老子的智慧和哲学思想是深邃的,否则,它就不会影响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或许老子所针对当时环境所提出的观念中有个别的观念不适应现在的社会现实,但是,我们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一分为二地去接受和利用。儒家主张的是积极入世,努力实现价值,因而难免在利欲的诱惑下产生负面的影响;而道家显然有消极的一面,

在老子思想中,他是以消极去迎接更为积极的行动,以退为进。我想,在我们这个变幻莫测的社会关心里,儒道都要,并且要睿智地看待、接受和利用。


相关内容

  • 上善若水_解读老子的处世哲学与现代意义
  • <传承>2007年第5期 上善若水:解读老子的处世哲学与现代意义 肖 菊 (广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摘要]<老子>思想博大精深,"上善若水"是老子处世哲学之理想.本文将水之德与处世之道相结合,从"柔弱胜刚强"& ...

  • 道家与禅宗的人生哲学
  • 道家与禅宗的人生哲学 作者:李霞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儒佛道皆重"人",三家的理论归根结底是要解决人如何生存处世这一人生根本问题.传统观点所谓道家"蔽于天而不知人"是有片面性的.在中国传统人生理论中,道禅的人生旨趣最为贴近,本文从生命价值取向.处世之道及人生态度 ...

  • 老子"上善若水"与处世哲学
  • 浅析老子"上善若水"与处世哲学 摘要:"上善若水"这一成语,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八章,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持有的为人处世的方法与道理,历来为仁人志士崇尚的最高道德境界.本文从介绍"上善若水"的内涵,来解析处世哲学及时现实的重要意义 ...

  • "不争而善胜":老子的处世哲学
  • 摘 要:作为道家创始人的老子崇尚"无为"思想,而"不争"则成为其终身贯彻的处世哲学.老子以水为载体来阐述自己的道教思想,通过水的以柔克刚.以退为进等"不争"的特性来教导人们正确的处世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不争"并非&quo ...

  • [老子]的人生哲学
  • 对社会.政治和人生的格外关注,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普遍特点,老子哲学也不例外.老子关于社会政治与人生的思想,就是他的人道观.在老子的哲学体系中,天道观(道论)的建立乃是出于人道观的需要,为其提供形而上的依据和论证,因而天道观(道论)必须要向形而下的领域落实:落实到社会政治的层面便是其社会政治学说,落实到 ...

  • _老子_思想的现代价值
  • 1987年, 章琨正式开始动笔翻译<离骚>, 那 年, 他已经61岁, 身边还有一个患癌症的妻子.几年的艰苦跋涉, 数万字的厚厚记录, 章琨用心用灵感用丰富的想象读懂了屈原的传世绝作, 也用意用天赋用娴熟的法语翻出了这部中国文学的代表作.在他的译作中, 抛弃了常为人们所用的亚历山大体, ...

  • 积极的入世VS清醒的处世
  • 有人说:"儒家是入世的,道家是出世的."我认为,那是对儒家和道家思想态度处在浅层认识的人的误会.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提出"仁",主张"礼",亚圣孟子主张"施行仁政"."民贵君轻"."克己复礼&q ...

  • _道德经德育思想探析
  • 第20卷 第3 期2015年6月25日 JournalofHebeiRadio&TV Universit y Vol.20No.3 Jun.25,2015 <道德经>德育思想探析 谭 红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摘 要:作为中国历史上首部完 ...

  • 道德经读书报告
  • <道德经>读书报告 作者简介: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世界文化名人,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