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市场调研

就业市场调研总结

2011年学校共有毕业生7619人,其中本科47个专业共计3881人,专科20个专业共计3738人。本年度,学校首先在就业工作的管理上更加规范,严格执行各类就业工作制度;其次进一步加强针对就业市场的调研,通过各类调研过程和结果,了解、掌握就业市场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及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所应努力的方向。

一、就业市场调研所采用的方法

首先,结合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通过用人单位座谈会的方法了解、掌握就业市场即用人单位对于我校人才培养的需求。本年度,学校通过校就业信息网、高校通信息发布平台、电子屏、就业宣传栏等阵地及时向毕业生发布就业推荐信息,积极为毕业生搭建就业推荐平台。学校每年春冬两季举办两场大型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同时日常借助各教学单位的力量举办各类专场招聘会。2011年度学校共计邀请来校招聘企业665家,通过就业信息网以及高校通等途径发布有效企业招聘信息数达1549家(条),提供就业岗位15886个,通过校园招聘活动成功达成就业意向近6000人。其中在2010年冬季大型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中,学校举办了人才培养即用人单位座谈会。本次座谈会共计邀请博思人才网、锦江麦德龙现购自运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光维新电子有限公司、北京盛天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宏力医院等14家用人单位,24位代表参会。在会议上,各用人单位针对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教学

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改革、素质教育、就业工作等等都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其次,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的方式,深入了解我校毕业生在对学校人才培养及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学校于本年度11月初开展了2011届未就业毕业生跟踪服务、往届毕业生跟踪调查和优秀就业典型征集活动。本次活动的目的,第一是为全面掌握2011届未就业毕业生的基本情况,继续做好就业推荐与跟踪服务工作,促进未就业毕业生顺利充分就业;第二是认真听取毕业生在对学校人才培养及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记录毕业生的成长历程和风采,激励和引导在校学生奋发进取、立志成才。本次跟踪调查的对象为我校2004年至2011年普通本专科毕业生,其中2004--2008届毕业生按照5%的比例,2009--2011届毕业生按照10%的比例进行抽样。为了确保调研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学校进一步明确了此次毕业生跟踪调查的要求,要求各教学单位要合理认真的选取跟踪调查样本,确保调查对象能客观反映学院整体就业情况,覆盖到所有毕业生专业和层次,从而保证调查数据的原始性和真实性。

再次是充分挖掘和利用优秀校友,通过参加各地校友会活动、对知名校友进行访谈以及邀请知名校友返校讲学等方式,了解校友对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校友资源不仅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资源,更是学校重要的社会信息资源。广大校友广泛分布在各条战线、各行各业、各个地区,他们最了解社会和企业对科技、产业、教育的发展需求信息。因此认真了解校友毕业后的工作经历和体验,对学校

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2011年学校共计参加河南校友会以及广东校友会活动两次,对优秀校友进行访谈六次,并邀请我校河南校友会两名校友返校为我们的在校生分别做了国学教育以及创业教育的讲座。

二、对于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1、从用人单位的角度

首先要加强专业设置即形成优势专业、形成品牌和特色专业。其次是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以及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以不变应万变。如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书写能力等基本素质方面的强化。再次是缩短学生适应企业的时间(一般岗位的适应期为3—6月)。学校要加强实习,在校期间形成“准招聘”使学生有时间在校期间进行有目的的补充和调整,从而缩短适应企业的时间。然后是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应该有一个角色上的转换。由学校的公关部、包装部转换成学校的信息部、策划部和营销部。最后是加强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进一步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增强学生就业实践经验。

2、从毕业生的角度

首先,学校在以后的人才培养中最应该加强的是综合素质,其次是学习方式方法教育。特别是在对大学能力与素质的教育中,应注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敬业奉献精神、专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再次是大力建设实训实习基地,提供实习实践机会。实训分三个方面: 实验——验证理论,提高认识;实习——感受职业现场的要求和气氛,主动锻炼提高,培养职业素质。今后,

还要坚持暑、寒假都安排实习的制度;实训——解决问题,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然后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形成尊重人才,保证教育质量的良好气氛。一方面要大力引进人才;另一方面要制定规划,对在职教师加强培训。最后是在今后的学生工作中应该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以及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

3、从校友的角度

首先是希望学校加强“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思路,更好地开展与社会上的合作,更多地请进名师为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加强学生职业规划训练。其次是要进一步培养我校在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表达能力、公关能力、应变能力及文字写作能力。再次是课程设置需要紧密结合社会需求,不断应对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的动态变化调整相关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设置应该强调“两条腿走路”,即增强基础课和实践课,特别加强重实践。

就业市场调研总结

2011年学校共有毕业生7619人,其中本科47个专业共计3881人,专科20个专业共计3738人。本年度,学校首先在就业工作的管理上更加规范,严格执行各类就业工作制度;其次进一步加强针对就业市场的调研,通过各类调研过程和结果,了解、掌握就业市场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及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所应努力的方向。

一、就业市场调研所采用的方法

首先,结合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通过用人单位座谈会的方法了解、掌握就业市场即用人单位对于我校人才培养的需求。本年度,学校通过校就业信息网、高校通信息发布平台、电子屏、就业宣传栏等阵地及时向毕业生发布就业推荐信息,积极为毕业生搭建就业推荐平台。学校每年春冬两季举办两场大型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同时日常借助各教学单位的力量举办各类专场招聘会。2011年度学校共计邀请来校招聘企业665家,通过就业信息网以及高校通等途径发布有效企业招聘信息数达1549家(条),提供就业岗位15886个,通过校园招聘活动成功达成就业意向近6000人。其中在2010年冬季大型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中,学校举办了人才培养即用人单位座谈会。本次座谈会共计邀请博思人才网、锦江麦德龙现购自运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光维新电子有限公司、北京盛天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宏力医院等14家用人单位,24位代表参会。在会议上,各用人单位针对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教学

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改革、素质教育、就业工作等等都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其次,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的方式,深入了解我校毕业生在对学校人才培养及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学校于本年度11月初开展了2011届未就业毕业生跟踪服务、往届毕业生跟踪调查和优秀就业典型征集活动。本次活动的目的,第一是为全面掌握2011届未就业毕业生的基本情况,继续做好就业推荐与跟踪服务工作,促进未就业毕业生顺利充分就业;第二是认真听取毕业生在对学校人才培养及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记录毕业生的成长历程和风采,激励和引导在校学生奋发进取、立志成才。本次跟踪调查的对象为我校2004年至2011年普通本专科毕业生,其中2004--2008届毕业生按照5%的比例,2009--2011届毕业生按照10%的比例进行抽样。为了确保调研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学校进一步明确了此次毕业生跟踪调查的要求,要求各教学单位要合理认真的选取跟踪调查样本,确保调查对象能客观反映学院整体就业情况,覆盖到所有毕业生专业和层次,从而保证调查数据的原始性和真实性。

再次是充分挖掘和利用优秀校友,通过参加各地校友会活动、对知名校友进行访谈以及邀请知名校友返校讲学等方式,了解校友对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校友资源不仅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资源,更是学校重要的社会信息资源。广大校友广泛分布在各条战线、各行各业、各个地区,他们最了解社会和企业对科技、产业、教育的发展需求信息。因此认真了解校友毕业后的工作经历和体验,对学校

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2011年学校共计参加河南校友会以及广东校友会活动两次,对优秀校友进行访谈六次,并邀请我校河南校友会两名校友返校为我们的在校生分别做了国学教育以及创业教育的讲座。

二、对于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1、从用人单位的角度

首先要加强专业设置即形成优势专业、形成品牌和特色专业。其次是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以及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以不变应万变。如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书写能力等基本素质方面的强化。再次是缩短学生适应企业的时间(一般岗位的适应期为3—6月)。学校要加强实习,在校期间形成“准招聘”使学生有时间在校期间进行有目的的补充和调整,从而缩短适应企业的时间。然后是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应该有一个角色上的转换。由学校的公关部、包装部转换成学校的信息部、策划部和营销部。最后是加强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进一步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增强学生就业实践经验。

2、从毕业生的角度

首先,学校在以后的人才培养中最应该加强的是综合素质,其次是学习方式方法教育。特别是在对大学能力与素质的教育中,应注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敬业奉献精神、专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再次是大力建设实训实习基地,提供实习实践机会。实训分三个方面: 实验——验证理论,提高认识;实习——感受职业现场的要求和气氛,主动锻炼提高,培养职业素质。今后,

还要坚持暑、寒假都安排实习的制度;实训——解决问题,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然后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形成尊重人才,保证教育质量的良好气氛。一方面要大力引进人才;另一方面要制定规划,对在职教师加强培训。最后是在今后的学生工作中应该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以及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

3、从校友的角度

首先是希望学校加强“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思路,更好地开展与社会上的合作,更多地请进名师为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加强学生职业规划训练。其次是要进一步培养我校在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表达能力、公关能力、应变能力及文字写作能力。再次是课程设置需要紧密结合社会需求,不断应对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的动态变化调整相关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设置应该强调“两条腿走路”,即增强基础课和实践课,特别加强重实践。


相关内容

  • 就业与培训
  • 篇一:培训与就业复习资料 上篇 就业促进 第一章 就业概论 就业的概念 就业是指具有劳动林能力的人运用生产资料从事合法社会劳动,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活动收入的经济活动. 就业的分类 充分就业是指在一定市场工资水平下,就业的劳动者都能够就业的状况. 不充分就业是指劳动时间少于法定工作时间,且劳动 ...

  • 就业状况反馈经验交流材料
  • 制度化 规范化 精细化 建立毕业生就业调研与反馈长效机制 西南大学 人才培养质量是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保证,毕业生就业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西南大学着力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良性互动机制,通过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毕业生就业跟踪调研.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和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 ...

  • 第3章 劳动就业法
  •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课次序号: 一.课 题:第三章 劳动就业法 二.课 型:课堂讲授 三.目的要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劳动就业法概况,掌握劳动市场和职业培训制度,熟悉特殊劳动者的就业保障制度. 四.重点.难点: 重点:1. 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基本职责:2. 职业介绍机构及职业介绍服 ...

  •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 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3年来连遭打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此次调查范围覆盖华南师范大学17个院系,包括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在校的本科学生.共发放调查 ...

  • 困难与出路:浅谈大学生就业问题
  • 毕业论文 题 目: 困难与出路:浅谈大学生就业问题 学生姓名: 学 号: 班 级: 指导教师: 二O一四年 三月 困难与出路:浅谈大学生就业问题 摘要: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经济发展水平.人才在地区间的结构分布.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间的结构性矛 ...

  • 大学生就业的市场机制缺陷及其财税政策调节
  • 的市场机 制 缺 陷 及 其 财 税 政 策调 节 /梁红梅 摘 要: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市场分析, 认为就业市场机 汤黎 明 力强. 动手能力强. 有工作经验" 的招聘标准显然与毕业生状 制缺陷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提出应加大 财税政策调节力度以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 关键词 ...

  • 论文-浅谈大学生就业现状
  •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浅谈大学生就业现状 学 院: 专 业:课程名称: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2015年 12月21日 目录 标题-----------------------------.4 摘要-----------------------------.4 关 ...

  • 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及其展望
  • 摘要:近年来, 中国 劳动力市场供求态势发生了重要转变.一方面,由于持续的 经济 增长产生了旺盛的劳动力需求:另一方面,人口结构对劳动力市场的 影响 开始显现.因此,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无限供给的 时代 趋于结束.从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情况看,市场机制日益完善,劳动力市场环境有所改善,劳动力市场的一体 ...

  • 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
  • 2004年第6期 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 曾湘泉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100872)* 内容提要: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有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文献,通过问卷调查.统计 分析.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从就业制度的演变.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变动.个人就业 意愿和行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的期 ...

  • 毕业论文_当代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大学毕业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就业群体,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和宝贵的人力资源.近年来我国整体就业环境并不宽松,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数百万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关系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关系社会政治稳定,应 ...