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济学

土地经济学(带有蓝色字体的一定为重点,重点没有标全,自己参照书看一下)

第一章 土地的特性和功能

1.土地:是由地球陆地部分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现实的土地还综合了人类正反活动的成果,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地的自然特性:位置固定性、面积有限性、质量差异性、功能永久性。

3.土地的经济特性:供给的稀缺性、利用方向变更的相对困难性、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利用后果的社会性(利用的外部性)。

4.土地的基本功能:承载功能、生产功能、资产功能。

5.人地关系的实质是人通过自身的劳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的关系。人—地、人—地—人

6.土地问题:人地关系失调所产生的问题,是人地关系失调所出现的经济区域。直接问题:土地利用问题或土地生产问题 间接问题:土地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7.土地问题产生原因:人口增多和需求增加、人们对土地特征功能认识不足及利用不合理、不合理的土地分配和功能不良的土地制度。

第二章 土地利用内容和基本原则

8.土地利用是人类劳动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这一活动表现为人类与土地之间进行的物质、能量以及价值、信息的交流和转换。

9.土地利用是技术问题也是经济问题。

10.土地利用的内容:土地资源的调查、分类和统计;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利用程度、结构、效益分析);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开发;土地保护。

11.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农业优先与统筹安排用地结构相结合;坚持集约利用与保持适量耕地相结合;专业化利用与综合利用相结合;合理开发利用与科学保护相结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

12.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经济、生态、社会。

13.土地利用分类:指一国或一地区依据其土地的各种形状和特点,将其全部土地资源划分为若干类型区,使之成为一个分类系统。是决定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评价和土地利用规划的资料依据是否科学以及能否切合实际工作需要的基本环节。

14.土地利用分类原则:统一性、地域性、科学性、适用性、系统性。

第三章 土地分区利用 区位论 核心内容

15.土地资源配置亦即土地资源分配、布局和对土地资源的选择。优化配置:实现资源系统的最大功能和综合效益。

16.土地资源配置模式:期间(为后代)、区间(消除地域和国别的差异)、产业间(部门之间,优化产业结构、生产结构)

17.土地分区利用原理:区位理论(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的城市区位论、市场区位论)

18.农业区位论核心内容: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性,而且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当时的经济状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尤其是农业生产用地到农产品消费地(市场)的距离。杜能阐述了对农业生产区位选择进行经济分析的方法。

19.工业区位论核心内容:通过对运输、劳动力及集聚因素相互关系的分析,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该理论是以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为前提的,寻求的是在原材料和消费中心一定的情况下,工业企业的最佳分布点。韦伯在其区位理论中运用

了“区位因素”的概念。工业的区位选择仅涉及两个因素:运输费用和劳动成本。

20.城市区位论的核心内容:城市区位论的基本内容是关于一定区域内城市和城市职能、大小及空间结构的学说,即城市的“等级规模”学说,被克里斯塔勒形象地概括为区域内城市等级与规模关系的六边形模型。任何一个确定级别的中心地生产的某一级产品或提供的某级水平的服务,都有大致确定的经济距离和能达到的范围。中心地的规模与其所影响区域的大小、人口规模,是通过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这个环节而建立起相关关系的。(经济地理学中的中心地理论)

21.市场区位论:廖什的市场区位论的特点是把生产区位和市场结合起来分析。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是通过对整个企业体系的考察,从总体均衡的角度揭示整个系统的建立问题。从理论上剖析了经济区形成的内部机制。

22.区位地租是指经营不同区位的土地所获得的收益差额。农业区位地租公式参照ppt2.4 23页。

23.农业生产专业区理论以单位土地面积上可能获得的纯收益作为分析手段确定农业地区专业化方向。农业生产专业区公式参照ppt2.4 25页

24.城市土地利用的特性:1.位置在城市土地利用中的特殊重要性;2.利用途径的多样性;3.面积对城市土地利用具有较小的限制作用;4.交通运输的重要性更为显著;5.改变土地用途,要付出巨大代价。

25.城市土地分区利用原理:为了研究城市功能区的形成与各功能区的结构组合,西方布局学引进了杜能所创立的、建立在比较利益原则基础上的圈层说与级差地租理论。

该理论假设城市内所有工厂、企业都希望配置在交通最方便、营业额最高的市中心区,而阻碍这种希望成为现实的因素有:

(1)越接近市中心的圈层,土地面积越小;

(2)越靠近城市中心的地块级差地租越高。

26.城市功能区布局设想:圈层布局设想;三维布局设想;扇形布局设想;多核心布局设想;多中心布局设想。

第四章 土地集约利用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27.土地肥力是土地生产某种产品的潜在能力,它是土地的客观属性。 土地经济肥力是由土地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的综合体。

28.报酬指凡是一切在付出物质或精神的东西之后,所得到的物质或精神上的回报或享受的统称。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中,报酬只定义为对一定面积土地投入中某项变动要素的生产率。

29.人工肥力变化,不能绝对说肥力增加或减少。

30.土地集约利用: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合理增加物资和劳动投入、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 31.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不变、其它要素不变的前提下,对相同面积的土地不断追加某种要素的投人所带来的报酬的增量(边际报酬)迟早会出现下降。

32.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几点启示:1、“土地报酬”与“土地肥力”不是同一概念;2、“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命题并没有准确表达该规律的本质;该规律的本质应是“变动要素的报酬变化规律”,我们只不过是借用“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来反映这一经济现象而已。3、“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不是针对人类生产的历史过程而言的,而是就某一个生产单位、在一定不变要素的条件下,因投入变动要素的数量不同而导致的总产量和变量要素的边际产量不同。

4、“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应属于与生产关系无关的生产力范畴,只为人们找出资源的最佳组合及最佳投入量提供理论依据;5、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能代表土地肥力的提高,而土地单产的提高也不完全是由于土地肥力的提高,因此不能用科技的发展来批驳“土地报酬

递减规律”。(个人认为这个挺重要)

33.总产量TPP 平均产量APP=Y/X 平均每单位生产要素的平均产量; 边际产量MPP=Y的变化量/X的变化量 表示变得生产要素的增加量,没增加以单位资源所能增加总产量数量; 报酬R; 土地报酬LR土地的产出与投入关系; 生产弹性EPP=MPP/APP 表示报酬的变化强弱及变化方向(具体 ppt第三章18页)

34.集约度:每单位面积上所投劳动和资本的多少。I=A+K+Z/F I集约度 A 工资 K 成本 Z经营资本所支付利息 F用地面积

35.集约经营:单位土地面积上使用高比率的变量投入(劳动、资本)的经营。

36.粗放经营:单位土地面积上使用低比率的变量投入(劳动、资本)的经营。

37.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看ppt第三章

38.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圈地热;城中村);香港土地集约利用状况。

第五章 土地规模利用

39.规模经济:指土地使用者和生产经营者按照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而可能获得的经济利益。

40.规模报酬:指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同时按相同比例增加时产量发生变动的情况。

41.内部规模经济:指一个生产经营单位在扩大规模时,从自身内部所引起的经济收益的增加。

42.外部规模经济:指整个经济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企业增加了收益。

43.适度规模及成本曲线:随着规模经营的增加 平均成本先降低再增加

44.扩大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条件:(1)非农业发达;(2)农机化水平提高;(3)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4)农业经营者素质提高。

45.制约我国农户经营规模的因素:(1)人地矛盾趋于加剧;(2)农民的收入水平、资金积累和购买力低;(3)农业的比较利益低;(4)土地产权和使用制度低;(5)农村集体土地市场化程度低;(6)非农业收入不稳定和农民现有素质较低。

46.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另一个理解——农业专业合作组织

47.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特征:地区性、动态性、层次性、适应性。

48.城市土地规模利用 我不会总结

第六章 土地可持续利用

48.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 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

49.可持续利用的特点:以经济增长为前提;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基础。

50.经济 社会 生态 科学

51.土地可持续利用原则:农地优先的原则;集约利用的原则;生态建设的原则。

52.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制约因素:气候(温度、日照、降水„)、土地(坡度、土壤肥力„)、经济(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的供求矛盾)、技术(落后的技术)、人口因素(人口素质、人口密度)、制度因素。

53.合理的制度可以:(1)提供持久的激励;(2)将土地利用的外部性内部化;(3)抑制机会主义行为;(4)加强土地利用的合作;(5)降低交易费用

54.土地人口承载力是指一定面积土地的食物生产潜力所能供养的一定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

55.土地人口承载力的研究方法:农业生态区法、德尔菲法、趋势推导法、多元回归法、线性规划法等。

56.土地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社会经济发展评价;土地资源投入减量化;土地污染废弃物减量排放;土地资源再利用;土地资源安全保障。

57.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目的:在不影响社会、经济全面正常发展的前提下,保证人均占有粮食不减少。

第七章 土地制度

58.制度:作为规则对行为的约束。制度约束是重点。

59.制度的特征:制度是人类和自然界以及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产物; 制度分为不同的层次;制度具有一定的功能;制度依赖于一定的环境而存在。

60.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乡规、民约)

61.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之间的关系:相互依托、相互协调。

62.制度的功能:制度帮助人们形成一定的预期;制度影响人们的行为;制度存在着优劣的区分(合理性);制度依赖于一定的环境而存在外在的权威。

63.土地制度的概念:影响不动产资源所有权和利用的制度因素就是土地制度。

64.土地制度包括:土地所有权制度、土地使用权制度、土地国家管理制度。

65.土地制度的功能:保障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资源配置功能。

66.土地所有权制度:社会经济制度下拥有土地的经济形式,分为土地公有制和私有制。

67.土地使用权制度:依靠土地所有权制度生存。

68.我国土地制度的历史没写 自己看吧 太多了 还有其他国家的土地制度

第八章 土地供需

69.土地需求: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利用土地进行各种生产和消费活动的需求。包含农业用地需求和非农业用地需求两大类。

70.土地需求曲线

71.土地供给在一定的技术经济环境条件下,对人类有用的各种土地资源的数量。包括已利用的土地和未利用的后备储量的总和。

72.土地自然供给:土地以其自然固有的属性供给人类利用,以满足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73.土地经济供给:土地在自然供给即自然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区因用途利益与价格变化而形成的土地供给数量。

74.土地供给曲线

75. 土地供求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而不平衡是绝对的。从实践看,由于土地经常表现为供不应求的现象,因而地价总是呈上升趋势。

76.土地供求的主要内容:土地市场供需调控的方向;土地市场供需调控的时间;土地市场供需调控的力度。

77.土地供求调控措施:发展计划和规划;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土地储备制度。

第九章 土地市场

78.土地市场:土地产权流动中所发生的土地供求双方关系及整个产权交易领域。

79.土地市场的特点:地域性、垄断性、层次性、双重性、衍生性。

80.土地市场的功能:通过市场机制对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通过地价杠杆调节作用,优化产业结构

刺激不动产业向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健康发展

有利于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81.土地市场运行机制:价格、竞争、中介

82.土地市场是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的有效途径(建立中国土地市场体系的必要性)

83.土地资源配置方式:行政划拨、市场配置

84.中国土地市场体系的特点:

土地市场的建立与发展主要是由政府推动的

城市土地市场占市场体系主导地位

城市土地市场是一个垄断竞争型市场

在企业改制中实行土地政策性入市

85.土地出让市场(一级市场)是指国家作为土地所有权主体与土地使用权主体之间所发生的土地产权交换关系,这种关系一般体现在国有土地有偿有期限出让、出租土地使用权给土地使用权过程中。

86.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可采用协议、招标、拍卖、挂牌四种方式。

87.土地流转市场(二级市场)是指土地使用权主体把从土地出让市场上所取得的一定期限的土地使用权或以其他形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转让、转租给经土地所有权主体许可的其他土地使用权主体以及再转让、再转租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关系,也即土地使用权主体之间所发生的土地使用权交换关系。

88.土地收储是指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定程序在批准权限范围内,对通过收回、收购、征用或其他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进行储存或前期开发整理,并向社会提供各类建设用地的行为。

89.土地收储流程: 收购→储备→转让

90.城市土地经营:利用土地国有制度,征地拆迁,为财政谋取最大利益,同时给开发商分一杯羹,在利益博弈的同时改变城市面貌。经营城市的核心概念是土地出让金,其实质是土地财政,又称第二财政。

91.土地市场制度:一个国家或政府有关土地市场机构体系、土地市场法令条例以及土地市场流通办法规定的总称。

92.土地市场制度建设的目标:充分发挥土地作为资源和资产的双重功能以及调控经济的职能,对土地实行合理配置、适度投入和有效利用,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生产率,使土地不断增值,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93.土地市场制度建设目标:

维护土地产权让渡的正常进行和地产市场运行的良好秩序

实行土地产权的相对分离和优化组合

积极培植地产市场主体

培育土地市场调控机制

94.中国土地市场构成: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租赁、抵押。

95.农用地流转市场的主要特征:

土地流转主体的多元性

土地流转方式的多样性

土地流转规模的地域差异性

土地流转速度的加速性

土地流转和政府引导性

土地流转中介的成长性

土地流转效益的显著性

刺激不动产业向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健康发展

有利于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81.土地市场运行机制:价格、竞争、中介

82.土地市场是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的有效途径(建立中国土地市场体系的必要性)

83.土地资源配置方式:行政划拨、市场配置

84.中国土地市场体系的特点:

土地市场的建立与发展主要是由政府推动的

城市土地市场占市场体系主导地位

城市土地市场是一个垄断竞争型市场

在企业改制中实行土地政策性入市

85.土地出让市场(一级市场)是指国家作为土地所有权主体与土地使用权主体之间所发生的土地产权交换关系,这种关系一般体现在国有土地有偿有期限出让、出租土地使用权给土地使用权过程中。

86.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可采用协议、招标、拍卖、挂牌四种方式。

87.土地流转市场(二级市场)是指土地使用权主体把从土地出让市场上所取得的一定期限的土地使用权或以其他形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转让、转租给经土地所有权主体许可的其他土地使用权主体以及再转让、再转租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关系,也即土地使用权主体之间所发生的土地使用权交换关系。

88.土地收储是指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定程序在批准权限范围内,对通过收回、收购、征用或其他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进行储存或前期开发整理,并向社会提供各类建设用地的行为。

89.土地收储流程: 收购→储备→转让

90.城市土地经营:利用土地国有制度,征地拆迁,为财政谋取最大利益,同时给开发商分一杯羹,在利益博弈的同时改变城市面貌。经营城市的核心概念是土地出让金,其实质是土地财政,又称第二财政。

91.土地市场制度:一个国家或政府有关土地市场机构体系、土地市场法令条例以及土地市场流通办法规定的总称。

92.土地市场制度建设的目标:充分发挥土地作为资源和资产的双重功能以及调控经济的职能,对土地实行合理配置、适度投入和有效利用,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生产率,使土地不断增值,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93.土地市场制度建设目标:

维护土地产权让渡的正常进行和地产市场运行的良好秩序

实行土地产权的相对分离和优化组合

积极培植地产市场主体

培育土地市场调控机制

94.中国土地市场构成: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租赁、抵押。

95.农用地流转市场的主要特征:

土地流转主体的多元性

土地流转方式的多样性

土地流转规模的地域差异性

土地流转速度的加速性

土地流转和政府引导性

土地流转中介的成长性

土地流转效益的显著性

流转地块的分散性

96.现行农村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的问题:

农村征地范围过宽

征地补偿标准过低

征地收益分配机制不健全

被征地农民的安置途径有待创新

97.我国征地制度改革的建议:

明确界定被征地的范围

因地制宜,公平补偿

合理分配和管理征地补偿费及购地款

妥善安置被征地区域的农民生产和生活

建立简便、严格、高效的征地程序

第十章 地租(考计算)

98.价值:某种产品凝结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99.价格:根据商品的价值量进行交换过程中,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价值的货币化表现。 100.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101.地租是直接生产者在生产中创造的剩余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

102.地租分为级差地租III、绝对地租、垄断地租 资本主义绝对地租

103.级差地租I形成条件 质量 区位 差异; 级差地租II形成条件 连续追加投资; 资本主义绝对地租形成条件 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平均;

三者形成原因:土地所有权垄断 三者形成源泉:工人的剩余价值

104.剩余价值:指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

105.社会平均利润:资本家为了追逐高利润率以及资本在部门之间的转移流动,导致价格和价值偏离,使各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

106.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107.级差地租I 级差地租II 计算题参照ppt第十一章28页

第十一章 地价理论(考名词解释)

108.地价:土地价格,可解释为购买土地所有权的价格,它指的是出让土地所有权所应取得的补偿,或取得土地所有权所支付的代价。

107.土地价格的实质是地租的资本化。土地价格=地租/土地还原利率

108.土地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在一定的土地关系下即产生地租。正是因为有了地租,才产生了土地价格。

109.土地供需理论的核心是土地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土地价格。

110.土地价格的特点:

(1)土地价格是土地权益价格;

(2)土地价格不是土地成本的货币表现;

(3)土地价格由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决定,而土地需求影响更大;

(4)土地价格呈总体上升趋势;

(5)土地价格具有强烈的地域性。

111.地价评估的目的:

 有助于交易的顺利进行

 有助于企业投资决策

 有助于土地市场完善

 有助于市场管理

112.地价评估的原则:

 公平原则

 最有效利用原则

 替代原则

 预期收益原则

 供需原则

113.土地评估的基本方法:市场比较法;收益还原法;成本逼近法;剩余法;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

114.土地价格体系:土地基准价格、标定土地价格、交易土地价格(这个很可能考名词解释) 115.土地基准价格的作用:

 是政府宏观调控和管理土地价格的依据;

 是引导投资决策,促进土地有效利用的手段;

 是国家征地和税制改革的依据;

 是市场交易及清产核资价的基础。

116.标定土地价格的作用:

(1)标定地价为政府出让土地使用权时确定土地出让金提供依据;

(2)标定地价为企业清产核资核股份制改造中确定土地资产量提供依据;

(3)标定地价为国家核定土地增值税和税制改革提供依据;

(4)标定地价为政府制定土地市场管理政策提供依据。

117.土地基准地价: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对现状利用条件下不同级别的土地或土地条件相当的地域,按照商业、居住、工业等用途,分别评估确定的某一时点上法定最高年期物权性质的土地使用权区域平均价格。

118.标定土地价格: 标定土地价格是政府根据管理需要,评估的具体宗地在公开市场和正常经营管理条件下某一期日的土地使用权价格。

119.土地出让底价:土地出让底价是政府根据正常市场状况下的地价水平并考虑到一些特殊政策因素的影响,确定某宗地出让时的最低控制价格

120.交易土地价格是指土地买卖双方按市场交易规则,在土地市场中实际成交的价格。 121.交易土地价格的形式:

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

土地使用权转让价格;

租赁价格;

地役价格。

第十二章 土地金融

122.土地金融:以利用土地作为获取信用的保证从而获得资金融通。

123.信用基础:(1)受信人的道德人格;(2)受信人的能力;(3)受信人的财产;(4)受信人所从事的职业。

124.土地金融的特征:安全性、长期性、政策性、风险性。

125.农地金融存在的问题:土地产权不完整、土地抵押权不完整、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 126.城市土地金融的创新:构建城市建设资金的良性循环机制;优化投资环境,重组城市资源;创建土地金融,建立土地储备资金。

127.中国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怎样运行?

土地经济学(带有蓝色字体的一定为重点,重点没有标全,自己参照书看一下)

第一章 土地的特性和功能

1.土地:是由地球陆地部分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现实的土地还综合了人类正反活动的成果,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地的自然特性:位置固定性、面积有限性、质量差异性、功能永久性。

3.土地的经济特性:供给的稀缺性、利用方向变更的相对困难性、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利用后果的社会性(利用的外部性)。

4.土地的基本功能:承载功能、生产功能、资产功能。

5.人地关系的实质是人通过自身的劳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的关系。人—地、人—地—人

6.土地问题:人地关系失调所产生的问题,是人地关系失调所出现的经济区域。直接问题:土地利用问题或土地生产问题 间接问题:土地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7.土地问题产生原因:人口增多和需求增加、人们对土地特征功能认识不足及利用不合理、不合理的土地分配和功能不良的土地制度。

第二章 土地利用内容和基本原则

8.土地利用是人类劳动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这一活动表现为人类与土地之间进行的物质、能量以及价值、信息的交流和转换。

9.土地利用是技术问题也是经济问题。

10.土地利用的内容:土地资源的调查、分类和统计;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利用程度、结构、效益分析);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开发;土地保护。

11.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农业优先与统筹安排用地结构相结合;坚持集约利用与保持适量耕地相结合;专业化利用与综合利用相结合;合理开发利用与科学保护相结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

12.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经济、生态、社会。

13.土地利用分类:指一国或一地区依据其土地的各种形状和特点,将其全部土地资源划分为若干类型区,使之成为一个分类系统。是决定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评价和土地利用规划的资料依据是否科学以及能否切合实际工作需要的基本环节。

14.土地利用分类原则:统一性、地域性、科学性、适用性、系统性。

第三章 土地分区利用 区位论 核心内容

15.土地资源配置亦即土地资源分配、布局和对土地资源的选择。优化配置:实现资源系统的最大功能和综合效益。

16.土地资源配置模式:期间(为后代)、区间(消除地域和国别的差异)、产业间(部门之间,优化产业结构、生产结构)

17.土地分区利用原理:区位理论(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的城市区位论、市场区位论)

18.农业区位论核心内容: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性,而且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当时的经济状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尤其是农业生产用地到农产品消费地(市场)的距离。杜能阐述了对农业生产区位选择进行经济分析的方法。

19.工业区位论核心内容:通过对运输、劳动力及集聚因素相互关系的分析,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该理论是以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为前提的,寻求的是在原材料和消费中心一定的情况下,工业企业的最佳分布点。韦伯在其区位理论中运用

了“区位因素”的概念。工业的区位选择仅涉及两个因素:运输费用和劳动成本。

20.城市区位论的核心内容:城市区位论的基本内容是关于一定区域内城市和城市职能、大小及空间结构的学说,即城市的“等级规模”学说,被克里斯塔勒形象地概括为区域内城市等级与规模关系的六边形模型。任何一个确定级别的中心地生产的某一级产品或提供的某级水平的服务,都有大致确定的经济距离和能达到的范围。中心地的规模与其所影响区域的大小、人口规模,是通过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这个环节而建立起相关关系的。(经济地理学中的中心地理论)

21.市场区位论:廖什的市场区位论的特点是把生产区位和市场结合起来分析。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是通过对整个企业体系的考察,从总体均衡的角度揭示整个系统的建立问题。从理论上剖析了经济区形成的内部机制。

22.区位地租是指经营不同区位的土地所获得的收益差额。农业区位地租公式参照ppt2.4 23页。

23.农业生产专业区理论以单位土地面积上可能获得的纯收益作为分析手段确定农业地区专业化方向。农业生产专业区公式参照ppt2.4 25页

24.城市土地利用的特性:1.位置在城市土地利用中的特殊重要性;2.利用途径的多样性;3.面积对城市土地利用具有较小的限制作用;4.交通运输的重要性更为显著;5.改变土地用途,要付出巨大代价。

25.城市土地分区利用原理:为了研究城市功能区的形成与各功能区的结构组合,西方布局学引进了杜能所创立的、建立在比较利益原则基础上的圈层说与级差地租理论。

该理论假设城市内所有工厂、企业都希望配置在交通最方便、营业额最高的市中心区,而阻碍这种希望成为现实的因素有:

(1)越接近市中心的圈层,土地面积越小;

(2)越靠近城市中心的地块级差地租越高。

26.城市功能区布局设想:圈层布局设想;三维布局设想;扇形布局设想;多核心布局设想;多中心布局设想。

第四章 土地集约利用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27.土地肥力是土地生产某种产品的潜在能力,它是土地的客观属性。 土地经济肥力是由土地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的综合体。

28.报酬指凡是一切在付出物质或精神的东西之后,所得到的物质或精神上的回报或享受的统称。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中,报酬只定义为对一定面积土地投入中某项变动要素的生产率。

29.人工肥力变化,不能绝对说肥力增加或减少。

30.土地集约利用: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合理增加物资和劳动投入、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 31.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不变、其它要素不变的前提下,对相同面积的土地不断追加某种要素的投人所带来的报酬的增量(边际报酬)迟早会出现下降。

32.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几点启示:1、“土地报酬”与“土地肥力”不是同一概念;2、“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命题并没有准确表达该规律的本质;该规律的本质应是“变动要素的报酬变化规律”,我们只不过是借用“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来反映这一经济现象而已。3、“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不是针对人类生产的历史过程而言的,而是就某一个生产单位、在一定不变要素的条件下,因投入变动要素的数量不同而导致的总产量和变量要素的边际产量不同。

4、“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应属于与生产关系无关的生产力范畴,只为人们找出资源的最佳组合及最佳投入量提供理论依据;5、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能代表土地肥力的提高,而土地单产的提高也不完全是由于土地肥力的提高,因此不能用科技的发展来批驳“土地报酬

递减规律”。(个人认为这个挺重要)

33.总产量TPP 平均产量APP=Y/X 平均每单位生产要素的平均产量; 边际产量MPP=Y的变化量/X的变化量 表示变得生产要素的增加量,没增加以单位资源所能增加总产量数量; 报酬R; 土地报酬LR土地的产出与投入关系; 生产弹性EPP=MPP/APP 表示报酬的变化强弱及变化方向(具体 ppt第三章18页)

34.集约度:每单位面积上所投劳动和资本的多少。I=A+K+Z/F I集约度 A 工资 K 成本 Z经营资本所支付利息 F用地面积

35.集约经营:单位土地面积上使用高比率的变量投入(劳动、资本)的经营。

36.粗放经营:单位土地面积上使用低比率的变量投入(劳动、资本)的经营。

37.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看ppt第三章

38.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圈地热;城中村);香港土地集约利用状况。

第五章 土地规模利用

39.规模经济:指土地使用者和生产经营者按照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而可能获得的经济利益。

40.规模报酬:指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同时按相同比例增加时产量发生变动的情况。

41.内部规模经济:指一个生产经营单位在扩大规模时,从自身内部所引起的经济收益的增加。

42.外部规模经济:指整个经济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企业增加了收益。

43.适度规模及成本曲线:随着规模经营的增加 平均成本先降低再增加

44.扩大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条件:(1)非农业发达;(2)农机化水平提高;(3)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4)农业经营者素质提高。

45.制约我国农户经营规模的因素:(1)人地矛盾趋于加剧;(2)农民的收入水平、资金积累和购买力低;(3)农业的比较利益低;(4)土地产权和使用制度低;(5)农村集体土地市场化程度低;(6)非农业收入不稳定和农民现有素质较低。

46.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另一个理解——农业专业合作组织

47.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特征:地区性、动态性、层次性、适应性。

48.城市土地规模利用 我不会总结

第六章 土地可持续利用

48.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 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

49.可持续利用的特点:以经济增长为前提;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基础。

50.经济 社会 生态 科学

51.土地可持续利用原则:农地优先的原则;集约利用的原则;生态建设的原则。

52.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制约因素:气候(温度、日照、降水„)、土地(坡度、土壤肥力„)、经济(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的供求矛盾)、技术(落后的技术)、人口因素(人口素质、人口密度)、制度因素。

53.合理的制度可以:(1)提供持久的激励;(2)将土地利用的外部性内部化;(3)抑制机会主义行为;(4)加强土地利用的合作;(5)降低交易费用

54.土地人口承载力是指一定面积土地的食物生产潜力所能供养的一定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

55.土地人口承载力的研究方法:农业生态区法、德尔菲法、趋势推导法、多元回归法、线性规划法等。

56.土地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社会经济发展评价;土地资源投入减量化;土地污染废弃物减量排放;土地资源再利用;土地资源安全保障。

57.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目的:在不影响社会、经济全面正常发展的前提下,保证人均占有粮食不减少。

第七章 土地制度

58.制度:作为规则对行为的约束。制度约束是重点。

59.制度的特征:制度是人类和自然界以及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产物; 制度分为不同的层次;制度具有一定的功能;制度依赖于一定的环境而存在。

60.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乡规、民约)

61.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之间的关系:相互依托、相互协调。

62.制度的功能:制度帮助人们形成一定的预期;制度影响人们的行为;制度存在着优劣的区分(合理性);制度依赖于一定的环境而存在外在的权威。

63.土地制度的概念:影响不动产资源所有权和利用的制度因素就是土地制度。

64.土地制度包括:土地所有权制度、土地使用权制度、土地国家管理制度。

65.土地制度的功能:保障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资源配置功能。

66.土地所有权制度:社会经济制度下拥有土地的经济形式,分为土地公有制和私有制。

67.土地使用权制度:依靠土地所有权制度生存。

68.我国土地制度的历史没写 自己看吧 太多了 还有其他国家的土地制度

第八章 土地供需

69.土地需求: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利用土地进行各种生产和消费活动的需求。包含农业用地需求和非农业用地需求两大类。

70.土地需求曲线

71.土地供给在一定的技术经济环境条件下,对人类有用的各种土地资源的数量。包括已利用的土地和未利用的后备储量的总和。

72.土地自然供给:土地以其自然固有的属性供给人类利用,以满足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73.土地经济供给:土地在自然供给即自然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区因用途利益与价格变化而形成的土地供给数量。

74.土地供给曲线

75. 土地供求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而不平衡是绝对的。从实践看,由于土地经常表现为供不应求的现象,因而地价总是呈上升趋势。

76.土地供求的主要内容:土地市场供需调控的方向;土地市场供需调控的时间;土地市场供需调控的力度。

77.土地供求调控措施:发展计划和规划;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土地储备制度。

第九章 土地市场

78.土地市场:土地产权流动中所发生的土地供求双方关系及整个产权交易领域。

79.土地市场的特点:地域性、垄断性、层次性、双重性、衍生性。

80.土地市场的功能:通过市场机制对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通过地价杠杆调节作用,优化产业结构

刺激不动产业向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健康发展

有利于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81.土地市场运行机制:价格、竞争、中介

82.土地市场是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的有效途径(建立中国土地市场体系的必要性)

83.土地资源配置方式:行政划拨、市场配置

84.中国土地市场体系的特点:

土地市场的建立与发展主要是由政府推动的

城市土地市场占市场体系主导地位

城市土地市场是一个垄断竞争型市场

在企业改制中实行土地政策性入市

85.土地出让市场(一级市场)是指国家作为土地所有权主体与土地使用权主体之间所发生的土地产权交换关系,这种关系一般体现在国有土地有偿有期限出让、出租土地使用权给土地使用权过程中。

86.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可采用协议、招标、拍卖、挂牌四种方式。

87.土地流转市场(二级市场)是指土地使用权主体把从土地出让市场上所取得的一定期限的土地使用权或以其他形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转让、转租给经土地所有权主体许可的其他土地使用权主体以及再转让、再转租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关系,也即土地使用权主体之间所发生的土地使用权交换关系。

88.土地收储是指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定程序在批准权限范围内,对通过收回、收购、征用或其他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进行储存或前期开发整理,并向社会提供各类建设用地的行为。

89.土地收储流程: 收购→储备→转让

90.城市土地经营:利用土地国有制度,征地拆迁,为财政谋取最大利益,同时给开发商分一杯羹,在利益博弈的同时改变城市面貌。经营城市的核心概念是土地出让金,其实质是土地财政,又称第二财政。

91.土地市场制度:一个国家或政府有关土地市场机构体系、土地市场法令条例以及土地市场流通办法规定的总称。

92.土地市场制度建设的目标:充分发挥土地作为资源和资产的双重功能以及调控经济的职能,对土地实行合理配置、适度投入和有效利用,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生产率,使土地不断增值,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93.土地市场制度建设目标:

维护土地产权让渡的正常进行和地产市场运行的良好秩序

实行土地产权的相对分离和优化组合

积极培植地产市场主体

培育土地市场调控机制

94.中国土地市场构成: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租赁、抵押。

95.农用地流转市场的主要特征:

土地流转主体的多元性

土地流转方式的多样性

土地流转规模的地域差异性

土地流转速度的加速性

土地流转和政府引导性

土地流转中介的成长性

土地流转效益的显著性

刺激不动产业向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健康发展

有利于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81.土地市场运行机制:价格、竞争、中介

82.土地市场是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的有效途径(建立中国土地市场体系的必要性)

83.土地资源配置方式:行政划拨、市场配置

84.中国土地市场体系的特点:

土地市场的建立与发展主要是由政府推动的

城市土地市场占市场体系主导地位

城市土地市场是一个垄断竞争型市场

在企业改制中实行土地政策性入市

85.土地出让市场(一级市场)是指国家作为土地所有权主体与土地使用权主体之间所发生的土地产权交换关系,这种关系一般体现在国有土地有偿有期限出让、出租土地使用权给土地使用权过程中。

86.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可采用协议、招标、拍卖、挂牌四种方式。

87.土地流转市场(二级市场)是指土地使用权主体把从土地出让市场上所取得的一定期限的土地使用权或以其他形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转让、转租给经土地所有权主体许可的其他土地使用权主体以及再转让、再转租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关系,也即土地使用权主体之间所发生的土地使用权交换关系。

88.土地收储是指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定程序在批准权限范围内,对通过收回、收购、征用或其他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进行储存或前期开发整理,并向社会提供各类建设用地的行为。

89.土地收储流程: 收购→储备→转让

90.城市土地经营:利用土地国有制度,征地拆迁,为财政谋取最大利益,同时给开发商分一杯羹,在利益博弈的同时改变城市面貌。经营城市的核心概念是土地出让金,其实质是土地财政,又称第二财政。

91.土地市场制度:一个国家或政府有关土地市场机构体系、土地市场法令条例以及土地市场流通办法规定的总称。

92.土地市场制度建设的目标:充分发挥土地作为资源和资产的双重功能以及调控经济的职能,对土地实行合理配置、适度投入和有效利用,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生产率,使土地不断增值,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93.土地市场制度建设目标:

维护土地产权让渡的正常进行和地产市场运行的良好秩序

实行土地产权的相对分离和优化组合

积极培植地产市场主体

培育土地市场调控机制

94.中国土地市场构成: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租赁、抵押。

95.农用地流转市场的主要特征:

土地流转主体的多元性

土地流转方式的多样性

土地流转规模的地域差异性

土地流转速度的加速性

土地流转和政府引导性

土地流转中介的成长性

土地流转效益的显著性

流转地块的分散性

96.现行农村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的问题:

农村征地范围过宽

征地补偿标准过低

征地收益分配机制不健全

被征地农民的安置途径有待创新

97.我国征地制度改革的建议:

明确界定被征地的范围

因地制宜,公平补偿

合理分配和管理征地补偿费及购地款

妥善安置被征地区域的农民生产和生活

建立简便、严格、高效的征地程序

第十章 地租(考计算)

98.价值:某种产品凝结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99.价格:根据商品的价值量进行交换过程中,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价值的货币化表现。 100.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101.地租是直接生产者在生产中创造的剩余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

102.地租分为级差地租III、绝对地租、垄断地租 资本主义绝对地租

103.级差地租I形成条件 质量 区位 差异; 级差地租II形成条件 连续追加投资; 资本主义绝对地租形成条件 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平均;

三者形成原因:土地所有权垄断 三者形成源泉:工人的剩余价值

104.剩余价值:指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

105.社会平均利润:资本家为了追逐高利润率以及资本在部门之间的转移流动,导致价格和价值偏离,使各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

106.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107.级差地租I 级差地租II 计算题参照ppt第十一章28页

第十一章 地价理论(考名词解释)

108.地价:土地价格,可解释为购买土地所有权的价格,它指的是出让土地所有权所应取得的补偿,或取得土地所有权所支付的代价。

107.土地价格的实质是地租的资本化。土地价格=地租/土地还原利率

108.土地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在一定的土地关系下即产生地租。正是因为有了地租,才产生了土地价格。

109.土地供需理论的核心是土地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土地价格。

110.土地价格的特点:

(1)土地价格是土地权益价格;

(2)土地价格不是土地成本的货币表现;

(3)土地价格由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决定,而土地需求影响更大;

(4)土地价格呈总体上升趋势;

(5)土地价格具有强烈的地域性。

111.地价评估的目的:

 有助于交易的顺利进行

 有助于企业投资决策

 有助于土地市场完善

 有助于市场管理

112.地价评估的原则:

 公平原则

 最有效利用原则

 替代原则

 预期收益原则

 供需原则

113.土地评估的基本方法:市场比较法;收益还原法;成本逼近法;剩余法;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

114.土地价格体系:土地基准价格、标定土地价格、交易土地价格(这个很可能考名词解释) 115.土地基准价格的作用:

 是政府宏观调控和管理土地价格的依据;

 是引导投资决策,促进土地有效利用的手段;

 是国家征地和税制改革的依据;

 是市场交易及清产核资价的基础。

116.标定土地价格的作用:

(1)标定地价为政府出让土地使用权时确定土地出让金提供依据;

(2)标定地价为企业清产核资核股份制改造中确定土地资产量提供依据;

(3)标定地价为国家核定土地增值税和税制改革提供依据;

(4)标定地价为政府制定土地市场管理政策提供依据。

117.土地基准地价: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对现状利用条件下不同级别的土地或土地条件相当的地域,按照商业、居住、工业等用途,分别评估确定的某一时点上法定最高年期物权性质的土地使用权区域平均价格。

118.标定土地价格: 标定土地价格是政府根据管理需要,评估的具体宗地在公开市场和正常经营管理条件下某一期日的土地使用权价格。

119.土地出让底价:土地出让底价是政府根据正常市场状况下的地价水平并考虑到一些特殊政策因素的影响,确定某宗地出让时的最低控制价格

120.交易土地价格是指土地买卖双方按市场交易规则,在土地市场中实际成交的价格。 121.交易土地价格的形式:

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

土地使用权转让价格;

租赁价格;

地役价格。

第十二章 土地金融

122.土地金融:以利用土地作为获取信用的保证从而获得资金融通。

123.信用基础:(1)受信人的道德人格;(2)受信人的能力;(3)受信人的财产;(4)受信人所从事的职业。

124.土地金融的特征:安全性、长期性、政策性、风险性。

125.农地金融存在的问题:土地产权不完整、土地抵押权不完整、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 126.城市土地金融的创新:构建城市建设资金的良性循环机制;优化投资环境,重组城市资源;创建土地金融,建立土地储备资金。

127.中国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怎样运行?


相关内容

  • 土地经济学习题
  • <土地经济学习题> 第一单元(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土地供给与需求) 一.填空题 1.现实的土地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自然综合体,而是. 2.土地的基本特征包括和 3.土地供给的稀缺性,不仅仅表现在上,还表现在 和上. 4.土地供给稀缺性是引起和的基本前提. 5.具体地说,土地具有 . 6 ...

  • 土地经济学1
  • 1.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土地资源利用,土地财产制度和土地资产流土地转,即土地利用中的人与土地的关系和土地利用中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的一门社会学科.2.土地规模利用:指把集体所有土地,采取农户经营,大户经营或集体经营的方式,形成相对较大的土地经营规模,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率3.区位理论:是关于自然物体和人 ...

  • 土地经济学课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土地经济学>课程试题库 <土地经济学>课程试题库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土地:是由地球陆地部分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现实的土地还综合了人类正反活动的成果,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地的自然供 ...

  • 土地的经济特性1
  • 土地的经济特性1. 供给的稀缺性2. 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3. 报酬递减的可能性4. 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土地的功能(一)承载功能(二)生产功能(三)资源(非生物)功能 土地的自然特性1. 位置固定性2. 面积有限性3. 质量差异性4. 功能永久性 土地经济学的对象:土地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包括:土地资源 ...

  • 土地征用政策
  • 农村土地征用补偿款纠纷引发的思考 一.纠纷的主体 从农村土地征用补偿款纠纷案件的的主体看,农村土地征用补偿款纠纷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出嫁女及其子女要求分配征地补偿款 与城镇职工.居民结婚的农村妇女,由于受户口管理的限制和传统婚俗观念的影响,婚后户口不能迁入城镇,其子女也难上城镇户口,而留在本 ...

  • 浅谈经济增长方式与节约利用土地关系
  • 摘要:在对城市土地节约利用的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土地节约利用与城市经济增长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给通过城市土地的集约发展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途径. 关键词:土地开发:经济增长:土地集约利用 1城市土地节约利用的基本特点 1.1城市区域发展给城市土地的节约利用积蓄了动力 作为社会经济在一 ...

  •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 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研究生:学 学号:院:农业推广硕士 农村与区域发展 学位类型:领 导域:师: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处制 2009年5月18日 联系电话 论文题目 课题来源[1**********]E-MAIL [email protected]入学年月2008.4周口市土地资源管理地理 ...

  • 循环经济下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 摘要: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优选模式,把循环经济理念运用到土地利用全过程,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 Abstract:The circulation economy is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advances ...

  •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效率分析
  •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效率分析 摘要:现代新制度经济学研究表明,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极其重要.所谓制度效率就是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度量.具体说来,产权制度效率表现为激励效率.资源配置效率.约束效率和风险规避效率.本文将对 1949年以来中国各历史阶段农地产权制度的效率进行分析. 关键词:农村土地产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