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与培养

1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与培养

论文关键字: 大学生 社会责任感 价值

论文摘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一个中国人光荣而又神圣的历史使命。纵观历史发展的规律可知,一个民族的复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族的青年一代。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的状况,大学是当代社会的高知人群,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新生力量。在知识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时代要求他们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也要有高尚的情操。因此,其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与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肩负使命的大学生应该有很强的自我认识意识,明确知道自己所处的历史环境,同时也要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发展状况。而社会责任感则是这种意识的体现。它是大学生行为导向系统的核心因素,主要指导控制和调节社会行为。当代大学生只有培养好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才能更好的为实现历史使命而奋斗,也只有这样才能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

一、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缺失的表现

当代大学生主要是90后的一代。由于生活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们没有70、80后那样经历过战争,物质匮乏的洗礼。他们生活在和平安逸,物质丰富的时代,因而被称为垮掉的一代。青年既然是民族的希望就要更清楚他们的现状,并通过相关方式改变不这种现状。针对这种需要,我们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经过整合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不能简单的用弱化或缺失来概括,而是呈现出复杂性、多重性,呈现出疏离于担当并存的矛盾状态。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 对自己、对他人的责任感弱化

其一,当代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存在误区,并不明确自身的前途,对自己未来不负责责任。在生活上不懂得自理;在学习上,忽视学业。

其二,对家庭的责任感弱化。很多大学生只懂得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考虑自己的家庭,不懂得如何孝敬父母,如何让关心他人等。

其三,社会责任感明确弱化。在社会生活中很难做到文明做人,难以以德待人,严以律己。在公共场合不能遵守最基本的规定。

其四,在待人接物方面还有待提高。在大学校园中,我们随处可见不负责任的行为:对老师父母的教导不负责,对自己的感情不负责任,遇到点挫折就容易走极端,做出令社会、家庭、学校震惊的事。

(二)自我意识高于一切

个性自由化,公德意识淡漠。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主张尊重个性自由的观念为人们所接受和推崇,有些大学生借个性自由,在学校等公众场合我行我素,主2

张标新立异,张扬桀骜不驯,缺乏最基本的公德意识。自我意识凸显,缺乏整体意识和奉献意识,注重个人价值,漠视社会和他人利益,在价值观上,只考虑自身的兴趣和需求。对自身应尽的义务颇感不适,甚至拒绝履行。

(三)价值观分界不明显

当代大学生对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划分不甚明朗。对高尚的道德行为,优秀的品质和崇高的理想怀有质疑的态度,对卑下的行为,庸俗的品质,低级的趣味怀有兴趣。他们对何者为荣,对何者为耻;何者伪善,何者为恶;何者为洁,何者为污;何者为美,何者为丑;何者为高尚,何者为鄙俗也泾渭分明了

二、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

当代大学生和社会责任感的淡化并不是偶然的,它更具有深层的原因。它既与社会环境的转型有关,也和教育氛围有关,同时也要分析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下面具体从 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从大学生自身来看

随着社会民主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大众观念的不断解放,以往被压制和否定的个性张扬重新为人们所接受和推崇。大学生群体普遍具有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勇于创新,但也有部分大学生盲目自信,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缺乏谦虚和宽容,谨慎的品质。在展现自由的过程中,他们只奉行自己的自由至高无上,而缺乏对他人自由权利和人格的尊重,缺乏对公众道德的认同感,甚至提倡非道德主义,把社会道德看做束缚人的枷锁,主张抛弃道德,否认道德的的积极作用。因而造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二)、外来文化入侵,传统价值观受到严重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空间更为广阔,大学生的思想更自由,更解放。至今社会,国人睁眼看世界,大学生通过电视、电影、报刊、网络等直接间接方式获得来自世界的信息,并由此产生文化的碰撞和冲突。在激烈的碰撞和冲突中,传统文化,价值观念都受到挑战,大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来选择价值观,西方的择金主义、功利主义的思想群涌,因而缺失对传统价值观的认同,产生了社会责任感淡泊的现象。

(三)、社会公德教育存在缺陷

中国长期存在应试教育的体制,虽然从小学开始便进行道德教育,但是学校更加注重的则是学生的升学率,就业率,学校教育重知识性教育,缺乏德育。同时,在进行德育时,多采用灌输式教育,缺乏相应的实践。而且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比较重视子女的智力和知识教育,在思想品格和精神品格方面投入少。在道德价值整合度极高的传统社会中,更加注重言传身教,但在现代社会缺乏实践。现在的道德教育迫于现实条件,而往往使道德教育流于形式,而没有实质性的教育意义。

(四)、中国社会转型,社会规范难以定型

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迅速转型,社会规范也随之变幻,中国与国际不断接轨,中西文化价值观不断碰撞,使人们道德界限模糊化,社会责任感也随之模糊,淡化。

(五)、集体意识淡薄,缺乏整体社会意识

许多大学生集体意识弱,缺乏合作意识,喜欢独来独往,在很多事情的立场上,

3

持明哲保身的态度。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六)、诚信意识弱,缺乏诚信观念

诚实守信是人们必须具备的素质,但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任然见到众多失信于人的列子:考试作弊、伪造自己的证件、对父母撒谎等屡见不鲜的现象都表明当代

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有待提高。

三、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一)要注重社会公德教育

社会公德是道德生活领域的重要的范畴。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规范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大力提倡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约束和制止不文明的行为,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在当今社会,最缺乏的就是社会公德,只有提高人们的社会公德意识,才能逐步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二)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拥有比以往更广大的思想空间,因此,大学生的思想也更自由,更解放。大学生通过电影、电视、报刊、网络、旅游等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接受来自全世界的信息,感受了世界形形色色的文化,并由此产生文化的碰撞与冲突。在碰撞与冲突中,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都受到挑战,大学生将根据自己的实际和需求来审视和筛选,因而在当代大学生中没有"一统天下"的主流思想,一时间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各种资本主义的颓废思潮相继泛起,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还不强,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失误,进而在自身的各个方面出现问题,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三)注重基础教育

由于大学生时期正处于自我意识趋于成熟和人生观、 价值观尚未完全确立的阶段,他们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往往呈现出片面化、极端化的特点,即看问题往往以偏概全,看到事物的表象而看不到事物的实质, 这便要求教育者根据大学生群体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寻找契合大学生特点的教育方式。在教育过程中要把握“循序渐进”的原则。大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不同的心理特点, 教育要求不能太高,而应注重基础的责任感教育,例如,以要自尊自爱,生活中要尊敬父母、尊重他人,养成良好的公共生活习惯和做人的基本准则等微观道德为主,同时隐性渗透进国家意识、民族观念等宏观价值教育,要注重培养其客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其树立科学的、道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提升其社会责任感。

(四)言传与身教进行结合

学校和社会的规范灌输和理论宣传教育,在集中性普及、强化性认知等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和值得肯定的。 但从效果不甚明显,因此应该还要配合其他形式的教学方法。通过现实社会中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出成人群体的社会责任感的缺失4

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弱化。面对当前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现象的不断出现,作为教育者的成人群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当前部分家长、老师及长辈等成年人的善恶美丑标准颠倒、社会公德遵守上的知行背离、损人利己与损公肥私行为的发生、违反公共法规和准则事件的频发等的事实的表明:成年人群体以身作则的榜样并没有很好树立起来,正因为教育者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大学

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需要给大学生提供一个学习模仿的平台。这就要求教育者不仅要从社会生活中挖掘出典型的道德楷模供大学生学习, 更重要的是教育者要以身作则,注重示范作用的实效, 通过言传身教为大学生树立一个榜样。

(五)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学校特色的、师生一致认同的思维模式、道德规范、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总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从而促进其社会责任感的加强。 为了更好的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学校可以建立相应的制度,将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行为和最后的综合素质测评关联在一起,并且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对于学校中发生的一些有关的行为进行引导教育,使之逐步改变自己的行为。对于良好的行为给以鼓励、表扬。通过学校的报刊、广播、网络等传媒以及一些宣传活动和文艺活动来提升社会责任感意识。 使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与培养更进一步。

(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号称礼仪之邦,更是注重仁义的教育,因此学习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用传统文化来医治现代个人主义带来的自私隔膜、孤独异化、人情淡薄等种种病症。在弘扬传统文化时,以科学的辩证法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传统文化观,使大学生理解导致社会责任缺失的主要原因。解开大学生的心理困惑,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改善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状。

(七)创造良好社会氛围

任何个性都打着社会的烙印,任何个性发展都受着社会的烙印,任何个性发展都受着社会的制约。局部的社会生活环境包括家庭、周围环境和人际关系等等,对个人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培养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社会物质生活条件,首先通过家庭去影响学生,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是学生最早的老师,他们对社会的态度和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此外,学校要加强与学生家庭的沟通以及与社会合作,与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就社会而言,从根本上说,社会责任与精神世界不单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制度性问题。

总而言之,目前我国的大学生社会责任的教育与培养的,面临着重大的问题。但是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必须要在教育和制度上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国家和政府各部门要在立法和制度规定上进一步明确企业、团体和个人的社会责任;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要积极开发利用道德教育资源,为大学生的责任感培养提供丰富多彩、 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社会要倡导明确的主流价值观和责任观,指导道德选择,加大对背弃社会责任行为的监督和批评,形成一种舆论力量和道德机制;各级政府要努

5

力为大学生履行社会责任创造条件实践条件,使大学生在知行合一中实现社会责任感的自身的完善。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身负复兴中华的重担。培养他们立志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立志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民。当代大学生应该有所选择,选择责任,选择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 王定华.今日美国学生精神面貌堪忧[N].中国教育报,1997-6-2.

[2] 王金萍等.超越障碍: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心理关注[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

[3] 宋绍柱.当前青少年道德防线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对策[J].理论与改革

[4] 廖小平.公德和私德的厘定与公民道德建设的任务[J].社会科学,2002,(2).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6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与培养

1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与培养

论文关键字: 大学生 社会责任感 价值

论文摘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一个中国人光荣而又神圣的历史使命。纵观历史发展的规律可知,一个民族的复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族的青年一代。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的状况,大学是当代社会的高知人群,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新生力量。在知识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时代要求他们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也要有高尚的情操。因此,其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与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肩负使命的大学生应该有很强的自我认识意识,明确知道自己所处的历史环境,同时也要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发展状况。而社会责任感则是这种意识的体现。它是大学生行为导向系统的核心因素,主要指导控制和调节社会行为。当代大学生只有培养好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才能更好的为实现历史使命而奋斗,也只有这样才能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

一、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缺失的表现

当代大学生主要是90后的一代。由于生活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们没有70、80后那样经历过战争,物质匮乏的洗礼。他们生活在和平安逸,物质丰富的时代,因而被称为垮掉的一代。青年既然是民族的希望就要更清楚他们的现状,并通过相关方式改变不这种现状。针对这种需要,我们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经过整合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不能简单的用弱化或缺失来概括,而是呈现出复杂性、多重性,呈现出疏离于担当并存的矛盾状态。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 对自己、对他人的责任感弱化

其一,当代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存在误区,并不明确自身的前途,对自己未来不负责责任。在生活上不懂得自理;在学习上,忽视学业。

其二,对家庭的责任感弱化。很多大学生只懂得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考虑自己的家庭,不懂得如何孝敬父母,如何让关心他人等。

其三,社会责任感明确弱化。在社会生活中很难做到文明做人,难以以德待人,严以律己。在公共场合不能遵守最基本的规定。

其四,在待人接物方面还有待提高。在大学校园中,我们随处可见不负责任的行为:对老师父母的教导不负责,对自己的感情不负责任,遇到点挫折就容易走极端,做出令社会、家庭、学校震惊的事。

(二)自我意识高于一切

个性自由化,公德意识淡漠。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主张尊重个性自由的观念为人们所接受和推崇,有些大学生借个性自由,在学校等公众场合我行我素,主2

张标新立异,张扬桀骜不驯,缺乏最基本的公德意识。自我意识凸显,缺乏整体意识和奉献意识,注重个人价值,漠视社会和他人利益,在价值观上,只考虑自身的兴趣和需求。对自身应尽的义务颇感不适,甚至拒绝履行。

(三)价值观分界不明显

当代大学生对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划分不甚明朗。对高尚的道德行为,优秀的品质和崇高的理想怀有质疑的态度,对卑下的行为,庸俗的品质,低级的趣味怀有兴趣。他们对何者为荣,对何者为耻;何者伪善,何者为恶;何者为洁,何者为污;何者为美,何者为丑;何者为高尚,何者为鄙俗也泾渭分明了

二、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

当代大学生和社会责任感的淡化并不是偶然的,它更具有深层的原因。它既与社会环境的转型有关,也和教育氛围有关,同时也要分析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下面具体从 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从大学生自身来看

随着社会民主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大众观念的不断解放,以往被压制和否定的个性张扬重新为人们所接受和推崇。大学生群体普遍具有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勇于创新,但也有部分大学生盲目自信,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缺乏谦虚和宽容,谨慎的品质。在展现自由的过程中,他们只奉行自己的自由至高无上,而缺乏对他人自由权利和人格的尊重,缺乏对公众道德的认同感,甚至提倡非道德主义,把社会道德看做束缚人的枷锁,主张抛弃道德,否认道德的的积极作用。因而造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二)、外来文化入侵,传统价值观受到严重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空间更为广阔,大学生的思想更自由,更解放。至今社会,国人睁眼看世界,大学生通过电视、电影、报刊、网络等直接间接方式获得来自世界的信息,并由此产生文化的碰撞和冲突。在激烈的碰撞和冲突中,传统文化,价值观念都受到挑战,大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来选择价值观,西方的择金主义、功利主义的思想群涌,因而缺失对传统价值观的认同,产生了社会责任感淡泊的现象。

(三)、社会公德教育存在缺陷

中国长期存在应试教育的体制,虽然从小学开始便进行道德教育,但是学校更加注重的则是学生的升学率,就业率,学校教育重知识性教育,缺乏德育。同时,在进行德育时,多采用灌输式教育,缺乏相应的实践。而且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比较重视子女的智力和知识教育,在思想品格和精神品格方面投入少。在道德价值整合度极高的传统社会中,更加注重言传身教,但在现代社会缺乏实践。现在的道德教育迫于现实条件,而往往使道德教育流于形式,而没有实质性的教育意义。

(四)、中国社会转型,社会规范难以定型

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迅速转型,社会规范也随之变幻,中国与国际不断接轨,中西文化价值观不断碰撞,使人们道德界限模糊化,社会责任感也随之模糊,淡化。

(五)、集体意识淡薄,缺乏整体社会意识

许多大学生集体意识弱,缺乏合作意识,喜欢独来独往,在很多事情的立场上,

3

持明哲保身的态度。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六)、诚信意识弱,缺乏诚信观念

诚实守信是人们必须具备的素质,但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任然见到众多失信于人的列子:考试作弊、伪造自己的证件、对父母撒谎等屡见不鲜的现象都表明当代

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有待提高。

三、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一)要注重社会公德教育

社会公德是道德生活领域的重要的范畴。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规范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大力提倡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约束和制止不文明的行为,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在当今社会,最缺乏的就是社会公德,只有提高人们的社会公德意识,才能逐步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二)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拥有比以往更广大的思想空间,因此,大学生的思想也更自由,更解放。大学生通过电影、电视、报刊、网络、旅游等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接受来自全世界的信息,感受了世界形形色色的文化,并由此产生文化的碰撞与冲突。在碰撞与冲突中,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都受到挑战,大学生将根据自己的实际和需求来审视和筛选,因而在当代大学生中没有"一统天下"的主流思想,一时间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各种资本主义的颓废思潮相继泛起,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还不强,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失误,进而在自身的各个方面出现问题,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三)注重基础教育

由于大学生时期正处于自我意识趋于成熟和人生观、 价值观尚未完全确立的阶段,他们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往往呈现出片面化、极端化的特点,即看问题往往以偏概全,看到事物的表象而看不到事物的实质, 这便要求教育者根据大学生群体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寻找契合大学生特点的教育方式。在教育过程中要把握“循序渐进”的原则。大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不同的心理特点, 教育要求不能太高,而应注重基础的责任感教育,例如,以要自尊自爱,生活中要尊敬父母、尊重他人,养成良好的公共生活习惯和做人的基本准则等微观道德为主,同时隐性渗透进国家意识、民族观念等宏观价值教育,要注重培养其客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其树立科学的、道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提升其社会责任感。

(四)言传与身教进行结合

学校和社会的规范灌输和理论宣传教育,在集中性普及、强化性认知等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和值得肯定的。 但从效果不甚明显,因此应该还要配合其他形式的教学方法。通过现实社会中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出成人群体的社会责任感的缺失4

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弱化。面对当前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现象的不断出现,作为教育者的成人群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当前部分家长、老师及长辈等成年人的善恶美丑标准颠倒、社会公德遵守上的知行背离、损人利己与损公肥私行为的发生、违反公共法规和准则事件的频发等的事实的表明:成年人群体以身作则的榜样并没有很好树立起来,正因为教育者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大学

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需要给大学生提供一个学习模仿的平台。这就要求教育者不仅要从社会生活中挖掘出典型的道德楷模供大学生学习, 更重要的是教育者要以身作则,注重示范作用的实效, 通过言传身教为大学生树立一个榜样。

(五)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学校特色的、师生一致认同的思维模式、道德规范、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总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从而促进其社会责任感的加强。 为了更好的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学校可以建立相应的制度,将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行为和最后的综合素质测评关联在一起,并且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对于学校中发生的一些有关的行为进行引导教育,使之逐步改变自己的行为。对于良好的行为给以鼓励、表扬。通过学校的报刊、广播、网络等传媒以及一些宣传活动和文艺活动来提升社会责任感意识。 使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与培养更进一步。

(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号称礼仪之邦,更是注重仁义的教育,因此学习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用传统文化来医治现代个人主义带来的自私隔膜、孤独异化、人情淡薄等种种病症。在弘扬传统文化时,以科学的辩证法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传统文化观,使大学生理解导致社会责任缺失的主要原因。解开大学生的心理困惑,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改善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状。

(七)创造良好社会氛围

任何个性都打着社会的烙印,任何个性发展都受着社会的烙印,任何个性发展都受着社会的制约。局部的社会生活环境包括家庭、周围环境和人际关系等等,对个人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培养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社会物质生活条件,首先通过家庭去影响学生,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是学生最早的老师,他们对社会的态度和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此外,学校要加强与学生家庭的沟通以及与社会合作,与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就社会而言,从根本上说,社会责任与精神世界不单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制度性问题。

总而言之,目前我国的大学生社会责任的教育与培养的,面临着重大的问题。但是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必须要在教育和制度上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国家和政府各部门要在立法和制度规定上进一步明确企业、团体和个人的社会责任;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要积极开发利用道德教育资源,为大学生的责任感培养提供丰富多彩、 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社会要倡导明确的主流价值观和责任观,指导道德选择,加大对背弃社会责任行为的监督和批评,形成一种舆论力量和道德机制;各级政府要努

5

力为大学生履行社会责任创造条件实践条件,使大学生在知行合一中实现社会责任感的自身的完善。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身负复兴中华的重担。培养他们立志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立志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民。当代大学生应该有所选择,选择责任,选择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 王定华.今日美国学生精神面貌堪忧[N].中国教育报,1997-6-2.

[2] 王金萍等.超越障碍: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心理关注[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

[3] 宋绍柱.当前青少年道德防线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对策[J].理论与改革

[4] 廖小平.公德和私德的厘定与公民道德建设的任务[J].社会科学,2002,(2).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6


相关内容

  •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及,深入探究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对策,引导学生重视培养其思想道德素质,用正确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其在社会中得到全面综合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全面贯彻 ...

  • 第四章 公文写作题
  • 第四章 公文写作题 一.公文考情 二.公文格式 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批注1] 国发[2012]6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辖机构:[批注2] 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得到快速发展,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成绩显著,人民群众出行更加方便,但随着我 ...

  • 大学生厌学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 [摘要]当前大学生厌学现象蔓延,已经成为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深入分析大学生厌学现象背后的种种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 厌学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8-0219-01 学习是大学 ...

  •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选题
  •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题库 1. 当代美国科技创新政策的个案分析 2. 论当代美国科技创新政策的公共导向 3. 全球化语境中的公共物品概念解释 4. 公共物品中的技术构成分析 5. 论电子政务发展中的技术理念 6. 城市环境管理政策的实证研究 7. 电子政务规划设计的实证分析 8. 基层电子政 ...

  • 毕业论文就业能力写作提纲
  • 中华女子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 就业能力现状的研究 一.问题提出 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对于幼儿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华女子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以培养本科幼儿教师为主,但是学生在经过四年的专业学习后,面对就业仍然困惑缺乏相应的就业能力.本研究主要希望通过对学前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切 ...

  • 企业管理论文参考题目
  • 企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管理人员选拔与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 论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 3.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4."家族化管理"的效能分析 5.超市盈利模式新动向 6.传统运输企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变分析 7 关于对经理人员实行激励和约束机制的思考 ...

  • 当代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建议.docx
  • 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建议 "天才不是一生下来就是天才."换一个角度讲,学生不是一走进大学校门就是合格的大学生,其间有一个适应过程.从高中时代走来,每一个大学生所面临的都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从生活.学习.规范有序的高中跨入各个方面都需要自立自理的大学,在心理.生活.学习各个方面难 ...

  • 浅谈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原因与对策
  • 浅谈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原因与对策 [摘要]如今大学生逃课现象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学习氛围, 它的出现一方面源于学生自身, 另一方面还有教师.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等方面的影响.这不仅使整个校园的学习风气下降, 还影响到学生自身的素质教育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因此, 找出实际存在的问题, 采取适宜的措施降低高校的逃 ...

  • 公安管理专业自考本科毕业论文选题(2010修订版)[1]
  • 公安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2010年修订版) 一.公安管理方向 1. 基层公安机关警务效能现状与改进对策研究 2. 公安机关大接访工作效果分析 3. 公安派出所警务管理机制研究 4. 试论基层公安机关走出经费保障困境的长效机制 5. 试论公安管理体制改革思路与模式 6. 跨地区. 多警种的警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